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并用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心悸的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平衡阴阳刺法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50例临床观察

平衡阴阳刺法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50例临床观察
的控制和协调能力受损等。我科采用平衡阴阳刺法 治疗 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5 例 , 0 能使患者肢 体 的肌力和活动能力在短时间有较大的改善。总结 如下。 1 资料 与方 法
11 一般 资料 .
屈伸时呈现僵直状态而不能动 。肌力评分(~ 级 ) O5

0 : n 完全瘫痪。1 : 肉可收缩 , 级 肌 但不能产生动 作 。2 : 级 肢体能在床面上移动 , 但不能抵抗 自 身重
参考文献 :
[] 1 张恩虑 . 实用 中药手 册[ . 临床 M] 北京 : 民军 医 出版 社 ,0 1 人 20 :
8 — 7 48.
[] 2 崔树德 . 大全 [ . 尔滨 : 江科 学技术 出版 社 ,0 1 中药 M] 哈 黑龙 20 :
2 5 5.
创 面明显缩小 , 但创 面未完全愈合 、 复发 ; 无效 : 患
运动有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文献 :
[] 袁毓. 跨穴位皮肤 电刺激治疗 脊髓性 肌痉挛 [] 1 等. J. 中华医学杂
志 。9 3 7 (o :9 . 19 ,3 1 )5 3
[ ] 胡智慧 , . 2 等 电针缓解 中风偏瘫痉 挛的疗效观察 [] J. 中国针灸 。
1 9 , 2 5 2 6 9 94: 0 — 0 :
1 资料 与方 法 11 一般 资料 .
本组5 例 , 0 年龄3 —2 , 0 7 岁 病程12 年 , ~0 主要临 床表 现病变局部 , 先痒后痛 、 色红 、 糜烂 , 迅速转为 溃疡大小不等 , 呈灰色或暗红色 , 表面着黄色脓苔 , 四周皮色暗黑 , 漫肿或伴有湿疹收 口 后易复发。
者 创面无 改变 或死亡 。
表1 治疗前后 疗效 比较【 I 】 例 %)

针药结合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28例临床观察

针药结合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28例临床观察
1 , 丝 子 1 , 苓 2 , 0g 菟 5g 茯 0g 白术 3 , 皮 1 , 草 1 , Og 丹 5g 甘 0g
能成熟 到衰退的转变时期 , 由于卵巢功能 衰退直 到消失 , 引起
内 分 泌 失 调 和 植 物 神 经 功 能 紊 乱 的一 系 列 症 状 , 括 潮 红 Hale Waihona Puke 包 潮 2 治 疗 方 法
2 1 治疗 组 . 女性更年期综合征 是女性常见病 、 多发 病 , 是女 性从 性机
取穴 : 心俞 、 脾俞 、 肾俞 、 关元 、 中极 、 门、 神 三阴
交 、 会 。方法 : 百 患者取侧卧位 , 15寸毫 针针刺 , 法以平 取 . 手 补平泻为 主 , 针感 以酸麻胀 为佳 , 留针 3 n 每隔 1 i 0mi, 0r n行 a 针 1 , 日 1 ,0次为 1个疗程 , 次 每 次 1 每疗 程中间休息 2d 。针 刺 1 个月 。内服 自拟中药汤剂 : 熟地 黄 2 , 母 2 , 0g 知 0g 黄柏 2 , Og 黄芪 3 , 冬 2 , 味 子 2 , 杞 子 2 , 板 0g麦 0g 五 0g 枸 0g 龟
热、 出汗 、 眩晕 、 头痛 、 鸣 、 指麻 木 、 觉 异 常 、 眠等 。 目 耳 手 感 失 前 西医治疗 仍无满意 的疗效 , 笔者运 用针 药结 合治 疗女性 更 年 期综 合征 5 , 效满意 , 8例 疗 现报道 如下 。 1 临床 资料 1 1 一般资料 . 所选 5 为针灸 门诊患者 , 龄均在 4 ~ 8例 年 4 5 9岁之间 , 症状 出现 于更 年期 , 病程 12 。随机 分为治疗 / ~7a 组 2 8例 , 照组 3 , 选病例在半年 内均未 用激素药 物及 对 O例 所 对 神经系 统、 心血管 系统有影 响 的药物 , 且通 过临床 检验 、 妇

