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界与读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答案示例文章篇一:《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答案(部分)》一、《窃读记》1. 看拼音写词语答案:惧怕、贪婪、屋檐、知趣、饥肠辘辘。
解析:这几个词语都是课文中的重点词汇。
“惧怕”表达害怕的意思,在课文中形容作者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她只看不买的心理。
“贪婪”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对知识如饥似渴的状态,就像饿了很久的人看到食物一样想多汲取知识。
“屋檐”是一个名词,是房子顶部边缘伸出的部分,这是故事发生的一个场景相关的词汇。
“知趣”表示知道好歹,不惹人讨厌,文中作者很知趣地在书店人多的时候隐藏自己只看不买的行为。
“饥肠辘辘”形容非常饥饿,在这里暗示作者对知识的渴望如同饥饿时对食物的渴望。
2. 选择题(1)“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A. 比喻B. 拟人C. 夸张答案:A. 比喻。
解析:把“我”比作“饿狼”,生动地表现出“我”读书时如饥似渴的状态。
就好像饿狼看到食物就迫不及待地扑上去一样,“我”看到书也是迫不及待地去读,这种比喻很形象地传达出作者对读书的热爱。
(2)“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 吃饭能让身体成长,读书能让知识增长,两者都很重要。
B. 只要读书就能长大,不用吃饭。
C. 吃饭比读书重要。
答案:A.解析:人需要吃饭来维持身体的生长发育,这是物质层面的需求;而读书能让人获取知识,增长智慧,这是精神层面的成长。
两者缺一不可,就像鸟的两只翅膀,少了任何一个都不能很好地飞翔。
3. 简答题作者为什么说“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答案:快乐是因为作者在阅读中能汲取知识,能沉浸在书的世界里。
惧怕是因为她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她只看不买而受到驱赶。
解析:当作者在书店里看书的时候,书里的内容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她,她能从书中获取很多乐趣,就像挖到了宝藏一样开心。
可是她没有钱买书,只能偷偷地看,时刻担心被老板发现,这种矛盾的心理就产生了这种独特的“窃读的滋味”。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类文阅读理解题(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类文阅读理解题(含答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类文阅读理解题1.快乐阅读。
中国古代的书籍当手捧精美的现代图书时,你知道它们是如何从古代的书籍一步步演化而来的吗?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代后期,就出现了有关占卜吉凶的书。
当时纸尚未发明,人们就地取材,以龟甲和兽骨为记录材料,这就是最早的图书——甲骨书。
在古代,石头也用作书写材料,人们将整篇作品刻于石上。
由于刻石的兴起,后代出现了拓印技术。
千余年来它一直是一种文献复制技术,拓本成为一种图书类型。
后期的主要作用已不仅是传播知识,还是书法艺术借以流传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图书。
在纸发明以前,简牍(dú)是我国书籍的最主要形式。
简牍是对我国古代遗存下来的写有文字的竹简与木牍的概称。
用竹片写的书称“简策",用木版写的叫“版牍”。
超过100字的长文,就写在竹片上,不到100字的短文,便写在木版上。
写在木版上的文字由于内容有异,其称谓亦有别,如军事的文书叫“檄",用于告示者称之“榜”,将信写于木版,然后再加一版叫“检"。
简牍虽然廉价、制作方便,但笨重不便携带,容字有限,帛书就应运而生了。
帛是丝织物,轻软平滑,面幅宽阔,易于着墨,可随意折卷,容易收藏,方便携带,可以弥补简牍的不足。
因此,帛书与简牍并存,共同构成我国古代独具特色的简帛文化。
随着造纸术的发明,纸书的数量与纸张的优越性被人们充分认识。
到两晋南北朝时,纸张已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写本书取代了帛书。
古代写本书用纸,多经过了染色处理,这主要是为防止虫蛀和腐朽。
敦煌石窟的唐代经卷,保存1000多年以后,尽管有破损,但纸张完好,无虫蛀现象。
我国古代的图书,从简策、卷轴到册页制度形成了固定的版式,它起源于雕版印刷术。
活字印本书与写本书也大多与此相同。
刻书用的木版,一般宽约一尺半,高七至八寸。
版上的字是经人手写后摹刻的,所以各具风格。
在宋版书中有一种整齐方正的字形,可能是出自当时工匠之手,后人称之为“宋匠体”,到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横轻竖重的字体,称为“宋体"。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阅读理解精选题(含答案)

第八单元阅读理解精选题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课内阅读。
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故事和人物。
不知道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
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
