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典籍
中国航海典籍《瀛涯胜览》英译本的副文本解读

中国航海典籍《瀛涯胜览》英译本的副文本解读作者:季翊刘迎春来源:《外国语文研究》2021年第04期內容摘要:中国航海典籍《瀛涯胜览》真实地记录了郑和船队的海外见闻以及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友好往来。
英国汉学家、研究型译者米尔斯的《瀛涯胜览》英译本是迄今为止郑和航海文献的首部、最重要的外文全译本,可谓西方汉学家郑和航海文献研究的集大成者。
本文将对该译本中的标题、序言、编辑说明、导言、插图、注释、附录等七种副文本展开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副文本在航海典籍《瀛涯胜览》翻译中的有效运用发挥着协调多元主体互动、实现多元文本互现、拓展多元文化互通三个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了中国海洋文化的翻译与国际传播。
希望本研究能够为中国航海典籍翻译、中外海洋文化交流与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等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航海典籍《瀛涯胜览》;英译本;副文本解读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外海洋文化交流历史文献的整理与传播研究”(项目编号:17JZD049)和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海洋文化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传播研究”(项目编号:21DYYJ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季翊,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博士,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包括典籍翻译、翻译与文化传播等。
刘迎春,苏州大学博士,大连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包括典籍翻译、翻译理论与实践等。
Title: An Analysis of Use of Paratexts 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Nautical Classic Ying-yai Sheng-lanAbstract: Ying-yai Sheng-lan, one of the Chinese nautical classics,gives an authentic account of the overseas experience of Zheng He’s fleet and China’s friendly contact with the nations along the Maritime Silk Road.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Ying-yai Sheng-lan by J. V. G. Mills, a British sinologists and scholar translator is the first and the most significant translation of documents on Zheng He’s navigation, having an academic status of the masterpiece research product by western sinologists. The current study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extensive use of such paratexts as the title, preface, editorial notes, introduction, illustrations and maps, footnotes and appendices in Mill’s translation. Research findings reveal that the effective use of paratexts in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nautical classics Ying-yai Sheng-lan have well facilitated the transla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nsmission of Chinese maritime culture by enabling the multiple cultural mediators—the source-text author, the translator, the publisher and the readers—to co-function, and the many-facet paratexts—research data of the source-text and the target text—to co-exist for better comprehension of the source-text and better reception of the target-text, thus bridging the gap of Sino-foreign maritime cultural exchange. It is hoped that this study is conducive to the studies o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nautical classics, Sino-foreign cultural exchange literature, and to the global transmission of the Chinese culture as well.Key words: Chinese nautical classics Ying-yai Sheng-lan; English translation; paratextual analysisAuthors: Ji Yi, Ph. D. in translation studies at Monash University, Australia, is lecturer at the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Shandong Youth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Jinan 250103,China). Her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s, translation and cultural communication. E-mail:**************.LiuYingchun, Ph. D. in translation studies at Suzhou University, is professor and Master Supervisor atthe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Dalian116026, China). His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s,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E-mail:********************.cn一、引言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明朝郑和七下西洋的伟大航海壮举为我国以合作共赢的姿态参与国际体系构建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推荐人文历史 海外历史书籍

