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温解表药麻黄、桂枝

合集下载

中药速记

中药速记

1.辛温解表桂麻黄,苏芷荆防藁本羌,香薷辛夷苍耳姜。

麻黄---善于“遍彻皮毛”,为咳喘要药。

桂枝---善于“透达营卫”。

紫苏----风寒表证兼气滞要药。

生姜---“呕家圣药”。

荆芥---咽痛必用荆芥。

防风---“风中之润剂”。

香薷---“如冬月之用麻黄”2.辛凉解表十一味,薄荷牛蒡菊蝉蜕,桑叶浮萍蔓荆豉,柴胡葛根升麻配。

薄荷---风热表证要药。

柴胡---少阳证之要药。

葛根---表证兼项背疆痛之要药。

3.清热泻火药八味,石膏知母栀子配,竹叶芦根天花粉,枯草寒水石为最。

清热凉血药:犀角地黄赤芍丹,玄参紫草玳瑁添。

清热燥湿芩柏莲,龙胆苦参小檗(bo去声)碱。

清热解毒药:温热银翘黛板蓝,牛熊蚤休穿半莲。

痈疮公英土茯苓,垂草漏芦蔹鱼腥,鲜皮败酱拳红藤。

泻痢白头马齿苋,拳皮和鸦胆。

咽肿马勃豆射干。

蓄热青蒿地骨皮,银柴胡莲白薇齐。

石膏---气分实热要药,黄芩---安胎圣药黄连---心火亢盛要药,湿热下痢要药,连翘---疮家之圣药,蒲公英-乳痈要药,穿心莲-疔疮要药,牛黄---痰热窍闭神昏及热病抽搐要药,鱼腥草-肺痈要药,山豆根-热毒盛咽肿要药,白头翁-热毒泻痢要药,犀角---温病热入心营要药,4.攻下药有四味,硝黄番泻和芦荟,润下药有三味,麻仁李仁蜂蜜配,峻下逐水药:遂戟芫花巴豆霜,二丑商路千金良。

大黄---热结便秘要药,芒硝---里热燥结便秘要药,甘遂---饮邪内停要药,巴豆---寒积便秘要药,5.利水退肿猪茯苓,薏米泽泻赤豆红,葫芦泽漆冬瓜皮,利水消肿均可用。

通淋二通与车前,萹蓄巨麦滑石研,石韦萆薢海金沙,冬葵地肤灯芯煎。

利湿退黄茵陈蒿,金钱虎杖垂盆草。

茯苓---水湿内停要药,茵陈---黄疸要药,金钱草---石淋证要药。

6.祛风止疼,独活长卿,灵松防虎,寻骨地风。

祛风活络,灵仙桑豨,络海寻蛇,大艽木鸡。

祛风健骨,年见加虎,寄生安胎,把肝肾补。

和胃木蚕,治梗灵仙,艽清虚热,寄生胎安。

独活---下焦风寒湿痹要药,木瓜---风寒湿诸痹兼筋脉拘挛及吐泻转筋要药,秦艽---风药中之润剂。

1辛温解表药

1辛温解表药

气滞胸闷(香苏散)
2 行气和胃
偏寒(配藿香、半夏、生姜)
脾胃气滞、胸闷呕吐 偏热(配黄连、竹茹)
偏气滞痰结(配半夏、厚朴)
3解毒——鱼蟹毒
4安胎——气滞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 煎服 ,3-10g。不宜久煎 功效比较
苏叶
行气而散表寒
理气
苏梗
顺气而利胸膈
9
荆芥
类 别 植物
原植物 唇形科植物荆芥
药 材 地上部分
功效应用
1解表散寒—— 外感风寒,头痛鼻塞
阳明头痛(川芎茶调散) 风冷者(配细辛)
2祛风止痛 齿痛 风火者(配黄连、石膏)
鼻渊,为治鼻渊头痛要药(苍耳子散)
3消肿排脓——外科常用药,未溃者消散,已溃者排脓 疮痈肿毒(仙方活命饮)
20
寒湿带下(配鹿角霜、炮姜) 4燥湿止带
湿热带下(配黄柏、车前子) 5止痒—— 皮肤瘙痒
发汗解表
桂枝
辛甘助阳,重在温经通阳,并能活血
4
细辛
类 别 植物 原植物 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华细辛 药 材 全草
5
处方用名 细辛
性味归经 辛,温。有小毒。归肺,肾,心经。
功效应用
1 发散风寒
外感风寒表证(九味羌活汤) 阳虚外感(麻黄附子细辛汤)
2 祛风止痛
风寒头痛(川芎茶调散) 风冷,胃火牙痛(单用) 风湿痹痛(独活寄生汤)
17
处方用名 藁本、西芎 性味归经 辛、温。归膀胱、肝经 功效应用
1 祛风散寒——风寒表证,头痛身疼,尤宜于巅顶头痛
2 胜湿止痛——风寒湿痹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
煎服,3-10g 血虚头痛者忌服
18
白芷
类 别 植物 原植物 伞形科植物白芷、杭白芷 药 材根

中医药方歌诀

中医药方歌诀

一、解表剂辛温解表1.麻黄汤【方歌1】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

【方歌2】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伤寒服此汗淋漓。

【趣味记忆】干妈贵姓(甘麻桂杏)。

【组成药物】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

2.桂枝汤【方歌1】桂枝芍药等量伍,姜枣甘草微火煮,解肌发表调营卫,中风表虚自汗出。

【方歌2】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自汗可见功。

【趣味记忆】桂枝汤别少姜草枣(桂枝汤*芍姜草枣)。

【组成药物】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炙甘草。

3.小青龙汤【方歌1】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姜辛夏草从,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内饮最有功。

【方歌2】小青龙汤痰饮胸,麻桂干姜芍草同,更用夏辛兼五味,温肺化饮此方宏。

【趣味记忆】小青龙要下江,细心喂无杏麻黄汤(小青龙药夏姜,细辛味无杏麻黄汤)。

【组成药物】麻黄六两、芍药、细辛、干姜、炙甘草、桂枝、半夏各三两、五味子各半升。

4.大青龙汤【方歌1】大青龙汤桂麻黄。

杏草石膏姜枣藏,太阳无汗兼烦燥,风寒两解此为良。

【趣味记忆】大龙请麻黄汤吃生姜大枣膏(石膏)。

【组成】麻黄、桂枝、炙甘草、杏仁、生姜、大枣、石膏。

5.九味羌活汤【方歌1】九味羌活防风苍,辛芷芎草芩地黄,发汗祛湿兼清热,分经论治变通良。

【方歌2】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发寒祛湿可见功。

【趣味记忆】地主发疯黄草枝穿心,九味羌活救命(地术防风黄草芷川辛)。

【组成药物】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生地黄、黄芩、甘草。

6.止嗽散【方歌1】止嗽散桔草白前,紫菀荆陈百部研,镇咳化痰兼解表,姜汤调服不必煎。

【趣味记忆】陈庚借钱去百草园治咳嗽(陈梗芥前百草菀)。

【组成药物】桔梗、荆芥、紫菀、百部、白前、甘草、陈皮(生姜汤送服)。

辛凉解表7.银翘散【方歌1】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方歌2】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辛凉平剂用时多。

