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教程高考总复习生物(经典版)复习讲义必修1第二单元第6讲

合集下载

金版教程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金版教程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自主梳理
师生互动
课末总结
随堂高考
限时•规范•特训
考点一 染色体变异[重要程度★★★★☆]
知识整合 1.染色体结构变异与基因突变的区别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从图形上区别:
第七单元 第22讲 第19页
金版教程 ·高三一轮总复习 ·生物
自主梳理
师生互动
课末总结
随堂高考
限时•规范•特训
(2)从是否产生新基因上来区别:
①染色体结构变异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
综合征个体[2013·安徽高考 T4D](×) (4)人类的 47,XYY 综合征个体的形成与减数分裂同源染色
体联会行为有关[2013·安徽高考 T4A](×)
第七单元 第22讲 第15页
金版教程 ·高三一轮总复习 ·生物
自主梳理
师生互动
课末总结
随堂高考
限时•规范•特训
(5)染色体组中一定没有等位基因(√)
自主梳理
师生互动
课末总结
随堂高考
限时•规范•特训
二、与染色体数目变异有关的概念 1.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 形态 和功能
上各不相同,但又互相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
和变异。 2.二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 两个 染色
体组的个体。
第七单元 第22讲 第9页
金版教程 ·高三一轮总复习 ·生物
自主梳理
师生互动
课末总结
随堂高考
限时•规范•特训
第七单元 第22讲 第13页
金版教程 ·高三一轮总复习 ·生物
自主梳理
师生互动
课末总结
随堂高考
限时•规范•特训

金版教程高考总复习生物(经典版)复习讲义必修2第七单元第23讲第一课时

金版教程高考总复习生物(经典版)复习讲义必修2第七单元第23讲第一课时

第23讲染色体变异与育种[考纲明细] 1.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Ⅱ) 2.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Ⅱ) 3.转基因食品的安全(Ⅰ) 4.实验: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第一课时染色体变异课前自主检测判断正误并找到课本原话1.染色体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

(P85—正文)(×)2.人类许多遗传病是由染色体结构改变引起的。

例如,猫叫综合征是人的第5号染色体缺失引起的遗传病。

(P85—正文)(√)3.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互相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变异,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P86—正文)(√)4.多倍体植株常常是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含量都有所增加。

(P87—正文)(√)5.被子植物中,约有33%的物种是多倍体。

(P87—相关信息)(√)6.秋水仙素是从百合科植物秋水仙的种子和球茎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植物碱。

(P87—相关信息)(√)7.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做二倍体。

(P87—正文)(×)8.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叫做单倍体。

(P87—正文)(√)9.剪取诱导处理的根尖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0.5~1 h,以固定细胞的形态。

(P88—实验)(√)10.秋水仙素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

(P87—正文)(√)真题重组判断正误(1)(2015·海南高考)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可导致碱基序列的改变。

(√)(2)(2014·四川高考)秋水仙素通过促进着丝点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3)(2014·江苏高考)染色体易位不改变基因数量,对个体性状不会产生影响。

(×)(4)(2014·江苏高考)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可提高基因表达水平,是有利变异。

(×)知识自主梳理一、染色体结构变异1.类型2.结果: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01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变异。

