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堆石坝
面板堆石 坝

面板堆石坝前言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是堆石坝的一种型式。
堆石坝是以堆石作为其结构主体,分心墙防渗及面层防渗。
砾石性质与堆石相似,一般将心墙砾石规划为土坝,混凝土面板砾石坝划为面板堆石坝。
面层防渗堆石坝以混凝土面板坝为主,其他还有木料、浆砌块石、喷混凝土、沥青和钢面板等堆石坝。
心墙堆石坝以土墙堆石坝为主,其他还有混凝土、木料、钢板和沥青心墙等堆石坝。
最早的堆石坝,学术界一般认为发生在加利福尼亚淘金热时期(18世纪60-70年代),在加利福尼亚东部内华达花岗岩块状山脉地区。
那时矿工需要修建水库及积蓄融化的雪水供淘金之需。
可以利用的当地材料只有坚硬岩石,山麓堆积的岩块和茂密的森林,加上矿工熟知钻爆技术,于是产生了木面板防渗的框笼填石堆石坝。
灌溉公司和发电公司以后接管了这写坝,并利用抛填堆石加高与木面板防渗。
1910年前抛填堆石坝均采用木面板防渗,最大坝高达30m,坝坡采用1:0.5-1:1.0,其上游坝面采用干砌石抵挡施工时抛填石的滚落。
这说明抛填堆石坝的内摩擦角远大于其天然休止角、低围压时具有很高的抗剪强度。
由于施工机械的发展,为了节省费用及加快施工进度,1910年开始采用堆石的天然休止角(相当于坡度1:1.3-1:1.4)修建抛填堆石坝,并采用混凝土面板防渗。
学术界一般将面板堆石坝分为三个时期:早期约为1850-1940年,过渡期为1940-1970年,现代期为1970年以后。
此外,面板堆石坝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防渗面板、防渗接地结构、堆石坝体。
防渗面板是面板堆石坝的防渗部件,面板通过周边缝与防渗接地结构连接,面板是堆石坝体的防渗部件。
防渗接地结构主要控制通过地基及两岸坝基的渗流,减小漏水量,使漏水得到安全排泄。
堆石坝体则是面板的支撑结构,也是面板的基础,并且要安全排泄通过面板及其接缝的漏水。
本综述主要介绍面板堆石坝的历史背景、有关概念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现状和发展方向,概括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一些常用设计方法,探讨学术界存在的一些争论焦点和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
面板堆石坝

一、趾板与堆石地基处理、趾板浇筑和 基础灌浆
包括 (1)基础开挖
(2)地质缺陷处理
(3)趾板混凝土浇筑
(4)趾板灌浆(先固结后帷幕)
趾板布置在面板的周边、坐落于河床及两岸基岩的钢筋
混凝土结构。与面板共同作用,为坝基以上的防渗体,与 下部基岩(经过固结灌浆、帷幕灌浆)形成整体。承上启 下的防渗结构。。
堆石的颗粒级配有两个明显的特点。第一,在受力条件下, 颗粒产生破碎,因此级配是可变的;第二,试验级配往往 不是原型级配。试验级配受场地、规模等试验条件的限制, 需要按照一定的方法缩制处理。如相似模拟法、剔除法、 等量替换法或综合法等。但是,不管哪种情况下的级配, 其级配特性或颗粒大小分布状态,对于堆石的工程性质都 有较大的影响。
(2)过渡区 保护垫层在高水头作用下不产生破坏。级配粒径符合反滤要求。
小于350mm。水平宽度4m。
(3)主堆石区 坝稳定的主体。粒径最大600mm,级配良好。
(4)下游堆石区 和次堆石区 采用超径料甚至质量较差的料。
(5)上游混凝土面板 30~60cm,
(6)下游护面 块石
施工主要程序
堆石的颗粒级配一般采用级配曲线及其特征粒径和级配参 数来表示。表征级配的特征粒径及与其有关的特性指标有: 最大粒径dmax、5mm以上颗粒的含量P5、含泥量P0.1、 d10、d60、d30、d15、d85、不均匀系数 (d60/d10)、曲率系数Cc()等。