中药学笔记整理之完整版

中药学笔记整理之完整版

中药学笔记整理之完整版一,解表药--味辛归肺膀胱经1.辛温解表药麻黄--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宣肺平喘风寒表实无汗桂枝--发表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风寒表实无汗表虚有汗皆可紫苏--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毒气滞胎动不安,妊娠恶阻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荆芥--散风解表透疹止痒疗疮止血既散风寒又散风热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引经药无所不达一身之风寒湿痹痛羌活--散寒解表祛风除湿止痛上半身风湿痹痛太阳之头项强痛藁苯--散寒解表祛风除湿止痛巅顶头疼细辛--散寒祛风温肺化饮通窍止痛阳虚感冒用量<3克白芷--发散风寒燥湿止带通窍止痛消肿止痛阳明头痛眉棱骨痛香薷--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和中化湿夏季乘凉冷饮阳气被阴邪所遏之阴暑热苍耳--散寒通窍除湿止痛有小毒辛夷--散寒通窍河柳--发表透疹祛风除湿肺胃心经2.辛凉解表药薄荷--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蔓荆--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风湿痹痛肢拘急牛子--疏散风热宣肺利咽解毒透疹消肿疗疮兼可通便蝉蜕--疏散风热明目退翳透疹止痒息风止痉木贼--疏散风热明目退翳止血桑叶--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肺润燥凉血止血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葛根--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长于缓解颈部肌肉紧张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少阳之寒热往来配黄芩半表半里之热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丹毒痄腮温毒发斑豆鼓--解表除烦辛甘微苦凉归肺胃经浮萍--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二,清热药--多寒凉味多苦主治里热证1.清热泻火药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湿敛疮生肌止血煅用收湿敛疮生肌止血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配黄柏阴虚火旺配川贝母阴虚劳嗽肺燥咳嗽天花粉--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注射液引产不宜与乌头孕妇禁用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配淡豆鼓温病初起胸中烦闷及虚烦不眠夏枯草--清肝明目散结消肿瘰疬瘿瘤芦根--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生津止呕利尿竹叶--清热除烦利尿通淋生津心火上炎之口糜淡竹叶--清热除烦利尿通淋生津心火下移小肠之热淋尿痛,尿赤,尿涩决明子--清热明目润肠通便谷精草--明目退翳疏散风热风热头痛青葙子--明目退翳平肝阳降血压密蒙花--明目退翳养肝血除虚热2.清热燥湿药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清中上焦湿热清肺经热邪少阳寒热胎热胎动不安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清中焦湿热清泄心经实热和中焦实热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治下焦湿热肾阴虚龙胆草--清热燥湿泻火肝胆清泄肝胆湿热苦参--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通淋肝胆湿热黄疸下湿热赤白带3.清热凉血药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润肠通便温病热入营血骨蒸劳热内热津亏消渴玄参--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润肠通便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化瘀退虚热凉血不留淤无汗骨蒸水牛角--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清心定惊热入心包热极生风赤芍药--清热凉血散瘀止痛清肝火温毒发斑紫草--活血凉血解毒透疹温病血热毒盛之斑疹紫黑4.清热解毒药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热毒血痢肠肺乳痈连翘--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消肿散结治热入心包证所常用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乳痈紫花地--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丹毒乳肠痈毒蛇咬伤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凉血消斑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咽喉肿痛大头瘟痄腮青黛--清热解毒凉血利咽清泻肝火肝火犯肺之咳痰咯血牛黄--清热解毒息风止痉化痰开窍温病热入心包神昏,中风痰热神昏鱼腥草--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利尿通淋肺痈后下射干--清热解毒祛痰利咽散结消肿热结痰盛尤宜久疟疟母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长于清大肠经热毒败酱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祛瘀止痛重楼--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息风定惊小毒穿心莲--清热解毒燥湿长于清肺经和大肠经热白鲜皮--清热解毒祛风燥湿止痒长于除肌肤湿热及下焦热毒半边莲--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家有半边莲,可以伴蛇眠土茯苓--解毒除湿通利关节解梅毒汞中毒山豆根--清热解毒消肿利咽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通淋性寒味酸清中兼收大血藤--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祛风活络长于清大肠经热毒主治肠痈蛇舌草--清热解毒消痈利湿抗癌胃癌食管癌直肠癌野菊花--清热解毒疏风平肝熊胆--清热解毒清肝明目息风止痉丸剂1.5-2.5克不入汤剂金荞麦--清热解毒祛痰排脓散瘀止痛鸦胆子--清热解毒燥湿杀虫止痢截疟腐蚀赘疣有毒不宜入汤剂,10-15粒治疟疾10-30粒治痢疾垂盆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甘淡凉归肝胆小肠经秦皮--清热解毒燥湿止带清肝明目苦涩寒归肝胆大肠经马勃--清肺解毒利咽止血辛平木蝴蝶--清热利咽疏肝和胃半枝莲--清热解毒散瘀止痛利水消肿癌肿5.清虚热药青蒿--退虚热凉血截疟治虐要药配鳖甲治阴虚发热地骨皮--退虚热凉血清肺降火生津配桑白皮治肺热咳喘白薇--退虚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产后血虚发热银柴胡,胡黄连--一退虚热二退疳热三,泻下药--凡能引起腹泻或滑润大肠,促进排便的药物1.攻下药大黄--泻下攻积解毒止血活血祛瘀利湿退黄配芒硝治实热积滞大便燥结坚硬难下芒硝--泻下软坚清热回乳味咸外用回乳芦荟--泻下清肝杀虫性寒番泻叶--泻热通便消积健胃缓下1.5-3克攻下5-10克体弱慎服2.润下药麻仁--润肠通便热秘通行老人产妇及体虚便秘甘平大肠脾经郁李仁--润肠通便利水消肿养神有功宜于水肿脚气便秘者3.峻下逐水药(多数有毒)甘遂--泻水逐饮消肿散结有毒孕妇忌丸散0.5~1克内服醋制大戟--泻水逐饮消肿散结有毒孕妇忌京戟逐饮红戟散结茜草科芫花--泻水逐饮祛痰止咳杀虫疗疮有毒头疮白秃汤剂1.5~3克散剂0.5~1克醋制减毒巴豆--泻下逐水寒积退肿祛痰利咽疗疮祛腐喉痹痰阻结胸丸散0.1~0.3克畏牵牛牵牛子--泻下逐水去积杀虫水肿推崇畏牵牛体弱忌有肾毒性千金子--泻下逐水破血消癥制霜入丸散服0.5~1克别名-续随子四,祛风湿药--凡以祛除风湿缓解痹痛为主要作用的药物1.祛风寒湿药独活--祛除风湿善治痹痛解表发汗辛苦主治下半身少阴头痛威灵仙--祛除风湿通络止痛骨鲠消痰咸治骨鲠30~50克木瓜--舒筋活络化湿和中生津开胃酸温归肝脾经湿浊中阻之吐泻转筋脚气肿痛蕲蛇--祛风通络定惊止痉入归肝经甘咸乌梢蛇--祛风通络定惊止痉徐长卿--祛风止痛活血通脉止痒解蛇毒善治痹证痛重及内外伤诸痛牙痛术后痛癌肿痛川乌--祛除除湿散寒止痛麻醉力宏大毒不宜久服寒疝腹痛局部麻醉外用伸筋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屈伸不利孕妇月经多慎用2.祛风湿热药--带腾字的一般都能通络防己--祛风止痛利水消肿长于治风湿痹痛偏热者秦艽--祛风通络清虚热利湿退黄重点在清虚热苦辛雷公藤--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有大毒归心肝经豨签草--祛除风湿通络止痛清热解毒降血压治疗疮肿毒臭梧桐--祛除风湿通络止痛降血压外洗又能治疗皮肤瘙痒湿疹络石藤--祛风通络凉血消肿善治风湿热痹及筋脉拘挛兼热3.祛风湿健骨药五加皮--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水兼肾虚有寒者最宜阴虚火旺者忌服脚气浮肿香加皮--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水有毒强心利水而消肿心衰性水肿最宜桑寄生--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胎漏下雪而胎动不安千年健--祛风湿强筋骨止痹痛入药酒尤宜老人最宜风湿痹痛兼肝肾亏虚4.其它类桑枝--祛风通络利水消肿祛风止痒上肢肩膀痛者最佳横走肢臂丝瓜络--祛风通络活血胸胁痛乳汁不下跌打损伤路路通--祛风活络利水消肿通经下乳乳房肿痛乳汁不下鹿衔草--祛风湿强筋骨调经止血补肺止咳穿山龙--祛风除湿活血通络化痰止咳海风藤,青风藤---祛风湿通经络青风藤又能利小便五,芳香化湿药--气味芳香性偏温燥具有化湿运脾作用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散寒发汗明目辛苦夜盲一身上下内外之湿皆可除配黄柏风湿痹症厚朴--燥湿行气既除无形之满又除有形之满藿香--芳香化湿发表解暑和中止呕配佩兰凡湿浊中阻无论兼寒兼热也无论有无表征均可佩兰--芳香化湿解暑辟秽辛平善除中洲秽浊陈腐之气-口臭砂仁--化湿行气温脾止泻理气安胎脾胃虚寒之呕吐泄泻妊娠气滞恶阻及胎动不安白豆蔻--化湿行气温中止呕辛香湿阻中焦多用于湿温初起草豆蔻--燥湿行气温中止呕寒湿中阻不宜久煎草果--燥湿温中除痰截疟除痰截疟-寒湿偏盛-重点记忆六,利水渗湿药--以通利水道渗透水湿治疗水湿内停病证为主要作用1.利水消肿药--性味多甘淡平或微寒适用水湿内停之水肿,小便不利,以及泄泻,痰饮等证。

