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抛运动实验练习及答案(含三份专题练习)2017.5

平抛运动实验练习及答案(含三份专题练习)2017.5
平抛运动实验练习及答案(含三份专题练习)2017.5

平抛运动实验练习及答案(含三份专题练习)(1)如图所示,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金属片把A球沿水平方向抛出,同时B球松

开,自由下落,A、B两球

同时开始运动。观察到两

球同时落地,多次改变小

球距地面的高度和打击

力度,重复实验,观察到两球落地,这说明了小球A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为自由落体运动。

(2)如图,将两个质量相等的小钢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处由静止同时释放,滑道2与光滑水平板吻接,则将观察到的现象是A、B两个小球在水平面上相遇,改变释放点的高度和上面滑道对地的高度,重复实验,A、B两球仍会在水平面上相遇,这说明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21.[2014·安徽卷] (18分)Ⅰ.图1是“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装置图,通过描点画出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

(1)以下是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其中

合理的有.

a.安装斜槽轨道,使其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可以任意选择

c.每次小球应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d.为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描绘的点可以用折线连接

(2)实验得到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在轨迹上取一些点,以平抛起点O为坐标原点,测量它们的水平坐标x和竖直坐标y,图2中yx2图像能说明平抛小球运动轨迹为抛物线的是.

a b

c d

图2

图3

(3)图3是某同学根据实验画出的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O 为平抛的起点,在轨迹上任取三点A、B、C,测得A、B两点竖

直坐标y1为5.0 ,y2为45.0 ,A、B两点水平间距Δx为40.0 .则平抛小球的初速度v0为,若C点的竖直坐标y3为60.0 ,则小球在C点的速度为(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g取10 2).

21.Ⅰ3(1) (2)c (3)2.0 4.0

[解析] Ⅰ.本题考查“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原理、理解能力与推理计算能力.(1)要保证初速度水平而且大小相等,必须从同一位置释放,因此选项a、c正确.

(2)根据平抛位移公式x=v0t与y=2,可得y=,因此选项c正确.

(3)将公式y=变形可得x=v0,水平距离Δx=v0,可得v0=2.0 ,C点竖直速度=,根据速度合成可得==4.0 .

平抛运动训练1

一.不定项选择题

1.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可以概括为两点:①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②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为了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可做下面的实验,如图所示,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A球就水平飞出,同时B球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两球同时落到

地面.这个实验()

A.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①条

B.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②条

C.不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任何一条

D.能同时说明上述两条规律

2.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

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两分运

动的图线,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图线1表示水平分运动的图线

B.图线2表示竖直分运动的图线

1时刻物体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夹角为45°

D.若图线2倾角为θ,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则一定有θ

3.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为了求平抛物体的初速度,需直接测的数据有()

A.小球开始滚下的高度

B.小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

C.运动轨迹上某点P的水平坐标

D.运动轨迹上某点P的竖直坐标

4.如图所示,在研究平抛运动时,小球A沿轨道滑下,离开轨道末端(末端水平)时撞开轻质接触式开关S,被电磁铁吸

住的小球B同时自由下落.改变整个装置的高度H做同样

的实验,发现位于同一高度的A、B两球总是同时落地.该

实验现象说明了A球在离开轨道后()

A.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B.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C.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D.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5.下列哪些因素会使“研究物体平抛运动”实验的误差增大()

A.小球与斜槽之间有摩擦

B.安装斜槽时其末端不水平

C.建立坐标系时,以斜槽末端端口位置为坐标原点

D.根据曲线计算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时,在曲线上取作计算的点离点O较远

6.如右图所示是物体做平抛运动

的图象,物体从O点抛出,A、B、

C分别为其轨迹上的三点,A、

甲v 。

B 、

C 三点的水平距离相等,则

A 、

B 、

C 三点的竖直距离之比

为( )

A .1:1:1

B .1:3:5

C .1:4:9

D .不能确定

7.一同学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只在纸上记下重锤线y 方向,忘记在纸上记下斜槽末端位置,并只

在坐标纸上描出如图所示曲线。现在我们在曲线上取A、B两点,用刻度尺分别量出它们到y 轴的距离’1’2,以及的竖直距离h ,从而求出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v 0为:

A. B.

C. D. 8.如图所示,甲乙二物体叠放在一起,同时以相同的初速度水平抛出,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在二物体运动过程中,

甲物体的受力情况为:

A 、受重力,弹力,摩擦力作用;

B 、受重力,弹力作用;

C 、只受重力作用; 2221()2x x g

h -221()2x x g h -21

22x x g h +21

2

2x x g h -x A B x A B

D、不受力的作用。

二.填空题

1.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记录了下图所示的一段轨迹.已知物体是由原点O水平抛出的,C点的坐标为(60,45),则平抛物体的初速度为v0,物体经过B点时的速度的大小为.(取10 2)

2.一个学生在做平抛运动的实验时只描出了如图所示的

一部分曲线,于是他在曲线上任取水平距离Δx相等

的三点a、b、c,量得Δ0.10 m,又量得它们之间的竖

直距离分别为h1=0.10 2=0.20 m,取10 2,利用这些数

据可以求出:

(1)物体被抛出时的初速度为;

(2)物体经过点b时的竖直速度为.

3.某同学做平抛运动实验时,在白纸片上只画出了表示竖直

向下方向的y轴和平抛物体运动轨迹的后一部分,而且漏

标了抛出点的位置,如图所示.这位同学希望据此图能测

出物体的初速度,请你给他出出主意:

(1)简要说明据此图测定该物体初速度的方法.

(2)需要增加的测量工具有.

(3)用测量出的物理量表示测量的结果:v0.

4..试根据平抛运动的原理设计测量弹射器弹丸出

射初速度的实验方法,提供的实验器材:弹射器(含

弹丸,见示意图)、铁架台(带有夹具)、米尺.

(1)画出实验示意图.

(2)在安装弹射器时应注意:.

(3)实验中需要测量的量(并在示意图中用字母标出). (4)由于弹射器每次射出的弹丸初速度不可能完全相等,在实验中应采取的方法是.

(5)计算公式.

5.如图所示,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有一张

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1.25 .若小球

在平抛运动过程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v0(用L、g表示),其值为(取9.8 2),小球在b点的速度为.

6.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

(1)为使小球水平抛出,必须调整斜槽,使其末端的切线成水平方向,检查方法是.

(2)小球抛出点的位置必须及时记录在白纸上,然

后从这一点画水平线和竖直线作为x轴和y轴,竖

直线是用来确定的.

(3)验证实验得到的轨迹是否准确的一般方法是:

在水平方向从起点处取两段连续相等的位移与曲线交于两点,作水平线交于y轴,两段y辆位移之比为.

(4)某同学建立的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设他在安装实验装置和其余操作

时准确无误,只有一处失误,即是.

(5)该同学在轨迹上任取一点M,测得坐标为(),则初速度的测量值为,真实值为.

答案

一.不定项选择题

1. 答案:B 解析:两球同时落地,能且只能说明两球在竖直方向具有相同的运动规律,B 选项正确.

2.答案:

解析:图线的倾角θ跟坐标的数据和单位有关,显然D 选项错,由平抛规律知:A 、B 、C 正确.

3.答案: 解析:由平抛知识可知:0t 212,所以v 0y

g 2. 显然需测数据是x 、y ,即C 、D 选项正确.

