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种染色方法在微核试验中的比较
3种微核检测方法的比较

ep ithelial cancer and its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 [ J ]. Chinese M ed ical Jou rnal, 2003, 83 ( 11) : 9762980. [ 4 ] 徐叔云 ,卞如濂 ,陈 修. 药理实验方法学 [M ]. 北京 : 人民卫 生出版社 , 2005: 123521238. [ 5 ] 陈 雄 ,程学文 ,徐美荣. 山楂叶总黄酮对大鼠肾缺血 /再灌注损伤 的保护作用 [J ].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2007, 22 (5) : 3592360. [ 6 ] 李 宓 ,杜 艺 ,陈家湄 ,等. hHGF基因肾脏电转染对大鼠肾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 J ].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 2007, 28 ( 1) : 9912994. [ 7 ] 赵 浦 ,孙玲娣. 缺血再灌注大鼠肾脏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 达的意义 [ J ].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2006, 21 (17) : 113721138. [ 8 ] 王新良 ,李洪娟 ,谢 菲 ,等. 离体灌流技术检测缺血再灌注对 大鼠肾功能和肾血管反应性的影响 [ J ]. 新乡医学院学报 , 2005, 22 ( 5) : 4412443. [ 9 ] 徐 勇 ,陈珊珊. 白细胞介素 24 / 210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 J ].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2007, 22 ( 5 ) : 375 2376. [ 10 ] Mariano RH, JesusM S,Manuel R, et a l. 1HNMR structural char2
微核实验-毒理学-洋葱根尖染色体观察

微核试验摘要:利用大蒜根尖细胞微核染色与计数技术测定不同浓度6价铬和1.2,4-三氯苯以及它们的不同浓度混合液对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微核率和细胞分裂各期的影响。
以蒸馏水为对照组,设置的实验组为3组不同浓度的6价铬和三氯苯以及它们的混合液。
用孚尔根染液法对不同试剂及各浓度的处理的根尖进行染色。
在显微镜下观察各试剂各浓度处理下的微核率以及不同分裂期细胞的比例。
关键字:孚尔根染色法、微核、微核率、分裂期细胞Abstract:Use of garlic root tip cell micronucleus dyeing and counting technology .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chromium 6 and 1,2, 4 - t hree hlorobenzene as well as their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mixture to garlic root tip meristematic cells in the areas of micronucleus rate and the influence of each stage of cell division.With distilled water as control group, the group set up for the three group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chromium 6 and 3 chlorobenzene and their efu's root dye solution for different reagent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treatment of root tip for dyeing. Under the microscope to observe the reagent concentration under the treatment of micronucleus rate and different proportion of split phase cellsKey Words:Fu's root staining method、micronucleus、Micronucleus rate、Split phase cells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知道微核产生的原理。
微核试验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

微核试验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摘要】作为一种常规的基因病毒性检测方式,微核(micronucleus,MN)试验得到了广泛应用。
检测标本也从骨髓朝着血液、组织扩展,除常规药物基因毒性检测之外,在基因改变性疾病诊断、疗效评估、预防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除此之外,微核试验也属于药品一类,保健品注册上市之前均需要经过微核试验检测,这属于重要指标,本文开展微核试验在药物毒性、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病毒学、染色体畸变检验等领域应用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个人见解。
【关键词】微核试验;基因毒;疾病;方法;应用前言:作为一种独立在主核外的核小体,微核(micronucleus,以下简称MN)存在于细胞质内,体积大于主核1/16-1/3,染色与主核一致,借助染色能够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微核形成与基因组的不稳定性、微核的染色体损伤有关,进而可辅助诊断基因改变引发的疾病或遗传性疾病。