麻黄 桂枝

麻黄  桂枝
麻黄 桂枝
【性味归经】 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药物功用】
麻黄,发汗,平喘,利水。治伤寒表实,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 骨节疼痛;咳嗽气喘;风水浮肿,小便不利;风邪顽痹,皮肤不仁, 风疹瘙痒。 桂枝,发汗解肌,温经通脉。治风寒表证,肩背肢节痠疼,胸痹痰 饮,经闭癓瘕。
【配伍机制】 麻黄辛温,轻清上浮,发汗力强,善走卫分,为发表第一药。 桂枝辛温,发汗力弱,透达营卫。 二药相配发汗解表、除痹利水作用加强,为风寒表证之重剂。 【临床应用】 1、风寒感冒。发热、恶寒、无汗、头痛、关节疼痛。 2、咳嗽、气喘。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麻黄1.5~10克,桂枝3~10克。 【药对出处】 麻黄配桂枝,见于张仲景《伤寒论》麻黄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药性赋(新版)

药性赋(新版)

药性赋(新版)1、辛温解表药辛温解表此类专长散寒发汗邪去体康麻黄解风寒表实之证,平喘利水,桂枝去汗出表虚之疾,温经通阳。

防风胜湿、祛风而解痉,荆芥疏风、止血而消疮。

解表通阳用葱白,温肺止呕以生姜。

行气宽中,解鱼蟹毒,紫苏可用于胎动不安。

和中化湿,利水消肿,香薷最宜夏日着凉。

藁本祛风胜湿,止痛于巅顶,白芷消肿排脓,去疾于阳明。

羌活祛风湿,上身最有益,苍耳通鼻窍,除痹以利行。

柽柳可透疹止痒,辛夷疗鼻渊头痛。

2、辛凉解表药疏风散热性味辛凉温病初起风热所伤清头目利咽喉无如薄荷,解热毒消咽肿首推牛蒡。

蔓荆子治头痛,目赤多泪,浮萍草消水肿,祛风止痒。

桑叶明目清肺热,凉血止血,菊花明目息肝风,解毒力强。

发表解肌、解热生津,葛根见功于脾胃,和解退热、疏肝解郁,柴胡奏捷于少阳。

豆豉解表除烦,单用力弱,升麻清热解毒,多入复方。

蝉蜕退目翳,息风止痉,木贼愈眼疾,止血见长。

须知:薄牛蝉葛升浮能透疹外出,葛根升麻柴胡可升举清阳。

3、清热泻火药清热泻火性皆寒凉气分邪盛唯其可攘石膏除烦止渴,外用须煅,知母滋阴润燥,脾虚忌尝。

芦根生津,奏止呕除烦之效,花粉止渴,入消肿排脓之方。

除烦利湿,栀子可凉血解毒,清肝降压,枯草除郁结诸伤。

鸭跖草解热毒,通淋利尿,寒水石入气分,水火之伤。

除烦利尿以竹叶,清肝退翳用青葙。

谷精草疏风明目,密蒙花清肝目朗。

4、清热燥湿药清热燥湿药最苦寒湿热诸证服之立安泻火解毒芩连柏共效,肝胆邪盛龙胆草功专。

止血安胎,去肺热宜黄芩,攻毒疗疮,清中焦需黄连。

黄柏走下焦,去湿热而泻相火,苦参洗肤疾,利小便而除黄疸。

5、清热凉血药发斑吐衄邪入营血苦甘咸寒凉血清热欲透疹解毒以紫草,用清心定惊以犀角。

养阴生津,生地疗烦渴多饮,滋阴降火,玄参可解毒散结。

赤芍祛瘀止痛,可泻肝火,丹皮活血散瘀,亦退虚热。

6、清热解毒药清热解毒药多用广热毒诸证癌肿虫伤治肺痈用鱼腥,疗肠痈须败酱。

利咽消肿,祛痰散结于射干,息风止痉,化痰开窍宜牛黄。

麻黄汤

麻黄汤
麻黄汤方六∶《圣济总录》卷七【药物组成】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1两,黄芩(去黑心)1两,芎䓖1两,当归(切,焙)1两,紫石英1两,甘草(炙,锉)1两,桂(去粗皮)1两,远志(去心)1两,独活(去芦头)1两,桔梗(炒)1两,防风(去叉)2两,石膏(碎)2两,干姜(炮)1两半,杏仁25枚(去皮尖双仁,炒)。
方解
风寒伤人肌表,毛窍闭塞,肺气不宣,卫气不得外达,营气涩而不畅,所以外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脉浮,内见喘逆。此时,当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使肺气宣,毛窍开,营卫通畅,汗出而在表之风寒得解,诸证悉除。麻黄味苦辛性温,为肺经专药,能发越人体阳气,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的作用,所以是方中的君药,并用来作为方名。由于营涩卫郁,单用麻黄发汗,但解卫气之郁,所以又用温经散寒,透营达卫的桂枝为臣,加强发汗解表而散风寒,除身疼。本证之喘,是由肺气郁而上逆所致,麻黄、桂枝又都上行而散,所以再配降肺气、散风寒的杏仁为佐药,同麻黄一宣一降,增强解郁平喘之功。炙甘草既能调和宣降之麻、杏,又能缓和麻、桂相合的峻烈之性,使汗出不致过猛而伤耗正气,是使药而兼佐药之义。麻黄得桂枝,一发卫分之郁,一透营分之邪,所以柯琴评麻黄汤曰:“此为开表逐邪发汗之峻剂也。” 方义2:本方证为外感风寒,肺气夫宣所致。风寒之邪外袭肌表,使卫阳被遏,腠理闭塞,营阴郁滞,经脉不通,故见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痛;肺主气属卫,外合皮毛,寒邪外束于表,影响肺气的宣肃下行,则上逆为喘;舌苔薄白,脉浮紧皆是风寒袭表的反映。治当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方中麻黄苦辛性温,归肺与膀胱经,善开腠发汗,祛在表之风寒;宣肺平喘,开闭郁之肺气,故本方用以为君药。由于本方证属卫郁营滞,单用麻黄发汗,只能解卫气之闭郁,所以又用透营达卫的桂枝为臣药,解肌发表,温通经脉,既助麻黄解表,使发汗之力倍增;又畅行营阴,使疼痛之症得解。二药相须为用,是辛温发汗的常用组合。杏仁降利肺气,与麻黄相伍,一宣一降,以恢复肺气之宣降,加强宣肺平喘之功,是为宣降肺气的常用组合,为佐药。炙甘草既能调和麻、杏之宣降,又能缓和麻、桂相合之峻烈,使汗出不致过猛而耗伤正气,是使药而兼佐药之用。四药配伍,表寒得散,营卫得通,肺气得宣,则诸症可愈。

