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井下作业井控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提高油田井下作业井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提高油田井下作业井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随着石油产量的不断增加和油田的开采深度不断加深,油田井下作业井控成为了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
井下作业井控不仅会影响到油田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还可能造成油气泄漏等环境污染问题。
提高油田井下作业井控的水平成为了当前石油开采行业亟需解决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分析当前油田井下作业井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探究。
一、问题分析1. 井下作业设备老化随着油田的开采时间的不断延长,其中使用的井下作业设备也会出现老化现象。
老化的设备往往存在着技术性能不足、易损件增多、安全隐患增加等问题,容易导致井下作业井控出现隐患。
2. 井下作业管道堵塞在油田开采作业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井下作业管道内会积聚大量的杂质和沉淀物,导致管道堵塞的问题。
管道堵塞不仅会影响井下作业的进度,还可能导致作业现场的安全事故。
3. 井下作业井眼崩塌随着油田的开采深度不断加深,井下作业井眼的岩层稳定性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在井下作业过程中,井眼的崩塌不仅会损坏井下作业设备,还可能导致井控和环境污染问题。
二、对策探究1. 更新井下作业设备针对井下作业设备老化的问题,首先需要对设备进行技术升级和改造。
通过引入新的技术和设备,提高井下作业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减少安全隐患,提升井下作业的效率和安全性。
2. 定期清理井下作业管道针对井下作业管道堵塞的问题,需要加强井下作业管道的清理和维护工作。
定期清理管道内积聚的杂质和沉淀物,确保管道畅通,避免管道堵塞引发的安全风险。
3. 加强井眼稳定性监测针对井下作业井眼崩塌的问题,需要加强对井眼稳定性的监测和预警。
通过利用现代化的地质勘探技术,及时发现井眼岩层的不稳定性,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确保井下作业的安全进行。
4. 加强培训和管理在提高油田井下作业井控水平的过程中,也需要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
通过对井下作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和管理规范,提升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养,减少人为失误带来的安全隐患。
中原油田井下作业井控存在问题和对策

关键词:井下作业;井控;对策在油气田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使井底压力低于地层压力时,可能发生溢流,溢流进一步发展形成井涌和井喷,如果操作不当最终会导致井喷失控。
大量的实例告诉我们,井喷失控是油气田生产过程中性质严重、损失巨大的灾难性事故。
因此,必须对井控工作高度重视,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对策,避免井喷事故的发生。
1目前中国石化系统井下作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a )职工井控安全意识不强、试油井控装置配备不足,本质化安全水平较低,井控事故发生频率高。
b )一些井控装备不能满足现场施工的要求。
部分油田修井作业用的防喷器还是以手动为主,井控配套的节流、压井管线等辅助设备缺乏或达不到要求。
井控装备安装不规范,相关设施不齐全,缺少设备试压记录,防喷演习不熟练,开工验收把关不严格等。
c )一些单位井控管理责任不明确,落实井控管理规定不到位;设计审批程序不规范、设计本身存在问题。
d )应急预案不完善,井控演练不具体不全面,现场突发事故应急处理能力差,延误了处理事故的时机。
e )老油田、老区块井喷事故的发生高于新油田、新区块。
f )“三违”现象时有发生。
2典型井喷案例分析2.1案例12.1.1事故经过2006年5月13日,作业四队在W46-1井进行起油管作业施工,倒扣起抽油杆244根;17时30分左右开始起油管;23时50分左右,当起出油管88根时,油套环形空间溢流出水。
当班班长向队长报告,队长通知安装井口,做压井准备。
5月14日0时10分,在安装井口过程中,当悬挂井口刚装到第3根螺栓时,井口突然涌出油气水混合物,在现场人员撤离过程中,突然发生爆燃,造成收稿日期:2009-10-12作者简介:谷爱民,工程师,1991年毕业于中原石油学校钻井专业,现在从事生产安全管理工作。
谷爱民(中国石化中原油田井下特种作业处,河南濮阳457164)中原油田井下作业井控存在问题和对策事故分析与报道安全、2010年第10卷第5期8健康环境和2人死亡、3人重伤、4人轻伤。
油水井井下作业井控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

油水井井下作业井控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油水井是石油工业中非常重要的设备,其井下作业与井控对于保证生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至关重要。
然而,在实际生产中,油水井井下作业和井控中存在一些问题,如井下检修、井下测量等方面存在着技术难题、人员安全问题等等。
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一、技术难题在油水井井下作业和井控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技术难题,如井下检修中的检测、测量问题,井控中的故障屏蔽等等。
