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港口介绍

合集下载

湛江港口可行性研究报告

湛江港口可行性研究报告

湛江港口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目的和意义湛江港是中国南海沿岸地区最重要的港口之一,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自然条件,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促进海洋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次研究旨在全面了解湛江港口的发展现状,分析其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探讨港口发展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为湛江港的长远发展提供参考。

二、湛江港口发展现状分析1.港口基本情况湛江港口位于广东省西部,东临南海,是中国南海岸线上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

港口包括沙湾港区、东海岛港区和海安港区三大港区,总长约35公里。

港口水深较大,能够容纳大型船只停靠。

在货物吞吐量方面,湛江港已成为中国南海地区最大的原油进口港口。

2.港口发展优势湛江港口不仅地理位置优越,还拥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完善的配套设施。

港口所在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优越的区位优势,为港口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此外,湛江港口还与国内外多家大型公司有着合作关系,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聚效应。

3.港口发展问题随着国内外贸易的不断发展,湛江港口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

首先,港口设施和设备需要不断升级和改造,以适应日益增长的货物吞吐量。

其次,港口环境保护问题日益受到关注,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另外,港口物流效率和服务水平也亟待提升。

三、湛江港口发展的可行性分析1.基于湛江港口的现状分析,整体来看,湛江港口的发展潜力巨大。

其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港口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优势,为湛江港口的未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在国家政策不断支持下,湛江港口的发展前景乐观。

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湛江港口与国内外多个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往来,并不断拓展港口的国际合作空间。

3.当前湛江港口所在地区正不断推进“海洋经济”战略,加大对港口的投资和支持力度,为湛江港口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湛江港口的发展建议1.加大对港口设施设备的投入力度,提升港口的货物吞吐能力,并且加强设施设备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2.加快港口物流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提高港口的物流效率和服务水平。

广东省的十大港口一览

广东省的十大港口一览

广东省的十大港口一览展开全文1、广州港广州港是华南最大综合性枢纽港。

广州从3世纪30年代起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唐宋时期成为中国第一大港,是世界著名的东方大港。

明清两代,广州成为中国唯一的对外贸易大港,是世界海上交通史上唯一2000多年长盛不衰的大港,可以称为“历久不衰的海上丝绸之路东方发祥地”。

2016年,广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5.44亿吨,同比增长4.5%,居华南第一位,国内沿海港口第四位,全球港口第六位;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886万标准箱,同比增长7.0%。

2、深圳港深圳港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南部,珠江入海口伶仃洋东岸,毗邻香港。

世界上港口比较知名闻名,全市260公里的海岸线被九龙半岛分割为东西两大部分。

西部港区位于珠江入海口伶仃洋东岸,水深港阔,天然屏障良好,南距香港20海里,北至广州60海里,经珠江水系可与珠江三角洲水网地区各市、县相连,经香港暗士顿水道可达国内沿海及世界各地港口。

东部港区位于大鹏湾内,湾内水深12至14米,海面开阔,风平浪静,是华南地区优良的天然港湾。

2016年深圳港货物吞吐量达21409.87万吨。

3、湛江港湛江港前身为“广州湾”(也是湛江旧称,湛江曾沦为法国殖民地)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的广东省雷州半岛(湛江市),东临南海,南望海南岛,西靠北部湾,北倚大西南。

湛江港素以天然深水良港著称,是中国大陆通往东南亚、非洲、欧洲和大洋洲航程最短的港口,是中国大西南和华南地区货物的出海主通道,是全国20个沿海主要枢纽港之一,现已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

2016年湛江港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5633.38万吨。

4、珠海港珠海位于广东省南部,珠江口右岸,珠江八大出海口的五门( 金星门、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和崖门) 汇流入海处。

珠海南与澳门陆地相连,东与深圳、香港隔海相望,西隔虎跳门、崖门与台山新会相望,北与中山接壤。

全市 7660 平方公里,其中海域面积 6030 平方公里,拥有 146 个海岛,陆域面积 1630 平方公里。

湛江港东南亚航线介绍

湛江港东南亚航线介绍

东南亚航线的探讨湛江港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的广东省雷州半岛,南临南中国海,西靠北部湾,背靠桂、湘、云、贵、川西南货源幅地,是我国大陆通往东南亚、非洲、欧洲和大洋州航程最短、运输最经济的港口,也是我国大西南地区和粤西地区通向出海口铁路运输最经济、陆路运输成本最低、条件最好的深水良港。

