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神经电生理临床演示-骨科上课讲义
合集下载
神经电生理基础详细 ppt课件

N20
P40
神经发生源的研究是各种诱 发电位研究的一个很重要的 方面
明确的传导通路和神经发生 源是诱发电位应用的基础
一级皮层原发反应
SLSEP
特点:图形稳定 个体差异小 重复性好 不受意识状态影响
丘脑腹后外侧核
神经电生理基础详细
SLSEP观察指标与常见异常改变
反映传导通路中电生理基础详细
SLSEP由派生出来的其它检查
节段性SEP
L3
L1
T11
刺激:皮节刺激
T9
T7
记录:随刺激位置 T5 上升从Cz逐渐旁开 T3
应用:脊髓损害定位
10ms/D
LD1 LD2 损害平面以下波幅下降
损害部位潜伏期差明显大于正常
优点:与下肢SEP结合,可以准确定位脊髓损害部位
缺点:操作费时、病人不易合作;诱发电位出波不太清晰稳定
•诱发电位学
➢ 给周围神经或其它感觉器 官以适当的刺激,观察这 刺激在中枢神经系统引发 的生物电反应,借此反映 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状况
神经电生理基础详细
绝缘层 针芯 针体
肌电图、诱发电位仪
质量差异的关键:电极、放大器
电极 模数转换 放大器
控制器
扬声器
计算机
打印机
声
光 电
刺激器
神经电生理基础详细
周围神经解剖
Wallenberg综合征
听神经瘤
神经电生理基础详细
结构:
机理:
神经轴突末梢
终板病的类型:
前膜病变、后膜病变、酶
乙酰胆 碱囊泡
肌松药作用机理:
终 板
阻止囊泡释放、乙酰胆碱失活、 酶失活、受体失活
乙酰胆 碱酯酶
神经电生理检查ppt课件PPT课件

(注意有无纤颤电位和正锐波) 失神经状态、肌强直、肌炎等
2、插入电位减少或消失
肌肉纤维化或肌肉为脂肪组织替代等
第45页/共119页
2、临床肌电图—异常肌电图
3、纤颤电位
原理:单个肌纤维兴奋性增高自发放电的表现 意义:一般在失去神经支配10-14天左右出现,代
表 了单个肌纤维在失去了神经支配后的自主收
神经电生理检查学习内容
1、概述 2、临床肌电图 3、神经传导检查 4、表面肌电图 5、F波与H反射(略) 6、诱发电位(略)
第1页/共119页
神经电生理检 1、概述
第2页/共119页
1、概 述— 总述
神经系统疾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 病、疑难病。也是康复医学工作的重要内容 之一。
神经系 统疾病
第36页/共119页
2、临床肌电图— 正常肌电图
二、肌肉安静状态下的电位
正常肌纤维在静息状态下,在终板区以外不会有电活动。 注意:针电极在插入终板区时,会有电位的记录,同时会引起患者明显的疼痛, 此时应重新调整针电极的位置,调整后,电位消失,疼痛等不适感通常也会消失。
第37页/共119页
2、临床肌电图— 正常肌电图
降至1/10) 3、容积传导影响波形
第19页/共119页
1、概 述 — 电生理基础
——容积传导影响波幅
第20页/共119页
神经电生理检 2、临床肌电图
第21页/共119页
2、临床肌电图——概 述
一、概念
临床肌电图(clinical EMG),又称针电极肌 电图(needle EMG),是指以同心圆针插入肌 肉中收集针电极附近一组肌纤维的动作电位 (motor unit)以及在插入过程中肌肉处于静息 状态下,肌肉做不同程度随意收缩时的电活动。
2、插入电位减少或消失
肌肉纤维化或肌肉为脂肪组织替代等
第45页/共119页
2、临床肌电图—异常肌电图
3、纤颤电位
原理:单个肌纤维兴奋性增高自发放电的表现 意义:一般在失去神经支配10-14天左右出现,代
表 了单个肌纤维在失去了神经支配后的自主收
神经电生理检查学习内容
1、概述 2、临床肌电图 3、神经传导检查 4、表面肌电图 5、F波与H反射(略) 6、诱发电位(略)
第1页/共119页
神经电生理检 1、概述
第2页/共119页
1、概 述— 总述
神经系统疾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 病、疑难病。也是康复医学工作的重要内容 之一。
神经系 统疾病
第36页/共119页
2、临床肌电图— 正常肌电图
二、肌肉安静状态下的电位
正常肌纤维在静息状态下,在终板区以外不会有电活动。 注意:针电极在插入终板区时,会有电位的记录,同时会引起患者明显的疼痛, 此时应重新调整针电极的位置,调整后,电位消失,疼痛等不适感通常也会消失。
第37页/共119页
2、临床肌电图— 正常肌电图
降至1/10) 3、容积传导影响波形
第19页/共119页
1、概 述 — 电生理基础
——容积传导影响波幅
第20页/共119页
神经电生理检 2、临床肌电图
第21页/共119页
2、临床肌电图——概 述
一、概念
临床肌电图(clinical EMG),又称针电极肌 电图(needle EMG),是指以同心圆针插入肌 肉中收集针电极附近一组肌纤维的动作电位 (motor unit)以及在插入过程中肌肉处于静息 状态下,肌肉做不同程度随意收缩时的电活动。
