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标点符号专题复习
2024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积累与运用专题四语文运用常考考点突破考点2标点符号

1.感叹句的句 的一千多青年,又握起手来了,我们
尾。
昆明的青年决不会让你们这样蛮横下
去的!(《最后一次讲演》)
2.语气强烈的祈 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
使句句尾。 (《伟大的悲剧》)
考点2 标点符号(2023、2022)
类型 标号 引号
(“”)
基本用法
举例
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
1.行文中直接引 用的话,用引号
2.语气舒缓的祈 请您稍等一下。 使句句尾。
1.疑问句的句 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
尾。
候,手有没有颤抖?(《邓稼先》)
2.反问句的句 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
尾。
料理自己么?(《背影》)
考点2 标点符号(2023、2022)
类型 点号 叹号
(!)
基本用法
举例
特务们!你们错了!你们看见今天到会
逗号 1.句子内部主语 第二间小屋,盛放我们的事业。 (,) 与谓语之间如需 (《精神的三间小屋》)
停顿,用逗号。
考点2 标点符号(2023、2022)
类型
基本用法
举例
2.句子内部动词与
宾语之间如需停
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社 戏》)
点号 逗号 顿,用逗号。
(,) 3.句子内部状语后
边如需停顿,用逗 几分钟后,他们开始继续往上爬。
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标示。
我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敬
业与乐业》)
2.需要着重议论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说
或强调的内容, 用引号标示。
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考点2 标点符号(2023、2022)
中考语文基础考点专题复习 标点符号(解析版)

专题09 标点符号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什么地方我曾经看见这样一棵苍老的枸杞树呢?是在某处的山里吗?是在另一个地方的花园里吗?B.活得洒脱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拘谨的人,容易烦恼。
C.近期上映的国庆档电影《我和我的家乡》讲述了五个故事,从《北京好人》到《神笔马良》,从城市到山区到高原……等,一幕幕剧情无不勾起回忆,催人泪下。
D.“都到齐了吗,同学们?”老师说,“到齐了我们就可以出发了。
”【答案】C【详解】C.“……等”中省略号后不能加“等”。
故选C。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央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成为观众津津乐道的话题______没有大牌明星的登场,只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学生______没有声嘶力竭的喊叫,只有安安静静地书写。
节目开播以来,全国刮起了一股汉字听写风潮,还催生了一批“听写族______A.,;”。
B.。
;。
”C.,,”。
D.。
,。
”【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标点符号的正确应用。
第二小句语意紧承上句,所以第一处用逗号隔开。
“没有大牌明星的登场,只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学生”和“没有声嘶力竭的喊叫,只有安安静静地书写”之间是一个并列的分句,结构相似,中间用分号隔开。
“听写族”是个特定称谓,句号表示全句的结束,所以句号要放在引号外面。
3.一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由陈传兴执导的纪录片□掬水月在手□9日在上海率先点映。
该片讲述了96 岁古典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的传奇人生□用如诗如歌的影像将叶嘉莹的个人生命历程与唐诗宋词的□史诗□融为一片月色溶溶的精神河流。
A.《》;“ ”B.“ ” ,《》C.“ ” ;《》D.《》,“ ”【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了解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引号标示语段中直接引用的内容或需要特别指出的成分,书名号标示书名、卷名、篇名、刊物名、报纸名、文件名等,标示电影、电视、音乐、诗歌、雕塑等各类用文字、声音、图像等表现的作品的名称,“掬水月在手”是纪录片的名称,用书名号,不用引号;“史诗”是语段中直接引用的内容,用引号,不用书名号;分号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关系分句之间的停顿,以及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中第一层分句之间的停顿,逗号表示句子或语段内部的一般性停顿,第二个分句和第三个分句是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用逗号;故选D。
中考语文《病句修改、标点符号》专题复习