《金版新学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课件第六单元第讲基因的表达

《金版新学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课件第六单元第讲基因的表达

)
C.真核生物的核糖体可以进入细胞核
(6)RNA中没有氢键( × )
有四种脱氧核苷酸和四种核糖核苷酸
mRNA结合多个核糖体, 同时可以合成多条肽链
2.判断下列有关转录和翻译叙述的正误。
(1)mRNA翻译只能得到一条肽链( •浙江卷,3C)( × )
(2)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3个碱基( •新课标
遗传信息、密码子和反密码子的比较
)
解析: mRNA上的密码子与DNA模板链上的碱基互补配对,模板链中插入一个碱基,可导致mRNA上插入位点后的密码子改变,从而引起
√ 氨遗基传酸 信的息种、(类密5改码)变子A,和若反T密密P码码脱子子变的掉成比终较两止密个码子磷,则酸会影基响肽就链的是长度组。 成RNA的基本单位(
1.判断下列有关RNA叙述的正误。 ①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mRNA中核糖核苷
中心法则及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1)图中数字分别表示什么过程?
(1)少数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海南卷,15A)(√) DNA分子复制和切割目的基因片段破坏的化学键分别是⑤氢键和⑥脱氧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B项正确;
一种tRNA只能携带一种氨基酸,但由于一种氨基酸可能由不同密码子决定,所以一种氨基酸可能由不同的tRNA携带,所以翻译时所需
( •上海卷,7B)( × ) tRNA和氨基酸的种类数不一定相等,D项正确。
病毒的遗传信息也符合中心法则 考点二 以图示形式考查基因对形状的控制
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
× (4)人体内有5种核苷酸( A.甲图表示翻译过程,
mRNA与核糖体数量、翻译速度的关系图
[获取信息]
(1)图1表示真核细胞翻译过程,A、B、C分别表示 mRNA、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链。一个mRNA分子结合4个 核糖体,合成4条多肽链,因为模板mRNA相同,所以合成 了4条结构相同 的多肽链,而不是4个核糖体共同完成 一条肽链的合成,提高了翻译效率。

金版教程高考总复习生物(经典版)复习讲义必修2第六单元第21讲配套课时作业

金版教程高考总复习生物(经典版)复习讲义必修2第六单元第21讲配套课时作业

配套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2018·湖南永州三模)有关遗传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A.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都在DNA上B.乳酸菌的遗传信息传递都发生在生物大分子间C.DNA复制、转录及翻译过程并非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核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进行翻译答案 C解析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都可与DNA结合,分别催化DNA复制和转录过程,A正确;乳酸菌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向是:DNA→DNA,DNA→RNA→蛋白质,DNA、RNA和蛋白质都是生物大分子,B正确;DNA复制时存在T—A、G—C、A—T、C—G的碱基互补配对,转录时存在A—U、C—G、G—C、T—A的碱基互补配对,翻译时存在U—A、G—C、A—U、C—G的碱基互补配对,C错误;核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穿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与核糖体结合后进行翻译过程,D正确。

2.(2018·安徽马鞍山二模)下列关于RNA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中含有mRNA、tRNA和rRNAB.ATP中的“A”在RNA分子中不存在C.RNA分子中不含氢键,有的RNA具有催化功能D.RNA可以在细胞内运输某种物质,还可以作为细菌的遗传物质答案 A解析线粒体中含有少量的DNA和核糖体,能进行转录和翻译,通过转录可以形成mRNA、tRNA和rRNA,A正确;ATP中的“A”是腺苷,是由腺嘌呤与核糖构成的,RNA分子中也存在腺苷,B错误;tRNA中存在部分区域含有氢键,C错误;tRNA在翻译过程中运输氨基酸,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D错误。

3.如图表示蓝藻DNA上遗传信息、密码子、反密码子间的对应关系。

请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析题图可知①是β链,完成此过程的场所是细胞核B.除图中所示的两种RNA之外,RNA还包括tRNAC.图中②到③的过程需要在核糖体上进行D.能够决定氨基酸的是③,其种类有61种答案 C解析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从图中②的碱基组成可以确定β链是转录模板,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A错误;RNA包括mRNA(图中②)、tRNA(图中③)和rRNA(核糖体RNA,图中未画出),B错误;图中②到③的过程是翻译过程,在核糖体上进行,C正确;能够决定氨基酸的是mRNA上的61种密码子(终止密码子除外),③是tRNA,D错误。

金版教程高考总复习生物(经典版)复习讲义必修1第一单元第1讲配套课时作业

金版教程高考总复习生物(经典版)复习讲义必修1第一单元第1讲配套课时作业

配套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细胞是绝大多数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与此说法不符的是()A.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的参与下完成的B.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是具有细胞形态的单细胞生物C.除病毒以外的其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D.动植物细胞以及微生物细胞的结构、功能相同答案 D解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细胞参与下完成的,A正确;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是具有细胞形态的单细胞生物,B正确;除病毒等少数生物外,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最基本的结构层次,C正确;细胞具有多样性,动植物细胞以及微生物细胞的结构、功能不相同,D错误。

