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有理数的加减法(基础)知识讲解

1.4有理数的加减法(基础)知识讲解
1.4有理数的加减法(基础)知识讲解

有理数的加减法(基础)

【学习目标】

1.掌握有理数加法的意义,法则及运算律,并会使用运算律简算;

2.掌握有理数减法的法则和运算技巧,认识减法与加法的内在联系;

3.熟练将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理解运算符号和性质符号的意义,运用加法运算律合理简 算,并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要点梳理】

要点一、有理数的加法

1.定义:把两个有理数合成一个有理数的运算叫作有理数的加法.

2.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

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要点诠释:利用法则进行加法运算的步骤:

(1)判断两个加数的符号是同号、异号,还是有一个加数为零,以此来选择用哪条法则.

(2)确定和的符号(是“+”还是“-”).

(3)求各加数的绝对值,并确定和的绝对值(加数的绝对值是相加还是相减).

3.

要点诠释:交换加数的位置时,不要忘记符号.

要点二、有理数的减法

1.定义: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例如:(-5)+?=7,求?,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要点诠释:(1)任意两个数都可以进行减法运算.

(2) 几个有理数相减,差仍为有理数,差由两部分组成:①性质符号;②数字即数的绝对值.

2.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即有:()a b a b -=+-.

要点诠释: 将减法转化为加法时,注意同时进行的两变,一变是减法变加法;二变是把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如:

要点三、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

将加减法统一成加法运算,适当应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计算.

【典型例题】

类型一、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1.计算:

(1)(+20)+(+12);(2)

12

23

????

-+-

? ?

????

;(3)(+2)+(-11);

(4)(-3.4)+(+4.3);(5)(-2.9)+(+2.9);(6)(-5)+0.

【总结升华】绝对值不等的异号两数相加,是有理数加法的难点,在应用法则时,一定要先确定符号,再计算绝对值.

举一反三:

【变式1】计算:

11

33

43

????

-++

? ?

????

(+10)+(-11);

????

? ?

????

12

-1+-

23

类型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2.计算:(1)(-32)-(+5);(2)(+2)-(-25).

【思路点拨】此题是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先按照减法法则将减法转化为加法,再按照有理数的加法进行计算.

【答案与解析】法一:

法二:(1)原式=-32-5=-32+(-5)=-37;(2)原式=2+25=27

【总结升华】算式中的“+”或“-”既可以看作运算符号按法则进行计算,也可以看作是性质符号按多重符号化简进行计算.

类型三、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3.计算,能用简便方法的用简便方法计算.

(1) 26-18+5-16 ; (2)(+7)+(-21)+(-7)+(+21)

(3) ???????? ? ? ? ?????????21111-1+1++7

+-2+-832432

(4) 113.587(5)5(7)3( 1.587)24????--+-++-+-+ ? ?????

(5)132.2532

1.87584+-+ (6)1355354624618-++-

【总结升华】在进行加减混合的运算时,(1)先将各式中的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2)观察各加数之间的关系,再运用“技巧”适当交换加数的位置,注意交换时各加数的带着符号一起交换.

举一反三:

【变式】用简便方法计算: (1)(-2.4)+(-4.2)+(-3.8)+(+3.1)+(+0.8)+(-0.7) (2) 2)324(83)65()851(43-++-+-+

类型四、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在实际中的应用

4.小虫从点O出发在一条直线上来回爬行,向右爬行的路程记为正,向左爬行的路程记为负,爬行的各段路程依次为:+5,-3,+10,-8,-6,+12,-10.(单位:cm)

(1)小虫最后是否回到出发地O?为什么?

(2)小虫离开O点最远时是多少?

(3)在爬行过程中,如果每爬行1 cm奖励1粒芝麻,则小虫一共可以得到多少粒芝麻?

【思路点拨】题目中给出的各数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性质符号,表示的爬行的方向,二是绝对值部分,表示爬行的路程大小.所以若直接将它们相加得到的和也包括两层含义:方向和路程大小;若只把它们的绝对值相加,则最后结果只表示路程的大小.

【总结升华】利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可以解决很多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认真观察、大胆分析和设想.

举一反三:

【变式1】华英中学七年级(14)班的学生分成五组进行答题游戏,每组的基本分为100分,答对一题加50

(1)第一名超过第二名多少分?

(2)第一名超过第五名多少分?

【变式2】某产粮专业户出售粮食8袋,每袋重量(单位:千克)如下:

197,202,197,203,200,196,201,198.

计算出售的粮食总共多少千克?

【巩固练习】有理数的加减法(基础)

一、选择题

1.某市2009年元旦的最高气温为2℃,最低气温为-8℃,那么这天的最高气温比最低气温高().A.-10℃B.-6℃C.6℃D.10℃

2.如果□+2=0,那么“□”内填的数的是().

A.2 B.-2 C.0 D.-1

3.两个有理数相加,和小于其中一个加数而大于另一个加数,需满足()

A.两个数都是正数B.两个数都是负数

C.一个是正数,另一个是负数D.至少有一个数是零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正数加负数,和为0

B.两个正数相加和为正;两个负数相加和为负

C.两个有理数相加,等于它们的绝对值相加

D.两个数的和为负数,则这两个数一定是负数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零减去一个数,仍得这个数

B.负数减去负数,结果是负数

C.正数减去负数,结果是正数

D.被减数一定大于差

6.某粮店出售的三种品牌的面粉袋上,分别标有质量为(25±0.1)kg,(25±0.2)kg,(25±0.3)kg的字样,从中任意拿出两袋,它们的质量最多相差()

A.0.8kg B.0.6kg C.0.5kg D.0.4kg

7.(呼和浩特)-3+5的相反数是().

