INSAR相位解缠方法比较分析

合集下载

InSAR相位解缠算法的实验对比研究

InSAR相位解缠算法的实验对比研究
一 囊 应用
遥感信息
IS n AR相位解缠算法 的实验对 比研究
刘 志敏 ① , ~ 张景 发 ①, 罗毅①, 永 生①, 李 刘修 国⑦
( 中 国地 震 局 地壳 应 力 研 究 所 , 京 10 8 ; 中 国地 质 大 学 ( 汉 ) 息工 程 学 院 , 汉 4 0 7 ) ① 北 005② 武 信 武 3 04
摘要: 相位解缠是 IS R处理 中的一个 关键步骤 , nA 相位解 缠算 法 的选取 很大程 度上 影响着最 终 的结果 。本 文主要介 绍和 比较 了 6 常用的相位解缠算法 , 种 并选取西藏 当雄地 区的地震 同震 影像进行 实验分析 , 对解 缠结果
的质 量进 行 评 价 比 较 。 结 果 表 明 : 计 耗 费 网络 流 算 法 结 果 充 分 顾 及 了相 干 图所 包 含 的信 息 , 得 了 一个 较 优 的 统 获
② F c l f I f r t nEn i ern , h n n v ri f G o c n e , h n 4 0 7 ) a u t o oma i g n e i g C iaU i est o esi cs Wu a 3 a p n s c u i l n I S sr c : a e u wr p i g i r ca n AR r c s i g, n h u t b e p a eu wr p i g ag rt m f e c s t e f— i p o e sn a d t e s i l h s n a pn l o i a h i l n e h i n u
全局 解 , 解缠结果 的连 续性较好。而且直接处理感 兴趣 的且 数据质 量好 的离散 区域 , 实现 效率高 , 以将误 差 限 可 制在 一个 小范 围内, 防止误差的再传递 , 解缠结果较精确 。 关键词 : 相位 解缠;n AR; IS 统计耗费 网络流 ; 枝切 法

InSAR相位解缠方法研究

InSAR相位解缠方法研究

(a)模拟地形2D图(b)去平前于涉相位图(c)去平后干涉相何图图3.3干涉相位图去平地效应仿真从图3.3(b)可以看出,由于平地效应的影响,初始的干涉相位图条纹紧密,不能反映实际地形的高程变化,而进行平地效应去除后,从图3.3(c)便可以很清晰的看出地形的大致结构了。

此方法简单快速,而且不需要太多的额外信息,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3.12干涉相位图的滤波降噪干涉相位估计与滤波是继图像配准后干涉数据处理的又一重要环节。

若相位图噪声十分严重,将会导致后续的相位展开无法进行或显著降低数字高程图的精度。

为了确保干涉相位图的可靠性,必须在保持干涉条纹结构信息和图像空间分辨率的前提下对干涉噪声进行有效地抑制。

干涉相位图的噪声主要包括:干涉SAR系统的空问去相关、时间去相关等因素引发的噪声、sAR图像的相干斑噪声、由雷达系统本身引起的热噪声。

传统干涉相位图滤波方法一般采用均值滤波和中值滤波。

均值滤波的基本思想是:取以当前点为中心的滑动窗口,以该窗口的平均值作为当前点新的灰度值。

由于滤波是针对复数干涉图进行的,故而均值滤波实际上相当于多视处理。

滤波窗口越大,干涉相位的方差减小越明显,相位图越清晰,但空间分辨率的损失越大,干涉条纹变得越模糊,特别地当窗口过大时图像高频成分损失过大,干涉条纹边缘处的细节遭到严重破坏,反而影响了相位解缠的精度。