通常采用粗粒含量(即大于5mm颗粒的相对含量)或颗粒 加权平均粒径来表示级配的粗细程度;以不均匀系数和曲 率系数表示级配的优劣。级配特征值与工程性质特别是碾 压干密度的关系最密切,且呈现比较好的规律性。
通过具有柔性止水的周边缝协调面板与趾板的变形不连续 性。
面板堆石堆石坝课件

4、趾板混凝土及其配筋
趾板混凝土的要求及防裂措施和面板混凝土相同。
趾板宜采用单层双向钢筋,每向配筋率为0.3%~0.4%。岩基上趾板钢
筋的保护层厚度为10cm~15cm,非岩基上的趾板,钢筋宜置于趾板截 面中部。 趾板宜采用锚筋与基岩相连。
压的构造钢筋。
四、混凝土趾板的结构设计
1、趾板的作用及布置
趾板是连接面板与地基的关键结构。宜置于坚硬、不冲蚀和可灌浆的弱风化至新鲜基岩 上。岩石地基上的趾板布置应依据地形和地质条件选定,宜采取平趾板的布置型式。
2、趾板尺寸
(a)直板段厚度:最小设计厚度应不小于0.3m, 高坝底部趾板厚度应不小于0.5m; (b)超挖高度:超挖1m以上的趾板地基,在浇 筑趾板前,宜先用混凝土填平; (c)趾板下游面面板以下的高度:应不小于
二、堆石体设计
1、堆石体变形-应力特性
2、堆石体变形的影响因素
3、堆石体的强度特性参数
4、筑坝石料
5、坝体分区
1、堆石体应力变形特性
面板堆石坝中除面板外由振动碾压密的 堆石体在坝体填筑上升过程中以及建成 挡水运行后都会有沉陷变形发生,其原 因如下: (1)堆石体填筑上升过程中下部堆石 承受上部堆石的重量不断增加,下部堆 石体内块石相互接触压应力也持续加大, 于是部分块石的棱角回折断,较弱块石 也会压碎,导致堆石体施工期的沉陷变 形。右图示:
面板混凝土长期与大气及水接触,受温度变化、冻融剥蚀以及水压力、 冰压力和浪压力的作用,因此其本身具有抗冻、抗侵蚀能力;
面板在垫层坡面上随堆石体变形而产生挠曲,相应在面板内部产生弯
曲应力。故对其应有一定的强度要求;
温度应力和混凝土干缩是面板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故对面板混凝土 的配合比设计要注意控制水泥用量和水灰比,并应有施工温控措施。 通常水灰比应小于0.55。
【水利课件】8 面板堆石坝共31页

30.09.2019
16
面板水平施工缝须用钢筋穿过,应不设止水。 趾板伸缩缝可采用铜片、PVC或橡胶片止水,并应与周边 缝止水构成封闭系统。 防浪墙与面板的水平接缝,宜设置底、顶部两道止水。 中间与顶部止水均应与相接缝的底部止水连接形成封闭 结构:周边缝PVC止水带宜用夹具与垂直缝处的底部止水连接; 周边缝柔性止水可用柔性填料塞与垂直缝的底部止水连接。 止水面膜宜粘结或压结,固定在面板上。 寒冷地区在水位变动区不应采用角钢、膨胀螺栓作为柔 性填料面膜的止水固定件,宜采用粘结材料,以避免遭到冻 胀的破坏而失去其固定作用。 混凝土防渗墙与连接板之间的接缝止水,应按周边缝止 水设计。
பைடு நூலகம்
30.09.2019
17
30.09.2019
30.09.2019
13
面板厚度的确定应满足下列要求: •便于布置钢筋和止水,其相应最小厚度为0.30m; •控制渗透水力梯度不超过200; •在达到上述要求的前提下,应选用较薄的面板厚度,以 提高面板柔性,降低造价。
面板的顶部厚度宜取0.30m,并向底部逐渐增加,在 相应高度处的厚度:
t=0.30十(0.002~0.0035)H 式中t——面板厚度,m;
30.09.2019
6
振动碾
30.09.2019
7
坝面碾压
30.09.2019
8
二、坝体结构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主要由堆石体和防渗系统组成。
砼面板堆石坝填筑施工方案

砼面板堆石坝填筑施工方案一、施工准备在施工前,需完成以下准备工作:场地清理:清除施工区域内的杂物、树木、杂草等,确保施工场地整洁。
