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面爆破技术

合集下载

光面爆破

光面爆破

• 同时起爆。 • (3)、各个炮眼都装入等量的炸药,有利于形 成整齐的贯穿裂缝。这样就需要最小抵抗线基本 上一样大小,因此光爆炮眼内层的各炮眼(掏槽 眼、辅助眼)在布臵时必须考虑到能为光爆眼提 供一个大致整齐的粗断面,给光爆炮眼形成一个 所谓光面层。 • 3、防止两炮眼之间发生欠挖和超挖 • • 光面层的厚度(即最小抵抗线W)与光爆炮眼间 距E之间要有一个合适的比例,即光爆炮眼的密 集系数M。M=E/W,M过小就会在两眼之间形成 超挖,M过大就会在两眼之间形成欠挖,只有在
三、光爆的标准
• 光爆的标准有三项指标:
• 1、眼痕率不少于60%。眼痕率是指周边眼留有 半边炮眼痕的总个数与周边眼总个数的百分比。 对于整体性较好的硬岩,眼痕率不少于60%是比 较容易达到的,但对于整体性较差的软岩就不容 易达到。 • 2、超挖尺寸不大于150mm;欠挖尺寸:巷道高 度欠挖小于30mm,巷道宽度:主要巷道欠挖小 于20mm,一般巷道小于50mm。 • 3、岩面上不应有明显的炮震裂缝。
• (1)、直线掏槽 • • 此种掏槽法适用于中硬岩石的小断面巷道,打眼 质量要求高,所有炮眼必须平行且眼底要落在同 一平面上。此种方法掏槽面积小,在工作面上有 松软夹层时使用较好,应用不广泛。 • • 眼距一般为100~200mm,眼深以小于2m为宜, 装药系数为70%~90%,要求同时起爆。 • (2)、角柱式掏槽 • • 此种掏槽方法形式很多,槽眼的布臵一般多采用 对称式。使用雷管段数比螺旋式掏槽要少,易于 实现全断面一次起爆。在一般中硬岩石巷道中使
• 2、以静为主的光爆原理 • 光爆炮眼很难绝对同时起爆,故压缩波很难在两 孔中间相遇。光爆以静压(爆生气体膨胀压力) 为主,动压(爆震冲击压缩波)为辅。其原理为: • (1)、应力集中的预裂效应。当一炮眼起爆时, 相邻炮眼相当于空眼,在两眼连线上造成应力集 中而产生预裂裂缝;然后当另一炮眼起爆时,将 预裂裂缝扩大、伸展,形成贯通裂缝。眼距愈小, 应力愈集中,预裂效果越好。

QC成果隧道开挖光面爆破质量

QC成果隧道开挖光面爆破质量
缺点
光面爆破质量控制方法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实 施过程中需要精确控制爆破参数和装药量,对施工人员的技 术要求较高。同时,该方法也需要投入较多的设备和人力成 本。
05
隧道开挖光面爆破质量改进 措施
隧道开挖光面爆破质量改进措施概述
隧道开挖光面爆破质量改进措施旨在提高隧道开挖过程中的 光面爆破质量,确保隧道洞壁平整、轮廓清晰,减少超挖和 欠挖现象,提高施工效率。
光面爆破技术的核心是在炮眼布置、 装药结构、起爆方式等方面采取一系 列措施,使爆破后岩面光滑平整,轮 廓线符合设计要求。
光面爆破技术的应用范围
01
光面爆破技术广泛应用于隧道、 地下厂房、大型露天采石场等岩 石工程中。
02
在隧道开挖中,光面爆破技术可 以有效控制超挖和欠挖,提高隧 道开挖质量和效率,减少对围岩 的扰动和破坏。
05
04
03
02
01
爆破后进行安全处理,检查爆堆 是否稳定,及时清理危石、浮石 ,确保作业安全。
选用合格的炸药、雷管等起爆器 材,确保其性能稳定、安全可靠 。
确定隧道开挖断面尺寸和爆破方 案,根据地质勘察资料和施工条 件,制定合理的爆破参数和钻孔 方案。
隧道开挖光面爆破质量改进措施的优缺点分析
优点
隧道开挖光面爆破质量标准是指在隧道施工过程中,为确保隧道开挖面的平整度 和轮廓符合设计要求,对爆破施工的质量进行控制和评价的一系列标准。
该标准主要涉及爆破孔的布置、孔深、孔径、装药量、堵塞长度、起爆方式等参 数,以及爆破后的检查与评估。
隧道开挖光面爆破质量标准的重要性
提高隧道施工安全
通过控制爆破施工的质量,可以减少对围岩的破坏,降低隧 道塌方的风险,提高施工安全性。