椎管内肿瘤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及神经保护ppt课件

显示敏感度150uvdivoemg自由电位?手术过程中自由描记emg正常反应应该是没有肌肉收缩反应的近似直线的静息波形?如果在监测中出现任何的肌肉收缩反应均应引起重视特别是在出现连续发生的爆发性肌肉收缩反应时在排除其他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及时提醒手术者改变手术方向避免对神经的损伤防止出现不可逆的神经损伤
肌电图(EMG)简介
EMG是通过记录肌电活动波形来间接反映 术中神经的功能状态,可将其分为自由EMG 和诱发EMG。
自由EMG是指在手术过程中,神经受到各种 外界的刺激后,在该神经所支配的肌肉上记 录到的动作电位。
诱发EMG是手术中直接使用微量电流刺激 器,直接电刺激脊髓或者脊神经,在该神经支
EMG-技术参数
椎管内肿瘤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 及神经保护
治疗椎管内肿瘤
脊髓位于椎管内,因为椎管内肿瘤占位压 迫脊髓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肢体麻木不适、 疼痛、感觉异常、肌力下降甚至活动受限,随 着疾病的进一步进展常导致患者出现瘫痪、 大小便障碍,导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目前治 疗方案仍以手术切除为首选。
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IONM)
MEP-技术参数
刺激电极采用40mni针电极,按照国际脑电 10/20标准,头部安放于C3、C4两点,记录电 极分别置于上肢的拇短展肌和下肢的展肌。 使用连续五次成串电刺激,刺激模式为恒流 电刺激,每个单刺激时程200US,刺激间隔 2ms。刺激强度为200-400V,使得运动诱发 电位波幅稳定。
小结与展望
椎管内肿瘤在手术中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 可以有效的减少人为的脊髓损伤以及最大 限度的保存脊髓功能,提高了手术精确性,改 善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但其仍然不够 完善,监测过程外界影响因素较多,监测指标 很难统一。
此外,如何将神经电生理监测同术前功能的 评估相结合,也是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与实践。 因此,需要不断发展新的技术设备以及在临
肌电图(EMG)简介
EMG是通过记录肌电活动波形来间接反映 术中神经的功能状态,可将其分为自由EMG 和诱发EMG。
自由EMG是指在手术过程中,神经受到各种 外界的刺激后,在该神经所支配的肌肉上记 录到的动作电位。
诱发EMG是手术中直接使用微量电流刺激 器,直接电刺激脊髓或者脊神经,在该神经支
EMG-技术参数
椎管内肿瘤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 及神经保护
治疗椎管内肿瘤
脊髓位于椎管内,因为椎管内肿瘤占位压 迫脊髓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肢体麻木不适、 疼痛、感觉异常、肌力下降甚至活动受限,随 着疾病的进一步进展常导致患者出现瘫痪、 大小便障碍,导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目前治 疗方案仍以手术切除为首选。
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IONM)
MEP-技术参数
刺激电极采用40mni针电极,按照国际脑电 10/20标准,头部安放于C3、C4两点,记录电 极分别置于上肢的拇短展肌和下肢的展肌。 使用连续五次成串电刺激,刺激模式为恒流 电刺激,每个单刺激时程200US,刺激间隔 2ms。刺激强度为200-400V,使得运动诱发 电位波幅稳定。
小结与展望
椎管内肿瘤在手术中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 可以有效的减少人为的脊髓损伤以及最大 限度的保存脊髓功能,提高了手术精确性,改 善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但其仍然不够 完善,监测过程外界影响因素较多,监测指标 很难统一。
此外,如何将神经电生理监测同术前功能的 评估相结合,也是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与实践。 因此,需要不断发展新的技术设备以及在临