基础处理:对基础进行必要的处理,确保坝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施工材料准备:根据施工需要,提前采购并储备足够的石料、水泥、砂等建筑材料。
施工机械准备:配备必要的施工机械,如挖掘机、装载机、自卸车、压路机等。
施工组织: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明确人员分工、施工进度等。
二、坝体分区与材料根据坝体的设计要求,将坝体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并明确各区域的材料要求。
一般来说,堆石坝可分为垫层区、过渡区、主堆石区等。
不同区域所需的石料粒径、强度等要求不同,需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选材。
三、铺料方法与层厚铺料方法可采用前进法或后退法,具体选择应根据施工条件和设备情况而定。
每层铺料的厚度应根据设计要求和碾压设备的压实能力来确定,一般控制在30~50cm之间。
铺料时应保持均匀性,避免出现厚薄不均的现象。
四、碾压方法与遍数碾压是堆石坝填筑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其目的是提高石料的密实度和稳定性。
碾压方法可采用静压、振动碾压或冲击碾压等。
碾压遍数应根据石料的性质、层厚和碾压设备的性能来确定,一般不少于4遍。
在碾压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碾压速度和遍数,确保达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
五、岸坡处理与碾压在坝体与岸坡的交界处,应进行特殊的处理,如设置反滤层、排水沟等,以防止岸坡的冲刷和侵蚀。
同时,在岸坡填筑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填筑速度和层厚,确保岸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碾压时应特别注意对岸坡的碾压质量,避免出现漏压或超压现象。
六、过渡层料填筑过渡层是连接垫层和主堆石区的关键部位,其填筑质量直接影响坝体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过渡层料应具有良好的级配和透水性,以满足坝体的变形要求。
在填筑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过渡层料的粒径、含水率和铺设厚度,确保达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和变形特性。
七、质量控制与检查在施工过程中,应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对每道工序进行严格的检查和控制。
面板堆石坝

三、面板浇筑
面板是防渗的,基本不受力。30~60cm厚。 主要施工设备 :滑模法(无轨)、溜槽、慢速卷扬机,混凝土运 输设备等 滑动模板系统:模体系统(模板及其支撑、行走机构、操作平 台)、牵引系统和轨道系统三大部分。 有轨的和无轨滑动模板(仓内新混凝土受力,依靠侧模板保护滑面的 平整), 行走:千斤顶、卷扬机、爬钳 面板浇筑:连续浇筑和分期浇筑(高坝,分设施工缝)。 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泵、溜槽。混凝土的和易性和粘聚性 入仓、震捣 牵引滑升。 速度2~3m/h 面板养护:保温保湿
坝体及混凝土面板的变形特性
坝体的最大沉降变形
坝体的沉降变形特性
上游变形大于坝轴线变形而小于下游变形;