光面爆破技术

光面爆破技术

3.67
4.22
5.24
7.62
2.38
2.74
4.72
7.08
2.36
2.7
4.29
6.67
2.38
2.74
2.36
4.72
2.36
2.7
每延米额外 增加费用 (元) 3756
3756
2439 2403 2439 2403
备注
超挖按照 平均
100mm计 算
回弹量按 照15%计

砼费用按 照890元 /m³计算
第一部分 光面爆破的定义
光面爆破:是先爆除主体开挖部位的岩体,然后再起爆 布置在设计轮廓线上的周边孔药包,将光爆层炸除,形成 一个平整的开挖面,是通过正确选择爆破参数和合理的施 工方法,达到爆后壁面平整规则、轮廓线符合设计要求的 一种控制爆破技术。光面爆破适用于稳定性好,岩体完整 而又要求控制开挖轮廓的中硬岩层。
挖值规定如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
拱部 边墙
破碎土、土(Ⅳ、Ⅴ级围岩) 中硬岩、软岩(Ⅱ、Ⅲ、Ⅳ级围岩)
硬岩(Ⅰ 级围岩) 每侧 全宽
仰拱、隧底
平均100,最大150 平均150,最大250 平均100,最大200
+100,-0 +200,-0 平均100,最大250
第三部分 光面爆破的意义
图 楔形掏槽—水平楔形 其他孔线形布置
第四部分 光面爆破
楔形掏槽—垂直楔形 其他孔环状布置
第四部分 光面爆破
各类孔孔间距取值原则: 掏槽孔的夹制作用大,爆破条件差,炮孔应较密; 辅助孔经过掏槽孔、扩槽孔爆破后,自由面条件较好, 孔距应较大;距掏槽空间越近排距越大; 扩槽孔的作用是进一步扩大槽腔,应适当加密炮孔; 周边孔的作用是控制开挖轮廓,应采用光面爆破,孔间 距必须小于排间距。

光面爆破技术

光面爆破技术

光爆破技术光面爆破 - 定义光面爆破,就是控制爆破的作用范围和方向,使爆破后岩面光滑平整,防止岩石开裂,减少超、欠挖和支护工作量,增加岩壁的稳定性,减少爆破对保留岩体的破坏作用,进而达到控制岩体开光面爆破作用原理光面爆破是周边眼同时起爆,各炮眼的冲击波向其四周作径向传播,相邻炮眼的冲击相遇,则产生应力波的叠加,并产生切向拉力,拉力的最大值发生在相邻炮眼中心连线的中点,当岩体的极限抗拉强度小于此拉力时,岩体便被拉裂,在炮眼中心连线上形成裂缝,随后,爆炸气的膨胀合裂缝进一步扩展,形成平整的爆裂面。

光面爆破的技术要点1、根据围岩特点,合理选定周边眼的间距和最小抵抗线,尽最大努力提高钻眼质量。

2、严格控制周边眼的装药量,尽可能将药量沿眼长均匀分布。

3、周边眼宜使用小直径药卷和低猛度、低爆速的炸药。

为满足装结构要求,可借助导爆索(传爆线)来实现空气间隔装药。

4、采用毫秒微差有序起爆。

要安排好开挖程序,使光面爆破具有良好的临空面。

5、边孔直径小于等于50mm 光面爆破技术的类型和优缺点光面爆破技术约在1950年发源于瑞典,1952年在加拿大首次应用;预裂爆破由光面爆破演变而来。

从整个爆破技术来分,它们均属于光面爆破技术。

光面爆破是一种控制岩体开挖轮廓的爆破技术,是通过一系列措施对开挖工程周边部位实行正确的钻孔和爆破,并使周边眼最后起爆的爆破技术。

预裂爆破则是周边眼最先起爆,线装药密度适当地比光面爆破大一些,周边眼间距则适当地小一些。

光面爆破可以分为三大类型:(1) 轮廓线钻眼法它是沿设计的隧道开挖轮廓线钻凿紧密相邻的炮眼,这些炮眼内不装炸药,然后视其离自由面的远近再钻一至若干排炮眼并装炸药爆破。