【病句修改】①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②随着天舟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③读经典作品,会拓宽我们人生的感受和视野。
④恐龙灭绝事件认为是由约6600万年前的一颗陨石撞击地球所导致。
⑤有些家长为孩子孩子购置了多功能电话手表,是一种可以双向通话、能准确定位,并具有防水功能的电子设备。
⑥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们团委今年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⑦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⑧随着城市共享单车的出现,不仅给人们出行带来便利,而且环保、经济。
⑨为提高节目的文化特色,《朗读者》邀请文化艺术节重量级专家参与节目的策划与制作。
⑩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⑪我们期待“五四的火炬”再次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注入青春的能量,激励新时代的广大青年紧紧围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谱写新的青春乐章。
【标点符号修改】1.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看了媒体发布的收视率报告,我们才知道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到底有多火。
B.人生,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
C.大诗人苏轼曾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D.应该关注的是传统文化的形式?还是传统文化的内涵?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2.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如何让古典音乐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并深入人们的内心?一些艺术家分享了自己工作中的经验与感悟。
B.文艺工作者只有真正深入生活并紧跟时代步伐,才可能创作出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优秀作品。
C.原始人类阅读的对象就是大自然:山峦在蔚蓝的天空下寂静绵延,野鹿在蜿蜒的溪流旁边悠闲漫步。
D.历史正剧往往庄重严整,因为它倾向于真实再现,历史传奇常常灵动丰盈,因为它有较多理想色彩。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常见标点符号及其作用》课件

四、考题讲练
3.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例句中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例:以适当方式了解陈独秀、黄镇、邓先……这些家乡人物,撰写一篇《家乡人 物志》。 A. 他听到这里,突然站住脚,呆了一会儿,说:“那!……那我们送回去吧!” B. 他返回试验田对那些出现分离的稻株进行研究,高的、矮的、早熟、迟 熟……一一做了详尽记录。 C. “我急着赶火车,再有半小时就开了,可我又想买点首都的糖……”老张立 即征得前面的同意,很快给他称完糖。 D. 在生命的高度和广度上,他一直在 探索自己的边界,直到他生命戛然而止的那一天……
密相连的。 4.用在“说、是、证明、例如、如下”等动词之后,表示提起下文。
例如:⑥在螳螂的世界里,有一种奇特的现象是:“结婚”就意味着雄螳螂 走向自己的坟墓。 5.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或分句之后。
例如:⑦三七:中药名。 ⑧原来鲁镇是僻静地方.还有些古风:不上一更,大家便都关:00(8时)、14:12:36(14时12分36秒)。
②他气得连声说:“好,好……算我没说。” (3)表示思维的进行或跳跃。
例如:“你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
(4) 表示说话时断断续续。 例如:他说:“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
完成……任务。” (5)表示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例如:“其实你不该去信。我妈要是晓得我现在……”她只 说了半句话,就哽咽了。 (6)表示对话中的沉默不语。
10表示引出对话。 示例:──你长大后想成为科学家吗?
──当然想了! 11表示事项列举分承。 示例: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环境物理学分为以下五个分支学科: ──环境声学; ──环境光学; ──环境热学; ──环境电磁学; ──环境空气动力学。 12用于副标题之前。 示例:飞向太平洋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B )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唯一的家园。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兴则
文明兴。过去10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创造了多个世界之最□森林资源
增长最多,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能耗强度降低最快□中国生态文明