推荐人文历史海外历史书籍1.《马镫、骑士与文明》2.《宗教改革运动尼德兰革命与法兰西内战》3.《玛丽亚·特蕾莎:一部哈布斯堡王朝中兴史》4.《美洲奴隶贸易:起源、繁荣与终结》5.《滑铁卢战役:一部军事史》6.《金雀花王朝:从亨利二世到爱德华二世》7.《大英殖民帝国》8.《腓特烈大帝与约瑟夫二世:18世纪的战争与外交》9.《奥利弗·克伦威尔与清教徒革命》10.《澳大利亚史》11.《德国无限制潜艇战》12.《古希腊图书馆史》13.《国际大案》14.《世界历史读这本就够了》15.《1848年革命:席卷法兰西的大风暴》16.《奥托·冯·俾斯麦与德意志帝国建立》17.《一口气读完世界史:图释世界史》18.《欧洲大历史》19.《群星闪耀》20.《写给大家的美国简史》21.《人类群星闪耀时》22.《宽容(黑金系列)》23.《旧制度与大革命》24.《文明的故事(黑金系列)》25.《希利尔讲世界史》26.《图释世界史》27.《穿越非洲两百年》28.《给大家看的日本通史》29.《世界文明启示录》30.《为什么要学点历史》31.《金色国度》32.《希利尔讲世界历史:英汉对照》33.《海上帝国:现代航运世界的故事》34.《战争艺术史(第四卷)》35.《百年五四与青岛》36.《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01:从战争到战争》37.《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02:晦暗不明的战争》38.《欧洲历史》39.《世界简史》40.《宽容:英汉对照》41.《崛起与毁灭:纳粹德国海军元帅雷德尔回忆录》42.《地缘战略经典译丛:地理与世界霸权》43.《法国大革命》44.《哈佛美国史》45.《诺曼底登陆:盟军进攻欧洲及“海王”行动》46.《写给青少年的极简古罗马史》47.《二战大牌局:七强国的战略博弈》48.《卢贡家的发迹》49.《契丹简史》50.《西方科学通史》51.《英国简史》52.《世界历史未解之谜大全集》53.《琉球王国儒家文化十二讲》54.《每天读点世界历史》55.《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法国史》56.《西方通史》57.《古希腊文明的光芒》58.《旧制度与大革命》59.《极简人类史》60.《欧洲全史》61.《全球简史》62.《俄国简史》63.《罗马简史》。
海外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籍

海外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籍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意在简要介绍主题和目的的重要性,以及为读者提供文章的整体框架。
在本文中,我们将要讨论海外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籍,并分析其对于传统文化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通过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历史、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而海外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籍,不仅提供了不同文化视角下的解读,还丰富了西方学术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本文将主要介绍两本海外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籍,分别为书籍A和书籍B。
通过分析它们的背景介绍和重点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些书籍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研究成果。
通过总结这两本书籍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并思考海外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这不仅有助于推动海外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也有利于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两本书籍的背景介绍和重点内容,以及对于它们的研究成果的总结。
最后,我们将对海外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描述整篇文章的组织结构和篇章布局,以及每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以下是文章1.2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示例:文章结构为了系统地探讨海外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籍,本文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提供对整篇文章的概述,包括对海外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和意义的简要介绍。
同时,本部分还会对整篇文章的结构和目的进行说明,以确保读者对文章整体框架有所了解。
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两本代表性的海外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籍,分别是书籍A和书籍B。
对于每本书籍,我们将提供背景介绍和重点内容的分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研究成果。
通过对这两本书籍的深入探讨,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海外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结论部分将总结书籍A和书籍B的研究成果,概括并分析两本书籍在海外研究中国传统文化领域的重要贡献。
中医典籍《难经》英译本在海外的传播与接受研究

2023年7月第39卷㊀第4期外国语文(双月刊)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bimonthly)July,2023Vol.39㊀No.4收稿日期:2023-01-11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认知翻译学研究体系的构建 (17BYY048)㊁四川外国语大学校级项目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孟子“英译研究 (sisu2018014)㊁四川外国语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学科项目) 概念隐喻视角下抗疫儿童绘本英译研究 (5151/508022001071)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王明树,男,四川外国语大学翻译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认知翻译学㊁典籍翻译与传播研究㊂王格,女,四川外国语大学翻译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㊂引用格式:王明树,王格.