由于密集且相邻的炮眼存在,隔开了其它炮眼爆炸时爆炸应力波和裂缝的传递与扩展,使岩体沿弱面切开,形成平整的岩壁保护岩体稳定。

目前在隧道内使用较少,仅在不够稳定的岩层(如软弱岩层、断层带等)中及城市地下隧道、地铁为减轻地震动时,才部分采用,应用该种技术能获得较好的光面爆破效果,但钻眼工作量大,钻眼费用高。

光面爆破技术在碎裂岩层隧道开挖中的应用

光面爆破技术在碎裂岩层隧道开挖中的应用

光面爆破技术在碎裂岩层隧道开挖中的应用光面爆破技术是一种通过使用光纤和高性能激光器来实现的爆破技术。

它主要应用于碎裂岩层隧道开挖中,能够有效地提高隧道开挖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就光面爆破技术在碎裂岩层隧道开挖中的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一、光面爆破技术的优势光面爆破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爆破技术,相比传统的爆破技术,具有如下优势:1. 精确控制:光面爆破技术采用激光器进行爆破作业,可以实现更加精确的控制,能够准确地控制爆破的位置、方向和范围,避免了传统爆破技术容易出现的误差。

2. 环保节能:光面爆破技术采用激光进行爆破,不需要使用传统的爆破药剂,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减少了能源的消耗,是一种环保节能的爆破技术。

3. 作业安全:光面爆破技术在作业过程中不会产生火花和弹片,减少了对作业人员和设备的伤害,提高了作业安全性。

4. 提高效率:光面爆破技术可以实现快速高效的作业,提高了爆破作业的效率,减少了工期和成本。

1. 根据隧道特性进行设计:在采用光面爆破技术进行隧道开挖时,首先需要根据隧道的特性进行合理的设计,包括隧道的长度、宽度、高度、岩层的硬度和结构等,以及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然后根据这些设计参数进行光面爆破技术的应用方案设计。

2. 调查勘察:在隧道开挖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调查勘察工作,对隧道穿越的地质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包括各种岩层的类型、裂缝分布、岩石的结构和力学性质等,从而为光面爆破技术的应用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3. 设备准备:在进行光面爆破技术应用前,需要对激光器、光纤和配套设备进行准备和调试,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

4. 爆破作业:在一切准备就绪后,可以进行光面爆破技术的应用,通过激光器对岩层进行爆破,用高能激光束来破坏岩石的结构,从而实现隧道的开挖。

5. 安全监控:在光面爆破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对爆破现场进行实时监控,确保爆破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要保障周围环境和周边建筑物的安全。

6. 后续处理:在爆破完成后,需要对爆破现场进行安全清理和岩石残块的清除,确保爆破现场的整洁和安全。

光面爆破施工技术要求

光面爆破施工技术要求

光面爆破施工技术要求1、光面爆破基本参数(1)光面爆破层厚度:即最小抵抗线的大小,一般为炮孔直径的10~20倍。

岩质软弱、裂隙发育者,眼距应小而抵抗线应大;坚硬、稳定的岩石上,眼距应大而抵抗线应小。

(2)孔距:一般为光面爆破层厚度的0.75~0.90倍,岩质软弱、裂隙发育者取小值。

(3)钻孔直径及装药不偶合系数可参照预裂爆破选用。

明挖工程钻孔直径为70~165mm;不偶合系数指炮孔半径与药卷半径的比值,为防止炮孔壁的破坏,该值一般取2~5。

(4)线装药密度一般按照松动爆破药量计算公式确定,预裂爆破的线装药密度一般为200~500g/m,为克服岩石对孔底的夹制作用,孔底段应加大线装药密度到2~5倍。

2、光面爆破技术要点:(1)根据围岩特点,合理选定周边眼的间距和最小抵抗线,尽最大努力提高钻眼质量。

(2)严格控制周边眼的装药量,尽可能将药量沿眼长均匀分布。

(3)周边眼宜使用小直径药卷和低猛度、低爆速的炸药,为满足装结构要求,可借助导爆索(传爆线)来实现空气间隔装药。

(4)采用毫秒微差有序起爆,要安排好开挖程序,使光面爆破具有良好的临空面。

(5)边孔直径小于等于50mm。

3、质量控制标准(1)开挖壁面岩石的完整性用岩壁上炮孔痕迹率来衡量,炮孔痕迹率也称半孔率,为开挖壁面上的炮孔痕迹总长与炮孔总长的百分比率。

对节理裂隙极发育的岩体,一般应使炮孔痕迹率达到10%~50%;节理裂隙中等发育者应达50%~80%;节理裂隙不发育者应达80%以上,且岩壁面不应有明显的爆生裂隙。