肿瘤属于一种公认的基因突变性疾病,其治疗、诊断、预防为医学界的一大挑战。
MN属于生物标记的一种,能够预测癌前病变,就高风险人群普查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用价值显著。
MN实验属于基因毒性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经济、便捷的特点,属于常规遗传毒性检测手段,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a,FDA),欧洲药监局(EuropeanMedicinesAgency,EMA)等部门明确要求,基因毒性检测需为药物安全性评估的一部分[1]。
MN实验属于我国药物遗传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协调会(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HarmonizationofTechnicalRequirementsforRegis trationofPharmaceuticalsforHumanUse,以下检测ICH)新药遗传毒性评价指导原则联合推出的遗传毒性检测方式之一。
卫生部《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和《食品安全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检验方法规范》内明确要求,保健品食品、具有保健作用法药品在开展安全性评价时,必须要研究遗传毒性试验毒理学。
毒理学 实验三、微核试验

两次染毒:第一次染毒后24小时进行第二次染毒, 6小时后取样;
多次染毒:每天染毒1次,连续染毒5天, 末次染毒后24小时取样。
7
2.骨髓液的制备和涂片
处死:颈椎脱臼法 处理: 取股骨,去掉血污和肌肉,用弯止血钳将骨髓
挤于预先滴有生理盐水的清洁载玻片上,混合均匀后推片
微核试验是观察受试倍体诱变剂(染色体损伤)。 传统的微核试验是体内试验, 常用细胞小鼠骨髓多染红细胞(PCE)
3
微核可以出现在多种细胞中,但在有核细胞中较难与正常 核的分叶及核突出物相区别。由于红细胞在成熟之前最后一 次分离后数小时可将主核排出,而仍保留微核于PCE细胞中,
实验三、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
1
微核(Micronucleus)的概念
微核的产生与染色体损伤有关,是染色体或染色单 体的无着丝点断片或纺锤丝受损伤而丢失的整个染色 体,在细胞分裂后期遗留在细胞质中,末期之后,单 独形成一个或几个规则的次核,包含在子细胞的胞质 内,因比主核小,故称微核。
2
微核试验(Micronucleus test,MNT)的概念
计数1000个PCE中含微核的PCE数,并计算200个细胞中 PCE/NCE的比值。
10
6. 结果分析与评价
• 本试验中只计数PCE中微核,微核率以千分率表示。 • PCE/NCE为评价细胞毒性的指标。 • 正常的PCE/NCE比值为1(0.6-1.2),
如果<0.1,则表示PCE形成受到严重抑制; 如果<0.05,则表示受试物剂量过大,结果不可靠。
8
3.固定:
将推好晾干的骨髓片放进染色缸中,甲醇固定15分钟, 取出晾干。
4.染色(建成试剂盒Giemsa染液)
常见核酸染料选择浅析

常见核酸染料选择浅析(李路军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植物科学系河南郑州450000)摘要:由于只需简单温和的物理方法(光照)激发和检测,荧光染料是研究生物学微观世界特别是核酸时最常用的示踪工具之一。
DNA电泳后检测凝胶的EB大概是最为人熟知的荧光核酸染料。
除了染胶,荧光核酸染料还可用于荧光原位杂交中作为常见的复染剂。
下面比较一下在分子生物学实验和细胞学实验中常用的荧光染料。
关键词:核酸染料、EB、GeneFinder、Goldview、SYBER greenI、GelRed、GelGreen引言:作为生物体内的重要的大分子,核酸是研究生命现象与本质的物质基础,通过对它们的理化性质、复制与转录、表达与调控等的研究,可以了解生命有关的本质规律。
因此,对核酸的研究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但核酸肉眼不可见,对其的研究主要是借助一定的仪器来观察它的形态、大小、表达量,其中最常见的也是最简单的是琼脂糖凝胶电泳。
EB(溴化乙锭)是实验室最常用的核酸染料,有着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的特点,但是由于其有着强烈的致突变能力和中度致癌性,对实验者和周围环境都有着较大的危害。
溴化乙锭(EB)是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常用的一种核酸荧光染料。
但是,由于EB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因此,如何消除EB对实验室的污染,是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安全所必须面对的一个难题。
A bstract:Because only needs the simple temperate physical method(illumination)to stimulate and the examination,the fluorescent dye studies the biology microcosm is when specially the nucleic acid one of most commonly used tracing tools.After DNA electrophoresis,examines the gelatin EB is the fluorescence nucleic acid dye which probably the most person knew very well. Except dyes the rubber,the fluorescence nucleic acid dye may also use in the fluorescence home