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邻硝基苯酚—甘油—硫酸分子荧光探针检测葡萄糖

合集下载

高灵敏检测葡萄糖的新型荧光纳米传感器

高灵敏检测葡萄糖的新型荧光纳米传感器

高灵敏检测葡萄糖的新型荧光纳米传感器李爱琴;郭唱;许苏英【摘要】构建了一种用于高灵敏检测葡萄糖的新型荧光纳米传感器.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的催化下,H2O2氧化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生成具有强吸光性质的TMB多聚体,导致1-氧-1H-非那烯-2,3-二腈(1-Oxo-1H-phenalene-2,3-dicarbonitrile, OPD)分子的荧光发生淬灭,基于此实现H2O2的定量检测,线性范围分别为0.05~0.80 μmol/L和1~10 μmol/L,检出限(3σ)为0.02 μmol/L.由于葡萄糖氧化酶(Gox)可催化葡萄糖分解产生H2O2,基于此可以实现葡萄糖分子的定量检测,线性范围分别为0.1~3.0 μmol/L和4.0~30 μmol/L, 检出限(3σ)为0.02μmol/L.将本方法用于实际血清样品中葡萄糖的定量检测,结果与临床检测结果相符.%A fluorescence nanosensor based on an easily prepared fluorescent molecule, 1-oxo-1H-phenalene-2,3-dicarbonitrile (OPD), was developed for highly sensitive detection of glucose.Under the catalysis of horseradish peroxidase (HRP), 3,3′,5,5′-tetramethylbenzidine (TMB) was oxidized into oxidized TMB (oxTMB) by H2O2.And the fluorescence of OPD was quenched by the intense absorption of the formed oxTMB, thus realizing effective 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H2O2.The linear range was 0.05-0.8μmol/L and 1-10 μmol/L respectively, with limit of detection of 0.02μmol/L.Besides, on the basis of transformation of glucose into H2O2 through the catalysis of glucose oxidase, this nanosensor could be further exploited for highly sensitive detection of glucose.The TMB-HRP-OPD sensor exhibited linear range of 0.1-3.0 μmol/L and 4.0-30 μmol/L respectively for detection of glucose, with limit of detection of 0.02μmol/L.Furthermore, it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glucose in real human serum and the results we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clinical data.【期刊名称】《分析化学》【年(卷),期】2017(045)006【总页数】6页(P824-829)【关键词】有机荧光探针;荧光传感器;过氧化氢;葡萄糖;血清【作者】李爱琴;郭唱;许苏英【作者单位】陆军总医院消化内科, 北京100700;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 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29;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 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29【正文语种】中文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糖尿病在全球的发病率迅速增长,在中国更呈现爆发式增长。

苯酚-硫酸法测定天山花楸果实中多糖含量

苯酚-硫酸法测定天山花楸果实中多糖含量

苯酚-硫酸法测定天山花楸果实中多糖含量张薇;周芳;常军民;孙莲【摘要】目的建立新疆天山花楸果实多糖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以葡萄糖为对照品,检测波长490 nm.结果天山花楸果实中多糖含量为4.1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RSD 1.8% (n=6).结论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天山花楸果实多糖的含量测定.【期刊名称】《新疆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2(035)009【总页数】3页(P1187-1188,1192)【关键词】天山花楸;多糖;苯酚-硫酸比色法【作者】张薇;周芳;常军民;孙莲【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药学院化学教研室,乌鲁木齐,830011;新疆医科大学,乌鲁木齐,830011;新疆医科大学药学院化学教研室,乌鲁木齐,830011;新疆医科大学药学院化学教研室,乌鲁木齐,83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14天山花楸(Sorbus tianschanica Rupr.)系蔷薇科花楸属植物,是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民间习用的一种药材,常以果实、嫩枝叶和茎皮入药,临床上主要用于肺结核、哮喘、咳嗽、胃炎、胃痛等症的治疗[1]。