(2)围岩壁面不平整度(又称起伏差)的允许值为±15cm。

(3)在临空面上,预裂缝宽度一般不宜小于1cm。

实践表明,对软岩预裂缝宽度可达2cm以上,而且只有达到2cm以上时,才能起到有效的隔震作用;但对坚硬岩石,预裂缝宽度难以达到1cm。

东江工程的花岗岩预裂缝宽仅6mm,仍可起到有效隔震作用。

预裂缝的宽度标准与岩性及工程部位有关,应通过现场试验最终确定。

光面爆破_??????

光面爆破_??????

光面爆破光面爆破,就是控制爆破的作用范围和方向,使爆破后岩面光滑平整,防止岩石开裂,减少超、欠挖和支护工作量,增加岩壁的稳定性,减少爆破对保留岩体的破坏作用,进而达到控制岩体开挖轮廓的一种技术。

一、应用范围及其特点和优缺点1.应用范围光面爆破广泛应用于地下工程,如巷道开挖,大型隧道、公路、铁路隧道及构筑地下工事等,为确保岩壁平整,岩体完整,坚持其稳固性。

另外,露天矿边坡,公路、铁路边坡等,均常采纳光面爆破技术。

2.特点它与预裂爆破的不同之处是:它在主炮孔爆破之后进行,有两个自由面。

3.优缺点主要优点是:对围岩的破坏稍微,只有一般爆破的1/2~1/3,从而提升了围岩的稳定性;可以大大地减少巷道及边坡的超、欠挖,提升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节省大量的支护材料和支护工作量;围岩壁平整,危石少,撬顶工作或边坡危石处理简单,可避免局部冒顶或局部滑坡的危险。

