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历史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策略探析
河南根亲文化资源的开发策略探讨

河南根亲文化资源的开发策略探讨作者:徐海冰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2021年第11期河南作为中国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孕育出裴李岗文化与龙山文化,是夏商文化的直接前驱。
近年来,为培育特色旅游产品,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步伐,河南提出根亲文化资源开发战略,旨在向游客提供寻根问祖旅游产品及服务,充分挖掘根亲文化的潜在价值。
文章探讨河南根亲文化资源开发,并提出开发策略,以实现河南根亲文化资源功能的充分发挥。
一、河南根亲文化资源概述(一)河南根亲文化的内涵河南在各朝代均占据重要的经济、文化与政治地位,夏、商、东周、东汉、北宋等朝代均在河南建立都城及陪都,河南成为“天下之中”。
当代著名人类学家张光直在“中国互作用圈”理论中提到这一问题,他认为,裴李岗文化的迁徙与扩张促进早期中国文化圈雏形的形成,中原地区对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与文化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随着时代演变以及民族延续、庆典活动、姓氏演变等文化元素的积累沉淀,河南形成根亲文化,大量海内外游客依照历史发展脉络回到河南地区寻根问祖,根亲文化成为河南历史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河南根亲文化资源开发的意义在新时代背景下,根亲文化资源开发的意义体现在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提高河南旅游影响力两方面。
其一,在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方面。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及各级地方政府均将根亲文化资源开发视为推动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自根亲文化资源开发以来,河南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人次、旅游總收入、景区数量持续增加。
以河南固始县为例,其自2009年举办首届固始根亲文化节以来,以人文遗址为依托,重点发展旅游经济,与亚太旅游联合会等协会签订相关协议,成为海内外华人华侨寻根访祖的首选地,旅游总收入与游客接待人次逐年稳步提升。
其二,在提高河南旅游影响力方面。
根亲文化是河南旅游业的重要品牌,具有极强的文化凝聚力,对海内外华人、华侨具有深远影响,彰显独一无二的文化价值。
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在目前可供考证的4 820个姓氏中,共计1 834个姓氏起源于河南,占比率高达38%。
河南省文化旅游发展对策分析

河南省文化旅游发展对策分析旅游业的繁荣与兴旺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是一国一地发达程度的重要体现。
河南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以拥有丰富的古文化旅游资源而著称。
高度重视、正确认识、大力开发河南文化资源,把河南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经济的发展优势,是促使河南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的途径。
标签:河南;文化旅游1河南文化旅游发展现状1.1河南文化旅游产业已初具规模河南历史文化遗存达28168处,拥有一大批垄断性、多种类、高品位、高密度的文化旅游资源。
河南文化旅游的龙头景区嵩山少林寺在全世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开封清明上河园和新郑黄帝故里等景区景点也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别具一格的看点而著称于海内外。
经过近30年的改革发展,培育了一些好的企业和文化旅游品牌,如《风中少林》、《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禅武不二》等大型演艺项目等,大大提高了我省旅游的文化品位,成为河南的金字文化旅游名片。
目前,文化旅游已成为河南文化产业中最具活力和成长性的行业。
1.2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朝着综合化、多样化、精品化方向发展依托“古、河、花、拳、根”等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基础,形成了多样化的产品系列,培育和发展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精品旅游景区和线路。
“三点一线”精品线路的吸引力明显增强,龙门石窟、云台山、宝天曼分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和人类生物圈保护区,跨入世界品牌的行列。
同时,工业旅游、农业观光、会展旅游、科普旅游、旅游节庆活动等新的旅游项目有声有色,呈现出人文景观和自然山水景观交相辉映、综合发展的良好局面。
1.3旅游体制创新取得进展,社会多元化投资格局正在形成各级政府在加大对旅游业投资的同时,积极探索旅游资源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相分离的路子,逐步理顺旅游管理体制。
旅游招商引资取得明显成效,民间资本纷纷进入旅游业,清明上河园、开封府、八里沟、栾川滑雪场、西峡漂流等景区均因民间资本注入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如何挖掘与开发历史名人旅游文化资源——以河南新安县为例