4.答案:C 解析:由此实验现象能且只能说明两球竖直方向的分运动相同,均是做自由落体运动,不能说明水平方向的运动情况正确.

5.答案: 解析:凡是不能保证物体抛出后做正常平抛运动的因素均可能增大误差,故B 选项会增大实验误差,建立坐标系时,应以球在斜槽末端端口时球心的位置为坐标原点,C 选项亦会使实验误差增大.

6. 答案:B 解析:竖直方向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

7.答案:A 解析:设小球从抛出到运动到A点所用时间为t 1,则;由抛出至运动到B点所用时间为t 2,则

,小球在A点的竖直速度为,小球在B点的竖直速度为

1

10x t v =220x t v =1

110y gx v gt v ==

,,代入各式解得:

8. 答案:C 解析:甲处于完全失重,所以没支持力,所以就没压力和摩擦力

二.填空题

1.答案:2 2

2 解析:由平抛运动公式可得: v 0g h

s 21010452106022--??? 2

B 点的竖直坐标: 212=2

1×10×(2)1040(22-?) 0.2 m 220y v v +gh v 220+2.010222??+ 22 .

2.答案:1.0 1.5 解析:(1)a →b →c,水平距离相等,则对应相等的时间,设a →→c ,

平抛运动时间均为T.则由Δ0T Δ212

得:0.1 s , v 0=1.0 .

(2)据匀变速直线运动v 中时得:T h h 221+1.0220.010.0?+ 1.5 . 3. 答案:(1)画出三条两两之间等距离(Δx )的与y

轴平行的竖线,分别与轨迹曲线交于A 、B 、C 三点,

过这三点各作一条垂直于y 轴的线.测量A 、B 之间的

竖直距离y 1和A 、C 之间的竖直距离y 2,根据以上数据

2

220y gx v gt v ==22212y y v v gh -=-=22210()2x x g v h

可算出初速.(如图示)

(2)刻度尺

(3)Δx 122y y g

4. 答案:(1)见解析

(2)弹射器必须保持水平

(3)应测出弹丸下降的高度y 和水平射程x

(4)多次重复实验测量水平射程x 取平均值x ,以减小误差

(5)v 0y

g 2 解析:根据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及平抛运动的原理,可知

使弹丸做平抛运动,通过测量下落高度可求出时间,再测

水平位移可求出其平抛的初速度.故

(1)实验示意图应如图所示.

(2)弹射器必须保持水平,以保证弹丸初速度沿水平方向.

(3)应测出弹丸下降的高度y 和水平射程x ,如图所示.

(4)在不改变高度y 的条件下进行多次实验测量水平射程x ,得出水平射程x 的平均值x ,以减小误差.

(5)因为212 所以g y 2 又0·t , 故v 0t x g y x /2.

5. 答案:2gL 0.70 0.875

解析:从图中所点位置特征可知,记录小球位置的时间间隔是相

同的,设为T ,在竖直方向上,Δ2,在水平方向上,v 0

T L 22gL ,又小球经过b 点的竖直分速度⊥

T L 2323gL ,小球通过b 点的速度为220⊥+b v v 25gL .

6. 答案:(1)看小球在末端是否滚动 (2)重垂线 (3)

1∶3

(4)坐标原点应建立在水平槽口正上方球心处,而该同学却错

误地将坐标原点取在槽口处

(5)x y g 2 x )(2r y g +(r 为小球半径)

解析:(1)(2)略

(3)竖直方向小球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两相邻

相等时间内的竖直位移之比为1∶3.

(4)略

(5)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1和第2个相邻相等时

间内位移之比为1∶3,任一点M 的坐标为(),则212

0,故v 0y

g 2,

因真正抛出点应在球心处,故真实值为x )

(2r y g (r 为小球半径).

平抛运动训练2

1.在做“研究平抛运动”实验中,引起实验误差的原因是( )

①安装斜槽时,斜槽末端切线方向不水平

②确定轴时,没有用重垂线

③斜槽不是绝对光滑的,有一定摩擦

④空气阻力对小球运动有较大影响

A.①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②④

2.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弧形轨道M、N,分

别用于发射小铁球P、Q,两轨道上端分别装有电磁

铁C、D.调C、D高度,使=,将小铁球P、Q分别

吸在电磁铁C、D上,然后切断电源,P、Q从弧形

轨道滚下,改变弧形轨道M的高度,再进行若干次

实验,经过多次实验发现,P、Q两球总是在水平面

相遇.上述实验说明( )

A.竖直方向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B.竖直方向的运动是匀速

直线运动

C.水平方向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D.水平方向的运动是变速

直线运动

3.在做“研究平抛运动”实验时,除了木板、小球、斜槽、

铅笔、图钉之外,下列器材中还需要的是.

A.游标卡尺B.秒表 C.坐标纸D.天平

E.弹簧秤F.重垂线

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自由滑下

B .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C .斜槽轨道末端可以不水平

D .要使描出的轨迹更好地反映真实运动,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

E .为了比较准确地描出小球运动的轨迹,应该用一条曲线把所有的点连接起来

4、一个同学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中,只画出了如图所示的一部分曲络线,于是他在曲线上取水平距离相等的三点A 、B 、C ,量得= 0.2m 。又量出它们之间的竖直距离分别为h 1 = 0.1m ,h 2 = 0.2m ,利用这些数据,可求得:(102

(1)物体抛出时的初速度为 ; (2)物体经过B 时竖直分速度为 ;

(3)抛出点在A 点上方高度为 m 处。

5、如图所示为一小球作平抛运动的闪光照

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均为5,102,

那么:⑴闪光频率为 ;

⑵小球运动的初速度的大小是 ;

⑶小球经过B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

6.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为了确

定小球在不同时刻在空中所通过的位置,实验时

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先将斜槽轨道的末端调整

s ?s ?

水平,在一块平整的木板表面钉上白纸和复写纸.将该木板竖直

立于水平地面上,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

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A;将木板向远离槽口平移距离x,

再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在木板上得到

痕迹B;又将木板再向远离槽口平移距离x,小球再从斜槽上紧

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再得到痕迹C.

若测得木板每次移动距离x=10.00 ,A、B间距离y1=5.02 ,

B、C间距离y2=14.82 .请回答以下问题(g=9.80 2)

(1)为什么每次都要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

放?.(2)根据以上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来求得小球初速度的表达

式为v0=.(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3)小球初

速度的值为v 0= .

7、如图所示,为一平抛物体运动的闪光

照片示意图,照片与实际大小相比缩小10倍.

对照片中小球位置进行测量得:1与4闪光

点竖直距离为1.5 ,4与7闪光点竖直距离为2.5 ,各闪光点

之间水平距离均为0.5 .则(1)小球抛出时的速度大小为多少?

(2)验证小球抛出点是否在闪光点1处,若不在,则抛出点距闪

光点1的实际水平距离和竖直距离分别为多少?(空气阻力不计,

g=10 2)

平抛运动训练2答案

1. B

2. C

3. 4、 2 1.5

0.0125

5、(1)

,(3)B v ==6.解析:(1)每次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是为了使小球有相同的初速度.

(2)根据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为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从A 到B 和从B 到C 运动时间相等,设为T ;竖直方向由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有:

y 2-y 1=2,且v 0T =x .

解以上两式得:v 0=.

(3)代入数据解得v 0=1.00 .

