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1 ・临床护理 ・ 6 4
O tbr0 V 1, o 8 围衄 c e 1,o9 N . o 2 1 . 2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 出血患者 中的应用
彭 益群
( 新邵县人 民医院,湖南 邵 阳 4 2 0 ) 2 9 0
【 要 】 目的 探 讨 临床 护理路 径 在脑 出血 患者 中的护理 效 果。方 法 将 10例 脑 出血 患者 随机 分入对 照 纽 与观 察 组 ,其 中对照 纽 5 摘 2 8例 ,观 察组 6 例 。给 予对 照 纽患 者 常规护理 ,观 察纽 患者 采用 临床护 理路 径进 行护 理 。 采用改 良 B r e指 数 评 定患者 日常生活 活动 能 力 ,比较 2 a hl t 两组 改 良 B r e指 数 、病死 率 、 并发 症 发生率 、住 院 时 间及住 院 费用。结果 观 察组住 院期 间病死 率 、并 发症 发生平 显著 低 于对 照 纽 ( at l h 尸 < O 5 ,住 院时 间及住 院 费 用均显著 少 于对 照纽 .) O < O0 ) . ;干预 后 2个 月观 察组 B r e指 数显著 优 于对照 纽 5 a hl t < O 1 。结论 临床 .) 0 护 理路 径 应 用于脑 出血 患者 中,可提 高疗 效 ,改 善惠 者预后 ,同时 减 少住 院 时间 ,减 轻患 者经 济 负担 。 【 关键 词】 脑 出血 ; ,床 护理 路 径 ;护理 效果
亡5 ,病 死率为81 例 . %,两组 比较差异显著 ( <0 5 P . );观 察组患者 2 0
共有 1例 发生 并发症 ,发生率为 1. 1 7 %,对照组 中共有2 例 发生并 发 7 3 症 ,发生率 为3. ,两组 比较差 异显著 ( <O 1 9% 7 P . )。见表 1 O 。观察 组住院时 间及住 院费用 均显著少于对 照组 ( <O 1 P . )。见表 2 0 。

临床路径在脑出血患者应用中的护理体会

临床路径在脑出血患者应用中的护理体会

临床路径在脑出血患者应用中的护理体会关键词:临床路径脑出血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269-01临床护理路径是为脑出血病人在住院期间制定的具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以时间为横轴,以入院指导、诊断、住院中的检查、用药、治疗、护理、饮食指导、功能康复、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出院计划等护理手段为纵轴,制成一个日程计划表[1],使病人在住院期间获得最佳的护理服务。

我科自2011年6月至今,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出血病人的治疗中,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住院费用,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科自2011年6月~2012年7月住院的脑出血病人52例,其中男39例,女13例;年龄46岁~83岁。

文化程度小学以下32人,中学14人,大专以上6人;职业构成为农民29人,工人及企业职员17人,行政事业单位干部6人。

根据制定好的临床路径表内容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并及时给予评估,直至病人掌握。

1.2 临床路径的制定。

是根据病人的需要、疾病的过程、治疗和护理的特点,结合科室的实际情况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从脑出血病人入院到出院规范每天的诊疗、护理、健康教育等。

病人入院后,由责任护士或当班护士负责入院介绍、健康状况评估、将脑出血病人临床路径表交给病人及家属并做详细介绍,使病人及家属对住院期间的护理内容及护理目标,尤其对健康教育有大概了解,增进护患关系,建立和谐沟通的方式,并取得病人的积极配合。

责任护士每天按健康教育路径的内容实施完整的、系统的护理,并不断开展效果评价达到预期目标,完成任务。

(见表1)1.3 路径的实施表共三份,临床路径医疗版、护理版、病友版。

病人住院后,责任护士向病人发放临床路径表并详细讲解临床路径有关内容及病人最后所要达到的目标。

每天每班次的护理人员都必需按照护理临床路径表的内容,根据患者需求进行评估、教育,直至达到目标的实现。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的前后顺序将患者分成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