A.2 B.-2 C.-8 D.8

二、填空题

a b c c在数轴上对应点位置如图所示,用“>”或“<”

1.有理数,,

(1)|a|______|b|;(2)a+b+c______0:

(3)a-b+c______0;(4)a+c______b;

(5)c-b______a.

2. 如果a>0,b<0,a+b<0,那么a,b,- b,-a大小关系是

3.某月股票M开盘价20元,上午10点跌1.6元,下午收盘时又涨了0.4元,则股票这天的收盘价是_______.4.列出一个满足下列条件的算式:(1)所有的加数都是负数,和为-5,________;(2)一个加数是0,和是-5________;(3)至少有一个加数是正整数,和是-5,________.

5. 数学活动课上,王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题:规定一种新运算“☆”对于任意两个有理数a和b,有a ☆b=a-b+1,请你根据新运算,计算(2☆3)☆2的值是.

6.(吉林)如图所示,数轴上A、B两点所表示的有理数的和是_________.

三、解答题

1.计算题

(1)

232

(1)(1)( 1.75)

343

-----+-(2)

13

2.1253(5)(

3.2)

58

-+---+

(3)217729

5

3323

+---(4)

23132

12

34243

--++-+

(5)2312 ()() 3255

---+--+-(6)123456782001200220032004

-+-+-+-+--+-+

2. 已知:|a|=2,|b|=3,求a+b的值.

3. 某人用400元购买了8套儿童服装,准备以一定的价格出售,如果以每套55元的价格为标准,超出的记为正数,不足的记为负数,记录如下:(单位:元)

+2,-3,+2,-1,-2,+1,-2,0

(1)当他卖完这8套服装后的总收入是多少?

(2)盈利(或亏损)了多少元?

有理数的绝对值及加减法(详细题型)

三人行教育陈老师教案——绝对值及有理数加减运算:请同学们认真答题,每一道题都经过精选 3 绝对值(满分100分) 知识要点:1.绝对值的概念:在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与原点的 叫做数a 的绝对值,记作 . 2.绝对值的求法:由绝对值的意义可以知道: (1)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 ;(2)零的绝对值是 ; (3)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 .即()()()?? ???<=>=0a 0a 0a a 3.绝对值的非负性: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 零,所以,任意有理数a 的绝对值总是一个 ,即 4.有理数大小的比较: 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越大,在数轴上表示这个数的点就离原点越 ,所以,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 ;正数都 零;负数都 ;正数 一切负数. 5.绝对值等于()0>a a 的有理数有两个,它们 .(基础知识填空20分,每错一空扣2分) 同步练习A 组(共40分) " 一、填空题(每空1分)1.(1)=-2 ; (2)=+7 ; (3)=--3 23 ; (4)()=--6 . 2. 2 12- 的绝对值是 ,绝对值等于5的数是 和 . 3.绝对值最小的数是 ;绝对值小于的整数是 ;绝对值小于3的自然数有 ;绝对值大于3且小于6的负整数有 . 4.如果a a =,那么a 是 ,如果a a -=,那么a 是 . 5.若a ≤0,则=a ;若a ≥0,则=+1a . 二、选择题(每题3分)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绝对值相等的数相等 B.不相等两数的绝对值不等 C. 任何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 D. 绝对值大的数反而小 7.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绝对值小于2的数有无穷多个 B. 绝对值小于2的整数有无穷多个 C. 绝对值大于2的数有无穷多个 (D) 绝对值大于2的整数有无穷多个 : 8.有理数的绝对值一定是( )A. 正数 B. 整数 C. 正数或零 D. 非正数 9.如果m 是一个有理数,那么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 m -一定是负数 B. m 一定是正数C. m -一定是负数 D. m 不是负数 10.如果甲数的绝对值大于乙数,那么( ) A. 甲数大于乙数 B. 甲数小于乙数 C. 甲、乙两数符号相反 D. 甲、乙两数的大小不能确定 11.设1--=a ,1-=b ,c 是1的相反数,则c b a ,,的大小关系是( ) A. c b a == B. c b a << C. c b a <= D. c b a >> 三、解答题(每题2分)12.比较下列各数的大小(要有解答过程): (1)85 ,2413-- (2)21 17 ,76 ,65---