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湛江港现已成为西部大开发、泛珠三角经济区域合作的战略结合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粤西、大西南以及中南地区的主要进出海通道。

随着湛江地区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宝钢湛江基地的逐步建成,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进一步深入实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运作,将大大促进粤西和西南地区与东盟各国之间的商贸交流与合作。

中国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2008年的增长速度逐季下降:其中,深圳港、广州港、青岛港、上海港吞吐量增速放缓最为明显。

全球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全球消费下降,导致亚洲制造业和中东、拉美等资源性原材料的价格、生产连续下滑。

欧美市场对我国商品的进口需求大幅减少,导致驱动港航业前一波持续高速增长的“中国制造”、“中国因素”大幅降温,进出口货量急剧减少,也严重影响了对外贸依存度很高的中国港口的生产经营。

2009年9月,集装箱吞吐量共完成1,053.6万TEU,环比上升2.3%,同比上升2.9%,是今年以来首次正增长。

9月集装箱运输先行指标——PMI 新出口订单指数上升至53.3%,已经连续五个月高于临界水平,表明欧美经济正缓慢复苏,港口集44湛江港(集团)股份2010 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资券募集说明书装箱运输的外部环境将逐步改善。

图4-6 全国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当月值(万吨)集装箱吞吐量:累计同比(%)其中,西南沿海地区港口群由粤西、广西沿海和海南省的港口组成。

该地区港口集装箱运输系统布局以湛江、防城、海口及北海、钦州、洋浦、三亚等港口组成集装箱支线或喂给港;进口石油、天然气中转储运系统由湛江、海口、洋浦、广西沿海等港口组成;进出口矿石中转运输系统由湛江、防城和八所等港口组成;由湛江、防城等港口组成的粮食中转储运系统;以湛江、海口、三亚等港口为主布局国内、外旅客中转及邮轮运输设施。

中国港口介绍

中国港口介绍

中国港口介绍1.大连港大连港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国际贸易港口之一。

是大规模、现代化的综合性港口。

港口以中国东北和内蒙古东部地区为经济腹地,港区划分为大港、甘井子、寺儿沟、香炉礁、贴鱼湾等码头,港区仓库面积218000平方米;堆场面积520000平方米。

2.秦皇岛港秦皇岛港地处中国渤海西北侧秦皇岛湾内,是具有90多年历史的天然良港,为世界煤炭出口第一大港,也是全国第二大港。

港区内建有仓库25座,堆场面积达75万平方米,港内铁路82公里。

秦皇岛港2001年货物吞吐量达到1. 13亿吨。

秦皇岛港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煤炭输出港和对外贸易的综合性港口3.天津港天津港处于京津城市带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交汇点上,是环渤海中与华北、西北等内陆地区距离最短的港口,是首都北京和天津市的海上门户,也是亚欧大陆桥的东端起点之一,背靠三北,面向东亚。

截止2003年7月,天津港拥有各类泊位76个,岸线总长1.4万米,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53个,总能力为1.17亿吨,其中集装箱能力为355万标准箱。

天津港分为北疆、南疆、海河三大港区。

北疆港区以集装箱和件杂货作业为主;南疆港区以液体散货和干散货作业为主;海河港区以五千吨级以下小型船舶的作业为主,除天津港第三港埠公司以外,其他均为货主码头。

2003年完成货物吞吐量1.62亿吨,集装箱完成240.8万标准箱。

4.青岛港青岛港位于山东省东南海岸胶州湾内,濒临黄海西侧,由青岛老港区、黄岛油港区、前湾新港区三大港区组成。

拥有码头15座,泊位73个,其中,营运码头13座,营运泊位49个。

万吨级以上泊位32个,可停靠5万吨级船舶的泊位6个,可停靠10万吨级船舶的泊位6个,可停靠30万吨级船舶的泊位2个。

主要从事集装箱、煤炭、原油、铁矿、粮食等各类进出口货物的装卸服务和国际国内客运服务。

与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

是太平洋西海岸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和海上运输枢纽。

湛江港发展研究

湛江港发展研究

湛江港发展研究湛江港位于广东省西部雷州半岛东北部的湛江市,处于粤、桂、琼三省(区)的结合部, 在亚太经济圈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自然条件优越,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天然深水良港;公路、铁路、水路、管道、航空五种运输方式在此交汇,港口集疏运畅通。