如何挖掘与开发历史名人旅游文化资源——以河南新安县为例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新安历史名人资源的整合与总结,主要列举了实例,分析了目前对新安历史名人资源挖掘与开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新安历史文化名人文化资源挖掘与开发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新安县;历史名人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策略一、新安历史名人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的背景新安县位于河南省西部,是河洛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
从秦时置县,迄今也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
早在几十万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里生息和繁衍,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和华夏文化。
新安有史以来,名人荟萃,这是新安的财富和资源。
人类跨入21世纪后,新安人在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正在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重塑新安历史文化名城,这是一项系统工程。
其中应该特别予以重视的是如何挖掘和开发历史名人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历史名人效应。
二、新安历史名人旅游资源的种类(一)名人故里类名人故里指名人的祖籍地、故乡或者出生地。
历史上,有许多英雄人物,他们出生在新安,保家卫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韩擒虎,原名擒豹,字子通,河南东垣(今河南新安县东)人,隋朝名将。
好读书,略知经史百家,为西魏丞相宇文泰所赏识,常令他与诸子在宫中交游。
北周时韩擒虎因军功拜为都督、新安太守,后迁仪同三司。
韩钧,原名水清,是洛阳市新安县石井乡前北斗村人,1912年他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
韩钧短暂而光辉的一生证明,他是党和人民革命事业的忠贞而优秀的战士,是我们新安人民的骄傲。
(二)名人故居类所谓名人故居,是名人曾经居住过的地方。
它既包括历史名人家乡的居住地,也包括名人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所居住过的地方。
辛亥革命元老、国民党爱国将领张钫先生,新安县人,出生于清代末年的光绪十二年(1886年),卒于新中国成立后的1967年。
受孙中山先生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影响,在国民党军队中是一位比较有正义感的人物,为中国革命和中国人民做了一些好事。
论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以开封清明上河园为例

一、清明上河园概述
一、清明上河园概述
清明上河园是中国河南省开封市的一处著名的文化旅游景点,以宋代张择端 的名画《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再现了宋代都市的繁华景象。园区包括虹桥、鼓 楼、宋都广场等著名景点,是集历史文化、自然风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 旅游区。
二、深度开发策略
二、深度开发策略
1、丰富文化内涵:深度挖掘清明上河园所代表的宋代文化,如历史人物、典 故、民俗等,通过各种形式如实景演出、互动体验、文创产品等,让游客更深入 地了解和感受宋文化的魅力。
内容摘要
接着,我们来描写一下清明上河园旅游演艺活动的景象。每当夜幕降临,清 明上河园中的露天剧场便会华灯初上,观众们纷纷落座。一场场精彩的戏曲、杂 技表演和民间艺术在这里轮番上演,如同一场视觉盛宴。演员们身着华丽的服饰, 在舞台上倾情演绎着各种经典剧目,令观众们流连忘返。
内容摘要
除了精彩的表演,这些旅游演艺活动还有许多细节值得探究。例如,演出节 目的安排非常精心,既有经典的传统剧目,也有新颖的现代节目。此外,观众互 动的方式也十分独特,演员们会走到观众席与观众互动,让游客们近距离感受到 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结论
结论
本次演示通过对开封清明上河园的深入研究,探讨了历史文化主题公园的旅 游发展。开封清明上河园作为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主题公园之一,具有独特的历 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谢谢观看
二、深度开发策略
6、持续创新:定期进行活动更新和设施维护,引入新的文化元素和活动形式, 保持对游客的吸引力。例如,可以定期举办与宋代文化相关的主题活动,吸引游 客参与。
二、深度开发策略
7、培养专业人才:对园区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和技能提升,使其能够更 好地为游客提供服务,提升游客满意度。同时,要积极引进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 经验的人才,为园区的深度开发提供人才保障。
河南寻根旅游“深层次”发展的策略分析

河南寻根旅游“深层次”发展的策略分析河南作为中国的中部省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资源,素有“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称。