针药结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63例临床观察

针药结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63例临床观察

针药结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63例临床观察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妇女从性机能成熟到衰退的转变时期。

由于卵巢功能衰退直到消失,引起内分泌失调和植物神经紊乱而致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包括潮红、潮热、出汗、眩晕、头痛、耳鸣、手指麻木、感觉异常、失眠以及食欲减退、便秘等。

在更年期阶段约有85%的妇女被更年期综合征的一系列症状困扰,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它属于中医“经断前后诸证”的范畴,是一种妇科常见病、多发病。

笔者采用针药结合,针罐并用,耳穴贴压,平衡阴阳综合疗法,协同作用,疗效显著。

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所选病例全部为2004~2006年针灸科门诊病人,均为症状典型的中、重度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符合《妇产科学》(第5版)诊断标准。

年龄40~58岁,平均49岁。

病程最短1年,最長6年。

全部病例通过临床检验、妇科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排除有其他全身性疾病及生殖系统器质性疾病。

63例中潮热汗出56例,烦躁易怒47例,失眠50例,耳鸣26例,感觉异常5例,骨关节痛34例,头晕21例,心悸35例,疲乏38例。

取穴:第一组,百会、上星、水沟、承浆、膻中、关元、气海、中极、内关、合谷、太极、三阴交;第二组,大椎、陶道、身柱、神道、灵台、至阳、筋缩、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肾俞、脾俞。

治疗方法:患者先取仰卧位,选1.5寸毫针,取第一组空位,手法以平补平泻为主,待有麻胀痛感后提针到人部(进针深度分天地人三部),三阴交加电针(用青岛产G6805疏密波)中等强度刺激,留针30分钟;关元、气海用温针灸,留针30分钟后起针。

令患者俯卧位,取第二组穴位,有1.5寸毫针针刺背部穴位,手法以平补平泻为主,所取穴位捻转行针后即刻取针不留针,然后沿督脉、大椎-腰俞、膀胱经脉第一侧线大杼-白环俞、第二侧线附分-秩边、华伦夹脊穴胸1~腰5行走闪罐,沿经脉由上向下走罐至皮肤发热、潮红或红紫为度。

每日1次,12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

同时给患者单耳进行耳穴贴压,选取二组穴位,第一组为交感、皮质下、卵巢、心、肺、神门;第二组为内分泌、三焦、后脑、肝、肾、神门。

针药并用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观察

针药并用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观察

针药并用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观察江晓婧【摘要】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16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和激素组,每组80例.激素组予口服尼尔雌醇,每次5 mg,1次/月,连续用药3个月.针药组给予针刺三阴交(双)、中极、气海、足三里(双)、太冲(双)、内关(双)、神门(双),同时口服中药(桂枝12 g,龙骨30 g,牡蛎30 g,白芍15 g,黄芩10 g,百合15 g,菟丝子30 g,熟地黄12 g,五味子15 g,柴胡12 g,半夏12 g,甘草10 g),疗程为3个月.应用改良Kupperman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后改良Kupperman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治疗后针药组改良Kupperman评分优于激素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25%,对照组为87.50%,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并用能显著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期刊名称】《广西中医药》【年(卷),期】2017(040)006【总页数】2页(P28-29)【关键词】围绝经期综合征;针刺;雌激素;改良Kupperman评分【作者】江晓婧【作者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襄阳市中医医院 441000 襄阳市长征路24号【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71.9围绝经期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MPS),是妇女在自然绝经前后(也可因卵巢手术或放射等治疗引起)出现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如有阵发性潮热、失眠、情绪改变、精力下降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症候群[1]。