其主要缺点是:钻孔工作量大量增加,使用的起爆器材增加,装药工作量增加,因此爆破费用大大增加。

二、光面爆破参数为获得优良的光面效果,一般选用低密度、低爆速、低体积的炸药,以减少炸药爆轰波的击碎作用和延长爆轰气体的膨胀作用时间。

最好是选用光面爆破专用药卷,以提升装药速度并能获得预期光面效果。

1.孔径与孔距光面爆破的炮孔直径可与主炮孔的直径相同,假设为浅孔爆破,其孔径一般为38~42mm,假设为中深孔爆破,一般为80~160mm。

孔间距为主炮孔孔距的1/2~1/3.2.与邻近主炮孔的排距一般为正常炮孔排距的1/2.3.光爆孔深度比主爆破超深,h=(0.1~0.2)L,L为主爆孔深度。

4.最小抵抗线光爆炮孔中心到邻近主爆孔中心的距离为最小抵抗线,一般应大于或等于光爆孔间距。

5.炮孔临近系数也叫密集系数m,即孔间距与抵抗线之比:m=a/ω,当m过大时,爆破后,可能在光爆眼间留下岩埂,造成欠挖。

当m过小时,则会在新壁面造成超挖凹坑。

施行说明,当m=0.8~1.0时,爆后的光面效果最好。

光面爆破技术课件

光面爆破技术课件

爆破对围岩的破坏程度
总结词
围岩的稳定性对于整个工程的安全至关重要 ,光面爆破应尽量减少对围岩的破坏。
详细描述
围岩的破坏程度可以通过观察和测量来评估 。破坏程度越高,围岩的稳定性就越差,可 能导致坍塌等安全事故。因此,在光面爆破 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尽量减少对围岩的破坏 ,如控制炸药用量、优化爆破参数等。
未来展望
技术创新
未来光面爆破技术将继续创新发展,通过新材料 、新工艺、新设备的研发和应用,进一步提高爆 破效果和安全性。
绿色化发展
未来光面爆破技术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采用更加环保的设备和工艺,减少对环境的影 响,推动工程行业绿色化发展。
智能化水平提升
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光面爆 破技术的智能化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实现更 加精准、高效、安全的爆破作业。
装药过程中,应确保药量、药包位置、药包间隔符合设计要 求,同时要避免炸药潮湿、受潮、破损等质量问题对爆破效 果的影响。
炮孔堵塞
炮孔堵塞是为了确保炸药爆炸时产生的气体能够充分作用于岩体,同时减少飞石 和有害气体的产生。堵塞材料可以采用砂子、粘土、水泥等。
堵塞过程中,应确保堵塞长度符合设计要求,同时要避免堵塞物掉入炮孔中影响 爆破效果。
光面爆破技术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光面爆破技术概述 • 光面爆破技术的实施步骤 • 光面爆破技术的效果评价 • 光面爆破技术的优缺点分析 • 光面爆破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
01
CHAPTER
光面爆破技术概述
光面爆破技术的定义
总结词
光面爆破技术是一种控制岩体爆破的工程技术,旨在减少爆破对围岩的破坏,保持岩体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9 / 669隧道施工光面爆破技术应用探讨曾 勇1 周萍萍1 吴秀勇2(1江西交通工程咨询监理中心 南昌 330008)(2金丽温高速公路温州段工程建设指挥部 温州 325000)摘 要:光面爆破是通过控制爆破的作用范围和方向,使爆破后的岩面光滑平整,防止岩面开 裂,以减少超、欠挖和支护的工程量,增加岩壁的稳定性,减弱爆破振动对围岩的扰动,进而 达到控制岩体开挖轮廓的一种技术,广泛应用于隧道开挖施工过程中,本文结合浙江省金丽温 高速公路隧道工程实际,详细介绍了光面爆破的工作机理、参数选定及工艺方法。

关键词:隧道工程;光面爆破0 前 言光面爆破是通过控制爆破的作用范围和方向,使爆破后的岩面光滑平整,防止岩面开裂,以减少超、欠挖和支护的工程量,增加岩壁的稳定性,减弱爆破振动对围岩的扰动,进而达到控制岩体开挖轮廓的一种技术。

同时光面爆破也是一种难度较大的施工技术,在施工中如爆破参数、施工方法选取不当,往往无法达到理想的爆破效果。

关,各项爆破参数选取合理,果。

爆后岩面光滑平整,上,挖、回填以及支护的工程量。

扰动,隧道的安全度。

1 光面爆破的机理光面爆破是沿开挖轮廓线布置间距较小的平行炮眼,在这些光面炮眼中进行药量较少的不耦合装药,然后同时起爆,爆破时沿这些炮眼的中心连线破裂成平整的光面。

通过国内外实验室研究和现场生产实践可以看出,光面爆破是由于采用不耦合装药,药包爆轰后,炮眼壁上的压力显著降低,此时药包的爆破作用为准静压力。

当炮孔压力值低于岩石的抗压强度时,在炮眼壁上不至造成“压碎”破坏。

这样爆轰波引起的应力波和凿岩时在炮眼壁上造成的应力状态相似,只能引起少量的径向细微裂隙。

裂隙数目及其长度随不耦合系数和装药量而不同。

一般在药包直径一定时,不耦合系数值愈大,药量愈小,则细微裂隙数愈少而长度也愈短。

光面炮眼组同时起爆时,由于起爆器材的起爆时间误差,不可能在同一时刻爆炸。

先起爆的药包的应力波作用在炮眼周围产生细微径向裂隙(图1-b 的A 炮眼)。

由于B 炮眼所起的导向作用,结果沿相邻两炮眼连心线的那条径向裂隙得到优先发育。

在爆炸气体作用下,这条裂隙继续延伸和扩展,在相邻两炮眼的连心线同眼壁相交处产生应力集中,此处拉应力最大。

A 、B 两炮眼中爆炸气体的气楔作2 光面爆破的参数及工艺2.1 光面爆破主要有以下几个参数2.1.1不耦合系数 不耦合系数是指炮孔直径d 和药卷直径d0之比。

K=d/ d0不耦合系数K=1,表示炮孔直径和药卷直径完全耦合,炮孔全部被炸药装满。

药卷与孔壁之间没有空隙。

此时,爆轰压力对孔壁作用明显。

K >1,表示炮孔直径与药卷直径不耦合,药卷与孔壁之间有空隙。

K 越大,则空隙也越大。

如果Kc >K >1,(Kc ——产生压碎的临界不耦合系数)光面爆破的效果就不好;如果K >Kc >1,炮孔周围就不产生压碎圈。

所以K >Kc >1时进行光面爆破是获得良好效果的必要条件。

实践证明,K=2~2.5时,光面效果最好。

70 / 6702.1.2炮孔间距和空孔 光面爆破是要使相邻炮孔之间用裂隙连通起来,以形成平整的断裂面。

因此, 炮孔间距在裂隙中的连通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孔距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炸药的性质、不耦合系数和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