由于湛江市与湛江港具有的优势和已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未来其在北部湾的地位日益重要。

一、湛江港发展历史、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1.历史湛江港自古是通向海外的重要门户,秦汉时即设郡置县,汉时徐闻港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

唐明清代期间,雷州成为重要的港口,有时还设海关,明清期间,曾先后在湛江市郊旧县村和东海岛设置椹川巡检司。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腐败,政策惧外,于清光绪20 年(1899)在法国胁迫下,签订了《中法互定广州湾租界条约》,将518平方公里的陆地及麻斜海湾(统称“广州湾” )划为法国租界,广州湾成为一个独立的行政区划,首府设于麻斜市:1911 年首府迁至西营市(今霞山),并设赤坎市,于西营设港口和海关。

1943 年广州湾被日本侵占,1945 年我国将日、法侵占的广州湾收回,设湛江市。

新中国成立后,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将湛江港列为重点建设项目,建设深水码头,1956年港口吞吐量19 万吨;1973年湛江港被列为全国重点建设项目进行扩建,1974年建成全国第一个50000 吨泊位,1975 年港口吞吐量717 万吨,居全国港口第七位。

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后,湛江市被列为沿海14 个开放城市之一,湛江港被列为全国六大中心枢纽港之一。

1984 年湛江港深水泊位13 个,占全国的7.3 %,货物吞吐量1196万吨,占全国的3.5%,其中外贸货量占全港吞吐量的2/5 。

由上述可见,湛江港在历史上在全国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2.现状湛江港现在是全国19 个主枢纽港之一,2003 年有89 个泊位,其中深水泊位29 个,占全国的4.5 %,其中有15 万吨和30 万吨油码头各一个,在建15 万吨矿石泊位一个。

广东各大码头介绍

广东各大码头介绍

广东各大码头介绍广东是中国最重要的沿海省份之一,拥有众多著名的码头。

这些码头不仅促进了广东港口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贸易往来。

下面将为您介绍广东各大码头。

1.广州港:位于广州市南沙区,是广东最大的港口之一、广州港分为南沙港区和黄埔港区,拥有各类码头400多个。

其中南沙港区是亚洲最大的集装箱码头和世界第四大集装箱码头,年吞吐量超过3000万标准箱。

广州港是中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之一,也是中国的重要外贸基地。

2.深圳港:位于深圳市,是中国最重要的陆上口岸,也是世界第三大集装箱港口。

深圳港有四个主要码头,包括蛇口港、盐田港、葵涌港和大鹏湾港。

其中蛇口港是中国最早开放的港口之一,也是中国最先进的集装箱码头之一、深圳港是中国的出口加工区,也是中国与东南亚、欧洲等地贸易的主要桥梁。

3.珠海港:位于珠海市,是广东海上交通网的重要节点之一、珠海港主要分为拱北港区、珠海湾港区和南屏港区。

拱北港区是珠海最主要的口岸,也是中国与澳门的重要陆上通道,负责中葡贸易和旅游的往来。

珠海湾港区是珠海港的重要配套码头,主要运输游轮和客运船只。

南屏港区是珠海港的重要商业码头,负责国际贸易和船舶修理等业务。

4.湛江港:位于湛江市,是中国最大的南沙海港。

湛江港是广东对外贸易的重要通道之一,也是广东重要的油气进出口口岸。

湛江港拥有丰富的港湾资源和先进的码头设施,主要包括江湖港区、海鲜港区和码头港区。

江湖港区是湛江港的主要码头区域,负责集装箱、散货和大宗商品的运输。

5.汕头港:位于汕头市,是粤东地区最重要的港口之一、汕头港有多个码头区域,包括大梅沙港区、汕头港区和揭阳港区等。

大梅沙港区是汕头港最重要的集装箱码头,年吞吐量超过100万标准箱。

汕头港是广东重要的出口加工区,也是华南地区对外贸易的重要通道。

以上是广东各大码头的简要介绍,这些码头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这些港口也在不断发展壮大,为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贸易往来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湛江港湾水上交通现状及对策研究