具体表现为:1. 测量误差大:在进行井下测量时,很难精确地获取井下数据,从而导致其在实际生产中难以准确预测井的产量、安全状况等情况,影响生产效率。
2. 井下检修人员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由于井下环境恶劣,井下作业中的人员安全一直是个难题。
同时,在进行井下检修时,如若未对相关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很容易使井下状况得不到妥善的解决,从而降低生产效率。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用以下对策:1. 采用先进的测量技术:为了提高井下测量的准确性,可以选用一些新型的测量设备,并对其进行技术改进。
比如,在井下测量时,可以采用激光测距仪等设备,从而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2. 对井下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在井下作业时,应对工人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其对生产安全问题的认识,规范其操作行为,从而减少事故的发生。
二、人员管理在油水井井下作业和井控过程中,人员管理也是制约生产效率和安全的关键因素。
在实际生产中,人员管理存在以下问题:1. 井下人员操作不规范:在井下作业人员中,存在着一些不规范操作现象,这容易导致井下环境中出现全面停电等安全事故。
2. 人员安全问题:在进行井下作业时,人员容易出现中毒等意外事故,如不及时处理就会影响正常的井下作业和生产,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1. 加强人员的安全教育和行为培养,对工人进行动态安全管理,避免在井下环境各种意外.2. 对井下环境进行全面监测,加强井下作业人员的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意外问题。
三、设备预防维修油水井在使用过程中,设备会出现老化等情况,这就需要及时进行预防维修和保养,以确保油水井设备的正常工作。
油田井下作业井控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油田井下作业井控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摘要:油田井下工作所面临的情况十分复杂,由于油层受到地下压力、地下水高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原油在开采的过程中会出现严重的溢流情况,如果控制不当就会造成井喷、井涌等问题,不仅造成巨大的石油资源浪费,还会对油田地面建设造成破坏,甚至威胁到采油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在油田井下作业中做好必要的井控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井下作业井控问题解决办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石油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加强油田开发的效率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
但是采油过程中受到地下压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原油易发生溢流现象,在没有任何干预的情况下极易发展为井喷和井涌事故,不仅给人民和国家财产带来损失,也严重危害着采油作业人员的安全。
本文从油田井下作业井控存在的问题出发,具体阐述了油田井下作业井控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对应的措施,希望对油田井下作业井控有所帮助,最大限度减轻井控事故的发生。
一、井下作业井控技术的分级一般来说井下作业中的井控技术按照生产中发生井涌的规模和具体的控制方法进行划分,可以分为以下三级:1.初级井控初级井控指通过采用合适密度的井压液和相应的技术措施来对井底压力进行调节和控制,使井底压力大于地层压力,以避免地层内的流体进入到井内,防止出现井涌。
初级井控为钻井安全提供的是一道屏障,保证井控在敞开时能够安全施工。
2.二级井控二级井控是当某些原因导致井底压力小于地层压力而出现溢流时,通过地面设备和相应的井控措施来解决此类状况,并重新使井内的压力趋于平衡,达到初级井控的状态。
二级井控主要是为了预防事故保证安全生产的技术措施。
二级井控技术需要再井口安装防喷器组,为井下作业提供安全保障。
二级井控技术的关键是要早发现溢流等现象并及时作出处理。
3.三级井控三级井控是指二级井控失败,井涌现象严重,无法控制地层的流体侵入井内,发生井喷事故后,运用相应的技术和设备重新对井进行控制,以期达到初级井控的技术手段。
油水井井下作业井控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

油水井井下作业井控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一、问题分析油水井井下作业是指在地面井口以及井下进行的一系列作业活动,包括井口操作、油管、杆柱、地面设备等,是保证井下生产运行的关键环节。
油水井井下作业井控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安全隐患严重。
井下作业现场复杂多变,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包括高温、高压、有毒有害气体等,一旦发生事故往往影响范围广泛,危害严重。
2. 作业环境复杂。
油水井井下作业环境复杂多变,地质条件复杂,工作空间狭小,作业难度大,给作业人员带来很大的压力和挑战。
3. 作业精度要求高。
井下作业所涉及的设备精密、复杂,对操作技术和作业精度要求较高,需要作业人员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技能。
4. 设备故障频发。
由于井下作业设备运行环境恶劣,设备磨损和老化严重,故障频发,给生产运行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
5. 对策不够。
