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物过滤效率测试仪测试条件及测试过程
环境空气颗粒物检测流程与工作要求

如何验收?
综合部退换货
综合部收货
综合部订单 验收
检验部技术 验收
不合格
检验部技术 验收反馈
入库
合格
二、滤膜验收
2、验收依据 HJ 656-2013 环境空气颗粒物(PM2.5)手工监测方法(重量法)
技术规范 3、验收项目 3.1 滤膜尺寸
小流量采样滤膜 :圆形,直径为(47±0.25)mm 3.2 材质
聚四氟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混合纤维素等有机滤膜
二、滤膜验收
3.3 孔径和厚度 滤膜孔径小于等于2μm 滤膜厚度(0.2-0.25)mm
3.4 空滤膜最大压降 在0.45m/s的洁净空气流速时,压降应小于3Kpa.
3.5 最大吸湿量(小流量采样滤膜) 暴露在湿度为40%RH空气中24h后与暴露在湿度35%RH空气中24h后的质量增加值应
谢 谢
注:同一滤膜前后两次称重之差超出范围则该滤膜作废。 2.2.3 恒温恒湿设备平衡温度和湿度,应确保滤膜在采样前后平衡条件一致。 3、需要填写的记录 3.1 每次称量必填
天平校准记录、天平使用维护记录、恒温恒湿设备监控记录、恒温恒湿设备使用记录、样品留样 记录 3.2 每周填写
四、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1、采集 1.1 采样时间:日均浓度,每日采样时间应不少于20h. 1.2 采称量要求:采样时间应保证滤膜上的颗粒物负载量不少于称重天平检定分度值的100倍。本实验 室十万分之一天平检定分度值0.01mg,颗粒物负载量不少于1mg. 1.3 尘膜的检查
环境空气颗粒物检测流程 与工作要求
01/ 工作流程图 03/ 滤膜平衡 05/ 样品交接 07/ 结果表示
目录
02/ 滤膜验收 04/ 样品采集与保存 06/ 记录 08/ 质量控制与标准滤膜
便携式熔喷布颗粒物过滤效率测试仪的检测原理介绍

便携式熔喷布颗粒物过滤效率测试仪的检测原理介绍便携式熔喷布颗粒物过滤效率测试仪六参数尘埃粒子计数仪型号:HAD-6产品总述:HAD-6便携式熔喷布颗粒物过滤效率测试仪适用于:各种无尘车间、洁净室、公共环境等场所的粉尘粒子浓度监测,是生物制药、医疗器械、饮料包装、食品卫生、精细化工、大气研究、空气净化与治理等生产和科研单位仪器,采用进口半导体激光二极管与进口光学传感器,具有响应速度快,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和重复性好的特点,仪器一次采样可同时测得多种粒径的尘埃粒子数。
可同时检测六种粒径的粒子:PM0.3、PM0.5、PM1.0、PM2.5、PM5.0、PM10.0。
特点:2.5寸高清彩屏,显示粉尘实时浓度和粉尘过滤效率(选配)大容量数据存储功能,支持多种存储方式10万条数据存储容量,更大容量可订制;支持实时存储、定时存储,或只存报警浓度数据;支持本机查看、删除数据,也可通过USB接口将数据上传到电脑,用上位机软件分析数据和存储、打印多种通讯接口及打印功能USB接口、RS232接口,蓝牙通信接口(选配),可选配外置微型无线蓝牙打印机标准USB充电,具有充电保护功能,支持USB热插拔有过充、过放、过压、短路、过热保护;5级精准电量显示;检测仪在充电时可正常工作。
采用6000mA大容量可充电高分子聚合物电池,可长时间连续工作中英文界面可选择默认中文界面,简明中文或英文操作提示日志记录记录校准日志、维修日志、故障记录、故障解决对策,传感器寿命到期提醒,下次浓度校准时间提醒功能。
技术参数:检测粒径PM0.3、PM0.5、PM1.0、PM2.5、PM5.0、PM10.0。