现代医学多采用口服激素替代疗法治疗,但副反应相对比较大[2],大量研究表明中医药在这方面有独到的优势[3-5]。

笔者采用针刺联合中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组研究对象为2012年11月~2014年4月在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襄阳市中医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16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

张智龙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经验解析

张智龙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经验解析
着 天癸 的生理 病 理 。而 肝 主疏 泄 , 月 经虽 然 出之 于 足 , 阴虚则 阳亢 , 亢 阳上 扰则 出现烘 热 面 赤 , 头晕 目
肾, 但在 月经 的调节 上 , 肾受 肝 的直接影 响。肝 藏 血 眩 , 心烦 易 怒 , 胸 中烦 热 , 甚 或肢 麻 震 颤 , 烦热 , 腰 膝 功能正常 , 则肝 疏泄正常 , 血 脉流畅 , 血 海 按 时满 酸软 , 失眠多梦 , 舌红 、 苔少 , 脉 细 弦等 一 系列 症 状 。 溢, 月 经如 期 而 至 。《 临 证指 南 医案 》 指出: “ 因女 子 可见 阴虚肝 旺 亦 为更 年期 综 合征 的 主要 病机 。 法 当

从肝论治 , 以滋 阴平肝、 养血柔肝为基本治则, 应用逍遥散 、 滋水清肝饮 配合养血 柔肝针 法治疗 , 针 药并 用, 效如桴鼓 。
关 键 词 更年 期 综合 征 养 血 柔 肝 中 医 药疗 法 针 刺 疗 法
中图 分 类 号 R 2 7 1 . 9 1 7 . 5 文 献标 志码 文 章 编 号 1 6 7 2 — 3 9 7 X( 2 0 1 5 ) 0 6 —龙治疗更 年期综合征经验解 析
郭海燕 l I 李梦 梦 卢 轩 ( 1 . 天 津 中 医药大 学 , 天津 3 0 0 1 9 3 ;2 . 天 津市塘 沽 区三槐路 街社 区卫 生服 务 中心 , 天津 3 0 0 4 5 0 )
指导 : 张 智 龙


更 年 期 综 合 征 是 更 年 期 妇 女 的 常见 病 , 导 师 张 智 龙 教 授 认 为 本 病 病 机 多 为肝 郁 血 虚 、 阴虚 肝 旺 , 故治 疗当 从肝论治 逍遥散 滋水 清 肝 饮
道。
郁 和 中 。诸 药 合 用 , 疏散解郁之 中 , 合 健 脾 运 脾 之