中医典籍‘难经“英译本在海外的传播与接受研究[J].外国语文,2023(4):43-51.中医典籍‘难经“英译本在海外的传播与接受研究王明树㊀王格(四川外国语大学翻译学院,重庆㊀400031)摘㊀要:中医药典籍是中国传统医学文化的重要瑰宝之一,其翻译工作以及海外传播对于中国文化 走出去 具有重大意义㊂本文以中医药典籍‘难经“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梳理其成书㊁通行本以及英译本情况,再从全球图书馆馆藏情况㊁两大书评网站(Amazon 和Goodreads )中的书籍销售情况㊁海外读者反馈(普通读者评论以及专业读者的书评和引用情况)三个方面对其英译本的海外传播和接受情况进行考察,以期对中医文化的对外传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㊂关键词:中医典籍英译;‘难经“;海外传播与接受中图分类号:H315.9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674-6414(2023)04-0043-090㊀引言中医药典籍博大精深,具有当代医学书籍无法替代的学术价值㊁临床价值和文化价值,它们反映了独特的中国传统医学思想,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同时也是外国医学学者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医学的主要途径之一㊂国务院办公厅(2022年)印发的‘ 十四五 中医药发展规划“,明确规定了 十四五 时期中医药发展目标㊁任务和重点措施㊂中医药典籍的翻译与海外传播是向全世界传输中医药文化㊁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㊂‘难经“又称‘黄帝八十一难经“,是继‘内经“之后的一部中医古典理论书籍㊂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国内外学者讨论更多的是‘黄帝内经“‘伤寒论“的英译情况,而‘难经“作为我国古代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其关注度并不高㊂以CNKI 为例,探讨‘难经“英译本的期刊论文仅有17篇,而其中属于核心期刊的仅有一篇,蒋辰雪㊁严暄暄(2021)以‘难经“英译本为例,探讨了中医翻译与中医海外形象问题,其余论文大多围绕英译本中的术语㊁书名等翻译问题进行了探讨㊂从相关数据可以看出,目前国内鲜有学者研究‘难经“英译本在海外的译介效果,部分文献在整理其英译本海外传播情况时还存在缺漏㊂因此,本文通过梳理相关资料,首先简要介绍其成书㊁通行本以及英译情况,再以全球图书馆馆藏情况㊁两大书评网站(Amazon 和Goodreads)中的书籍销售情况㊁海外读者反馈(普㊃34㊃㊀外国语文2023年第4期㊀通读者评论以及专业读者的书评和引用情况)为衡量依据,综合考察‘难经“英译本在海外的传播和接受效果,以期更好地推动中医文化走出去,为中医药文化精准传播贡献绵薄之力㊂1㊀‘难经“及其英译本简介在探讨‘难经“英译本的传播和接受情况之前,理应厘清其源语文本的基本信息以及相应英译本的主要版本㊂下文将对‘难经“的成书和通行本㊁英译本版本进行简要介绍㊂1.1‘难经“的成书和通行本概述关于‘难经“的作者以及成书年代,历代说法颇多,其主要观点有四种:一是成书于上古,为黄帝㊁岐伯所传;二是成书于战国,为秦越人所撰;三是成书于两汉,分别出自淳于意和名医之手;四是成书于六朝,是六朝后期著作㊂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难经“是东汉时期的医家托名秦越人之作(严季澜等,2002:24)㊂该书创立了独取寸口等诊法,同时充实了经络学说㊂能读懂‘难经“,即可参透养生保健原理和诊疾治病,因此我国古代才有 不读‘内经“‘难经“,必为庸医 的说法㊂‘难经“的古传本早已亡佚,流传于世的主要是其各种注本㊂现流传较广的注本首先是北宋时期的‘难经集注“五卷,起初李元立汇集整理了南宋之前的‘难经“校注本,编撰成‘难经十家补注“,后人据此修订成了‘王翰林集注八十一难经“(即‘难经集注“),由此成为传世通行本,也是现存最早的注本,影响较大,后传入日本,其中武村市兵卫刊本是现存最早刊本㊂后较出名的有:元代滑寿的‘难经本义“,该书版本众多,流传久远;明代张世贤的‘图注八十一难经辨真“,该书通俗易懂,是刊行最多的注本(吉文辉等,2000:170)㊂除此之外,清代徐大椿的‘难经经释“㊁民国张山雷的‘难经汇注笺正“,甚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全文校注㊁节选校注㊁白话语译等20余种著作,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㊂日本学者对此研究也颇多,有玄医氏的‘难经注疏“㊁滕万卿的‘难经古义“等㊂1.2‘难经“英译本概况通过搜索WorldCat联机联合目录数据库㊁Google学术㊁必应(Bing)等数据,截至2022年7月30日,查询到‘难经“英译本共有六部㊂1978年,加拿大籍华裔学者吕聪明博士(Henry C.Lu)英译了‘黄帝内经“和‘难经“的合译本(The Yellow Emperor s Classic of Internal Medicine and the Difficult Classic:Complete Translation of Nei Jing and Nan Jing/A Complete Translation of The Yellow Emperor s Classic of Internal Medicine and the Difficult Classic),由东方文化学院出版社(Academy of Oriental Heritage)发行㊂1994年,该出版社又再版了‘黄帝内经“和‘难经“的合译本,书名为A Complete Translation of Yellow Emperor s Classics of Internal Medicine(Nei-jing and Nan-jing)㊂直到2004年,温哥华国际中医学院(International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Vancouver)将此合译本重印出版,名为A Complete Translation of Nei-Jing and Nan-Jing:The Yellow Emperor s Classics of Internal Medicine and the Difficult Classic,但‘难经“部分无明显变化,因此,我们把这三个时期的英译本归为一部㊂而真正意义上的首部‘难经“英译本应当是慕尼黑大学医史学的文树德教授(Paul U. Unschuld)于1986年所作,该全译本(Nanjing:The Classic of Difficult Issues,以下简称文译本I)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出版㊂2016年,此英译本第二版(以下简称文译本II)问世,由同一出版社出版,该版本增添了三世纪到20世纪中日学者的评注(王尔亮等, 2019:25),可以说其将历代‘难经“注本中的阐释也进行了综合翻译㊂㊃44㊃㊀王明树㊀王格㊀中医典籍‘难经“英译本在海外的传播与接受研究㊀美国学者鲍勃㊃弗劳斯(Bob Flaws)的英译本(The Classic of Difficulties:A Translation of the Nan Jing)于1999年由美国蓝罂粟出版社(Blue Poppy Press)出版,2003 2006年期间,此全译本经过了多次重印发行㊂2015年,董华(Dong Hua)博士和苏㊃艾伦㊃盖特勒(Sue Ellen Guettler)合作完成的译本Nan Jing:The Classic of Difficult Issues由美国CreateSpace Independent Publishing Platform出版㊂国内第一部完整的‘难经“译文由上海师范大学李照国翻译完成,被收录在他翻译的‘黄帝内经㊃灵枢“(The Yellow Emperor