position hybrid taking the common counterstain.Following compares in the molecular biology experiment and the cytology experiment the commonly used fluorescent dye.Key word:Nucleic acid dye,EB,GeneFinder,Goldview,SYBER greenI,GelRed,GelGreenIntroduction:In the achievement organism's important macro-molecule,the nucleic acid is studies the biological phenomena and the essential material base,through to their physics and chemistry nature,the duplication and the duplication,the expression and the regulation and so on research,may understand the life related essence rule.Therefore,has and the vital significance to the nucleic acid research.But the nucleic acid naked eye is not obvious,is mainly draws support from certain instrument to its research to observe its shape,the size,the expression quantity,what most common is also the simple is the 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EB(bromination second grade spindle)is the laboratory most commonly used nucleic acid dye,has simply,fast,the sensitivity high characteristic,but because it has intense sends the sudden change ability and the moderatecarcinogenicity,has the big harm to the laboratory technician and the environment.Bromination second grade spindle(EB)is the molecular biology laboratory commonly used one kind of nucleic acid fluorescent dye.But,because EB is one kind of intense careinogen,therefore,how to eliminate EB to the laboratory pollution,is a difficult problem which the molecular biology laboratory security must face.1.EB核酸染料溴化乙锭(EB)是一种常规核酸染料,被广泛应用于观察、检测琼脂糖凝胶与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DNA或RNA。
微核实验方法的比较研究

微核实验方法的比较研究摘要微核实验作为快速检测体内染色体畸变的方法,以其简便、迅速,敏感为优点广泛应用于遗传、食品,药物,环境等很多领域,为此,我们对微核实验染色方法、基本实验方法与自动化检测方法进行比较,以提供在不同实验条件和实验目的下应选用的方法。
关键词微核;染色方法;实验方法;比较研究中图分类号Q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0)28-0110-021基本染色方法的比较1.1基本染色方法吉姆萨染色法:吉姆萨染液由天青,伊红组成。
与嗜酸性颗粒结合,染粉红色;与嗜碱性物质结合,染紫蓝色;中性物质,染淡紫色。
吖啶橙荧光染色法:荧光色素吖啶橙透过细胞膜,使核DNA和RNA染色。
在荧光镜下吖啶橙使细胞核呈绿色或黄绿色荧光;凋亡细胞中,吖啶橙使凋亡小体呈黄绿色荧光;坏死细胞黄荧光减弱甚至消失。
1.2染色时间的比较染色时间对吉姆萨染色效果有影响,时间太短如染色5min~7min,整个细胞染成浅紫色,效果不明显,发生微核的细胞区分不明显;染色时间太长,则染色太深,会使整个细胞都成深紫色,观察不出细胞膜和细胞核的边界和细胞核分成的小核;染色10min效果较好,孙华明等在2个不同时间进行Giemsa染色,比较了不同时间染色对结果的影响,结果差异并不显著。
吖啶橙染色的荧光会在短时间内发生淬灭,淬灭会在短时间内对实验结果有一定影响,所以吴娣等实验观测时采用先在镜下对选定视野进行拍照,再在图像上进行细胞计数的方法,能够减少淬灭对结果造成的影响。
1.3染色方法改进比较胡冰冰等将丫啶橙显微镜法改进,在干净玻片上滴加AO 染液10μL,取骨髓细胞悬液5 μL直接滴在染液内,混匀后盖片,在室温(11℃33℃)下可立即计数,效果较好。
王襄等Ⅲ通过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毛细管法,用瑞氏和染色姬姆萨联合染色(姬姆萨1mL加蒸馏水20mL),瑞氏染色1min,姬姆萨染10min,效果较好。
姚沈明等改进传统的姬一瑞氏混合染色法,(按姬氏、瑞氏、蒸馏水1:3:10混合均匀)染色5min,镜下可见淋巴细胞浆染成淡天蓝色,胞核微核清晰可辨。
三种染色方式下四种核酸染料的灵敏度比较

三种染色方式下四种核酸染料的灵敏度比较【摘要】目的探讨补镁对高脂高糖膳食诱导大鼠肥胖模型形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使用染胶法、染样品法及后染法比较溴化乙锭(EB)与3种新型核酸染料GoldViewna II、GoldView及DNA Green染色DNA 的灵敏度。
方法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中,分别在3种染色方式下使用4种核酸染料对凝胶中的DNA进行染色,观察并分析电泳结果。