2.研究发现寨卡病毒(Zika virus)属于RNA病毒,乙肝病毒为DNA病毒,寨卡病毒由蚊虫传播,通过血液感染,目前没有药物可以有效治疗寨卡热。

下列有关寨卡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病毒仅含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B.该病毒核酸的复制需要宿主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能量C.该病毒的遗传物质可直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中D.该病毒感染人体后,其遗传信息的传递与乙肝病毒相同答案 B解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所以没有核糖体,A错误;该病毒核酸的复制需要的能量是由宿主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的,B正确;寨卡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而宿主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寨卡病毒的遗传物质不能直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中,C错误;两种病毒的遗传物质不同,所以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不同,D错误。

3.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B.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C.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D.细胞学说阐明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答案 C解析细胞学说主要是由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A正确;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物和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B正确;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D正确;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不是细胞学说的内容,C错误。

金教程 人教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讲通用课件考纲核心考点 走近细胞

金教程 人教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讲通用课件考纲核心考点  走近细胞
数目减半。
过程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 第二次分裂,最终产生单倍体生
殖细胞。
减数分裂的意义在于保证物种在 遗传上保持相对稳定,实现遗传 信息的重组和遗传多样性的产生。
细胞分化的过程和意义
细胞分化是细胞在形态、结构 和功能上发生稳定差异的过程, 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细胞群落。
过程包括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蛋白质的合成和细胞器的变化等。
金教程 人教高考生 物一轮复习精讲通 用课件考纲核心考 点
目 录
• 走近细胞
• 细胞的分裂与分化 • 细胞的衰老与凋亡
01
走近细胞
细胞的基本概念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01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最小结构和功能单位,具有进行生命活动
的基本功能。
细胞的多样性
02
细胞有多种类型,包括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不同类型的细胞
主动转运是指细胞通过 消耗能量将物质逆浓度 梯度转运的过程,如钠 离子、钾离子的主动转运
被动转运是指细胞通过 顺浓度梯度转运物质的 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如扩散和渗透等。
胞吞胞吐是指细胞通过 膜的变形和囊泡形成来 摄入或排出大分子物质 或团块的过程。
物质转运对于维持细胞 内外的物质平衡和正常 生理功能至关重要;同 时,物质转运也是药物 吸收、分布和排泄等药 理学过程的基础。
细胞的分类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根据细胞结构的不同,可以将细胞分 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原核 细胞结构简单,没有核膜和细胞器, 而真核细胞具有核膜和各种细胞器。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
根据细胞的来源和功能,可以将细胞 分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两大类。动 物细胞通常没有细胞壁,而植物细胞 则具有细胞壁。
02

2019届《金版教程》高考一轮生物复习考点突破

2019届《金版教程》高考一轮生物复习考点突破

限时规范特训
高考一轮总复习 ·生物(创新版)
解析 吸 的 第 三 阶 段 正 确 ; 图
图a内 膜 向 内 折 叠 形 成 嵴 , 表 示 线 粒 体 , 有 氧 呼 [ H ] 与 氧 结 合 形 成 水 发 生 在 线 粒 体 内 膜 上 , B正 确 ; 图 A a 中与 A T P b 表 示 叶 绿 体 , 光 反 应 发 生 在 类 囊 体 薄 膜 上 , 其 b 中与 A T P 合 D 正确。
11
考点

高考热点突破
限时规范特训
高考一轮总复习 ·生物(创新版)
③小麦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具有的细胞器有哪些?除上 述 细 胞 器 外 , 还 应 该 有 哪 些 ④结 构 丙 中 含 有 蛋 白 质 吗 ?
提示 ①可 能 消 耗 A T P 的 细 胞 器 有 甲 、 乙 、 丙 、 丁 。
细胞器?
高考一轮总复习(创新版)
高考一轮总复习 ·生物(创新版)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第二单元 细胞的结构和物质的输入 和输出 第6讲 细胞器与生物膜系统
2
考点
高考热点突破
限时规范特训
高考一轮总复习 ·生物(创新版)
[考纲明细] 系 统 的 结 构 和 功 能
1.主 要 细 胞 器 的 结 构 和 功 能 ( Ⅱ)
和 细胞器
, 前 者 为 代 谢
提 供 场 所 、 物 质 和 一 定 的 环 境 条 件 , 影 响 细 胞 的 形 状 、 分 裂 、 运 动 及 细 胞 器 的 转 运 等 。
5
考点
高考热点突破
限时规范特训
高考一轮总复习 ·生物(创新版)
2.细 胞 器 之 间 的 分 工 ( 1 ) 线 粒 体 和 叶 绿 体 的 比 较

