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金属与合金教案
北京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第10章 金属 第一节 金属和合金》_17

第五篇元素化学(二)金属[教学要求]1.从金属结构的角度理解金属的共性。
2.了解金属冶炼的方法及现状,掌握埃林汉姆图的意义及使用方法。
3.了解合金的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1.从金属结构的角度理解金属的共性。
2.金属氧化物的埃林汉姆图的意义及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金属的共性与其结构的关系。
[教学时数] 2学时[主要内容]1.金属的分类及存有。
2.金属氧化物的埃林汉姆图,工业上冶炼金属的一般方法。
3.金属的物理和化学通性。
4.合金。
[教学内容]19-1 慨述到当前为止,已知元素有109种,其中金属约有87种,效金属5种,非金属17种。
其中有12种元素是用人工方法合成的。
金属通常可分为黑色金属与有色金属两人类,黑色金属包括铁、锰和铬及它们的合金,主要是铁碳合金(钢铁),有色金属是指除去铁、铬、锰之外的所有金属。
有色金属大致上按其密度、价格、在地壳中的储量及分布情况、被人们发现和使用的早晚等分为五大类:1.轻有色金属:一般指密度在4.5g/cm3以下的有色金属,包括铝、镁、钠、钾、钙、锶、钡。
这类金属的共同特点是:密度小(0.53—4.5g/cm3),化学性质活泼,与氧、硫、碳和卤素的化合物都相当稳定。
2.重有色金属:一般指密度在4.5 g/cm3以上的有色金属,共中有铜、镍、铅、锌、钴、锡、锑、汞、镉、铋等。
3.贵金属:这类金属包括金、银和铂族元素(铂、铱、俄、钌、钯、铑),因为它们对氧和其它试剂的稳定性,而且在地壳中含量少,开采和提取比较困难故价格比一般金属贵,因而得名贵金属。
它们的特点是密度大(10.4—22.48 g/cm3);熔点高(1189—3273K);化学性质稳定。
4.准金属:一般指硅、铭、硒、砷、硼,其物理化学性质介于金属与非金属之间,如脆,是电和热的不良导体。
5.希有金属:通常是指在自然界中含量很少,分布稀散、发现较晚,难以从原料中提取的或在工业上制备及应用较晚的金属。
这类金属包括:锂、铷、铯、铍、钨、钼、钽、铌、钛、铪、钒、铼、镓、铟、铊、锗、希土元素及人造超铀元素等。
北京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第10章 金属 第一节 金属和合金》_2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一、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水准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 理解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能够制得合金,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2.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3.初步理解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化学问题。
4.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相关的置换反应实行简单的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化学问题。
5.知道一些常见金属如铁、铝、铜等的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实行相关计算。
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以及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是金属的物理性质的通性,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
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和金属锈蚀的条件以及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
难点是金属活动性顺序对相关的置换反应实行简单的判断,含有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和金属锈蚀的条件的探究。
三、教学过程一、金属材料纯金属(90多种)2、金属的物理性质: (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绝大部分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3、金属之最:(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3)铁:当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 (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 (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9)锂 :密度最小的金属4、金属分类: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轻金属:如钠、镁、铝等;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5、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北京版化学九年级下册《金属与合金》教案1