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

结果:进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低于临床护理路径的观察组,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面对脑出血患者,在护理的过程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此护理模式在实践工作中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脑出血;应用价值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手段,其方式是根据患者疾病的具体特征,将患者的预后情况提前考虑,针对不同的患者,提供科学的、合理的适合患者的护理预案[1]。

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使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得以提升,同时也能促进患者临床护理的依从性[2]。

基于此,我院选取90例脑出血患者实施两种不同的护理方案,进一步探索临床护理路径的有效价值,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的前后顺序将患者分成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

对照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范围50~80岁,平均年龄(64.58±5.78)岁;观察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范围52~81岁,平均年龄(65.86±5.43)岁。

总结患者的资料发现,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病程等基本资料差异不大(P>0.05),具有临床比较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主要是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的监测,比如: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等监测,指导患者正确的服药方式,为患者规划合理的饮食计划等。

观察组对患者实施的是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具体操作为:①成立护理小组:护理小组主要由护士长和护士组成,小组成员根据脑出血疾病的特点需求,结合自身的护理经验,对患者实施科学的护理措施,护理内容主要包括:入院基础检查、健康知识宣教、饮食和锻炼指导、负面情绪干预等方面,对护理人员要进行定期的疾病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并且在护理的过程中,若发现方案有不合理的部分要及时的进行修改,提高整体的护理效率。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维普资讯

8 ・
哈 尔 滨 医药 2 0 年 第 2 07 7卷 第 6期
( 0) l 4L 1 :9
L ] 高 怀 民. 卒 中 乔 叫 功 能 障 碍 的 7级 功 能 分 级 评 价 7 脑 [ ]现 代康 复 ,0 l5 1 ) 7. J. 20 ,(0 :8 E 1 马志 平 . 血管 病 早 期 诊 断 及 康 复 治 疗 [ ] 中 同 实 用 8 脑 J.
[ 9 杨 锦 媚 , 惠 珍 , 桂 平 , 脑 卒 中 吞 咽 障 碍 的 康 复 11 潘 李 等. 护 理 现 状 [] 中华 护 理 杂 志 ,0 5 4 ( ) 4 4 6 . J. 20 ,0 6 :6 —4 5 Eo 王丽 芬 , 2l 王桂 荣 , 林 英 , 3 焦 等. O例 脑 卒 中 伴吞 咽 功 能 障 碍 患 者 的 康 复 护 理 [ ] 中 华 护 理 杂 志 ,0 6 4 J. 20 , l
对 照 组采 用传 统 的常 规 护 理 ; 察 组 实 施 临 床 护 理 路 径 。结 果 观 察 组 的 平 均 住 院 天 数 、 均 住 院 费 用 、 发 症 的 发 生 率 均 观 平 并 较对 照组 显 著 减 少 , 意 度 明 显 提 高 。结 论 临 床 护 理路 径应 用 于 脑 出 血 患 者 中 , 缩 短 住 院 天 数 、 满 可 降低 医疗 费 用 、 降低 并 发
37 7— 37 8. -
[ 1 周惠娥 , 2] 张盘 德 , 薇 平 . 化技 术 治 疗 延 髓 性 麻 痹 吞 张 易 咽 障碍 的 临 床 观 察 [ ] 中 国 康 复 医 学 杂 志 20 , 0 J. 0 5 2
( 3): 07. 2
[ 4 宋 宇 , 菲 , 威 , . 卒 中 患 者 抑 郁 情 绪 的 临 床 研 11 徐 扬 等 脑 究 [] J.中 国 实用 护理 杂 志 ,0 5 2 ( ) 9 1. 2 0 ,l8下 :— 0 [ 5 胡学 军 , 娜 , 淑 敏 . 年 脑 卒 中 后 吞 咽 障 碍 的早 期 11 比 潘 老 功 能训 练 与摄 食 行 为指 导 [ ] 中 国 临床 康 复 ,0 4 8 J. 20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在脑出血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价值和作用。

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9月至2015年4月的脑出血患者170例,运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170例脑出血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85例脑出血患者。