中药处方应付

中药处方应付

一、解表药一、辛温解表药麻黄处方应付写麻黄、生麻黄均付麻黄;写蜜麻黄、炙麻黄、制麻黄均付蜜炙麻黄;桂枝处方应付写桂枝尖、川桂枝、桂枝均付桂枝;紫苏叶处方应付写苏叶、紫苏叶均付紫苏叶;紫苏梗处方应付写紫苏梗、白苏梗、老苏梗、苏梗均付紫苏梗;荆芥处方应付写荆芥付荆芥;写荆芥炭付荆芥炭;防风处方应付写防风、关防风均付防风;白芷处方应付写白芷、香白芷、杭白芷、川白芷、禹白芷、祁白芷均付白芷;香薷处方应付写香薷、西香薷、江香薷、陈香薷均付香薷;藁本处方应付写藁本、辽藁本、川藁本均付藁本;羌活处方应付写羌活、川羌活、西羌活均付羌活;辛夷处方应付写辛夷、木笔花均付辛夷;苍耳子处方应付写苍耳子、炒苍耳子均付炒苍耳子;二、辛凉解表药薄荷处方应付写薄荷、苏薄荷、薄荷梗均付薄荷;牛蒡子处方应付写牛蒡子、大力子、牛子、炒牛蒡子均付炒牛蒡子;写生牛蒡子付生牛蒡子;桑叶处方应付写霜桑叶、桑叶、冬桑叶均付桑叶;菊花处方应付写菊花、亳菊、滁菊、甘菊、怀菊均付菊花;升麻处方应付写升麻、绿升麻、黑升麻均付升麻;写升麻炭付升麻炭;葛根处方应付写葛根、粉葛根均付葛根;写煨葛根、炒葛根均付煨葛根;葛花处方应付写葛花、葛藤花、野葛花均付葛花;柴胡处方应付写柴胡、南柴胡、北柴胡均付柴胡;写炒柴胡、醋柴胡均付醋柴胡;蔓荆子处方应付写蔓荆子、炒蔓荆子均付炒蔓荆子;蝉蜕处方应付写蝉衣、虫退、蝉退、蝉蜕均付蝉蜕;淡豆豉处方应付写淡豆豉、豆豉、香豆豉、炒豆豉均付炒淡豆豉;大豆黄卷处方应付写大豆黄卷、豆卷、大豆卷、制豆卷均付制豆卷;写清水豆卷付大豆黄卷;浮萍处方应付写浮萍、紫萍均付浮萍;木贼处方应付写木贼付木贼;杭菊花处方应付写杭菊花、杭白菊均付杭菊花;贡菊处方应付写贡菊付贡菊;二、清热药一、清热泻火药石膏处方应付写石膏、生石膏均付生石膏;写煅石膏付煅石膏;知母处方应付写知母、光知母、毛知母、知母肉、肥知母均付知母;写盐知母付盐知母;处方应付写栀子、山枝、山栀、黄栀子均付栀子;写炒栀子付炒栀子;写焦栀子、栀子炭、黑山栀均付焦栀子;淡竹叶处方应付写竹叶、淡竹叶均付淡竹叶;芦根处方应付写芦根、芦苇根均付芦根;天花粉处方应付写瓜蒌根、天花粉、栝楼根均付天花粉;夏枯草处方应付写夏枯草、夏枯花均付夏枯草;鸭跖草处方应付写鸭跖草付鸭跖草;谷精草处方应付写谷精草、谷精珠均付谷精草;寒水石处方应付写煅寒水石付煅寒水石;写生寒水石付寒水石;处方应付写莲子心、莲心均付莲子心;荷叶处方应付写荷叶付荷叶;写荷叶炭付荷叶炭;二、清热燥湿药黄柏处方应付写黄柏、关黄柏、川黄柏、生黄柏均付黄柏;写炒黄柏、盐黄柏均付盐黄柏;写黄柏炭付黄柏炭;黄芩处方应付写黄芩、枯芩、子芩、淡芩均付黄芩;写黄芩炭付黄芩炭;写酒黄芩付酒黄芩;黄连处方应付写黄连、川连、味连、云连、雅连均付黄连;写酒黄连付酒黄连;写姜炙黄连付姜黄连;写吴茱萸炒黄连付萸黄连;龙胆处方应付写龙胆、胆草、苦龙胆、龙胆草均付龙胆;苦参处方应付写苦参付苦参;处方应付写秦皮付秦皮;墓头回处方应付写墓头回付墓头回;三、清热解毒药金银花处方应付写金银花、银花、双花、二宝花、忍冬花均付金银花;写金银花炭、银花炭、双花炭、忍冬花炭均付金银花炭;连翘处方应付写连翘、连乔、黄连翘、青连翘均付连翘;紫花地丁处方应付写紫地丁、地丁、紫花地丁、地丁草均付紫花地丁;蒲公英处方应付写黄花地丁、婆婆丁、蒲公英均付蒲公英;西青果处方应付写藏青果、西青果均付西青果;菥蓂处方应付写苏败酱、菥蓂均付菥蓂;大血藤处方应付写活血藤、大血藤、红藤均付大血藤;忍冬藤处方应付写忍冬藤、金银藤、银花藤、双花藤均付忍冬藤;青黛处方应付写青黛付青黛;大青叶处方应付写大青叶、板蓝叶、菘蓝叶均付大青叶;板蓝根处方应付写板蓝根付板蓝根;半枝莲处方应付写半枝莲付半枝莲;白鲜皮处方应付写白鲜皮、白藓皮、白鲜均付白鲜皮;土茯苓处方应付写土茯苓、仙遗粮、冷饭团均付土茯苓;天然牛黄处方应付写天然牛黄、西牛黄、牛黄、犀黄、胆黄均付天然牛黄;人工牛黄处方应付写人工牛黄付人工牛黄;拳参处方应付写草河车、拳参均付拳参;穿心莲处方应付写穿心莲、一见喜均付穿心莲;半边莲处方应付写半边莲付半边莲;鱼腥草处方应付写鱼腥草、蕺菜均付鱼腥草;垂盆草处方应付写垂盆草付垂盆草;射干处方应付写射干、淡射干均付射干;马勃处方应付写马勃、大马勃、紫马勃均付马勃;白头翁处方应付写白头翁付白头翁;马齿苋处方应付写马齿苋付马齿苋;野菊花处方应付写野菊花付野菊花;漏芦处方应付写漏芦、祁州漏芦均付漏芦;荔枝草处方应付写荔枝草、雪见草均付荔枝草;山慈菇处方应付写毛慈菇、山慈菇、冰球子均付山慈菇;石见穿处方应付写石见穿、紫参、华鼠尾草均付石见穿;白英处方应付写白英、蜀羊泉均付白英;积雪草处方应付写积雪草、落得打均付积雪草;绿豆衣处方应付写绿豆衣、绿豆皮均付绿豆衣;金果榄处方应付写青牛胆、金果榄均付金果榄;地锦草处方应付写地锦、斑地锦、地锦草均付地锦草;白药子处方应付写白药子、白药脂均付白药子;天葵子处方应付写天葵子、紫背天葵子均付天葵子;鸡骨草鸦胆子处方应付写苦参子、鸦胆子均付鸦胆子;白花蛇舌草处方应付写白花蛇舌草、蛇舌草均付白花蛇舌草;白蔹处方应付写白蔹付白蔹;熊胆处方应付写熊胆、彩胆、熊胆粉均付熊胆粉;龙葵处方应付写龙葵、龙葵草均付龙葵;金荞麦处方应付写金荞麦、野荞麦根均付金荞麦;翻白草处方应付写翻白草付翻白草;鱼鳞草祖师麻处方应付写祖师麻付祖师麻;重楼处方应付写重楼、蚤休、七叶一枝花均付重楼蛇莓处方应付写蛇莓付蛇莓北豆根处方应付写北豆根付北豆根;四、清虚热药青蒿处方应付写青蒿、黄花蒿均付青蒿;地骨皮处方应付写地骨皮、骨皮均付地骨皮;银柴胡处方应付写银柴胡付银柴胡;白薇处方应付写白薇、生白薇均付白薇;胡黄连处方应付写胡黄连、胡连均付胡黄连;苦丁茶处方应付写苦丁茶付苦丁茶;功劳叶处方应付写功劳叶付功劳叶枸骨叶也做功劳叶入药;五、清热明目药决明子处方应付写草决明、决明子、炒决明均付炒决明子;写生决明子付生决明子;青箱子处方应付写青箱子、青箱均付青箱子;密蒙花处方应付写密蒙花、蒙花均付密蒙花;夜明砂处方应付写夜明砂付夜明砂;望月砂处方应付写望月砂付望月砂;望江南处方应付写望江南付望江南;六、清热凉血药地黄处方应付写生地、地黄、生地黄、干地黄均付生地黄;写生地炭付生地黄炭;水牛角处方应付写水牛角、牛角、水牛角粉均付水牛角粉或水牛角片;玄参处方应付写玄参、元参、黑玄参均付玄参;牡丹皮处方应付写牡丹皮、丹皮、粉丹皮、生牡丹皮均付牡丹皮;写牡丹皮炭、丹皮炭均付牡丹皮炭;写炒牡丹皮、炒丹皮均付炒牡丹皮;赤芍处方应付写赤芍、粉赤芍、赤芍药均付赤芍;写炒赤芍付炒赤芍;紫草处方应付写紫草、新疆紫草、软紫草、硬紫草均付紫草;荠菜花处方应付写荠菜、荠菜花均付荠菜花;人中白处方应付写煅人中白付煅人中白;写生人中白付人中白;人中黄处方应付写人中黄付人中黄;大青盐处方应付写青盐、大青盐、石盐均付大青盐;三、