九年级 10.1金属和合金教案【学习目标】1、使学生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以及用途2、了解常见合金的成分性能和用途。
3、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
【重点和难点:】1、使学生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以及用途2、了解常见合金的成分性能和用途。
【教学方法】实验、对比、自学、交流讨论、归纳、总结等教学方法。
【教学用具】黄铜片、铜片、硬铝片、铝片等【教学设计】一、情境引入:2016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中中国运动员,争夺本届奥运会的冠军。
你知道金牌的材料是什么吗?它具有哪些性质呢?二、预习检测:1.元素分为和。
2.金属材料包括和。
其中和应用最广泛,被称为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它跟人体有很好的,可以用来制造人造骨头。
3.大部分金属常温下为态(汞为态),有光泽;大多数呈色(铜为色,金为色),有良好的性、性、性。
三、新知新解: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2016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中中国你知道金牌的材料是什通过学生熟悉的情景引入,设置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从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求实态度。
提问:1、我们在生活中所见到的金属是不是纯金属?2、什么是合金?常见的合金有哪些?3、合金与纯金属有什么不同呢?学生阅读课文第4~5页。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指导学生分组实验。
总结出合金比纯金属的硬度大、韧性强、熔点低的特性。
学生带着问题分组实验,观察黄铜片和铜片、硬铝和铝的光泽和颜色;将它们互相刻划、比较硬度,比较焊锡,锡、铝的熔化温度。
让学生通过实验,感受学习化学的乐趣,体会学习化学的价值。
在愉快的心境中学习合金的定义、合金与金属的区别等知识。
学生讨论:焊锡(锡铅合金)和武德合金(铅、铋、锡、镉组成的合金)的用途。
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你能得到什么启示?学生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语言表达能力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钛和钛合金等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
学生阅读课文第6页。
激发学生兴趣和学好化学的决心,培养学生把知识用于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责任感。
北京课改版化学九年级下册《金属与合金》名师教案2

第一节金属与合金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了解常见合金的成分性能和用途。
能力培养:通过情景设置,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
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科学品质: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
科学方法:指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认识事物的性质,培养学生科学的认知方法。
美育渗透:从生活中的金属制品,感受其丰富多彩的形状、颜色美。
【教学重点】
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采用实验探究法:按照问题—实验—观察—分析—结论的程序实行探究式讨论教学。
【教学准备】
铁片、铜片、铝片、干电池、小灯泡、导线、酒精灯、火柴、砂纸、黄铜、铜,与钛有关的资料和新型的合金的资料。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一、几种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
1、共性:常温下大部分为固体(汞是液体),有金属光泽,大多为电和热的良导体,有延展性,密度较大,熔点教高。
2、特性:
二、合金
1、常见合金──生铁和钢。
2、常见合金的主要成份、性能和用途。
3.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北京课改版化学九年级下册《金属与合金》名师教案1

第一节金属与合金【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同时还需考虑如价格、资源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其他因素。
3、认识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可以制得合金,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自主实验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重点探究导电、导热性等)。
2、通过讨论探究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查阅合金的资料,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逐步养成在学习过程中敢于质疑敢于探究的良好品质。
2、通过调查考察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开发新材料提高人类生存质量方面的重大意义和贡献。
【教学重点】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引导实验探究;指导调查考察,收集资料整理归纳;组织小组讨论交流及分享等。
【教学准备】1、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的金属材料。
2、学生查阅有关金属材料发展前景资料。
3、酒精灯、火柴、干电池、导线、小灯泡、砂纸、铜丝、铁丝、铝丝、铁架台、黄铜、铜、焊锡、锡、铁片、铅、铝片、铝合金。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第一课时:复习引入我们已学习了碳、氢、氧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它们都是非金属元素;今天我们要研究另一类元素──金属元素。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元素中文名称的造字规律,在元素周期表中又用不同的颜色做了分区,在已经发现的一百多种元素中金属元素就占了五分之四(展示元素周期表)。
学生回忆相关知识,观察教师出示的元素周期表。
从上册所学的C、H、O等非金属元素到这学期要学的金属元素,学生很容易发生联想,借鉴学习方法。
北京版化学九年级下册《金属与合金》教案2