s Canon of Medicine:Spiritual Pivot)的附录中,标题为 Huangdi Bashiyi Nanjing:Yellow Emperor s Canon onEighty-one Difficult Issues ,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于2008年出版㊂该部译作也被纳入了1995年启动的 大中华文库 之中㊂综上所述,‘难经“英译时间相对较早,而且具有持续性㊂译者包括国内外中医教育家㊁翻译家㊁医史学家等,译本是由国内外享有权威的大学出版社或商业出版社出版㊂不管是译者还是出版社,他们打开了‘难经“英译本在海外传播的窗口,为‘难经“在海外的传播与接受做出了重大贡献㊂2㊀‘难经“英译本的海外传播和接受情况下文主要从全球图书馆馆藏情况㊁两大书评网站(Amazon和Goodreads)中的书籍销售情况以及海外普通读者评论㊁权威期刊异域专家书评和引用情况对‘难经“英译本进行考察㊂2.1全球图书馆馆藏情况要衡量一部作品在海外的传播范围,一项重要指标就是考察有多少家国外图书馆收藏该部作品㊂WorldCat是全球最大的在线联合书目记录数据库,基本上涵盖了世界范围内的图书馆的所有图书和资料㊂通过检索该数据库,我们统计出了收藏‘难经“英译本的全球图书馆数量㊁国家和地区分布情况,详见表1㊂从表1中可以发现,文树德译本在全球馆藏数量上遥遥领先,即使第二版是在2016年重新修订发行的,其结果仍比其他译者的译本要多㊂这或许得益于第一版作为首部全译本所带来的影响力,从而带动了第二版的进一步传播㊂位居第二名的是弗劳斯的译本,其译本多次再版发行,受到蓝色罂粟出版社(Blue Poppy Press)的青睐,其中部分原因可能是弗劳斯是该出版社的编辑,但不可否认其译本在海外还是具有一定的影响力㊂其次是吕聪明译本,其译本由于是‘内经“和‘难经“合译本,无法直接判断其‘难经“英译部分对整体所起的效果,虽其译本再版次数相对较多,但总馆藏数量不太理想㊂而董华译本馆藏量仅一本,可以说并未受到重视,李译本可能没有被收录进数据库,无法查到其相关信息㊂表1㊀‘难经“英译本的全球图书馆馆藏数量和具体分布情况译本名称出版时间馆藏数量国家与地区数量总计吕聪明译本1978419941200410美国3澳大利亚1以色列1中国1澳大利亚2美国715㊃54㊃㊀外国语文2023年第4期㊀译本名称出版时间馆藏数量国家与地区数量总计文译本I1986246中国5美国182英国17德国13澳大利亚9瑞士5法国3以色列2丹麦2南非1荷兰1新西兰1日本1新加坡1瑞典1比利时1匈牙利1246文译本II201642中国2美国29英国4澳大利亚2德国1日本1以色列1瑞典1瑞士142弗劳斯译本199927200312004320061美国18澳大利亚5英国1意大利1瑞典1新加坡1德国1美国3美国132董华译本20151中国11李照国译本2008 ㊃64㊃㊀王明树㊀王格㊀中医典籍‘难经“英译本在海外的传播与接受研究㊀㊀㊀从英译本的地域分布来看,各译本遍布于美洲㊁欧洲㊁亚洲㊁非洲等多个国家,总体上各译本在美国的图书馆数量远超其他国家,由此可以看出美国在‘难经“英译本的对外传播上起到了主导作用㊂其中,文译本数量最多,且分布范围最广,由此可见其受喜爱之程度㊂其余译本则传播范围较小,董华译本也仅在中国香港有图书馆馆藏㊂2.2书籍销售情况通过考察‘难经“英译本的销售情况能大致反映其传播效果㊂本文主要从两大读书网站Amazon和Goodreads中提取读者评论等级(包括评论星级㊁评分人数㊁评论人数)和该书的畅销排名数据,以此分析其在海外的总体销售情况(见表2)㊂表2㊀‘难经“英译本的销售情况译本名称读者评论等级Amazon Goodreads销售量排名星级评分人数评论人数星级评分人数评论人数吕聪明译本5/511 11,033,431文译本I5/5158 4.09/5232946,630文译本II 4.1/5101 4.09/52321,624,785弗劳斯译本4/5199 3.6/551618,617董华译本 4.1/51510 2,579,761李照国译本5/532㊀㊀表2反映出各译本的总体评分星级较高,甚至出现无差评的情况㊂文译本I和II的评分人数和评论人数在两大网站中均处于靠前状态,再次印证其受欢迎程度较高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弗劳斯和董华两位译者的译本情况,前者的评分人数最多,评论人数位居第二,证明此译本不仅深受出版社的青睐,而且受到了普通读者的广泛关注;而后者评分人数也相对较多,且评论人数排名第一,该现象恰好与上文馆藏量数据相反,说明董华的译本更能引起普通读者的兴趣㊂吕聪明译本和李照国译本的销售情况不够理想,但提供了评分的读者都给出了五星级的高分,零差评㊂从畅销书排名角度看,弗劳斯译本和文译本I排名居于前两位,且前者的译本在61万以上,比同类其他中医典籍排名都高,如‘伤寒论“多数英译本排名都在百万左右㊂文译本II和董华译本虽排名百万以上,其出版时间较晚,但此成绩也是可圈可点㊂吕聪明的译本的排名情况相对较差,排名千万,李照国的译本则无排名的相关信息㊂2.3读者反馈此处的读者反馈主要指普通读者评论以及专业读者的书评和引用情况㊂读者作为译介作品的最终接受者,他们的看法尤为关键,根据其批判进行完善译文,能够更有效地促进作品在海外的传播和接受㊂2.3.1普通读者评论虽然普通读者可能缺乏专业知识储备,无法精准地指出翻译作品中存在的某些问题,但其通过阅读提出的一些建议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㊂在关注精英读者群体的同时,还应广泛采取普通读㊃74㊃㊀外国语文2023年第4期㊀者的有效建议,学术的触角必须沉入社会的底层(耿强,2021:17)㊂本文所用数据为上表2中搜集的读者评论,共34条(删除了重复评论)㊂虽然数据数量有限,但在一定程度上仍能反映出译作在海外的受欢迎程度以及存在的问题㊂表3㊀普通读者的评论关键词译本简称Amazon &Goodreads吕聪明译本much more understandable ,keep the original meaning and intention ,expensive文译本Ias expected ,available historical context ,information on the framework of translation ,notes ,useful book ,the original Chinese text ,the commentaries ,a critic s point of view ,the greatest interpretations ,the masterpiece ,excellent ,an utterly complete edition ,a large hardback format ,D Chang Shih-hsien s Graphs ,a monumental work ,a concentrate of Chinese TCM ,the most profound ,deep work ,give many aspects文译本IIa big job ,very confusing and sometimes misleading弗劳斯译本horrible publication ,size and translation ,an inadequate translation ,a book for training medical practitioners ,serious mistakes ,a text that is not bogged down by overly scholastic terminology ,against standardized terminology ,nothing redeeming ,omits much of the information ,a simple translation ,without commentary ,pocket size ,well translated ancient wisdom ,clear ,concise and readable ,not the best translation (from a scholarly perspective )but avery accessible one董华译本very poor ,explain nothing ,be