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
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一本是《表》,一本是《小约翰》。
伯父已经去世多年了,这两本书我还保存着。
1.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张冠李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囫囵吞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伯父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画线句子表达了“我”对伯父怎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听了伯父的话,“我”羞愧什么?悔恨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鲁迅与时间鲁迅一生只活了55岁,可是他却给我们留下了600多万字的宝贵文化遗产。
有人做了一个统计,鲁迅从1918年5月发表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起,到1936年10月逝世为止,他每年平均写作35万多字。
这是多么(惊人吓人)的数字啊!鲁迅对时间抓得很紧,善于在繁忙中挤出时间。
他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还是有的。
”白天,他往往要接待一批又一批的客人,总要到夜晚10点到12点客人走了以后,才开始看书、写作,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两三点钟。
2021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卷(Word版,含答案)

浙江省2021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湖州市)语文试题卷请考生注意:1.全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
试题卷6页,共18题。
全卷满分120分(含全卷书写4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 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把答案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
作文不能另加附纸。
温馨提示: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
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表现!一、积累(16分)1.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4分)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宏的想象、炽热的感情;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yǒng①动。
青春▲,勇锐盖过怯弱,进取压倒苟安。
如此锐气,二十后生有之,六旬男子有之。
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mù②年。
人心中皆有一台天线,只要你从天上人间接受美好、希望、欢乐、勇气和力量的信号,你就青春永zhù③、风华长存。
(选自《瞭望》周刊副刊《珍珠滩》,略有改动)(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根据语境,为空白处选择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气势汹汹B.气贯长虹C.气急败坏2021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4月24日在南京举行。
启动仪式上,中国首辆火星车名称揭晓。
经全球征名、网络投票、专家评审,“祝融”脱颖而出。
提议的名称中,入围前十的几乎都带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如祝融、弘毅、麒麟、哪吒、赤兔、风火轮等。
5月22日,“祝融号”已随“天问一号”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
(1)祝融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火神。
下面名称与“祝融号”一样都源自中国古代神话的一项是()A.东方红一号B.嫦娥五号C.长征七号(2)他想知道中国首辆火星车最终以“祝融”命名的原因有哪些。
请你结合上面材料和对“祝融”二字的理解进行探究。
二、阅读(50分)(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15分)向前行的小龙虾[意大利]詹尼·罗达利一只小龙虾想:“我家族里的人为什么全都向后退着走?我真的想开始向前走,像青一样。
如果不成功,我就不要尾巴”他开始在家乡小溪的鹅卵石之间偷偷地练习,头几天的练习把他给累坏了。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整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得分一、看拼音,写词语。
