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贯古今 经典诵读润童心
让国学经典浸润孩子心灵

让国学经典浸润孩子心灵作者:夏秀虹来源:《都市家教·下半月》2011年第03期【摘要】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经典更是灿若星河。
这些经典美文,凝聚了前贤的大智大慧,睿语哲思,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感染熏陶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这是古人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小学阶段是孩子们记忆的最佳时期,诵读经典古诗文,对青少年进行国文经典教育,可以使孩子受到良好的文学滋养,增加文化积淀,并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让他们受益终生。
【关键词】经典诵读教育学以致用一、开展经典诵读的意义1、开展经典诵读是继承弘扬传统文化的需要。
有人说,现在的孩子有知识,没文化。
孩子们没文化主要表现在没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没有较高的文化素养。
经典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传承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功能,让孩子从小广读博览,诵读千古经典,接受名家名篇的熏陶,是丰富孩子文化素养,继承弘扬传统文化的最有效途径。
2、开展经典诵读是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培育民族精神的需要。
“俗语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人格的养成,奠基在童年。
中国古代文化历来讲究文以载道,国学所蕴含的“仁义礼智信”是我们民族文化中不可放弃的精髓,融会在国学经典中的智慧、风骨、胸怀和操守都将成为少年儿童开启智慧,培养品德的重要资源。
“人之初,性本善”小学生心地向善,并且可塑性强,诵读国学经典不仅能让我们的孩子们出口成章,写文章时引经据典,更重要的是能够获得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资源——“天下为公”的理念,“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治学态度,“学而时习之”的良好习惯。
3、开展经典诵读是实施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新课程要求阅读必须是为提升学生精神生活的活动,为养成学生终身读书习惯,培养阅读兴趣和终身持续发展奠基。
经典传承文明 诗词润泽童心

经典传承文明诗词润泽童心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基因,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近日,平罗县西庄小学开展了“经典传承文明诗词润泽童心”的活动。
此次诗歌朗诵比赛,是该校为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六一"儿童节而举办的系列活动之一。
比赛中,选手们身着汉服,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诵读经典诗歌。
诵读内容有古诗、现代诗和现代词曲等。
选手们声情并茂地朗诵着《诗经》里那一首首饱含浓浓爱意的诗词;学生们在朗诵中仿佛走进了诗歌世界,用一首首美妙动听的诗词营造了浓浓的校园氛围......活动中还穿插了丰富多彩的互动环节,学生和老师们一起唱着《祖国,我爱你》等歌曲,共同唱响对祖国最美好的祝福和赞美。
此次活动旨在通过“诵读经典美文、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这样一种形式,让孩子们在读诗吟诵中浸润。
关于朱子文化进校园国学经典润童心的诗

关于朱子文化进校园国学经典润童心的诗
校园里书声琅琅,
朱子文化润童心。
诵读经典传承道,
品德教育心中存。
春风吹拂朱子语,
知行合一润童心。
弘扬儒学敬师长,
爱读书学有所成。
朱子家训铭心间,
家族德育记心头。
家校联合育新人,
中华文化代代传。
[说明]
这首诗描绘了朱子文化进校园,在校园中弘扬儒学,爱读书、学有所成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对家族德育的重视和对家校联合育人的期望。
诗中通过描绘校园书香氛围和朱子文化的滋润,表达出对孩子心灵的滋养和文化传承的使命。
传承经典,润泽童心