有理数的加减法练习题及答案

有理数的加减法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8与-12的和取___号,+4与-3的和取___号。 2、小华记录了一天的温度是:早晨的气温是-5℃,中午又上升了10℃,半夜又下降了8℃,则半夜的温度是____℃。 3、3与-2的和的倒数是____,-1与-7差的绝对值是____。 4、小明存折中原有450元,取出260元,又存入150元,现在存折中还有____元。 5、若b a ,b a -<>则0,0一定是____(填“正数”或“负数”) 6、把下列算式写成省略括号的形式:)7()3()2()8()5(++---++-+=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已知胜利企业第一季度盈利26000元,第二季度亏本3000元,该企业上半年盈利(或亏本)可用算式表示为( ) A 、)3000()26000 (+++ B 、)3000()26000(++- C 、)3000()26000 (-+- D 、)3000()26000(-++ 2、下面是小华做的数学作业,其中算式中正确的是( ) ①74)74 (0=+-;②417)417(0=--;③510)51(-=-+;④5 10)51(-=+-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3、小明今年在银行中办理了7笔储蓄业务:取出9.5元,存进5元,取出8元,存进12无,存进25元,取出1.25元,取出2元,这时银行现款增加了( ) A 、12.25元 B 、-12.25元 C 、12元 D 、-12元 4、-2与414的和的相反数加上6 51-等于( ) A 、-1218 B 、1214- C 、125 D 、1254 5、一个数加上-12得-5,那么这个数为( ) A 、17 B 、7 C 、-17 D 、-7 6、甲、乙、丙三地的海拔高度分别为20米,-15米和-10米,那么最高的地方比最低的地方高( ) A 、10米 B 、15米 C 、35米 D 、5米 7、计算:2 1)7()9()3()5(+ ---++--所得结果正确的是( ) A 、2110- B 、2 19- C 、218 D 、2123- 8、若031=++-b a ,则2 1--a b 的值为( ) A 、214- B 、212- C 、211- D 、211 三、解答题(共38分)

有理数的加减法讲义

2011初一数学讲义 (三)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姓名成绩 知识要点: 1、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中,减法可以根据减法法则转化成加法,统一成只含有加法运算的和式. 例如:(-5)+(-3)-(-7)-(+2)可转化为:(-5)+(-3)+(+7)+(-2) 2、在一个和式里,通常把各个加数的括号和它前面的加号省略不写,如上式可写成:-5-3+7-2 3、省略加号的和式的读法有两种 如-5-3+7-2,其意义表示-5,-3,+7,-2的和,只不过加号省略未写,因此,它可读作“-5,-3,+7,-2的和”;第二种读法是按习惯读作:“负5减3加7减2”。第一种读法有利于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 4、在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时,要注意连同前面的符号一起移动,如计算-5-3+7-2时,先 交换成-5-3-2+7,再进行结合为(-5-3-2)+7,无论交换加数的位置,还是进行结合,都应连同符号移动,当省略“+”号的首项移到后面时,应补上“+”,如5-7+3=-7+5+3,事实上,代数和中符号应看作数的一部分. 5、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步骤 (1)把算式中的减法转化成加法; (2)省略加号与括号写成代数和的形式; (3)用加法法则计算,尽可能运用运算律简便计算. 例1:把(-36)-(-28)+(+125)+(-4)-(+53)-(-40)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并把它读出来. 例2、计算-8+(-11)-2003.12-9-(-9)-(+2)-(-2003.12).

例3、已知a=13,b=-12.1,c=-10,d=25.1求a-b-(c+d )的值 综合练习 一、判断题 1.一个数的相反数一定比原数小; ( ) 2.如果两个有理数不相等,那么这两个有理数的绝对值也不相等;( ) 3.|-2.7|>|-2.6|; ( ) 4.若a+b=0,则a,b 互为相反数。( ) 二.选择题 1.相反数是它本身的数是( ) A. 1 B. ﹣1 C. 0 D.不存在 2.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 A.不存在最小的自然数 B.不存在最小的正有理数 C.存在最大的正有理数 D.存在最小的负有理数 3.两个数的和是正数,那么这两个数( ) A.都是正数 B.一正一负 C.都是负数 D.至少有一个是正数 4、下列各式中,等号成立的是 ( ) A 、-6-=6 B 、(6)--=-6 C 、-112=-112 D 、 3.14+=-3.14 5、在数轴上表示的数8与-2这两个点之间的距离是 ( ) A 、6 B 、10 C 、-10 D-6 6、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等于其本身,这个数是( ) A 、正数 B 、非负数 C 、零 D 、负数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讲义

一、有理数的加、减法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相加得0. 2.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用式子表示为:a-b=a+(-b) 例1.计算:30+(-20),(-20)+30 例2.计算:[8+(-5)]+(-4),8+[(-5)+(-4)] 例3.计算:16+(-25)+24+(-35) 例4.计算: (1)(-3)-(-5);(2)0-7;(3)7.2-(-4.8); 例4.计算:(-20)+(+3)-(-5)-(+7) 练习1.填空. (1)_______+3=10;(2)30+_______=27; (3)______+(-3)=10;(4)(-13)+____=6. 练习2.(1)(-8)+(-6);(2)(-8)-(-6);(3)8-(-6);

(4)(-8)-6; (5)5-14 练习3.(1)-3-4+19-11 (2) 二、有理数的乘除 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2.当负因数的个数为奇数时,积为负数;当负因数的个数为偶数时,积为正数 3.多个不是0的有理数相乘,先由负因数的个数确定积的符号再求各个绝对值的积 4.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5.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6. 零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零的数,都得零 观察:下列各式的积是正的还是负的? (1)2×3×4×(-5); (2)2×3×4×(-4)×(-5); (3)2×(-3)×(-4)×(-5);(4)(-2)×(-3)×(-4)×(-5) 例1.计算:(1)│-5│-(-2) (2) (3)0×(-99.9) 练习1、计算:1×(-1)×(-7) 12411()()()23523+-++-+-8)16()14(26+-+-+8 .4)5.2()2.3()5.5(----+-]3 1)78[()2(?-?+