金版教程高考总复习生物(经典版)复习讲义必修1第一单元第3讲配套课时作业

金版教程高考总复习生物(经典版)复习讲义必修1第一单元第3讲配套课时作业

配套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2019·安徽六安一中月考)在下列物质中,有的属于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的不是。

若将其中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缩合成多肽,则其中含有的氨基、羧基和肽键的数目依次为()①NH2—CH2—COOH②NH2—CH2—CH2OHA.2、2、2B.1、3、2C.4、3、3D.3、4、2答案 B解析根据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每种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碳原子上,可以判断①③⑤是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其余不是。

①③⑤各只有一个氨基,①有一个羧基、③⑤各有两个羧基,这3个氨基酸共有氨基3个,羧基5个,它们经脱水缩合形成多肽(不考虑成环),脱去2分子水,形成两个肽键,剩余3个游离羧基和1个游离氨基。

2.(2018·镇江模拟)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中有两种氨基酸含有S元素,已知某一蛋白质分子中含有一个S原子。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蛋白质分子除了含有S元素外,还含有C、H、O、NB.该蛋白质分子完全水解后最多可以得到20种氨基酸C.该蛋白质可能由一条、两条或多条肽链组成D.该蛋白质分子中有“N—C—C—N—C—C—…”的重复结构答案 B解析C、H、O、N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元素,A正确;生物体内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其中有两种氨基酸含有S元素,而该蛋白质分子中只含有一个S原子,说明该蛋白质只有一种含S的氨基酸,故组成该蛋白质的氨基酸最多有19种,B错误;根据题干信息不能确定该蛋白质所含的肽链数,故该蛋白质可能由一条、两条或多条肽链组成,C正确;根据氨基酸的结构和脱水缩合的过程可知,蛋白质分子中含有“N—C—C—N—C—C—…”的重复结构,D正确。

3.鉴定尿中是否有蛋白质常用加热法来检验。

下图为蛋白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据此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沸水浴加热后,构成蛋白质的肽链充分伸展并断裂B.食盐作用下析出的蛋白质也发生了变性C.变性后的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D.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后,其特定功能并未发生改变答案 C解析由图可知,蛋白质经加热变性后,肽链充分伸展,肽键并未断裂,但会失去生物活性,特定功能丧失,A、D错误;由于肽键未断裂,因此变性后的蛋白质仍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C正确;食盐的作用只是析出蛋白质,并没有使其变性,B 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讲细胞器与生物膜系统[考纲明细] 1.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Ⅱ) 2.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Ⅱ) 3.实验: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课前自主检测判断正误并找到课本原话1.将细胞器分离出来常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

(P44—方框)(√)2.飞翔鸟类胸肌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比不飞翔鸟类的少。

(P45—思考)(×)3.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

(P45—正文)(×)4.被溶酶体分解后的产物,如果是对细胞有用的物质,细胞可以再利用,废物则排出细胞外。

(P46—正文)(√)5.肺部吸入硅尘后,硅尘被吞噬细胞吞噬,硅尘能破坏溶酶体膜,使其中水解酶释放出来,破坏细胞结构,使细胞死亡,最终导致肺的功能受损。

(P46—相关信息)(√)6.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P47—小字)(√)7.健那绿染液是将细胞中线粒体染色的专一性染料,可以使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P47—实验)(×)8.液泡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还可以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P46—正文)(√)9.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都具有流动镶嵌模型,且含有C、H、O、N、P元素。

(P49—正文)(√)10.根据生物膜的特性,将磷脂制成小球,让小球包裹药物运输到患病部位,通过小球膜和细胞膜的融合,将药物送入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P49—相关信息)(√)11.透析型人工肾替代病变的肾脏行使功能,其中起关键作用的血液透析膜就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膜材料。