针药结合治疗更年期心肾不交型失眠症

针药结合治疗更年期心肾不交型失眠症
关键词: 针药结合,心肾不交型,更年期,失眠症; 中医药疗法
doi: 10. 3969 / j. issn. 1003-8914. 2013. 01. 068 文章编号: 1003-8914( 2013) -01-0131-02
满意的生理障碍,它是更年期妇女 诸多症状中的一个主要方面,严重影响着中老年妇女 的生活质量。自 2010 年 2 月至今,通过中药针灸相结 合治疗 45 例,并进行了随机对照观察,取得了较满意 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一般资料选择 2010 年 2 月至 2011 年 2 月确诊为更年期心肾不交型失眠症,并能按照要 求接受系统观察的病例 90 例。年龄最小 40 岁,最大 59 岁,平均年龄 49. 07 岁,病程从 6 个月到 4 年不等, 所有病例均为已婚妇女。皆符合中医辨证标准参照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 1993 版) 制定的心 肾不交证及西医辨证标准参照《精神与 行 为 障 碍 分 类》[2]ICD-10 和《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3] CCMD-3 关于非器质性失眠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 组,治疗组 45 人和对照组 45 人。治疗组年龄最大 59 岁,最小 40 岁; 病程最长 4 年,最短 6 个月。对照组年 龄最大 57 岁,最小 40 岁; 病程最长 4 年,最短 6 个月。 1. 2 治疗方法
作者单位: 江苏泰州市中医院妇产科( 泰州 225300)
1. 2. 1 治疗组 1. 2. 1. 1 针灸治疗 选穴: 主穴,照海、申脉、安眠; 配 穴,三阴交、太溪、太冲。所有穴位接 G-6805 电针仪, 连续波,频率 120 次∕分,强度 1mA,以局部肌肉轻度 抖动为度,每次持续刺激 15 分钟,每周隔日 1 次,4 周 为 1 个疗程,连续观察 2 个疗程。 1. 2. 1. 2 中药汤剂 益肾清心汤: 熟地黄 12g,怀山 药 10g,牡丹皮 10g,太子参 20g,百合 10g,牡蛎( 先煎) 20g,酸枣仁 12g,莲子心 5g,茯神 10g,黄连 5g,紫贝齿 ( 先煎) 10g,钩藤( 后下) 15g。每日 1 剂,分早晚 2 次, 与针灸治疗同时进行,连续观察 2 个疗程。 1. 2. 2 对照组 单纯使用中药汤剂治疗,组方与治疗 组相同。每日 1 剂,分早晚 2 次,连续观察 2 个疗程。 2 结果 2. 1 疗效标准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 标准》中不寐的疗效标准拟定。治愈: 每晚入睡 5h 以 上,伴随症状消失,疗效稳定 1 个月以上; 好转: 每晚入 睡 3 ~ 5h,伴随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疗效稳定 1 个月 以上; 未愈: 每晚入睡不足 3h,伴随症状无明显改变。 2. 2 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 3 例,好转 39 例,未愈 3 例,总有效率为 93. 3% ; 对照组治愈 0 例,好转 37 例, 未愈 8 例,总有效率为 82. 2%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

针药并用治疗顽固性失眠临床观察


针 药 并 用 治 疗 顽 固性 失 眠 临床 观 察
段钟 情
( 灵石县人 民医院,33 0 0 10 )
【 摘要 】 目的 探讨针 药并用治疗顽 固性失 眠的疗效 。方 法 对 3 0例顽 固性失 眠患者 的临床 资料进行 分析研究 。结果
针药并用 , 疗效显著 , 值得推广应用。
川芎 1g 黄连 3 , 子 1g 远 志 1 g 陈皮 1g 甘草 1 g 大 5, g栀 0, 5, 0, 0,
寐, 早在《 素问 ・ 逆调论篇 》 , 中 就有 “ 胃不 和则 卧不安 ” 的记 载 , 金 匮要 略 ・ 在《 血痹虚 痨病》中, 有 “ 亦 虚劳虚烦 不得 眠”
枣 5枚。加减 : 气血亏虚加黄芪 3 g 当归 1g 党参 1 g 补气 0, 5, 5,
经之原穴神门调 理 心经 经气 , 宁心 安神 ; 阴交协 调脾 肾气 三
124 治疗标准 . . 来自参 照 国家 中医管理局 《 中医病证 诊断 疗
效标准》 拟订 . 治愈 : 症状基本 消失 , 间睡眠在 5小 时 以上 . 夜
有效 : 能入 睡 , 间断失眠 , 易惊醒 。无效 : 症状无 改善.
变得开朗起来 , 自述时有乏力、 悸 , 少盗汗 , “ 心 食 予 心畅参茯
12 1 中医辨证分 型 . . 122 临床特点 . . 易怒等症状 。 12 3 治疗方法 . .
型, 痰热内扰 型 , 心肾不交型 , 心胆气虚型 。 入寐艰 难 , 或寐 而不 酣或整 夜不 寐 为特 点. 多数有较长的病史 , 有精神 不振 , 伴 头脑 昏重 , 气变 大 , 脾 自拟 安神方 : 炒枣 仁 3 g 柏子仁 1 g 夜 0, 5,
以下 午 为 宜 , 十天 为一 疗 程 。

