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环境分析技术复习试题及答案
环境工程专业知识测试题(含答案)

环境工程专业专业知识综合测试题1一、填空题1、微生物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在水、土壤、空气都有微生物存在,尤其在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最好场所。
2、加热灭菌法有干热和湿热两种方法。
3、衡量实验室内测定结果质量的主要指标是准确度和精密度。
4、监测大气污染常用的布点方法有方格布点法、同心圆布点法、扇形布点法、按功能区布点法。
5、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主要有光源、试样原子化器、单色仪、数据处理四个主要部分组成。
6、扰民噪声监测点应设在受影响的居民户外1 m处。
7、土壤的对角线采样法适用于用污水灌溉的田块。
8、为了便于管理,固体废物一般是按其是否具有腐蚀性、易燃性、毒性、反应性、放射性、感染性来进行判定,凡具有其中一种或一种以上有害特性者即称为有害固体废物。
9、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为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
14、饮用水消毒过程中,具有消毒效果的氯可以分为自由氯和化合氯,化合氯为NH2Cl、NHCl2和NHCl3。
一氯氨,二氯胺,三氯氨15、生物膜蛋白质、脂肪和多糖组成。
二、判断题(对)1、莫尔法测定Cl—含量时,要求介质的pH值,在6.5-10之间。
(对)2、由饮水传染的病毒性疾病主要脊髓灰质炎和病毒性肝炎。
(对)3、银量法测定氯离子(C1-)含量时,应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
(对)4、以硝酸银液为滴定液,测定能与Ag+生成沉淀的物质,根据消耗滴定液的浓度和毫升数,可计算出被测物质的含量。
沉淀滴定法。
(对)5、生物体大小不同是由于所含细胞数目不等,而非细胞所占的体积不同所致。
(对)6、空白实验值能全面反映分析工作中所用试剂(包括纯水)与仪器的质量状况,并反映实验室的环境条件以及分析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等各方面的问题(对)7、环境监测中常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于废水中的化学耗氧量。
(对)8、当大气中被测组分浓度较高、或者所用的方法很灵敏时,直接采取少量样品就可满足分析需要。
(错)9、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可氧化水样中全部有机物。
环境分析与监测考试试卷习题附含答案

《环境剖析与监测》考试一试卷(A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1、pH测定是酸雨检查最重要的项目。
2、依据偏差的根源和性质分为系统偏差、有时偏差。
3、用原料气配制低浓度标准气的方法有静态配气法、动向配气法。
4、在一条采样垂线上,当水深小于或等于 5 米时,只在水面—米处设一个采样点。
5、水体的真色是指除掉悬浮物后水的颜色。
6、优级纯试剂标签的颜色为绿。
7、一般剖析中的偏差是指测定值与真切值之差。
8、地下水的水质比较稳固,一般收集刹时水样,即能有较好的代表性。
9、分光光度法中吸光度(A)与透光率(T)的关系是。
10、因为低质(积淀物)比较稳固,一般每年在枯水期采样1次。
11、当河流断面宽度在100~1000 米时,监测断面上应设左、中、右三12、从土壤和水体中汲取污染物的植物,其污染物散布量和残留量最多的部位是13、水质监测可分为环境水体监测、水污染源监测两种。
14、一条理想的标准曲线,对其有关系数r 的绝对值的要求是。
条采样垂线。
根。
15、氧化复原滴定指示剂的变化范围是。
16、溶剂萃取法是鉴于物质在不一样的溶剂相中分派系数不一样,而达到组分的富集与分别。
17、沿河、渠排放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因渗漏可能造成带状污染,此时地下水样的收集宜用网状布点法设置监测井。
二.选择题1、原子汲取光谱是由以下哪一种粒子产生的()A、固体物质中原子的外层电子B、气态物质中基态原子的外层电子C、气态物质中激发态原子的外层电子D、气态物质中基态原子的内层电子2、色谱法作为剖析方法的最大特色是()。
A、进行定性剖析B、进行定量剖析C、分别混淆物D、分别混淆物并剖析测定3、在以下液体中滴加酚酞指示剂,溶液显红色的是()。
A、一般电热蒸馏水B、全玻二次蒸馏水C、已被固定的测氰废水D、已被固定的测氨废水4、大气采样时,多孔筛板汲取管气样进口应是()。
A、球形上部的导管口B、球形旁边的长导管口C、上述两个导管口都能够D、随意哪一个导管口5、未经任何办理的洁净水样最长寄存时间为()。