神经电生理PPT课件

– 运动时间 – 运动空间
为什么要检测表面肌电信号
• 获得一块肌肉或一组肌群的某些参数
–力 –活动-放松时间 –疲劳
• 比较不同肌群的特征
–收缩比例 –协同收缩率 –完成某一动作的收缩模式
表面肌电图工作原理
肌肉收缩
产生电信号 表面电极记 录肌电信号
生成肌电图
肌纤维产 生微弱的 动作电位
肌肉在收缩 状态下能够 产生uV-mV 级的电信号
• 单纯束颤本身不能确定为异常,只有同时发现纤颤电位或/和正相
尖波才有肯定的病理意义。在正常肌肉中出现多见于痛性痉挛。
• 典型的束颤电位多于前角细胞病变时出现,神经根病、
嵌压神经病也可出现。
束颤电位
肌颤搐电位:
• 是复合的运动单位电位重复发放。 • 以0.1~10s的间隔规律性爆发发放的互不相同的MUAP。 • 多出现于面肌、脑干肿瘤、多发性硬化病人,也见于
A、B显示部分轴突中断( 50 % )的运动神经传导测试结果( 持续21天),剩余的功能完整未受到损伤的运动轴索传 导无减慢。(A)刺激损伤部位的远端会引起CMAP的波幅减少(由于部分轴索变性)而潜伏期是正常的(因为剩余的功能 完整的运动轴索没有明显的传导减慢)。(B)刺激损伤部位的近端引起CMAP的波幅减少(由于损伤部位远端部分轴索变性),而潜伏
1、对运动和感觉障碍进行诊断、鉴别诊断和康复评定。 2、对肌肉疾病、运动终板疾病、周围神经、脊髓乃至皮层
损害进行定位、定性、定量的分析。
(常规肌电图、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F波、H反射、 瞬目反射、重复电刺激,以及体感、听觉、视觉诱发电位检测等)
肌电图可帮助临床上以下问题:
• 肌肉是神经正常支配、部分支配还是完全失支配? • 有无神经再支配的证据存在? • 肌电图的发现支持神经病变还是肌病? • 所检查的肌肉的肌电图异常模式提示病变位于是神经根,
为什么要检测表面肌电信号
• 获得一块肌肉或一组肌群的某些参数
–力 –活动-放松时间 –疲劳
• 比较不同肌群的特征
–收缩比例 –协同收缩率 –完成某一动作的收缩模式
表面肌电图工作原理
肌肉收缩
产生电信号 表面电极记 录肌电信号
生成肌电图
肌纤维产 生微弱的 动作电位
肌肉在收缩 状态下能够 产生uV-mV 级的电信号
• 单纯束颤本身不能确定为异常,只有同时发现纤颤电位或/和正相
尖波才有肯定的病理意义。在正常肌肉中出现多见于痛性痉挛。
• 典型的束颤电位多于前角细胞病变时出现,神经根病、
嵌压神经病也可出现。
束颤电位
肌颤搐电位:
• 是复合的运动单位电位重复发放。 • 以0.1~10s的间隔规律性爆发发放的互不相同的MUAP。 • 多出现于面肌、脑干肿瘤、多发性硬化病人,也见于
A、B显示部分轴突中断( 50 % )的运动神经传导测试结果( 持续21天),剩余的功能完整未受到损伤的运动轴索传 导无减慢。(A)刺激损伤部位的远端会引起CMAP的波幅减少(由于部分轴索变性)而潜伏期是正常的(因为剩余的功能 完整的运动轴索没有明显的传导减慢)。(B)刺激损伤部位的近端引起CMAP的波幅减少(由于损伤部位远端部分轴索变性),而潜伏
1、对运动和感觉障碍进行诊断、鉴别诊断和康复评定。 2、对肌肉疾病、运动终板疾病、周围神经、脊髓乃至皮层
损害进行定位、定性、定量的分析。
(常规肌电图、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F波、H反射、 瞬目反射、重复电刺激,以及体感、听觉、视觉诱发电位检测等)
肌电图可帮助临床上以下问题:
• 肌肉是神经正常支配、部分支配还是完全失支配? • 有无神经再支配的证据存在? • 肌电图的发现支持神经病变还是肌病? • 所检查的肌肉的肌电图异常模式提示病变位于是神经根,
神经电生理知识完整版PPT资料

慢性神经受压或崁压性神经病,主要 远侧段的末端潜伏期持续延迟,这提示远端神经的纤维数减少。
所以,在受伤后头几天神经失用和轴索断裂有时不容易区别,需要连续观察,轴索断裂者会出现动作电位波幅持续下降,并且3周后肌 电图检查发现在受损神经支配肌肉上出现失神经支配电位,
的病理变化是局部神经脱髓鞘和轴索变 是指受伤神经包括其周围结缔组织膜在内已经完全切断。
以轴索变性为主的周围神经病,包括酒精 中毒性和尿毒症性神经病,结节性多动脉 炎、某些糖尿病和癌性神经病以及大多数 中毒性和营养缺乏所致的神经病。
二、髓鞘脱失: 髓鞘是神经传导的基本物质,髓鞘脱失,就会出
现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减慢,末端潜伏期延长、波形 离散或传导阻滞,但一般不伴有混合肌肉动作电位 和感觉神经电位波幅改变,而这种异常即使在很严 重的轴索损害时也不会出现。
但在以下传导异常的情况中
①传导速度减慢,不到正常低限值的20%~30%;
②远端运动或感觉潜伏期以及F波潜伏期延长, 超过正常上限值的120%~130%;