传承经典,润泽童心祖国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汇聚着中华民族的思想精髓,闪耀着东方文明的智慧光芒。
习总书记说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中华文明的深厚积淀,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我校也深知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近年来,学校在推进传统文化课程的建设和完善方面作了一定的探索,主要有:一、纲要引领,立德树人《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中对传统文化也提出了具体要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为主要学习内容,培养学生根植于传统文化深厚土壤的高尚情操,实现弘扬传统美德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
学校的第一要务是教书育人,但归根结底,就是文化育人。
优秀的学校文化总是如春风细雨般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般地影响着全体师生的成长、发展。
经过千百年思想精粹、价值取向与我校“以德育人,精心做事,打造最美乡村学校”的办学宗旨、育人目标不谋而合,因此,开设传统文化课程有利于焕发师生精神,积淀办学底蕴,增强可持续发展动力,进而形成学校独特的校园文化,把学校建成师生共同分享的精神家园。
要大力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让每一个学生在经典的名篇佳句中受到熏染、得到教益、净化心灵、启迪智慧、塑造人格,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二、精心编选,继承发展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愿学、乐学,在传统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精选内容,尽量选用适合各年级学生诵读的文质兼美的名篇佳段。
还根据不同的年龄特点进行选读:低年级学习诵读《弟子规》《幼学琼林》《三字经》;高年级学习诵读《朱子家训》《大学》《中庸》等。
我们剔除消极、过时甚至愚昧、落后的篇章、句段,努力为学生送上一份纯正、高雅的传统文化大餐。
我们还根据学生的发展及趣味编写了校本课程,把十二生肖以诗词引领,诵读生肖诗词、生肖成语、生肖故事等方式将生肖文化蕴于其中。
经典润泽童年 传承中华文明

经典浸润童年传承中华文明——金水区艺术小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金水区艺术小学以“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塑造学生美好人生”为己任,坚持“初之所予,艺美人生”的办学理念,以人文的元素润泽师生,以文化的传承铸就品牌。
自2014年开始,学校把经典诵读建设列为学校的特色,纳入学校的发展规划之中,将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作为学校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积极开展,成为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表现和创新载体。
一、主题凝聚,资源整合在学校的鼓励引导下,教师首先根据自己班学生的接受能力、喜好所需,选择书目,带领学生尝试背诵。
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学校、老师在不断的实践反思中,本着“精心推荐、鼓励引导、过程规划、尊重师生喜恶”的原则,采用分阶段分层次推进的方式,形成了基本的课程体系:“国学经典诵读”+“中华诗词”+“名著阅读”三项内容。
其中“国学经典诵读”低年级段以《三字经》《弟子规》为主,中年级段以《增广贤文》《中华千字文》为主,高年级段以《笠翁对韵》《论语》为主要诵读内容。
“中华优秀诗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推荐优秀的古诗词篇目。
例如:低年级段以《敕勒歌》《春晓》《江南》《小池》等易记易诵、朗朗上口的绝句、乐府诗为主;中年级段除此之外,又增加了律诗以及篇幅较短的宋词、小令;而高年级段在先前背诵的基础上又加大了宋词和简短古文的背诵。
“名著阅读”每学期根据孩子的阅读水平推荐5本书,其中两本为必读书目,三本为选读书目,以便学生有重点有选择地进行课外阅读。
在推荐书目的选择上,低年级段以绘本、经典童话为主,中年级段以儿童文学为主,高年级段以文学名著、人物传记为主。
有层次、有梯度地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二、方法多样,成效明显而在经典诵读的实施策略上,我们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作了如下要求:着眼"熏陶",注重"感悟",即以激发兴趣、内化行为、陶冶情操为目标。
虽提倡探究但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
中华经典,浸润童心-----五年级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典诵读展示活动

中华经典,浸润童心
-----五年级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典诵读展示活动
10月27—28日,五年级以“中华经典,浸润童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经典诵读展示活动隆重举行。
比赛现场,各班以传统经典类诗文诵读为主要形式,配以歌舞、乐器演奏等形式,将《弟子规》、《三字经》、《少年中国说》、《毛主席诗词》、《水调歌头》等一首首优秀的经典诗文精心演绎,唤起了同学们对中华经典诗文的温暖记忆,激荡起蕴藏在诗歌中最普遍、最深刻、最能打动人心的思想情感,赢得了热烈掌声。
据了解,此次经典诵读比赛学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着眼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坚持立德树人,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精神,旨在通过比赛活动,让全校学生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引导少年儿童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充分挖掘与诠释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积极引导少年儿童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年级报道)。
传统文化润童心,书香礼仪沁满园