环境工程技术及应用试题库及答案

环境工程技术及应用试题库及答案一.填空题绪论1.气态污染物净化的基本方法有、、和。
2.环境工程的基本内容包括:、、、和。
3.废水的处理程度大致可以分为级。
4.废水的一级处理主要是处理,二级处理以处理为主要手段,三级处理主要是化学处理。
5.大气污染源主要有、、和。
水污染防治篇第一章概述1.在环境学中,水体是包括了水本身及其中的、、、和等的完整的生态系统。
2.化学性污染物包括、、和。
3. 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元素是和。
4.水污染可分为污染和污染。
5.进入水体的污染物按其特性可分为、和生物性污染物三大类。
6.水质指标可以分为、和。
7.物理净化是指污染物由于、和等作用而使水体中污染物浓度降低的过程。
8.废水处理方法按处理原理可分为、和三大类。
第二章废水预处理1.格栅可去除废水中的与,以保护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行及减轻后续处理的负荷。
2. 预处理调节池的作用主要是调节和。
3.按格栅所截留污物的清除方式可分为清除格栅和清除格栅。
4.格栅按栅条间距可分为、和三大类。
第三章废水的物理处理1.平流沉淀池的构造主要有、、、四个部分。
2.根据水中悬浮物的性质及其浓度的高低,沉降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 , , , .3.废水处理中的气浮法主要有与两种。
4.根据水流方向沉淀池可分为式、式和式三种。
第四章废水的化学及物理化学处理1.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有、、、。
2.离子交换剂的特点有(1)(2)(3)。
3.向废水中加入混凝剂的作用有两个,一是作用,二是作用.4. 主要无机混凝剂有和 .的形式存在于水中,可5.铜的冶炼及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含铜废水,以CuSO4以采用回收铜.6.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可交换基团是 . 其离子交换规律中,常常是排在第一位.7. 银的冶炼及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含银废水,以Ag+的形式存在于水中,可以采用回收银.8.目前应用最广的混凝剂为铝盐混凝剂和_____。
9.写出氯氧化法除废水中CN一的化学方程式10. 采用法除废水中的化学方程式为:第五章废水的好氧生物处理1.好氧分解对废水水质的要求包括、、、、、和废水的可生化性。
环境科学与资源保护技术考试 选择题 50题 附答案

1. 下列哪项不是温室气体?A. 二氧化碳B. 甲烷C. 氧气D. 氮氧化物2. 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是?A. 沙漠B. 热带雨林C. 草原D. 苔原3. 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是由于哪种物质的过量排放?A. 磷B. 氮C. 硫D. 碳4. 下列哪种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A. 煤炭B. 石油C. 太阳能D. 天然气5. 酸雨的主要成因是?A.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B. 氯氟烃排放C. 二氧化碳排放D. 甲烷排放6. 下列哪种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塑料垃圾的产生?A. 增加塑料产品的使用B. 推广可降解塑料C. 增加塑料回收站D. 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7.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减少土壤侵蚀?A. 过度放牧B. 植树造林C. 过度开垦D. 过度施肥8. 下列哪种物质对臭氧层破坏最严重?A. 二氧化碳B. 氯氟烃C. 甲烷D. 二氧化硫9. 下列哪项不是清洁能源?A. 风能B. 核能C. 潮汐能D. 生物质能10. 下列哪种行为有助于减少碳排放?A. 增加私家车使用B. 增加飞机航班C. 使用公共交通工具D. 增加煤炭燃烧11. 下列哪项不是水资源保护的措施?A. 减少工业废水排放B. 增加农业灌溉C. 推广节水技术D. 加强水体监测12.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空气污染物?A. 二氧化硫B. 一氧化碳C. 氧气D. 颗粒物13.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减少森林砍伐?A. 增加木材出口B. 