③存在明确的传导阻滞—即使肌电图检测显示 合并有一定程度轴突变性的依据,还是支持以脱 髓鞘为主的诊断。
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一、运动神经传导
运动神经传导研究的是运动单位的 功能和整合性。通过对运动传导的研究可 以估价运动神经轴索、神经和肌肉接头以 及肌肉的功能状态,并为进一步针电极肌 电图检查提供准确的信息。
其原理是通过对神经干上远、近两 点超强刺激后,在该神经所支配的远端肌 肉上可以记录到又发出的混合肌肉动作电 位(CMAP),
(三)、神经断伤:
是指受伤神经包括其周围结缔组织 膜在内已经完全切断。
需手术吻合,但吻合后的再生神经 纤维,在数量上不可能完全恢复,其传导 速度仍很慢。远侧段的末端潜伏期持续延 迟,这提示远端神经的纤维数减少。
所以,在受伤后头几天神经失用和轴索断裂有时不容易区别,需要连续观察,轴索断裂者会出现动作电位波幅持续下降,并且3周后肌 电图检查发现在受损神经支配肌肉上出现失神经支配电位,
的病理变化是局部神经脱髓鞘和轴索变 是指受伤神经包括其周围结缔组织膜在内已经完全切断。
以轴索变性为主的周围神经病,包括酒精 中毒性和尿毒症性神经病,结节性多动脉 炎、某些糖尿病和癌性神经病以及大多数 中毒性和营养缺乏所致的神经病。
二、髓鞘脱失: 髓鞘是神经传导的基本物质,髓鞘脱失,就会出
现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减慢,末端潜伏期延长、波形 离散或传导阻滞,但一般不伴有混合肌肉动作电位 和感觉神经电位波幅改变,而这种异常即使在很严 重的轴索损害时也不会出现。
但在以下传导异常的情况中
①传导速度减慢,不到正常低限值的20%~30%;
②远端运动或感觉潜伏期以及F波潜伏期延长, 超过正常上限值的120%~130%;
③存在明确的传导阻滞—即使肌电图检测显示 合并有一定程度轴突变性的依据,还是支持以脱 髓鞘为主的诊断。
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一、运动神经传导
运动神经传导研究的是运动单位的 功能和整合性。通过对运动传导的研究可 以估价运动神经轴索、神经和肌肉接头以 及肌肉的功能状态,并为进一步针电极肌 电图检查提供准确的信息。
其原理是通过对神经干上远、近两 点超强刺激后,在该神经所支配的远端肌 肉上可以记录到又发出的混合肌肉动作电 位(CMAP),
(三)、神经断伤:
是指受伤神经包括其周围结缔组织 膜在内已经完全切断。
需手术吻合,但吻合后的再生神经 纤维,在数量上不可能完全恢复,其传导 速度仍很慢。远侧段的末端潜伏期持续延 迟,这提示远端神经的纤维数减少。
术中神经电生理临床演示骨科ppt课件【63页】

55
tceMEP报警标准
▪ 比基线降低50% - 80% ▪ 有或无 ▪ 波形形态改变 ▪ 刺激阈值水平 结合起来看
56
禁忌症
▪ 癫痫发作病人 ▪ 心脏起搏器 ▪ 脑外伤 ▪ 严重心脏病 ▪ 金属植入物 ▪ ……
57
TOF肌松监测技术 四个串刺激,正中神经刺激,拇短展肌记录
58
同类设备的分类
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的临床应用
1
一、骨科常见的手术及其监测
颈椎前后入路手术 脊柱侧弯矫形术 胸段脊柱手术 腰骶椎手术
2
例1、颈椎手术
▪ 颈椎前路和后路椎间融合术一般安全性较 高,但是C5麻痹发生率高达5.9%
▪ 手术中存在脊髓缺血的可能性
3
监测项目及目的
▪ freeEMG(自发肌电图) 实时监测神经根,防止神经根机械损伤,及时给手
插入式耳机
▪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监测 ▪ 红色右侧,蓝色左侧 ▪ 胶管 ▪ 海绵
闪光刺激目镜
▪ 幕上手术视觉诱发电 位监测
▪ 左右侧交叉刺激或单 侧刺激
干扰检测模块
▪ 夹在单极双极电刀 导线上
▪ 检测电刀、电凝等 使用
▪ 停止电刀干扰信号 的采集,屏蔽电刀 噪声
36
视频采集卡
•同步采集显微镜视 频信号 •通过视频线BNC接 头连到显微镜BNC 输出
Cascade 主机面板
1、AMP A\B\C\D:连接输入头盒 2、CPN1-2:连接ES-IX 3、ESTIM:连接ES系列恒流刺激器 4、EP:插入式耳机 5、TRIGGER:连磁刺激器 6、POWER:连电源模块
29
电源模块
1、电隔离 2、给主机供电 3、与电脑数据传输
30
延长输入头盒
tceMEP报警标准
▪ 比基线降低50% - 80% ▪ 有或无 ▪ 波形形态改变 ▪ 刺激阈值水平 结合起来看
56
禁忌症
▪ 癫痫发作病人 ▪ 心脏起搏器 ▪ 脑外伤 ▪ 严重心脏病 ▪ 金属植入物 ▪ ……
57
TOF肌松监测技术 四个串刺激,正中神经刺激,拇短展肌记录
58
同类设备的分类
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的临床应用
1
一、骨科常见的手术及其监测