传统文化润童心,书香礼仪沁满园
第一小学坚持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培育中华民族美德,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主题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在“中华文化进校园”活动中,注重营造文化氛围,陶冶高尚情操,我校召开骨干语文教师及班主任会议,制定了“诵读经典”活动方案,每天早晨语文老师组织学生诵读,从读的形式到读的方法都进行了有效地尝试,并且针对学校民汉合校的实际,组织民汉各年级班级结对子,相互学习,既让孩子们在玩中、乐中诵读经典又增进了民族团结。
此外还注重中华书法传统教育,每天下午上课前各班都有20分钟的写字时间。
我们充分利用这一阵地,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相关训练,取得较好的效果。
以“经典诵读、快乐阅读”为突破口,让少数民族孩子学习传统文化,通过朗诵、唱歌、舞蹈等形式,将传统文化中的《弟子规》用维汉两种语言以快板、舞蹈等形式演绎,使少数民族孩子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以活动为契机,开展传统文化活动如:每年的冬至、端午节、重阳节等节日,我校邀请不同民族的家长、学生、老师一起动手包饺子、包粽子。
少先队员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
走出校园,以社会实践提高民族团结意识。
让学生投身社会,开展社区服务、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
学校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维吾尔族人家感受维吾尔族的民居特点,家装风格,并体验维吾尔族食品——“馕”的制作过程。
小学生经典传统文化诵读篇目(40篇)

小学生经典传统文化诵读篇目(40篇)以下是40篇小学生经典传统文化诵读篇目的列表:1. 《论语》中的经典故事2. 《三字经》的名句3. 《弟子规》的教导原则4. 《孙子兵法》中的战略智慧5. 《古诗十九首》的诗词欣赏6. 《百家姓》中的常见姓氏7. 《史记》中的历史故事8. 《资治通鉴》中的历史典故9. 《红楼梦》中的传统文化描写10. 《西游记》中的神仙故事11. 《水浒传》中的英雄事迹12. 《名人传》中的历史名人13. 《四书五经》中的经典文化14. 《清明上河图》的绘画技巧15. 《蜀道难》的古文阅读16. 《陈涉世家》的历史事件17. 《离骚》的诗意表达18. 《墨子》的思想理念19. 《庄子》中的哲学思考20. 《论衡》的辩证思维21. 《春秋》中的历史纪实22. 《战国策》中的政治智慧23. 《诗经》中的民族文化24. 《周礼》的古代礼仪规范25. 《周易》中的卜筮术数26. 《楚辞》的辞章赏析27. 《山海经》中的奇幻传说28. 《列子》的寓言故事29. 《文心雕龙》的文学理论30. 《韩愈诗集》的文化评论31. 《唐诗三百首》的诗意抒发32. 《宋词精选》的琴棋书画33. 《元曲选》中的曲艺表演34. 《明史》中的明代历史35. 《钢琴协奏曲》的音乐鉴赏36. 《十面埋伏》的传统戏曲37. 《秦腔》的地方戏剧38. 《黄鹤楼》的文化象征39. 《狮子山下》的戏曲唱段40. 《红军不怕远征难》的革命精神以上是一份包含40篇小学生经典传统文化诵读篇目的文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文化贯古今经典诵读润童心
——黄岛区东风小学“我们的节日▪清明”经典诵读比赛简讯为了加深同学们对我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领悟,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调动同学们对文学的爱好和积极性,5月2日下午,黄岛区东风小学在多媒体教室举行了“我们的节日▪清明”经典诵读比赛。
在诵读活动中,各班轮番登场,同学们个个着装整齐、精神抖擞、气宇轩昂、英姿焕发,尽情展示自己嘹亮的嗓音和青春风采。
同学在配乐声中朗诵起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古诗,诵出了他们对清明的理解,对春天的热爱;展示了中华民族多彩的诗歌文化和厚重的历史底蕴。
同学们朗诵内容丰富多彩,得到了全场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此次学校充分挖掘中华传统节日,以诵读的形式开展民族传统节日教育,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发挥自身文化素质的平台,激发了学生对朗诵诗歌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让学生们了解传统文化习俗。
参加活动的同学兴致勃勃地说:“原来这些诗词里蕴含着这么丰富的内容,我也要好好学习朗诵,诵出对诗词独道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