dùjìjiān dūshān zhài dié piànxiōng táng tuō bǎbǎng wén chā shǒu二、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岂.止(qí qǐ)试卷.(juǎn juàn)便.宜(biàn pián)丞相.(xiànɡ xiānɡ)煞.气(shà shā)花蕾.(lěi léi)机械.(jiè xiè)水浒传.(zhuàn chuán)三、比一比,字组词。
巨(_______)寇(_______)讯(_______)掉(_______)喷(_______)臣(_______)冠(_______)汛(_______)绰(_______)愤(_______)四、补充下列词语,并根据语境选择词语填空。
伸(______)缩(______)安(______)稳(______)(______)耳(______)腮(______)弟(______)兄力(______)神(______)(______)不自(______)1.大家看到小猴子被果子酸得(______)的样子,全都笑起来。
2.她连续工作了这么长的时间,早已(______)。
3.同学们听到这个好消息,个个(______)。
五、选词填空。
因为……所以……如果……就……虽然……但是……1.人类(______)跟猎豹赛跑的话,(_____)一点儿赢的希望都没有。
2.(______)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速度很快,(______)游隼向下俯冲的速度更快。
3.(______)高速喷气式飞机的飞行速度是声速的数倍,(______)一个以高速喷气式飞机的速度移动的人是听不到你喊他的。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练习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知能演练基础巩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xiāo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菜畦.()云xiāo()2.“轻捷”在文中的意思是。
3.这段文字运用了和的修辞手法。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B.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观察问题的能力。
C.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阅读经典可以涵养情性,启迪人生。
D.通过汉字听写大赛,使人们认识了汉字之美,更加重视汉字书写与汉字文化传承。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比起鲁迅先生小时候在“三味书屋”里的学习生活,我们的学校生活可谓丰富多彩。
B.每天拿出一定的时间读一点儿好书,不仅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启迪思维,还可以培养良好的精神、气质。
C.作者应该注意遣词用句,写出表意明确,语言生动,音韵和谐的作品来。
D.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激发阅读的兴趣,养成阅读的习惯,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吧!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
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语文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5) 2019-2020学年(部编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六年级语文期末素质评价一、基础知识(共21分。
)1、 读拼音写词语,在整体认读音节下面划上横线。
(10分)lu ó tuo sh ū j í p ái hu ái l ǐng y ù ( ) ( ) ( ) ( ) k ǒng b ù l à zh ú y ī w ēi h én j ì ( ) ( ) ( ) ( ) 2、请你为“肖”字加偏旁,组成新的字填写在空格内。
(4分)陡( )的悬崖 胜利的( )息 俊( )的姑娘 ( )好的铅笔 弥漫的( )烟 畅( )的商品 ( )遥的生活 元( )佳节 3、查字典填空 (4分)“鼎”用音序查字法,先查( )再查( )。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再查( )画。
“鼎”字的第六画是( ),最后一画是( ),我知道带有“鼎”字的四字词语有( )、( )。
4、找出每组的错别字,圈出来,并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3分)心如刀绞 引人入胜 司空见贯 为所意为 ( ) ( ) 专心专致 一应俱全 无颜以对 窃窃私语 ( ) ( ) 兴高彩烈 不拘一格 庞然大悟 万象更新 ( ) ( ) 二、积累运用(共14分,每空1分)1.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忠言逆耳利于行。
3.《匆匆》一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鲁滨逊漂流记》中的鲁滨逊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人。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汤姆是一个______________的孩子。
4.《学弈》中具体描写另一个人三心二意的学棋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学六年的生活一晃而过,真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练习题及答案一、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