湛江港湾水上交通现状及对策研究

湛江港湾水上交通现状及对策研究湛江港是广东省最大的港口之一,位于中国南部的广东省湛江市,是一个重要的港口和货运中心。

港口的水上交通是连接湛江港与其他港口和地区的主要方式,对于港口的运营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湛江港的水上交通现状存在一些问题。

港区的港湾设施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港口需要增加更多的码头和船舶停靠点,以应对不断增长的货物吞吐量和航班需求。

水上交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有待改进。

一些船舶运营商在运输和服务方面存在不足,导致货物运输过程中的延误和损失。

港口的水上交通安全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由于船只数量和航线复杂性的增加,港口需要加强水上交通管理和安全监控,确保航行安全。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

港口管理部门应该加大投资力度,加强港湾设施的建设和改善。

包括增加码头数量、扩大泊位容量、提高装卸设备的效率等。

要加强水上交通服务的监管和管理。

对于船舶运营商,应建立严格的准入和退出机制,提高船舶运营商的运营管理水平。

要加强与港口、物流企业等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优化货物运输和配送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要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管理。

建立完善的水上交通管理体系,加强对船只和航线的监控,加强对水上交通事故的调查和处置能力,提高港口的水上交通安全水平。

可以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和做法,推广新技术和设备的应用。

可以引入智能物流系统,通过使用无人机、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货物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还可以加强与港口周边城市的合作,充分利用现有的水路资源,发展城市间的水上交通,减轻公路交通压力,提高城市交通的便捷性。

湛江港的水上交通是港口运营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需要加大投资力度,改善港湾设施,提高水上交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管理。

还可以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和做法,推广新技术和设备的应用,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发展城市间的水上交通。

通过这些措施的落实与实施,将进一步促进湛江港的水上交通发展,推动湛江港的经济繁荣和区域一体化进程。

湛江的经济发展优势

湛江的经济发展优势

湛江的经济发展优势1、腹地涵盖半个中国的南方大港——湛江港湛江市港口港域面积1460平方公里,港内岸线241公里,其中深水岸线近100公里。

作为新中国第一个自行设计建造的现代深水港,湛江港是粤西及环北部湾地区唯一的国家级主枢纽港,我国大西南最重要的出海通道,也是中国大陆通往东南亚、非洲、欧洲和大洋洲航程最短的口岸,湛江港已经具备建设国际性枢纽港的五大优势。

——拥有华南最深的航道。

湛江港30万吨级航道工程总投资9.9亿元,属国家交通部“十五”计划项目和广东省重点工程。

目前,航道预备工程已完成,外航道水深16.8米,内航道水深17.2米,可乘潮进出满载20万吨级散货船,30万吨级航道正在建设,将于2005年完成。

——拥有众多深水泊位。

湛江港码头总长9432米,大小泊位174个。

湛江港本港拥有码头泊位80个,万吨级以上泊位29个,已建成中国陆岸最大的30万吨级原油码头,华南地区第一个20万吨级现代化铁矿石码头将于年内投产。

以湛江港为中心,已形成雷州半岛沿岸大中小港口相配套的港口群和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深水泊位群。

——拥有货物运输成本最低的竞争力。

经湛江港运输的货物,较周边港口运输价格每吨低1至5美元。

随着航道不断浚深和大型特大型深水专业码头建成,湛江港可以靠泊30万吨级以上巨轮,大型船舶运输形成规模效应所产生的海运单位成本优势,将更加明显。

——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湛江港内港航道水深40米,超过世界10大港口23至28米的码头前沿水深,可通行30万吨货轮和50万吨级油轮,建设第五、第六代集装箱码头,在我国粤西及北部湾地区独具建设超亿吨级国际大港的潜力。

——拥有广阔的发展腹地。

湛江港内联三南、外连五洲,承东启西、沟通南北,依西南、华南,临东盟诸国,接珠三角和港澳地区,陆向、海向腹地十分广阔。

目前,广湛高速公路已全线贯通,形成了湛江与大珠三角4小时经济圈。

贵州/云南——湛江——深圳海铁联运即“西南”快线开通,渝湛高速公路明年建成,大西南出海大通道将更加顺畅;黎湛铁路湛江段复线、洛(阳)湛(江)铁路广东段明年动工,湛江将与广州、深圳、韶关并列为广东四大铁路枢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湛江港口
交通状况
湛江港是华南和西南地区重要的海陆交通枢纽。