检测原理激光散射检测原理检测模式可切换为数量模式PC/L或质量模式ug/m3检测方式实时检测,可设置1-600s时间内定时检测显示方式2.5寸320*240高清彩屏显示,8按键操作报警方式声光报警、振动报警、视觉报警、声光+振动+视觉报警、关闭报警工作电源DC3-5V电池容量3.7VDC,6000mAh可充电高分子聚合物电池,带过充、过放、过压、过热、短路保护功能使用环境温度-40℃~+70℃;相对湿度≤0-99%RH(内置过滤器可在高湿度或高粉尘环境使用)温度测量(选配)-40℃~+120℃精度0.5℃湿度测量(选配)0-100%RH精度3 %RH 数据存储10万条数据容量,大容量可订制,支持本机查看、删除或数据导出,免费上位机通讯软件。
颗粒物过滤效率测试仪的口罩测试流程

颗粒物过滤效率测试仪的口罩测试流程
一、颗粒物过滤效率测试仪测试流程
1、检查测试装置,确认装置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将口罩按照颗粒物过滤效率测试仪的使用说明牢固地佩戴在夹具上,打开颗粒物过滤管道和气溶胶浓度监测装置,待显示数值稳定后,记录通过颗粒物过滤管道进入口罩的气体内颗粒物浓度(即口罩内颗粒物的本底浓度C);
3、打开颗粒物过滤效率测试仪,将测试介质导入口罩内,使用气溶胶浓度监测装置通过环境空气采样管监测仓内测试介质的浓度,待其达到
4、使用测试仪检测装置记录仓内测试介质浓度C1,以及通过颗粒物输出管道注入口罩中测试,测试完之后颗粒物过滤效率测试仪自动显示过滤效率值,从而记录口罩过滤效果。
5、测试完毕后夹具自动打开,取出口罩。
东莞市环仪仪器科技有限公司特别文献。
细菌过滤效率测试仪测试步骤

细菌过滤效率测试仪测试步骤
——东莞市环仪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测试步骤 1.气溶射泵将挑战传递给雾化器。 将管路连接至雾化器和蠕动泵,并进入挑战悬架;吹 扫管道和雾化器中的气泡。 3.进行阳性对照试验时,不得将样品夹在测试系统中,以测定所产生的可行气溶胶颗粒的数量。气溶 胶的平均粒径(MPS)也将从这些阳性对照板的结果中计算得出。 4.通过打开连接到雾化器的气压和泵来启动气雾挑战。 5.立即开始使用级联撞击器对气溶胶进行采样。将通过级联撞击器的流量调节至 28.3 L / m。 6.将挑战悬浮液输送到雾化器的时间为 1 分钟。 7.将气压和级联冲击器运行 2 分钟。 8.在阳性对照试验结束时,从级联撞击器上取下板。用相应的阶段号标记每个板。 9.将新的琼脂板放入级联撞击器中,然后将测试标本夹入级联撞击器的顶部,使内部或外部均朝向预 期的挑战。 10.进行上述气溶胶挑战。 11.对每个试样重复挑战步骤。 12.完成测试样品设置后,重复阳性对照样品。 13.通过从气雾室收集 2 分钟的空气样本来进行阴性对照样本。 在收集阴性对照样品期间,不得将细 菌刺激物泵入雾化器。
14.将琼脂平板在 37±2°C 下孵育 48±4 h。 15.计数级联冲击器的每个六级板。 16。按照级联撞击器制造商的规定,对六个样品板和阳性对照的每块板的总计数。 过滤效率百分比 使用以下公式计算:
C =测试对照的平均板总数 T =测试样品的总板数。 17.使用级联冲击器制造商的规格计算平均粒径。 细菌气雾剂的平均粒径应保持在 3.0 µm±0.3 µm
01--颗粒物过滤效率检测仪标准操作规程

一、目的:建立颗粒物过滤效率检测仪的标准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颗粒物过滤效率检测仪操作使用。
三、职责:实验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
四、产品介绍:过滤材料测试仪是一台通用型,根据标准GB2626-2006-6.3研制,主要由于检测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的过滤效率以及其材料的过滤效率及阻力。