中值滤波的基本思想是:在以当前点为中心的包含奇数个像素的窗口中,将各点灰度值由大到小排序,将位于币中间的灰度值作为窗口中心像素的输出值。

中值滤波属于非线性滤波,它的主要优点是能够去掉孤立脉冲噪声,它不受一两个,甚至多个噪声点的影响,能更好地反应原灰度分布特性。

然而中值滤波在对二维图像处理中往往破坏图像的细微几何结构,例如细线、尖锐的边角等,经过滤波后可能会丢失。

总之,传统的滤波方法在处理条纹图时,存在以下矛盾:为了达到理想的滤波效果,选取较大滤波窗口,但同时模糊了相位条纹,即把部分条纹信息也滤掉了;或者为了减少模糊效应,不得不将低通滤波器的门限提高,这样又使大量噪声也口=一arctan生.(3.1.19)a3由上式可知,条纹方向是在(一万,石】之间连续取值的,而实际应用中,由于曰与口±石是相同的,因此,条纹方向图只需在(一石,2,万/2】范围内取值即可。

大量级沉降区域InSAR相位解缠问题研究

大量级沉降区域InSAR相位解缠问题研究

第10期2019年4月No.10April ,2019冯有元(齐齐哈尔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1大量级沉降区域存在的问题尽管目前InSAR 技术应用十分广泛,但当需要建立数字高程模型的目标区域存在大量级沉降时,例如对矿区进行监测时,在InSAR 数据处理的过程中依然有许多的问题出现,因此,对相关算法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大量级沉降区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

1.1容易出现低相干现象干涉SAR 影像需要进行自动化配准操作,但是在大量级沉降区域容易出现低相干现象。

在现有的配准方法中存在着易受时间去相干、斑点噪声影响,计算耗时,需要对特征点进行有选择性地删取或者对调整搜索窗口进行人为地控制并调整匹配窗口的大小这4个主要的局限点,因此,在大量级沉降区域进行自动化高精度配准的效果不理想[2]。

在大量级沉降区域存在大量的植被或裸土,导致严重变形的情况出现,这样干涉图的相干性就会变低,本文的研究内容就是降低这种配准精度变低现象带来的影响,促使提升后来所产生的干涉图质量。

1.2在大量级沉降区域的条件下进行相位地恢复研究是个难点目前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利用InSAR 技术将可检测形变梯度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但是这样对检测的效率和精准度提升有限,只是治标不治本。

当形变程度超过了InSAR 技术的可控范围时,比如在矿区地表发生较大的梯度形变时,在干涉图中将会导致干涉条纹过于紧密,进而无法满足Nyquist 采样定理采样率的最低频率[3],这也是干涉相位混叠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

所以当解缠大量级沉降区域的包裹相位时,传统的解缠算法的效果就不是很理想。

1.3后续数据处理过程缺少对形变量进行沉降机理和规律的研究通过利用InSAR 技术监测大量级沉降区域发现,在后续的数据处理过程中缺少对其形变量进行沉降机理和规律的研究。

大量级沉降区域的形变具有很大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隐蔽性、突发性和长期性。

因此,当使用InSAR 技术检测大量级沉降区域时,需要收集和研究其形状变量的值与地质采矿条件(如采矿深度和厚度)的关系,为预测和评估老采空区残余变化提供依据[4]。

基于克里金插值和chan-vese模型边界探测的insar相位解缠方法

基于克里金插值和chan-vese模型边界探测的insar相位解缠方法
(Faculty of Geomatics,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Nanchang 330000,China)
Abstract Phase unwrapping is an important step in InSAR elevation measurement,the accuracy of phase unwrapping directly determines the accuracy of InSAR measurement.The unwrapping accuracy of commonly used phase unwrapping meth⁃ ods is susceptible to interferometric noise in low coherence region.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result of phase un⁃ wrapping is inaccurate in low coherence region,a phase unwrapping method based on Kriging interpolation and Chan-Vese model is proposed. In this method,Kriging interpolation is performed in the low coherence region,and the interferometric phase values in the low coherence region are recalculated,the interferometric phase values in the high coherence region are unchanged,and a new interferogram is generated.The interferometric fringe boundary of the new interferogram is extracted by Chan-Vese method,and the jump coefficient is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certain methods,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phase unwrapping.A mining area in Bange County of Tibet was selected as the test area,the interference phase images which are pro⁃ duced by the pair of sentinel-1A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data (C-band) are used as experimental data,the phase unwrapping results of proposed unwrapping method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other unwrapping method such as branch cut method pro⁃ posed by Goldstein.The study results show that proposed method has some applicable conditions,there are little differences be⁃ tween the phase unwrapping results of this method and other methods in the high coherence region.In the condition of low con⁃ herence region spanning no more than two interferometric fringes,compared with other methods,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valuation inverted from the unwrapping result of proposed method and SRTM1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is within a reasonable range,thus,the proposed method is still suitable.However,in the condition of low coherence region spanning more than two in⁃