针对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不仅要开展常规护理,还运用临床护理路径措施,对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各项指标情况进行观察,分析护理效果。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费用和时间等比较少,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也要比对照组高,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脑出血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临床应用价值很高,临床护理路径能够从本质上提升脑出血护理的质量,缩短脑出血患者住院的时间,降低脑出血患者的住院花费,促进脑出血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大力推广。

关键词:脑出血护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价值;作用临床护理路径是一项具有完整性、统一性的护理计划,从脑出血患者住院开始,到脑出血患者康复出院,临床护理路径贯穿了整个过程。

通过本次对运用临床护理路径效果的研究,发现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降低脑出血患者医疗费用,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增加脑出血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

现做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9月至2015年4月的脑出血患者170例,将17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脑出血患者85例。

在对照组中,女性脑出血患者39例,男性脑出血患者46例,脑出血患者年龄为37岁~64岁,平均年龄为(51.42±10.54)岁。

观察组脑出血患者中,女性患者42例,男性患者43例,年龄在39岁~67岁,脑出血患者平均年龄为(52.39±11.43)岁。

所有脑出血患者都通过临床检查和颅脑CT检查确诊患有脑出血,选取的脑出血患者没有主器官功能异常、主器官严重损伤、造血功能障碍、精神病史、认知障碍等疾病。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
ol'Ho i lfNaw og Ct, a cog67 0 C ia i i g h cn e e s t S p s pa o rh n i N nh n 3 00,hn y
i e h 【 bt c】 0 jcv T p r te fc o cn a cr pt a e t euao o a in s wi ee rl A s at r b t e o xl e h eetf l il a a wyi hah dct n f rp t t t c r b a ei e o f ic e h n l

神 经 内科 现行 健 康 教育 模 式 。
12 2 临床护 理路径 对照组 采用 一般健 康教 育方法 , . . 定 期组织患者进行集 体讲 座 , 试验 组按 临床 护 理路径 , 为患者
制订住 院期 间健 康 教育 路线 图 , 并对 家 属进 行健 康 知识 指
种常见病 , 开针对 性 的健 康 教育 对减 少脑 出血 的发 生 、 展

h mo r a e.t u l h e t e l d c t n mo e . e h ds 9 p t n s o e e r lh mo r a e w r a d ml ii e e rh g o b i t e b s h at e u ai d 1 M t o 1 ai t fc r b a e rh g e e r n o y d v d d d h o e i t wo g o p .Ex e me tl go p r c i e h ah o l c ln ri g h at d c t n mo e ,T e c n r l o p r c ie n6t r u s p r n a r u e ev d t e p t fc i a u s e l e u a i d l h o t u e ev d i ni n h o og r t e e it g h a t d c t n mo e u oo y Re u t P te t n t e t o p c u r d t e rl v n n wl d e a d h x si e h e u a i d l o Ne r lg . s l n l o f s ai n s i h wo g u s a q i h e e a tk o e g n r e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Pathway,CP)是以患者为中心,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及专家共识,规范患者诊疗全程的一种路径性医疗模式。

它是通过明确负责人、设定目标、制定过程和时间、考核结果并及时进行反馈等方式,协调各专业组织、团队成员、协同工作,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主体作用,为患者提供全方位、连续性和协作性的优质医疗服务。

脑出血是指由于脑的血管破裂引起的大脑出血,患者常伴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脑出血的护理工作十分重要,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效果,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

一、规范化护理流程,提高护理质量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工作比较复杂,需要全面、合理的护理措施和护理流程。

临床护理路径明确患者护理的各个环节,包括入院评估、医嘱执行、监护观察、病情评估、护理干预、出院指导等,使护理工作有条不紊、有据可依。

通过制定临床护理路径,可以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规范化水平,避免护理中的疏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

二、全程管理,促进患者康复临床护理路径强调全程管理,注重患者的整体护理和康复。

脑出血患者常伴有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需要及时的康复治疗和护理干预。

在临床护理路径中,可以设定康复目标和落实康复措施,如早期开展功能锻炼、康复训练、语言训练等。

及时开展康复治疗,可以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和重建,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三、多学科协作,提高护理效果脑出血患者的护理需要多学科的协同合作,包括神经内科、护理、康复科、心理科等多个学科。