结果核酸染料比较结果:GoldViewna II的灵敏度最高,DNA Green的灵敏度与EB相当,GoldView的灵敏度略低于EB。
染色方式比较结果:使用染胶法的灵敏度最高,后染法次之,染样品法最低。
结论三种新型核酸染料完全可以替代EB,用于琼脂糖凝胶电泳DNA染色。
使用新型核酸染料建议采用染胶法染色DNA。
【关键词】琼脂糖凝胶电泳核酸染料溴化乙锭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sensitivity of ethidium bromide(EB)and three types of new nucleic acid dye:GoldViewna II,GoldView and DNA Green staining DNA by three staining methods:prestaining gel method,prestaining sample method and poststaining method.Methods Four nucleic acid dyes were used to stain DNA respectively by three staining menthods in 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 and the results were observed and analyzed.Results The comparative result of nucleic acid dye:thesensitivity of GoldViewna II is highest of all;the sensitivities of DNA Green and EB are in the same degree;the sensitivity of GoldView is less than EB.The comparative result of staining method:The sensitivity of staining DNA by prestaining gel method is highest of the three and poststaining method is higher than prestaining sample method.Conclusion These three types of new nucleic acid dye can substitute for EB as a general dye to stain DNA in 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It is recommended to use Prestaining gel method when using new type of nucleic acid dye.Key words:agarose gel electhophoresis; nucleic acid dye; Ethidium bromide溴化乙锭(EB)曾是琼脂糖凝胶电泳中使用最为普遍的核酸染料,被广泛应用于观察、检测核酸,具有操作简单、快速及灵敏度高等特点[1]。
微核测定实验报告

1. 掌握微核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了解微核形成的原因及其与遗传毒性的关系。
3. 通过实验,验证不同处理条件下细胞微核率的差异。
二、实验原理微核检测是一种快速、简便的遗传毒性检测方法,主要用于评估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等对生物体遗传物质的损伤。
实验原理是: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发生断裂或畸变,导致染色体片段或整个染色体未能正常分配到子细胞中,形成微核。
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核形态,计数含微核的细胞数量,计算微核率,从而评估遗传毒性。
三、实验材料1. 细胞培养液2. 细胞培养皿3. 不同处理组的试剂(如溶剂、药物等)4. 显微镜5. 计数板6. 染色剂7. 计数器四、实验方法1. 将细胞培养至对数生长期。
2. 将细胞分为不同处理组,分别加入溶剂、药物等试剂,设置对照组。
3. 在不同处理条件下培养细胞24小时。
4. 收集细胞,用染色剂染色,制片。
5. 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核形态,计数含微核的细胞数量。
6. 计算微核率,并统计分析各组数据。
1. 对照组微核率:5.0% ± 0.5%2. 溶剂处理组微核率:4.5% ± 0.3%3. 药物处理组微核率:7.5% ± 0.8%六、实验分析1. 对照组微核率较低,说明正常细胞分裂过程中微核形成较少。
2. 溶剂处理组微核率略有下降,可能与溶剂对细胞的轻微损伤有关。
3. 药物处理组微核率明显升高,说明该药物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
七、实验结论1. 微核检测是一种快速、简便的遗传毒性检测方法。
2. 本实验结果表明,该药物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需要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
八、实验讨论1. 微核形成的原因可能与染色体断裂、畸变、缺失等因素有关。
2. 微核检测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实验条件、细胞类型、处理时间等。
3. 在实际应用中,应结合其他遗传毒性检测方法,全面评估物质的遗传毒性。
九、实验改进1. 在实验过程中,可增加实验重复次数,提高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浸于染色缸中, 染色 1 i 后晾干。P S 0 n m B 液起到稀释的作用 , 吉姆萨染液须现用现配 。 吖啶橙 荧光染 色法 : 涂有 蜘蛛细胞 涂 片的载 玻片用 甲醇 固定 1 n 待 甲醇 挥发 干净后 , 将 5 mi, 现配 1 mL 母 液加 11 磷 酸缓 冲液 (H=48 9 /5 M p .) 将 玻 片浸 于染 色缸 中 , 色 1 n 晾 干 。 mL, 染 0mi, 吖啶橙 是一 种荧 光
21 对 照组 2种染 色方 法 的比较 .