测试仪分为油雾和盐物两类,油雾测试仪使用DEHS作为气溶胶,盐雾使用Nacl溶液经拉斯金喷嘴喷雾再经干燥形成气溶胶。
系统采用精密的仪表进行流量和气溶胶的浓度控制,风量调节范围从20至100L/min,阻力检测范围从0至2000Pa,并经系统集成与电脑通信,操作简单并稳定性好。
测试效率时通过检测下游和检测上游浓度之比,进行计算得出,分量通过电气比例阀和流量计形成回路实时监控,保证测试流量的紧缺和稳定。
气溶胶浓度由电气比例阀和差压计形成回路实时监控,提供稳定的测试颗粒。
五、系统操作:5.1介绍:过滤材料检测仪完全计算机控制。
操作软件在电脑中运行。
在自动操作模式下,计算机软件完全控制系统操作,包括流量,采样时间,上下游测试等工作参数的设定,监控传感器的输出,获取所有的系统操作参数,根据试验方法,执行测试循环,存储试验数据。
5.2自动操作:过滤材料自动测试仪的测试全部过程如下:打开电源及主机电源等待预热30分钟运行程序颗粒浓度调节效率测试测试报告生成结束程序5.2.1打开电源及主机电源打开空压机或打开油水分离器中的气阀,通入压缩空气,等待压力达到6kgf/cm后,进行下一步操作。
仪器接通市电,打开主机柜中的电源开关,此时能听到泵的运行声音。
5.2.2仪器预热打开主机柜的电源开关,开启电脑,仪器预热30min以上。
5.2.3运行程序软件开启后,自动运行程序,桌面上或者Windows开始菜单,双击过滤材料检测仪图标也可运行程序。
图5-1软件图标运行程序时,进入软件主界面,等待测试状态。
图5-2软件主界面颗粒浓度调节(打开颗粒浓度调节界面),打开软件后经主界面后自动跳至此界面。
1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测定

实验一、环境空气中颗粒物(TSP或PM10)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测定原理及测定方法。
2.掌握颗粒物采样器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TSP测定原理:通过具有一定切割特性的采样器以恒速抽取定量体积的空气,使之通过已恒重的滤膜,空气中粒径小于100μm的悬浮微粒被截留在滤膜上。
根据采样前后滤膜质量之差及采样体积,即可计算总悬浮颗粒物的浓度。
PM10测定原理:使一定体积的空气,通过带有PM10切割器的采样器,粒径小于10μm的可吸入颗粒物随气流经分离器的出口被截留在已恒重的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的质量差及采样体积,即可计算出可吸入颗粒物浓度。
三、仪器和试剂(1)采样器,带TSP或PM10切割器。
(2)X光看片器用于检查滤料有无缺损或异物。
(3)打号机用于在滤料上打印编号。
(4)干燥器容器能平展放置200mm×250mm滤料的玻璃干燥器,底层放变色硅胶,滤料在采样前和采样后均放在其中,平衡后再称量。
(5)竹制或骨制品的镊子用于夹取滤料。
(6)滤料本法所用滤料有二种,规格均为200mm×250mm。
其一为“49”型超细玻璃纤维滤纸(简称滤纸),对直径0.3μm的悬浮粒子的阻留率大于99.99%;其二为孔径0.4~0.65μm和0.8μm有机微孔滤膜(简称滤膜)。
(7)烘箱。
(8)分析天平。
四、操作步骤1.滤料的准备(1)采样用的每张滤纸或滤膜均须用X光看片器对着光仔细检查。
不可使用有针孔或有任何缺陷的滤料采样。
然后,将滤料打印编号,号码打印在滤料两个对角上。
(2)清洁的玻璃纤维滤纸或滤膜在称重前应放在天平室的干燥器中平衡24h。
滤纸或滤膜平衡和称量时,天平室温度在20~25℃之间,温差变化小于±3℃;相对湿度小于50%,相对湿度的变化小于5%。
(3)称量前,要用2~5g标准砝码检验分析天平的准确度,砝码的标准值与称量值的差不应大于±0.5mg。
(精品过滤器过滤效率测试方法