有理数加减法讲义

一、知识梳理 1、两个有理数相加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两个正数相加;②两个负数相加; ③异号两数相加;④正数或负数或零与零相加。 2、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注: ①有理数的加法在进行运算时,首先要判断两个加数的符号,是同号还是异号?是否有零?接下来确定用法则中的哪一条; ②法则中,都是先强调符号,后计算绝对值,在应用法则的过程中一定要“先算符号”,“再算绝对值”。 3、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交换律:a+b=b+a; (2)加法结合律:(a+b)+c=a+(b+c)。 根据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进行有理数的运算时,可以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也可以先把其中的几个数加起来,利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可使运算简便。 4、有理数减法的意义 有理数的减法的意义与小学学过的减法的意义相同。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5、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二、典型例题 例1、计算 (1);(2); (3);(4). [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先定符号,再算绝对值. 解: 例2、计算: (1); (2); (3). [分析]适当运用运算律. 解: [小结](1)尽量把正数分成一组,负数分成一组分别计算; (2)遇到分数运算时,尽量把异通分的分为一组.

例3、计算 (1);(2);(3).[分析]把减法转化为加法. 解: 例8、计算:; 解:

有理数加减法练习题

七年级(上)第一章1.3,1.4有理数的加减法测验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相反数是它本身的数是( ) A. 1 B. -1 C. 0 D.不存在 2.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 A.不存在最小的自然数 B.不存在最小的正有理数 C.存在最大的正有理数 D.存在最小的负有理数 3.两个数的和是正数,那么这两个数( ) A.都是正数 B.一正一负 C.都是负数 D.至少有一个是正数 4、下列各式中,等号成立的是 ( ) A 、-6-=6 B 、(6)--=-6 C 、-11 2=-11 2 D 、 3.14+=-3.14 5、在数轴上表示的数8与-2这两个点之间的距离是 ( ) A 、6 B 、10 C 、-10 D-6 6、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等于其本身,这个数是 ( ) A 、正数 B 、非负数 C 、零 D 、负数 7、若 =1,b =3,则 a +b 的值为( ) A 、4 或 2 B 、2 C 、4 D 、-2 8.选择题: (1)把-2-(+3)-(-5)+(-4)+(+3)写成省略括号和的形式,正确的是( ) A .-2-3-5-4+3 B .-2+3+5-4+3 C .-2-3+5-4+3 D .-2-3-5+4+3 9.计算(-5)-(+3)+(-9)-(-7)+3 1 所得结果正确的是( ) A .-10 3 1 B .-9 3 2 C .831 D .-233 2 (3)-7,-12,+2的代数和比它们的绝对值的和小( ) A .-38 B .-4 C .4 D .38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个负数相减,等于绝对值相减 B .两个负数的差一定大于零 C .正数减去负数,实际是两个正数的代数和 D .负数减去正数,等于负数加上正数的绝对值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4分) 1.一个数的相反数一定比原数小。 ( )

有理数知识点及经典题型

有理数知识点及经典题型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注意:⑴数轴是一条向两端无限延伸的直线;⑵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三者缺一不可;⑶同一数轴上的单位长度要统一;⑷数轴的三要素都是根据实际需要规定的。 2.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关系 ⑴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正有理数可用原点右边的点表示,负有理数可用原点左边的点表示,0用原点表示。 ⑵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但数轴上的点不都表示有理数,也就是说,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不是一一对应关系。(如,数轴上的点π不是有理数) 3.利用数轴表示两数大小 ⑴在数轴上数的大小比较,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⑵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⑶两个负数比较,距离原点远的数比距离原点近的数小。 4.数轴上特殊的最大(小)数 ⑴最小的自然数是0,无最大的自然数; ⑵最小的正整数是1,无最大的正整数; ⑶最大的负整数是-1,无最小的负整数 5.a可以表示什么数 ⑴a>0表示a是正数;反之,a是正数,则a>0; ⑵a<0表示a是负数;反之,a是负数,则a<0 ⑶a=0表示a是0;反之,a是0,,则a=0 6.数轴上点的移动规律 根据点的移动,向左移动几个单位长度则减去几,向右移动几个单位长度则加上几,从而得到所需的点的位置。 相反数 ⒈相反数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注意:⑴相反数是成对出现的;⑵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若一个为正,则另一个为负; ⑶0的相反数是它本身;相反数为本身的数是0。 2.相反数的性质与判定 ⑴任何数都有相反数,且只有一个; ⑵0的相反数是0; ⑶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和为0,和为0的两数互为相反数,即a,b互为相反数,则a+b=0 3.相反数的几何意义 在数轴上与原点距离相等的两点表示的两个数,是互为相反数;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0除外)在原点两旁,并且与原点的距离相等。0的相反数对应原点;原点表示0的相反数。 说明: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 4.相反数的求法 ⑴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只要在它的前面添上负号“-”即可求得(如:5的相反数是-5); ⑵求多个数的和或差的相反数是,要用括号括起来再添“-”,然后化简(如;5a+b的相反数是-(5a+b)。化简得-5a-b); ⑶求前面带“-”的单个数,也应先用括号括起来再添“-”,然后化简(如:-5的相反数是-(-5),化简得5)