目前有关天山花楸多糖的研究报道非常有限,为此本研究建立苯酚-硫酸法测定天山花楸果实中多糖含量,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天山花楸多糖的药理活性及结构鉴定提供理论依据。

1 仪器与试药1.1 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电子天平(德国Sartorius)。

1.2 试药葡萄糖标准品购自Sigma公司,乙醇、丙酮、苯酚等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蒸馏水,样品采自新疆呼图壁林场,由新疆医科大学药学院帕丽达教授鉴定为蔷薇科花楸属植物天山花楸果实。

2 方法与结果2.1 溶液的制备2.1.1 对照品溶液制备精密称取105℃干燥至恒重葡萄糖对照品适量,置100 mL 量瓶中,用蒸馏水溶解定容至刻度,摇匀得质量浓度为0.1 mg/mL的葡萄糖对照品溶液。

甘油对红曲菌甘油及碳源代谢关键酶酶活的影响

甘油对红曲菌甘油及碳源代谢关键酶酶活的影响

第41卷湖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 41第1期JournalofHubeiNormalUniversity(NaturalScience)No 1,2021甘油对红曲菌甘油及碳源代谢关键酶酶活的影响石 佳1,2,3,4,赵 薇1,2,3,4,鲁 瑾1,2,3,4,王文娟1,2,3,4,余 翔1,2,3,4,冯艳丽1,2,3,4(1.特色野菜良种繁育与综合利用技术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湖北黄石 435002; 2.湖北师范大学食用野生植物保育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黄石 435002;3.湖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北黄石 435002;4.湖北师范大学生物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北黄石 435002)摘要:以丛毛红曲菌(Monascuspilosus)MS-1为实验菌株,考察合成培养基中甘油浓度对红曲菌碳源及甘油代谢关键酶酶活的影响。

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各处理发酵液pH均在3.5~7.5之间,且呈先降后升趋势,发酵液体积呈下降趋势。

在发酵的前9d,普遍表现为甘油浓度为1g/L和40g/L的处理中甘油及碳源代谢关键酶酶活高于对照及甘油浓度为160g/L的处理中相关酶活,在发酵后期则普遍出现相反的现象。

甘油可影响红曲菌的碳源及甘油代谢关键酶酶活,进而影响红曲菌生长及代谢产物产生。

该研究结果可为深入探讨甘油影响红曲菌代谢产物产生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关键词:红曲菌;甘油;红曲色素;碳源代谢;关键酶中图分类号:Q939.9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3149(2021)01-0017-09doi:10.3969/j.issn.2096-3149.2021.01.0030 前言红曲菌(Monascusspp.),又称红曲霉,是我国重要的药食同源微生物,其淀粉质原料的发酵产品———红曲在我国有2000多年的应用历史[1,2]。

红曲菌在工业生活的应用主要是红曲色素(Monas cuspigments,MPs)的应用[3]。

4-硝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测葡萄糖苷酶原理

4-硝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测葡萄糖苷酶原理

4-硝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测葡萄糖苷酶原理
4-硝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是一种用于测定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底物。

其原理是基于葡萄糖苷酶能够将4-硝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水解为4-硝基苯酚和β-d-吡喃葡萄糖的能力。

具体原理如下:
1. 4-硝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是一种具有合成和分解两个方向的反应的底物。

当葡萄糖苷酶存在时,它能够在水解的条件下被水解为4-硝基苯酚和β-d-吡喃葡萄糖。

2. 4-硝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水解的速率与葡萄糖苷酶的活性相关。

如果葡萄糖苷酶活性高,则水解反应速率快,导致
4-硝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的浓度下降较快。

3. 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可以通过测量4-硝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水解反应的速率来确定。

一般通过测定水解反应产生的4-硝基苯酚浓度的变化来反映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变化。

总结起来,测定4-硝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的水解反应速率,可以间接测量葡萄糖苷酶的活性。