建设不仅造福中国人民,也为世界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提供了宝贵经
口诀八:书名号和引号 书画报刊影视歌,书名号在左右写;活动比赛主题会,要
用引号来标明。如: (1)《长安三万里》以盛唐为背景,讲述了身处局势之中的
高适回忆起自己与李白的过往的故事。 (2)最近,学校组织了以“我们的节日与传统文化”为主题
的学习活动。 口诀九:省略号
省略号不能与“等”“等等”连用。
二、巩固练习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学习目标
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能 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正确运用 标点符号。
一、九个口诀记标点
口诀一:问号
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倒装问,全句末尾才用问;连 续问;每句末尾都用问;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如:
(1)你打算是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 (2)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3)除了他能去,还有谁呢?你吗?你能去吗?我看你不能 去吧? (4)我不知道他叫什么。
__文__化__是___精__神__命___脉__(_或__文__化__是___命__脉__)_。
(2)请在第②句方框内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
(3)请将下面的语句分别填在第③句的横线上。(只填序号)
A.文化强民族强
B.文化兴国运兴
4.下列方括号中填入的标点符号,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越来越多的孩子意识到[A]只有在心中深植劳动的种子[B]真正 挥洒劳动的汗水[C]懂得物力维艰的道理[D]拥有自立自强的精 神,才能在思想、品格上获得长久的滋养。 A., B., C., D.。 解 析 : “ 在 心 中 深 植 劳 动 的 种 子 ”“ 真 正 挥 洒 劳 动 的 汗 水”“懂得物力维艰的道理”“拥有自立自强的精神”为并列 关系,均是“在思想、品格上获得长久的滋养”的做法,中间 都应该用逗号隔开,故D处的句号应改为逗号。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标点符号》课件

导析:B 第一处,“共同的”与“唯一的”表并列,应用顿号;第二处, 方框后面的内容是对前面的“世界之最”的说明,应用冒号;第三处, “世界之最”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应用省略号。故选B。
问号、引号、书名号的用法
[典例2](2023黄冈改编)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B) A.我喜欢泰戈尔的诗:“在那群星之中,有一颗星星,指引着我的生命通 过未知的黑暗”。 B.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 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 如丝如缕…… C.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 D.《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东汉将其列为 《七经》之一,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1.顿号、逗号、
分号、省略号 1.辨析标点
的用法
符号的正误
2.问号、引号、2.给句子加
书名号的用法 标点符号
3.冒号、破折 3.分析标点
号、括号的用 符号的作用
法
2—4分
1. 掌 握 常 用 标 点 符 号 的 用 法,准确辨析功能相似的标 点符号之间的差异。对特殊 用法要加深记忆,分类记忆 2.在正确感知句意、段意的 基础上,弄清句与句之间的 关系,以便准确判断、合理 使用标点符号 3.认真审读题干,准确捕捉 有关标点的考查信息,揣摩 命题者的出题意图和规律
5.(2023陕西改编)阅读语段,在第②句括号内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 ①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②一个民族的复兴,总是以文化的兴盛
为强大支撑( )一个时代的进步,总是以文化的繁荣为鲜明标识。③ 新时代十年,我国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 发生历史性变革,呈现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的生动图景。 导析:“一个民族的复兴,总是以文化的兴盛为强大支撑”与“一个时 代的进步,总是以文化的繁荣为鲜明标识”为并列关系的语句,中间应 使用分号。 答案:;
中考语文标点符号专题复习

中考语文标点符号专题复习中考语文标点符号专题复一、知识综述1.标点符号分为标号和点号。
2.点号分为句末点号和句中点号。
①句末点号:包括句号、问号和感叹号三种,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一个较大的停顿。
②句中点号:包括顿号、逗号、分号和冒号四种,表示句中的停顿和结构关系。
3.标号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包括引号、破折号、括号、省略号、着重号、书名号、连接号、间隔号和专名号九种。