答案:(1)为了保证小球每次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相同

(2) (3)1.00

7、抛出点距1点水平位移为15 ,竖直位移为5 .

平抛运动训练3

1.在做“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的实验时,除了木板、小球、斜槽、铅笔、图钉之外,下列器材中还需要的是.

A.游标卡尺B.秒表 C.坐标纸 D.天平 E .弹簧测力计 F.重垂线

2.安装实验装置的过程中,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是水平的,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保证小球飞出时,速度既不太大,也不太小

B.保证小球飞出时,初速度水平

C.保证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每次都相等

D.保证小球运动的轨迹是一条抛物线

3.在“研究平抛运动”实验中,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坐标原点位置

是(设小球半径为r)()

A.斜槽口末端O点

B.槽口O点上方r处

C.槽口O点正前方r处

D.槽口O点正上方2r处

4.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自由滚下

B.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C.斜槽轨道末端可以不水平

D.要使描出的轨迹更好地反映真实运动,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

E.为了比较准确地描出小球运动的轨迹,应该用一条曲线把所有的点连接起来

5.在做“研究平抛运动”实验中,引起实验误差的原因是()

平抛运动实验强化题

《平抛运动实验》典型题(含答案) 1?在做研究平抛运动”实验中,弓I起实验误差的原因是() ①安装斜槽时,斜槽末端切线方向不水平 ②确定Oy轴时,没有用重垂线 ③斜槽不是绝对光滑的,有一定摩擦 ④空气阻力对小球运动有较大影响 A.①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②④ 2.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弧形轨道 M、N,分别用于 发射小铁球P、Q,两轨道上端分别装有电磁铁 C、 D.调 C、D高度,使AC= BD,将小铁球P、Q分别吸在电磁铁 C、D上,然后切断电源,P、Q从弧形轨道滚下,改变弧 形轨道 M的高度,再进行若干次实验,经过多次实验发 现,P、Q两球总是在水平面相遇.上述实验说明() A .竖直方向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B .竖直方向的运 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C.水平方向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D.水平方向的运动是变速直线运动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做研究平抛运动”实验时,除了木板、小球、斜槽、铅笔、图钉之外,下列器材中还需要的是. A .游标卡尺 B .秒表 C.坐标纸 D .天平 E.弹簧秤 F.重垂线 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 A .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自由滑下 B .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C.斜槽轨道末端可以不水平 D .要使描出的轨迹更好地反映真实运动,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 E.为了比较准确地描出小球运动的轨迹,应该用一条曲线把所有的点连接起来 4、一个同学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中,只画出了 如图所示的一部分曲络线,于是他在曲线上取水平距离飞相 等的三点A B、C,量得s= 0. 2m又量出它们之间的竖直距离 分别为h i = 0.1m h2 = 0. 2m利用这些数据,可求得: (g=10m/s2)

高中物理 平抛运动实验

平抛运动实验 【实验目的】 (1)用实验的方法描出平抛运动的轨迹. (2)根据平抛运动的轨迹求初速度. 【实验原理】 (1)用描迹法画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 (2)建立坐标系,测出轨迹上某点的坐标x 、y ,根据x =v 0t 、y =12gt 2得初速度v 0=x g 2y . 【实验器材】 斜槽、小球、方木板、铁架台、白纸、图钉、铅垂线、三角板、铅笔及刻度尺 【实验步骤】 (1) 安装器材与调平:将斜槽放在水平桌面上,其末端伸出桌面外,调节末端使其切线水平后固定. 检查斜槽末端是否水平的方法:将小球放在斜槽末端水平轨道的任意位置,小球都不滚动,则可认为斜槽末端水平.精细的检查方法是用水平仪调整. (2)用图钉把坐标纸钉在木板上,让木板竖直固定,其左上方靠近槽口,用铅垂线检查坐标纸上的竖线是否竖直,整个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用铅垂线把木板校准到竖直方向,使小球平抛的轨道平面与板面平行,保证在重复实验的过程中,木板与斜槽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 (3)建立直角坐标系xOy :以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O 为坐标原点,从坐标原点O 画出竖直向下的y 轴和水平向右的x 轴.确定坐标原点O 的方法是:把小球放在槽口末端处,用铅笔记下这时小球的球心在坐标纸上的水平投影点O ,即为坐标原点(不是槽口端点). (4)确定小球位置:让小球由斜槽的某一固定位置自由滚下,从O 点开始做平抛运动.先用眼睛粗略估计小球在某一x 值处(如x =1 cm 或2 cm 等)的y 值,然后用铅笔尖指着这个位置,让小球从原释放处开始滚下,看是否与铅笔尖相碰,如此重复数次,较准确地确定小球通过的这个位置,并在坐标纸上记下这一点. (5)依次改变x 值,用与(4)同样的方法确定小球通过其他各点的位置. (6)描点画轨迹:取下坐标纸,将(4)(5)中所描出的各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这就画出了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曲线(所画曲线可不通过个别偏差较大的点,但必须保持曲线平滑,不允许出现凹陷处). 【注意事项】 (1)固定斜槽时,必须注意使通过斜槽末端点的切线保持水平,以使小球离开斜槽后做平抛运动. (2)木板必须处在竖直平面内,与小球运动轨迹所在的竖直平面平行,使小球的运动靠近图纸但不接触. (3)在斜槽上设定位卡板,使小球每次都从定位卡板所确定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以保证重复实验时,

(完整版)平抛运动的典型例题

平抛运动典型例题 专题一:平抛运动轨迹问题——认准参考系 1、从水平匀速飞行的直升机上向外自由释放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在物体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从飞机上看,物体静止 B.从飞机上看,物体始终在飞机的后方 C.从地面上看,物体做平抛运动 D.从地面上看,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专题二:平抛运动运动性质的理解——匀变速曲线运动(a→) 2、把物体以一定速度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g取10,那么在落地前的任意一秒内( BD ) A.物体的末速度大小一定等于初速度大小的10倍 B.物质的末速度大小一定比初速度大10 C.物体的位移比前一秒多10m D.物体下落的高度一定比前一秒多10m 专题三:平抛运动“撞球”问题——判断两球运动的时间是否相同(h是否相同);类比追击问题,利用撞上时水平位移、竖直位移相等的关系进行解决 3、在同一水平直线上的两位置分别沿同方向抛出小两小球和,其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要使两球在空中相遇,则必须( C ) A.甲先抛出球B.先抛出球 C.同时抛出两球D.使两球质量相等 4、如图所示,甲乙两球位于同一竖直线上的不同位置,甲比乙高h,将甲乙两球分别以v1.v2的速度沿同一水平方 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条件中有可能使乙球击中甲球的是( D ) A.同时抛出,且v1< v2B.甲后抛出,且v1> v2 C.甲先抛出,且v1> v2D.甲先抛出,且v1< v2

专题四:平抛运动的基本计算题类型——关键在于对公式、结论的熟练掌握程度;建立等量关系 ①基本公式、结论的掌握 5、一个物体从某一确定的高度以v0 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已知它落地时的速度为v1,那么它的运动时间是( D ) A . B . C . D . 6、作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通过的最大距离取决于( C ) A.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抛出点的高度 B.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初速度 C.物体的初速度和抛出点的高度 D.物体所受的重力、高度和初速度 7、如图所示,一物体自倾角为的固定斜面顶端沿水平方向抛出后落在斜面上。物体与斜面接触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满足 ( D ) A.tan φ=sin θ B. tan φ=cos θ C. tan φ=tan θ D. tan φ=2tan θ 8、将物体在h =20m 高处以初速度v 0=10m/s 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m/s 2 ),求: (1)物体的水平射程——————————————————20m (2)物体落地时速度大小————————————————m 510 ②建立等量关系解题

