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peann医院内镜中心整体解决方案
内镜室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内镜室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按照卫生部“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要求,为不断提高内镜室的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以我院《2009年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为依据,制订本方案。
质控活动方案一、质控活动形式:分为日常检查和集中检查两种,日常检查指质控小组成员在日常的诊疗活动中随时随地地对本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对诊断治疗技术操作的规范性进行检查指导。
集中检查则指质控人员在固定时间集体对科室的医疗活动、医疗文书的书写质量进行检查。
集中活动有如下要求:1、活动次数及时间:每月活动4次,每周1—周2下午,根据工作空余时间安排检查。
2、参加人员:质控小组成员无特殊原因要求全部参加。
二、活动主要内容:1)集中对每位医生的内镜检查治疗记录、履行患者知情同意签署情况、内镜报告书写质量、内镜病理符合率、内镜检查损伤率、治疗合理性进行抽样检查。
2)月末对疑难病例讨论、病例随访和业务学习执行和记录情况自查。
3)每月末内镜室主任组织召开科内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会议,对科室的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评价指标进行统计登记。
4)每月初科主任主持召开科内质量安全控制分析会,对科内自查、医务部和感染科及质管办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改进措施,并对执行效果进行追踪评价。
三、质控结果反馈:对以上本科室质控人员检查出来的问题及医院质控部门检查出来的问题,科室质控小组人员均应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提出整改意见及措施,在下一周的周二科务会上进行通报,下一次质控活动时对整改结果进行评价。
四、奖惩办法:对医院质控部门每月反馈的奖惩结果及时与责任人兑现,对本科室质控检查中存在的问题改进不利者与相关责任人当月奖金挂钩。
医疗质量管理组织1、质控小组成员:组长:薄元恺,副主任医师,内镜室主任组员:樊君立,主治医师张金宝,主治医师2、质控小组成员职责:负责制订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对本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每月活动4次,作好检查记录,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并督导医师执行。
Reppeann医院内镜中心整体解决方案

• 3能)减制排水的过效程果中。无噪音、水的利用率达到95%以上,充分实现了节 • 4成)本无。需定期再生和添加任何再生剂以及软化盐,大大降低使用 • 5)模块化设计,结构紧凑简洁,占地面积小,系统运行稳定可
靠。
技术参数:
• 入水口压力:0.2Mpa--0.4Mpa • 进水流量:>2000L/H • 进水温度:5-35°C • 电源:220V/50Hz • 产水水质:电导率<15us/cm;细菌菌落数:<10CFU/100ml; • 供水流量:>1000L/H; • 设备总功率:<3.5千瓦; • 产水量:200L/400L/600L • 控制方式:触摸屏PLC全自动控制; • 外形尺寸:≥650*550*1500(mm);整机重量:约80公斤
➢澳大利亚内窥镜检查的感染控制对医院水质提出了要求,要求对清 洗用水作为整体方案解决。
必须定期对水质进行监测
水、气要求
• 水:应有自来水、纯化水、无菌水
• 自来水水质应符合GB5749的规定 • 纯化水应符合GB 5749的规定,并应保证细菌总数
≤10CFU/100mL • 生产纯化水滤膜孔径应≤0.2µm,并定期更换 • 无菌水为经过灭菌工艺处理的水 • 必要时对纯化水或无菌水进行微生物学检测
内镜中心:一体化内镜清洗系统全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
消化内镜中心简介:
• 检查室 • VIP室 • ERCP室 • 胶囊内镜室 • 碳13呼吸室
内镜诊疗技术的进步
息肉切除 EUS(内镜下超声技术) 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治疗 ERCP技术(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ESD(内镜下粘膜剥离术) NOTES(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通常被遗留清洗消毒部位
内镜室中心的布局配置ppt课件