二、具体用法一)顿号和逗号1.表示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但表示确数的地方必须有顿号。
例①:他三十六七岁。
他的年龄不确定,所以“六七”中间不能用顿号。
)例②:今天做值日的是四、五组。
做值日的对象是确定的,就是四组和五组,所以“四五”中间要用顿号。
)2.并列词语间用逗号,不是并列词语的不能用顿号。
例:新建小区内的住宅共24幢、396套,绿化率达到45%。
24幢和396套是包容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所以中间的顿号应去掉。
改为:新建小区内的住宅共24幢396套,绿化率达到45%。
)3.较长的并列成分间可以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例: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大雁的歌唱,使年轻人深深陶醉了。
(并列成分不是词而是短语了,一般用逗号。
)4.并列成分间已有问号和叹号,不应再用顿号,也不用其他点号。
例:这时课堂里响起了“向孔繁森研究!”“向孔繁森致敬!”的口号。
(两个并列成分间已用了叹号,所以不应用任何标点符号。
)5.并列成分内部还有并列时,小并列间用顿号,大并列间用逗号。
例:上海的越剧、沪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汇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上海、安徽、河南属于大并列,中间用逗号,越剧和沪剧属于小并列,中间用顿号。
)二)分号分号:表示并列复句内部分句之间的停顿,停顿比逗号要长。
如果分句内部已经用了逗号,并列分句之间必须用分号。
只有一重关系的复句(非并列关系),分句间一般用逗号,不用分号。
在句中凡用逗号不能很清楚地表达并列分句关系的地方就用分号。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项复习:标点符号用法+课件

被”是比喻,引号表示特殊含义;B项,“之”是火把排列的形状,用引号表示强调论述对
象;C项,“你管得着吗”是引用他人话语,表引用;D项,“电子蛙眼”是对人类模仿蛙
眼发明的物品的名称,表特殊称谓。
2.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党领导大别山区军民创造 了“28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奇迹。气势磅礴的大别山区,见证了中国革命从星星之火到燎 原之势,太多令人心潮澎湃的往事,都在这里发生。
选文中“28年红旗不倒”的引号和C都表强调。A.“北京话”是表特定称谓;B.“大师” 和“发扬国光”是表反语讽刺;D.“863计划”表示有特定意义的简称,即特定称谓。
3.……然而,也正是这千百来逐渐趋于完美的绘画准则,让一些画家“长跪不起”, 不敢轻易逾越雷池,仍在使用今日的笔墨纸张道说古人程式化的话语……
标点符号专项复习
1
学习目标 1.熟悉标点符号常考题型及变化 2.掌握冒号、引号、破折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停顿和语气。分为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
句末点号:用于句末的点号,表示句末停顿和句子的语气。包括句号、问号 、叹号。
句内点号:用于句内的点号,表示句内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包括逗号 、顿号、分号、冒号。 2、 标号
“救场如救火”,他二话不说,包上头就扮戏。 鲁迅在书桌上刻了一个小小的 “早”字。
课堂练习
即时训练 1
1.为了塑造“原汁原味”的中国“包宝宝”,石之予和华裔美术总监刘碧青 走遍多伦多、旧金山、奥克兰等地的中国城,观摩华人妈妈的打扮以及买菜说话 的动作,包括她们在公园打太极的样子。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原汁原味”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冬天的土地上“白棉被”盖得越厚,春天麦子就长得越好。 B.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 C.适当地改善自己的生活,岂但“你管得着吗”,而且是顺乎天理,合乎人情的。 D.人们从青蛙的眼睛得到启示,发明了“电子蛙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标点符号专题复习一、知识综述。
1.标点符号分标号和点号。
2.点号分句末点号和句中点号。
①句末点号:包括句号、问号、感叹号三种,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一个较大的停顿。
②句中点号:包括顿号、逗号、分号和冒号四种,表示句中的停顿和结构关系。
3.标号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包括引号、破折号、括号、省略号、着重号、书名号、连接号、间隔号和专名号九种。
二、具体用法。
(一)顿号逗号1.表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但表确数的地方必须有顿号。
例①:他三十六七岁。
(他的年龄不确定,所以“六七”中间不能用顿号。
)例②:今天做值日的是四、五组。
(做值日的对象是确定的,就是四组和五组,所以“四五”中间要用顿号。
)2.并列词语间用顿号,不是并列词语的不能用顿号。
例:新建小区内的住宅共24幢、396套,绿化率达到45% 。
(24幢和396套是包容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所以中间的顿号应去掉。
改为:新建小区内的住宅共24幢396套,绿化率达到45% 。