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基础试题(含答案)

数 学 练 习(一) 〔有理数加减法运算练习〕 一、加减法法则、运算律的复习。 A .△同号两数相加,取___相同的符号_______________,并把__绝对值相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9) 2、85+(+15) -12 100 3、(–36 1)+(–33 2) 4、(–3.5)+(–5 3 2) -66 5 -96 1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_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用________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互为__________________的两个数相加得0。 1、(–45) +(+23) 2、(–1.35)+6.35 5 -22 3、41 2+(–2.25) 4、(–9)+7 -2 △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___这个数__________。 1、(–9)+ 0=___-9___________; 2、0 +(+15)=____15_________。 B .加法交换律:a + b = ____b+a_______ 加法结合律:(a + b) + c = ____a+(b+c)___________ 1、(–1.76)+(–19.15)+ (–8.24) 2、23+(–17)+(+7)+(–13) -29.15 0 3、(+ 341)+(–253)+ 543+(–852) 4、52+112+(–5 2 ) -2 11 2 C .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__正数___来进行,转化的“桥梁”是____(正号可以省略)或是(有理数减法法 则)。 _____。

有理数的加减法练习题

有理数的加减法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 5分,共30分) 1、 + 8与一 12的和取 _____ 号,+ 4与一 3的和取 ____ 号。 2、 小华记录了一天的温度是: 早晨的气温是一 5 C,中午又上升了 10C ,半夜又下降了 8C, 则半夜的温度是 _______ °Co 3、 3与一2的和的倒数是 ______ , - 1与一7差的绝对值是 ___________ o 4、 小明存折中原有 450元,取出260元,又存入150元,现在存折中还有 __________ 元。 5、 若a 0,b 0,则a b 一定是 _____________ (填“正数”或“负数” ) 6、 把下列算式写成省略括号的形式: (5) ( 8) ( 2) ( 3) ( 7) = _____ 。 二、选择题(每小题 4分,共32分) 1、已知胜利企业第一季度盈利 本)可用算式表示为( A 、12.25 元 B 、— 12.25 元 C 、12 元 D 、— 12 元 1 5 4、 一 2与4—的和的相反数加上 1 _等于( ) 4 6 c 1 ,1 5 , 5 A 、一 8 B 、 4 C 、 D 、4 — 12 12 12 12 5、 一个数加上—12得—5,那么这个数为( ) A 、17 B 、 7 C 、一 17 D 、一 7 6、甲、 乙、 丙三地的海拔咼度分别为 20 米,- -15米和—10米, 那么最高的地方比最低的 地方咼 ( ) A 、10 米 B 、 15米 C 、 35米 D 、 5米 7、计算: ( 5) (3) (9) (7) -所得结果正确的是( 2 ) 1 1 1 1 A 、 10- B 、 9- C 8- D 、 23- 2 2 2 2 &若 a 1 b 3 0,则 b 1 a - 2 的值为( ) A 、 41 B 、 21 C 、 1丄 D 、11 26000元,第二季度亏本 3000元, ) A 、( 26000) ( 3000) B 、 ( 26000)( 3000) C 、( 26000) ( 3000) D 、( 26000)( 3000) 2、 下面是小华做的数学作业, 4 4 ① 0 ( 4) 4 :② 0( 7 7 A 、①② B 、①③ 其中算式中正确的是( 1 1 1 7^) 71 :③(1) 4 4 5 C 、①④ D 、②④ 7笔储蓄业务:取出9.5元,存进5元,取出8元,存进12无, ) ) 1 0 :④( 5 -)0 5 5 存进25元,取出1.25元,取出2元,这时银行现款增加了( 该企业上半年盈利(或亏

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的加减法》说课稿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有理数的减法》是新人教版数学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 “数的运算”是“数与代数”学习领域的重要内容,减法是其中的一种基本运算.本课的学习远接小学阶段关于整数、分数(包括小数)的减法运算,近承第四节有理数的加法运算.通过对有理数的减法运算的学习,学生将对减法运算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为后继诸如实数、复数的减法运算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鉴于以上对教学内容在教材体系中的位置及地位的认识和理解,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经历探索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并能熟练运用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2、能力目标: 经历由特例归纳出一般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表达能力;通过减法到加法的转化,让学生初步体会转化、化归的数学思想. 3、情感目标: 在归纳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中,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进行同伴间的合作学习. 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理解和运用.教学难点是: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减法运算的意义并利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 我们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已具备一定知识储备和一定认知能力的个性鲜明的学生,而不是一张“白纸”,因此关注学生的情况对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 在生活中学生经常会进行同类量之间的比较,因此学生对减法运算并不陌生,但这种认识常常流于经验的层面;在小学阶段学生进一步学习了作为“数的运算”的减法运算,但这种减法运算的学习很大程度上的是一种技能性的强化训练,学生对此缺乏理性的认识,很多时候减法仅作为加法的逆运算而存在.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利用这些既有的知识储备作为知识生长的“最近发展区”来促进新课的学习,另一方面要通过具体情境中减法运算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减法的意义.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本年龄段的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探索欲望强烈,但数学活动的经验较少,探索效率较低,合作交流能力有待加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好调控. 三、教法选择及学法指导: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基于以上理念,结合本节课内容及学生情况,教学设计中采用“引导——发现法”组织教学.其基本程序设计为:创设情境——提出猜想——探索验证——总结归纳——反馈运用.

