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与人生教案
音乐与人生教案

音乐与人生教案【教案】音乐与人生一、教学目标1. 理解音乐与人生的紧密联系,懂得音乐对人生的影响。
2.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3. 启发学生思考音乐如何塑造人的个性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二、教学重点1. 音乐与人生的关系。
2. 音乐对人生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 音乐如何塑造人的个性和情感。
2. 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培养。
四、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
2. 音乐视频片段、音乐欣赏材料。
五、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10分钟)1. 通过放一段美妙的音乐,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情感。
2. 引导学生分享对音乐的感受,了解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认识。
3. 引导学生思考:你觉得音乐与人生有什么关系?Step 2 分析音乐与人生的关系(20分钟)1. 引导学生观看音乐视频片段,让学生通过图像和声音感受音乐的力量和情感表达。
2. 分组讨论,学生分享自己对音乐与人生关系的理解和感受。
鼓励学生举例说明。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音乐是人生的一部分,人生也是音乐的一部分,它们是如何相互影响的?Step 3 音乐对人生的影响(30分钟)1. 教师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比如快乐、悲伤、舒缓、激昂等,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对人的情绪和情感的影响。
并让学生表达他们的感受和体验。
2. 让学生想象自己在不同的场景下听到不同类型的音乐时会有什么样的情绪和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展示他们的想象和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如何通过情感表达和情绪引导,影响人的心灵和行为?Step 4 音乐对人生的塑造(30分钟)1. 引导学生观看一些音乐人的纪录片或演唱会片段,了解音乐人是如何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个性和情感。
2.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分享自己对音乐人个性塑造和情感宣泄的理解和感受。
3. 学生展示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解释为什么这首音乐对他们有如此的吸引力,他们如何感受到音乐人的个性和情感表达。
Step 5 总结与展望(10分钟)1. 教师总结音乐与人生的关系,强调音乐对人生的影响。
0、简案--音乐与人生

《音乐与人生》教案(简案)(第二课时)一、教材分析:《草原放牧》,《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中的一篇。
旨在引导学生认识以下三个问题:音乐与人生的关系;音乐要素的基本内容及其艺术作用;怎样鉴赏音乐。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观,激发学生学习音乐鉴赏的兴趣和信心。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认识音乐要素的基本内容,形成喜爱音乐、学习音乐鉴赏方法。
(2)能力目标:聆听作品初步感受音乐感情,通过对比感受音乐要素在不同作品中的不同艺术作用。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鉴赏,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音乐审美观,激发学生学习音乐鉴赏的兴趣和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鉴赏作品,使学生初步掌握聆听音乐的方法。
教学难点:分析及探究音乐要素在不同作品中的不同表现特点。
四、教法与学法: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欣赏法,讲授法、引导法等学法指导:对比分析、自主探究法、实践体验等五、教具准备:多媒体、黑板、钢琴、课本和配套的课件资源。
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谈话导入2、提问:音乐与人生的关系?二)、学习音乐要素及内容1、温故知新2、探索新知三、)讲授新课1、欣赏作品、互动回答问题2、师肯定学生回答,并小结。
3. 演唱主题,深化节奏、力度对曲子的艺术作用四)、对比欣赏1. 简单介绍作曲家及作品背景2.聆听作品,引导性对比讨论与思考⑴ 这两首作品的力度和速度有何不同?⑵ 这两部作品的旋律特点给你哪些不同的感受。
⑶ 体验两段音乐不同的节奏特点。
3.教师总结,给予肯定五)、课堂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两部不同的作品,通过对比分析我们知道了音乐要素在不同作品的不同表现作用,而音乐的表现形式是丰富多彩的,所以,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现不同的情感。
六)、布置作业同学们回去后可以试着通过不同的形式来表现这两首曲子,比如舞蹈、表演等形式。
这也是老师今天想要布置的作业。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教案音乐与人生