针刺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疗效观察

针刺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疗效观察摘要】目的针刺治疗更年期综合征。

方法头针结合体针治疗自然绝经综合征。

选取2010年9月-2012年10月我院门诊诊治54例患者,采用针灸治疗,2--3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显效25例,有效23例,无效6例,针刺组总有效率约88%.结果采用针灸治疗,2_3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54例患者中,显效25例,有效2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约88%。

结论针刺治疗主要通过调整人体的自身功能,使人体的机能得以恢复,是一种简单易行、无毒、无副作用的自然疗法观察针刺对更年期综合征疗效【关键词】针灸疗法更年期综合征【中图分类号】R245.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9-0119-02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妇女绝经前后出现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身体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

绝经分为自然绝经和人工绝经。

自然绝经指卵巢内卵泡生理性耗竭所致的绝经,人工绝经是指两侧卵巢经手术切除或放射线照射等所致的绝经。

人工绝经者更易发生绝经综合征。

[1]更年期综合征属中医“绝经前后诸证”范畴,临床多见经行紊乱,头晕,心悸、烦躁、出汗、失眠、多梦,情志异常、腰膝酸软等,我科选用头针、体针相结合,治疗自然绝经综合征,取得了较为满意效果。

1 一般资料1.1 54例全部来自我院门诊部,年龄在45-53岁,病程最短为3个月,最长约2年,主要症状为月经紊乱,停经史,潮热汗出,失眠多梦,焦虑不安或情绪低落,抑郁等。

1.2 诊断标准参照国家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执导原则》第三辑[2]中的女性更年期综合征诊断标准结合改良Kupperman评分法。

[3]改良的Kupperman评分的基本方法是:各项症状程度x症状指数之和(症状指数是固定的,如潮热汗出是4,感觉异常、失眠、易激动、性交痛、泌尿系症状是2,其余的都是1。

症状程度分为0-3级,偶有症状为1分,症状持续为2分,影响生活者为3分)。

2 治疗方法2.1针刺患者取仰卧位,或侧卧位(a)头针:以百会为中心,旁开0.5寸围针4针,选取穴位,碘伏常规消毒皮肤,用0.35mm×20mm毫针斜刺。

针药并用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38例临床观察

针药并用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38例临床观察
邹宏军
【期刊名称】《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0(0)3
【摘要】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方法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方法:7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在西药治疗的同时,配合电针穴位治疗,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三疗程结束后分析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两组治疗后比较患者肌力、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观察组愈显率92.1%,对照组愈显率68.4%,两组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电针疗法配合西医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在改善肌肉萎缩、提高肢体肌力方面,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总页数】2页(P221-222)
【关键词】格林-巴利综合征;肌肉萎缩;针药结合;疗效观察
【作者】邹宏军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针灸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7.744.5
【相关文献】
1.针药并用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肌力恢复疗效观察 [J], 陆倩;王海东;康冰
2.针药并用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46例 [J], 南柏红
3.针药并用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19例临床观察 [J], 刘国良
4.针药并用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1例体会 [J], 杜洪喆;杜春雁
5.针药并用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9例分析 [J], 刘芳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辨证治疗更年期综合症(精选)

中医辨证治疗更年期综合症(精选)中医辨证治疗更年期综合症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年期综合症逐渐成为困扰女性健康的重要问题。

传统中医辨证治疗一直被视为是一种有效且综合的方法来缓解更年期综合症状。

本文将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更年期综合症的优势,并介绍一些常见的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辨证治疗更年期综合症的优势在于综合诊断和个体化治疗。