InSAR最小二乘相位解缠权重确定的一种新方法

InSAR最小二乘相位解缠权重确定的一种新方法

InSAR最小二乘相位解缠权重确定的一种新方法刘伟科;刘国林【期刊名称】《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年(卷),期】2011(31)6【摘要】The decoherence phenomena such as Low-SNR radar signal, shadows and layover caused by topography etc, causing phase data discontinuous, makes the result of unwrapping phase inaccurate or completely wrong.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to weighted choice, a new method to choose the weightes according to the measure of confidence in frequency domain was developed. The experiments show the defect of sub-estimate to the slope of least squares method can be well overcome. It is proved that this method has good rational and stable performance.%雷达信号的低信噪比、地形起伏引起的阴影、遮掩以及其它种种原因造成的去相干现象导致相位数据的不连续,使得相位解缠结果出现偏差甚至是完全错误.在分析影响最小二乘相位解缠权重选择因素的基础上,将频域置信度作为权重选择方法进行相位解缠数据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很好地克服了最小二乘法对于相位坡度欠估计的缺点,且解缠结果具有较高精度和稳定性.【总页数】5页(P151-154,158)【作者】刘伟科;刘国林【作者单位】山东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岛266510;山东科技大学现代教育中心,青岛266510;山东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岛2665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207【相关文献】1.一种残差点退化的四向最小二乘InSAR相位解缠算法 [J], 王正勇;朱挺;何小海;罗代升2.基于边界探测的InSAR最小二乘整周相位解缠方法 [J], 陈强;杨莹辉;刘国祥;程海琴;刘伟堂3.一种基于加权迭代贪婪算法的InSAR相位解缠的新方法 [J], 彭石宝;袁俊泉;向家彬4.InSAR相位解缠最小二乘算法的研究 [J], 孙龙;胡茂林;张长耀5.InSAR最小二乘相位解缠算法 [J], 刘保伟;张廷新;欧祥荣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多波段InSAR的CRT相位解缠方法

多波段InSAR的CRT相位解缠方法

多波 段 n AR 的 C T相 位解 缠 方 法 IS R
靳 国 旺 , 张 红 敏 徐 青 龚 志 辉 , ,
( .中国科 学院 电子 学研 究所 微 波成像技 术国家级 重点实验室 , 1 北京 2 .信 息工程 大学 测绘学院 , 河南 郑州 4 05 ) 5 0 2
摘要 :对于 IS R系统 , nA 当波长较长时 , 干涉图条纹频率较低 , 相位 解缠容 易, 反演 的高程精度 较低 ; 但
Ab t a t sr c : F rt e I S o n AR y t m, w e h a ee g h i o g r h e u n y o i g s w l b o e ,t e h S se h n t e w v ln t sl n e ,t e f q e c f r e i e lw r h r fn l p a e u w a p n l e a ir a d t e a c r c f d r e eg t i e lwe . Ho e e , w e h h s n r p ig wi b e se , n h c u a y o e v d h ih s w l b o r l i l w vr h n te wa ee gh i s ot r h rq e c f rn e l b ih r h h s n r p ig wi e moe d f c l,a d v l n t s h r ,t e fe u n y o g swi e h g e ,t e p a e u w a p n l b r i u t n e f i l l i t e a c r c fd r e eg t l b ih r I r e o ma e t e b s s f c mp n ao y ifr t n i h c u a y o e i d h ih s wi e h g e . n o d r t k h e tu e o o e s tr no mai n v l o mu t b n n AR p a e ,t e p a e u wr p i g ag r h wi eCh n s man e h oe f r l — a d l — a d I S h s s h h s n a p n lo t m t t i e e Re i d r e r m o t b n i i hh T mu i IS n AR sd sg e .Th l — a d i treo r ms smu ae r m M r p l d t o p a e u w a p n i e in d e mu t b n ne f rg a i l td fo DE a e a p i o d h s n r p ig i e e p rme t.T e s t f ig p a e u wr p i g r s l r b an d x e i n s h ai y n h s n a p n e ut a e o ti e .T e d f c l n p a e u w a p n fs b s s h i u t i h s n i y r p ig o u - s mp i g i tr r mer h s sd e t r a y s g a h rl n e a ei e i r mo e . a l e f o ti p a e u o g e th p o rp y o o g rb s l s e v d n n e c n Ke o d : i tre o t c s n h t p r r a a ;mu ib n ;p a eu w a p n ;d gtlee ain mo e y W r s n ef rmer y t e i a e t er d r i c u h — a d h s n rp ig ii lvt d l a o