)3.较长的并列成分间可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例: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大雁的歌唱,使年轻人深深陶醉了。
(并列成分不是词而是短语了,一般用逗号)4.并列成分间已有问号和叹号,不应再用顿号,也不用其它点号。
例:这时课堂里响起了“向孔繁森学习!”“向孔繁森致敬!”的口号。
(两个并列成分间已用了叹号,所以不应用任何标点符号)5.并列成分内部还有并列时,小并列间用顿号,大并列间用逗号。
例:上海的越剧、沪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汇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上海、安徽、河南属于大并列,中间用逗号,越剧和沪剧属于小并列,中间用顿号)(二)分号分号:表示并列复句内部分句之间的停顿,停顿比逗号要长。
如果分句内部已经用了逗号,并列分句之间必须用分号。
只有一重关系的复句﹙非并列关系﹚,分句间一般用逗号,不用分号。
在句中凡用逗号不能很清楚地表达并列分句关系的地方就用分号。
例:a.他的神色,还是那么安祥;他的举止,还是那么凝重。
b.李明考上了清华大学,在建筑系学习;我考上了财经学院,读会计专业。
c.东道主人民的文明程度,不仅代表个人素质高低,而且关系到世博会能否圆满成功。
(三)冒号★★★使用冒号常见的错误有以下几种情况:1.冒号套用。
应避免一个冒号范围里再用冒号。
例:心理学研究表明:影响儿童心理发展有三个重要因素:遗传、环境和教育。
(这里两个冒号套用了,将第一个冒号改为逗号,这属于课本上归纳的“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2.冒号一般管到句终,若只管到句子的中间,不能管到句终不能用冒号。
例①:记者在一些家中采访,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作业多,作业时间长,有时做作业到深夜,这些情况在全国多处学校都存在。
(句中冒号只能管到“作业到深夜”,所以使用错误,可将冒号改为逗号。
)例②:毛泽东有两句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我从中感受到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
(从表面看,冒号后面的内容全是提示的范围,其实不然。
这里提示的只是两句诗,或者将冒号改为逗号,或者将“罴”后逗号改为引号内的句号。
)★★★“说”后面的标点:说在前面用冒号,说在中间用逗号,说在末尾用句号,说后转述“某某”话的大意,一般用逗号。
1.他难过地说:“算了,不看了,你们去吧。
”2.“让大家笑笑,有什么不好?我又不少了些什么。
”他说。
3.“他不信,”全体石块一齐说,“马上给他看看,把他扔下去!”4.朋友去看了回来报告说,最喜欢那件花色皮衣,很孩子气的。
(四)引号1.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
例:我联想到了唐朝贾岛的诗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诗独立成句,句号放在引号内)2.引文不完整或者说引文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这时,句末点号(问号、感叹号除外)放在后引号的外面。
引文末尾是问号或感叹号,无论直引、夹引都放在引号之内。
例①: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引文不完整,句号放在引号外。
)例②:我们的口号是“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感叹号放在引号内)(五)问号1.句子里虽然有疑问词,但全句不是疑问句,句末不应用问号。
例:我不知道这件事是谁做的?但我猜做这件事的人一定对我们的情况比较熟悉。
(“谁”虽然是疑问词,但全句用的却是肯定语气,所以问号应改逗号。
)2.选择问句中,选择项之间用逗号,问号用在最后一个选择项之后。
例:是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和“时势造英雄”这时两个选择项,所以中间应用逗号。
)3.连续问句,每个问句末均用问号(承接较紧密的中间可用逗号)。
例:除了他能去,谁还能去?你吗?你能去吗?(六)省略号前后的标点:1.省略号前如果是句号、叹号、问号(句末点号)、冒号,说明前面是完整的句子,那么句号、叹号、冒号、问号应保留。
例:不受制约的权力将产生腐败现象。
但是,谁来制约?谁来监督?谁能制约?谁能监督?……尚有一系列问题需要深入探讨。
2.省略号前如果是顿号、逗号、分号(句中点号),说明前面不是完整的句子,那么顿号、逗号、分号要省掉。
例:一群马,在公孙龙子眼里是“非白马”,是黑马、青马、黄马、棕马……的综合。
3.注意:省略号与“等”“等等”不能并用。
(省略号和“等”都可以表示列举的省略,所以不能并用。
)例:昨天我上街买了青菜、鸡蛋、鸭子等……(错误!)(七)叹号1.如果有成分倒置,感叹号放在句末。
多美呀,秋天的北京!(这句话的正常语序是“秋天的北京多美呀”,所以感叹号应放在句末。
)2.两个叹词连用,一般后一个用叹号,前一个用逗号。
啊,啊!又到春天了。
(第一个叹词“啊”后面用逗号,第二个叹词“啊”后面用叹号)(八)书名号:影视作品的名称应该用书名号,但电视栏目、话题,则不能用书名号,而应该用引号。
例:a.“焦点访谈”是我们大家都喜欢看的栏目。
b.请以“责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三、巩固练习。
(一)下面应加入那些标点符号?1.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2.我国的古代四大发明是火药( )印刷术( )指南针( )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伟大的贡献。