图 1吉姆萨染色法观察对照组蜘蛛血细胞结构
1 实验方 法 . 2
l . 单 细胞悬 液 的制备 -1 2
将活体蜘蛛用 7%的酒精 冲洗 3 , 5 次 再用不锈钢剪刀将其剪碎 , 10 加 0 L生理盐水到玻璃匀浆器 研磨并过 2 0目筛得单细胞悬液 , 0 用苔盼蓝排斥法镜检细胞存活率达 9 %以上。 5
12 阿维 菌素致 D .. 2 NA断裂 作用 的研 究
通迅作者( orso date)E ma :xui @1 6 o C r p n h r, — i sal c 2 . m e u l s t 收稿 日期( ee e ) o80 .8 R ci d : 0 .80 v 2 山西省青年基金 (0 82 0 1 、 2 0 0 14 ) 山西省科技攻关项 目(0 8 3 12 ,0 63 0 8 资助 20 0 10 3 2 0 0 14 )
吖 啶橙 ( ciie ag , O) 1 荧 光 色 素 , 检 测 激 发 滤 光 片 波 长 48n 阻 断 滤 光 片 波 长 A r n neA 是 种 d Or 其 8 m, 55n 1 m。它 与细 胞 中 D NA 和 R NA结 合量 存在 差别 , 发 出不 同颜 色 的荧光 , D 可 与 NA结合 量 少 发绿 色
数显电热恒温水浴箱( 北京市长风仪器仪表公 司)低温冷冻离心机( IMA)B 5 型成像显微镜 , SG ,X 1
( L MP O Y US公 司 )玻璃 匀浆 器等 。 , Gi a原液 : Gi a 05g加 入 3 e ms 取 e 粉 . ms 3mL优 质丙 三 醇 于研 钵 中 , 分 研磨 1 , 充 然后 在 5 h 6℃温 箱
将制成的细胞悬液分装于 3 1 支 .mL的离心管 中, 5 均加入终浓度为 0 05 . 0%的阿维菌素溶液 , 0 轻轻
混匀 。 3支 离心 管置 于室 温下 , 染毒 3 n 重复 3次 。 0 mi。 制成 的细 胞悬 液分 装 于 3 1 支 .mL的离心 管 中 , 5 为 阴性 对 照组 , 3支离 心管 置 于室温 下 。重 复 3 。 将 次 1 . 蜘蛛 细胞 涂片 的制 备 .3 2 将 细胞 悬浮 液在 预冷 的载 玻片 上进 行涂 片 。 1 . 蜘蛛细 胞涂 片 的染色 .4 2 Gi a e 染色 法 : 涂有 蜘 蛛细胞 涂 片 的载玻 片用 甲醇 固定 1 n 固定好 的 细胞涂 片待 甲醇 挥 发干 ms 将 5 mi, 净后 , 用 P 再 BS液 (H=68 稀 释 的 Gi a51, 释 染 色必 须 用缓 冲液 , 冲 液 p p .) e (: 稀 ms ) 缓 H值 要 准 确 , 否则 影 响染色 效果 , 冲洗 用水 应 近 中性 , 则可 导致 细 胞染 色反 应 异 常 , 否 以致识 别 困难 , 至 造成 错误 。将玻 片 甚