颈椎前后入路手术 脊柱侧弯矫形术 胸段脊柱手术 腰骶椎手术
2
例1、颈椎手术
▪ 颈椎前路和后路椎间融合术一般安全性较 高,但是C5麻痹发生率高达5.9%
▪ 手术中存在脊髓缺血的可能性
3
监测项目及目的
▪ freeEMG(自发肌电图) 实时监测神经根,防止神经根机械损伤,及时给手
插入式耳机
▪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监测 ▪ 红色右侧,蓝色左侧 ▪ 胶管 ▪ 海绵
闪光刺激目镜
▪ 幕上手术视觉诱发电 位监测
▪ 左右侧交叉刺激或单 侧刺激
干扰检测模块
▪ 夹在单极双极电刀 导线上
▪ 检测电刀、电凝等 使用
▪ 停止电刀干扰信号 的采集,屏蔽电刀 噪声
36
视频采集卡
•同步采集显微镜视 频信号 •通过视频线BNC接 头连到显微镜BNC 输出
Cascade 主机面板
1、AMP A\B\C\D:连接输入头盒 2、CPN1-2:连接ES-IX 3、ESTIM:连接ES系列恒流刺激器 4、EP:插入式耳机 5、TRIGGER:连磁刺激器 6、POWER:连电源模块
29
电源模块
1、电隔离 2、给主机供电 3、与电脑数据传输
30
延长输入头盒
神经电生理专题知识讲座

第2页
感觉神经传导研究则是经过刺激感觉 神经纤维一点、在沿神经走行另 一点统计反应波来确定其传导速度和 动作电位波幅。
神经电生理专题知识讲座
第3页
神经电生理专题知识讲座
沿神经走行在两点或多 点刺激运动神经,在其 支配肌肉上统计电反应 ,可确定刺激点间快传 导运动纤维传导速度。 也可将运动神经远端刺 激产生肌肉电反应(即 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潜 伏期和波幅与正常对照 值进行比较。
神经电生理专题知识讲座
第10页
四.常规EMG适应症和临床意义
(一)适应症:前角细胞以下包含前角细胞病变。 (二)临床意义
1.发觉临床下病灶或易被忽略病变 (1) 运动神经元病早期诊疗 (2) 深部肌肉萎缩和轻瘫
神经电生理专题知识讲座
第11页
2. 诊疗和判别诊疗: 神经源性损害 肌源性损害 神经肌肉接头病变 周围神经病变
discharges)
神经电生理专题知识讲座
第22页
神经电生理专题知识讲座
第23页
(三) 肌强直放电 肌肉自主或机械刺激后不自主强直收缩 特点:波幅渐降低,频率渐减慢,轰炸机 俯冲或摩托车减速时发出声音。 意义:(1) 先天性肌强直;(2) 萎缩性肌强 直;(3) 先天性副肌强直;(4) 高钾性周期 性麻痹。
神经电生理专题知识讲座
第12页
3. 补充临床定位 H-反射-L5,S1 肱二头肌,三角肌—C5,6 肱二头肌, 大小鱼际肌—C6,7 胫前肌,腓肠肌—L5
神经电生理专题知识讲座
第13页
4. 辅助判断病情及预后评价 ❖ 肌炎活动期和恢复期 ❖ 神经源性损害进展 5. 疗效判断客观指标 ❖ CTS术后传导速度显著改进 ❖ MG病人用药后RNS恢复正常等
神经电生理检查PPT课件

运动单位电位3个主要参数:时限、波幅、位 相。
精选ppt
13
运动单位电位
A、运动单位时限测量 B、运动单位波幅的测量 C、运动ppt
15
(四)运动单位募集和发放类型
正常人肌肉不同程度用力时运动单位募集现象图
A、单纯相 B、混合相
C、干扰相
精选ppt
精选ppt
24
5、复杂重复放电
神经源性及肌源性损害均可出现,但多 提示病变进入慢性过程。
精选ppt
25
(四)运动单位电位
1、运动单位的时限和波幅改变 时限延长、波幅增高:见于脊髓前角细
胞病变和陈旧性周围神经损伤,提示神 经再生时新生轴突分支增加导致所支配 的肌纤维增多。
精选ppt
26
1、运动单位的时限和波幅改变
运动神经传导 感觉神经的传导
精选ppt
34
一、神经传导检测
(一)检测技术要求: 刺激电极 刺激器的种类 刺激强度和持续时间 刺激伪迹
精选ppt
35
(二)运动神经传导测定
意义:评估运动神经轴索、神经和肌肉 接头以及肌肉的功能状态,为针电极肌 电图检查提供准确的信息。
精选ppt
36
(二)运动神经传导测定
精选ppt
47
(一)诱发电位检测目的
筛查功能障碍; 疾病诊断依据、定位; 鉴别器质性和功能性疾病; 评定病情变化及疗效; 进行术中监测; 判断预后。
精选ppt
48
(二)诱发电位检测要求与特点
包括刺激系统、记录系统和信号处理系 统;
导联标准采用国际脑电图10~20系统电 极安装法;
神经源性损害:插入电位延长,有正尖纤颤电 位,轻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可时限增宽,波 幅高,多相波多,大力收缩时,运动单位数量 减少,呈单纯相。 肌源性损害:可有自发电位,轻收缩时运动单 位电位时限缩短,波幅减小,多相电位增多, 大力收缩时,出现早期募集现象。
精选ppt
13
运动单位电位
A、运动单位时限测量 B、运动单位波幅的测量 C、运动ppt
15
(四)运动单位募集和发放类型
正常人肌肉不同程度用力时运动单位募集现象图
A、单纯相 B、混合相