understood in contemporary clinical settings more effectively ,bring this classic to life ,help so much for understanding TCM ,deep and profound insight ,clearly explained some misconceptions ,the best book ,some terms have been mixed up李译本excellent ,additional commentary ,legendary text㊀㊀从整体上看,海外读者对‘难经“英译本持积极肯定态度的人数达74%左右,差评主要集中于弗劳斯的译本和董华的译本㊂评论的内容包括了各译本的翻译质量㊁副文本㊁价格㊁尺寸㊁实用性等㊂好评的关键词有 最伟大的翻译 符合预期 注释非常好 不朽的作品 中医㊁语言和文化的浓缩 等,差评的关键词有 糟糕的出版㊁尺寸和翻译 不充分的翻译 严重的错误和误导 省略了很多有用的信息 术语混淆 等㊂普通读者反映的这些译本的优劣之处对中医典籍的传播与接受有一定启示作用㊂2.3.2专业读者的书评和引用情况本文所指专业读者主要是异域专家,包括医学领域研究者㊁科技史研究者㊁翻译研究专家等㊂良好的译介效果除了要获得海外普通学者的反响,还需赢得异域行家的认同(吕敏宏,2011:11)㊂下文将通过检索EBSCO㊁Elsevier㊁ProQuest㊁Jstor㊁Google Scholar 等平台数据,收集专业读者的书评以及‘难经“英译本被引用的情况㊂经检索,‘难经“英译本中文译本I 被引用次数最多,有191次;其次为弗劳斯的译本,35次;紧随其后为文译本II,共29次;较靠后的为吕聪明的译本和李照国的译本,分别为四次和三次;董华译本未查到相关引用数据㊂由此可见,1986年的文译本作为首部‘难经“英译本,在海外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弗劳斯译本也受到较多国际学者的关注,而其他译本则未引起足够的重视㊂据上述国际平台数据显示,异域专家读者的书评均是对文译本的评价,书评人在海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并且发表的文章都刊登于国外权威期刊上㊂而其他译本的评论散见于中国学者发表在国外期刊的文章中,不属于本研究范畴㊂1987年,美国加州大学东方语学院教授唐纳德㊃哈珀㊃84㊃㊀王明树㊀王格㊀中医典籍‘难经“英译本在海外的传播与接受研究㊀(Donald Harper)在‘医史通报“(Bulletin of the History of Medicine)上给予了高度赞赏: 鉴于像‘难经“这样技术性和理论性很强的著作,其语言晦涩,文树德的翻译质量值得称赞㊂ (Harper,1987: 272)日本医学比较史研究者粟山茂久(Shigehisa Kuriyama)于1988年在‘亚洲研究杂志“(The Journal of AsianStudies)上评价道: 作品的主要优势在于其对文本历史的关注和对翻译的重视㊂ (Shigehisa,1988:365)但书评中并不是一味赞扬,他认为: 没有中医思想背景的学生无疑会发现‘难经“的大部分内容令人费解㊂其中充满了陌生的概念和意想不到的思想转向,但文译本的解释性注释相对较少㊂ (同上,364)通过以上的数据分析可以发现:文译本I在海外认可度最高,大多数普通读者和专家读者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弗劳斯的译本受到了出版社的支持,但在普通读者群体中争议较大;董华的译本受到了普通读者的高度关注;其他译本似乎表现平平,未受到较大关注㊂3㊀‘难经“译介对中医典籍英译的启示中医典籍是中国文化典籍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难经“英译本在海外的传播与接受的分析研究,我们认为中医典籍在译介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四方面的问题:第一,医学术语翻译问题㊂中医典籍中术语众多,术语标准化程度不高,命名方法也不统一,这会造成中医名词翻译时的混乱㊂比如‘难经“中对于 五脏六腑 的翻译,文树德翻译为 the[body s]five long-term depots and six short-term repositories ;弗劳斯翻译为 the five viscera and six bowels ;董华翻译为 the five zang and six fu ㊂ 五脏 通常指 心㊁肝㊁脾㊁肺㊁肾 , 六腑 则对应 小肠㊁胆囊㊁胃㊁大肠㊁膀胱㊁三焦 ,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官方译本同弗劳斯译本一样,对于这类具有中医特色的术语,可以采取两种方法:一是直接采用官方标准化译本;二是通过音译,再加上必要的注解,这能让异域读者一眼就明白是外来词汇,不至于产生误解,译文也更简洁明了,易做到规范化㊂若中医术语与西医术语相通,则可直接采取直译;若需阐释中医辨证思想的推理过程的术语,可以采用意译法,如代表 金木水火土 的五行,则根据其内涵译为 lungs㊁liver㊁kidney㊁heart㊁spleen ,便于读者理解;甚至有些术语可以采用兼译法,即意译㊁音译㊁直译等交叉使用,如 微脉 译为 wei-pulse , 太阳经 译为 taiyang channel 等㊂第二,副文本元素的利用㊂ 副文本 概念由法国文论家热拉尔㊃热奈特(Gérard Genette)提出,其指代 在正文本和读者之间起着协调作用的㊁用于展示作品的一切言语和非言语的材料 (肖丽, 2011:17)㊂对于副文本利用最好的‘难经“英译本为文译本I和II,呈现了所有原文,为有中文知识背景的读者提供了比较原文和译文的机会㊂此外,他的版本还首次引用了数百年来中日两国对‘难经“的大量重要评论和注释,文译本II还从文献学㊁方法论㊁汉学等角度对前版‘难经“进行了修订,突出了五行阴阳的哲学平衡㊂简言之,这两个译文版本的注释和评论长度远远超过了译文本身,这为研究‘难经“英译提供了重要的学术参考㊂同时,文译本I和II都为较难理解的医学概念绘制了大量图表,并且在附录中还为读者提供了相关的医学术语词汇表㊂可以说文译本I和II为中医典籍翻译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译介与传播模式,其中包括原文㊁译文㊁图表㊁评论㊁注释㊁医学术语表等㊂第三,译介主体的选择㊂中医典籍的译介最好由西方汉学家主导,如‘难经“英译者中的文树德和弗劳斯,文树德不仅翻译了‘难经“‘黄帝内经“,还撰写了一系列中医专著,如Medicine in China:㊃94㊃㊀外国语文2023年第4期㊀A History of Ideas㊁Medicine in China:A History of Pharmaceutics等,备受医学界的关注,介于他在传播中医文化方面的成就,他获得了2017年 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的殊荣㊂弗劳斯以汉学家㊁翻译家和中医讲师的身份在美国赢得了知名度,他也是美国蓝罂粟出版社的创始人之一,翻译了‘难经“‘中藏经“,其中医专著The Secret of Chinese Pulse Diagnosis㊁Chinese Medical Psychiatry在海外也颇受读者欢迎㊂因此,在中医典籍外译过程中,选择与这些知名度较高的西方译者合作,有利于典籍英译本在海外的广泛传播,这是因为他们自身的文化资本㊁社会资本㊁符号资本等是译介获得成功的不可或缺的因素㊂第四,传播渠道的选择㊂传播渠道包括出版社㊁广播电台㊁网络媒体等,其译作的传播效果密切相关㊂例如选择具有广泛知名度的出版社,对中医药文化的海外传播具有积极作用,它不仅可以扩大译作的读者数量,还能提高译作在西方社会的文化影响力㊂文译本I和II所在的加州大学出版社是美国六大大学出版社之一,自20世纪50年代成为世界级大学出版社,其对严谨学术规范的坚持有助于出版物赢得深刻的学术和社会影响,自译本出版后,Pacific Journal of Oriental Medicine㊁American Acupuncturist㊁California Journal of Oriental Medicine等国外重要医学期刊相继发表了相关研究㊂董华译本由Create