有理数加减法知识点归纳

一、有理数的加法 1、两个有理数相加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两个正数相加;②两个负数相加; ③异号两数相加;④正数或负数或零与零相加。 2、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注: ①有理数的加法和小学学过的加法有很大的区别,小学学习的加法都是非负数,不考虑符号,而有理数的加法涉及运算结果的符号; ②有理数的加法在进行运算时,首先要判断两个加数的符号,是同号还是异号?是否有零?接下来确定用法则中的哪一条; ③法则中,都是先强调符号,后计算绝对值,在应用法则的过程中一定要“先算符号”,“再算绝对值”。 3、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交换律:a+b=b+a; (2)加法结合律:(a+b)+c=a+(b+c)。 根据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进行有理数的运算时,可以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也可以先把其中的几个数加起来,利用有理数的加法运

算律,可使运算简便。 4、有理数减法的意义 有理数的减法的意义与小学学过的减法的意义相同。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5、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设,则, . 因此,.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例5、计算 (1);(2); (3);(4). [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先定符号,再算绝对值. 解:(1)原式=; (2)原式; (3)原式;

(4)原式. 例6、计算: (1); (2); (3). [分析]适当运用运算律. 解:(1)原式 (2)原式 (3)原式 [小结](1)尽量把正数分成一组,负数分成一组分别计算; (2)遇到分数运算时,尽量把异通分的分为一组.

有理数的加减法知识点 例题 讲解

【知识与技能】 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和减法法则,能熟练地进行有 理数加、减法运算。 知识点1.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零;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 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例1. 计算 (1)(-3.2)+(+4.8) (2)(+7.1)+(-2.9) (3) (- 14)+(+14) (4)(-13)+(+313 ) 例2.判断 (1)两个有理数相加,和一定比加数大. ( ) (2)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的和为0.( ) (3)若两个有理数的和为负数,则这两个数中至少有一个是负数.( ) 课堂练习 1.一个正数与一个负数的和是( ) A 、正数 B 、负数 C 、零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2.两个有理数的和( ) A 、一定大于其中的一个加数 B 、一定小于其中的一个加数 C 、大小由两个加数符号决定 D 、大小由两个加数的符号及绝对 例3.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应用 1.把符号相同的加数相结合 计算:(+5)+(-6)+(+4)+(+9)+(-7)+(-8) 2.把和为零的加数结合 计算:(-15.43)+(-4.15)+(+15.20)+(+4.15)+(+0.23)+(-5) 初一 数学讲义(55期) 第六讲 有理数的加减法

3.把和为整数的加数相结合 计算:(+6.4)+(-5.1)+(-3.9)+(-2.4)+(+4.9) 4.统一形式后再结合(当同一个算式中既有分数,又有小数时,一般要先统一形式,具体统一成分数还是统一成小数要看哪一种计算简便。) 计算:(-0.125)+(-0.75)+(34)+1 8 +1 5.把整数与整数,分数与分数分别相结合[在分拆带分数时,要注意符号。如:-423=(-4) +(-23),而不是(-4+23)] 计算:-423+313+612+21 4 拓展延伸 1.有一批水果,包装质量为每筐25千克,现抽取8筐样品进行检测,结果称重如下(单位:千克):27,24,23,28,21,26,22,27,为了求得8筐样品的总质量,我们可以选取的一个恰当的基准数进行简化运算. (1)你认为选取的一个恰当的基准数为______。 (2)根据你选取的基准数,用正、负数填写上表; (3)这8筐水果的总质量是多少? 例一:计算:(1) (-7)+(-5); (2) (+3)+(-8); (3) (-231)+23 1 ; (4) (-4.8)+0; 练习:下表是几个城市与北京的时差(带正号的数表示同一时刻比北京时间早的时数):

有理数加减法知识点归纳

一、有理数的加法1、两个有理数相加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两个正数相加;②两个负数相加; ③异号两数相加;④正数或负数或零与零相加。 2、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注: ①有理数的加法和小学学过的加法有很大的区别,小学学习的加法都是非负数,不考虑符号,而有理数的加法涉及运算结果的符号; ②有理数的加法在进行运算时,首先要判断两个加数的符号,是同号还是异号?是否有零?接下来确定用法则中的哪一条; ③法则中,都是先强调符号,后计算绝对值,在应用法则的过程中一定要“先算符号”,“再算绝对值”。 3、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交换律:a+b=b+a; (2)加法结合律:(a+b)+c=a+(b+c)。 根据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进行有理数的运算时,可以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也可以先把其中的几个数加起来,利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可使运算简便。

4、有理数减法的意义 有理数的减法的意义与小学学过的减法的意义相同。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5、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设,则, . 因此,.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例5、计算 (1);(2); (3);(4). [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先定符号,再算绝对值. 解:(1)原式=; (2)原式; (3)原式; (4)原式.

例6、计算: (1); (2); (3). [分析]适当运用运算律. 解:(1)原式 (2)原式 (3)原式 [小结](1)尽量把正数分成一组,负数分成一组分别计算; (2)遇到分数运算时,尽量把异通分的分为一组.例7、计算 (1);(2);(3). [分析]把减法转化为加法.