第一单元、学会聆听第一节、音乐与人生一、教学内容:1、《音乐与人生》导言。
2、《草原放牧》。
3、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
4、《长江之歌》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识目标,学习音乐要素的基本内容及其艺术作用;怎样鉴赏音乐;音乐与人生的关系。
技能目标,掌握音乐要素、形式要素的意义作用,领会音乐鉴赏的基础性与指导性的意义,形成音乐鉴赏的一般技能,培养学生根据具体音乐作品的感性认识,理性的去启迪人生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导言引入新课,运用电子乐谱聆听音乐《草原放牧》、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长江之歌》。
讲解音乐要素的基本内容及其艺术作用,引导学生在音乐中想象、即兴创作、表演,结合PPT课件、微课、电子乐谱,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理解音乐的人文艺术及人文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抓住音乐鉴赏的重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理解音乐与历史文化之间的关系,形成深层的、心理上的理性认识,突破音乐鉴赏的难点。
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去热爱音乐,学习音乐,理解音乐与人生的关系。
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3、情感与价值:通过学习音乐要素的基本内容及其艺术作用;怎样鉴赏音乐;音乐与人生的关系。
引导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音乐生美观,形成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用音乐来提高生活质量、陶冶情操的价值观。
善于运用音乐思维去感知、体验、理解、表现、鉴赏音乐,从而形成科学正确的人生观。
三、教学重点1、基本知识:认识音乐要素的基本内容及其艺术作用;分析《草原放牧》、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长江之歌》作品基本结构,了解作者基本信息与时代背景,鉴赏音乐。
理解音乐鉴赏的层次概念,结合音乐要素的基本内容,理解作者的音乐思想,感情抒发,艺术风格的体现。
2、基本技能:分析音乐作品《草原放牧》、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长江之歌》的音乐要素,认识音乐的主题,通过聆听,学习音乐的主题的发展、变化、升华。
进一步体会音乐作品的基本思想,结合实际挖掘音乐作品思想感情。
音乐与人生教案范文

音乐与人生教案范文第一章:音乐与人生的关系1.1 音乐与人情感的联系1.2 音乐对人心灵的影响1.3 音乐与个人成长的故事分享1.4 音乐在不同人生阶段的作用1.5 总结本章内容,预告下一章主题第二章:音乐与心理健康2.1 音乐对情绪调节的作用2.2 音乐疗法的介绍与应用2.3 音乐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探讨2.4 案例分析:音乐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2.5 课后练习:创作一首鼓舞自己的歌曲第三章:音乐与社会文化3.1 音乐与民族文化的交融3.2 音乐在不同国家的传播与影响3.3 音乐与社会价值观的传递3.4 音乐活动:了解不同文化的音乐特色3.5 总结本章内容,预告下一章主题第四章:音乐与创造力发展4.1 音乐对创造力的激发4.2 音乐创作的基本技巧介绍4.3 音乐与跨学科创新的案例分析4.4 实践活动:创作一首具有创新元素的歌曲4.5 总结本章内容,预告下一章主题第五章:音乐与职业规划5.1 音乐专业职业前景分析5.2 音乐相关行业的工作机会5.3 音乐人的成功案例分享5.4 音乐职业技能的提升与培训5.5 课后实践:为自己制定一个音乐职业规划第六章:音乐与社交技巧6.1 音乐在社交场合的应用6.2 音乐团队协作的重要性6.3 音乐活动:提升社交技巧的实际操作6.4 音乐与跨文化交流的社交技巧6.5 课后实践:组织一场小型音乐会,增进同学间的交流第七章:音乐与情感表达7.1 音乐在情感表达中的优势7.2 不同音乐风格的情感表达特点7.3 音乐创作:用音乐讲述自己的故事7.4 音乐欣赏:解读经典音乐作品中的情感7.5 课后实践:为自己或他人创作一首生日歌曲第八章:音乐与审美教育8.1 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性8.2 音乐作品欣赏与分析8.3 音乐创作:培养审美能力的实际操作8.4 音乐与视觉艺术的结合:跨界合作的案例分析8.5 课后实践:参观音乐会或艺术展览,提高审美能力第九章:音乐与自我认知9.1 音乐在自我认知中的作用9.2 音乐与自我价值观的塑造9.3 音乐疗法:通过音乐认识自己9.4 音乐活动:探索自我,发现内心的声音9.5 课后实践:记录自己的音乐成长经历第十章:音乐与未来展望10.1 音乐产业的发展趋势10.2 音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10.3 音乐教育的创新与变革10.4 音乐与可持续发展:环保意识的融入10.5 课后实践:展望自己的音乐未来,制定长期目标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音乐与人情感的联系补充和说明: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需要深入理解音乐如何触动人的情感,以及如何通过音乐表达和调节情感。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公开课教案第一节音乐与人生