过滤器过滤效率测试方法过滤器过滤效率测试方法3.1 计重法Arrestance⑴计重法一般用于测量中央空调系统中作为预过滤的低效率过滤器.⑵将过滤器装在标准试验风洞内, 上风端连续发尘,每隔一段时间, 测量穿过过滤器的粉尘重量(或过滤器上的集尘量), 由此得到过滤器在该阶段按粉尘重量计算的过滤效率. 最终的计重效率是各试验阶段效率依发尘量的加权平均值.⑶试验用的尘源为大粒径、高浓度标准粉尘.各国使用的粉尘是不相同的.⑷计重法试验的终止试验条件为: 和用户约定的终阻力值, 或试验者自己规定的终阻力值. 终阻力值不同, 计重效率就不同.⑸计重法试验是破坏性试验, 不能用作产品生产中的性能检验.⑹计重法试验的相关标准:美国标准: ANSI/ASHRAE 52.1 - 1992英国标准: EN 779 - 1993中国标准: GB 12218 - 19893.2 比色法Dust - spot⑴比色法用于测量效率较高的一般通风用过滤器.中央空调系统中的大部份过滤器属于这种过滤器.⑵试验台与试验粉尘与计重法相同.⑶用装有高效滤纸的采样头在过滤器前后采样.每经过一段发尘试验,测量不发尘状态下过滤器前后采样点采样头上高效滤纸的通光量, 通过比较滤纸通光量的差别, 用规定计算方法得出所谓“过滤效率”. 最终的比色效率是各试验阶段效率依发尘量的加权平均值.⑷终止试验条件与计重法相似: 和用户约定的终阻力值, 或试验者自己规定的终阻力值. 终阻力值不同,比色效率就不同.⑸比色法试验是破坏性试验, 不能用作产品生产中的性能检验.⑹计重法试验的相关标准:美国标准: ANSI/ASHRAE 52.1 - 1992英国标准: EN 779 - 1993中国从来没有使用过比色法, 国内也没有比色法试验台.⑺比色法曾经是国外通行的试验方法, 这种方法正逐渐被计数法所取代.3.3 大气尘计数法⑴中国对一般用通风过滤器的效率分级是建立在大气尘计数法基础上的. 中国的计数法标准早于欧美,但应为它是建立在20世纪80年代国产计数器和相应测量水平面上, 所以方法比较粗糙..⑵尘源为大气中的“大气尘”.⑶测量粉尘颗粒数的仪器为普通光学或激光粒子计数器.⑷大气尘计数法的效率值只代表新过滤器的初始效率.⑸标准: GB 12218 - 19893.4 计数法Particle Efficiency⑴试验台和发尘用的高浓度试验粉尘与计重法和比色法所用的类似.⑵粉尘的“量”是微小粒径段颗粒物的个数, 测量粉尘颗粒数的仪器为激光粒子计数器.⑶试验过程中, 在每次发尘试验的之前和之后, 进行计数测量, 并计算对各种粒径颗粒的过滤效率. 当达到终止试验的条件时停止试验. 过滤器的典型效率值是在规定粒径范围内,各个阶段瞬时效率依发尘量的加权平均值.⑷计数效率不再是单一数据, 而是一条沿不同粒径的过滤效率曲线. 欧洲的试验表明, 当试验的终阻力为450Pa时, 0.4μm处的计数效率值与传统比色法的效率值接近.⑸欧洲标准规定, 计数测量时使用特定的多分散用液滴, 如用Laskin喷管吹出的DENS喷雾,或使用聚苯乙烯乳胶球(Latex).**聚苯乙烯乳胶球(Latex)经常用作标定粒子计数器的标准粒子.⑹美国标准规定, 计数测量使用漂白粉. 针对不同挡次的过滤器测量不同粒径范围的效率值, 其试验终阻力也因效率档次不同而不同.⑺完整的计数效率测试是破坏性试验, 不能用于产品的日常检验. 制造厂可省去发尘过程, 仅测量过滤器的初始计数效率.⑻计数法试验的相关标准:美国标准: ASHRAE 52.2 - 1999欧洲标准: PREN 779(CEN草案, 1999年, 该标准将取代EN779:1993年规定的比色法)⑼比色法曾经是国外通行的试验方法, 这种方法正逐渐被计数法所取代.3.5 油雾法Oil Mist⑴油雾法曾在前苏联、联邦德国和中国通用, 现国外已经停止使用, 中国也祗有部份滤材生产厂使用.⑵尘源为油雾. 德国规定用石蜡油, 油雾粒径0.3μm- 0.5μm.中国标准对油的种类未做具体规定, 祗规定油雾平均直径为0.28μm -0.34μm.“量”是微小粒径段颗粒物的个数, 测量粉尘颗粒数的仪器为激光粒子计数器.