铁路有三茂线、黎湛线直通广州、
南宁、贵阳、武汉等城市。

公路有广湛线等4条干线通达广州、汕头、深圳、珠海、
南宁、北海等城市。

航空方面,湛江机场具有全天候的导航设备,可以起降大型
客机,有班机往返香港、北京、长沙、广州和深圳。

湛江港第二作业区油码头至
茂名石油工业公司铺设了一条长达100多公里的输油管道,年输油能力1000万吨,
输油最多达1200吨/小时。

水路交通可直通我国沿海各港口,并辟有湛江一海口定
期客运航线,每日对开班轮,兼营汽车和货物滚装业务。

湛江港目前与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个港口通航,每年进出湛江港的船
舶达1900多航次。

除了开辟国际货物运输不定期航线外,还辟有两条集装箱运输
定期航线,湛江-日本每20天一航班;湛江-马尼拉每10天一航班。

经济腹地
湛江港的直接经济腹地包括云南、贵州、四川、广西、湘西及粤西地区,间接中
转腹地主要为海南省。

腹地内物产资源十分丰富,矿藏储量大,开采容易。

腹地
通过湛江港中转的大宗物资主要有:煤炭、石油、金属矿石、钢铁、水泥、非金
属矿石、化肥和粮食等。

船用气囊船舶下水气囊/
港区分布及泊位情况
第一作业区:主要承担粮食、化肥、木材、钢材、非金属矿石和各类其它包件杂货的装卸、堆存、中转、加工、货运代理以及客运等业务;并对外承接门机和其他港机、设备
与装卸工属具的制造、安装和维修。

全区拥有码头长度达2691米。

101、102、103、
104号泊位均为1.5万吨级件杂泊位;106、107号泊位为1000吨级重力式客货泊位;
108、109号泊位是5000吨级件杂货泊位。

401至406号是6个万吨级以上泊位,为突
堤式码头,与101号泊位紧衔接。

突堤式码头岸线长1852米。

其中404号泊位为散
粮专用码头,岸线长275米,由筒仓一座,容积44881立方米,一次储粮3.5万吨,
改码头采用真空吸粮工艺卸船。

其余5个泊位均为1.5万吨级件杂货泊位。

407号泊
位为2万吨级通用泊位,现作桉木片装船用。

第二作业区:以经营中转石油、成品油、液体化工、液化石油气为主的多功能专业化港口,也是我国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第一座油港,是华南地区目前最大的石油、化工中
转港之一。

至年底,作业区拥有码头泊位6个,其中5万吨级泊位1个,2.5万吨组
泊位1个;储存罐52座,总容积为22.1万立方米;装卸泵房(站)15间;铁路专线
2.5公里,火车装卸车台4座,8股轨道,128个车位,汽车装车台5座。

第三作业区:湛江港务局属下的二级单位,是现代化的综合性装卸作业区和海南大特区联系的重要口岸。

主要经营金属矿、非金属矿、煤炭、包装化肥、钢材、木材、化工品、
机械设备产品及汽车滚装等散、件、杂货的装卸、储存、中转、代办等业务。


年底,作业区拥有万吨级深水泊位6个,课乘潮靠泊6万吨级船舶作业;年设计通
过能力500万吨;库场面积25万多平方米,一次性堆存能力90多万吨;铁路专用线
38公里,日装卸火车卡能力300多辆;各类装卸机械150多台。

集装箱公司:在第一作业区南头,有泊位4个,码头长944米。

408、409号泊位为2万吨级通用泊位。

410号为1.5万吨级通用泊位。

411号为集装箱专用泊位。

第五作业区:是湛江港务局属下的二级生产单位。

位于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内。

主要货种为钢材、非金属矿、玉米、糖浆、白糖等。

至年底,作业区占地面积54万平方米;
有生产性泊位3个,其中万吨级泊位2个;堆长面积5.46万平方米,仓库面积1.06
万平方米;各类装卸机械齐全;年设计通过能力73万吨。

船舶靠球船舶护舷:/
仓储堆场及能力
湛江港拥有仓库25座,总面积87.8万平方米,其中危险品仓库915平方米,堆场47
处,总面积40.39万平方米;圆筒仓1座,容积4.49立方米;油罐46座,容积22万
立方米。