C、干扰相
精选ppt
精选ppt
24
5、复杂重复放电
神经源性及肌源性损害均可出现,但多 提示病变进入慢性过程。
精选ppt
25
(四)运动单位电位
1、运动单位的时限和波幅改变 时限延长、波幅增高:见于脊髓前角细
胞病变和陈旧性周围神经损伤,提示神 经再生时新生轴突分支增加导致所支配 的肌纤维增多。
精选ppt
26
1、运动单位的时限和波幅改变
运动神经传导 感觉神经的传导
精选ppt
34
一、神经传导检测
(一)检测技术要求: 刺激电极 刺激器的种类 刺激强度和持续时间 刺激伪迹
精选ppt
35
(二)运动神经传导测定
意义:评估运动神经轴索、神经和肌肉 接头以及肌肉的功能状态,为针电极肌 电图检查提供准确的信息。
精选ppt
36
(二)运动神经传导测定
精选ppt
47
(一)诱发电位检测目的
筛查功能障碍; 疾病诊断依据、定位; 鉴别器质性和功能性疾病; 评定病情变化及疗效; 进行术中监测; 判断预后。
精选ppt
48
(二)诱发电位检测要求与特点
包括刺激系统、记录系统和信号处理系 统;
导联标准采用国际脑电图10~20系统电 极安装法;
神经源性损害:插入电位延长,有正尖纤颤电 位,轻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可时限增宽,波 幅高,多相波多,大力收缩时,运动单位数量 减少,呈单纯相。 肌源性损害:可有自发电位,轻收缩时运动单 位电位时限缩短,波幅减小,多相电位增多, 大力收缩时,出现早期募集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的临床应用
一、骨科常见的手术及其监测
颈椎前后入路手术 脊柱侧弯矫形术 胸段脊柱手术 腰骶椎手术
例1、颈椎手术
▪ 颈椎前路和后路椎间融合术一般安全性较 高,但是C5麻痹发生率高达5.9%
▪ 手术中存在脊髓缺血的可能性
监测项目及目的
▪ freeEMG(自发肌电图) 实时监测神经根,防止神经根机械损伤,及时给手
右侧神经根受牵拉, 肌肉持续放电 这个时候监测人员 提醒手术医生
triggerEMG-椎弓根钉刺激
刺激 肌电
绿色:刺激阈大于15 mA则肯定正确,98% 螺钉在椎弓根内
黄色:刺激阈在10 ~ 15 mA则椎弓根骨壁 破裂但未穿透.医生或 者重置螺钉,或者不予 理会
红色:刺激阈小于10 mA则90%为明显穿孔. 而同时的侧位CT不能 检出.此时需找出原因, 重置螺钉
ES-IX恒流/恒压刺激器
ES-IX专用刺激器
用于体感诱发、触发肌电、皮层电刺激等 双向脉冲刺激 连续串刺激
8个高电流(0-100毫安)输 出
1个低电流/电压输出(0-5mA, 0-20mA,0-5V,0-20V)
可串联多个同时使用使用 可以轻松切换正负极性 设置单向或双向脉冲
插入式耳机
▪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监测 ▪ 红色右侧,蓝色左侧 ▪ 胶管 ▪ 海绵
闪光刺激目镜
▪ 幕上手术视觉诱发电 位监测
▪ 左右侧交叉刺激或单 侧刺激
干扰检测模块
▪ 夹在单极双极电刀 导线上
▪ 检测电刀、电凝等 使用
▪ 停止电刀干扰信号 的采集,屏蔽电刀 噪声
视频采集卡
•同步采集显微镜视 频信号 •通过视频线BNC接 头连到显微镜BNC 输出
例二、脊柱侧弯矫形术
术中电生理监测已经作为脊柱侧弯矫形的常规手段 监测脊髓的运动和感觉通路 监测神经根 使用电生理监测后瘫痪率大大降低,4%下降至0.5%(国外统计)
监测项目及目的
▪ freeEMG(自发肌电图) 实时监测神经根,防止神经根机械损伤,及
时给手术医生报警 ▪ triggerEMG(电刺激触发肌电图) 测试椎弓根螺钉的安全性 ▪ TceMEP(经颅运动诱发电位) 监测脊髓运动通路 ▪ SEP(体感诱发电位) 监测脊髓感觉通路
SEP体感诱发电位
刺激正中神经 刺激胫后神经
记录电极位置
C4’ CZ’
FPz C3’
BAEP
脑干听诱发潜伏期 延长到消失过程。 监测人员提醒手术 医生
对麻醉的要求
▪ 插管后不再用肌松药
▪ 如果一定要用,用短效非去极化的肌松药, 保证肌肉有两个收缩
TIVA 最好 < 0.5 MAC 吸入麻醉 No bolus narcotics (无 大剂量) 0-150 ug/kg/min 丙泊酚 无肌松药
电源模块
1、电隔离 2、给主机供电 3、与电脑数据传输
延长输入头盒
▪ 挂在手术床边接入电极 ▪ 与放大器连接 ▪ 1-16个输入端口 ▪ 一个接地端口(绿色)
运动诱发恒压刺激器
▪ 用于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 ▪ 红色接口为刺激阳极 ▪ 黑色口为刺激阴极 ▪ 最高电压是1000V ▪ 脉宽50微秒和75微秒 ▪ 刺激串1-9个 ▪ 可使用双串刺激(double train ▪ 4对恒压输出
triggerEMG椎弓根钉刺激
Trig EMG
L Rec Fem
R Rec Fem
L. Tib Ant
R Tib Ant.