平抛运动实验练习题

平抛运动实验练习题 1.在做“研究平衡运动”实验中应采取下列哪些措施减小误差?( ) A .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B .斜槽水平轨道必须水平 C .每次要平衡摩擦力 D .小球每次应从斜槽同一高度释放 例1.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 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为了能较 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 正确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 A .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B .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不同 C .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 D .记录小球位置用的木条(或凹槽) 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 离下降 E .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相触 F .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 成折线 2.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时,已备有下列器材:白纸、图钉、平板、铅笔、弧形斜槽、小球、刻度尺、铁架台,还需要下列器材器材中的:( ) A 、秒表 B 、天平 C 、重锤线 D 、测力计 3.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如果小球每次从斜槽滚下的初始位置不同,则正确的是: A .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不同 B .小球每次做不同的抛物线运动 C .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每次均不同 D .小球通过相同的水平位移所用时间均不同 例2.如图为某小球做平抛运动时,用闪光照相的方法获得的 相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为5cm ,g=10m/s2,则 (1)小球平抛的初速度vo= m/s (2)闪光频率f= Hz (3)小球过A 点的速率vA= m/s 4.在“研究平抛运动”实验中,某同学只记录了小球运 动途中的A 、B 、C 三点的位置,取A 点为坐标原点,则 各点的位置坐标如图所示,当g =10 m/s2时,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小球抛出点的位置坐标是(0,0) B.小球抛出点的位置坐标是(-10,-5) C.小球平抛初速度为2m/s D.小球平抛初速度为1m/s

(完整)高中物理平抛运动实验.doc

平抛运动实验【实验目的】 (1) 用实验的方法描出平抛运动的轨迹. (2) 根据平抛运动的轨迹求初速度. 【实验原理】 (1) 用描迹法画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 (2)建立坐标系,测出轨迹上某点的坐标x、 y,根据 = 0 = 1 2得初速度 v 0= x g x v t、 y 2gt 2y . 【实验器材】 斜槽、小球、方木板、铁架台、白纸、图钉、铅垂线、三角板、铅笔及刻度尺 【实验步骤】 (1)安装器材与调平:将斜槽放在水平桌面上,其末端伸出桌面外,调节末端使其切线水平后固定. 检查斜槽末端是否水平的方法:将小球放在斜槽末端水平轨道的任意位置,小球都不滚动,则可认为 斜槽末端水平.精细的检查方法是用水平仪调整. (2)用图钉把坐标纸钉在木板上,让木板竖直固定,其左上方靠近槽口,用铅垂线检查坐标纸上的竖线是否 竖直,整个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用铅垂线把木板校准到竖直方向,使小球平抛的轨道平面与板面平行,保证在重复实验的过程中,木板与斜槽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 (3) 建立直角坐标系xOy:以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O 为坐标原点,从坐标原点 O 画出竖直向下的y 轴 和水平向右的x 轴.确定坐标原点O 的方法是:把小球放在槽口末端处,用铅笔记下这时小球的球心在坐标纸上的水平投影点O,即为坐标原点 (不是槽口端点 ). (4) 确定小球位置:让小球由斜槽的某一固定位置自由滚下,从O 点开始做平抛运动.先用眼睛粗略估计 小球在某一 x 值处 (如 x= 1 cm 或 2 cm 等 )的 y 值,然后用铅笔尖指着这个位置,让小球从原释放处开始滚下,看是否与铅笔尖相碰,如此重复数次,较准确地确定小球通过的这个位置,并在坐标纸上 记下这一点. (5)依次改变 x 值,用与 (4)同样的方法确定小球通过其他各点的位置. (6)描点画轨迹:取下坐标纸,将(4)(5) 中所描出的各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这就画出了小球做平抛运动 的轨迹曲线 (所画曲线可不通过个别偏差较大的点,但必须保持曲线平滑,不允许出现凹陷处).【注意事项】 (1)固定斜槽时,必须注意使通过斜槽末端点的切线保持水平,以使小球离开斜槽后做平抛运动. (2)木板必须处在竖直平面内,与小球运动轨迹所在的竖直平面平行,使小球的运动靠近图纸但不接触. (3) 在斜槽上设定位卡板,使小球每次都从定位卡板所确定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以保证重复实验时,

平抛运动典型题+测试卷(有答案)

1. 如图2所示,重物A 、B 由刚性绳拴接,跨过定滑轮处于 图中实际位置,此时绳恰好拉紧,重物静止在水平面上,用外力水平向左推A,当A 的水平速度为v A 时,如图中虚线所示,则此时B 的速度为( ) A.3/3A v B.4/3A v C.A v 3 D.2/3A v 2. 如图3所示,斜面上有a 、b 、c 、d 四个点,ab =bc =cd ,从a 点正上方O以速度v 水 平抛出一个小球,它落在斜面的b 点;若小球从O以速度2v 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它落在斜面上的( ) A.b 与c 之间某一点 B.c 点 C.d 点 D.c 与d 之间某一点 3.作物体做平抛运动的x-y 图象,物体从O 点抛出,x 、y 分别为其水平和竖直位移,在物体运动的过程中,经某一点P(x,y) 时,其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交于x 轴上的A 点,则O A 的长为( ) A .x B .0.5x C .0.3x D .不能确定 4.从高H 处以水平速度v 1平抛一个小球1,同时从地面以速度v 2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2,两小球在空中相遇则:( ) A .从抛出到相遇所用时间为H v 1 B .从抛出到相遇所用时间为H v 2 C .抛出时两球的水平距离是 v H v 12 D .相遇时小球2上升高度是H gH v 1212 - ? ? ? ? ? 5、如图2所示,以9.8m/s 的水平速度V 0抛出的物体,飞行一段时间后垂直地撞在倾角为θ=30°的斜面上,可知物体完成这段飞行的时间是 ( ) 图 2 30 60 v F 图 a c b d O 图3

6.物体做平抛运动时,它的速度的方向和水平方向间的夹角α的正切tan α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是下( ) 7.以速度v 0水平抛出一小球,如果从抛出到某时刻小球的竖直分位移与水平分位移大小相 等,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此时小球的竖直分速度大小等于水平分速度大小 B .此时小球的速度大小为2 v 0 C .小球运动的时间为2 v 0/g D .此时小球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8、如图4所示,从倾角为θ的斜面上的A 点以速度V 0平抛一个小球,小球落在斜面上的B 点.则小球从A 到B 的运动时间为 。 9.如图所示,从高为H 的地方A 平抛一物体,其水平射程为2s 。在A 点正上方高度为2H 的地方B 点,以同方向平抛另一物体,其水平射程为s ,两物体在空中的轨道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且都是从同一屏M 的顶端擦过,求屏M 的高度是_____________。 10一个同学做"研究平抛物体运动"实验时,只在纸上记下了重垂线的方向,忘记在纸上记下斜槽末端位置,并只在坐标上描出了如图7所示的曲线.现在在曲线上取A、B两点,用刻度尺分别量出它们到y 轴的距离AA′ =x 1,BB′=x 2,以及AB的竖直距离h.则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v 0= x 1 A B x 2 A′ B′ 图7