沉降变形主要还是受其上部堆石填筑重量
与坝料本身性质的影响。
大坝水平位移特性
95
93.5 178 132.5 131.8 129.5 124.4
灰岩
花岗岩 灰岩 流纹斑岩 砂砾石 灰岩 凝灰岩
2.29(0.2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26 2.20(0.19) 2.19(0.176) 2.27 2.22(0.175) 2.23(0.136)
2.18(0.28)
2.10(0.19) 2.12(0.22) 2.12(0.195) 2.34 2.14(0.205) 2.10(0.197)
现代工程实践中普遍使用振动碾对堆石进行分层碾压。 当堆石体受到振动时,具有不同大小、不同质量的堆石颗 粒,在振动的作用下将获得不同的往复惯性力。由此在相 邻堆石颗粒之间产生动剪应力,同时由于往复惯性力的作 用,呈粒状结构的堆石颗粒之间的摩擦阻力极易丧失,联 接极易破坏。因此,堆石颗粒能够比较容易地相互移动、 充填,使堆石达到更密实的结构状态。 堆石料压实的影响因素,可大体分为三个方面。即材料性 质、压实机械和压实工艺。 堆石料的压实性质主要取决于堆石的材料性质,影响堆石 料压实的因素,主要是堆石级配与加水情况的影响比较大, 选择合适的不均匀系数Cu值与加水等施工工艺可以提高 碾压质量。
面板堆石坝简介课件

VS
治理
建立健全移民安置政策,保障移民的合法 权益;同时加强与当地社区的沟通和合作 ,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面板结构
面板是坝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由 混凝土浇筑而成,具有足够的强度和 耐久性,能够承受水压力和限制堆石 体的变形。
面板堆石坝的优点与缺点
优点
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施工方便 、造价低廉、维护管理容易等。
缺点
对地质条件要求较高、施工期较 长、对环境影响较大等。
02
面板堆石坝的施工方法
Chapter
养护
对浇筑后的面板进行养护,保持适 宜的温度和湿度,促进混凝土的硬 化和强度增长。
特殊情况处理
裂缝处理
对出现的裂缝进行及时处理,采用灌 浆、填补等方法进行修复。
不均匀沉降处理
对不均匀沉降的坝体进行处理,采取 加固、纠偏等措施,确保坝体的稳定 性和安全性。
03
面板堆石坝的应用与案例
Chapter
应用领域与范围
根据地震历史记录和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地震对坝体的影响。
抗震措施
加强坝体结构的连接和锚固,设置减震消能设施,提高坝体的抗震能力。
05
面板堆石坝的维护与加固
Chapter
日常维护与检修
坝体表面清理
定期清除面板堆石坝表面的杂物、藻类和污垢, 保持坝体外观整洁。
裂缝检查
定期对坝体表面和内部裂缝进行检测,记录裂缝 的位置、长度和宽度,评估其发展趋势。
稳定性分析坝坡ຫໍສະໝຸດ 定性分析采用极限平衡法、有限元法等计算坝坡的稳定性。
面板抗滑稳定性分析
考虑面板与垫层之间的摩擦力、锚杆的锚固力等。
渗流分析与防渗措施
面板堆石坝区域划分资料

面板堆石坝区域划分资料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面板堆石坝区域划分资料,以帮助读者理解和应用该概念。
面板堆石坝是一种常见的坝体结构,其区域划分对于坝体稳定性和工程设计至关重要。
2. 面板堆石坝区域划分原则面板堆石坝的区域划分应遵循以下原则:- 结构层次性:将坝体划分为不同的结构层次,如坝顶、坝面、坝身等,以便进行系统化设计和管理。