10.1金属与合金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了解常见合金的成分、性能和用途;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
2.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学习,帮助学生形成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构建出与金属材料相关联的知识体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资源共享,激励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通过对金属的物理性质与用途关系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价值。
4.教学重点难点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如何合理开发金属。
5.考点常见金属及合金的物理性质;合金与纯金属的不同点;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等。
知识图解知识全解知识要点1 几种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1.共性:有金属光泽;有良好的导电、传热性能;有良好的延展性、韧性,硬度较大、熔点较高等。
2.特性颜色大多数金属为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状态大多数金属在常温下为固态,汞是液态密度大多数金属的密度均大于水,锂、钠、钾等金属的密度比水小3.金属的物理性质与用途的关系注意: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知识要点2 合金1.概念:合金是由一种金属和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2.性质: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大;色泽比组成它的纯金属更鲜艳;抗腐蚀性比组成它的纯金属好;熔点比组成它的纯金属低。
3.合金与金属的比较4.几种常见的合金(1)生铁和钢的比较(2)常见钢的主要成分、性能和用途(3)一些常见合金的主要成分、性能和用途。
北京版化学九年级下册《金属》教案

九年级下册10.金属教案【复习目标】1.使学生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以及用途。
了解常见合金的成分性能和用途。
2.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三层含义学会判断置换反应以及应用。
3.知道常见金属如铁、铝、铜等的矿物,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物质进行计算。
【课时安排】教学安排:2课时【复习重点和难点】1.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三层含义学会判断置换反应以及应用。
2.知道常见金属如铁、铝、铜等的矿物,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课题1 金属与合金一、金属材料的发展与利用1、从化学成分上划分,材料可以分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有机材料及复合材料等四大类。
2、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
(1)金属材料的发展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铝的应用→高分子时代(2)金属材料的应用:①最早应用的金属是铜,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公元一世纪最主要的金属是铁②现在世界上产量最大的金属依次为铁、铝和铜③钛被称为21世纪重要的金属。
二、金属的物理性质1、金属共同的物理性质:常温下金属都是固体(汞除外),有金属光泽,大多数金属是电和热的良导体,有延展性(又称可塑性→金属所具有的展性和延性: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够变形,而且在外力停止作用以后仍能保持已经变成的形状和性质。
各种金属的可塑性有差别;金属的可塑性一般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密度较大,熔沸点较高等。
2、金属的特性:①纯铁、铝等大多数金属都呈银白色,而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②常温下,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汞却是液体;③各种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熔点、硬度等差异较大。
3、金属之最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Al)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钙(Ca)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Ag)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铁(Fe)延展性最好的金属———金(Au)熔点最高的金属————钨(W)熔点最低的金属————汞(Hg)硬度最大的金属————铬(Cr)密度最小的金属————锂(Li)密度最大的金属————锇(Os)三、合金1、合金: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所制得的具有金属特征的混合物。
九年级化学下册《金属和合金》教案、教学设计