短文一:小明是个爱读书的孩子,他家里有很多图书。
每天放学回家后,小明总会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来读。
他觉得读书能开阔眼界,丰富知识,也能让他更好地理解世界。
小明最喜欢的图书是一本关于动物的百科全书。
这本书里有关于各种各样动物的介绍,包括它们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食物来源等等。
最近,小明又发现了一本有关太空的书,里面有很多关于宇宙星系、行星运行等的知识。
小明觉得这些知识很有趣,因此他开始对宇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小明的爱书之心也感染了他的同学。
经常有同学向小明请教一些问题,小明总是很热心地帮助他们。
大家都喜欢和小明一起交流读书的感受,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小明的老师很高兴看到小明对阅读有如此热情,并鼓励他继续读书。
她说:“读书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通过阅读,我们能够汲取到世界上各种各样的智慧。
”小明下定决心要书写他与书的故事,与更多的人分享他对阅读的热爱。
1. 对小明来说,读书的好处是什么?A. 开阔眼界和丰富知识B. 提高写作能力C. 交到更多朋友D. 观察动植物答案:A. 开阔眼界和丰富知识2. 小明最喜欢的图书是哪本?A. 关于太空的书B. 一个故事书C. 有关动物的百科全书D. 一本漫画书答案:C. 有关动物的百科全书3. 为什么小明的同学经常向他请教问题?A. 因为他成绩好B. 因为他喜欢交朋友C. 因为他很热心帮助别人D. 因为他是班长答案:C. 因为他很热心帮助别人4. 小明的老师对他的阅读热情给予了什么样的评价?A. 她鼓励小明继续读书B. 她建议小明多写作业C. 她觉得小明应该去外语培训班学习D. 她认为小明应该停止阅读,多看电视答案:A. 她鼓励小明继续读书短文二:一天,小华拿着雨伞和她最喜欢的书出门了。
她走在路上,突然一个女孩子过来,求她借雨伞。
小华看到她那湿透的衣服和可怜的样子,毫不犹豫地借给她自己的雨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眼界与读书》一文,完成15-17题。
(10分)
①眼界之于读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②眼界决定了读书的目的和归宿。
【A处】冯友兰先生曾在一篇文章里提到,作为一个学问家,做学术研究是要做全民族的智囊。
这一点,对读书人很有启发。
虽然读书人并非一定是学问家,但读书的眼界却力求要高,这样至少就不至于把读书当作可有可无的休闲娱乐或者陷入无聊的泥潭。
③眼界也决定了读书人读书的方式方法和兴趣效果。
自古至今,读什么书、怎么读,以及怎么防止“死”读书,都需要从实践出发,形成适合每个人自己的读书方式。
【B处】可以肯定,有着高眼界的读书人,一定会结合实践去读那些更富价值的书籍。
一个拥有高远眼界的读书人,还能够牢记使命,超越功利樊篱。
他们将读书视为一件高雅而神圣之事,并从广泛的阅读之中、从对历史的理解之中,获得一种对自己时代使命的高度自信并笃行之。
④读书的眼界,自然还取决于读书的宽度,这既关乎读书兴趣,亦关乎读书效果。
在有些人看来,终日埋头进行科学研究的科学家是一些不近人情、枯燥乏味的“怪人”。
事实上,对生活和事业的热爱,使不少科学家逐步成为自然美的追求者与发现者。
达尔文常常几小时地阅读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和拜伦的诗篇,诺贝尔读过许多名人大家的文学作品,我国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都非常喜爱古典文学。
也许对自然科学家来说,了解文、史、哲方面的知识,会有助他们的逻辑思维变得更开阔,流转自如。
同理,文学艺术方面的专家如能多读一点自然科学知识,在创作作品与表达自我的时候,往往也能够更加深刻。
⑤读书不打开眼界,不联系思想实际、工作实际、社会实际,不从书籍中思考点什
么、采取点什么、解决点什么,那么我们读书做什么?
⑥我以为,读书人欲从书本中汲取力量,高远的眼界是至关重要的。
15.阅读全文,写出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要观点。
(2分)
▲
16.第④段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
17.下面这个语段是从文中抽出的,你认为应放入原文A处还是B处,请说出你的理由。
(4分)
周总理读书时,提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总理的眼界为其发愤读书作了注脚,使其读书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既立志于“中华之崛起”,就必须好读书、读好书,时时检点自己,提醒自己,因为“中华之崛起”所呼唤的读书人,不仅要有报国之志,更要有报国之才。
▲
15.眼界之于读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或读书人欲从书中汲取力赏,高远的眼界是至关重要的。
(2分)
16.举例论证:列举达尔文、诺贝尔、华罗庚、苏步青等科学家的例子(2分),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书的眼界,自然还取决于读书的宽度”的观点(2分)
17.放在A处(1分)。
因为选段主要是写周点理读书的目的,主要论证了眼界决定了读书的目的和归宿这一观点(1分)。
这与A处论证的观点是一致的(1分),而与B处论证的“眼界也决定了读书人读书的方式方法和兴趣效果”观点不一致。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