3.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4.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岳飞、文天祥、邓世昌()无数民族英雄。
5.“唉!”作家叹道()“红尘之中,人海茫茫,要找出个不知姓名的陌生人来,这不是大海捞针吗?”6.这些动物从哪儿来()它们是曾经生活在野外,后来才被引诱到农场里的吗()7.花怎么会有各种美丽鲜艳的色彩呢()8.我不知道她为什么没来上学()9.就看怎样的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10.你忍心让你的智慧之门关闭吗()你愿意永远盲目地让别人带着你走吗()你愿意永远只做两脚书柜吗()(二)改一改:1.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2.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2004年“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
3.我国第一座自主设计、自行建造的国产化商业核电站“秦山第二核电厂”的2号机组核反应堆首次临界试验获得成功,将于年内并网发电。
4.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四、中考真题。
1.(2016·德州)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B )A.什么地方我曾经看见这样一棵苍老的枸杞树呢?是在某处的山里吗?是在另一个地方的花园里吗?B.当一个十七、八岁的健美青年向你走来,他给你的印象是爽直、纯洁、豪华、富丽。
C.英国当代诗人西格夫里·萨松写过一行不朽的警句:“我的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
”可以说这行诗是象征诗派的代表。
D.著名作家、翻译家杨季康(笔名杨绛)先生,以105岁高龄于2016年5月25日逝世,其著作有《洗澡》《干校六记》《我们仨》等。
【解析】此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
B项,“十七、八”表示概数,中间的顿号应去掉。
2.(2016·鄂州)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C )A.近半年来,梅葆玖、陈忠实、杨绛……等大师的离去,无不使我们每个人心中充满了悲痛之情。
B.“都到齐了吗?同学们。
”老师说,“到齐了我们就可以出发了。
”C.“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的这句诗词激励着我们青少年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发奋有为。
D.十三、四岁的胡适沿着崎岖艰险的小路走进上海,飘到美国,回到北京,他博览群书,学贯中西,成为国人敬仰的国学大师。
【解析】A项中省略号不能和“等”连用,B项中问号应放在“同学们”后,D 项中顿号应去掉。
3.(2016·黔南州)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父子俩也一天一天地感觉到,他们最大的敌人,也正在一步一步地向他们逼近:它就是孤独。
B.我说道:“爸爸,你走吧。
”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C.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
D.看着人类这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
4.(2016·泰安)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B )A.前三殿的图案以龙为主,后三宫凤凰逐渐增加,出现了双凤朝阳、龙凤呈祥的彩画,还有飞凤、舞凤、凤凰牡丹等图案。
B.什么,就这么个侏儒?这么个小巧玲珑的家伙!难道真的是列夫·尼克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吗?C.“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儿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
”我又照着做了。
D.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解析】B项中的标点符号应依次是:问号、叹号、逗号、问号。
5.(2016·威海)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D )A.从2016年起,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将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
B.我们曾被认为是没有担当的80后和90后,我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我是新青年,我为自己代言。
C.从长远看,不仅读书写字需要态度端正、严谨认真,我们做任何事情何尝不是如此?D.“甲午国殇·民族复兴”主题教育基地的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解析】D项中“功在当代”与“利在千秋”两个短语之间的标点应为逗号。
6.(2016·河池)下列各项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B )A.“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