⑶试验过程中, 测试的“量”为含油雾空气的浊度.测试仪器为浊度计.以气样的浊度差别来判定过滤器(或过滤材料)对油雾颗粒的过滤效率.⑷相关标准:中国标准: GB 6165 – 85德国标准: DIN 24184 – 19903.6 钠焰法Sodium Flame⑴钠焰法起源于英国, 20世纪70至90年代在欧洲部份国家通行,随着扫描法的普及, 国际上已经不再使用钠焰法.现中国仍有相当一部份高效过滤器的生产厂家在使用钠焰法.⑵尘源单分散相氯化钠(Nacl)盐雾. 测试的“量”为含盐雾时氢气火焰的亮度. 主要仪器为光度计.⑶氯化钠溶液雾化后的气溶胶其粒径在0.2μm - 2.0μm, 中值粒径约为0.6μm, 对国内现有装置的实测结果为0.50μm.⑷测试过程中, 盐水在压缩空气的搅动下飞溅, 经干燥形成的微小测试盐雾进入风道. 在过滤器前后分别采样, 含盐雾的气样使氢气火焰的颜色变蓝, 亮度增加. 以火焰亮度来判断空气的盐雾浓度, 并以此来确定过滤器对盐碱的过滤效率.⑸相关标准:中国标准: GB 6165 – 85英国标准: BS 3928 – 1969欧洲标准: EuroventS 4/43.7 DOP法 Dioctyl Phthalate⑴DOP的中文译名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是塑料工业一种常用的增塑剂, 也是一种常见的清洗剂. 用0.3μm的DOP液滴做尘源测试高效过滤器过滤效率的方法称为DOP法, 得出的过滤效率称为DOP效率. 这种测试方法起源于美国, 在国际上通行, 中国从未实行过.⑵将DOP液体加热成蒸汽, 蒸气在特定条件下冷凝成微小液滴,去掉过大和过小的液滴后留下0.3μm*的作为尘源.这种方法也称为“热DOP法”.*规定使用0.3μm尘粒因为早期人们认为过滤器对0.3μm的粉尘最难过滤.⑶DOP液体用压缩空气鼓气泡, 通过Laskin喷管飞溅产生雾态人工尘的称为“冷DOP法”. 冷DOP法产生的是多分散项DOP粉尘, 粒径在0.1μm - 1.0μm,≥0.35μm的占90%以上, 在对通风过滤器测试和对过滤器进行扫描测试时, 人们经常使用冷DOP法.⑷利用多分散的DOP测得的过滤器效率比用单分散的为高. 两者现尚无转换关系可循.⑸雾状DOP 0.3μm微小液滴进入风道, 测量过滤器前后气样的浊度, 可确定过滤器对0.3μm粉尘的过滤效率.⑹DOP用于高效过滤器的测试已经有近40年的历史,近几年来怀疑其所含环苯是致癌物质, 现改用单分散的DOSDEHS. 这些物质对IC及盘片驱动器的生产有害, 因此现常用粒径在0.1μm - 1.0μm的单分散聚苯乙烯乳胶球(SPL S).⑺相关标准:美国军用标准: MIL - STD - 2823.8 计数扫描法(MPPS法) Most Penetratiable Particulate Size⑴目前国际上高效过滤器的主流试验方法.⑵用计数器对过滤器的整个出风面进行连续扫描检验,计数器给出每一点粉尘的个数和粒径. 这种方法不仅能测量过滤器的平均效率, 还可以比较各点的局部效率.⑶MPPS法顾名思义是要测量出最容易穿透的粉尘粒径的过滤效率. 欧洲人的经验表明, 最容易穿透的粉尘粒径在0.1μm - 0.25μm 之间的某一点, 美国标准干脆规定只测量0.1μm - 0.2μm 区间.⑷试验中使用的尘源是Laskin喷管产生的多分散相DOP液滴, 或确定粒径的固体粉尘.⑸若测试中使用的是凝结核计数器,则必须采用粒径已知的单分散相试验粉尘.⑹MPPS法是测试高效过滤器最严格的方法, 用这种方法替代其他各种传统的测试方法是必然的趋势.⑺相关标准:美国标准: IES - RP – CC007.1 - 1992欧洲标准: EN 1882.1 – 1882.5 –1998 - 20003.9 光度计扫描⑴光度计扫描检漏的方法没有相应标准可依.⑵用光度计对过滤器的整个出风面进行扫描检漏. 这种扫描方法能快速、准确地找到过滤器的漏点.