学会聆听(音乐与人生)课时:一课时年级:高中一年级教学内容:1. 认识音乐要素的基本内容及艺术作用。
2. 鉴赏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第一部分《草原放牧》、《第六(悲怆》交响曲》。
教学目标:1. 通过认识音乐要素的基本内容,形成喜爱音乐、学习音乐鉴赏方法及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2. 聆听《草原放牧》,初步感受音乐感情:聆听《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通过与《草原牧歌》的对比欣赏,感受音乐要素在这两部作品中所发挥的不同艺术作用。
3. 通过鉴赏,使学生认识到,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的能力。
高质量的人生,应该用音乐美化自己人生的道理,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音乐鉴赏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1. 通过鉴赏作品认识音乐要素的艺术作用。
2. 通过鉴赏作品,使学生初步掌握聆听音乐的方法。
教学难点:分析及探究音乐要素在不同的作品中体现出不同的特点。
教学用具:多媒体、手鼓教学方法:引导法、欣赏法、示范法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向学生提问孔子名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意思,与学生交流,引起学生对自己艺术修养的提升有一个认识,能够积极的投入到鉴赏课中来。
二、欣赏1. 互动师:现在让我们共同欣赏琵琶协奏曲《草原放牧》,思考问题:①音乐情绪怎样?是否变化着?②联想、想象到了什么?③运用了哪些音乐要素?2. 师播放曲子,欣赏及师生讨论师肯定学生回答,并小结。
(《草原放牧》是《草原小姐妹》协奏曲的显示性部分,这部分音乐由两个对X性主题组成。
每一个主题是整曲的主要主题,主要刻画“小姐妹”天真、活泼、乐观、富有朝气的的少年形象以及勤劳放牧的生活情景。
情绪上明朗、富有生机。
第二主题是草原人民的现实生活,对辽阔草原进行赞美,抒发着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
曲子通过了节奏、力度、速度、配器等要素来表现,力度、速度等其他要素的变化,按一定的关系连接起来为我们塑造了生动的画面,带来了美感。
《草原放牧》的音乐是在幽静、安谧的意境中结束,应来意犹未尽。
《第一节 音乐与人生》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音乐与人生》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的基本观点和分类方式。
2. 理解音乐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3. 掌握欣赏音乐的方法和技巧。
4.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欣赏方法,理解音乐在人生中的意义。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音乐中体验人生,培养音乐情感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括音乐基础知识、分类方式、欣赏方法和人生与音乐的干系等内容。
2. 准备相关音乐CD,供学生欣赏。
3. 安排教室讨论和互动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4. 准备评判表,用于课后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猜一猜这是什么类型的音乐,然后通过课件展示该音乐所属类型的图片或视频。
通过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学习欲望。
设计意图:将学生带入音乐世界,产生学习动机,调动学习兴趣。
2. 教师简单介绍音乐类型及其特点,引导学生了解音乐的不同类型和风格,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二)新课教学1. 音乐与人生干系介绍(1)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了解音乐在人生中的重要作用。
(2)教师结合自身经历,引导学生认识到音乐对人生的积极影响。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观念,明确音乐在人生中的重要性。
(3)教室互动:学生分享自身与音乐的故事,增强情感交流。
2. 不同音乐类型的特点及表现形式(1)播放不同类型音乐的代表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不同音乐的特点。
(2)结合课件展示,教师介绍不同类型音乐的风格、表现形式等基本知识。
(3)教室互动:学生讨论不同类型音乐的优缺点,增强对音乐类型的认知。
3. 教学方法与技巧介绍(1)教师结合自身经验,介绍学习不同类型音乐的方法与技巧。
(2)教室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增强师生互动交流。
4. 实践操作:播放一首歌曲,学生尝试分析该歌曲所属类型的特点及表现形式。
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
音乐与人生教学设计