InSAR相位解缠方法应用比较

InSAR相位解缠方法应用比较
点 “ 荷 ” 衡 , 成 最 优 ( 短 ) 切 线 , 定 积 电 平 生 最 枝 确
网络单纯性算法等[ 。 3 ]
3 相位解缠 比较实验
3 1 数 据准 备 .
分路 径 , 防止 误 差 沿 积 分 路 径 传 递 。但 当枝 切 线 设 置 不 正 确 时 , 造 成 错 误 的 的跳 跃 , 致 误 会 导
H. Z b em ,S A e k r N.M a sn, .Ma t ,e l 9 2 de J ri t 9 .Th n a1 e
, P AR I tre 1 S n e f mmer a a T p g a h c ti R d r o o r p i Ma p n n c p ig I -
位解 缠 方法 。
相位 的导 数 之 间 的差 异 。 目前 最 小 费 用 流 问 题 的 主要 算 法有原 始一 偶 算 法 、 疵算 法 、 弛算 法 和 对 瑕 松
G l tn 切 法 通 过 识 别 正 负 残 差 点 , od e 枝 si 并 连接邻 近 的残 差 点 对 或 多个 残差 点 , 现残 差 实
本 文 共使用 了 四组数 据 , 具体 参数 见表 1 。
1 4




第 3 卷 4Leabharlann 缠 影像 , 因此在 四组 实 验 中该 方 法 的解 缠 精 度 均 为 最差 , 但运 行速 度 比较快 。 加 权 多 网格 法 引 入 了 权 重 概 念 , 制 误 差 传 限 递 , 高解 缠 精 度 , 三 种 组 实 验 中该 方 法 的解 缠 提 有 精 度都 达 到 了量 级 , 但从 图 7及 表 4可分 析 出 , 干 相 性 的好 坏 对 于该 方 法 的解 缠 精 度 影 响很 大 。缺 点

基于改进模拟退火遗传算法的insar相位解缠算法

基于改进模拟退火遗传算法的insar相位解缠算法

基于改进模拟退火遗传算法的insar相位解缠算法随着人类对地球的认知不断深入,遥感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地球观测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遥感技术中,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因其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等特点而备受关注。

然而,在InSAR 技术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干扰,相位解缠问题一直是制约InSAR技术应用的瓶颈之一。

因此,如何有效地解决InSAR相位解缠问题成为了研究者们所关注的重点。

针对InSAR相位解缠问题,目前已经有很多解决方法被提出,其中改进模拟退火遗传算法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

改进模拟退火遗传算法是对传统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的结合和优化,具有高效、快速、稳定等优点。

本文将基于改进模拟退火遗传算法,探讨一种新的InSAR相位解缠算法。

一、InSAR相位解缠问题的基本概念在InSAR技术中,相位解缠是指从两个或多个SAR图像的相位差中,恢复出物体表面的高程信息。

由于相位差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大气、地表形变、噪声等,因此需要进行相位解缠操作。