理论上可用下式计算。

dp p p a y 322)1][762(2.3μμσ-⨯++= 式中: a -炮孔间距;p-冲击波作用在孔壁上的波峰压力(Mpa ); μ-岩石的泊松比;y ][σ-岩石的极限抗压强度(Mpa );d -炮孔直径。

根据生产实践,取孔距为炮孔直径的10~20倍,即a =(10~20)d 。

在节理、裂隙比较发育的岩石中应取小值,整体性好的岩石中可取大值。

空孔的作用主要是对裂隙的伸展起导向作用。

空孔与装药孔距离,一般在400mm 以内。

2.1.3最小抵抗线W 光面层厚度或周边眼到邻近辅助眼间的距离,是光面眼起爆时的最小抵抗线,一般应大于或等于光面眼间距。

2.1.4周边孔密集系数 周边孔密集系数是指孔距a 与最小抵抗线W 之比值,即m=a/W 。

m 值的大小,对光面爆破效果影响最大,下面从三种不同情况进行说明。

(1)当m=a/W=2时,孔间距值a 偏大,而W 值偏小,成为两个炮孔单独爆破时的爆破漏斗,留下abc 三角形岩埂,起不到光面爆破效果,如图-2(a )。

(2)当m=a/W=1时,如果两炮眼同时起爆,压缩波到达自由面前,即可完成孔间裂隙的贯通,而形成光面。

如不同时起爆,另一炮眼起自由面作用,也可达到光面爆破效果,如图-2(b )所示。

(3)当m=a/W=0.5时,不管是否同时起爆,压缩波到达自由面时,首先到达相邻炮孔,不仅产生裂图2 不同密集系数的爆破情况缝,并使该孔的岩石破坏,甚至造成超挖,也达不到光面爆破的效果,见图-2(c )所示。

实践表明,当m=0.8~1.0时,爆破后的光面效果较好,硬岩中取大值,软岩中取小值。

2.1.5、线装药密度 线装药密度又叫装药集中度, 它是指单位长度炮眼中装药量的多少(g/m )。

为了控制裂隙的发育,保持新壁面的完整稳固,在保证沿炮眼连心线破裂的前提下,尽可能少装药。

软岩中一般可用70g/m-120g/m ,中硬岩中为20 g/m -300g/m ,硬岩中为300g/m -350g/m 。

2.1.6周边眼的其他参数 (1)炮眼直径d 。

光面爆破的周边眼直径无需选择,国内掘进常用的炮眼直径为35mm-5mm ;(2)周边眼的深度l 和角度α。

“预留光面层”法的周边眼深度可达2.5m-3m ;全断面一次爆破时,周边眼深度一般为1.5m-2.0m 。

确定眼深时,还应考虑到其他作业的生产能力在掘进循环中的充分发挥。

周边眼原则上应布置在设计轮廓线上,但由于受凿岩机机型的限制,不得不向外偏斜一定角度,偏斜角一般为3º~5º。

偏斜角度的大小,可根据眼深加以调整,使眼底落在轮廓线外100mm 处。

隧道光面爆破常用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隧道光面爆破常用参数用光面爆破开挖隧道时有两种方案,一种是全断面法,如图-3所示。

对于IV 、V 类整体性好的围岩,可采用全断面法,此时掏槽眼、辅助眼等的参数按普通爆破来设计,周边眼则按照光面爆破来设计。

可用多段毫秒电雷管或非电导爆系统按顺序起爆,掏槽眼、辅助眼间起爆间隔时间不应小于25ms 。

邻近周边眼的一排炮眼的药量要比其他炮眼的药量少,以控制围岩爆震裂隙的发展。

另一种是预留光面层法,先掘进超前导洞,然后加以刷大,如图-4所示。

这种预留光面层法的特点是,在爆破周边眼之前可根据爆破超前导洞的情况进行参数调整或修正轮廓,以达到较好的光面爆破效果。

3 影响光面裂缝形成的因素 影响光面裂缝形成的因素很多,主要因素有装药量和装药结构,最小抵抗线与孔间距的比值,起爆方法、空孔等。

3.1 装药结构为了不破坏需要保护一侧的围岩,要采用较大的不耦合系数(K=d/d0,K≥2~2.5),环状间隙装药和间隔装药,以及低猛度、低爆速(如2000m/s~3000m/s)、低密度的炸药。