于观 察 。 12 微核 的鉴 别 .. 7
微 核位 于 细胞 质 中 , 主细胞 核 分开 ; 状 呈 圆形或 椭 圆形 , 缘 光滑 ; 色 性质 与 主 细胞 核 一致 ; 与 形 边 染 大小 为 主核 的 13将含 有多个 微 核 的细胞记 为一个 微核 细胞 ) /( 。
2 结 果 与 分 析
12 拍摄 蜘蛛 细胞 图片 .. 5
吉姆萨染色法 : 4 在 0×10 的荧光显微镜下用 自然光观察蜘蛛细胞涂 片, 0倍 调焦到蜘蛛细胞形态清
晰时, 进行 拍摄 , 2 0张 图片 。 拍 0
16 2
蛛形 学 报 Ac ah o gc ii tArcn l ia nc a o S a
色 素 , 与细 胞 中 D 它 NA 和 R NA结 合 量 存 在 差 别 , 可发 出不 同颜 色 的荧 光 ( 即着 色 特 异 性 )这 是 由于 ,
D A是个高度聚合物 , N 吸收荧光物质 的位置较少 , 发绿色荧光 , R A聚合度低 , 而 N 能和荧光物质结合的 位置多 , 故发红色荧光。吖啶橙染液有毒 , 操作时要戴手套 , 需避光。
N v 20 o. 08 ,
李 锐等:种染色方法在微核试验 2
堑
法: 该方法属于荧光染色法的一种 , 吖啶橙可插入 D A和双链 R A的双螺旋结构内的碱基对之间 , N N 此 染料是碱性荧光探针可与多核苷酸链上的酸 f磷酸基团之间借静 电结合( 生 王天有等,06 o 2 0 本文采用微核实验方法来检测蜘蛛血细胞 D A的损伤作用 , N 同时 比较 了 2 种染色方法对对试验结
荧光 ,与 R NA结合量多发桔黄色或桔红色荧光。该染料具有膜通透性 ,能透过细胞膜 ,使核 D A和 N
R A染色。因此 , N 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 吖啶橙可透过正常细胞膜 , 使细胞核呈绿色或黄绿色均匀荧光 ; 而在凋亡细胞中, 因染色质固缩或断裂为大小不等 的片断 , 形成凋亡小体 。吖啶橙使其染上致密浓染的 黄绿色荧光 , 或黄绿色碎片颗粒 ; 而坏死细胞黄荧光减弱甚至消失。 吖啶橙 A O常与溴化乙啶 E B合用双 染, E 因 B只染死细胞使之产生桔黄色荧光 , 由此可区分出正常细胞、 凋亡细胞及坏死细胞。吖啶橙染色
V0.7No 2 11 .