相位解缠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已知的相位信息,推导出未知的相位信息。

在InSAR技术中,相位解缠问题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反问题,即从已知的相位差推导出物体表面的高程信息。

为了解决相位解缠问题,需要对相位差进行分析和处理,通常采用的方法有相位滤波、相位解缠算法等。

二、改进模拟退火遗传算法改进模拟退火遗传算法是一种优化算法,它是对传统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的结合和优化。

改进模拟退火遗传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将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相结合,通过遗传算法的进化操作和模拟退火算法的搜索操作,获得更优的解。

具体地说,改进模拟退火遗传算法的流程如下:1、初始化种群,随机生成若干个个体;2、对每个个体进行适应度评估,根据适应度值对个体进行排序;3、选择优秀的个体进行交叉和变异,生成新的个体;4、对新生成的个体进行适应度评估,根据适应度值对个体进行排序;5、根据一定的概率,选择新个体或原有个体作为下一代种群;6、重复2~5步骤,直到达到预设的终止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SAR相位解缠方法比较分析
【摘要】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urtre Radar,简称InSAR)是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空间观测技术,它通过对同一地区的两幅单视复数图像进行配准、干涉、去除平地效应、滤波、解缠、地理编码等一系列处理,最终获取DEM。

相位解缠是InSAR数据处理的关键技术和难点,也是InSAR产品的主要误差源。

本文选取相干性较好四组SAR影像对进行实验,借助于Mcrosoft visual C++6.0平台和Matlab平台,对六种最常用的解缠方法从解缠精度和效率两个方面来分析比较各种方法。

【关键词】InSAR;缠绕相位;相位解缠;误差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urture Rada,简称SAR)是50年代末研制成功的一种微波传感器,也是微波传感器中发展最快、最有效的传感器之一。

它是一种主动传感器,与其他测地技术相比,SAR具有不受光照以及恶劣天气等条件的影响,可进行全天时、全天候地对地观测,对地物具有一定穿透能力,分辨率不受传感器平台高度的影响等优点。

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地质、环境、海洋、水文、灾害、测绘、农业、林业、气象和军事等领域。

早在1952年,美国Goodyear宇航公司便研制成功了第一个实用化的SAR 系统,1953年获得了第一幅机载SAR影像,到70年代中期机载SAR技术己经比较成熟,到了70年代末期星载SAR已经由实验研究转向了应用研究,进入80年代后,星载SAR得到了迅猛发展。

我国1976年开始研制合成孔径雷达,1979年获取了我国第一批合成孔径雷达图像,1987我国研制了新一代机载合成孔径雷达系统,90年代初,中国研制出机载合成孔径雷达实时成像传送处理器,目前我国星载SAR系统也正在积极研究当中。

InSAR是基于SAR成像基础和干涉测量原理上的一种雷达主动成像遥感测量技术。

它的原理是通过两副天线同时观测,或一定时间间隔的两次平行观测,获取同一景观的复图像对,由于目标与天线的几何关系,在复图像对上产生相位差,形成干涉图纹。

干涉图包含了图像点与天线位置差的精确信息,干涉合成孔径雷达相位解缠算法利用传感器高度、雷达波长、波束视向及天线基线距之间的几何关系,可以精确地测量出图像上每一点的三维位置。

InSAR干涉测量数据处理流程分为七个步骤,分别为:图像配准,配准完成后主图像和重采样的辅图像复共轭相乘,去平地效应,滤波处理,相位解缠,基线估计,生成DEM。

其中,相位解缠是干涉数据处理过程中关键环节,直接影响数字高程模型(DEM)的精度。

由于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干涉图中各点的相位值只能落入主值(- ,]的范围内,所以干涉纹图中的相位只是真实相位的主值,要得到反映高程信息的真实相位值必须对每个相位值加上2 的整数倍,这个过程称为相位解缠。

相位解缠是InSAR数据处理中的重要环节,自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人们已经发展了几十种相位解缠算法,这些算法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以枝切法为代表的基于路径跟踪的相位解缠算法,它主要是通过沿着预先确定的一致性路径进行相邻像元的相位差值积分来实现相位解缠。