推广可持续林业管理C. 增加农业用地D. 增加城市化14. 下列哪种行为有助于减少电子垃圾的产生?A. 增加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B. 推广电子产品回收C. 增加电子产品的使用D. 增加电子产品的废弃15. 下列哪项不是固体废物处理的方法?A. 填埋B. 焚烧C. 回收D. 排放到河流16.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水污染物?A. 重金属B. 农药C. 氧气D. 有机污染物17.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减少海洋污染?A. 增加船舶排放B. 推广海洋保护区C. 增加油轮运输D. 增加海洋捕捞18. 下列哪种行为有助于减少光污染?A. 增加城市照明B. 使用节能灯具C. 增加户外广告D. 增加夜间施工19. 下列哪项不是噪声污染的来源?A. 交通B. 工业C. 建筑D. 植物生长20. 下列哪种措施有助于减少化学品污染?A. 增加化学品使用B. 推广绿色化学C. 增加化学品储存D. 增加化学品运输21.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土壤污染物?A. 重金属B. 农药C. 有机污染物D. 氧气22.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减少土地退化?A. 增加农业开垦B. 推广可持续农业C. 增加城市化D. 增加工业用地23. 下列哪种行为有助于减少能源消耗?A. 增加空调使用B. 使用节能设备C. 增加电灯使用D. 增加汽车使用24. 下列哪项不是气候变化的影响?A. 海平面上升B. 极端天气事件增加C. 生物多样性增加D. 农业生产受影响25. 下列哪种措施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A. 增加化石燃料使用B. 推广可再生能源C. 增加工业生产D. 增加交通运输26.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大气污染物?A. 二氧化硫B. 一氧化碳C. 氧气D. 氮氧化物27.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减少水体污染?A. 增加工业废水排放B. 推广污水处理C. 增加农业灌溉D. 增加城市排水28. 下列哪种行为有助于减少土地污染?A. 增加工业废弃物排放B. 推广土地修复技术C. 增加农业化学品使用D. 增加城市垃圾填埋29. 下列哪项不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A. 增加物种引入B. 推广自然保护区C. 推广生态农业D. 推广可持续林业30. 下列哪种行为有助于减少化学品泄漏?A. 增加化学品储存B. 推广化学品安全管理C. 增加化学品运输D. 增加化学品使用31. 下列哪项不是水资源管理的措施?A. 增加水资源开发B. 推广节水技术C. 加强水资源监测D. 推广水资源保护32.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土壤污染物?A. 重金属B. 农药C. 有机污染物D. 氧气33.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减少海洋酸化?A. 增加二氧化碳排放B. 推广海洋保护区C. 增加海洋捕捞D. 增加船舶排放34. 下列哪种行为有助于减少光污染?A. 增加城市照明B. 使用节能灯具C. 增加户外广告D. 增加夜间施工35. 下列哪项不是噪声污染的来源?A. 交通B. 工业C. 建筑D. 植物生长36. 下列哪种措施有助于减少化学品污染?A. 增加化学品使用B. 推广绿色化学C. 增加化学品储存D. 增加化学品运输37.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土壤污染物?A. 重金属B. 农药C. 有机污染物D. 氧气38.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减少土地退化?A. 增加农业开垦B. 推广可持续农业C. 增加城市化D. 增加工业用地39. 下列哪种行为有助于减少能源消耗?A. 增加空调使用B. 使用节能设备C. 增加电灯使用D. 增加汽车使用40. 下列哪项不是气候变化的影响?A. 海平面上升B. 极端天气事件增加C. 生物多样性增加D. 农业生产受影响41. 下列哪种措施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A. 增加化石燃料使用B. 推广可再生能源C. 增加工业生产D. 增加交通运输42.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大气污染物?A. 二氧化硫B. 一氧化碳C. 氧气D. 氮氧化物43.