传统中医强调辨证论治,即通过细致观察和综合分析患者的症状、脉象、舌象等方面的信息,以找出患者体内存在的失衡问题。

这种方法能够通过与患者进行深入交流和观察,准确诊断出病因和病机,为针对性治疗提供了基础。

在中医理论中,更年期综合症属于“肝肾不足、湿热内蕴”等分类中的一种。

根据此理论,医生会针对患者的具体症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例如,对于出现潮热和心烦的患者,中医可能会采用清热解毒的草药;对于出现失眠和心悸的患者,中医可能会采用安神补肾的方法。

在中医辨证治疗中,针灸、中药和推拿被广泛用于缓解更年期综合症状。

针灸作为一种古老的治疗方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进而促进气血的畅通。

很多研究表明,针灸可以有效缓解更年期综合症状,如潮热、出汗和情绪波动等。

中药在中医辨证治疗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中医常用的一些中药,如黄芪、当归和枸杞子等,被认为具有调节内分泌、养血补肾、缓解症状的作用。

这些中药可以单独使用或者配合使用,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和不同的证型来确定具体的用药方案。

此外,推拿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按摩和刺激特定的穴位来促进血液循环、调节激素水平和缓解肌肉紧张。

推拿可以用来缓解更年期综合症状,如头痛、颈部不适和关节疼痛等。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辨证治疗更年期综合症需要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虽然中医治疗方法相对安全且无明显副作用,但个别人群可能存在不可逆转的生理变化,故治疗前建议先进行全面的中医体质辨识和详细的病因分析。