目前,油水井井下作业存在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对策不够,亟需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提出有效的对策措施。
二、对策措施针对油水井井下作业井控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提出一系列的对策措施,以确保井下作业的安全、稳定和高效。
1. 完善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油水井井下作业井控管理制度,实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形成一套科学的、严密的井下作业井控管理机制。
2. 加强人员培训。
加强对井下作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他们熟练掌握各项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做到“谁操作、谁负责”,降低操作失误的风险。
3. 完善设备维护。
加强对油水井井下作业设备的定期检修和维护,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提高生产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强化安全监控。
建立健全井下作业现场的安全监控制度,采用先进的安全监控设备,对井下作业现场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安全隐患。
5. 增强应急预案。
建立完善的油水井井下作业应急预案,对各类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包括安全事故、自然灾害等,制定详细的应急处理方案和预案演练计划,确保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油水井井下作业井控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

油水井井下作业井控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随着油气资源的逐渐减少,油水井井下作业变得越来越重要。
目前油水井井下作业的井控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作业的安全和效率。
本文将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井下作业的作业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导致作业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错误和事故。
这可能是由于培训不足或培训质量不高所致。
为了提高作业人员的水平,应加强培训,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包括井控基础知识、操作规程、故障处理等方面的培训。
还应建立一个完善的培训评估机制,对作业人员进行定期评估和培训反馈,使其能够不断提高水平。
井下作业的设备老化和维护不到位也是存在的问题。
由于长期使用,设备容易出现故障和损坏,如果维护不及时和不到位,将会影响作业的正常进行。
需要加强设备的定期检修和维护工作,及时排除隐患,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还应建立设备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流程,确保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符合规范。
井控监测手段和技术不够先进,无法实时监测和控制井下作业的情况。
这可能导致井下作业出现不可预测的情况,增加事故的风险。
需要引入先进的监测手段和技术,如传感器、智能控制系统等,能够监测作业现场的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并能自动调整作业策略,确保作业的安全和高效进行。
井下作业的作业环境恶劣,存在高温、高压、有毒气体等风险。
如果作业人员没有足够的防护措施,可能会导致人身安全受到威胁。
需要加强对作业环境的监测和管控,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还应提供必要的防护设备和装备,如防护服、面具、安全绳等,让作业人员能够在安全环境下工作。
油水井井下作业的井控存在问题,需要加强作业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高,加强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引入先进的监测手段和技术,提供作业人员的防护设备和装备等对策,以提高作业的安全和效率。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油水井井下作业的顺利进行。
油水井井下作业井控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

油水井井下作业井控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油水井的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油水井的开采过程中,井下作业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它涉及到井下的作业人员、设备和工艺的安全与效率。
在井下作业中,井控问题时常存在,给井下作业的安全和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旨在对油水井井下作业井控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油水井井下作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油水井井下作业井控存在的问题分析1. 井下作业人员不熟悉作业环境井下作业人员通常需要在深井、狭窄的井筒空间中进行作业,而且井下环境特殊,存在高温、高压、有毒有害气体等多种危险因素。