内镜储藏室
根据卫生部规范的要求,内镜的存放,须清洁、干燥、无菌。因此,SY600设计的内镜储藏室考虑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镜子存放必须是悬吊式,这有利于镜子管腔的干燥,操作部与连接部的 镜身必须自然弯曲,否则影响镜子的使用寿命。 ➢柜子高度大于镜身,底部镶嵌具有缓冲作用的材料。内镜先端部应套入 海棉圈内,防止镜面刮花和先端部的撞击。 ➢柜子本身必须洁净,最好是不锈钢做成以便每周进行清洁消毒。 ➢柜子必须密封,防止潮气和灰尘进入。 ➢带有干燥、排气、紫外线消毒功能,SYG-060柜子具有恒定干燥功能, 对于潮湿地方,可长期开启,紫外线消毒可具有一定的辅助消毒功能,启 动自动定时可方便操作使用,每天开启一次,如考虑避免镜子受紫外线照 射而老化,可在没有镜子时开启。 ➢柜子的内部应既方便存放,又可尽量能多放镜子,又不损伤镜子。
13
做结肠镜的患者, 需要更换检查裤,要 给病人解释清楚更换 检查裤的方法和要求, 最好有示意图。
要注意病人的私 密性、衣物的安全性。
接受结肠镜检查者的准备
14
三、护理站
负责与预约台的联系; 负责病人的术前准备; 负责各检查间的调度; 负责收费;
面积不一定太大; 有电脑; 有电话; 有呼叫系统;
20
五、恢复区
无痛(或麻醉)开展越来越多,术后对病 情的观察就显得极为重要。
恢复区主要用于患者术后短时的休息、观 察、复苏和抢救,除了设置一定数量的观察 床外,还应配备急救治疗车、供氧、吸痰装 置。
进行房间设计时应考虑到患者观察的连续 性,尽量将观察室安排在候诊厅近护理站处 ,以便护士观察。
21
六、清洗消毒间
消毒间
准备区 护士站
储藏、资料室
中控室
检查间
内镜中心简介

内镜中心简介发展历程:我院内镜中心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韩文良主任的带领下,经历了胃镜室、肠镜室、内镜室,直至现在的内镜中心这一发展演变过程,成为集内镜诊断与内镜下微创治疗为一体的内镜诊疗学科,能开展食管、胃、肠和胰胆、支气管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技术。
同时内镜中心不断加强和完善内镜专业医护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及设备配置,大大促进了我院内镜专业技术的进步和学科发展。
内镜中心是我省豫北地区规模最大、拥有内镜设备、清洗消毒设施最多最先进的医院。
是豫北地区开展内镜下诊疗项目最多的医院。
是豫北地区人员配备、技术力量最雄厚的医院。
是豫北地区开展内镜下诊断及治疗最早的医院。
现拥有胶囊内镜1台、电子内镜显像系统4台,OLYmpus260型电子胃肠镜、电子十二指肠镜、纤维支气管镜、电子喉镜10余条,高频电发生器以及乳头切开刀、取石器、胆道碎石器、套扎器、扩张器、胃石碎石器等内镜手术器械。
现有医护人员二十一人,副主任医师三人,主治医师两人,住院医师九人(硕士研究生两人),护理人员七人。
内镜的技术范围:消化内镜是各种消化道内镜技术的统称,包括所有涉及消化系统检查诊断和治疗的内镜技术,其中强调内镜技术已不仅是一种诊断疾病的方法,更是一系列微创专业治疗技术。
内镜治疗技术,即通过以上内镜对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进行微创治疗的技术,是消化、呼吸内镜最有发展前景的专业技术。
目前,通过内镜可进行以下疾病治疗术:经内镜消化道息肉切除术;经内镜消化道出血止血治疗术;经内镜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硬化剂、组织粘合剂注射治疗和曲张静脉套扎术);经内镜消化道异物取出术;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治疗胆管结石和胆道蛔虫;经内镜消化道狭窄扩张术;经内镜消化道支架置入术;经内镜胃/空肠造瘘术;内镜下早期肿瘤切除术;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扩张气管镜灌洗治疗术;气管瘘气管支架封堵术;气管内异物取出术;气管内肿瘤切除术等。
内镜中心现已开展的诊疗技术介绍:随着内镜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许多以往需行剖腹手术治疗的疾病,目前已可在内镜下治疗,从而大大减少患者痛苦,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提高术后生活质量,目前能在内镜下进行的治疗本内镜中心大部分均已开展: 电子食管、胃镜检查;无痛苦电子食管、胃、结肠镜检查;胶囊内镜;食管镜下复方碘粘膜染色筛查早期食管癌;色素放大内镜检查筛消化道微小肿瘤;食管良恶性肿瘤镜下粘膜剥脱(EMR)切除术;消化道异物取出术;食管良、恶性狭窄扩张术;消化道支架置入术;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术; 胃镜下胃内息肉切除术;胃镜下粘膜剥脱术(EMR);经胃镜胃肠营养管置入术;胃石碎石术;胃镜下胃内止血术; 十二指肠镜下息肉切除术;胰胆管逆行造影术(ERCP);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胆总管结石取石术;胆总管扩张术;胆总管支架置入内引流术;鼻胆管置入外引流术;单人操作法电子结肠镜检查;大肠粘膜染色筛查微小肿瘤技术;电子放大色素结肠镜检查术;大肠良性肿瘤镜下电切术;大肠粘膜内癌粘膜剥脱术;直肠狭窄支架置入术;消化道大息肉结扎术;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扩张气管镜灌洗治疗术;气管瘘气管支架封堵术;气管内异物取出术;气管内肿瘤切除术;电子喉镜检查;声带息肉摘除术等。
内镜中心建设标准