温里药附子处方应付写黑顺片、淡附片、附片、附子均付附子;川乌处方应付写川乌、制川乌均付制川乌;写生川乌付生川乌;草乌处方应付写草乌、制草乌均付制草乌;写生草乌付生草乌;八角茴香处方应付写八角茴香、大茴香均付八角茴香;丁香处方应付写丁香、公丁香均付丁香;干姜处方应付写干姜付干姜;写姜炭付姜炭;炮姜处方应付写炮姜付炮姜;肉桂处方应付写玉桂、肉桂、官桂均付肉桂;细辛处方应付写辽细辛、细辛、华细辛、北细辛均付细辛;吴茱萸处方应付写吴茱萸、淡吴萸、制吴茱萸、炒吴萸均付制吴茱萸;写生吴茱萸付生吴茱萸;高良姜处方应付写高良姜付高良姜;母丁香处方应付写母丁香付母丁香;荜茇处方应付写荜茇付荜茇;荜澄茄处方应付写澄茄子、荜澄茄、山胡椒、山鸡椒均付荜澄茄;小茴香处方应付写盐小茴香、小茴香、茴香、小茴均付盐小茴香;写生小茴香付小茴香;花椒处方应付写花椒、川椒、蜀椒均付花椒;花椒目处方应付写花椒目、椒目、川椒目均付花椒目;胡椒处方应付写胡椒、大川、黑大川、黑胡椒均付胡椒;四、化痰止咳平喘药一、化痰药半夏处方应付写半夏、清半夏均付清半夏;写姜半夏付姜半夏;写法半夏、法夏均付法半夏;写生半夏付生半夏;天南星处方应付写南星、天南星、制南星均付制南星;写胆南星付胆南星;写生南星、生天南星均付生天南星;芥子处方应付写芥子、炒芥子、白芥子、黄芥子均付炒芥子;写生芥子付生芥子;梅花处方应付写梅花、白梅花、绿萼梅、红梅花均付梅花白附子处方应付写禹白附、白附子均付制白附子;写生白附子、生禹白附子均付生白附子;黄药子处方应付写黄药子付黄药子;瓜蒌处方应付写瓜蒌、全瓜蒌、栝楼均付全瓜蒌;瓜蒌皮处方应付写栝楼皮、瓜蒌皮均付瓜蒌皮;浙贝母处方应付写浙贝、浙贝母、象贝、大贝、元宝贝均付浙贝母;川贝母处方应付写炉贝、松贝、青贝、川贝均付川贝母;写川贝粉付川贝粉;竹茹处方应付写竹茹、淡竹茹、炒竹茹、姜竹茹均付姜竹茹;写生竹茹付竹茹;天竺黄处方应付写竺黄、天竺黄均付天竺黄;海藻处方应付写海藻、海蒿子、羊栖草均付海藻;昆布处方应付写昆布、海带均付昆布;胖大海处方应付写大海、安南子、胖大海均付胖大海;处方应付写木蝴蝶、玉蝴蝶、千张纸、云故纸均付木蝴蝶;海浮石处方应付写海浮石、浮海石均付海浮石;蛤壳处方应付写蛤壳、海蛤壳、蛤蜊壳均付蛤壳;写煅蛤壳付煅蛤壳;写蛤蜊粉、海蛤粉、蛤粉均付蛤粉;瓜蒌子处方应付写瓜蒌仁、瓜蒌子、炒瓜蒌子均付炒瓜蒌子;写生瓜蒌子付生瓜蒌子;旋覆花处方应付写旋覆花、金沸花均付旋复花;写蜜炙旋覆花付蜜旋覆花;金礞石处方应付写金礞石、煅金礞石付煅金礞石;青礞石处方应付写青礞石、礞石、煅青礞石均付煅青礞石;写生青礞石付青礞石;桔梗处方应付写桔梗、玉桔梗、苦桔梗均付桔梗;处方应付写白前、鹅管白前均付白前;写蜜炙白前付蜜白前;前胡处方应付写前胡付前胡;写蜜炙前胡、炙前胡均付蜜前胡;佛耳草处方应付写鼠曲草、佛耳草均付佛耳草;瓦楞子处方应付写煅瓦楞子、瓦楞子均付煅瓦楞子;写生瓦楞子付瓦楞子;罗汉果处方应付写罗汉果付罗汉果;二、止咳平喘药紫菀处方应付写紫菀、炙紫菀均付蜜紫菀;写生紫菀付生紫菀;马兜铃处方应付写马兜铃、炙马兜铃均付蜜马兜铃;写生马兜铃付马兜铃;紫苏子处方应付写紫苏子、苏子、黑苏子、炒苏子均付炒紫苏子;写生紫苏子付生紫苏子;枇杷叶处方应付写杷叶、枇杷叶、蜜枇杷叶、炙耙叶均付蜜枇杷叶;写生枇杷叶付枇杷叶;款冬花处方应付写冬花、款冬花、蜜款冬花均付蜜款冬花;写生款冬花付款冬花;桑白皮处方应付写桑白皮、炒桑白皮、蜜桑白皮、炙桑白皮、桑皮均付蜜桑白皮;写生桑白皮付生桑白皮;苦杏仁处方应付写杏仁、苦杏仁均付燀苦杏仁;写炒杏仁付炒杏仁;写生苦杏仁付苦杏仁;百部处方应付写生百部付生百部;写百部、蜜炙百部均付蜜百部;矮地茶处方应付写平地木、矮地茶、紫金牛均付矮地茶;葶苈子处方应付写葶苈子、甜葶苈、苦葶苈、南葶苈、北葶苈均付葶苈子;写炒葶苈子付炒葶苈子;白果处方应付写银杏、白果、白果仁均付白果仁;写炒白果、熟白果均付炒白果仁;钟乳石处方应付写钟乳石、石钟乳、煅钟乳石均付煅钟乳石;写生钟乳石付钟乳石;五、祛风湿药独活处方应付写川独活、香独活、独活、大独活均付独活;威灵仙处方应付写威灵仙、铁脚威灵仙均付威灵仙;透骨草处方应付写凤仙透骨草、透骨草均付透骨草;臭梧桐叶处方应付写臭梧桐叶、臭梧桐均付臭梧桐叶;地枫皮处方应付写地枫皮、追地风、钻地风均付地枫皮;香加皮处方应付写香加皮、北五加皮、香五加皮均付香加皮;秦艽处方应付写秦艽、左秦艽、西秦艽均付秦艽;防己处方应付写防己、汉防己、粉防己均付防己;桑枝处方应付写桑枝、嫩桑枝、炒桑枝均付炒桑枝;写生桑枝付生桑枝;木瓜处方应付写木瓜、宣不瓜、制木瓜均付木瓜;豨莶草处方应付写豨莶草、豨莶均付豨莶草;蚕砂处方应付写晚蚕砂、蚕砂均付蚕砂石楠叶处方应付写石楠叶付石楠叶;徐长卿处方应付写徐长卿付徐长卿;槲寄生处方应付写寄生、槲寄生均付槲寄生;五加皮处方应付写五加皮付五加皮;乌梢蛇处方应付写乌梢蛇、酒炒乌梢蛇、制乌梢蛇均付酒乌梢蛇;蕲蛇处方应付写蕲蛇、祁蛇、白花蛇、五步蛇、蕲蛇肉均付酒蕲蛇,写生蕲蛇付蕲蛇;金钱白花蛇处方应付写金钱蛇、金钱白花蛇、银环蛇均付金钱白花蛇;写酒金钱白花蛇付金钱白花蛇;蛇蜕处方应付写龙衣、蛇蜕、蛇退均付蛇蜕;写制蛇蜕、酒蛇蜕付酒蛇蜕;雷公藤处方应付写雷公藤付雷公藤;伸筋草处方应付写石松、伸筋草均付伸筋草;海风藤处方应付写海风藤付海风藤;天仙藤处方应付写天仙藤、马兜铃藤均付天仙藤;寻骨风处方应付写寻骨风、白毛藤、绵毛马兜铃均付寻骨风;老鹳草处方应付写老鹳草付老鹳草;鹿衔草处方应付写鹿衔草、鹿含草、鹿蹄草均付鹿衔草;丝瓜络处方应付写丝瓜络、丝瓜筋均付丝瓜络;路路通处方应付写路路通、枫香果、九孔子、枫树球均付路路通;海桐皮处方应付写海桐皮、刺桐皮均付海桐皮;拔契处方应付写拔契、金刚刺均付拔契;两头尖处方应付写竹节香附、两头尖均付两头尖;千年健处方应付写生千年健、千年健、年健均付千年健;樟木处方应付写樟木、香樟木均付樟木;油松节处方应付写油松节、松节均付油松节;络石藤处方应付写络石藤付络石藤;清风藤处方应付写清风藤付清风藤;穿山龙处方应付写穿山龙、过山龙均付穿山龙;六、芳香化湿药苍术处方应付写苍术、茅苍术、炒苍术、茅术均付麸炒苍术;写焦苍术付焦苍术;写生苍术付生仓术;厚朴处方应付写厚朴、川朴、川厚朴、炙厚朴、制厚朴、姜厚朴均付姜厚朴;写生厚朴付生厚朴;豆蔻处方应付写豆蔻、白豆蔻均付豆蔻;广藿香处方应付写广藿香、藿香均付广藿香;佩兰处方应付写佩兰、省头草均付佩兰;厚朴花处方应付写厚朴花、川朴花、朴花均付厚朴花;砂仁处方应付写缩砂仁、阳春砂仁、砂仁、壳砂仁均付砂仁;草豆蔻处方应付写草豆蔻、草蔻、草蔻仁均付草豆蔻;草果处方应付写草果、草果仁均付草果仁;写煨草果仁付煨草果仁;扁豆花处方应付写扁豆花、白扁豆花均付扁豆花;红豆蔻处方应付写红豆叩、红豆蔻、高良姜子均付红豆蔻;扁豆衣处方应付写炒扁豆衣、扁