由于尘源一般为多分散相, 光度计本身又不能确定粉尘粒径, 所以这种扫描法给出的“过滤效率”没有什么实际意义.⑶光度计扫描法对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很有效, 所用的测试设备又比较简单, 有些生产厂认为只要对滤料的品质和规格严格控制, 过滤器的效率就已经确定了.因此仅进行以检漏为目的的光度计扫描就可以保证过滤器质量. 但这种理念用户不太容易接受.3.10 荧光法 Uranine⑴只有法国使用, 目前仅限于对部份核工业过滤器的测试. 实际上法国过滤器厂过去最常使用的是DOP法, 而不是自己规定的荧光法, 现在法国人又将欧洲标准化协会的计数法定为国家标准, 荧光法更少使用了.⑵荧光法的试验尘源为喷雾器产生的荧光素钠粉尘.根据法国标准, 发尘装置产生的粉尘粒径的计数平均值为0.08μm, 粒径的体积平均值为0.15μm.⑶试验过程中在过滤器前后采样, 然后用水溶解采样滤纸上的荧光素钠, 再测量含荧光素钠水溶液在特定条件下的荧光亮度, 这一亮度间接地反映出粉尘的重量. 以过滤器前后样品的荧光亮度差别来判断过滤器的效率.⑷相关标准:法国标准: NF X44 - 011 - 19723.10 其他检方法⑴变风量检漏.如果降低风量后过滤器效率降低, 则肯定有漏点.变风量检查只能判断过滤器是否有漏, 但不能对漏点定位.⑵发烟检漏.在暗室中, 在过滤器上游发烟, 用一束强光去照射过滤器的出风面, 当过滤器有漏点时,可以明显看出漏点处有一缕青烟. 这种方法可以准确地对漏点定位.⑶无污染检验. 有些用户担心试验用的粉尘污染过滤器,他们经常要求过滤器制造厂家使用他们认为安全的固体颗粒粉尘;有些制药厂要求直接使用室外大气尘.4. 过滤器的应用4.1 合理确定各级过滤器效率⑴通常情况下, 最末一级过滤器决定空气的净化程度.⑵上游的各级过滤器祗起保护作用, 统称“预过滤器”.⑶应妥善配置各级过滤器的效率. 若相邻两级过滤器的效率规格相差太大, 则前一级起不到保护后一级的作用; 若两级相差不大, 则后一级负担太小.⑷合理的配置是每隔2 – 4档设置一级过滤器, 按欧洲现行过滤器效率分级, 如末端使用H13高效过滤器, 前级可选用F5 – F8 – H10三通级保护, 末H13高效过滤器的使用寿命高达八年.⑸洁净室末端高效过滤器的使用寿命应为5 –15年, 影响使用寿命的最主要因素是预过滤器本身质量的优劣和配置是否合理.⑹洁净室末端高效过滤器前要有效率不低于F8的过滤器来保护.⑺在城市中央空调系统中, G3 – F6是常见的初级过滤器.⑻要点: 末级过滤器的性能要可靠.预过滤器的效率和配置要合理.初级过滤器的维护要方便.4.2 高效过滤器的选用⑴通常情况下, 同材质的过滤器, 效率高的阻力大, 价格也高.⑵高洁净度要求的洁净室可以选用效率较高的HEPA或ULPA过滤器, 低洁净度要求的洁净室可以选用效率较低的HEPA过滤器.⑶高发尘量下过滤器效率的变化, 对洁净室洁净度的影响不大, 因此洁净度要求不高的洁净室不宜选用较高效率的高效过滤器.⑷低发尘量下, 较高效率的高效过滤器在低风速时对洁净度有明显的好处. 因此, 对要求高洁净度的洁净室在选用较高效率过滤器的同时, 要降低其迎面风速.4.3 风速对过滤器的影响⑴在绝大多数情况下, 风速越低, 过滤器的使用效果越好.⑵对于高效过滤器, 风速减少一半, 粉尘的透过率会降低一个数量级(效率数值增加一个9), 风速增加一倍, 透过率会增加一个数量级(效率数值降低一个9).⑶对于高效过滤器, 气流穿过滤材的速度一般在0.01-0.04m/s, 在这个范围内过滤器的阻力和过滤风量呈正比关系. 如果一台额定风量为1000m3/h 的过滤器, 其初阻力为250Pa, 但在使用中其实际风量祗有500m3/h时, 它的初阻力可降为125Pa.⑷一般通风用过滤器, 气流穿过滤材的速度在0.13- 1.0m/s范围内, 阻力与风量不再是线性关系, 而是一条上扬的弧线,当风量增加30%,阻力可能为增加50%.