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减少水体污染?A. 增加工业废水排放B. 推广污水处理C. 增加农业灌溉D. 增加城市排水44. 下列哪种行为有助于减少土地污染?A. 增加工业废弃物排放B. 推广土地修复技术C. 增加农业化学品使用D. 增加城市垃圾填埋45. 下列哪项不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A. 增加物种引入B. 推广自然保护区C. 推广生态农业D. 推广可持续林业46. 下列哪种行为有助于减少化学品泄漏?A. 增加化学品储存B. 推广化学品安全管理C. 增加化学品运输D. 增加化学品使用47. 下列哪项不是水资源管理的措施?A. 增加水资源开发B. 推广节水技术C. 加强水资源监测D. 推广水资源保护48.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土壤污染物?A. 重金属B. 农药C. 有机污染物D. 氧气49.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减少海洋酸化?A. 增加二氧化碳排放B. 推广海洋保护区C. 增加海洋捕捞D. 增加船舶排放50. 下列哪种行为有助于减少光污染?A. 增加城市照明B. 使用节能灯具C. 增加户外广告D. 增加夜间施工答案1. C2. B3. A4. C5. A6. D7. B8. B9. B10. C11. B12. C13. B14. B15. D16. C17. B18. B19. D20. B21. D22. B23. B24. C25. B26. C27. B28. B29. A30. B31. A32. D33. B34. B35. D36. B37. D38. B39. B40. C41. B42. C43. B44. B45. A46. B47. A48. D49. B50. B。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其主要研究对象是(B)。
A. 自然环境B. 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C. 人类社会D. 生态系统2.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是(A)。
A. 人类活动B. 自然灾害C. 气候变化D. 物种灭绝3. 环境科学的研究方法包括(D)。
A. 定性分析B. 数值模拟C. 实验研究D. 以上都是4. 环境污染的主要类型包括(C)。
A. 水污染B. 大气污染C. 以上都是D. 土壤污染5.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早由(B)提出。
A. 联合国B.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C. 世界银行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二、多项选择题6. 环境科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ACDE)。
A. 环境化学B. 环境工程C. 环境生物学D. 环境地学E. 环境经济学7. 以下哪些是环境污染物的来源(ABD)。
A. 工业排放B. 农业活动C. 自然排放D. 城市生活8. 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包括(BCDE)。
A. 污染治理B. 污染源识别C. 污染程度评估D. 环境质量评价E. 污染趋势预测9. 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包括(ABDE)。
A. 环境现状评价B. 影响预测C. 环境规划D. 环境风险评估E. 环境管理措施10. 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包括(ABDE)。
A. 法律法规B. 经济激励C. 环境教育D. 技术标准E. 公众参与三、判断题11. 环境科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与其他学科没有交叉。
(错误)12. 环境问题仅指环境污染问题。
(错误)13. 环境科学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同步的。
(正确)14. 环境科学的主要任务是解决环境问题,而不是预防环境问题。
(错误)15. 环境科学不涉及人类健康问题。
(错误)四、简答题16. 简述环境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答:环境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地学、环境工程、环境经济学等。
