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指令系统习题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单片机指令系统习题

单片机指令系统习题

单⽚机指令系统习题第四章汇编语⾔程序设计第⼀节汇编语⾔源程序的格式和伪指令(⼀)学习要求1、掌握汇编语⾔源程序格式和伪指令。

2、掌握各种伪指令功能。

(⼆)内容提要⼀:汇编语⾔源程序的格式1、语句格式汇编语⾔源程序是由汇编语句(即指令)组成的。

汇编语⾔⼀般由四部分组成。

其典型的汇编语句格式如下:标号:操作码操作数;注释START:MOV A,30H ;A←(30H)(1) 标号段标号是⽤户定义的符号地址。

(2) 操作码段操作码段是每⼀语句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语句的核⼼部分,⽤于指⽰计算机进⾏何种操作,汇编程序就是根据这⼀字段⽣成⽬标代码的。

(3) 操作数段指出了参与操作的数据或存放该数据的地址。

通常有⽬的操作数和源操作数之分。

(4) 注释段为了增强程序的可读性,可在某⾏指令的后⾯⽤分号起头,加上注释,⽤以说明该条指令或该段程序的功能、作⽤,以供编程⼈员参考。

此注释内容程序汇编时CPU 不予处理,不产⽣⽬标代码。

⼆:伪指令1、定位伪指令ORG(Origin)格式:[标号:] ORG mm:16位⼆进制数,代表地址。

功能:指出汇编语⾔程序通过编译,得到的机器语⾔程序的起始地址。

2、定义字节伪指令DB(Define Byte)格式:[标号:] DB X1,X2,~XnXn:单字节⼆进制、⼗进制、⼗六进制数,或以… ?括起来的字符串,数据符号。

功能:定义程序存储器从标号开始的连续单元,⽤来存放常数、字符和表格。

3、定义字伪指令DW(Define Word)格式:[标号:] DW Y1,Y2,~YnYn:双字节⼆进制、⼗进制、⼗六进制数,或以… ?括起来的字符串,数据符号。

功能:同DB,不同的是为16位数据。

4、汇编结束命令END格式:[标号:] END功能:END是汇编语⾔源程序的汇编结束标志,在它后⾯所写的指令均不予处理。

5、等值命令EQU格式:字符名称EQU 数或汇编符号功能:将⼀个数或特定的汇编符号赋予规定的字符名称。

第4章 指令系统

第4章  指令系统
度和数据长度有一定的关系,以方便处理和
存取。
二、对指令系统性能的要求三
4、兼容性:
系列机各机种之间具有相同的基本结 构和共同的基本指令集,因而指令系统是 兼容的,即各机种上基本软件可以通用。但 由于不同机种推出的时间不同,在结构和性 能上有差异,做到所有软件都完全兼容是不 可能的,只能做到“向上兼容”,即低档机 上运行的软件可以在高档机上运行。
a、CISC:70年代后,大多数计算机的指 令系统多达几百条。我们称这些计算机 为复杂指令系统计算机(CISC)。
b、RISC:但是如此庞大的指令系统难以 保证正确性,不易调试维护,造成硬件 资源浪费。为此人们又提出了便于LSI技 术实现的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RISC) 返回
二、对指令系统性能的要求一
4.4、指令和数据的寻址方式
一、指令的寻址方式 二、操作数寻址方式
三、寻址方式举例
一、指令的寻址方式一
1、寻址方式:形成操作数有效地址或指令 有效(偏移)地址的方式。 2、寻址方式分为两类,既指令寻址方式和 数据寻址方式。 3、指令的寻址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顺序寻 址方式,另一 种是跳跃寻址方式。 4、操作数或指令在存储器中的地址:某个 操作数或某条指令存放在某个存储单元 时,其存储单元的编号就是地址。请看 图示
答案:
退 出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节 下一节 返回节目录
例三答案:
三、低级语言与硬件结构的关系
高级语言 低级语言
Visual c++、foxpro、java
与软件结构和指令系统无关 编写的程序可在不同机器上 运行
汇编语言、二进制语言
与机器、指令系统密切相关 编写的指令系统不同,不同
机器用不同汇编语言编写程 序,机器唯一可识别的是二

指令系统习题解答

指令系统习题解答

指令系统习题解答一、选择题1、变址寻址方式中,操作数的有效地址等于______。

〔C〕A 基值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位移量〕B 堆栈指示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位移量〕C 变址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位移量〕D 程序记数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位移量〕2、用某个寄存器中操作数的寻址方式称为______寻址。