- 力学一致性:保证不同区域之间的力学性质一致,确保坝体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功能分区:根据坝体的使用功能,划分相应的区域,如泄水区、引水区、存水区等,以满足工程需求。
- 材料特性:考虑坝体不同区域所使用的材料特性,如坝体心墙、护面板等材料的选择和布置。
3. 面板堆石坝区域划分方法面板堆石坝区域划分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几何划分:根据坝体的形状和几何特征,将坝体划分为不同的几何区域,如三角形区域、梯形区域等。
- 功能分区:根据坝体的功能需求,将坝体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如泄水区、引水区等。
- 受力分区:根据坝体受力的情况,将坝体划分为不同的受力区域,如压力区、拉力区等。
- 材料特性区分:根据坝体所使用的材料特性,将坝体划分为不同的材料区域,如护面板区、心墙区等。
4. 面板堆石坝区域划分的重要性面板堆石坝区域划分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对于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影响:- 安全性:合理的区域划分能够保证坝体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经济性:准确的区域划分将有助于优化工程设计,降低施工成本。
- 管理性:清晰的区域划分有利于工程管理和维护。
5. 结论面板堆石坝的区域划分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作,应根据原则和方法进行合理划分。
合理的区域划分有助于坝体的稳定和工程的安全,同时也是实现经济效益和管理的关键。
在进行面板堆石坝区域划分时,应综合考虑结构层次性、力学一致性、功能分区和材料特性等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施工设备 :滑模法(无轨)、溜槽、慢速卷扬机,混凝土运 输设备等
滑动模板系统:模体系统(模板及其支撑、行走机构、操作平 台)、牵引系统和轨道系统三大部分。
有轨的和无轨滑动模板(仓内新混凝土受力,依靠侧模板保护滑面的 平整),
行走:千斤顶、卷扬机、爬钳
面板浇筑:连续浇筑和分期浇筑(高坝,分设施工缝)。
有一定级配的岩石颗粒的集合体,其主要特点为:
(1)堆石是一种以颗料为主并具有一定级配的无凝聚性材料,其 最大粒径取决于施工要求,一般不大于600~800mm,小于25mm 的颗粒含量不大于50%,小于5mm的颗粒含量不大于30%~40%, 小于0.1mm的颗粒含量在10%左右;
(2)优质的堆石料,应具有能够自由排水的性质,其渗透系数 不应小于1×10-3cm/s;
堆石的颗粒级配有两个明显的特点。第一,在受力条件下, 颗粒产生破碎,因此级配是可变的;第二,试验级配往往 不是原型级配。试验级配受场地、规模等试验条件的限制, 需要按照一定的方法缩制处理。如相似模拟法、剔除法、 等量替换法或综合法等。但是,不管哪种情况下的级配, 其级配特性或颗粒大小分布状态,对于堆石的工程性质都 有较大的影响。
堆石体的填筑压实所施加的外力,主要有三种形式,即静压力、冲击 力和振动力。
堆石属散粒材料,其颗粒多呈块状、浑圆状(卵石),且在三个轴方 向的尺寸相差不太大。此种材料的堆积体(填方)与粘性土不同,其 结构呈单粒状排列。颗粒之间的连接方式,只有简单的邻接接触与咬 合连接,因此,颗粒之间连接强度主要为摩擦阻力。此种摩擦阻力, 在静力条件下比较难以克服,但在振动条件下,则比较容易克服而使 堆石颗粒产生位移,填充空隙,从而使堆石体得到压实。故
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泵、溜槽。混凝土的和易性和粘聚性
入仓、震捣 牵引滑升。 速度2~3m/h