在临床护理路径中,可以明确各学科的责任、任务和工作内容,建立协作机制和沟通渠道。

通过多学科的协作,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效果,避免工作重复和信息传递不及时的问题,为患者提供全面、连续的医疗护理服务。

四、信息共享,提高护理效率临床护理路径将所有有关脑出血患者的信息进行整合和共享,包括患者的病情资料、诊断结果、治疗计划、护理记录等。

临床护理路径在56例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临床护理路径在56例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21 年 1 0 1 0月第 9卷 第 2 8期
表 1 冠心 病 患者 心理干 预 前后 SA 平 均 分 ( —I 分) 的 变化

临床护 理 ・ 1 7 5
注 : 与 护 理 前 比 较 <00 .5
应用S S 1. P S4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 理 。计量资料 用 ±s ,计 0 表示
4结 论
带来 不必要 的伤 害 。①护 理人员应 主动接触 患者 ,可通过 温和 、亲切 的语 言及抚摸 、握手等 非语言的接触 表达对 患者 的关心和 支持 。要 努
力去 改变患者那 种紧 张、恐惧 、烦躁 心理 ,多与患者交谈 ,引导患者
说 出致病 因素 、内心的苦 闷 ,解决 其实际 问题 ,解除 困扰 ,给予患者 鼓励 和支持 。要 时刻主要 让病患保持 愉快的心态 及 自然舒 适的 .
对于护 理人员 的素质要不 断地加 强 ,只有护 理人员 自身素质 的培 养才 能够培养 非常优秀 的护理 的沟通 。护理 人员应该给 予病患一种 可
亲 可敬 的面 貌 ,防止 言语 上太 大 的冲 突和 不得体 ,会 对病 患 的心理
有 关治疗知识 ,使患者 心理调整为 正常状态 ,指导患者尽力 乐观的心 态 ,树 立康 复 信心 ,调动 起积 极性 ,努 力 配合治 疗 ,促进 疾病 的康 复 ,对有焦虑情绪 的患者 ,教导其进行 自我情绪放 练习” J 。
康复 。 ③一周 1 次健康 教育知 识讲座 ,由专职护 士 向患 者讲解 相关知
[] 高彩 凤 , 玉萍 . 心病 患 者 的心 理 护理 [] 南实 用疾 病 杂 志, 2 2 姬 冠 J. 河
2 0 , 6: . 0 36 ) 4 ( 9
识 ,使 患者 及家 属 了解诱 发冠 心病 的危 险 因素 ,避免 不 良因素 的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目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患有脑出血疾病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并观察效果。

方法:将本院收治的94例患有脑出血疾病的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7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脑出血疾病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

结果:观察组患者脑出血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水平复常时间和护理方案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脑出血疾病治疗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患有脑出血疾病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脑出血疾病患者人数也呈现明显增多的发展趋势,且老年人为该病的主要患病人群,该病主要具有致残率和病死率高等两大特点,对人们生活和生命造成严重威胁[1]。

除对患者实施积极治疗外,全面的护理也能够使该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明显降低[2]。

临床护理路径在临床上的实施可以使脑出血疾病患者的预后更加理想,通过与患者实际病情结合制定整体护理计划,为患者提供高品质、高效率、低成本的健康服务,使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3]。

本次研究对患有脑出血疾病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94例患有脑出血疾病的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7例。

对照组男29例,女18例;年龄48~81岁,平均(56.9±1.4)岁;脑出血发病时间1~18 h,平均(7.4±0.9)h;基底节及内囊出血患者21例,脑叶出血患者10例,外囊出血患者9例,丘脑及其他部位出血患者7例。

观察组男27例,女20例;年龄46~82岁,平均(56.7±1.5)岁;脑出血发病时间1~19 h,平均(7.2±0.8)h;基底节及内囊出血出血患者22例,脑叶出血患者11例,外囊出血患者8例,丘脑及其他部位出血患者6例。

上述4项自然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排除标准(1)病情经检查诊断为脑出血;(2)排除合并患有其他脑血管疾病的可能;(3)以往没有脑出血病史;(4)患者年龄45~90岁;(5)脑出血疾病发病时间<24 h;(6)患者病情表现稳定;(7)能够积极配合治疗,严格执行医嘱;(8)患者自愿加入本次研究[4]。