当病人的血液流经人工肾时,血液透析膜能够把病人血液中的代谢废物透析掉,让干净的血液返回病人体内。

(P50—与生活联系)(√)(2018·全国卷Ⅰ)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答案 D解析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其中光反应阶段能合成ATP,而光反应的场所是类囊体膜,因此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A正确;溶酶体是细胞的“消化车间”,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的水解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B正确;细胞核的核膜具有双层膜,核膜上存在核孔,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因此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C正确;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的基质中,D错误。

知识自主梳理一、细胞质1.细胞质包括□01细胞质基质和□02细胞器两部分。

2.细胞质基质(1)形态:□03胶质状态。

(2)成分:水、无机盐、□04糖类、脂质、□05氨基酸、□06核苷酸和多种□07酶等。

(3)功能:□08活细胞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二、细胞器1.细胞器分离方法:□01差速离心法。

2.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特别提醒]1.显微结构是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构,如线粒体、叶绿体、液泡、细胞核、细胞壁等。

2.亚显微结构是指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

线粒体内外膜、叶绿体内外膜及类囊体膜、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中心体、核膜等结构均属于“亚显微结构”。

[易错判断]1.哺乳动物红细胞、蛔虫、原核生物因为没有线粒体,所以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2.葡萄糖可以作为呼吸底物进入线粒体。

(×)3.蓝藻、光合细菌无叶绿体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4.植物细胞不一定都有叶绿体,如根尖细胞。

(√)5.脂质(性激素)的合成场所:内质网。

(√)6.膜面积最大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大量的膜面积为酶提供广阔的附着位点。

(×)7.分泌旺盛的细胞含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比较多,并且膜成分的更新速度快。

(√)8.液泡是最大的细胞器,且液泡里的色素种类与叶绿体一致。

(×)9.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内存在核糖体。

(×)10.有中心体的细胞不一定是动物细胞,也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

(√)11.根尖分生区没有的细胞器:叶绿体、中心体、大液泡。

(√)3.细胞器的分类4.细胞骨架:真核细胞中有维持□35细胞形态、保持□36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37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细胞骨架。

细胞骨架是由□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5.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1)分泌蛋白与胞内蛋白①分泌蛋白合成场所为附着在□38内质网上的核糖体。

例如:□39消化酶(催化)、□40抗体(免疫)、蛋白质类激素。

②胞内蛋白合成场所为游离的核糖体。

例如,呼吸酶、血红蛋白等。

(2)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过程[特别提醒]区分参与分泌蛋白形成的“有关细胞器”“有关结构”和“有关膜结构”①有关细胞器: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②有关结构: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③有关膜结构: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三、生物膜系统1.生物膜系统的概念03细胞器膜(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指真核细胞内由□01细胞膜、□02核膜以及□体、叶绿体、溶酶体等)共同构成的膜系统。

2.各种生物膜之间的联系(1)在化学组成上的联系04组成成分的种类上基本相同,都主要由□05蛋白质和①相似性:各种生物膜在□脂质组成。

06组成成分的含量上有显著差异,这与不同生物膜功②差异性:各种生物膜在□能的复杂程度有关,功能越复杂的生物膜中,蛋白质的□07种类和数量就越多。

(2)在结构上的联系①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大致相同,都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支架,蛋白质08流动性。

分子分布其中,都具有一定的□②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图示如下:(3)各种生物膜在功能上的联系(如蛋白质的合成、分泌)3.生物膜系统的功能(1)保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在细胞与外部环境进行□12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2)为多种酶提供了大量的□13附着位点,是许多重要化学反应进行的场所。

(3)分隔各种细胞器,保证细胞生命活动□14高效、有序地进行。

四、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1.实验原理(1)叶绿体呈绿色、扁平的□01椭球形或球形,不需要染色,制片后直接观察。