Space Independent Publishing Platform发行,该出版社是从2000年成立于美国加州斯科特谷的一家小有名气的出版社发展起来的,其与一个电影在线平台CustomFlix Lab合作,为学者提供在线出版服务㊂它于2005年被亚马逊收购,改名为CreateSpace㊂一般来说, CreateSpace上的书籍只能通过亚马逊或者Kindle进行阅读㊂如今,亚马逊网站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销售网站,因此其中的图书可以传输到世界各地,受到全世界读者的青睐㊂中医典籍英译本如果借助这些权威出版社㊁网络媒介等平台进行传播,定能进一步扩大其海外知名度和影响力㊂4㊀结语从整体上看,‘难经“英译本在海外的传播与接受情况并不乐观,除了文树德的译本和弗劳斯的译本受到较多关注外,其他译本都未引起广泛关注㊂然而,‘难经“中的医学价值颇高,理应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㊂通过对‘难经“英译本在海外的传播与接受情况的调查分析,我们发现:中医典籍在翻译和传播过程中,应该注重中医术语的翻译问题,充分利用副文本元素补充说明中医文化的丰富内涵,同时还应重视译介主体的选择工作,做到传播渠道多样化,以期中医典籍在海外产生良好的译介效果㊂总之,随着中医典籍译介规模的扩大,除了医经类典籍,还有本草学㊁临床类㊁诊断学典籍等也纳入了典籍外译的行列㊂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医典籍译介研究的蓬勃发展不仅会为中外医学领域提供宝贵的学术价值,还能进一步推动中医思想文化的对外传播与交流㊂参考文献:Dong Hua&S.E.Guettle.2015.Nan Jing:The Classic of Difficult Issues[M].Scotts Valley:CreateSpace Independent Publishing Platform.Flaws,B.1999.Classic of Difficulties:A Translation of the Nan Jing[M].Boulder:Blue Poppy Press. Harper,D.1987.Book Review of Nan-Ching:The Classic of Difficult Issues [J].Bulletin of the History of Medicine(2): 271-272.Shigehisa,K.1988.Book Review of Medicine in China:Nan-Ching the Classic of Difficult Issues [J].The Journal of Asian ㊃05㊃㊀王明树㊀王格㊀中医典籍‘难经“英译本在海外的传播与接受研究㊀Studie(2):364-365.Unschuld P.U.2016.Nan Jing:The Classic of Difficult Issues(second edition)[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耿强.2021.翻译接受研究的现状㊁问题与途径[J].上海翻译(4):13-18+95.国务院办公厅.202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 十四五 中医药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办发 2022 5号)[EB/OL].(2022-03-03)[2022-10-19].http:ʊ/xinwen/2022-03/29/content_5682270.htm.蒋辰雪,严暄暄.2021.当代西方学者的中医翻译与中医 他我 形象的构建和传播[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63-69.吉文辉,王大妹.2000.中医古籍版本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吕敏宏.2011.中国现当代小说在英语世界传播的背景㊁现状及译介模式[J].小说评论(5):4-12.王尔亮,陈晓.2019.中国文化 走出去 视域下中医药典籍在海外的译介研究[J].中国出版史研究(3):22-31.肖丽.2011.副文本之于翻译研究的意义[J].上海翻译(4):17-21.严季澜,顾植山.2002.中医文献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A Study of the Overseas Dissemination andReception of the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NanjingWANG Mingshu㊀WANG GeAbstract: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reasur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culture,the translation and overseas dissemination of TCM text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going out of the Chinese culture.Taking Nanjing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is paper first sorts out its completed books,popular versions and English translations,and then examines the overseas dissemination and acceptance of its English translations from three aspects:global library collections,book sales in the two major book review websites(Amazon and Goodreads),and overseas readers feedback(general readers reviews, professional readers book reviews and quotations)in order to have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external dissemination of TCM culture.Key words:English translations of TCM classics;Nanjing;overseas dissemination and reception责任编校:朱晓云㊃15㊃。
近代海外汉学名著丛刊·古典文献与语言文字

近代海外汉学名著丛刊古典文献与语言文字I. 前言II. 海外汉学名著丛刊介绍III. 古典文献研究IV. 语言文字考证V. 结语I. 前言海外汉学名著丛刊是一部涵盖了古代文献和语言文字领域的重要著作,它为我们深入了解我国古代文化、文学、历史和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本文将针对近代海外汉学名著丛刊中的古典文献与语言文字进行介绍和分析,以期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些有关这一领域的深入了解。
II. 海外汉学名著丛刊介绍海外汉学名著丛刊是一部系统地对我国古代文献和语言文字进行整理、研究和出版的著作,它由一系列的专家学者共同编撰,旨在为海外汉学研究和我国文化传播提供权威的参考资料。
其中,关于古典文献与语言文字的部分涵盖了从古代经典文献到现代语言文字学的广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论语》、《尚书》、《诗经》、《文言文》、《古代汉语》等。