高一物理 平抛运动及实验测试题

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第一中学高一物理测试题:平抛运动及实验 【知识整合】 一、实验目的 “研究平抛物体运动”实验的实验目的是, 二、实验原理 平抛物体的运动,可以看做水平方向的运动和坚直方向的运动的合运动,因而物体在任意时刻t的坐标x和y可以用下列公式求出: x=v0t (1) y=1/2gt2 ( 2) 从(1)和(2)消去t,得因此,平抛物体的运动轨迹为一抛物线。根据抛物线上任一点的坐标(x,y),由(2)式可以求出运动的时间;代入(1)式即可求得v0,这就是做平抛运动的物体的初速度。 三、实验器材有孔的硬纸片、白纸、图钉、斜槽、方木板、重锤、 四、实验步骤 ①安装调整斜槽:用图钉把白纸钉在竖直板上,在木板的左上角固定斜槽,可用平衡法调整斜槽,即就表明水平已调好。 ②调整木板:用悬挂在槽口的重锤线把木板调整到竖直方向,并使木板平面与小球下落的竖直面。然后把重锤线方向记录到钉在木板的白纸上,固定木板,使在重复实验的过程中,木板与斜槽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 ③确定坐标原点O:把小球放在槽口处,用铅笔记下球在槽口时球心在图板上的水平投影点O,O点即为坐标原点。用铅笔记录在白纸上描绘运动轨迹:在木板的平面上用手按住卡片,使卡片上有孔的一面保持水平,调整卡片的位置,使从槽上滚下的小球正好穿过卡片的孔,而不擦碰孔的边缘,然后用铅笔在卡片的缺口上点个黑点,这就在白纸上记下了小球穿过孔时球心所对应的位置。保证小球每次从槽上开始滚下的位置相同,用同样的方法,可找出小球平抛轨迹上的一系列位置。取下白纸用平滑的曲线把这些位置连接起来即得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 ④计算初速度,以O点为原点先根据画出轴,再画出 轴,并在曲线上选取A、B、C、D、E、F六个不同的点,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出它们的坐标x和y,代入上面的公式即可求出初速度。 【重难点阐释】 1、实验中必需保证斜槽末端的切线水平,木板竖直。将小球放在斜槽末端的平直部分,如果小球在几个位置上都能保持静止,则说明该部分已基本水平.由于抛出去的小球是在一个竖直面内运动,所以木板也必须在竖直面内,且木板所在平面必须与小球运动平面平行,否则小球可能与木板发生碰撞导致失败, 2、本实验中,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不是槽口的端点,而是球在槽口时,球的球心在木板上的水平投影点,该投影点的位置要比槽口的端点位置高一些. 3、小球每次从斜槽上同一位置滚下,否则初速度就没有定值。 【典型例题】 例1.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中,某同学在建立直角坐标系时,有一处失误,假设他 在安装实验装置和进行其他操作时准确无误

最新平抛运动实验练习题

平抛运动实验练习题 1. 如图所示是利用闪光照相研究平抛运动的示意图。小球A 由斜槽滚下,从桌边缘水平抛出,当它恰好离开桌边缘时,小球B 也同时下落,闪光频率为10Hz 的频闪相机拍摄的照片中B 球有四个像,像间距离已在图中标出,单位cm ,如图所示。两球恰在位置4相碰。 (1)计算A 球离开桌面时的速度 s m /。 (2)画出图中A 球的运动轨迹并用小圆点标明与B 球相对应的另外两个位置。(10116) 2. 如图所示,有人对“利用频闪照相研究平抛运动规律” 装置进行了改变,在装置两侧都装上完全相同的斜槽A 、B ,但位置有一定高度差,白色与黑色的两个相同的小球都由斜槽某位置静止开始释放。实验后对照片做一定处理并建立直角坐标系,得到如图所示的部分小球位置示意图。 (1)观察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可以发现,斜槽末端都接有一小 段水平槽,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多选题)根据部分小球位置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闪光间隔为0.1s (B)A 球抛出点坐标(0,0) (C)B 球抛出点坐标(0.95,0.50) (D)两小球是从斜槽的相同位置被静止释放的 (3)若两球在实验中于图中C 位置发生碰撞,则可知两小球释放的时间差约为 s 。(10123) 3. 如图甲所示是某种“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 (1)当a 小球从斜槽末端水平飞出时与b 小球离地面的高度均为H ,此瞬间电路断开使电磁铁释放b 小球,最终两小球同时落地.该实验结果可表明: A .两小球落地速度的大小相同 B .两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相等 C .a 小球在竖直方向的分运动与b 小球的运动相同 D .两小球在空中运动时的加速度相等 [ ] B A 12 3 4 5 152545 第27题图 y/图乙

高中物理平抛运动实验.docx

平抛运动实验【实验目的】 (1)用实验的方法描出平抛运动的轨迹. (2)根据平抛运动的轨迹求初速度. 【实验原理】 (1)用描迹法画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 (2)建立坐标系,测出轨迹上某点的坐标x、 y,根据 = 0= 1 2得初速度 v 0= x g x v t、 y2gt2y . 【实验器材】 斜槽、小球、方木板、铁架台、白纸、图钉、铅垂线、三角板、铅笔及刻度尺 【实验步骤】 (1)安装器材与调平:将斜槽放在水平桌面上,其末端伸出桌面外,调节末端使其切线水平后固定. 检查斜槽末端是否水平的方法:将小球放在斜槽末端水平轨道的任意位置,小球都不滚动,则可认为 斜槽末端水平.精细的检查方法是用水平仪调整. (2)用图钉把坐标纸钉在木板上,让木板竖直固定,其左上方靠近槽口,用铅垂线检查坐标纸上的竖线是否 竖直,整个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用铅垂线把木板校准到竖直方向,使小球平抛的轨道平面与板面平行,保证在重复实验的过程中,木板与斜槽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 (3)建立直角坐标系xOy:以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O 为坐标原点,从坐标原点 O 画出竖直向下的y 轴 和水平向右的x 轴.确定坐标原点O 的方法是:把小球放在槽口末端处,用铅笔记下这时小球的球心在坐标纸上的水平投影点O,即为坐标原点 (不是槽口端点 ). (4)确定小球位置:让小球由斜槽的某一固定位置自由滚下,从O 点开始做平抛运动.先用眼睛粗略估计 小球在某一 x 值处 (如 x= 1 cm 或 2 cm 等 )的 y 值,然后用铅笔尖指着这个位置,让小球从原释放处开始滚下,看是否与铅笔尖相碰,如此重复数次,较准确地确定小球通过的这个位置,并在坐标纸上 记下这一点. (5)依次改变 x 值,用与 (4)同样的方法确定小球通过其他各点的位置. (6)描点画轨迹:取下坐标纸,将(4)(5) 中所描出的各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这就画出了小球做平抛运动 的轨迹曲线 (所画曲线可不通过个别偏差较大的点,但必须保持曲线平滑,不允许出现凹陷处).【注意事项】 (1)固定斜槽时,必须注意使通过斜槽末端点的切线保持水平,以使小球离开斜槽后做平抛运动. (2)木板必须处在竖直平面内,与小球运动轨迹所在的竖直平面平行,使小球的运动靠近图纸但不接触. (3) 在斜槽上设定位卡板,使小球每次都从定位卡板所确定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以保证重复实验时,