图 3 全断面光面爆破起顺序图3.2 最小抵抗线、空孔与孔距最小抵抗线应大于光面孔的孔距。

最小抵抗线过小时,孔与孔之间的光面裂隙来不及贯通,各孔就已朝自由面形成爆破漏1超前导洞;2刷帮爆破区;3光面层斗,结果产生凸凹不平图4 光面爆破开挖顺序(预留光层面)的破裂面;相反,最小抵抗线过大时,光面裂隙固然容易形成,但是自由面方向的爆破效果可能要恶化,会出现大块度。

根据理论推算和现场施工分析,空孔和最小抵抗线的比值最好是0.8~1。

在节理、裂隙发育的岩石中以及开挖面的拐角、弯曲部分,要加密炮孔或增加导向空孔。

3.3 起爆间隔时间实验室爆破试验研究表明,齐发起爆的裂隙表面最平整,微差延期起爆次之,秒差延期最差。

齐发起爆时,炮眼贯通裂隙较长,抑制了其它方向裂隙的发育,有利于减少炮眼周围的裂隙的产生,可形成平整的壁面。

所以,在实施光面爆破时,间隔时间愈短,壁面平整的效果愈有保证。

应尽可能减少周边眼间的起爆时差,相邻光面炮眼的起爆间隔时间不应大于100ms。

4 工程实例4.1 工程概况红枫隧道位于永嘉渔渡村红枫山庄西侧,全长230m,属于丘陵区垄岗低丘区(III)。

红枫隧道出露地层主要为晚侏罗世晶屑熔结凝灰岩。

表面覆盖第四系残坡积松散层,岩性为含碎石亚粘土,局部为含粘性土碎石,土质松散。

下覆晚侏罗世晶屑熔结凝灰岩,岩性为晶屑熔结凝灰岩,块状结构,岩质坚硬。

受地质构造影响,节理发育。

围岩类别强风化层II类,中风化层III类,微风化层IV类。

4.2 爆破方案1、II、III类围岩稳定性较差,节理裂隙发育。

对II类围岩采用台阶开挖法,每个循环进尺为1.0m。

2、IV类围岩稳定性较好,考虑到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以及工期的影响,对此类围岩采用全断面开挖法, 每个循环进尺为2.5m。

4.3 凿眼、爆破器材4.3.1凿岩机械采用可移动式全断面作业台车,使用YT-27型气腿式凿岩机钻眼。

全断面作业时应配合9台凿岩机同时钻眼,以保证开挖作业进度。

4.3.2爆破器材为了避免闲散电流对爆破安全的影响,必须采用非电起爆系统。

主要器材有:毫秒延期雷管、8#火雷管、导火索、导爆管、导爆索。

4.4 爆破参数4.4.1炸药消耗量爆破采用2号岩石硝铵炸药,由公式:Q=qSlη式中:Q—每循环应使用的炸药量,kgq—单位炸药消耗量,kg/ m3S—开挖断面积(以半个主洞计),m2l—平均炮眼深度,mη—炮眼利用率,取85%(1)II、III类围岩的炸药消耗量q取0.90 kg/ m3,S为81.77 m2,l设计为1.0m故Q=0.90×81.77×1.0×85%=62.55 k(2)IV类围岩的炸药消耗量q取1.26kg/ m3,S为64.18m2,l设计为2.5m 故Q=1.26╳64.18╳2.5╳85%=171.84 kg4.4.2炮眼、药卷直径采用的凿岩机械决定炮眼直径为D=42mm,药卷直径,周边眼d=22 mm,其余炮眼d=32 mm。

不耦合系数,周边眼K=D/d=1.91,其余炮眼K=D/d=1.31。

4.4.3周边眼的布置周边眼原则上应布置在设计轮廓线上,但由于受凿岩机机型的限制,不得不向外偏斜一定的角度,偏斜角一般为3°~5°。

偏斜角度的大小可根据眼深加以调整,使眼底落在轮廓线外100mm处。

(1)II、III类围岩周边眼的布置炮眼间距a=450mm(2)IV类围岩周边眼的布置炮眼间距a=500mm4.4.4掏槽眼的布置(1)II、III围岩周边眼的布置掏槽眼采用螺旋掏槽方式,其特点是各装药炮眼至空眼的距离不等而依次递增,如图-5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