面板养护:保温保湿
面板堆石,都存在稳定、渗流(防
渗与排水)、应力与变形、抗震等主要技术问题。 对于高面板坝而言,过去重视周边缝变形及止水系
一、趾板与堆石地基处理、趾板浇筑和 基础灌浆
包括 (1)基础开挖
(2)地质缺陷处理
(3)趾板混凝土浇筑
(4)趾板灌浆(先固结后帷幕)
趾板布置在面板的周边、坐落于河床及两岸基岩的钢筋
混凝土结构。与面板共同作用,为坝基以上的防渗体,与 下部基岩(经过固结灌浆、帷幕灌浆)形成整体。承上启 下的防渗结构。。
大坝填筑分区:大坝填筑基本分为五区,即图2中③、④、 ⑤、⑥和⑦各区,采用压坡式分区填筑的方法。
面板的施工分期
面板分三期施工,即:
(1)一期面板。高程680m以下 (2)二期面板。高程680~746m (3)三期面板。高程746~787.3m
面板浇筑特点
当一、二期面板浇筑时,大坝仍在大量填筑,而此期间,亦是大 坝要发生大量施工期沉降变形的时段。
现代工程实践中普遍使用振动碾对堆石进行分层碾压。
当堆石体受到振动时,具有不同大小、不同质量的堆石颗 粒,在振动的作用下将获得不同的往复惯性力。由此在相 邻堆石颗粒之间产生动剪应力,同时由于往复惯性力的作 用,呈粒状结构的堆石颗粒之间的摩擦阻力极易丧失,联 接极易破坏。因此,堆石颗粒能够比较容易地相互移动、 充填,使堆石达到更密实的结构状态。
为类似余弦曲线的形状而出现了两个反弯点,从而产生了弯
矩、拉应力及压应变,直至产生一系列裂缝。
以上情况与国外高坝坝顶出现大的水平位移和上部区
域发生很宽的裂缝完全类似,这可能是坝高180m以上的高
坝在设计与施工中需要慎重研究的问题。
图1 天生桥一级大坝典型断面
①主堆石ⅢB区与次堆石ⅢC区在坝轴线处设垂直分区; ②次堆石ⅢC区为软弱的砂、泥岩、薄层灰岩以及泥灰岩夹 泥岩,泥岩含量为44%~86%,湿抗压强度低,软化系数仅为0.5。
(堆石的碾压试验)
1、坝料生产:
(1)垫层料 需加工,利用骨料生产系统,或天然料筛分。
(2)过渡料 洞挖碴料,在开挖料场挑选或利用浅孔爆破。
(3)主堆石区料 工程开挖料或料场开采料。
堆石颗粒的结构状态 大颗粒构成骨架,小颗粒充填
坝料的级配曲线 颗粒尺寸d(mm)~小于d的重量比。严格控
通过具有柔性止水的周边缝协调面板与趾板的变形不连续 性。
作用:1、保证面板与坝基的不透水连接;
2、基础灌浆的盖板;
3、作为滑动模板施工的开始工作面。
要求在基岩开挖完成后、大坝填筑前完成趾板的浇筑。
浇筑的程序与质量要求。同于大坝基础混凝土。
二、堆石填筑 (已经分区定型化)
规范要求以碾压参数及堆石密度作为质量控制指标
统的安全性。但经过20世纪90年代墨西哥高187 m的阿瓜米尔帕大坝、巴西高160m的爱利亚面板 堆石坝、哥伦比亚高148m的塞尔维金拉面板砾石 坝、我国高178m的天生桥一级大坝等几座高 160~180m左右的高坝实践,发现面板的挠曲变 形及其裂缝问题成为主要技术关键。
2 天生桥一级大坝-工程实例
控制碾压施工参数为主,试坑取样为辅”
堆石料压实:指堆石在机械作用下颗粒排列至密集,同时 伴随着级配以及密度改变的施工过程。堆石形状不规则, 其孔隙尺寸和渗透性都比较大大,与粘性土不同,堆石的 压实不存在孔隙气或孔隙水的排出,而仅仅是克服颗粒之 间的摩擦阻力之后的颗粒密集化过程。因此,堆石的压实 是伴有颗粒破碎、级配不断变化的特征。
出现因大坝施工期沉降变形而使面板产生很大的先期挠曲变 形。这也是在填筑期间,对高坝而言,面板因过早、过多地分 期施工所带来的不利问题。例如曾在施工期发现,随着坝体填 筑高度的增加,上游边坡沉降明显加大,最大达50cm。
坝体及混凝土面板的变形特性
坝体的最大沉降变形
坝体的沉降变形特性
上游变形大于坝轴线变形而小于下游变形;
沉降变形主要还是受其上部堆石填筑重量 与坝料本身性质的影响。
大坝水平位移特性
蓄水过程中面板下垫层发生突然性沉降