豆衣均付炒扁豆衣;写生扁豆衣付扁豆衣;七、消积导滞药麦芽处方应付写麦芽、炒麦芽均付炒麦芽;写生麦芽,生大麦芽均付生麦芽;写焦麦芽付焦麦芽;谷芽处方应付写谷芽、炒谷芽均付炒谷芽;山楂处方应付写生山楂付山楂;写山楂、山里红、北山楂、焦山楂均付焦山楂;建曲处方应付写建曲、炒建曲付炒建曲;六神曲处方应付写六神曲、神曲、六曲、焦六曲、焦神曲均付焦六神曲;鸡内金处方应付写内金、鸡内金、鸡肫皮、炒鸡内金、炙鸡内金均付炙鸡内金;莱菔子处方应付写莱菔子、萝卜子、炒莱菔子均付炒莱菔子;写生莱菔子付生莱菔子;八、理气药陈皮处方应付写陈皮、橘皮、广陈皮均付陈皮;写炒陈皮付炒陈皮;枸橘处方应付写枸橘、枸橘李、臭橘子均付枸橘;预知子处方应付写预知子、八月扎均付预知子;橘核处方应付写橘核、炒橘核、盐橘核均付盐橘核;写生橘核付橘核;橘络处方应付写桔络、橘络均付橘络;橘叶处方应付写橘叶、桔叶、金橘叶均付橘叶;化橘红处方应付写化橘红、橘红、光七爪、光五爪均付化橘红;青皮处方应付写青皮、炒青皮、小青皮均付炒青皮;写醋青皮付醋青皮;枳实处方应付写枳实、炒枳实、川枳实、江枳实、焦枳实均付麸炒枳实;写生枳实付生枳实;枳壳处方应付写枳壳、炒枳壳、川枳壳、江枳壳、焦枳壳均付麸炒枳壳;写生枳壳付生枳壳;香橼处方应付写香橼、陈香橼、香圆、香橼皮均付香橼;代代花处方应付写代代花、香橼花均付代代花;佛手处方应付写陈佛手、佛手、干佛手、佛手柑均付佛手;木香处方应付写木香、广木香、云木香均付木香;写煨木香付煨木香;乌药处方应付写乌药、台乌药均付乌药;香附处方应付写香附、炒香附、制香附、醋香附均付醋香附;写生香附付生香附;沉香处方应付写沉香、上沉香、南沉香均付沉香;川楝子处方应付写金铃子、川楝子、苦楝子、炒楝子均付炒川楝子;写醋炒川楝子付醋川楝子;写生川楝子付川楝子;荔枝核处方应付写荔枝核付荔枝核;写炒荔枝核付炒荔枝核;檀香处方应付写檀香付檀香;青木香处方应付写青木香、马兜铃根均付青木香;大腹皮处方应付写腹皮、槟榔毛、大腹皮、大腹毛均付大腹皮;九香虫处方应付写九香虫、炒九香虫、酒炒九香虫均付酒九香虫;薤白处方应付写薤白、野白头、小蒜头均付薤白;山柰处方应付写山柰付山柰;甘松处方应付写甘松付甘松;柿蒂处方应付写柿蒂、霜柿蒂均付柿蒂;刀豆壳处方应付写刀豆壳付刀豆壳;九、泻下药大黄处方应付写大黄、生大黄、生军、川军、绵纹均付生大黄;写熟大黄、熟军、制大黄、制川军均付熟大黄;写酒炒大黄、酒大黄、炒大黄均付酒大黄;写大黄炭付大黄炭;写大黄粉付大黄粉;芒硝处方应付写芒硝、元明粉、制芒硝均付芒硝;番泻叶处方应付写番泻叶、泻叶均付番泻叶;芦荟处方应付写老芦荟、新芦荟、芦荟均付芦荟;亚麻子处方应付写亚麻子、胡麻子、大胡麻均付亚麻子;火麻仁处方应付写火麻仁、麻仁、大麻仁均付火麻仁;炒火麻仁付炒火麻仁;郁李仁处方应付写李仁、郁李仁均付郁李仁;大戟处方应付写大戟、京大戟、龙虎草均付醋大戟;写生大戟付大戟;芫花处方应付写芫花、醋芫花、制芫花均付醋芫花;写生芫花付生芫花;牵牛子处方应付写牵牛子、黑丑、白丑、二丑均付炒牵牛子;写生牵牛子付生牵牛子;商陆处方应付写商陆、制商陆、醋商陆均付醋商陆;写生商路付生商路;甘遂处方应付写甘遂、制甘遂、醋制甘遂均付醋甘遂;写生甘遂付生甘遂;狼毒处方应付写狼毒、制狼毒均付醋狼毒;写生狼毒付生狼毒;巴豆处方应付写巴豆付巴豆;泽漆处方应付写猫眼草、泽漆均付泽漆;十、利水渗湿药茯苓处方应付写茯苓、白茯苓、云茯苓、赤茯苓均付茯苓;写茯苓皮付茯苓皮;写朱茯苓付朱茯苓;猪苓处方应付写猪苓付猪苓;薏苡仁处方应付写薏苡仁、苡仁米、薏米、苡米、米仁、苡米仁均付薏苡仁;写炒薏苡米付炒薏苡仁;地耳草处方应付写田基黄、地耳草均付地耳草;苘麻子处方应付写苘麻子、冬葵子均付苘麻子;泽泻处方应付写泽泻付生泽泻;写炒泽泻、麸炒泽泻均付麸炒泽泻;车前子处方应付写车前子、炒车前子、盐炒车前子均付盐车前子;写生车前子付车前子;车前草处方应付写车前草付车前草;川木通处方应付写小木通、川木通均付川木通;滑石处方应付写滑石粉、滑石均付滑石;海金沙处方应付写海金沙付海金沙;茵陈处方应付写绵茵陈付绵茵陈;写茵陈、茵陈蒿均付茵陈蒿;石韦处方应付写石韦付石韦;萹蓄处方应付写萹蓄付萹蓄;瞿麦处方应付写瞿麦、石竹均付瞿麦;粉萆薢处方应付写粉萆薢、萆薢均付粉萆薢;虎杖处方应付写虎杖、斑根均付虎杖;金钱草处方应付写金钱草、过路黄、四川金钱草均付金钱草;地肤子处方应付写地肤子、肤子均付地肤子;赤小豆处方应付写红豆、赤小豆、赤豆均付赤小豆;通草处方应付写通草、方通草、川通草、丝通草、通脱木均付通草;六月雪处方应付写六月雪付六月雪;鱼脑石处方应付写鱼首石、鱼脑石、煅鱼脑石均付煅鱼脑石;冬瓜子处方应付写冬瓜子、冬瓜仁、炒冬瓜子均付炒冬瓜子;写生冬瓜子付生冬瓜子;冬瓜皮处方应付写冬瓜皮付冬瓜皮;黄牛尾处方应付写黄牛尾付黄牛尾;玉米须处方应付写玉米须付玉米须;十一、驱虫药使君子处方应付写使君子、使君子仁、使君子肉均付使君子;苦楝皮处方应付写苦楝皮、川楝皮、楝皮均付苦楝皮;槟榔处方应付写槟榔、花槟榔、大腹子、海南子均付槟榔;写槟榔炭付槟榔炭;雷丸处方应付写雷丸付雷丸;写醋雷丸付醋雷丸;鹤虱处方应付写鹤虱付鹤虱;榧子处方应付写榧子、榧子肉均付榧子仁;写炒榧子付炒榧子;贯众处方应付写绵马贯众、贯众、紫萁贯众均付贯众;写贯众炭付贯众炭;十二、活血化瘀药川芎处方应付写川芎、西川芎、抚芎、芎穷均付川芎;丹参处方应付写丹参、紫丹参、赤丹参均付丹参;写炒丹参、酒丹参均付酒丹参;牛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阳虚气化不利,水湿内停,水肿,小便不利者, 配泽泻、猪苓、茯苓、白术能助阳化气,利水消 肿,如五苓散。
桂枝
干燥嫩枝 部位
辛、甘,温归心 药性 、肺、膀胱经
掌握知识点
用法 煎服,3~9g
发汗解肌、温通 功效 经脉、助阳化气
Company Logo
www.themeg
应用 风寒感冒等
透疹止痒、散瘀止血
祛风除湿
祛风止痛、温肺化饮
用量 (克) 3 ~ 10
3 ~ 10 6 ~ 10 1~3
★有毒,增大用量需先煎。△细辛反藜芦;桂枝畏赤石脂。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课后作业
•课堂内容巩固
1、麻黄、桂枝的药性功效及临床应用
•自学内容总结
2、其他常用解表药的功效应用
谢 谢!
1.风寒感冒,恶寒无汗,发热头痛,即风寒表实证,
常配桂枝同用以增发散风寒之力,如麻黄汤 麻黄、桂枝、
杏仁、甘草
2.治风寒闭肺,肺失宣降之实喘,配杏仁能增强止咳平
喘的作用,如三拗稀者,常配半夏、干姜、细辛 等燥湿化痰、温肺化饮药同用,如小青龙汤。
治肺中实热,高热喘急,则须配生石膏以清泻肺热、 止咳平喘,如麻杏石甘汤。 麻黄、杏仁、石膏、甘草