总糖含量的测定苯酚硫酸法

总糖含量的测定苯酚硫酸法

总糖含量的测定苯酚硫酸法
总糖含量的测定苯酚-硫酸法的实验原理为:苯酚-硫酸试剂可与游离的或寡糖、多糖中的己糖、糖醛酸(或甲苯衍生物)起显色反应,己糖在490nm处(戊糖及糖醛酸在480nm)有最大吸收,吸收值与糖含量呈线性关系。

实验材料包括葡萄糖试剂、试剂盒、浓硫酸、苯酚等,实验步骤如下:
1. 材料处理:将0.5~1g所测的材料捣碎,用适量蒸馏水、玻璃碾磨器碾磨并分次抽提,混合液离心得抽提液即样品液。

2. 标准曲线制作:取50μg/ml的己糖标准溶液0ml,0.1ml,0.2ml,0.3ml,0.4ml,0.5ml于试管中,用水补足到0.5ml,加0.3ml 5%酚溶液,混匀后快速加入1.8ml浓硫酸,振荡混匀,室温放置20min即可出现橙黄色,以第一管调零点,可于490nm处比色测定读OD值。

以糖含量为横坐标,相应的OD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3. 样品含量测定:取0.5ml内含2~25μg糖量,同样加入0.3ml 5%酚溶液,混匀后立刻沿管壁加入浓硫酸1.8ml,振荡混匀,达室温后,可测490nm处的OD值,从标准曲线上查相应糖含量。

该方法不需要沸水浴加热,且蛋白质的存在对显色反应影响不大,故也可用于糖蛋白中的己糖测定,还可用于己糖甲基化衍生物和6-脱氧核糖、戊糖的测定。

除此之外,该方法的热量来自浓硫酸与水的混合,因此加浓硫酸时反应快,且应立即混匀,试管应大一些,以免烫手。

苯酚硫酸法测总糖

苯酚硫酸法测总糖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苯酚硫酸法测总糖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苯酚-硫酸法苯酚-硫酸法是利用多糖在硫酸的作用下先水解成单糖,并迅速脱水生成糖醛衍生物,然后与苯酚生成橙黄色化合物。

再以比色法测定。

[试剂]6%苯酚:先配置80%苯酚:80g苯酚(分析纯重蒸馏试剂)加20g水使之溶解,可置冰箱中避光长期储存。

再配置6%苯酚:取75ul的80%苯酚于烧杯中,加入960ul水(每次测定均需现配),测定的时候就用6%的苯酚来测!浓硫酸[操作]1.制作标准曲线:准确称取标准葡聚糖(或葡萄糖)20mg于5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分别吸取0.4、0.6、0.8、1.0、1.2、1.4、1.6及1.8ml,各以蒸馏水补至2.0ml,然后加入6%苯酚1.0ml及浓硫酸5.0ml,摇匀冷却,室温放置20分钟以后于490nm测光密度,以2.0ml水按同样显色操作为空白,横坐标为多糖微克数,纵坐标为光密度值,得标准曲线。

2.样品含量测定:吸取2.0ml样品,然后加入6%苯酚1.0ml及浓硫酸5.0ml,摇匀冷却室温放置30分钟以后于490nm测光密度。

每次测定取双样对照。

以标准曲线计算多糖含量。

可能有以下问题需要注意:1。

苯酚是否重蒸、其溶液浓度、是否现配现用2。

加入硫酸后是否加热、显色时间的确定3。

阁下所选波长:这个最为重要,因为已糖及其甲基化衍生物在490nm下有最大吸收峰,而戊糖、糠醛酸及其甲基化衍生物在480nm下有最大吸收峰。

如果阁下的多糖样品不是单一品而是数种混合(纯化也难一达到100%纯),则波长一定要扫描过再做4。

加浓硫酸前要摇匀,加之后也要摇匀。

苯酚-硫酸法是利用多糖在硫酸的作用下先水解成单糖,并迅速脱水生成糖醛衍生物,然后与苯酚生成橙黄色化合物。

苯酚_硫酸法测定白及多糖

苯酚_硫酸法测定白及多糖

苯酚—硫酸法测定白及多糖3魏绍云1,齐慧玲1,王继伦1,鲁格2,高波2,苏同芳2(1.天津市职工化工学院 天津 300221;2.南开大学分子生物学研究所 天津 300071)摘要:本文讨论了苯酚—硫酸法中各条件对白及多糖测定的影响,通过试验证明了此法适于白及多糖的测定。