它研究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探讨环境污染的来源、影响、控制和管理,以及环境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环境工程试题及答案

环境工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工程主要研究的领域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水污染控制B. 大气污染控制C. 固体废物处理D. 建筑设计2. 以下哪个不是环境工程中常用的污染物处理方法?A. 物理处理B. 化学处理C. 生物处理D. 热处理3. 环境工程中,下列哪项技术主要用于处理有机污染物?A. 吸附B. 沉淀C. 氧化还原D. 过滤4. 环境影响评价(EIA)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确定项目的成本效益B. 评估项目对环境的潜在影响C. 确定项目的可行性D. 评估项目的经济效益5. 以下哪个不是环境工程中常用的水质指标?A. pH值B. 溶解氧C. 悬浮固体D. 土壤湿度6. 环境工程中,下列哪项技术主要用于处理重金属污染?A. 反渗透B. 电渗析C. 紫外线消毒D. 臭氧氧化7. 环境工程中,下列哪项技术主要用于处理氮氧化物?A. 活性炭吸附B.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C. 反渗透D. 紫外线消毒8. 环境工程中,下列哪项技术主要用于处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A. 吸附B. 沉淀C. 氧化还原D. 过滤9. 环境工程中,下列哪项技术主要用于处理放射性污染?A. 吸附B. 离子交换C. 沉淀D. 过滤10. 环境工程中,下列哪项技术主要用于处理土壤污染?A. 土壤蒸汽提取B. 反渗透C. 紫外线消毒D. 臭氧氧化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环境工程中的_______是指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对环境进行改善和保护的工程活动。
2. 环境工程中,_______是指对环境进行监测、评价和治理的一系列活动。
3. 环境工程中,_______技术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污染物转化为无害或低毒物质。
4. 环境工程中,_______是指对环境进行修复和恢复的工程措施。
5. 环境工程中,_______是指对环境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环境工程中常用的几种污染物处理方法及其特点。
现代环境分析技术(DOC)

《现代环境分析技术》1、气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流程及相关的基本概念。
基本原理2、气相色谱仪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
气相色谱是对气体物质或可以在一定温度下转化为气体的物质进行检测分析。
由于物质的物性不同,其试样中各组分在气相和固定液液相间的分配系数不同,当汽化后的试样被载气带入色谱柱中运行时,组分就在其中的两相间进行反复多次分配,由于固定相对各组份的吸附或溶解能力不同,虽然载气流速相同,各组分在色谱柱中的运行速度就不同,经过一定时间的流动后,便彼此分离,按顺序离开色谱柱进入检测器,产生的讯号经放大后,在记录器上描绘出各组份的色谱峰。
根据出峰位置,确定组分的名称,根据峰面积确定浓度大小。
这就是气象色谱仪的工作原理各种型号的气相色谱仪都包括六个基本单元。
即:(1) 载气及其流速控制系统; (2) 进样系统; (3) 色谱柱系统;(4) 检测器系统; (5) 记录器系统; (6)温控系统。
在刑侦检验技术工作中常用的检测器有:火焰离子化简测器 (FID) 、氮磷检测器 (NPD) 、火焰光度检测器 (FPD) 、电子浦获检测器 (ECD) 等3、气相色谱分析法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方法包括:(1)保留值定性法。
固定相及操作条件恒定时,每种组分都有恒定的保留值。
在相同的条件下,测定标准物质和未知样品的保留值,当未知样品中出现与标准物质保留值相同的色谱峰时,则未知物中可能含有此种物质。
(2)峰高定性法取两份未知样品,在其中一份中加入已知纯物质,然后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分别测定两份样品的色谱图,对比色谱图,如果某一组分峰高增加,则未知样品中可能含有已知纯物质(3)与质谱、红外光谱联用定性上述两种方法适用于确定未知样品中是否含有某一组分。
如果对未知样品的组分全然不知时,可采用气相色谱与质谱、红外光谱联用的方法进行测定。