因此,河南寻根旅游的发展潜力巨大。
为了实现河南寻根旅游的“深层次”发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策略分析。
一、建设河南寻根旅游基础设施首先,建设河南寻根旅游基础设施是实现深层次发展的必要条件。
这包括修建道路、提升交通运输能力,以便游客能够更加便捷地前往各个寻根旅游景点。
同时,加强旅游接待设施的建设,提升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其次,加强河南寻根旅游景区的保护和开发。
河南寻根旅游的核心在于历史文化遗址和名人纪念地,因此要重视对这些景区的保护工作。
采取科学的保护措施,修缮古迹,保护历史建筑,保持景区的原始风貌。
同时,加强对景区的开发和利用,注重景区的宣传推广,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
二、整合河南寻根旅游资源河南具有丰富的寻根旅游资源,涵盖了中原文化的精髓和河南人的历史。
为了实现深层次的发展,需要充分整合这些资源。
首先,加强对寻根旅游资源的整合和利用。
河南有着众多的名人纪念馆、古迹遗址等寻根旅游景点,应该通过整合这些资源,构建寻根旅游线路,使游客可以一站式地了解和体验河南的历史文化。
其次,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河南作为中原文化的发祥地,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如豫剧、纸剪等。
要加强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同时利用这些资源开展文化展览、演出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体验中原文化的魅力。
三、提升河南寻根旅游的品质和服务水平为了实现河南寻根旅游的“深层次”发展,还需要提升旅游的品质和服务水平。
这包括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
同时,借鉴国际旅游发展的经验,建立健全旅游投诉处理机制,保障游客的权益。
四、加强河南寻根旅游的宣传推广要实现深层次的发展,必须加强河南寻根旅游的宣传推广。
加大对河南寻根旅游的宣传力度,通过多种媒体渠道,向国内外游客推介河南的文化遗产和寻根旅游资源。
关于河南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业的融合

河南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业的融合1. 引言河南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河南正积极探索将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业相融合的发展模式。
本文将探讨河南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业的融合对于河南旅游业发展的意义以及推动因素。
2. 河南历史文化资源河南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首先,河南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曾是多个古代朝代的都城,如商朝的都城安阳和周朝的都城洛阳。
其次,河南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丰台、殷墟和龙门石窟等,这些历史遗迹见证了河南悠久的历史。
此外,河南还有众多的古建筑、古村落和文化传统,如郑州的城隍庙、开封的大相国寺、商丘的归德庙等。
这些历史文化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
3. 河南旅游业的发展近年来,河南旅游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河南旅游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河南历史文化资源的吸引力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
首先,河南旅游业通过发展文化旅游、历史考古旅游和民俗旅游等多元化产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其次,河南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旅游扶持政策,提供了资金支持和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发展旅游业。
此外,河南还加强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服务水平提升,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4. 河南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业的融合意义河南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业的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融合能够促进河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河南历史文化资源的丰富程度,为旅游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通过融合,可以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开发新的旅游产品,吸引更多的游客,提高旅游收入。
其次,融合能够促进河南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历史文化资源的支持,而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也能促进对其的保护和传承。