L. Gastroc
R Gastroc
L Anus
R Anus
50 µV/Div
5 ms/Div 50 µV/Div
5 ms/Div
TceMEP运动诱发电位
C1\C2刺激 肢体记录
单极针电极
▪ 用于记录或刺激
螺旋塞电极
▪ 记录或刺激 ▪ 有头发针电极不好固
定的病人
贴片电极
▪ 常用于电刺激神经
贴片电极
▪ 常用于接地
双极刺激探针
▪ 刺激神经或神经根 ▪ 皮层电刺激mapping
单极刺激探针
▪ 刺激神经或神经根 ▪ 最可靠,灵敏度最高
同心圆双极刺激探针
▪ 电流扩散最小 ▪ 特异性强 ▪ 问题:易短路,不可
数据表
BCR球海绵体肌反射-监测脊髓S2~4节 段的感觉、运动和脊髓灰质
电
刺 激
BCR信号
肛门括约肌记录
二、设备的组成 整体外观
Cascade主机
1、放大器部分,采集电生理信号 2、刺激器部分,输出电刺激、声音刺激、 闪光刺激
Cascade 主机面板
1、AMP A\B\C\D:连接输入头盒 2、CPN1-2:连接ES-IX 3、ESTIM:连接ES系列恒流刺激器 4、EP:插入式耳机 5、TRIGGER:连磁刺激器 6、POWER:连电源模块
freeEMG
截骨过程中
左侧髂腰肌持 续放电
triggerEMG
8mA刺激测试椎弓根 钉,胸9-10腹直肌反 应,提示钉子不安全。 C臂机拍片,发现钉子 位置有问题,调整后 反应消失。
TceMEP-上棒后运动诱发下降
运动诱发电 位波幅降低 到消失,调 整后恢复
SEP:矫形复位时左侧体感下降
时间20:16 发现左侧体感下降 提醒手术医生 暂时未处理
SEP:矫形复位时右侧体感下降
过16分钟后,20: 32分,又发现右 侧体感下降。再 次提醒手术医生。 马上使用甲强龙。
SEP-最后结果-病人左下肢瘫痪
左侧体感到手术 结束都未恢复
右侧体感基本恢 复,但潜伏期延 长
例三、胸椎手术
▪ 胸椎手术主要监测: ▪ 双侧TceMEP ▪ 双侧SEP ▪ T7-T12可以监测神经根
胸椎手术体感和运动诱发电位
例四、腰骶椎手术
▪ 脊髓终止于L1~L2 ▪ 腰骶椎手术保护神经根功能是主要任务 ▪ 电生理监测以freeEMG和triggerEMG为主,
监测神经根。结合TceMEP和SEP监测脊髓
腰段freeEMG和triggerEMG
双侧MEP
下肢SEP
术前基线
一小时内体感变 化趋势图
术医生报警 ▪ triggerEMG(电刺激触发肌电图) 测试椎弓根螺钉的安全性 ▪ TceMEP(经颅运动诱发电位) 监测脊髓运动通路 ▪ SEP(体感诱发电位) 监测脊髓感觉通路 ▪ BA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防止高颈位(C1\C2)手术对脑干造成损伤
freeEMG
常规监测肌肉: 三角肌 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一、骨科常见的手术及其监测
颈椎前后入路手术 脊柱侧弯矫形术 胸段脊柱手术 腰骶椎手术
例1、颈椎手术
▪ 颈椎前路和后路椎间融合术一般安全性较 高,但是C5麻痹发生率高达5.9%
▪ 手术中存在脊髓缺血的可能性
监测项目及目的
▪ freeEMG(自发肌电图) 实时监测神经根,防止神经根机械损伤,及时给手
右侧神经根受牵拉, 肌肉持续放电 这个时候监测人员 提醒手术医生
triggerEMG-椎弓根钉刺激
刺激 肌电
绿色:刺激阈大于15 mA则肯定正确,98% 螺钉在椎弓根内
黄色:刺激阈在10 ~ 15 mA则椎弓根骨壁 破裂但未穿透.医生或 者重置螺钉,或者不予 理会
红色:刺激阈小于10 mA则90%为明显穿孔. 而同时的侧位CT不能 检出.此时需找出原因, 重置螺钉
ES-IX恒流/恒压刺激器
ES-IX专用刺激器
用于体感诱发、触发肌电、皮层电刺激等 双向脉冲刺激 连续串刺激
8个高电流(0-100毫安)输 出
1个低电流/电压输出(0-5mA, 0-20mA,0-5V,0-20V)
可串联多个同时使用使用 可以轻松切换正负极性 设置单向或双向脉冲
插入式耳机
▪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监测 ▪ 红色右侧,蓝色左侧 ▪ 胶管 ▪ 海绵
闪光刺激目镜
▪ 幕上手术视觉诱发电 位监测
▪ 左右侧交叉刺激或单 侧刺激
干扰检测模块
▪ 夹在单极双极电刀 导线上
▪ 检测电刀、电凝等 使用
▪ 停止电刀干扰信号 的采集,屏蔽电刀 噪声
视频采集卡
•同步采集显微镜视 频信号 •通过视频线BNC接 头连到显微镜BNC 输出
例二、脊柱侧弯矫形术