积分时路径要绕开一些低质量、不一致的区域,这是路径跟踪算法的核心思想。

这些方法都是一种局域算子,即误差被限制在局部区域内不会传播。

第二类是以最小二乘算法为代表的基于最小范数思想的相位解缠算法,它是通过在整体上使缠绕相位的梯度与真实相位的
梯度差的平方最小来实现相位解缠。

它与路径跟踪法不同的地方是,最小二乘法是一种全局性的优化算子。

第三类是以网络模型为基础的最小网络费用流算法。

最常用的六种解缠方法分别为,Goldstein的枝切法,质量指导的路径跟踪算法,无权重的最小二乘方法,加权多网格法,LP最小范数法,最小费用流法。

针对六种常用的解缠方法,实验使用了四组SAR影像数据进行试验对比,第一组为西部高山地区影像,第二组为东部平原地区影像,第三组影像的成像区域与第二组影像一致,但主辅影像获取时间间隔较长,第四组数据与第二组数据来源完全相同,但影像裁剪尺寸不同。

实验中实现相位解缠方法的比较共用了两种程序,一种为Mcrosoft visual C++ 6.0程序,用来实现各种相位解缠算法,并提供各种算法计算所需的时间以供参考比较;第二种为Matlab程序,用来将Mcrosoft visual C++的解缠结果显示出来,再经过一定处理后进行解缠结果的比较。

实验共分为四组,除了每组实验中各种方法之间进行比较之外,还要在各组实验之间进行比较,即高山地区与平原地区、相干性好坏、输入区域大与小对相位解缠方法的影响。

根据实验得出结论:
(1)Goldtein枝切法是平原地区相位解缠的最佳选择,在解缠精度和效率上都能得到很好的结果,对于大型数据处理也能达到效比较理想的效果。

(2)质量指导的路径跟踪算法解缠精度很高,但是效率很低,尤其是图幅较大时,更为耗时,是一个比较大的缺点。

(3)无权最小二乘算法,由于没有考虑到权重的问题,使得解缠精度都很低,误差很大,即使计算速度最快,在实际问题中也不推荐使用这种方法。

(4)加权多级网格算法,加入了权重算子,解缠精度可以达到很高,缺点与质量指导的路径跟踪算法一样,耗时较多,运行效率低。

当相关系数很低时,精度也受到较大的影响。

(5)LP最小范数法,无论对于高山地区还是平原地区,解缠精度都很高,但是解缠时耗费时间太多,在处理实际数据时效率太慢,不推荐使用。

(6)最小费用流法,能够克服之前很多算法所共同面临的两个难题:即运算速度和精度不能同时兼顾。

是一种很全面的解缠算法。

从实验中可以看出,对高山地区和低相关区域,最小费用流法是最佳的选择。

(7)为获取高精度DEM,应使用最小费用流法进行相位解缠,以达到其大范围高精度的要求;而在进行气象预报等类型的应用时,要求及时提供信息且精度要求不高时,应使用解缠速度很快的无权最小二乘算法;在农业、林业等方面的应用,我国中东部平原地区可用Goldstein枝切法,在西部地区则使用最小费用流法更为合适;应用于变形监测,不宜使用最小二乘法、多级网格法以及LP 最小范数法,以避免将误差均匀分布于整幅图中而使所结果偏差很大。

结语:在分析InSAR测量原理和相位解缠原理的基础上,分别对三类算法中六种经典算法进行了比较分析,评价了各种算法的适应性及效率,通过对三组数据试验比较,得出了如上所述结论,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要求和实际的情况来选择不同的相位解缠方法处理数据,以使结果达到最大程度的优化。

参考文献
[1]王超、张红、刘智.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科学出版社.2002.9.
[2]刘志栋.InSAR相位解缠方法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长沙:国防科技大学,
2005.11.
[3]周建明.InSAR技术及其在地表形变监测中的应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海大学,2006.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