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
治风寒感冒,恶寒无汗,脉浮而紧的表实证,
能助麻黄发汗解表,如麻黄汤。
2. 温经通脉
治风寒痹证,肢节疼痛,常配伍羌活、防风等 祛风除湿、散寒止痛药同用。 治胸阳不振,胸痹绞痛,配枳实、薤白以通阳 散结,宣痹止痛,如枳实薤白桂枝汤。
3. 助阳化气
治中焦虚寒,脘腹冷痛,食少便溏,配饴糖以温中 补虚,散寒止痛,如小建中汤 桂枝汤加饴糖倍芍药
考核方小式结
课堂小结
辛温解表药定义
麻黄、桂枝 各自的
功效与应用
麻黄、桂枝 功效的对比
歌诀:发散风寒桂麻黄,细辛荆芥白芷防 羌活藁本苏梗叶,辛夷苍耳薷生姜
其他常用辛温解表药
药物
性味
防风 辛、甘,微温
羌活
细辛 ★△
辛,微温 辛、苦,温
辛,温
共性 辛温解表 辛温解表 辛温解表 辛温解表
功效 个性
除湿止痛、祛风止痉 透疹止痒
3.用于水肿初起,部位偏于头面,又兼见外感表证者, 即风水水肿,每与白术同用,以加强利水消肿的作用, 如越婢加术汤。
麻黄与麻黄根功效对比
同出一源, 均可治汗
麻黄为解表 药,有发汗 之功效
麻黄根为收 涩药,有止 汗之功效
Company Logo
麻黄
辛、微苦, 温。 归肺、 膀胱经
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
课外自学的知识点
药用部位、药 性、功效、应
用、注意.