〔C〕A 直接B 间接C 寄存器直接D 寄存器间接3、单地址指令中为了完成两个数的算术运算,除地址码指明的一个操作数外,另一个常需采用______。

〔C〕A 堆栈寻址方式B 立即寻址方式C 隐含寻址方式D 间接寻址方式4、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中,操作数处在______。

〔B〕A. 通用寄存器B. 主存单元C. 程序计数器D. 堆栈5、程序控制类指令的功能是______。

〔D〕A 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B 进行主存与CPU之间的数据传送C 进行CPU和I / O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D 改变程序执行顺序6、堆栈寻址方式中,设A为通用寄存器,SP为堆栈指示器,M SP为SP指示器的栈顶单元,如果操作的动作是:〔A〕→M SP,〔SP〕- 1 →SP ,那么出栈的动作应是______。

〔B〕A 〔M SP〕→A,〔SP〕 + 1→SP ;B 〔SP〕 + 1→SP ,〔M SP〕→A ;C 〔SP〕 - 1→SP ,〔M SP〕→A ;D 〔M SP〕→A ,〔SP〕 - 1→SP ;7.指令周期是指______。

〔C〕A CPU从主存取出一条指令的时间;B CPU执行一条指令的时间;C CPU从主存取出一条指令加上CPU执行这条指令的时间;D 时钟周期时间;8、指令系统采用不同寻址方式的目的是______。

〔B〕A 实现存贮程序和程序控制;B 缩短指令长度,扩大寻址空间,提高编程灵活性;C 可直接访问外存;D 提供扩展操作码的可能并降低指令译码的难度9、指令的寻址方式有顺序和跳跃两种方式,采用跳跃寻址方式,可以实现______。

楼第4章指令系统习题解答

楼第4章指令系统习题解答

楼第4章指令系统习题解答习题解答:1.什么是寻址模式?8086/8088 CPU的寻址模式是什么?答:指令的寻址方式就是指获得操作数所在地址的方法。

8086/8088cpu指令的寻址方式可分为8种,为立即寻址、直接寻址、寄存器寻址、寄存器间接寻址、寄存器相对寻址、基址变址寻址、基址变址相对寻址、隐含寻址。

2.指示源操作数和目标操作数在以下指令中的寻址方式(1)movax,[si]源操作数:寄存器寻址目的操作数:寄存器间接寻址(2)movdi,100源操作数:寄存器寻址目的操作数:立即寻址(3)mov[bx],al源操作数:寄存器间接寻址目的操作数:寄存器寻址(4)mov[bx+si],cx源操作数:基址变址寻址目的操作数:寄存器寻址(5)adddx,106h[si]源操作数:寄存器寻址目的操作数:寄存器相对寻址3.阅读以下说明(1)sti对(2)call1000h错(3)divax,dl错(4)shlal,4错(5)popax对(6)inal,[30h]错(7)inccs错(8)out40h,al对4.地址是根据已知的物理条件计算的。

已知:SS=1000h,ES=2000h,DS=3000h,CS=4000H,BX=5000h,di=1200h,BP=2300h(1)(2)(3)(4)(5)5.将SP的初始值设置为2400h,ax=4000H,BX=3600h,然后在执行pushax指令后,SP=?,执行pushbx和popax后,SP=?答:则执行指令pushax后,sp=2400h-2=23feh,再执行pushbx和popaxMovax,[2300h]计算公式:DS×16+2300hmov[BX][di],ax计算公式:DS×16+BX+diaddax,es:[2100h]计算公式:es×16+2100hsubdx,[BP+6]计算公式:SS×16+BP+6movax,[di]计算公式:DS×16+di后sp=23feh。

第4章指令系统层习题参考解答-汇编语言与计算机组成原理 答案

第4章指令系统层习题参考解答-汇编语言与计算机组成原理 答案

1.什么是“程序可见”的寄存器?程序可见寄存器是指在用户程序中用到的寄存器,它们由指令来指定。

2. 80x86微处理器的基本结构寄存器组包括那些寄存器?各有何用途?基本结构寄存器组按用途分为通用寄存器、专用寄存器和段寄存器3类。

通用寄存器存放操作数或用作地址指针;专用寄存器有EIP和EFLAGS,分别存放将要执行的下一条指令的偏移地址和条件码标志、控制标志和系统标志;段寄存器存放段基址或段选择子。

3.80x86微处理器标志寄存器中各标志位有什么意义?常用的7位:CF进位标志: 在进行算术运算时,如最高位(对字操作是第15位,对字节操作是第7位)产生进位或借位时,则CF置1;否则置0。