⑸过滤器阻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不要忘掉向过滤器供应商索要风量 - 阻力曲线.4.4 选用过滤面积大的过滤器⑴此地讲的过滤面积是过滤器过滤材料的面积, 一只过滤器的过滤面积经常是过滤器迎风面积的数倍、数十倍,甚至上百倍.⑵过滤面积大, 穿过滤材的气流速度就低减, 过滤器的阻力就小,同时能容纳的粉尘就多. 因此, 增加过滤面积是延长过滤器使用寿命最有效的手段.⑶经验表明, 对于同种结构、同样滤材的过滤器, 当终阻力确定时,过滤面积增加50%时,过滤器的使用寿命会增加70 – 80%,当过滤面积增加一倍时,过滤器的使用寿命是原来的三倍。
防静电洁净织物空气粒子过滤效率测试仪

防静电干净织物空气粒子过滤效率测试仪CW—F805防静电干净织物空气粒子过滤效率测试仪测试原理将样品夹在固定装置上,通过真空泵垂直于样品抽取空气,使规定大小的微粒在确定浓度和压力下通过试样,用灰尘粒子计数器分别测量试样两端空间的粒子个数,依据结果计算过滤效率。
适用标准GB/T24249——2024技术参数掌控系统:PLC;操作界面:彩色7寸触摸屏,中英文切换,至少二种语言;上下夹具:铝合金料子制作,测试口径250mm;采用气溶胶发生器产生出连续稳定的气溶胶粒子,加注溶液方便。
采用高精度灰尘粒子计数器,可测粒径范围0.3um~10um,流量2.83L/min;全程颗粒物防泄漏设计,保护试验人员安全。
气溶胶发生器1套:盐性颗粒物气溶胶发生器配有气溶胶颗粒物静电荷中和装置和加热系统;气动夹具并配有保护装置,使用安全方便。
配置玻璃转子流量计、真空泵、激光灰尘粒子计数器。
过滤效率检测范围:0—99.999%。
高精度压差传感器:测量范围0Pa—500Pa,精度土5%:过滤效率检测流量计范围(10—150L/min,精度2.5级。
过滤效率采样频率:1—9999次/min可任意设置。
过滤效率颗粒物浓度:(20—30)mg/m3;计数中位径:盐颗粒物(0.0750.02)μm,粒度分布几何标准偏差:盐颗粒物≤1.86;动态检测范围(0.001—100)mg/m3,精度1%。
仪器准确度等级(精度等级):1级掌控系统:计算机掌控试验过程,自动手记数据,配置专用电脑和测试软件。
自动测试气体浓度,自动计算过滤效率;可保管、输出、查询、打印测试数据。
电源:AC220V50Hz测试方法1样品尺寸不得小于样品夹具的尺寸。
2将样品反面朝上放在样品夹具中,并夹繁。
3启动设备使其空态运行,调整试验空气流量以掌控样品上下游的压差,要求压差为98Pa士2Pa.4通过灰尘粒子计数器检测上试验空气的干净度,要求符合ISO14644—1:1999中5级的要求5启动气溶胶发生器产生0.5pm或1rm单分散气溶胶粒子,即雾化悬浮于超净水中的PSL 粒子,然后进行喷雾,其中水分由干燥空气吸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颗粒物过滤效率测试仪测试条件及测试过程
一、测试条件
测试设备为颗粒物过滤效率测试仪
测试环境温度为(25±5)℃,相对湿度为(30±10)%。
二、测试过程
2.1、测试流量(85±4)L/min(如采用多重过滤元件,应平分流量,如双过滤
元件,每个过滤元件的检测流量应为(42.5±2)L/min;若多重过滤元件
有可能单独使用,应按单一过滤元件的检测条件检测);
2.2、将颗粒物过滤效率测试仪的检测系统调整到检测状态,调整其相关参
数;
2.3、用适当的夹具将口罩罩体或过滤元件气密连接在检测装置上;
2.4、检测开始后,记录试样的过滤效率,采样频率≥1次/min。
检测应一
直持续到口罩罩体上颗粒物加载至30mg为止。
三、数据处理
以整个测试过程中所获得的过滤效率的最小值作为该批口罩样品材料的过滤效率。
数值保留一位小数。
东莞市环仪仪器科技有限公司特别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