关键词:苯酚—硫酸法;白及多糖;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T Q02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67(2000)03-0035-02Ξ 随着肿瘤免疫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担子菌类多糖、高等植物多糖等,作为免疫型抗癌药受到了国内外广泛重视[1],在这些多糖的提取、纯化、制备过程中,要多次测定糖含量。

目前测定糖的方法有多种,我们在白及多糖测定时用的是苯酚—硫酸法[2]。

据资料介绍此方法在测一些单糖和多糖时,效果较好,但白及多糖是一种复合多糖,该方法中的条件是否适用其测定,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试验,结果较为理想。

1 材料和方法1.1 仪器721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

1.2 试剂浓硫酸(A.R.)(天津市化学试剂三厂),80%苯酚溶液(80g重蒸苯酚加入20ml重蒸馏水),6%苯酚(临用前以80%苯酚配制),白及多糖样品(由南开大学分子生物学研究所提供),葡萄糖(A.R.) (天津市化学试剂三厂)。

1.3 方法(苯酚—硫酸法)1.3.1 标准曲线的制作吸取葡萄糖标准溶液(40μg/ml)0、0.4、0.6、0.8、1.0、1.2、1.4、1.6及1.8ml各加水补至2.0 ml,然后加入6%苯酚1.0ml及浓硫酸5.0ml,静置10min,摇匀,室温放置20min后于490nm测吸光度(A)。

以糖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得标准曲线。

1.3.2 样品测定吸取样品液1.0ml(相当于40μg左右的多糖)按上述步骤操作,测吸光度,以标准曲线计算糖含量。

2 影响因素讨论2.1 波长的选择从文献上查到不同的糖其吸光度对波长的吸收曲线各不相同,葡萄糖在490nm有最大吸收、D—木糖在480nm有最大吸收[3]。

糖含量测定-苯酚硫酸法

糖含量测定-苯酚硫酸法

1.1原理
多糖可以被浓硫酸在适当高温下水解,产生单糖,并迅速脱水成糠醛衍生物,该衍生物在强酸条件下与苯酚起显色反应,生成橙黄色物质,在波长490nm处和一定浓度范围内,其吸光度值与糖含量呈线性关系,从而可用比色法测定其含量。

1.2实验步骤
1.2.1100μg/ml D-葡萄糖对照品溶液制备
精密称取10mg D-葡萄糖,加纯化水充分溶解,定容至100ml,作为对照品溶液。

1.2.26%苯酚溶液配制
称取6g苯酚,加入纯化水充分溶解,定容至100ml,备用。

1.2.3对照品管制备
取8支试管,按下表按下表加入100μg/ml D-葡萄糖对照品溶液:
1.2.4供试品管制备
将供试品采用纯化水稀释至D-葡萄糖标准曲线范围内,每步稀释应不超过10倍。

10倍及以内的稀释直接在玻璃试管中进行。

10倍稀释用移液器量取供试品100μl,加纯化水900μl,振荡混匀。

原倍稀释直接取供试品1.0ml加入玻璃试管中。

10倍以内稀释操作按下表在试管中加入相应溶液。

大于10倍的稀释需按下表操作在离心管中先做10倍或100倍稀释(2步10倍稀释)后,再在玻璃试管中按照下表量取稀释。

更高稀释倍数也按照上述原则进行。

1.2.5试验操作
向含有1ml标对照品和供试品的试管中加入0.6ml 6%苯酚溶液,混匀,迅速加入3ml浓硫酸,混匀,置沸水浴反应20分钟。

显色后,冷却至室温,依据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标准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