有理数的加减法基础练习题

> 有理数的加减法——计算题练习 班级: 姓名: 得分: 1、加法计算(直接写出得数,每小题2分): (1) (-6)+(-8)= (2) (-4)+= (3) (-7)+(+7)= (4) (-7)+(+4)= (5) (++(-= (6) 0+(-2)= ( (7) -3+2= (8) (+3)+(+2)= (9) -7-4= (10) (-4)+6= (11) ()31-+= (12) ()a a +-= [ 2、减法计算(转化成加法后再写出得数,每小题3分): (1) (-3)-(-4)= (2) (-5)-10= = = (3) 9-(-21)= (4) -(-= | (5) -(-= (6) --= (7) 13-(-17)= (8) (-13)-(-17)= [ (9) (-13)-17= (10) 0-(-3)=

(11) (--(+= (12 1143????--- ? ????? = · 3、加减混合计算题(每小题4分): (1) 4+5-11; (2) 24-(-16)+(-25)-15 解:原式= 解:原式= ? (3) 12-(-18)+(-7)-15 (4) )15()41()26()83(++-+++- , (5) ) 2.0( 3.1)9.0()7.0()8.1(-++-+++- (6) (-40)-(+28)-(-19)+(-24)-(32) ( (7) (+-(--(++(-6) (8) -6-8-2+-+- |

(9) 5314 155326 6767 ???????? -+-++--+ ? ? ? ? ???????? (10) (-+ 1 3 4 ?? + ? ?? +(++ 1 4 2 ?? - ? ??

有理数的定义和加减法讲解学习

知识点 (一)有理数分类 1、有理数的分类: 按有理数的定义分类:按有理数的性质符号分类: 2、正数和负数用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数。 (二)数轴 1、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2、数轴的三要素是: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三)相反数 1、定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2、几何定义:在数轴上分别位于原点的两旁,到原点的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3、代数定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四)绝对值 1、定义: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 2、几何定义:一个数a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 3、代数定义: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即对于任何有理数a,都有 4、绝对值的计算规律: (1)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2)若|a|=|b|,则a =b或a =-b. (3)若|a|+|b|=0,则|a|=0,且|b|=0. 相关结论: (1)0的相反数是它本身。 (2)非负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3)非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4)绝对值最小的数是0。 (5)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6)任何数的绝对值都是它的正数或0,即|a|≥0。(五)倒数 1、定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求法:颠倒这个数的分子和分母。 1 3、a(a≠0)的倒数是 a 有理数的运算 一、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 小的绝对值。 3、一个数同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4、两个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二、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三、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3、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四、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1、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2、两个有理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五、乘方 1、定义: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2、幂的符号法则: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0的任何次正整数次幂都是0。 六、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 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有理数加减法知识点归纳

有理数加减法知识点归 纳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一、有理数的加法 1、两个有理数相加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两个正数相加;②两个负数相加; ③异号两数相加;④正数或负数或零与零相加。 2、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注: ①有理数的加法和小学学过的加法有很大的区别,小学学习的加法都是非负数,不考虑符号,而有理数的加法涉及运算结果的符号; ②有理数的加法在进行运算时,首先要判断两个加数的符号,是同号还是异号是否有零接下来确定用法则中的哪一条; ③法则中,都是先强调符号,后计算绝对值,在应用法则的过程中一定要“先算符号”,“再算绝对值”。 3、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交换律:a+b=b+a; (2)加法结合律:(a+b)+c=a+(b+c)。

根据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进行有理数的运算时,可以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也可以先把其中的几个数加起来,利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可使运算简便。 4、有理数减法的意义 有理数的减法的意义与小学学过的减法的意义相同。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5、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设,则, . 因此,.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例5、计算 (1);(2); (3);(4). [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先定符号,再算绝对值. 解:(1)原式=;

有理数加减法100题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1)25-(-5)+6 (2) 6+9-(-7)(3) 8+3-19 (4) -7+5+9 (5) 6+(-8)-17 (6) -8+10+2 (7) 1.5+3-6.8 (8) 5-9+(-4)(9) 9-13+ (-6) (10)7-9+(-8)(11)15-9+8 (12)8+3-24 (13)23-19-17 (14)22-12-(-8)(15)7+6-15 (16)56-5-(-24)(17)15-6-(-9)(18)2-6+8 (19)6-(-8)-(-2)(20)5+(-8)+7 (21)4-9-3 (22)8+(-6)+(-7)(23)6-9-(-14)(24)8-6+(-8) (25)2-4.5+(1.5)(26)15+(-6)-3 (27)7-9-(-9)

(28)3-(-5)+(-8)(29)23+(-15)-8 (30)6+4-18 (31)4+(-7)-(-6)(32)12+(-4)-3 (33)12-25+8 (34)6+(-5)+(-8)(35)2-(-9)-8 (36)3+1.5-4.6 (37)25-9-(-12)(38)13+(-9)-3 (39)4+6-(-9) (40)21-(-5)+8 (41)3+(-8)-9 (42)16+5-(-2) (43)4+(-8)+(-9)(44)5-(-9)+6 (45)46+9-56 (46)2+(-12)+24 (47)6-(-7)-12 (48)13+4-18 (49)56+(-12)-34 (50)8-12-(14)(51)11+2-(-5) (52)8+(-9)-(-3)(53)15-19+(-8)(54)13+3-(-6)