装卸机械及能力
湛江港拥有生产用装卸机械670台(套),装卸机械不但门类齐全,而且单机负荷
较大,浮式起重机50吨,叉式装卸车42吨,轮胎起重机36.5吨,门座起重机20吨,
载重汽车17吨。

煤炭、粮食、集装箱和石油等专用码头,岸壁都配备了先进的装
卸船机械:装船机2台,每台每小时装卸煤炭200吨;吸粮机2台,每台每小时吸粮
400吨;汽车起重机1台,负荷为36吨;输油臂2台,每台每小时输油1900立方米。

港内铁路、道路
第一、二、三作业区及集装箱公司均铺设铁路,除二区以外,大多可以车船直取。

铁路专用线总长74.9千米,其中装卸线19.8千米。

现有两个调车场,共78股道。

铁路年运输设计能力1430万吨。

港作船舶
湛江港拥有各类港作船舶20艘,总功率为1.49千瓦,其中拖轮9艘,最大功率为2354
千瓦,交通船、驳船、引航船、带缆船、起重船等均有配备,不但能安全有效地
协助10万吨级以下各种船舶进行离靠码头等港内作业,而且能担负海难救助任务。

聚氨酯护舷实心漂浮护舷:/
助航信息
航道:斗龙村北航道是湛江港目前出海辅航道,自口门深槽东南10m等深线末端开始,沿167°至硇洲岛北部,为人工维护航道,底宽200m,维护水深-9.8m。

10万吨级
航道工程:
2000年4月湛江港1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动工建设,同年10月底竣工,一期工程自龙腾航道入口A10点起,至二区附近的航道折点F点止,外航道按底宽140m,
底标高-12.3m,边坡1:7;内航道按底宽140m,底标高12.6m,边坡1:7的标准进行
疏浚;二期工程于2001年7开工,次年4月竣工,二期工程航道全长37.02km,外航
道按底宽170m,底标高-14.3m,边坡1:7;内航道按底宽170m,底标高-14.6m,边
坡1:7进行疏浚。

通过湛江港10万吨级航道一期、二期工程顺利实施,通航条件得
以改善但仍不能满足船舶大型化需要,因此,湛江港启动30万吨级航道预备工程。

30万吨级航道工程:
湛江港30万吨级深水航道预备工程全程长约42km,总工程量1 350万m3,工程分三个标段进行招标建设,预备工程于2003年下半年开工建设。

航道水深内航
道-17.2m,外航道-16.9m。

锚地:本港原有候潮、引航、检疫锚地2个,第一引航锚地(亦称北方锚地),位于龙水岭航道与斗龙村北航道交汇处外侧附近,坐标20°58′03″N、110°37′18″E,以该点
为圆心、半径740m的水域范围内,水深大于12m,底质为泥,锚抓力好,为本港2万
吨级以下船舶的候潮、引航锚地。

第二引航、检疫锚地位于广州湾湾口,该锚地水
深大于11m,底质为泥及泥沙,本锚地东北角设有检疫灯浮标志。

10万吨级航道工程增设新的引航、候潮锚地,以满足船舶锚泊的需要,新设引航、候潮锚地位于龙腾航道入口处东南约16.8km处,以北纬21°1′24″、东经
110°51′36″为中心,半径1.5海里的水域范围,面积为24.24km2,水深约20m,可
供33艘10万吨级船锚泊。

据钻探资料显示该区底质为淤泥,含少量中细砂,锚抓力好,
床底较为平坦。

该锚地自2000年10月投入使用后情况良好。

引航员登轮点位于北纬
21°02′18″、东经110°43′52″处。

开辟30万吨级航道考虑增设新的引航、候潮锚地以满足锚泊的需要。

本港超大型船舶过驳锚地位于进港航道入口处东南30km处,中心坐标北纬20°57′、东经
111°10′为中心,半径3海里水域范围,面积96.98km2。

该锚地水深30~33m,底质
为沙泥,水域开阔,海底平坦,可供79艘30万吨级船舶锚泊。

亦可兼作30万吨级船
舶候潮锚地。

大型船舶过驳锚地,位于北纬20°57'、东经111°为中心半径1.5海里的水域范围。

更多船用气囊护舷信息请登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