在海外汉学名著丛刊中,关于古典文献的研究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这些研究主要包括对我国古代经典文献的整理、研究和翻译,旨在为读者提供对我国古代文献的全面了解。
通过海外汉学名著丛刊,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我国古代经典文献的内涵、历史和影响。
IV. 语言文字考证另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关于语言文字的考证。
海外汉学名著丛刊中的语言文字考证涉及了古代汉语、文言文、现代汉语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它为读者提供了一系列权威的语言文字研究成果,涵盖了从音韵学到语法学的广泛内容。
通过这些研究,读者可以深入了解我国语言文字的演变和特点,丰富自己的语言文字知识。
V. 结语近代海外汉学名著丛刊所涵盖的古典文献与语言文字是非常丰富和有价值的。
它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我国古代文化和语言文字的机会,对于海外汉学研究和我国文化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读者能够通过阅读这些著作,更好地了解我国古代文献和语言文字的魅力。
由于近代海外汉学名著丛刊在古典文献与语言文字领域的丰富内容和深刻研究,它不仅仅是一部学术性的著作,更是对我国文化传承和弘扬的重要贡献。
海外汉学研究必读书目

学术训练和作为知识背景的阅读书目《治史三书》,严耕望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李剑鸣著,上海三联书店,2007。
《法国史学革命:年鉴学派,1929-1989》(The French Historical Revolution: The Annales School, 1929-1989),[英]彼得·伯克(Peter Burke)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二十世纪历史学》(Historiograph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From Scientific Objectivity to the Post-modern Challenge),[美]伊格尔斯(Georg G. Iggers)著,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超越伟大故事:作为文本和话语的历史》(Beyond the Great Story: History as Text and Discourse),Robert F. Berkhofer, Jr.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历史学与社会理论》(History and Social Theory),[英]彼得·伯克(Peter Burke)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文化的阐释》(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美]克利福德·吉尔兹(Clifford Geertz),译林出版社,2008。
《社会学》(Sociology),[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著,李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历史社会学手册》(Handbook of Historical Sociology),[英]杰拉德·德兰迪(Gerard Delanty)、恩靳·伊辛(Engin F.Isin),李霞、李恭忠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山海经中关于海洋的故事

山海经中关于海洋的故事
《山海经》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地理典籍,其中记载了大量关于山川、河流及海洋的神奇故事。
在《山海经》中关于海洋的故事,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描绘了人们对于海洋的神秘和畏惧。
其中一则关于海洋的故事是关于东海的《海外西经》。
东海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大海,被认为是人间与神灵的交界之地。
据《海外西经》记载,东海中有一个神秘岛屿,名为蓬莱。
蓬莱岛据说是海上仙境,居住着长生不老的神仙。
人们相信,只有通过特殊的方法,才能进入蓬莱岛,获得长生不老的神奇力量。
这个故事表达了人们对于海洋的向往和对永生不老的憧憬。
另外一个著名的故事是关于北海的《北山经》。
北海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海域,也是《山海经》中记载的四大海洋之一。
北海中有一个神秘的海岛,名为交阯。
交阯岛上有一座巨大的宫殿,是海神的居所。
据说,海神拥有巨大的力量,能够控制海洋的涛涛浪潮。
每当海洋有风浪时,人们便向海神祈求平安。
这个故事反映了人们对海洋的敬畏和对自然力量的崇拜。
此外,《山海经》中还记载了许多关于海怪和神奇生物的故事。
比如,有关于海底的巨蛇和鲨鱼的传说,它们被描述为巨大而凶猛的生物,常常引发海上的风暴和海啸。
还有关于海中的仙鹤和金鱼的传说,它
们被认为是海洋中的神兽,能够带来好运和幸福。
这些故事展示了人们对于海洋中生物的猜想和对未知事物的好奇。
总的来说,《山海经》中关于海洋的故事丰富多彩,既表达了人们对海洋的敬畏和向往,又展示了人们对于神奇生物的幻想和想象力。
这些故事既是古人对于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总结,也是对于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思索。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好书精选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好书精选海外中国研究丛书致力于推动对中国的深入研究,为海内外学者和对中国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中国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平台。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该丛书中备受推崇的好书。
1.《中国近现代史》:这本书由著名历史学家罗维基教授编写,是对中国近现代历史最全面、权威的研究之一。
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该书详尽地介绍了每个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社会和文化变革。
透过这本书,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历史发展脉络以及过去两个世纪对今天中国的影响。
2.《中国文化纵横谈》:该书由著名文化学家余英时先生编写,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中国文化的主要方面。
从语言、文学、宗教、哲学到绘画、音乐、戏剧等,作者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深入浅出地展示给读者。
对于想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是必不可少的指南。