气相色谱有很强的分离能力,而质谱、红外光谱可以测定未知物的结构,如果再接上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快速处理和检索就更方便。
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习题及答案

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在未来的城市绿化建设中,制定的城市发展规划应该是可行的、()。
A、全面的B、超前的C、科学的D、完善的正确答案:C2、一般来说,城市的绿化体现在城市的绿化率、人均绿地占有量和O三个方面。
A、绿地建设水平B、绿地面积C、绿地种类D、绿地调节功能正确答案:A3、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的资源子系统包括回收指标、消耗指标和OoA、循环指标B、利用指标C、再生指标D、治理指标正确答案:D4、生态承载力受到环境制约、人类愚智制约和()。
A、人口性别比例制约B、人口年龄制约C、人口分布制约D、人口密度制约正确答案:D5、对于某个绿地中优势种和亚优势种的分析采用的主要分析方法是()。
A、层次分析法B、专家评估法C、成分分析法D、主成分分析法正确答案:D6、采用无人机、遥感、卫星定位的方式对城市生态进行研究体现了城市生态与环境学中()。
A、数理模型被广泛应用B、自然学科与社会学科的结合C、新技术的应用D、资料统计与观察相结合正确答案:C7、我国目前的老龄化特征是发展速度快、性别比例不均衡、地区分布不均衡和()。
A^超前性B、滞后性C、前瞻性D、不稳定性正确答案:B8、环境与周围景观协调一致、相得益彰的阶段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阶段。
A、彩化B、生态化C、艺术化D、绿化正确答案:C9、下列不属于影响广场绿化因素的是()。
A、原有自然环境B、经济效益C、广场性质D、政策正确答案:B10、规划设计的重要性体现在设计一定要有文化特点、设计一定要有可行性和()。
A、体现一定的对象和目标B、具有一定经济效益C、具有生态功能D、注重经济成本正确答案:B11、城市风景、风貌、建筑特色属于城市环境中的()。
A、生态环境B、美学环境C、物理环境D、社会环境正确答案:B12、被人类活动改变了的自然环境和自然生态系统被称为()。
A、人工环境B、自然环境C、社会环境D、次生环境正确答案:D13、经济学观点认为()是城市经济组织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环境分析技术》1、气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流程及相关的基本概念。
基本原理2、气相色谱仪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
气相色谱是对气体物质或可以在一定温度下转化为气体的物质进行检测分析。
由于物质的物性不同,其试样中各组分在气相和固定液液相间的分配系数不同,当汽化后的试样被载气带入色谱柱中运行时,组分就在其中的两相间进行反复多次分配,由于固定相对各组份的吸附或溶解能力不同,虽然载气流速相同,各组分在色谱柱中的运行速度就不同,经过一定时间的流动后,便彼此分离,按顺序离开色谱柱进入检测器,产生的讯号经放大后,在记录器上描绘出各组份的色谱峰。
根据出峰位置,确定组分的名称,根据峰面积确定浓度大小。
这就是气象色谱仪的工作原理。
各种型号的气相色谱仪都包括六个基本单元。
即:(1) 载气及其流速控制系统;(2) 进样系统;(3) 色谱柱系统;(4) 检测器系统;(5) 记录器系统;(6)温控系统。
在刑侦检验技术工作中常用的检测器有:火焰离子化简测器 (FID) 、氮磷检测器 (NPD) 、火焰光度检测器 (FPD) 、电子浦获检测器 (ECD) 等。
3、气相色谱分析法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方法包括:(1)保留值定性法。
固定相及操作条件恒定时,每种组分都有恒定的保留值。
在相同的条件下,测定标准物质和未知样品的保留值,当未知样品中出现与标准物质保留值相同的色谱峰时,则未知物中可能含有此种物质。
(2)峰高定性法取两份未知样品,在其中一份中加入已知纯物质,然后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分别测定两份样品的色谱图,对比色谱图,如果某一组分峰高增加,则未知样品中可能含有已知纯物质(3)与质谱、红外光谱联用定性上述两种方法适用于确定未知样品中是否含有某一组分。
如果对未知样品的组分全然不知时,可采用气相色谱与质谱、红外光谱联用的方法进行测定。
气相色谱有很强的分离能力,而质谱、红外光谱可以测定未知物的结构,如果再接上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快速处理和检索就更方便。
定量分析方法有:归一化法,外标法,内标法。
4、气相色谱最佳实验条件选择的原则、方法。