综上所述,中医辨证治疗更年期综合症具有诊断准确、个体化治疗的优势,且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广泛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稳 心颗粒 ( 山东步长制药有 限公司 出品 ) 每次 9 , 日 次口服 , 同上。 g1 3 疗程 1 . 对照组 单纯倍他乐克 口服。倍他乐克 ( .2 2 酒 石酸美托洛尔 ) 每次5 m , 日2 口服 。1天为1 0 g1 次 0 疗 程 ,疗程为一对照单元。 3 1 疗 效判 定标 准( . 3 自拟 )
心悸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 ,可见于 多种病程 中, 部分更 年期综合征患者 就属此范畴 , 主诉 心中 急剧跳动 , 惊悸不安 。 不能 自主 , 气短 , 闷 , 胸 多梦 , 潮热多汗等。我们观察 , 年期综合征患者之“ 更 心 悸”多为气阴两虚 , , 兼心脉瘀阻 , 致心失所养 , 心脉 不畅而成 。根据辨病辨证相结合 的原则 , 采用益气
3 . 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中医科 , 新疆 新疆
乌鲁木齐
80 1) 30 1
自2 0 年6 20 年6 ,作者应用针刺加稳 06 月一 0 8 月 心颗粒 E服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心悸 ,取得较好疗 l
效 。报告如下。 1 资 料与 方法 11 临床 资料 . 本组病例共6例 , 8 均为女性 ; 年龄4 — 7 , 3 5岁 平 均(24 ) ; 自作者单位 中医针灸门诊 , 5- 岁 选 - 6 人选条 件 :在更年期综合征 明确诊 断且 主诉心 中急剧跳 动, 惊慌不安 , 能 自主的基础上 , 不 ①静息心电图正 常、 大致正常 ; ②有非特异性S - 改变 , TT 但排除器质
养阴、 活血化瘀 、 定悸复脉之原则 , 临床选用针刺加 稳心颗粒 口服的方法治疗 , 以单纯采用倍他乐克 并 口服治疗进行对照, 以探讨其临床效果。 本组病例 , 针刺 主选手少阴心经 、 手厥 阴心包 经穴位 , 主在益气养阴 , 养血安神 , 镇惊定悸 , 疏通 气机 , 行滞化瘀 , 调理心气 , 以达标本 同治之效【 ” 。 现代研究表明 , 针刺内关穴 能改善心悸患者左室舒 张与收缩功能 ; 针刺 内关 、 神门可抑制血小板活性 ,
穴 。操作 : 患者取平卧体位 , 常规消毒皮肤后 , 选用
0 2 mX4r 毫针垂直刺人穴位 1 — 0 m 行平 . r Gm 3a a 0 3r , a 补平泻法 , 得气后 留针3m n 0 i。每 日1 ,0 次 1次为 l 疗
程, 疗程间隔5 7 , — 天 连续治疗3 个疗程 。
裹1 结粜对照裹【 ( ) 例 % 】
性心脏病 ; ③未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单纯合并快速 性心律失常者 ;④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1 以上的 周 心律失常者 ; ⑤严重心动过缓及>I I 度传导阻滞者所
致心律失常者除外。随机分为针刺加稳心颗粒 口服 治疗组(6 ) 3例 和单纯倍他乐克 口服对照组(2 ) 3例 , 两组在年龄 、 病情 、 心律情况 ( 早搏有无 ) 及心电图 检 查 等方 面 , 均无 统计 学差 异 ( <0o ) P .5 。
治愈 : 心悸、 闷、 胸 气短等临床症状消失 , 或上 述临床症状明显减轻 , 减轻程度 大予8 %; 0 有效 : 上 述临床症状明显 , 减轻程度大于5 %以上 ; 0 无效 : 未 达到上述有效水平。
2 结果
针刺加稳心颗粒 口服治疗组和单纯倍他乐克
口服对 照组 , 两组均 经3 个疗 程 治疗 , 结果见 表 1 。
是直接或间接 的调节 心脏的 自主神经功能 , 即刻 其 效应 和后效 应均持续而稳 定 [ 2 1 。针刺作 为一种刺
服, 对改善更年期综合征心悸患者的睡眠状态亦有
明显 效果 。
激, 通过经络发挥作用 , 其本质是通过人体 自身具 有 的 自我调整机能、 自我康复能力 的恢复而实现 ,
运动有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文献 :
[] 袁毓. 跨穴位皮肤 电刺激治疗 脊髓性 肌痉挛 [] 1 等. J. 中华医学杂
志 。9 3 7 (o :9 . 19 ,3 1 )5 3
[ ] 胡智慧 , . 2 等 电针缓解 中风偏瘫痉 挛的疗效观察 [] J. 中国针灸 。
1 9 , 2 5 2 6 9 94: 0 — 0 :
防止血栓形成及易栓倾 向 , 改善冠脉血流量 , 特别
21年 01
第2 9卷 第 4期
新疆 中医药
X ni gJu a o rd i a C ieeMe i n i a o r l f a io l hn s d ie jn n T tn c 4 9
2 1 V 1 9 Q 0 1 02 N 4 .
( 收稿 冒 : l— 2 2 ; 回 日 :0 10 — 6 期 2 10 — 5修 0 期 2 1- 5 1 )
针药并用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心悸的疗效观察
孙风 民t 王 ,
(. 1 西安市临潼 区斜 口中心卫生 院, 陕西 西安
昕: 高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红,
乌鲁木齐 80 0 ; 3 0 0
7 0 1 ; 2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药剂科 , 新疆 16 3 .
4 8
x a gJ u l l o ma 1
c 啪 Me i h dc 。 j
2 叭

恐 4 期
刺 , 阴引阳 , 阳引阴 , 从 从 补虚泻实, 可使气血调 畅, 营和卫调 , 阴平 阳秘 , 脉气调和 , 从而能有效地缓解 筋急 , 降低肌张力 , 促进患肢重建正常的运动模式 , 与现代康复利用 易化与抑制的方法缓解痉挛 , 协调
1 . 治疗 方法 2
两组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 ( ̄ 3 , <O 1 ,  ̄- . P . ) 24 O 两组痊 愈率 经统计 学处 理差 异有 极显 著性 意义
( 268 P .1 。 x= . , <OO )
3 讨 论
1 . 治疗组 针刺加稳心颗粒 口服。针刺取穴 : .1 2 主穴取 内关 、 门、 郄 神门穴 , 配穴取足三里 、 三阴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