内镜中心建设标准
内镜中心是医疗机构中用于进行内窥镜检查和治疗的特殊区域,其建设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医疗环境的安全性、洁净度和高效性。
这些标准通常涉及以下方面:
1. 空间布局与设计:内镜中心的布局和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内窥镜设备的布置、患者的就诊流程、医护人员的操作流程以及洁净度要求。
它通常包括预检区、准备区、内镜操作室、清洗消毒区等。
2. 设备和设施标准:内镜操作室应配备先进的内窥镜设备,并满足相关的医疗器械标准。
此外,清洗消毒设备也需要符合相关的洁净度和消毒标准。
3. 洁净度和消毒要求:内镜操作室和相关区域的洁净度要求非常严格,需要符合医疗环境洁净度标准。
内镜设备和器械的消毒需符合卫生部门或相关医疗管理机构的要求。
4. 医护人员培训和操作流程:内镜中心的医护人员需要接受专业培训,掌握内镜操作的技能,并遵守相关的操作流程和安全规范。
5. 环境和安全管理:内镜中心需要有完善的环境管理,包括空气循环、通风系统、废物处理等,并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法规要求。
这些标准通常由卫生部门、医疗机构管理部门或者专业卫生标准化机构制定和管理。
内镜中心建设标准可以确保医疗机构提供高质量、安全的内窥镜检查和治疗服务。
Medicare-I-Enenter-内镜中心影像网络PPT课件

美迪康手术网络
预约排队
美迪康心电网络
.
全院一体化影像网络平台
6
美迪康内镜网络独有特点
可连接市面上已知的各种视频信号; 可实时采集从普通视频到HDTV、RGB、DVI等各种高清动态视频; 可同时采集标准高清与非标高清(X光、共聚焦内镜)的视频;
------ERCP综合工作站、超声镜综合工作站、共聚焦内镜工作站 可对采集的高清视频快速裁剪、缝合、字幕操作; 可将采集的高清视频通过网络实时远程传输; 可对镜下、X光、超声等图像实时进行病灶分析; 支持任意输入项的任意字段检索; 支持任意条件的组合统计及自动记忆; 可包容与整合其他厂家的网络;
2006年10月,301医院内镜中心网络技术指标评测第一名
2006年5月,北京市首次基于网络的大型手术直播成功
2005年,X光造影网络实时传输系统
2004年,第三版单机及内镜、超声科室级影像网络 2003年,第一代基于网络的手术示教系统 2002年,第二版胃镜单机工作站,实时DVD采集 2001年3月美迪康公司成立 2000年开始第一版单机胃镜工作站开发
实用的操作-效率提高20%以上
.
12
Medicon
大量的后台功能设置
任意输入项的任意字段检索
.
13
主任工作站-强大的统计功能
只要你想到的,这里都能做到; 不同统计项目可自动记忆;
.
14
ERCP/超声镜 综合工作站
同时处理高清镜下、X光/超声视频
镜下、X光静态图像采集 镜下及X光造影高清晰录像
ERCP综合工作站 图文报告
.
4
内镜中心影像网络部分典型用户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
北京协和医院
内窥镜PACS系统解决方案ppt课件