5.气相色谱法在在有机污染监测上的应用。
(1)建立了适用于静态顶空气相色谱法的前期固相萃取方法。
将普通的气相毛细管去掉表面涂层,根据有机污染物在水相与固定相之间的分配特性,选择合适的固定液涂在毛细管外侧,将水中目标物萃取至毛细管上,通过顶空进样器,用气相色谱法直接测定。
(2)以多种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作为混合标准液,分别应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和固相萃取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进行测定,针对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代表进行了各项指标测定。
实验结果表明,固相萃取顶空气相色谱法克服了传统顶空气相色谱法灵敏度低的缺点,与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具有极其相近的检测限,却具有更好的重现性。
(3)运用固相萃取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有机污染物进行了实际检测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通过对固相萃取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的实际运用,显示该方法现实可行性。
6.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简介。
气质联用色谱是一种结合气相色谱和质谱的特性,在试样中鉴别不同物质的方法。
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即气相色谱部分和质谱部分。
气相色谱使用毛细管柱,其关键参数是柱的尺寸(长度、直径、液膜厚度)以及固定相性质(例如,5%苯基聚硅氧烷)。
当试样流经柱子时,根据个组分分子的化学性质的差异而得到分离。
分子被柱子所保留,然后,在不同时间(叫做保留时间)流出柱子。
流出柱子的分子被下游的质谱分析器做俘获,离子化、加速、偏向、最终分别测定离子化的分子。
质谱仪是通过把每个分子断裂成离子化碎片并通过其质荷比来进行测定的。
GC-MS的使用包括药物检测(主要用于监督药物的滥用)、火灾调查、环境分析、爆炸调查和未知样品的测定。
7、色谱法有哪些类型?其分离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分类:按照固定相的形态分类分为柱色谱和平面色谱;按照色谱动力学过程分类分为淋洗色谱法、置换色谱法和迎头色谱法;按照两相的物理形态、分离机理等分类分为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
基本原理:色谱分离体系都有两相组成,即固定不动的固定相和在外力作用下带着试样通过固定相的流动相。
在固定相上溶解、吸着或吸附力大,即分布常数大的组分迁移速率慢,保留时间长;在固定相上溶解、吸着或吸附力小,即分布常数小的组分迁移速率快。
结果是试样各组分同时进入色谱柱,而以不同速率在色谱柱内迁移,导致各组分在不同时间从色谱柱洗出,实现组分分离。
8、气相色谱仪由哪几部分组成?气相色谱主要包括气路系统、进样系统、色谱柱系统、检测器、温度系统及数据处理和计算机控制系统。
9、气相色谱最佳实验条件应该如何选择?气相色谱分析中实验条件的选择选择气相色谱分析的实验条件主要包括:色谱柱的选择、柱温的选择和载气的选择。
另外还有一些其他条件的选择,包括气化室温度、检测室温度、进样量的选择等。
(1)色谱柱的选择主要是选择固定相和柱长。
固定相选择需注意极性及最高使用温度。
气一液色谱法还要注意载体的选择。
高沸点样品用比表面小的载体、低固定液配比(1%~3%),以防保留时间过长,峰扩张严重。
低沸点样品宜用高固定液配比(5%~25%),从而增大分配系数,以达到良好分离。
难分离样品可用毛细管柱。
柱长加长能增加塔板数,使分离度提高。
但柱长过长,峰变宽,柱阻也增加,并不利于分离。
在不改变塔板高度(H)的条件下,分离度与柱长有如下关系。
(R1/R2)2=L1/L2(2)柱温的选择选择的基本原则是:在使最难分离的组分有符合要求的分离度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较低柱温。
低柱温可增大分配系数,增加选择性,减少固定液流失,延长柱寿命及降低检测本底。
但柱温降低,液相传质阻抗增加,而使峰扩张,柱温太低则拖尾,故以不拖尾为度。
可根据样品沸点来选择柱温。
分离高沸点样品(300~400℃),柱温可比沸点低100~150℃。
分离沸点<300℃的样品,柱温可以在比平均沸点低50℃:至平均沸点的温度范围内。
对于宽沸程样品(混合物中高沸点组分与低沸点组分的沸点之差称为沸程),选择一个恒柱温经常不能兼顾两头,需采取程序升温的方法。
程序升温改善了复杂成分样品的分离效果,使各成分都能在较佳的温度下分离。