如果井下作业人员不熟悉作业环境,容易造成意外事故的发生,对人员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2. 井下作业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井下作业设备通常需要在极端环境中长时间运行,因此设备的维护保养十分关键。
井下环境的特殊性使得设备的维护保养难度较大,如果不及时维护保养,就会增加设备出现故障的风险,甚至引发严重事故。
3. 井下作业工艺缺乏规范井下作业工艺是保障井下作业安全和效率的重要保障,然而对于一些油水井开发项目来说,井下作业工艺可能缺乏规范,导致作业流程混乱、不规范,容易引发事故。
4. 井下作业对地层产生影响井下作业可能会对地层产生影响,如井底压力、注水剂选择不当等问题可能会导致地层的破坏,造成油水井的渗漏、生产受损等问题。
二、油水井井下作业井控的对策1. 设立专门的井下作业培训计划针对井下作业人员不熟悉作业环境的问题,可以设立专门的井下作业培训计划,培训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以及熟悉井下作业环境和设备的操作规程,从而提高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 加强井下作业设备的维护保养针对井下作业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的问题,可以加强对井下作业设备的定期维护和不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存在的问题,从而减少设备故障率和事故风险。
油水井井下作业井控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

油水井井下作业井控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
油水井井下作业是石油行业中重要的环节,但井控存在一些常见问题,如井底压力不
稳定、井口塞闭效果不佳、钻完井后井控设备损坏等。
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
相应的对策。
井底压力不稳定是井控的一个常见问题。
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储层压力不稳定,也可能是井控设备的不稳定性。
对于储层压力不稳定的情况,可以通过准确的井底流体测
试和良好的储层管理来解决。
对于井控设备的不稳定性,可以通过更新和升级设备来提高
井底压力的稳定性。
井口塞闭效果不佳是另一个常见的问题。
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可能是井口阀门不完全
关闭、井口装置漏气、密封材料老化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定期检查和维护井口设备,确保阀门能够完全关闭,密封材料的完整性,以及维护设备的良好工作状态。
钻完井后井控设备损坏是另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个问题可能是由于井控设备的质
量不过关,也可能是由于操作不当导致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选择高质量的井
控设备来减少故障的发生。
操作人员应该经过专业的培训,了解设备的正确使用方式,避
免因操作不当造成的设备损坏。
油水井井下作业井控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井底压力不稳定、井口塞闭效果不佳以及钻
完井后井控设备损坏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准确测试和储层管理来解决井
底压力不稳定的问题,通过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来保证井口塞闭效果,以及选择高质量的
设备和进行专业的操作培训来避免设备损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田井下作业井控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摘要:油田井下工作所面临的情况十分复杂,由于油层受到地下压力、地下水
高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原油在开采的过程中会出现严重的溢流情况,如果控制
不当就会造成井喷、井涌等问题,不仅造成巨大的石油资源浪费,还会对油田地
面建设造成破坏,甚至威胁到采油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在油田井下作业中做好必
要的井控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井下作业井控问题解决办法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石油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加强油田开发的效率是
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
但是采油过程中受到地下压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原油
易发生溢流现象,在没有任何干预的情况下极易发展为井喷和井涌事故,不仅给
人民和国家财产带来损失,也严重危害着采油作业人员的安全。
本文从油田井下
作业井控存在的问题出发,具体阐述了油田井下作业井控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并提
出了相对应的措施,希望对油田井下作业井控有所帮助,最大限度减轻井控事故
的发生。
一、井下作业井控技术的分级
一般来说井下作业中的井控技术按照生产中发生井涌的规模和具体的控制方
法进行划分,可以分为以下三级:
1.初级井控
初级井控指通过采用合适密度的井压液和相应的技术措施来对井底压力进行
调节和控制,使井底压力大于地层压力,以避免地层内的流体进入到井内,防止
出现井涌。
初级井控为钻井安全提供的是一道屏障,保证井控在敞开时能够安全
施工。
2.二级井控