影像设备
登记台
临床浏览工作站临床浏览工作站 临床浏览工作站
确认/审核工作站
影像诊断工作站
WINDOWS服务器面临病毒、安全性威胁!
华海PACS科室级产品
MedRS放射影 像信息系统 放射服务器 登记工作站 统计工作站 技师工作站 质控工作站 Workilst 影像诊断报告工作站标准版 影像诊断报告工作站专业版(MPR)
影像处理、报告书写 胶片打印、光盘刻录
放射 超声 内窥镜 病理 核医学 ……
影像预取 HIS整合 叫号系统 流程设计器 ……
影像科室子网 Web服务器
HIS子网
影像科室 前置服务器 PACS子网
临床 前置服务器
服 务 、 解 决 方 案 、 合 作 伙 伴 、
OEM
数据
PACS 中心服务器 (双机)
华海内窥镜PACS系统解决方案
内容摘要
• 公司简介 • 华海内窥镜网络系统解决方案 • 华海内窥镜系统特点 • 成功案例
公司简介
• 国内领先的专业化医学影像信息化 产品开发、生产、销售与服务的高 新技术企业; • 注册资金8750万元; • 16年的医疗行业经验,先后为全国 3000余家医院提供过产品和服务 • 总部位于西安,华海产业园位于西 安高新区,占地12亩 • 全国设有22分支机构,员工200余人。
定制 开发
咨询 规划 实施 维护 升级 扩展 科研 合作
全院级PACS
影像科室系统数据集中管理、根据权限实现数据共享, 临床科室根据单一影像号访问所有影像信息 远程会诊 远程教学 远程质控 网络科研 集团医院 ……
科室级PACS
PACS-RIS一体化设计、HIS整合 质量控制、流程优化、科室管理
内镜中心年度工作计划

内镜中心年度工作计划一、概述内镜中心作为医院重要的诊断和治疗部门,负责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工作。
为了提高内镜中心的综合实力和服务质量,制定年度的工作计划是必不可少的。
本计划旨在提出内镜中心在新的一年中的工作目标,并安排具体的执行计划,以实现我们的目标。
二、工作目标1. 提高内镜检查的服务质量2. 提高内镜治疗的成功率3. 增加内镜中心的科研力量4. 加强内镜中心的团队建设5. 完善内镜中心的管理体系三、具体措施1. 提高内镜检查的服务质量1.1 更新内镜设备,确保设备的功能正常并处于最佳状态。
1.2 培训医务人员,提升他们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意识。
1.3 客户接待和沟通,提供优质的服务和温馨的就诊环境。
1.4 加快检查流程,提高效率。
1.5 定期开展满意度调查,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2. 提高内镜治疗的成功率2.1 加强对内镜治疗的培训和研究,提高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
2.2 制定内镜治疗的操作规范,并进行监督和指导。
2.3 定期进行内镜治疗的质量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4 推广和应用先进的内镜治疗技术,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3. 增加内镜中心的科研力量3.1 鼓励医务人员积极参与各类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提高科研水平。
3.2 建立内镜中心的科研团队,开展有针对性的科研项目。
3.3 加强与相关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展科研工作。
3.4 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的效率,将科研成果应用到临床实践中。
4. 加强内镜中心的团队建设4.1 建立内镜中心的培训机制,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4.2 开展团队建设活动,加强团队合作和沟通。
4.3 建立内镜中心的考核制度,激励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4.4 加强内镜中心的人员流动和交流,提高人员的整体素质。
5. 完善内镜中心的管理体系5.1 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工作流程和责任分工。
5.2 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共享。
5.3 定期开展内部会议,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