程序升温还能缩短分析周期,改善峰形,提高环境监测中检测灵敏度。
(3)载气的选择载气的选择从三方面考虑:对峰扩张、柱压降及环境监测中检测器灵敏度的影响。
载气采用低线速时,宜用氮气为载气,高线速时宜用氢气(黏度小)。
色谱柱较长时,在柱内产生较大的压力降,此时采用黏度低的氢气较合适。
H2最佳线速度为10~12cm/s;N2为7~10cm /s。
通常载气流速可在20~80mL/min内,通过实验确定最佳流速,以获得高柱效。
但为缩短分析时间,载气流速常高于最佳流速。
(4)其他条件的选择①气化室温度气化室温度取决于样品的挥发性、沸点及进样量。
可等于样品的沸点或稍高于沸点,以保证迅速全气化。
但一般不要超过沸点50℃以上,以防样品分解。
对于稳定性差的样品可用高灵敏度检测器,降低进样量,这时样品可在远低于沸点温度下气化。
②检测室温度为了使色谱柱的流出物不在检测器中冷凝而污染检测器,检测室温度需高于柱温。
一般可高于柱温30~50℃左右,或等于气化室温度。
但若检测室温度太高,热导检测器的灵敏度降低。
③进样量进样量的大小直接影响谱带的初始宽度,进样量越大,谱带初始宽度越宽,经分离后的色谱峰宽也越宽,不利于分离。
因此,在检测器灵敏度足够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进样量。
通常以塔片数减少10%作为最大允许进样量。
柱超载时峰变宽,柱效降低,峰不正常。
一般来说,柱越长,管径越粗,固定液配比越高,组分的分配系数越大,则最大允许进样量越大。
对于填充柱,气体样品以0.1~1mL为宜,液体样品进样量应小于4uL或小于1uL。
毛细管柱需用分流器分流进样,分流后的进样量为填充柱的1/100~1/10。
10、目前我国水中有机污染监测,用色谱法测定的主要项目有哪些?气象色谱法可用来分析水中挥发性有机物(包括挥发性卤代有机物、挥发性非卤代有机物、挥发性芳香烃及丙烯腈、一镜等);分析酚类有机物;有机农药;水中多环芳烃和有机胺类有机物。
高效液相色谱可用来分析水中苯胺类化合物(苯胺、对硝基苯胺、联苯胺、邻硝基苯胺等);水中多环芳烃类有机物;水中极性有机污染物和有机农药等。
11、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系统由储液器、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记录仪等几部分组成。
储液器中的流动相被高压泵打入系统,样品溶液经进样器进入流动相,被流动相载入色谱柱(固定相) 内,由于样品溶液中的各组分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在两相中作相对运动时,经过反复多次的吸附- 解吸的分配过程,各组分在移动速度上产生较大的差别,被分离成单个组分依次从柱内流出,通过检测器时,样品浓度被转换成电信号传送到记录仪,数据以图谱形式打印出来。
在传统的污染物的基础之上工业以及农业淋容等多方面因素会对水体中造成一定的有机物污染,在针对有机物的污染监测过程中传统的监测方法无法在精度与效率方面达到要求。
在此方面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在对有机物进行定型的同时进行定量的监测。
主要监测的项目包括了,工业有机污染物(氰化物、)挥发酚、石油类、总有机物等)、农业有机物(如杀虫剂、除草剂、消化抑制剂)、特殊有机物(微生物代谢物、医疗污染物、生活污水等)。
针对如上的有机物监测一方面能够对水体中有机污染现状进行评价,另一方面可以鉴别污染物种类进而对排查污染源提供一定的帮助。
13、高效液相色谱仪有哪几部分组成?它与气相色谱仪有何异同点?组成部分:高压泵、进样阀、色谱柱、检测器、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与气相色谱的异同点:一、高效液相色谱法进样方式:样品制成溶液流动相:1 液体流动相可为离子型、极性、弱极性、非极性溶液,可与被分析样品产生相互作用,并能改善分离的选择性;2 液体流动相动力粘度为10-3Pa·s,输送流动相压力高达2~20MPa。
固定相:1 分离机理:可依据吸附、分配、筛析、离子交换、亲和等多种原理进行样品分离,可供选用的固定相种类繁多;2 色谱柱:固定相粒度大小为5~10µm;填充柱内径为3~6mm,柱长10~25cm,柱效为103~104;毛细管柱内径为0.01~0.03mm,柱长5~10m,柱效为104~105;柱温为常温。
检测器:选择性检测器:UVD,PDAD,FD,ECD ;通用型检测器:ELSD,RID应用范围:可分析低分子量低沸点样品;高沸点、中分子、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包括非极性、极性);离子型无机化合物;热不稳定,具有生物活性的生物分子。
仪器组成:溶质在液相的扩散系数(10-5cm2·s-1)很小,因此在色谱柱以外的死空间应尽量小,以减少柱外效应对分离效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