3.《中国政治经济学》:该书由中国经济学家李稻葵教授撰写,系统地介绍了中国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作者以中国特定的历史、文化和政治背景为基础,研究了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并探讨了中国政治经济学的特色和趋势。
这本书是对中国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一部重要著作,对于想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发展的读者来说是必读之作。
4.《中国社会变迁》:该书由中国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编写,详细介绍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和转型。
作者以对比研究的方法,探讨了中国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讨论了农村和城市社会、家庭和婚姻、教育和社会阶层等方面的变化。
这本书为读者提供了理解中国社会发展的关键观点和理论框架。
5.《中国历史地理学》:该书由中国历史地理学家林建华教授编写,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
作者以中国特有的地理环境为背景,研究了中国历史地理的演变和变动。
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理特征和人文景观的探索,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地理环境与历史文化的互相影响。
以上仅是海外中国研究丛书中的几本好书精选。
这些书籍凭借权威性的研究,深入浅出的写作风格,为读者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国的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续日本纪》 续日本纪》
《续日本纪》,日本现存最早的历史典籍之一, 续日本纪》,日本现存最早的历史典籍之一, 以诏敕等文书类的资料为基础编撰, 以诏敕等文书类的资料为基础编撰,记事 简洁,资料丰富,可信性较强。 简洁,资料丰富,可信性较强。其收载范 围自文武天皇元年(697) 围自文武天皇元年(697)至桓武天皇延历 十年(791) 96年的历史 年的历史。 十年(791)约9代96年的历史。
《三国史记》 三国史记》
三国史记》 高丽时代金富轼(1075-1151) 《三国史记》,高丽时代金富轼(1075-1151 ) 朝鲜古籍中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著,朝鲜古籍中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三国遗事》 三国遗事》
三国遗事》 《三国遗事》,作者为高丽王朝的佛教僧侣一然 1206-1287) (1206-128记全书》。黎朝史官吴士连等撰修的 编年体正史,是研究越南近代以前历史最基本、 编年体正史,是研究越南近代以前历史最基本、 最重要的史书。 最重要的史书。
《中西交通史资料汇编》 中西交通史资料汇编》
《中西交通史资料汇编》:张星烺编 中西交通史资料汇编》:张星烺 》:张星
《老乞大》、《朴通事》 老乞大》、《朴通事》 》、《朴通事
《老乞大》、《朴通事》:14世纪上半期, 老乞大》、《朴通事》:14世纪上半期, 》、《朴通事》:14世纪上半期 朝鲜出现的两本汉语教科书。 朝鲜出现的两本汉语教科书。
《日本书纪》 日本书纪》
日本书纪》 日本现存最早的历史典籍之一。 《日本书纪》。日本现存最早的历史典籍之一。 世纪天武天皇授意编写, 世纪舍人亲王、 7 世纪天武天皇授意编写 ,8 世纪舍人亲王、太 安万侣等人奉命修成,成书于720 720年 安万侣等人奉命修成,成书于720年。
传教士的相关材料
《高丽史》 高丽史》
《高丽史》,李氏朝鲜官纂史书,主要记述高丽王 高丽史》 李氏朝鲜官纂史书, 朝的历史。 朝的历史。
《燕行录》 燕行录》
出使明清两朝时根据 《燕行录》是朝鲜时代使臣们出使明清两朝时根据 燕行录》是朝鲜时代使臣们出使明清两朝 其见闻所作的记录 韩国李基中汇编有《 其见闻所作的记录。韩国李基中汇编有《燕行录 全集》, 100册 2001年东国大学出版社出版 》,共 年东国大学出版社出版。 全集》,共100册,2001年东国大学出版社出版。
《中国印度见闻录》 中国印度见闻录》
《中国印度见闻录》2卷,阿拉伯佚名撰。此书 中国印度见闻录》 阿拉伯佚名撰。 是用阿拉伯文撰写的游记, 是用阿拉伯文撰写的游记,原书既未题书名又未 署作者,从内容看是汇录一些商人、 署作者,从内容看是汇录一些商人、水手的见闻 而整理成书。 而整理成书。
《世界征服者史》 世界征服者史》
《朝鲜王朝实录》 朝鲜王朝实录》
朝鲜王朝实录》 《朝鲜王朝实录》是把自朝鲜王朝始祖太祖至哲 宗的25 472年 1392-1863年 25代 宗的25代472年(1392-1863年)按年月日记录 的编年史, 1893卷888册 的编年史,共1893 卷888 册。内容函盖朝鲜时期 的政治、外交、军事、制度、法律、经济、产业、 的政治、外交、军事、制度、法律、经济、产业、 交通、通讯、社会、风俗、美术、工艺、 交通、通讯、社会、风俗、美术、工艺、宗教等 各个方面的史实, 各个方面的史实,是在世界上罕见的宝贵历史记 录。
《柏朗嘉宾蒙古行纪》。教皇的使节柏朗·嘉 柏朗嘉宾蒙古行纪》。教皇的使节柏朗 嘉 》。教皇的使节柏朗 Carpini) 1245年从里昂出发访 宾(Plano Carpini)于1245年从里昂出发访 问蒙古, 问蒙古,参加了选举贵由为大汗的忽里勒台 大会, 1247年返回里昂 年返回里昂, 大会,至1247年返回里昂,向教皇提交了这 次旅行的报告, 次旅行的报告,详细记录了他所看到和听到 的有关蒙古人的一切。 的有关蒙古人的一切。
第五章 海外与中国相 关文献概说 朝鲜半岛汉籍举例 越南汉籍举例
《三国史记》 三国史记》 三国遗事》 《三国遗事》 高丽史》 《高丽史》 燕行录》 《燕行录》 朝鲜王朝实录》 《朝鲜王朝实录》 《大越史记全书》 大越史记全书》
传教士的相关材料
日本汉籍举例
《日本书纪》 日本书纪》 续日本纪》 《续日本纪》
《世界征服者史》,波斯人志费尼(Javaini) 世界征服者史》,波斯人志费尼(Javaini) 》,波斯人志费尼 本书完成于13世纪60年代, 13世纪60年代 著。本书完成于13世纪60年代,记载蒙古早 期的历史,被公认为13 13世纪上半期蒙古和中 期的历史,被公认为13世纪上半期蒙古和中 西亚历史的权威性著作。 亚、西亚历史的权威性著作。
《鲁布鲁克东行记》 鲁布鲁克东行记》
《鲁布鲁克东行记》。1253年,法国国王派出传 鲁布鲁克东行记》。1253年 》。1253 教士鲁布鲁克( Rubruck)出使蒙古, 教士鲁布鲁克(Wiliam of Rubruck)出使蒙古, 鲁布鲁克在蒙哥汗的营帐所在地及哈剌和林逗留 了数个月的时间, 了数个月的时间,回国后向法国国王呈递了这次 旅行的报告,被后人称为《鲁布鲁克东行记》。 旅行的报告,被后人称为《鲁布鲁克东行记》。
白图泰游记》 《伊本·白图泰游记》 伊本 白图泰游记
白图泰游记》。伊本·白图泰为14世纪 《伊本·白图泰游记》。伊本 白图泰为14世纪 伊本 白图泰游记》。伊本 白图泰为14 摩洛哥著名旅行家, 14世纪40年代来到中 世纪40 摩洛哥著名旅行家,在14世纪40年代来到中 其游记中讲到了游历中国的情形, 国,其游记中讲到了游历中国的情形,曾到 过刺桐(泉州)、行在(杭州)、 )、行在 )、汗八里 过刺桐(泉州)、行在(杭州)、汗八里 大都)等地, (大都)等地,对于中国的丰富物产和人情 风俗都作了一些叙述。 风俗都作了一些叙述。
《史集》 史集》
《史集》,作者拉施德丁(Rashid-ad-Din), 史集》,作者拉施德丁(Rashid-ad-Din), 》,作者拉施德丁 本书对于研究12 13世纪蒙古史 12、 世纪蒙古史、 本书对于研究12、13世纪蒙古史、中亚史以 及元史具有很高的价值。 及元史具有很高的价值。
《柏朗嘉宾蒙古行纪》 柏朗嘉宾蒙古行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