不符合上述标准均排除在外。

1.3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脑出血疾病护理模式。

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主要措施包括:首先成立一个脑出血疾病临床护理路径小组,小组应该由多名责任护士、一名护士长、一位主管医师组成。

然后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特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路径,制定路径的标准应该选择国内外疾病现有护理标准和常规要求,以患者为中心,制定相关表格,具体内容应该包括临床检查项目、入院相关指导、饮食护理、对症用药治疗、健康教育、功能康复、心理干预、出院指导等。

护理人员与责任护士共同完成上述内容,记录数据后,每天应该由副主任医师、责任护士、护理人员进行查房,对落实情况进行调查,对病情进行检查,如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有效处理,降低危险事件的发生率。

对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强化和补充,实施连续性的教育和补充。

此外,出院前应该对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进行评价并记录,同时对满意度进行调查[5-8]。

1.4 观察指标选择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水平复常时间、护理方案实施总时间、脑出血疾病治疗护理满意度、脑出血疾病治疗效果、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改善幅度等指标进行对比。

1.5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临床治愈:脑出血症状彻底消失,检查显示出血彻底停止,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幅度在85%以上;有效:脑出血症状明显减轻,检查显示出血基本停止,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幅度在45%以上,但在85%以下;无效:脑出血症状没有减轻,检查显示出血没有停止,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幅度在45%以下,或病情恶化发展,或死亡[9]。

1.6 满意度评价方法出院前1天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患者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主要包括护理服务态度、护理服务主动性、理论知识水平、实践操作水平、医嘱执行程度等5项指标,每项20分,总分100分,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4个等级。

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80分以上、90分以下为满意,70分以上、80分以下为基本满意,60分以上、70分以下为不满意[10]。

1.7 统计学处理2 结果2.1 脑出血疾病治疗护理满意度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脑出血疾病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和表2。

2.2 两组神经功能评分水平复常时间和护理方案实施总时间比较对照组脑出血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后(10.84±2.49)d神经功能评分水平恢复正常,临床护理方案共计实施(14.63±3.14)d;观察组脑出血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后(7.29±2.12)d神经功能评分水平恢复正常,临床护理方案共计实施(10.07±2.25)d。

两项观察指标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改善幅度比较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为(47.73±4.58)分,干预后为(35.09±3.5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分别为(46.44±3.71)分、(22.20±3.1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不良反应对照组常规护理期间有11例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有2例出现不良反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脑出血是目前临床上公认的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急危重症疾病,该病主要具有起病速度急、病程发展迅速、病情程度危重等几大特点,且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

以往临床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模式对该类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护理人员在此过程中处于一种相对被动的地位,只是单纯的对医师医嘱进行执行,而无法在实际护理服务工作中形成一套系统化的工作流程;在护理服务工作中不但会经常出现重复工作现象,使护理服务的人力和物力资源遭到浪费,更容易出现相关的遗漏,使护理服务的实际质量无法得到根本性保障[11-14]。

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是整体化护理服务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护理模式的一种全新类型[15]。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有脑出血疾病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可以使传统护理方法得到根本性改变,使医疗护理服务质量显著提高[16]。

同时,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可以使健康教育内容更加规范,督促护理人员能够及时向患者提供健康教育服务,避免只在入院期间进行介绍的不足,教导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掌握脑出血疾病的相关知识和康复护理的具体技能,此外,护理人员在实施宣传教育的同时,使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和交流的机会明显增多,使护患关系得到根本性改善,得到患者和家属信任,使其满意度提高[17]。

该模式可以使护理工作进一步程序化、规范化,使护理严谨性、科学性得到充分体现,避免护理服务工作的盲目性、随机性,使不合理、不必要的护理行为明显减少,使护理人员的工作由原来的被动变为主动,使护士在工作中的责任感和成就感显著提高[18]。

激励护理人员不断学习理论知识,使业务水平提高,以保证能够多方面、全方位地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19]。