(2)线粒体呈无色,有短棒状、圆球状、线形、哑铃形等,用□02健那绿染液染成□03蓝绿色后制片观察。

2.实验步骤(1)观察叶绿体[深入思考]1.原核细胞是否具有生物膜?其是否构成生物膜系统?提示原核细胞具有细胞膜这一种生物膜,但不能构成生物膜系统。

2.生物膜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吗?提示不是,例如小肠肠系膜是生物体内的膜,但不是生物膜。

[深入思考]1.观察叶绿体时,为什么常用藓类叶片?提示藓类叶片很薄,仅有一两层叶肉细胞,细胞中叶绿体数量较少、体积较大,可以直接用来制作临时装片。

2.选菠菜叶作为观察叶绿体的材料,为什么要撕取带少许叶肉的下表皮?提示叶绿体主要分布在叶肉细胞中,叶表皮处无叶绿体,接近下表皮处为海绵组织,细胞排列疏松,易撕取。

(2)观察线粒体3.观察线粒体时,为什么选健那绿染液进行染色,观察叶绿体为何不需染色?提示健那绿是专一性将线粒体染色的活细胞染料,可使线粒体呈现蓝绿色,染色后不影响细胞的生命活动;叶绿体本身含有色素,不需染色即可观察。

考点题型突破考点1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题型一线粒体与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1.(2019·衡水中学一调)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真核细胞中重要的细胞结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二者均能合成部分蛋白质,控制一定的性状B.二者均为双层膜的细胞器,均含有DNA分子C.叶绿体内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合成葡萄糖,线粒体可以通过有氧呼吸分解葡萄糖D.含有叶绿体的细胞通常含有线粒体,含有线粒体的细胞不一定含有叶绿体答案 C解析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能合成部分蛋白质,控制一定的性状,A正确;线粒体和叶绿体均为双层膜的细胞器,均含有DNA分子,B正确;葡萄糖不能直接进入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必须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成丙酮酸后才能进入线粒体,C错误;含有叶绿体的植物细胞通常含有线粒体,而含有线粒体的细胞可能是动物细胞,其中就不含叶绿体,D正确。

2.如图分别为两种细胞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分析错误的是()A.图a表示线粒体,[H]与氧结合形成水发生在有折叠的膜上B.图b表示叶绿体,直接参与光合作用的膜上有色素的分布C.两图所表示的结构与ATP形成有关的酶都在内膜和基质中D.两图代表的细胞器都与能量转换有关并可共存于一个细胞答案 C解析图a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表示线粒体,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H]与氧结合形成水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A正确;图b表示叶绿体,光反应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其上分布着色素和与光反应有关的酶,B正确;图a中与ATP合成有关的酶在线粒体基质和内膜上,而图b中与ATP合成有关的酶在类囊体薄膜上,C错误;叶绿体和线粒体都与能量转换有关,可共存于叶肉细胞中,D正确。

题后归纳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题型二细胞器结构的识别与功能分析3.(2018·湖北武汉四月调研)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高尔基体是蛋白质合成、修饰加工、包装的场所B.细胞骨架与细胞分裂、分化及信息传递密切相关C.溶酶体能吞噬并杀死入侵细胞的多种病毒或病菌D.液泡中贮存的营养物质有利于维持细胞内的渗透压答案 A解析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蛋白质合成场所是核糖体,不是高尔基体,A错误;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B正确;溶酶体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多种病毒及病菌,C正确;液泡中含有糖类、无机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有利于维持细胞内的渗透压,D正确。

知识拓展1.特殊细胞总结(1)根尖分生区细胞无叶绿体和大液泡,是观察有丝分裂的良好材料,成熟区等根部和其他不见光的部位都无叶绿体。

(2)叶肉细胞、保卫细胞含叶绿体,但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

(3)肾小管、心肌、肝脏等部位细胞因代谢旺盛,线粒体含量多;肠腺等一些合成消化酶或蛋白质类激素的细胞,核糖体、高尔基体多。

(4)蛔虫的体细胞和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无线粒体,只进行无氧呼吸,原料为葡萄糖,产物为乳酸,且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不再进行分裂,是提取细胞膜的首选材料。

(5)癌细胞:无限增殖,表面糖蛋白减少,黏着性降低,因不断合成蛋白质,故核糖体多而且代谢旺盛,核仁较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