5. 推动因素河南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业融合的推动因素主要包括政府支持、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
首先,河南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和措施,为融合提供了政策环境和资金保障。
其次,旅游市场对于历史文化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加,促使河南旅游业加大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融合力度。
河南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研究

河南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研究河南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研究论文导读:河南民俗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干和核心。
河南是民俗旅游资源大省。
关键词:河南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策略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并代代相袭的生活事象。
河南是民俗旅游资源大省,民俗文化因其传承性强、地域特点鲜明、内容丰富、影响广泛而成为河南民俗旅游的重要资源。
凭借此资源优势,河南的民俗旅游前景广阔。
一、河南民俗旅游资源概述民俗旅游资源根据其存在形态和表现形式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和精神民俗。
1(物质民俗旅游资源,主要包括民居建筑、民俗服饰、民俗饮食。
例如郑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保留在这块土地上的商城遗址,与古罗马的竞技场和巴比伦的通天塔相比,意义不相上下还有巩义杜甫家乡的天井式窑院;开封的小吃夜市;洛阳的水席。
2(社会民俗旅游资源,主要包括村落民俗、人生礼仪民俗、社会礼仪民俗和岁时节日民俗。
例如朱仙镇的木板年画;洛阳的唐三彩、牡丹花会;开封的菊花花会;少林、太极等。
3(精神民俗旅游资源,包括信仰祭祀民俗、民间艺术民俗、民间游戏娱乐民俗等。
例如二月二祭龙王、三月三黄帝祭祖、浚县正月的古庙会、淮阳太昊陵祭祖庙会、宝丰县的马街书会;春节期间的耍社火;豫西的剪纸、豫北的女红、豫南正月十五点灯盏等等。
二、河南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一)资源特点1(传承性强。
深受中原文化熏淘的河南民俗自其产生后,为人们所承袭,具有相当的稳固性,许多民俗事象不因改朝换代或社会变革而立即中止,其间没有受到外来民俗文化的强烈冲击和替代。
例如西周时期在中原形成的婚仪六礼,逐步演化为寻亲、合八字、订婚、换帖、传大启、下聘礼、抬嫁妆、完婚、闹房、回门等固定婚俗,并延续至今。
朱仙镇的木板年画从宋代传承至今;春节期间的耍社火、豫西的剪纸、豫北的女红、豫南正月十五点灯盏等,都是从古至今一直在传承着、发展着。
2(内容丰富。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先生说过,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半在河南中国论文网。
河南文化遗产旅游的创新开发研究

1、提升工业遗产的文化价值
文化创意产业可以通过挖掘工业遗产的文化内涵,将其转化为具有市场价值的 文化产品,提升工业遗产的文化价值。例如,可以将废弃的工厂改造为艺术区 或文化创意产业园,吸引艺术家和文化创意人才入驻,形成具有特色的文化聚 集区。
2、推动工业遗产旅游的可持续 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可以通过创新的方式,将工业遗产与现代科技、艺术、时尚等元 素相结合,打造具有吸引力的文化旅游产品,推动工业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例如,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还原工厂的历史场景,让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工 业文化的魅力。
五、建议与展望
1、完善法律法规: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为河南文化遗产旅游的创新开 发提供法律保障和支持。同时,要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防止过度开发 和破坏。
2、加强人才培养:通过设立专门的培训课程和机构,培养一批既懂旅游又懂 文化的专业人才,以满足河南文化遗产旅游创新开发的需求。
3、深化国际合作:通过与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的 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和技术,提升河南文化遗产旅游的国际影响力。
4、培养专业人才
为了更好地推动河南工业遗产旅游的发展应培养专业的规划、管理、营销等人 才通过培训、交流等方式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为河南工业遗产 旅游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谢谢观看
2、深挖文化内涵
在开发过程中,应注重挖掘工业遗产的文化内涵,通过创意设计、艺术改造等 方式,将工业遗产转化为具有文化价值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同时,应注重 保留原有建筑和设施的原始风貌和历史痕迹,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工业文化的发 展历程。
3、加强宣传推广