音乐与人生教学设计音乐与人生教学设计1[课时]第一课时[基本思路]本单元的学习,既是学生学习音乐鉴赏的出发点,也是他们最终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的归宿点,是音乐鉴赏教学活动的“纲”。
这个时代的学生们,可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或歌星,或演唱组合,一开始就发自内心地喜欢听教材内容的人不多。
虽然第一节内容较多,但由于师生是第一次见面,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所以这些内容又上必要的。
为此第一节我们计划用两课时完成。
[课题]:学会聆听第一节音乐与人生第一课时[教学年级]:高中一年级[教学内容]:一、学习导言、格言、散文。
二、认识音乐基本要素、音乐形式要素。
三、鉴赏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第一部分《草原牧歌》。
[教学目标]:一、通过《草原小姐妹》小散文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的能力。
高质量的人生,应该用音乐美化自己人生的道理,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音乐鉴赏的兴趣和信心。
二、初步认识音乐要素的基本内容。
三、聆听《草原放牧》,感受形式要素。
[教学重点]:一、认识音乐要素、音乐形式要素的基本内容。
二、通过鉴赏作品《草原牧歌》认识部分音乐形式要素是怎样发挥作用的?[教学难点]:认识音乐形式要素节奏、力度、速度、旋律的艺术作用。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组织教学相互认识1、教师告诉自己姓名2、要求学生每次上课要带书、带笔。
3、进教室后不要高声喧哗。
不能在课桌上写画。
4、鼓励学生多参与。
培养上课习惯和欣赏音乐的习惯。
二、导入谈话导入问:音乐与人生有什么关系?引起注意和思考三、认识音乐鉴赏的相关知识(一)学习导言、格言和散文1、集体读导言2、语言科代表解释孔子格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教师补充。
“兴于诗”,人的修养从学诗歌开始;“立于礼”,自立从学礼仪开始;“成于乐”,完美人生从音乐开始。
4、音乐科代表朗诵散文。
师:追求高质量生活情趣的`人,应该用音乐来美化自己的人生。
第一节 音乐与人生 教案-高一音乐

课时教案科目:音乐欣赏授课时间:第 1 周星期一单元(章节)课题第一单元学会聆听
本节课题第一节音乐与人生
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学科素养目标审美感知:对比聆听两部音乐作品,在音乐中联想,听赏、分析、
艺术表现:理解音乐和其他人文艺术或人文艺术之处的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
文化理解:理解音乐与历史、文化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草原放牧》、《第六(悲怆)交响曲》对比欣赏,引导学生思考有哪些音乐要素在发挥作用,发挥怎样不同的艺术作用。
难点:通过欣赏,引导学生思考作品表现了怎样的音乐情绪,产生了哪些联想与想象,揭示了哪些社会内容。
提炼的课题
在欣赏不同风格音乐作品的过程中,学习音乐的表现手段,逐步认识音乐的社会功能。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运用音乐要素来聆听音乐、分析音乐、理解音乐。
媒体应用分析表
知识点媒体内容与形式使用方式媒体来源
《草原放牧》
《第六悲怆交响曲》
音频
讲解、示范、举
例、概括、讨论、
自制、下载教学过程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音乐与人生
第一课时
【基本思路】
本单元的学习,既是学生学习音乐鉴赏的出发点,也是他们最总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的归宿点,是音乐鉴赏教学活动的“纲”。
这个时代的学生们,或歌星,或演唱组合,一开始就发自内心地喜欢听教材内容的人不多。
虽然第一节内容较多,但由于师生是第一次见面,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所以这些内容又上必要的。
为此第一节我们计划用两课时完成。
【课题】
学会聆听第一节音乐与人生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学习导言、格言、散文。
二、认识音乐基本要素、音乐形式要素。
三、鉴赏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第一部分《草原牧歌》。
【教学目标】
一、通过《草原小姐妹》小散文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的能力。
高质量的人生,应该用音乐美化自己的人生道路,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音乐鉴赏的兴趣和信心。
二、初步认识音乐要素的基本内容。
三、聆听《草原牧歌》,感受形式要素。
【教学重点】
一、认识音乐要素、音乐形式要素的基本内容。
二、通过鉴赏作品《草原牧歌》认识部分音乐形式要素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教学难点】
认识音乐形式要素节奏、力度、速度、旋律的移速作用。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