来源、产地 、采集、炮
制等
辨识药材
麻 黄 《本经》
[来源]为麻黄科(Ephedraceae) 植物中麻黄 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et C.A. Mey.、草麻黄 Ephedra sinica Stapf、木贼麻黄 Ephedra equisetina Bunge 的干
干燥草质茎
掌握知 识点
外感风寒表 实证等
阴虚盗汗及 肺肾虚喘等 者均当慎用
煎服,2~ 9g
Your site here
LOGO
桂枝 《名医别录》
[来源]为樟科 (Lauraceae) 植 物肉桂 Cinnamomum cassia Presl 的干 燥嫩枝。
桂枝
桂枝
Cinnamom Twig
麻黄与桂枝功效应用异同点
麻黄辛微苦温
肺膀胱
发汗解表
发汗力强,善“遍彻皮毛”, 开腠发汗以散寒邪,为表实证 要药;
兼宣肺平喘,治肺气壅遏之咳 喘实证;
利水消肿,治疗水肿兼有表证。
桂枝 辛甘温 心肺膀胱 外感风寒表证 发汗力缓,善“透达营卫”,解 肌发汗以散风邪,为表虚证要药; 兼温经通阳,治疗血寒瘀滞之痛 经、经闭; 心阳不振之胸痹、心悸;脾阳不 振之痰饮;膀胱蓄水证等。
中药学
何枫葆
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
定义: 味辛性温,具有发散风寒
作用的药物,称发散风寒药。 (又称辛温解表药)
现代药理:
辛温解表药一般具有不同程度的发汗、解 热、镇痛、抑菌、抗病毒及祛痰、镇咳、平 喘、利尿等作用。部分药物还有降压及改善 心脑血液循环的作用。
一味药教学内容
掌握的知识点
了解、熟悉的知识点
辛、甘,性温。归心、肺、膀胱经。
发汗解肌 温经通脉 助阳化气
桂枝辛温发散,味甘力缓,无过汗伤阳之弊, 故风寒表证不论虚实均为常用之品。此外,又 能温通血脉,助阳化气,是治疗寒凝诸痛、阳 虚水停的要药。
功效与应用
1. 发汗解肌
用治风寒感冒,汗出恶风,脉浮而缓的表虚证,
配白芍同用,能调和营卫,发汗散肌,如桂枝
燥草质茎。
麻黄
麻黄
麻黄
Ephedra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辛、微苦、温。 归肺、膀胱经。
麻黄辛能发散,性温散寒,作用 重在宣发肺气,外以解表,内以 平喘,下以利尿,而且发散之力 最强,适用于风寒表实证、肺气 不宣的实喘及风水水肿而无汗者。
炮制:生用发汗力强, 炙用发汗力缓而长于平喘。
功效与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