吖 啶橙荧 光染 色法 :于绿色 荧光 下在 4 0×10 的荧 光 显微 镜下 观察 蜘蛛 细 胞涂 片 ,进行 调焦 观 0倍 察 。 当视 野 中细胞形 态 清晰 时进行拍 摄 , 20张 图片 。 拍 0 1 . 观察 分析 蜘蛛 细胞 细胞 图片 .6 2 2种染 色方法 处理 好 的蜘蛛 细胞 图片 的观察 。从未 染毒 的蜘 蛛细胞 图片找 出细 胞分 布集 中 , 染色 均 匀、 清晰 、 背景杂质少的进行分析; 将染毒 的蜘蛛细胞图片挑选微核多而明显 , 分布均匀集 中的图片以便
中保温 2 , 再加入 3 h 3 mL甲醇 , 混匀后装入棕色瓶中保存备用 , 贮存时间越久越好 。Ge s 染色液( i a m 染
色前临 时配 制 )10mLP :0 BS液稀 释 3 5mLGe a 液 ~ ims 原 吖啶橙染 色液 : 称取 01 .g吖啶橙 加蒸 馏水 10mL做母 液 , 0 放冰 箱备 用 。 其 他试剂 为 国产分 析纯 。
片段 不 能 随有 丝分 裂 进入 子 细胞 , 在细 胞浆 中形成 直 径小 于 主核 的 、 色 与主核 一 致 、 全 与 主核分 而 嗜 完
开的圆形或椭圆形微小核( 王昱等 ,03 。位于细胞浆 中独立于主核的核小体 , 20 ) 其染色 同主核 , 比主核 但
淡, 其直 径小 于 主核 l , / 主要 由外 界损 害 因素( 物 、 理 、 3 生 物 化学 ) 作用 细胞 后 , 导致 细胞 染 色体 丢失 或 断
喂水 。一周 后 , 行 实验 。 进 2o .%N维 菌素 乳油 ( vr cn )山西科 峰 生物 科技 有 限公 司 提供 。将 2 %阿维 菌 素乳 油 与 丙酮 A emet s, i . 0 按体 积 比 1 0 0配成 00 0%的浓 度 。 :0 4 .05
11 主要仪 器及 试剂 .. 2
关键词 : 星豹蛛 ; 微核 ; N D A损伤 ; 吉姆萨染色法 ; 吖啶橙染色法
月 U
吾
星豹 蛛 P roaatieaL Koh广泛分 布 于我 省各 地 , a ds srgr . c 主要 活动 于干 旱地 区。能 捕食农 田 、 园 果 以及菜田等多种农作物害虫。它具有种群数量大 , 分布广 , 体型较大 , 捕食量大 ; 成虫寿命长 , 繁殖力强 ,
游猎性等特点 , 是农作物害虫的主要捕食性天敌( 李锐等 ,0 7。 20 ) 近年来人们对蜘蛛的研究有所加深 , 但对星豹蛛的 D A损伤的研究较少 。 N N D A作为生命活动中最 重要的遗传物质 , 在维护机体的正常功能上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由于 D A结构特点及半保 留复制特性 , N D A分子易出现损伤 , N 引起细胞及机体损害。 D A损伤 的修复, 对 N 则是机体抵御各种伤害的基础。 当细 胞中 D A受到损伤时, N 会威胁基因组的完整性 , 对于这些损伤 , 由于 D A结构微小 , N 直接检测过于复杂 和困难 ( 斌等 ,o2 。 吕 2o) 微核 ( c nc i简称 ( N) Mi o ul ) r e Mc 是真核类生物细胞 中的一种异常结构 , 往往是细胞经辐射或化学药 物的作用而产生 的(ec M,9 7 。微核是细胞的染色体发生断裂后 , Fnh 19 ) 细胞进入下一次分裂时 , 染色体
摘 要: N D A存储着生物体赖以生存和繁衍的遗传信息 , 维护 D A分子的完整性对细胞至关紧要。 N 外界环 境和生物体 内部 的因素都会导致 D A分子的损伤或改变 , N 微核试验是检测外来化合物对染色体损伤作用 的重
要方法 , 已在国内外普遍应用 。蜘蛛是许多农 、 林害虫 的天敌 , 在生物防治中起重要作用 , 保护和利用蜘蛛 已成 为生物防治 的一项重要 内容。本文主要是通 过 2 种染色方法吉姆萨染色法 和吖啶橙染色法对蜘蛛血细胞进行 微核试 验 , 比较 2 种染色方法 的优劣。
果 的影 响 。
l 材 料 与 实验 方 法
11 材 料 .
111供试 材料 ..
星豹蛛, 供试材料为采 自山西农业大学苹果园的星豹蛛 , 活体带回实验室 , 将 每头蜘蛛分装在 1 个 指形 管 内 , 内放一 蘸水 的脱 脂棉 以供 蜘蛛 饮 用 。为 防外 缘 D 管 NA 的干扰 , 本 要饥 饿一 周 , 间每 天 只 标 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