在移位类指令中,CF用来存放移出的代码(0或1)。

PF奇偶标志: 为机器中传送信息时可能产生的代码出错情况提供检验条件。

当操作结果的最低位字节中1的个数为偶数时置1,否则置0。

AF辅助进位标志: 在进行算术运算时,如低字节中低4位(第3位向第4位)产生进位或借位时,则AF置1;否则AF置0。

ZF零标志:如指令执行结果各位全为0时,则ZF置1;否则ZF置0。

SF符号标志:其值等于运算结果的最高位。

如果把指令执行结果看作带符号数,就是结果为负,SF置1;结果为正,SF置0。

OF溢出标志: 将参加算术运算的数看作带符号数,如运算结果超出补码表示数的范围N,即溢出时,则OF置1;否则OF置0。

DF方向标志: 用于串处理指令中控制处理信息的方向。

当DF位为1时,每次操作后使变址寄存器SI和DI减小;当DF位为0时,则使SI和DI增大,使串处理从低地址向高地址方向处理。

4.画出示意图,简述实模式下存储器寻址的过程。

20位物理地址如下计算(CPU中自动完成):10H×段基址+偏移地址=物理地址5. 画出示意图,简述保护模式下(无分页机制)存储器寻址的过程。

采用对用户程序透明的机制由选择子从描述子表中选择相应的描述子,得到欲访问段的段基址、段限等有关信息,再根据偏移地址访问目标存储单元。

微机原理课后答案 (4)

微机原理课后答案 (4)

微机原理课后答案第一章:计算机系统简介1.1 问题1.计算机硬件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2.什么是计算机软件系统?3.计算机的主要功能有哪些?1.2 答案1.计算机硬件系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中央处理器(CPU)–内存(Memory)–外部设备(包括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2.计算机软件系统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软件程序的集合,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用于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系统的运行,例如操作系统、编译器、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应用软件用于实现各种具体的应用功能,例如文字处理软件、图形设计软件、游戏等。

3.计算机的主要功能包括:–进行数据的输入、输出和存储。

–进行数据的处理和运算。

–运行各种软件程序,实现各种功能。

第二章: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2.1 问题1.什么是计算机的存储器?2.什么是计算机的输入设备?3.什么是计算机的输出设备?2.2 答案1.计算机的存储器是指计算机中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的设备,包括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

主存储器又称为内存,是计算机中用于存放程序和数据的临时存储区域,其容量相对较小但访问速度很快。

辅助存储器是用于永久性存储数据和程序的设备,例如硬盘、固态硬盘或者光盘。

2.计算机的输入设备是用于将外部数据或命令输入到计算机中的设备,常见的输入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扫描仪、摄像头等。

3.计算机的输出设备是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或数据输出到外部的设备,常见的输出设备包括显示器、打印机、音频设备等。

第三章:计算机的运算方法3.1 问题1.什么是计算机的算术运算?2.什么是计算机的逻辑运算?3.什么是计算机的数据转移?3.2 答案1.计算机的算术运算是指计算机对数字数据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的过程。

算术运算包括整数运算和浮点数运算。

整数运算是指对整数进行计算的过程,浮点数运算是指对带有小数部分的实数进行计算的过程。

2.计算机的逻辑运算是指计算机对逻辑数据进行与、或、非等运算的过程。

逻辑运算常用于判断和决策的场景,例如判断某个条件是否为真、执行不同的分支等。

计算机组成原理习题答案第四章.

计算机组成原理习题答案第四章.

1.指令长度和机器字长有什么关系?半字长指令、单字长指令、双字长指令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解:指令长度与机器字长没有固定的关系,指令长度可以等于机器字长,也可以大于或小于机器字长。

通常,把指令长度等于机器字长的指令称为单字长指令;指令长度等于半个机器字长的指令称为半字长指令;指令长度等于两个机器字长的指令称为双字长指令。

2.零地址指令的操作数来自哪里?一地址指令中,另一个操作数的地址通常可采用什么寻址方式获得?各举一例说明。

解:双操作数的零地址指令的操作数来自堆栈的栈顶和次栈顶。

双操作数的一地址指令的另一个操作数通常可采用隐含寻址方式获得,即将另一操作数预先存放在累加器中。

例如,前述零地址和一地址的加法指令。

3.某机为定长指令字结构,指令长度16位;每个操作数的地址码长6位,指令分为无操作数、单操作数和双操作数三类。

若双操作数指令已有K 种,无操作数指令已有L种,问单操作数指令最多可能有多少种?上述三类指令各自允许的最大指令条数是多少?解:X =(24-K×26-jL26k双操作数指令的最大指令数:24-1。