平抛运动实验(经典题型)

平抛运动实验(全面) 1.实验目的 (1)用实验方法描出平抛物体的运动轨迹 (2)从实验轨迹求平抛物体的初速度 2.实验原理 平抛物体的运动可以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 运动。 使小球做平抛运动,利用描迹法描出小球运动轨迹,建立坐标系,测出轨迹曲线上某一点的 坐标x和y,根据公式0x v t =和2 12y at =,就可求得: 02g v x y =,即为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3.参考案例 (1)案例一:利用平抛运动实验器(如同4-7-1所示)。 A 、斜槽末端切线必须水平 B 、每次从同一位置无初速释放小球,以使小球每一次抛出后轨迹相同,每次描出的点在同 一轨迹上 C 、安装实验装置时,要注意使轨道末端与图板相靠近,并保持它们的相对位置不变 D 、要用重垂线把图板校准到竖直方向,使小球运动靠近图板,又不接触图板 E 、坐标原点不是槽口末端点,应是球在槽口时,球心在图板上的水平投影点O F 、球的释放高度要适当,使其轨迹不至于太平也不至于太竖直,以减小测量误差 G 、计算初速度时,应选离O 点远些的点 (2)案例二: 利用水平喷出的细水柱显示平抛运动的轨迹。 水从喷嘴中射出,在空中形成弯曲的细水柱,它显示了平抛运动的轨迹。 (3)案例三:利用数码照相机或数码摄像机更精细地探究平抛运动。(如图4-7-2) 图图

4、重点难点例析 【考点一】平抛运动的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例1】在“探究平抛运动的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可以描绘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实验简 要步骤如下: A.让小球多次从 位置上滚下,记下小球碰到铅笔笔尖的一系列位置。 B.按图安装好器材,注意 ,记下平抛初位置O 点和过O点的竖直 线。 C .取下白纸,以O 为原点,以竖直线为y轴建立坐标系,用平滑曲线画平抛运动物体 的轨迹。 ⑴ 完成上述步骤,将正确的答案填在横线上。 ⑵上述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 。 【变式训练】 如图4-7-3所示是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简图,图4-7-4是实验后白纸 上的轨迹图。 ⑴ 说明图4-7-4中的两条坐标轴是如何作出的。 ⑵ 说明判断槽口的切线是否水平的方法。 ⑶ 实验过程中需要经多次释放小球才能描绘出小球运动的轨迹,进行这一步骤时应注意 什么? 【考点二】求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例2】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只在竖直板面上记下了重锤线y 的方向, 但忘记了平抛的初位置,在坐标纸上描出了一段曲线的轨迹,如图4-7-5所示。现在曲线上 取A 、B两点,量出它们到y 轴的距离,AA’=x 1,BB’=x2,以及AB 的竖直距离h,用这些可 以求出求得小球平抛时的初速度为多大? 图4-7-5 A ’ B ’y h 图4-7-4 图4-7-3

(完整版)《实验:研究平抛运动》练习题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1.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为减少空气阻力对小球的影响,应选择的小球是() A.实心小铁球 B.空心小铁球 C.实心小木球 D.以上三种球都可以 2.在用斜面小槽等装置做“探究平抛物体运动”实验中,应采取下列哪些措施减小实验误差?() A.斜槽轨道末端切线必须水平 B.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C.每次要平衡摩擦力 D.小球每次应从斜槽同一高度释放 3.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坐标原点位置应是(设小球半径为r)() A.斜槽口末端O点。 B.小球在槽口时球心在钉有白纸的木板上的水平投影点。 C.槽口O点正前方r处。 D.小球放在槽口末端时,过小球最高点的水平线与过槽口的竖直线的交点正下方r处。 4.在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时,可以选用下图中的各种装置图,以下操作合理的是() 装置1 装置2 装置3 A.选用装置1研究平抛物体竖直分运动,应该用眼睛看A、B两球是否同时落地 B.选用装置2要获得稳定的细水柱所显示的平抛轨迹,竖直管上端A一定要低于水面 C.选用装置3要获得钢球的平抛轨迹,每次不一定要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钢球 D.除上述装置外,也能用数码照相机拍摄钢球做平抛运动时每秒15帧的录像获

得平抛轨迹 5.一个学生在“探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描出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点,其中偏差较大的实验点B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 A.小球滚下的高度较其它各次高 B.小球滚下的高度较其它各次低 C.小球在运动中遇到其它各次没有遇到的阻碍 D.小球开始滚下时,实验者已给它一个初速度 6.某同学在探究物体做平抛运动的实验时,他猜想到平抛运动的时间长短可能与下列因素相关,其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抛出点距离地面的竖直高度 B.抛出点距离落地点的水平位移 C.物体抛出时的水平速度 D.物体的质量 7.在“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的实验中,分成两步进行: (1)如图(甲)所示。当金属锤D打击金属片时,A球就水平飞出,B球同时竖直下落,两球同时落到地面。这个实验说明A球_________(填写选项代号)。 A.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B.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C.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D.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2)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作出其轨迹如图(乙) 所示,运动途中的三个位置分别为a、b、c,小方格的边长为L,则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_____。(gL 2) 8.飞机匀速水平飞行,从飞机上每隔1秒释放一个铁球,先后共释放4个,不计空气阻力,这4个铁球在空中任何时刻总是在飞机正下方排成竖直的直线,且它们的落地点是等间距的,这一现象说明() A.平抛运动的水平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B.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C.能同时说明平抛运动的两个分运动各是何种形式的运动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练习题

装置 1 装置2 装置3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1.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为减少空气阻力对小球的影响,应选择的小球是( ) A.实心小铁球 B.空心小铁球 C.实心小木球 D.以上三种球都可以 2.在用斜面小槽等装置做“探究平抛物体运动”实验中,应采取下列哪些措施减小实验误差?( ) A.斜槽轨道末端切线必须水平 B.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C.每次要平衡摩擦力 D.小球每次应从斜槽同一高度释放 3.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坐标原点位置应是(设小球半径为r )( ) A.斜槽口末端O 点。 B.小球在槽口时球心在钉有白纸的木板上的水平投影点。 C.槽口O 点正前方r 处。 D.小球放在槽口末端时,过小球最高点的水平线与过槽口的竖直线的交点正下方r 处。 4.在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时,可以选用下图中的各种装置图,以下操作合理的是( ) A.选用装置1研究平抛物体竖直分运动,应该用眼睛看A 、B 两球是否同时落地 B.选用装置2要获得稳定的细水柱所显示的平抛轨迹,竖直管上端A 一定要低于水面 C.选用装置3要获得钢球的平抛轨迹,每次不一定要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钢球 D.除上述装置外,也能用数码照相机拍摄钢球做平抛运动时每秒15帧的录像获