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宣传推广力度,利用媒体、网络等渠道宣传工业遗产旅游的 特色和亮点。同时,可以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艺术展览等吸引游客参与其中感 受工业文化的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文 化价值但旅游价值 不大 则不适宜 开发 ,有的资源 当前需要特 别保 护 则需进 行慎重开发 ,有 的资源保护得力且能较怏打造 当地历 史文化 品牌 则需 大力开发 。如南 旅游开 发的重头戏 ,具有 丰富多彩 、内涵深 厚 、品位极 高和品牌响亮等特点 ,具体而 言有 以下一些特色 。 ( 1)丰 富多彩 。河 南 的历 史文 化 资源 遍 布 中原大 地 ,丰 富多 彩 ,突 出表 现为数量众 多 、种类 齐全。从数量上来说 ,河 南地上文物 居全 国第二 ,地下文物居全 国第一。就种类而 言,河 南历史文化资源 囊括 了遗址 遗存类文化 、建筑遗 产类文化 、馆藏博物 类文 化 、节庆类 文化 、民间类文化等主要类别 ,且都在全国 占有相 当的分量。同时 , 上述每个 主类又包含很 多小类 ,如建筑遗产类文化包含官 衙建筑 ( 如 县衙 、 宫殿 等 )、宗教建筑 ( 如寺 庙 、道观等 )、 教育文化 建筑 ( 如 书 院 等 )、商 贸文化 建 筑 ( 如会 馆 等 )、名人 文 化 建筑 ( 如故 居 等 )。 ( )内涵 深厚 。河 南历 史悠久 ,文 化 底蕴 深厚 。以裴 李 岗文 2 化 、仰韶文 化等 为代 表的 史前文化 ,时 间久远 、内涵丰 富 、领 域广 泛; “ 三皇 五帝 ”的传说与历史上 的名人 ,大 多都与河南 关系密切 ; 十三朝古都 洛阳 、七朝古都开封是河 南古都文化 中的典范 ;作为 中国 已发现 的古代 文字中时代最早 、体 系较 为完整的文字 ,甲骨 文的发源
1 河 南 历 史 文 化 资 源 的特 色
势。 目前我省历史文化 资源开发中还存在着认识上 的麻木 性 ,开发的 主 动性和积极性不够 , 导致 资源优势浪费 、甚至流 失。如姓氏名人资 源 的开 发 ,由于 以前的忽 视 ,许 多河 南的 名人纷纷 “ 家” ,如庄 搬 子 、墨子等成为外地发展文化 产业的品牌 。资源开发 认识 的麻木性还 导 致部分宝贵的文化遗产面 临失传的危险 ,如比较优秀 的剧种 、民间 工 艺技术 、表演艺术等 , 普遍 存在着专职人 员少 、 技艺 水平不高 、传 承 不力 、后继乏人等问题 ,濒临失传 、 缺物 、 绝迹 、消弥的状 态 。 ( ) 择利用上 的盲 目性 。中原经济 区建设使历 史文化 资源开 2 选 发 面临 着 良好 的机遇 。 目前 ,全 省上下 开发 历史文 化资源 的热情 高 涨 ,但也出现了盲 目开发 的乱 象。开发历 史文化资源应 当遵循 科学规 律 ,要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 ,根据 市场需求 、资源 品位 与影响力等来 确定 资源开发等级 。应该清 醒地认 识到 ,有的资源 囿于特 定的历史背 景包 含着一些封建 、落后 的思 想则不能开发 ,有 的资源具 有一定的历
知 识 经 济
I 科 技 2 1年第7 1 . 1 : 02 期
河南历 史文化 资源 旅游开 发策 略探析
索 生 安
河南职 业技术 学院 4 00 6 郑 州 5 4 摘 要 当前 ,着力于历 史文化 资源的旅 游开发 是河 南旅 游业在新的历 史阶段 面 临的重要课 题。文章分析 了河南历 史文化 资源的 特 色,基 于旅游 开发 中存在 的 问题 ,提 出了提 高对历 史文化 资源旅游 开发 的认识 、坚持科 学的旅 游开发理念 、加强历 史文化 资源保 护 、 打 造 历 史 文 化 旅 游 精 品 等 旅 游 开发 策 略 。 关 键 词 河 南 历 史 文 化 旅 游 开 发 策略
河 南是 中华 民族的主要发 祥地之一 ,具有 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 当前 ,在 大 力发 展文 化产业 的背 景下 ,围绕 建设旅 游强 省的 战略 目 标 ,为切实把旅游业培育 成我 省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 产业和人民群众 更加满 意的现代服 务业 ,着 力于历史文化资源 的旅 游开发是河南旅游 业在新 的历史阶段面临的重要课题 。
地在河南安 阳;儒 、释 、道是对我 国古 代社会影响最 大的三大教 派 , 早在两汉时期 ,河 南就成为儒 、释 、 等宗教思想的汇聚地 和传 播中 道 心 ,至 今 中原大地 道观 满地 、古利 林立 ;此外 河南在 古代 文学 、天
必 导致 资源优 势流失 甚至 成为包 袱与 劣势 ,这 不但 造成 了人力 、物 力 、 力的浪费 ,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对历 史文化 资源形 成了破 坏。 财 ( 3)产业经 营上 的粗 犷性 。与经济发达 地区相 比 ,中原地 区历 史文化 资源旅游开发过于粗犷 。一方 面 ,由于市场机制不健全 ,缺乏 市场观念 ,历史文化资源旅游开发始 终处 于低水平 、小规模 、粗 放型 经营状 态 ,无法提高产业规模和层 次 、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导致 旅游 产业生存 空间变窄 ,生存能 力和发展 能力受限 ;另一方面 ,投入 少 、 起点低 ,开发视角不够宽广 ,包装 策划档次不高 ,开发 的一些项 目规 模小 ,特 色不鲜明 ,各种文化 资源要 素得 不到市场确认 ,无法形 成历 史文化旅游精 品。 ( 开发 实践上的功 利性 。在 历史文化 旅游开发实 践中 ,要 尽 4) 量避免开发 的短期行为 。过去历 史文化 资源开发的短期行 为通常 表现 在或将 民俗 风情 庸俗化 、 简单化 ,或 随意进 行历史文化炒作 ,或 建设 大 量的粗 制滥造 的仿 古建筑 ,或在 “ 除性保护 ” 的 口号下 破坏 古 拆 迹、 文物和 建筑 ,这些都是对历 史文化 资源的破坏 ,是无视历 史文化 资源 内涵 的功利化表现 ,是竭泽而渔 的短视 行为 ,必须在开发过程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