单操作数指令的最大指令数:15×2 6-1(假设双操作数指令仅1条,为无操作数指令留出1个扩展窗口。

无操作数指令的最大指令数:216-212-26。

其中212为表示某条二地址指令占用的编码数,26为表示某条单地址指令占用的编码数。

此时双操作数和单操作数指令各仅有1条。

4.设某机为定长指令字结构,指令长度12位,每个地址码占3位,试提出一种分配方案,使该指令系统包含:4条三地址指令,8条二地址指令,180条单地址指令。

解:4条三地址指令000XXX YYY ZZZ…011XXX YYY ZZZ8条二地址指令100000XXX YYY…100111XXX YYY180条单地址指令…5.指令格式同上题,能否构成:三地址指令4条,单地址指令255条,零地址指令64条?为什么?解:三地址指令4条000XXX YYY ZZZ…011XXX YYY ZZZ单地址指令255条…只能再扩展出零地址指令8条,所以不能构成这样的指令系统。

微机原理第4章练习题及答案

微机原理第4章练习题及答案

微机原理第4章练习题及答案第4章 80x86指令系统一、自测练习题㈠选择题 1.MOV AX,[BX+SI]的源操作数的物理地址是( )。

A.(DS)×16+(BX)+(SI) B. (ES)×16+(BX)+(SI) C.(SS)×10H+(BX)+(SI) D.(CS)×10H+(BX)+(SI)2.MOV AX,[BP+Sl]的源操作数的物理地址是( )。

A.(DS)×10H+(BP)+(SI) A. (ES)×16+(BP)+(SI) C.(SS)×16+(BP)+(SI) D.(CS)×10H+(BP)+(SI) 3.MOV AX,ES:[BX+SI]的源操作数的物理地址是( )。

A.(DS)×16+(BX)+SI) B.(ES)×10H+(BX)+(SI) C.(SS)×10H+(BX)+SI) D.(CS)×16+(BX)+(SI)4.JMP WORD PTR[DI]是( )。

A.段内间接转移B.段间间接转移C.段内直接转移D.段间直接转移5.JMP FAR PTR BlOCK(BLOCK是符号地址)是( )。

A.段内间接转移B.段间间接转移C..段内直接转移D.段间直接转移6.INC指令不影响( )标志。

A.OF B.CF C.SF D.ZF 7.条件转移指令JNE的测试条件是( )。

A.ZF=1 B.CF=0 C.ZF=0 D.CF=1 8.下列指令中,有语法错误的是( )。

A.MOV [SI],[DI] B.IN AL,DX C.JMP WORD PTR[BX+8] D.PUSH WORD PTR 20[BX+S1] 9.假定(SS)=2000H,(SP)=0100H,(AX)=2107H,执行指令PUSH AX后,存放数据21H的物理地址是。

A.20102H B.20101H C.200FEH D.200FFH 10.对于下列程序段:AGAIN:MOV AL,[SI] MOV ES:[DI],AL INC SI INC DI LOOP AGAIN 也可用指令完成同样的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ASCll 码是7位,如果设计主存单元字长为32 位,指令字长为12位,是否合理?为什么?
解:指令字长设计为12 位不是很合理。

主存单元字长为32 位,一个存储单元可存放4 个ASCII 码,余下4 位可作为ASCII 码的校验位(每个ASCII 码带一位校验位),这样设计还是合理的。

但是,设计指令字长为12 位就不合理了,12 位的指令码存放在字长32 位的主存单元中,造成19 位不能用而浪费了存储空间。

2. 假设某计算机指令长度为20 位,具有双操作数、单操作数、无操作数三类指令形式,每个操作数地址规定用6 位表示。

问:
若操作码字段固定为8位,现已设计岀m条双操作数指令,n条无操作数指令,在此情况下,这
台计算机最多可以设计出多少条单操作数指令?
解:这台计算机最多可以设计岀256-m-n 条单操作数指令
3.指令格式结构如下所示,试分析指令格式及寻址方式特点。

解:指令格式及寻址方式特点如下:
①单字长二地址指令;
②操作码OP 可指定=64 条指令;
③RR 型指令,两个操作数均在寄存器中,源和目标都是通用寄存器(可分别指定16 个寄存器
之一);
④这种指令格式常用于算术逻辑类指令。

4 .指令格式结构如下所示,试分析指令格式及寻址方式特点。

解:指令格式及寻址方式特点如下:
①双字长二地址指令;
②操作码OP 可指定=64 条指令;
③RS 型指令,两个操作数一个在寄存器中(16 个寄存器之一),另一个在存储器中;
④有效地址通过变址求得:E= (变址寄存器)± D ,变址寄存器可有16 个。