得平抛轨迹 5.一个学生在“探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描出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点,其中 偏差较大的实验点B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 A.小球滚下的高度较其它各次高 B.小球滚下的高度较其它各次低 C.小球在运动中遇到其它各次没有遇到的阻碍 D.小球开始滚下时,实验者已给它一个初速度 6.某同学在探究物体做平抛运动的实验时,他猜想到平抛运动的时间长短可能与下列因素相关,其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抛出点距离地面的竖直高度 B.抛出点距离落地点的水平位移 C.物体抛出时的水平速度 D.物体的质量 7.在“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的实验中,分成两步进行: (1)如图(甲)所示。当金属锤D打击金属片时,A球就水平飞出,B球同时竖直下落,两球同时落到地面。这个实验说明A球_________(填写选项代号)。 A.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B.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C.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D.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2)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作出其轨迹如图(乙) 所示,运动途中的三个位置分别为a、b、c,小方格的边长为L,则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_____。(gL 2) 8.飞机匀速水平飞行,从飞机上每隔1秒释放一个铁球,先后共释放4个,不计空气阻力,这4个铁球在空中任何时刻总是在飞机正下方排成竖直的直线,且它们的落地点是等间距的,这一现象说明() A.平抛运动的水平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B.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C.能同时说明平抛运动的两个分运动各是何种形式的运动

平抛运动实验专项训练题

平抛运动专项训练 一.不定项选择题 1.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可以概括为两点:①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②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为了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可做下面的实验,如图所示,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A 球就水平飞出,同时B 球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两球同时落到地面.这个实验( ) A.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①条 B.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②条 C.不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任何一条 D.能同时说明上述两条规律 2.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两分运动的v-t 图线,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线1表示水平分运动的v-t 图线 B.图线2表示竖直分运动的v-t 图线 C.t 1时刻物体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夹角为45° D.若图线2倾角为θ,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则一定有tan θ=g 3.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为了求平抛物体的初速度,需直接测的数据有( ) A.小球开始滚下的高度 B.小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 C.运动轨迹上某点P 的水平坐标 D.运动轨迹上某点P 的竖直坐标 4.如图所示,在研究平抛运动时,小球A 沿轨道滑下,离开轨道末端(末端水平)时撞开轻质接触式开关S ,被电磁铁吸住的小球B 同时自由下落.改变整个装置的高度H 做同样的实验,发现位于同一高度的A 、B 两球总是同时落地.该实验现象说明了A 球在离开轨道后( ) A.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B.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C.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D.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5.下列哪些因素会使“研究物体平抛运动”实验的误差增大( ) A.小球与斜槽之间有摩擦 B.安装斜槽时其末端不水平 C.建立坐标系时,以斜槽末端端口位置为坐标原点 D.根据曲线计算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时,在曲线上取作计算的点离点O 较远 6.如右图所示是物体做平抛运动的x-y 图象,物体从O 点抛出,A 、B 、C 分别为其轨迹上的三点,A 、B 、C 三点的水平距离相等,则A 、B 、 C 三点的竖直距离之比为( ) A .1:1:1 B .1:3:5 C .1:4:9 D .不能确定 7.一同学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只在纸上记下重锤线y 方向,忘记在纸上记下斜槽末端位置,并只在坐标纸上描出如图所示曲线。现在我们在曲线上取A、B两点,用刻度尺分别量出它们到 y 轴的距离AA ’=x 1,BB ’=x 2,以及AB 的竖直距离h ,从而求出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 v 0为: 8.如图所示,甲乙二物体叠放在一起,同时以相同的初速度水平抛出,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在二物体运动过程中,甲物体的受力情况为: A 、受重力,弹力,摩擦力作用; x B

平抛运动实验练习题

-- 平抛运动实验练习题 1. 如图所示是利用闪光照相研究平抛运动的示意图。小球A 由斜槽滚下,从桌边缘水平抛出,当它恰好离开桌边缘时,小球B 也同时下落,闪光频率为10Hz 的频闪相机拍摄的照片中B 球有四个像,像间距离已在图中标出,单位cm ,如图所示。两球恰在位置4相碰。 (1)计算A 球离开桌面时的速度 s m /。 (2)画出图中A 球的运动轨迹并用小圆点标明与B 球相对应的另外两个位置。(10116) 2. 如图所示,有人对“利用频闪照相研究平抛运动规律” 装置进行了改变,在装置两侧都装上完全相同的斜槽A 、B ,但位置有一定高度差,白色与黑色的两个相同的小球都由斜槽某位置静止开始释放。实验后对照片做一定处理并建立直角坐标系,得到如图所示的部分小球位置示意图。 (1)观察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可以发现,斜槽末端都接有一小 段水平槽,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多选题)根据部分小球位置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闪光间隔为0.1s (B)A 球抛出点坐标(0,0) (C)B 球抛出点坐标(0.95,0.50) (D)两小球是从斜槽的相同位置被静止释放的 (3)若两球在实验中于图中C 位置发生碰撞,则可知两小球释放的时间差约为 s 。(10123) 3. 如图甲所示是某种“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 (1)当a 小球从斜槽末端水平飞出时与b 小球离地面的高度均为H ,此瞬间电路断开使电磁铁释放b 小球,最终两小球同时落地.该实验结果可表明: A .两小球落地速度的大小相同 B .两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相等 C .a 小球在竖直方向的分运动与b 小球的运动相同 D .两小球在空中运动时的加速度相等 [ ] B A 12 3 4 5 152545 第27题图 O x/ m y/ m 0.50 1.00 0.50 1.00 C A B 图乙

5.3实验 平抛运动实验报告

平抛运动实验报告 班级姓名学号 一、实验目的: 1、描绘物体平抛运动的轨迹并判断是不是抛物线 2、学会根据平抛运动轨迹图求出平抛的初速度 二、实验原理: 1、平抛物体的运动可以看做是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一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另一个是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让小球做平抛运动,利用描迹法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即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曲线,建立坐标系,判断轨迹是不是抛物线。 2、测出曲线上某一点的坐标x和y,依据重力加速度g的数值,利用公式y=1/2gt2求出小球的飞行时间t,再利用公式x=v0t求出小球的水平分速度,即为 . 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 三、实验器材 斜槽、小球、木板、重锤线(铅垂线)、坐标纸、图 钉、刻度尺、铅笔(或卡孔) 四、参考实验步骤 1、安装调整弧槽,使其末端保持水平。固定斜槽,可用平衡法调整斜槽,即将小球轻放在斜槽平直部分的末端处,能使小球在平直轨道上的任意位置静止,就表明斜槽平直部分的末端处已水平. 2、调整木板:用悬挂在槽口上的重锤线把木板调到竖直方向,并使木板平面与小球下落的竖直面平行,然后把重锤线方向记录到钉在木板的坐标纸上,固定木板,使在重复实验的过程中,木板与斜槽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注意:小球在运动中不能与坐标纸接触) 3、确定坐标原点O:把小球放在槽口处,用铅笔记下球在槽口时球心在板上的水平投影点O,O点即为坐标原点. 4、描绘运动轨迹:在木板的平面上用手按住卡片,使卡片上有孔的一面保持水平,调整卡片位置,要使从槽上滚下的小球正好穿过卡片的孔,而不擦碰孔的边缘,然后用铅笔在卡片缺口上点个黑点,这就在白纸上记下了小球穿过孔时

球心所对应的位置,取下坐标纸用平滑的曲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便得到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 5、判断轨迹是不是抛物线 6、计算初速度:以O点为原点画出竖直向下的y轴和水平向右的x轴,并在曲线上选取ABCDEF六个不同的点,用刻度尺测出它们的坐标x和y,用公式x=v0t和y=1/2gt2计算出小球的初速度v0,最后求出v0的平均值. ●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1.安装斜槽时,应检查斜槽末端的水平槽部分是否水平,检查方法是小球平衡法. 2.固定坐标纸时应用重锤检查坐标纸上的竖直线是否竖直,坐标原点位置是否正确. 3.要注意保持小球每次都是从同一止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 4.计算初速度时,应选距抛出点远些的点为宜.以便于测量,减小误差. 2 ●实验结论 平抛实验中小球作平抛运动轨迹是,其平抛初速度为