二级井控是当某些原因导致井底压力小于地层压力而出现溢流时,通过地面
设备和相应的井控措施来解决此类状况,并重新使井内的压力趋于平衡,达到初
级井控的状态。
二级井控主要是为了预防事故保证安全生产的技术措施。
二级井
控技术需要再井口安装防喷器组,为井下作业提供安全保障。
二级井控技术的关
键是要早发现溢流等现象并及时作出处理。
3.三级井控
三级井控是指二级井控失败,井涌现象严重,无法控制地层的流体侵入井内,发生井喷事故后,运用相应的技术和设备重新对井进行控制,以期达到初级井控
的技术手段。
实践中的井喷抢险就属于此类范畴,相应的技术手段包括灭火、打
井等救援措施。
三级井控的危险性高、难度大,所以应当尽量避免出现此类事故,对井下作业严密进行监视,及时处理溢流等状况,防止恶化。
二、油田井下作业井控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目前油田井下作业的生产实际来看,油田井下作业井控存在的问题主要表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职工井控安全意识不强、试油井控装置配备不足,本质化安全水平较低,井控事故发生频率高。
从目前油田井下作业职工的整体素质来看,基本文化素质不强,安全意识也
比较淡漠,许多井下作业员工都存在对安全常识不重视的现象。
同时,由于井下
作业成本的限制,在许多油田的井下作业中井控装置配备不足的现象比较突出,
由此也导致了井控事故的发生率较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2、一些井控装备不能满足现场施工的要求。
部分油田修井作业用的防喷器还是以手动为主,井控配套的节流、压井管线等辅助设备缺乏或达不到要求。
考虑到井控过程的复杂性和实际难度,要想取得井控的积极效果,就要选择
先进的自动化井控设备增强井控效果,满足井控的实际需要。
但是从目前井控装
备的配备来看,与井控实际需要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难以取得井控的积极效果。
为此,在井控过程中,只有选择先进的设备才能保证井控的整体效果。
3、一些单位井控管理责任不明确,落实井控管理规定不到位;设计审批程序不规范、设计本身存在问题。
经过对井控过程进行分析后可知,井控是油田生产的一项基础工作,要想取
得积极效果,就要认真落实井控管理规定,严格审批程序和设计程序,保证设计
质量。
但是从目前的井控过程来看,许多单位并未建立明确的井控管理责任,井
控管理规定执行也存在问题,设计审批程序也不规范,这一问题必须得到解决。
4、应急预案不完善,井控演练不具体不全面,现场突发事故应急处理能力差,延误了处理事故的时机。
从HSE管理规定来看,油气田生产中应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并进行应急演练,保证井下作业井控过程准确有效。
但是从实际井控过程来看,许多油田生产
中的应急预案完整度不够,井控演练也仅仅是形式,一旦遇到突发事故,难以第
一时间进行有效的事故处理,导致事故处理效果不理想。
三、解决油田井下作业井控问题的对策分析
1、加强安全管理意识
在井下作业中,要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保证每一个生产环节的安全管理落实
到位,对各岗位的安全管理和隐患排查都采取专人负责。
强化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在发生事故后保证能按照管理制度来落实安全责任。
为提高相关人员的积极性,
可采取适当的奖惩措施。
井下作业的井控工作较为繁琐,需要作业人员能有较强的专业素质和安全意识,加强井控培训来提升职工的井控意识,避免因员工意识薄弱而造成的意外事故,除两年一次的换证培训外还要更多的组织井控培训,保证其在日常工作中能
符合安全管理的相关要求。
2、规范工程设计方法
采取科学化和标准化的井控管理来对工程设计方法进行规范。
工程设计的基
础是良好的工艺,为提升工程工艺设计的规范性就需要对工艺进行改进,来获得
更好的工艺质量,做好工艺控制工作,保障人员安全的基础上提升了作业质量。
3、加强监督
加强监督主要是做好严格的开工验收,井下作业开工前都有相应的验收制度
来进行检查,但是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通常因责任意识淡薄而实施效果不佳,这
就需要对验收制度的执行进行监督,采取专人进行检查,严格要求满足条件后才
能开工。
作业现场发生的各类事故大多是因为“三违”现象所致,也成为了作业事故的
主要原因之一。
这就需要提高执行能力,严格要求井控管理制度和设计标准,实
现规范化设计标准和完善的井控管理制度。
井控管理制度的提升是通过具体作业
的每一个环节的井控工作来实现,发挥应急预案的真正作用,有效的控制井喷事故,保障安全和经济效益。
4、加强设备管理
加强完善井控设备配备,根据作业不同需求来对设备进行完善,如电缆输入
射孔防喷器、双闸板防喷器以及旋塞阀等,组建井控检修专用车间,对井控设备
进行定期的保养、检修,配齐防喷器试压装备,保证每口井都进行试压完备防喷
设备,保障作业的安全性。
井管的使用状况也影响到井下作业的效率和安全,一般对于使用时间超过十
二年的油管和超过十年的抽油杆都需要进行更换,这就需要加强井管的更换力度,投入追加作业材料费用来实现。
对于更换的油管和抽油杆,对其具体情况和相关
数据进行详细记录。
通过更换和保护来降低因井管出现断裂等情况而发生的井控
事故,提升作业质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井涌和井喷会对井下作业带来人身和财产的巨大损失,因此,要
严格做好井控管理工作来保障安全生产落实到每一个环节。
应高度重视井控管理、井控设备以及应急预案等方面的问题,加大培训力度,提升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和责任,进行规划化工程设计,以此来保证作业过程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梁爱国,姚团军,康有福,廖幸.高硫化氢井低伤害修井与防护工艺[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1(08)
[2]王加明.消项圈闭在井下作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安全.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