5 .指令格式结构如下所示,试分析指令格式及寻址方式特点。

解:指令格式及寻址方式特点如下:
①单字长二地址指令;
②操作码OP 可指定=16 条指令;
③有8个通用寄存器,支持8 种寻址方式;
④可以是RR 型指令、SS 型指令、RS 型指令、
6 .一种单地址指令格式如下所示,其中I 为间接特征,X 为寻址模式,D 为形式地址。

I,X,
D组成该指令的操作数有效地址E。

设R为变址寄存器,R1为基值寄存器,PC为程序计数器,
请在下表中第一列位置填入适当的寻址方式名称。

解:①直接寻址
②相对寻址
③变址寻址
④基址寻址
⑤间接寻址
⑥基址间址寻址
7 .某计算机字长16 位,主存容量为64K 字,采用单字长单地址指令,共有40 条指令,试采用直接、立即、变址、相对四种寻址方式设计指令格式。

解:40 条指令需占用操作码字段(OP)6 位,这样指令余下长度为10 位。

为了覆盖主存64K 字的地址空间,设寻址模式(X)2 位,形式地址(D )8 位,其指令格式如下:
8 .某机字长为 32 位,主存容量为 1M ,单字长指令 ,有 50 种操作码 ,采用页面寻址、立即、直 接等寻址方式。

CPU 中有PC , IR , AR, DR 和16个通用寄存器,页面寻址可用
PC 高位部分
与形式地址部分拼接成有效地址。

问:
( 1 )指令格式如何安排? (2)主存能划分成多少页面?每页多少单元?
( 3 )能否增加其他寻址方式? 解: (1 )依题意 ,指令字长 32 位,主存 1M 字,需 20 位地址 A19-A0 。

50 种操作码,需 6 位 OP ,指令
寻址方式 Mode 为 2 位,指定寄存器 Rn 需 4 位。

设有单地址指令、双地址指令和零 地址指
令,现只讨论前二种指令。

单地址指令的格式为:X= 0 0 直接寻址
有效地址 E=D (直接寻址为 256 个存储单元) X= 0 1 立即寻址
D 字段为操作数 X= 1 0 变址寻址
有效地址 E= (R X )+ D (可寻址 64K 个存储单元) X= 1 1 相对寻址
有效地址 E=(PC )+ D (可寻址 64K 个存储单元) 其中 R X 为变址寄存器( 16 位)
, PC 为程序计数器( 16 位),在变址和相对寻址时, 移量 D 可 正可负。

寻址模式定义如下:

Mode=00 时为立即寻址方式,指令的23 -0 位为立即数;
Mode=01 时为直接寻址方式,指令的19 -0 位为有效地址。

双地址指令的格式为:
Mode1=01 时为寄存器直接寻址方式,操作数S=(Rn) ;
Mode1=11 时为寄存器间址寻址方式, 有效地址E=(Rn)
Mode2=00 时为立即寻址方式,指令的13-0 位为立即数;
Mode2=01 时为页面寻址方式;
Mode2=10 时为变址寻址方式,E=(Rn)+D ;
Mode2=11 时为变址间址寻址方式, E=((Rn)+D) 。

2 )由于页面寻址方式时,D 为14 位,所以页面大小应为
=16K字,则1M字可分为
=64个页面。

可由PC的高6位指出页面号。

(3 )能增加其它寻址方式,例上述间址方式、变址间址寻址方式。

14. 从以下有关RISC 的描述中,选择正确答案。

A. 采用RISC 技术后,计算机的体系结构又恢复到早期的比较简单的情况。

B. 为了实现兼容,新设计的RISC ,是从原来CISC 系统的指令系统中挑选一部分实现的。

C .RISC 的主要目标是减少指令数,提高指令执行效率。

D .RISC 设有乘、除法指令和浮点运算指令。

解:C
15. 根据操作数所在位置,指出其寻址方式(填空):
(1 )操作数在寄存器中,为(A)寻址方式。

2)操作数地址在寄存器,为(B )寻址方式。

(3 )操作数在指令中,为(C)寻址方式。

(4)操作数地址(主存)在指令中,为( D )寻址方式
(5)操作数的地址,为某一寄存器内容与位移量之和可以是( E , F , G)寻址方式。

解:A :寄存器直接;
D :直接;B :寄存器间接;
E :相对;
C :立即;
F :基值;
G :变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