3.对优秀作业进行展示和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3.设计课堂讨论环节,引导学生主动发表观点,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5.布置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掌握了原子、分子、离子等基本概念,了解了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学生对金属和合金的学习将更加具体和深入。然而,由于金属和合金的抽象性,学生在理解上可能存在一定困难,需要教师进行针对性的引导。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强,但对金属活动性顺序、合金性质等抽象概念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入。此外,学生对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等方面还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2.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金属与酸反应、金属置换反应等现象,总结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并解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合金的概念与性质:教师结合实例,如不锈钢、黄铜等,讲解合金的定义、组成及性质,分析合金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
4.金属及合金的腐蚀与防护:教师通过实验、案例等方式,介绍金属腐蚀的原因,讲解常见的金属防护方法,并引导学生关注金属资源保护。
2.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些制品会选择金属或合金作为材料?金属和合:金属和合金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金属资源?
(二)讲授新知
1.金属的物理性质:教师通过实验、视频等方式,介绍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物理性质,并让学生观察、总结不同金属的性质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金属与合金》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铁、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通过对金属的性质的实验探究,学习利用实验认识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能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的信息。
(3)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3)关注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
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
教学难点
金属的性质的实验探究
教学方法
问题情境-----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练习巩固--------联系实际
教具准备
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镁条、铝片、铜片、被氧化了的镁条和铝片、酒精灯、坩埚钳、火柴、砂纸。
学生用具:稀盐酸、稀硫酸、硝酸银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铝溶液、铝丝、铜丝、镁条、锌粒、铜片、铁片、砂纸、火柴、试管(若干)。
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在我们的生活中金属制品屡屡皆是,金属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绚丽多彩!今天我们就来探究有关金属的性质。
请学生说说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有哪些?根据图片总结金属的物理性质。
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大多数金属常温下为固态(汞除外)都有金属光泽,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机械强度大。
师:知道了金属的物理性质我们来看这些问题怎样解决。
1为什么铁制锅铲需要加上木柄或塑料柄?
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而不用银制?
3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师:用途主要由性质决定。
还需要考虑的因素: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料是否容易回收利用和对环境的影响等。
我们知道,在一切比赛中,当冠军的感觉都是最好的。
那么,那些金属能获此殊荣呢?请大家看资料:比一比,赛一赛,看谁是冠军。
师:现在我请同学们帮我一个小忙,帮我出个主意。
我这有一枚戒指,有些脏了,想清洗一下,不知道同学们能帮我出什么注意,可以用什么方法把它清洗地更干净一些。
生甲:可以放水里洗。
生乙:可以放酸里洗。
二、认识合金
(一)合金的概念: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融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二)合金的性能:
1、硬度较大。
2、熔点一般比各成分金属低。
3、合金的性能可以通过所添加的元素的种类、含量和生成合金的条件等来加以控制。
(三)作用合金
1、铁合金[学与问]不锈钢中各成分与性能以上说明合金的性能可以通过所添加的元素的种类、含量和生成合金的条件等来加以控制。
2、铜合金
各种成分的铜合金的结晶特征不同,铸造性能不同,铸造工艺特点也不同。
(1)、锡青铜:结晶特征是结晶温度范围大,凝固区域宽。
铸造性能方面流动性差,易产生缩松,不易氧化。
工艺特点是壁厚件采取定向凝固(顺序凝固),复杂薄壁件、一般壁厚件采取同时凝固。
(2)、铝青铜和铝黄铜:结晶特征是结晶温度范围小,为逐层凝固特征。
铸造性能方面流动性较好,易形成集中缩孔,极易氧化。
工艺特点是铝青铜浇注系统为底注式,铝黄铜浇注系统为敞开式。
(3)、硅黄铜:结晶特征是介于锡青铜和铝青铜之间。
铸造性能最好(在特殊黄铜中)。
工艺特点是顺序凝固工艺,中注式浇注系统,暗冒口尺寸较小。
热高、无污染、无公害、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是能源研究的一个发展方向,关键问题是如何贮存氢?氢气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气体,要在—253℃才液化。
1968年美国首先发现Mg—Ni合金具有贮氢功能,但要在250℃时才放出氢。
后相继发现Ti—Fe,Ti—Mn,La—Ni等合金也有贮氢功能。
La—N1贮氢台金在常温、0.152MPa下就可放出氢,可用于汽车、燃料电池等,新型贮氢合金材料的发现和实际应用有待于21世纪继续努力。
(四)新型合金
(一)超耐热合金镍钴合金能耐1200℃,用于喷气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的构件。
镍铬铁非磁性耐热合金在1200℃时仍具有高强度、韧性好的特点,可用于航天飞机的部件和原子反应堆的控制捧等。
寻找耐高温(1000℃以上)、可长时间运行(10000h以上)、耐腐蚀、高强度等要求的合金材料,仍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二)形状记忆合金它们具有高弹性、金属橡胶性能、高强度等特点,如Ni—Ti,Ag —Cd,Cu—Cd,Cu—A1—Ni,Cu—A1一Zn等合金,可用作调节装置的弹性元件(如离合器,节流阀,温控元素等)、热引擎材料、医疗材料(牙齿矫正材料)等。
在研制合金材料方面,如同复合材料一样,以功能和用途为原动力,设计和合成各种类型的新合金材料,如高性能结晶控制合金、非晶合金、超微粒子合金等等。
这些是金属材料中最活跃的发展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