面板堆石坝的施工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是一种以堆石体为支承结构,并在 其上游表面设置混凝土面板为防渗结构的堆石坝,属 土石坝范畴。美国1910雷利坝(42m),木面板。 60年代,重型震动碾压机械的出现,提高坝体密实度, 降低坝体沉降(0.1~0.2%),导致大发展。
建坝---降低工程造价(结构简单、当地材料)、缩短 建设周期(气候影响小)。面板坝:安全可靠的运行 性能、工程量小、施工简便、导流简化、造价低。
灰岩 花岗岩 灰岩 流纹斑岩 砂砾石 灰岩 凝灰岩
垫层区
2.12(0.25) 2.26
2.29(0.22) 2.26
2.20(0.19) 2.19(0.176)
2.27 2.22(0.175) 2.23(0.136)
主堆石区
2.12(0.27) 2.15
2.18(0.28) 2.10(0.19) 2.12(0.22) 2.12(0.195)
坝体的典型分区
1、结构特点
(1)上游面薄面板(钢筋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坝体防渗止水的关键,占投资 15~20%
(2)坝身为堆石结构(非砌石,施工似土石坝)
(3)坝坡1:1.2~1.4
2、坝体分区
(1)垫层区 为面板提供平整密实基础,将面板承受的水压力均匀传递到堆石
体。最大粒径100~150mm,级配良好石质新鲜。水平宽度4m。
0.8~1.0m,次堆石区1.0~1.6m
震动碾压实(洒水): 现场压实试验:除检验设计压实标准的合理性和压实机械的
适用性外,确定合理的施工压实参数(一定碾重和行车速度条件下)如铺 层厚度、碾压遍数、加水量。
垫层坡面的碾压与防护,需支承面板。坡面喷洒乳化沥青
、喷混凝土、碾压砂浆等防护。
质量检查 试坑或核子密度仪 规范“坝料压实质量检查,应从
(2) 超径块体要求小于爆破量3%,最大粒径石料为 800mm;
(3) 细粒料(<5mm)含量要求大于5%,碾压后 <5mm含量要求达到8%~15%。
2、坝体填筑
主要分项工程,是工程质量、造价和工期的关键
。做好坝体的填筑规划:挖填结合、与大坝导流度汛考虑、
各区要求基本平起填筑,
一般采用碾压法,按工序流水作业: 自卸汽车后退法或进占法卸料, 推土机推平:摊铺厚度垫层区过渡区 0.4~0.5m,主堆石区
国内现代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始于1985的西北口工程 (95m)。目前以建成60余座,数量和高度上发展很 快。设计理论、施工机具和施工技术的发展是主要原 因。
天生桥一级坝与心墙坝方案比工期提前一年,4个月的 坝料开采与填筑达到431万方。
结构特点和坝体分区
堆石体的结构,各部位及其受力状况不同,填筑材料不同。
制大块率(超径)。 满足级配要求
不均匀系数cu=d60/d10;曲率系数cc=d302/d10Xd60
梯段爆破,多排孔微差挤压爆破技术。 洞室爆破。
(4)下游堆石区及次堆石区 较宽松的最大块度与级配要求
堆石坝坝体质量主要取决于维持坝体稳定的堆石体的力学特性,
堆石坝坝料的级配是影响堆石体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之一。堆石是具
2.34 2.14(0.205) 2.10(0.197)
对糯扎渡堆石Ⅱ料的爆破直采料应有如下要求:
通过有关专题的研究,设计部门提出了Ⅱ区堆石料空 隙率22%、干密度2.15g/cm3、渗透系数大于1×103cm/s的物理设计指标。在参考相关工程经验和坝体碾压 试验的基础上,提出
(1) 颗粒级配曲线连续性好,不均匀系数Cu值大于8, 曲率系数Cc的平均值在1~3的范围内;
(3)堆石是指人工爆破开采料和天然山麓堆积料,按其定义, 一般来说不包括冲积砂砾石,但从面板堆石坝坝料的角度上看,通常 也将砂砾石包括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