术中电生理监测已经作为脊柱侧弯矫形的常规手段 监测脊髓的运动和感觉通路 监测神经根 使用电生理监测后瘫痪率大大降低,4%下降至0.5%(国外统计)
监测项目及目的
▪ freeEMG(自发肌电图) 实时监测神经根,防止神经根机械损伤,及
时给手术医生报警 ▪ triggerEMG(电刺激触发肌电图) 测试椎弓根螺钉的安全性 ▪ TceMEP(经颅运动诱发电位) 监测脊髓运动通路 ▪ SEP(体感诱发电位) 监测脊髓感觉通路
SEP体感诱发电位
刺激正中神经 刺激胫后神经
记录电极位置
C4’ CZ’
FPz C3’
BAEP
脑干听诱发潜伏期 延长到消失过程。 监测人员提醒手术 医生
对麻醉的要求
▪ 插管后不再用肌松药
▪ 如果一定要用,用短效非去极化的肌松药, 保证肌肉有两个收缩
TIVA 最好 < 0.5 MAC 吸入麻醉 No bolus narcotics (无 大剂量) 0-150 ug/kg/min 丙泊酚 无肌松药
电源模块
1、电隔离 2、给主机供电 3、与电脑数据传输
延长输入头盒
▪ 挂在手术床边接入电极 ▪ 与放大器连接 ▪ 1-16个输入端口 ▪ 一个接地端口(绿色)
运动诱发恒压刺激器
▪ 用于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 ▪ 红色接口为刺激阳极 ▪ 黑色口为刺激阴极 ▪ 最高电压是1000V ▪ 脉宽50微秒和75微秒 ▪ 刺激串1-9个 ▪ 可使用双串刺激(double train ▪ 4对恒压输出
triggerEMG椎弓根钉刺激
Trig EMG
L Rec Fem
R Rec Fem
L. Tib Ant
R Tib Ant.
L. Gastroc
R Gastroc
L Anus
R Anus
50 µV/Div
5 ms/Div 50 µV/Div
5 ms/Div
TceMEP运动诱发电位
C1\C2刺激 肢体记录
单极针电极
▪ 用于记录或刺激
螺旋塞电极
▪ 记录或刺激 ▪ 有头发针电极不好固
定的病人
贴片电极
▪ 常用于电刺激神经
贴片电极
▪ 常用于接地
双极刺激探针
▪ 刺激神经或神经根 ▪ 皮层电刺激mapping
单极刺激探针
▪ 刺激神经或神经根 ▪ 最可靠,灵敏度最高
同心圆双极刺激探针
▪ 电流扩散最小 ▪ 特异性强 ▪ 问题:易短路,不可
数据表
BCR球海绵体肌反射-监测脊髓S2~4节 段的感觉、运动和脊髓灰质
电
刺 激
BCR信号
肛门括约肌记录
二、设备的组成 整体外观
Cascade主机
1、放大器部分,采集电生理信号 2、刺激器部分,输出电刺激、声音刺激、 闪光刺激
Cascade 主机面板
1、AMP A\B\C\D:连接输入头盒 2、CPN1-2:连接ES-IX 3、ESTIM:连接ES系列恒流刺激器 4、EP:插入式耳机 5、TRIGGER:连磁刺激器 6、POWER:连电源模块
freeEMG
截骨过程中
左侧髂腰肌持 续放电
triggerEMG
8mA刺激测试椎弓根 钉,胸9-10腹直肌反 应,提示钉子不安全。 C臂机拍片,发现钉子 位置有问题,调整后 反应消失。
TceMEP-上棒后运动诱发下降
运动诱发电 位波幅降低 到消失,调 整后恢复
SEP:矫形复位时左侧体感下降
时间20:16 发现左侧体感下降 提醒手术医生 暂时未处理
SEP:矫形复位时右侧体感下降
过16分钟后,20: 32分,又发现右 侧体感下降。再 次提醒手术医生。 马上使用甲强龙。
SEP-最后结果-病人左下肢瘫痪
左侧体感到手术 结束都未恢复
右侧体感基本恢 复,但潜伏期延 长
例三、胸椎手术
▪ 胸椎手术主要监测: ▪ 双侧TceMEP ▪ 双侧SEP ▪ T7-T12可以监测神经根
胸椎手术体感和运动诱发电位
例四、腰骶椎手术
▪ 脊髓终止于L1~L2 ▪ 腰骶椎手术保护神经根功能是主要任务 ▪ 电生理监测以freeEMG和triggerEMG为主,
监测神经根。结合TceMEP和SEP监测脊髓
腰段freeEMG和triggerEMG
双侧MEP
下肢SEP
术前基线
一小时内体感变 化趋势图
术医生报警 ▪ triggerEMG(电刺激触发肌电图) 测试椎弓根螺钉的安全性 ▪ TceMEP(经颅运动诱发电位) 监测脊髓运动通路 ▪ SEP(体感诱发电位) 监测脊髓感觉通路 ▪ BA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防止高颈位(C1\C2)手术对脑干造成损伤
freeEMG
常规监测肌肉: 三角肌 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