高中物理平抛运动的典型例题

平抛运动典型例题(习题) 专题一:平抛运动轨迹问题——认准参考系 1、从水平匀速飞行的直升机上向外自由释放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在物体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飞机上看,物体静止 B.从飞机上看,物体始终在飞机的后方 C.从地面上看,物体做平抛运动 D.从地面上看,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专题二:平抛运动运动性质的理解——匀变速曲线运动(a→) 2、把物体以一定速度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g取10,那么在落地前的任意一秒内() A.物体的末速度大小一定等于初速度大小的10倍 B.物质的末速度大小一定比初速度大10 C.物体的位移比前一秒多10m D.物体下落的高度一定比前一秒多10m 专题三:平抛运动“撞球”问题——判断两球运动的时间是否相同(h是否相同);类比追击问题,利用撞上时水平位移、竖直位移相等的关系进行解决 3、在同一水平直线上的两位置分别沿同方向抛出小两小球和,其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要使两球在空中相遇,则必须() A.甲先抛出球B.先抛出球 C.同时抛出两球D.使两球质量相等 4、如图所示,甲乙两球位于同一竖直线上的不同位置,甲比乙高h,将甲乙两球分别以v1.v2的速度沿同一水平方 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条件中有可能使乙球击中甲球的是() A.同时抛出,且v1< v2B.甲后抛出,且v1> v2 C.甲先抛出,且v1> v2D.甲先抛出,且v1< v2

专题四:平抛运动的基本计算题类型——关键在于对公式、结论的熟练掌握程度;建立等量关系 ①基本公式、结论的掌握 5、一个物体从某一确定的高度以v0 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已知它落地时的速度为v1,那么它的运动时间是( ) A . B . C . D . 6、作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通过的最大距离取决于( ) A.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抛出点的高度 B.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初速度 C.物体的初速度和抛出点的高度 D.物体所受的重力、高度和初速度 7、如图所示,一物体自倾角为的固定斜面顶端沿水平方向抛出后落在斜面上。物体与斜面接触时速度与水平方向 的夹角满足 ( ) A.tan φ=sin θ B. tan φ=cos θ C. tan φ=tan θ D. tan φ=2tan θ 8、将物体在h =20m 高处以初速度v 0=10m/s 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m/s 2 ),求: (1)物体的水平射程——————————————————20m (2)物体落地时速度大小————————————————m 510 ②建立等量关系解题 9、如图所示,一条小河两岸的高度差是h ,河宽是高度差的4倍,一辆摩托车(可看作质点)以v 0=20m/s 的水平速度向河对岸飞出,恰好越过小河。若g=10m/s 2 ,求: (1)摩托车在空中的飞行时间———————1s (2)小河的宽度—————————20m

平抛运动实验强化题(含答案)

《平抛运动实验》典型题(含答案) 1.在做“研究平抛运动”实验中,引起实验误差的原因是() ①安装斜槽时,斜槽末端切线方向不水平 ②确定O y轴时,没有用重垂线 ③斜槽不是绝对光滑的,有一定摩擦 ④空气阻力对小球运动有较大影响 A.①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②④ 2.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弧形轨道M、N,分别 用于发射小铁球P、Q,两轨道上端分别装有电磁铁C、 D.调C、D高度,使AC=BD,将小铁球P、Q分别吸 在电磁铁C、D上,然后切断电源,P、Q从弧形轨道 滚下,改变弧形轨道M的高度,再进行若干次实验, 经过多次实验发现,P、Q两球总是在水平面相遇.上 述实验说明() A.竖直方向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B.竖直方向的运 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C.水平方向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D.水平方向的运动是变速直线运动3.在做“研究平抛运动”实验时,除了木板、小球、斜槽、铅笔、图钉之外,下列器材中还需要的是__________. A.游标卡尺B.秒表C.坐标纸D.天平 E.弹簧秤F.重垂线 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自由滑下 B.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C.斜槽轨道末端可以不水平 D.要使描出的轨迹更好地反映真实运动,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 E.为了比较准确地描出小球运动的轨迹,应该用一条曲线把所有的点连接起来 4、一个同学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中,只画出了如图所示的一部分曲络线,于是他在曲线上取水平距离s?相等的三点A、B、C,量得s?= 0.2m。又量出它们之间的竖直距离分别为h1 = 0.1m,h2 = 0.2m,利用这些数据,可求得:(g=10m/s2)

高中物理平抛运动实验

高中物理平抛运动实 验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平抛运动实验【实验目的】 (1)用实验的方法描出平抛运动的轨迹. (2)根据平抛运动的轨迹求初速度. 【实验原理】 (1)用描迹法画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 (2)建立坐标系,测出轨迹上某点的坐标 x、y,根据x=v0t、y=1 2gt 2得初速度v0=x g 2y. 【实验器材】 斜槽、小球、方木板、铁架台、白纸、图钉、铅垂线、三角板、铅笔及刻度尺 【实验步骤】 (1)安装器材与调平:将斜槽放在水平桌面上,其末端伸出桌面外,调节末端使其切线水平后固定. 检查斜槽末端是否水平的方法:将小球放在斜槽末端水平轨道的任意位置,小球都不滚动,则可认为斜槽末端水平.精细的检查方法是用水平仪调整. (2)用图钉把坐标纸钉在木板上,让木板竖直固定,其左上方靠近槽口,用铅垂线检查坐标纸上的竖线是 否竖直,整个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用铅垂线把木板校准到竖直方向,使小球平抛的轨道平面与板面平行,保证在重复实验的过程中,木板与斜槽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 (3)建立直角坐标系xOy:以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O 为坐标原点,从坐标原点O 画出竖直向下的y 轴和 水平向右的x 轴.确定坐标原点O 的方法是:把小球放在槽口末端处,用铅笔记下这时小球的球心在坐标纸上的水平投影点O,即为坐标原点(不是槽口端点). (4)确定小球位置:让小球由斜槽的某一固定位置自由滚下,从O 点开始做平抛运动.先用眼睛粗略估计 小球在某一x 值处(如x=1 cm 或 2 cm 等)的y 值,然后用铅笔尖指着这个位置,让小球从原释放处开始滚下,看是否与铅笔尖相碰,如此重复数次,较准确地确定小球通过的这个位置,并在坐标纸上记下这一点. (5)依次改变x 值,用与(4)同样的方法确定小球通过其他各点的位置. (6)描点画轨迹:取下坐标纸,将(4)(5)中所描出的各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这就画出了小球做平抛运动 的轨迹曲线(所画曲线可不通过个别偏差较大的点,但必须保持曲线平滑,不允许出现凹陷处).【注意事项】 (1)固定斜槽时,必须注意使通过斜槽末端点的切线保持水平,以使小球离开斜槽后做平抛运动. (2)木板必须处在竖直平面内,与小球运动轨迹所在的竖直平面平行,使小球的运动靠近图纸但不接触. (3)在斜槽上设定位卡板,使小球每次都从定位卡板所确定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以保证重复实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