《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

《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 一、课程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熟练进行整数加法运算。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教师创设的熟悉情境与学生探索法则的过程中,通过观察结果的符号及绝对值与两个加数的符号及其绝对值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分类、归纳、概括的能力。 2、在探索过程中感受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3、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师生交流、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 (2)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体验成功,树立学习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和运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难点: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尤其是理解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三、教学组织与教材处理: 在教学过程中一如既往的开展“新、行、省、信”四字教育模式的教学。 新:创设新的问题情境(足球净胜球数)、开展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交流)、进行新的评价体系(个人评价、教师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 行: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自主、合作探究新知(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教师关注学生是否积极思考问题(几组有理数加法的符号与绝对值特征)、是否主动参与讨论(同号与异号的特征)、是否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概括); 省:在特殊实例的基础上观察、归纳、概括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在实例讲解和自主练习的基础上总结心得、反省得失(如:解后思)。 信:在本节课的探究法则与运用法则中体验成功,增添学习兴趣,树立学习自信心(如在教师用数带正号球的方法得出(+2)+(+3)= +5后,学生按照此思路可以很快得出(-2)+(-3)等其它情形。又如以口答形式判断几组有理数加法的和的符号和在最后以“挑战老师”的形式判断一句话的正误等等)。 同时本节课在运用“正负抵消”和数轴探讨有理数法则时,教师只对第一个或前两个进行指导和示范,其它的留给学生独立得出或合作完成。 另外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化,使学生在比较真实

初一数学有理数加减法练习题及答案_题型归纳

初一数学有理数加减法练习题及答案_题型归纳 一、教学内容: 有理数的加减 1. 理解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则以及减法与加法的转换关系; 2. 会用有理数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二、知识要点: 1. 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1)在小学我们学过,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加法,数的范围扩大到有理数后,有理数的加法所表示的意义仍然是这种运算. (2)两个有理数相加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两个正数相加;②两个负数相加;③异号两数相加;④正数或负数或零与零相加.(3)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相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注意:①有理数的加法和小学学过的加法有很大的区别,小学学习的加法都是非负数,不考虑符号,而有理数的加法涉及运算结果的符号;②有理数的加法在进行运算时,首先要判断两个加数的符号,是同号还是异号?是否有零?接下来确定用法则中的哪一条;③法则中,都是先强调符号,后计算绝对值,在应用法则的过程中一定要“先算符号”,“再算绝对值”. 2.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交换律:a+b=b+a; (2)加法结合律:(a+b)+c=a+(b+c). 根据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进行有理数的运算时,可以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也可以先把其中的几个数加起来,利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可使运算简便. 3. 有理数减法的意义 (1)有理数的减法的意义与小学学过的减法的意义相同.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2)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4.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对于加减混合运算,可以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将加减混合运算转化为有理数的加法运算。然后可以运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简化运算。 三、重点难点: 重点:①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和减法法则;②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难点:①异号两个有理数的加法法则;②将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的过程.(这一过程中要同时改变两个符号:一个是运算符号由“-”变为“+”;另一个是减数的性质符号,变为原来的相反数)

《有理数的减法》知识点解读

《有理数的减法》知识点解读 知识点一:有理数减法法则 1.有理数减法的意义:就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2.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归纳总结:(1)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时,关键是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再按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和运算律进行计算,体现了数学的转化思想.(2)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要注意:将减号变为加号,同时减数变成原来的相反数.(3)数轴上A、B两点间的距离实际就是它们表示的数a、b差的绝对值即:AB=|a-b|.(4)一个数减去0比较容易,而减去一个数,一定要按法则,写成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例1:计算2-(-3)=_____. 分析:先把减法转化为加法运算,再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即2-(-3)=2+3=5. 变式练习: 计算:-3-(-7)= . 参考答案:4 知识点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 1.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1)将减法统一成加法,并写成省略加号的形式.(2)运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简化运算.(3)计算出结果.2.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技巧: (1)把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先加.(2)几个数相加的结果是整数时可以先加.

(3)同分母分数先加.(4)正数与正数、负数与负数分别先加. 归纳总结:在进行有理数运算时,我们可以根据有理数减法法则将减法转化为加法,这样就可将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统一后的式子是几个正数或负数的和的形式,这样的式子叫做代数和. 例2:计算下列各式 (1)(-7)+5-(+3)-(-4); (2)(-4)-??? ??+-??? ??-+??? ? ?-32221322. 分析:对于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先按照有理数减法法则,先把减法化成加法,然后按照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运算,在解决问题时,要先进行全面分析,找出特点,采用适当的步骤,才能计算正确、简便和迅速.根据题目特点,若能应用加法交换律或结合律的一定要尽量先用这些运算律,这样不但可以简便运算,而且还能防止出错. 解:(1)原式=-7+5-3+4=(-7-3)+(5+4)=(-10)+9=-1; (2)原式=2 14214322322214322213224-=--=??? ??-+??? ??--=--+-. 变式练习: 计算下列各式: (1)9-(-4)+(-3)-(+1); (2)5-(124-)+12+(124 -). 参考答案:(1)9;(2) 15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