临床护理途径模式在近年来的脑出血疾病护理服务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该项护理服务模式的实施过程主要以患者本人为中心,对护理、医疗、管理等多个方面因素进行有效的综合,由业务和个人素质良好相关护理人员组成相应的团队,与广大脑出血疾病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协调和沟通,从使患者在脑出血疾病治疗过程中所需要的医疗成本明显降低,使患者的合理化需求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满足,使脑出血疾病临床护理服务工作的标准得到进一步完善[20]。

在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为广大脑出血疾病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应该与每天护理标准计划最为主要依据,为情况比较特殊的患者专门设定一套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模式,主要包括常规护理以及医疗标准两个主要部分[21]。

脑出血疾病由于具有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病情程度重、发病速度急等几大特点,在对该类疾病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应该通过图表的方式为广大患者提供一套有序、有时间、有效的人性化照顾计划,从而达到对治疗经费和质量进行有效控制的目的,护理服务的相关流程的终点和起点应该预先决定,针对特定的脑出血疾病患者,将时间作为横轴,以教育、护理、入院指导、检查、接诊时诊断、治疗、用药、活动、饮食指导、出院计划等护理手段作为纵轴,为其制定出相应的日程表,对患者何时能够康复出院、病情实际程度、何时应该接受何项检查、护理及治疗何时如何实施等目标做详细记录和说明[22]。

在整个护理服务过程中,广大脑出血疾病患者可以通过此方法对自身疾病在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服务目标进行充分的了解,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整个护理服务计划实施的过程中,从而使患者的自我护理服务的能力和意识显著增强,进而达到使广大脑出血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达到最佳状态的目的,对护患双方形成联合的工作模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关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和落实的过程中可以不再盲目、机械的对各项医嘱进行执行,也不必在等待医师做出具体指示后才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服务,而是可以更加有预见性、有计划的完成整个护理服务工作[23]。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实施护理干预的观察组脑出血疾病患者病情治疗的有效率可以达到89.4%,明显高于仅接受临床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的70.3%,该项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这一点充分说明,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可以使脑出血疾病患者病情治疗的效果显著提高。

且观察组患者的脑出血疾病症状消失时间和临床护理服务计划的实施时间均明显短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进一步说明临床护理路径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预期的护理和治疗效果,从而使临床护理服务工作的效率显著提高。

此外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对脑出血疾病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达到97.9%,明显高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的78.7%,真正的达到了拉近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的目的。

参考文献[1]廖月娜.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07,47(32):169.[2]任秋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健康教育[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5(7):657.[3]王金兰,陈玉霞,彭红霞,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21):13-14.[4]徐晓艳,王涛,张顺英,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0):1863-1865.[5]高健,张菊芬,尚进,等.临床护理路径对脑出血患者实施效果的Meta 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6):3101-3104.[6]刘华,朱卫虹,高秋菊,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7):45-46.[7]陈立琴,韩英霞,闫洪泉,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08,22(35):3228-3229.[8]刘晓霞,李成英.临床护理路径用于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救治脑出血脑疝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22):29-31.[9]区海玲.脑出血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6):138-139,141.[10]范志华.临床路径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3):104-105.[11]邓风清,欧阳素琴,苏意心,等.临床护理路径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6):1-3.[12]谷青华.脑出血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3):335-336.[13]程晓霞,王淑会.脑出血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1):1481-1482.[14]田英,营朝梅.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0,7(1):122-123.[15]李莉.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与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4):210-211.[16]王小玲,武爱萍,陶莉,等.在脑出血患者治疗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价值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0,8(20):143-144.[17]马文娟.探究神经反射检查在脑出血急性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95-96.[18]刘晓霞,李成英.临床护理路径用于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救治脑出血脑疝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22):29-31.[19]黄蕙,陈丽,郭子云.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在临床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5):41-43.[20]耿志洁,权月,田丽.无陪护病区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J].中国护理管理,2010,14(6):15-16.[21]张清颜.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64-65.[22]唐文淑,冯一平.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2011,8(6):118-119.[23]刘建民.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丘脑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2013,11(28):3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