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下肢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继发感染的护理体会

下肢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继发感染的护理体会目的:探讨下肢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继发感染的护理方法。
方法:对36例下肢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继发感染的患者进行伤口处理、冷敷、热敷、抬高患肢和心理护理。
结果:36例患者经过医护人员的护理后全部康复。
结论:伤口处理、冷敷、热敷、抬高患肢和心理护理对于下肢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继发感染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下肢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继发感染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由于砸、摔、撞等原因导致软组织损伤的发生,若不加以正确处理,可能会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1]。
软组织损伤继发性感染往往因为患者对损伤的重视不够、认识不足和不恰当的早期处理,造成损伤无法顺利的愈合而发生,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身心痛苦,导致患者经济负的加重。
本文对2010年3月-2012年9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外科进行治疗的下肢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继发感染患者36例进行处置护理,并总结了护理体会,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3月-2012年9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外科进行治疗的下肢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继发感染患者36例,其中男25例,女11例,年龄21~78岁,平均55.3岁。
3例为高中毕业,14例为初中毕业,11例为小学毕业,8例为文盲。
受伤的原因为砸、撞、摔等,所有患者在受伤时没有明显的创面皮肤破溃。
软组织损伤继发性感染的部位均在下肢,其中6例为大腿处,28例为小腿处,2例为足背处;病程15~42 d,局部红肿,伴有热、触痛。
感染面积最大的为14 cm×11 cm,最小为8.0 cm×6.0 cm;18例皮肤已出现破溃现象:伤口最大的为5.0 cm×3.0 cm,最小为1.0 cm×0.6 cm。
1.2 感染因素1.2.1 伤口处理不当或错误所有患者在受伤后都没有到医院做过检查,伤后没有进行地抬腿休息,依然像平时一样工作。
没进行任何处理的有17例,伤后48 h内,9例患者热敷血肿处,造成肿胀程度加剧。
运动损伤的处理

三.刺伤和切伤
田径运动中被钉鞋
或标枪刺伤,冬季滑冰
时被冰刀切伤,其处理
方法基本上与撕裂伤相
同。凡被不洁物致伤且
创口小而深时,应注射
破伤风抗毒素。
钉鞋刺伤
标枪刺伤
刺伤
切伤
第二节 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
一、常见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1、挫伤(Contusion)
挫伤由钝力直接作用于身体某部所致,
2.简述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原 则及方法。
由于致伤力的大小
和作用性质不同,可引
起肌肉、肌腱部分纤维
断裂、完全断裂或微细
损伤的积累。
除肌肉本身的拉伤
外,常可同时合并肌肉
周围的辅助结构如筋膜、
腱鞘和滑囊的损伤。
2、肌肉肌腱拉伤
2、肌肉肌腱拉伤
2、肌肉肌腱拉伤
颈部肌肉拉伤
颈部肌肉拉伤
肩袖损伤
肩袖损伤
肩袖损伤
肩袖损伤
急性腰扭伤
腱鞘。
二、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病理过程及处理原则
1.急性损伤 急性损伤因遭受一次较大外力作用
所致。发病急,病程短,临床症状和体 征较明显。若处理不当,常可演变成慢 性损伤或留下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及时而正确地处理急性软组织损伤 是避免伤势扩大和减少后遗症(重者出 现关节僵直和运动功能受限)的重要环 节。
作用,太紧会引起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一旦出现肢端
青紫、麻木感,应及时松开,重新包扎。
加压包扎
包扎
8字形包扎法 丁字带包扎法 多头带包扎法 风帽式包扎法 蝴蝶式包扎法 环形包扎法 回反包扎法 螺旋包扎法
螺旋反折包扎法 面具式包扎法 三角巾包扎法 双巾包扎法 四头带包扎法 燕尾式包扎法
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及常见病处理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化学致冷袋
❖特点 方便、实用 ❖维持时间 2h ❖ 种类
-一次性化学致冷袋 -超级冷袋 反复使用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Company Logo
2、中期(伤后24-48h) 临床表现:急性炎症已消退,仍有淤血或肿胀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Company Logo
❖ 关联因素: 缺乏锻炼、准备活动不充分、身心欠佳、运动时呼 吸节奏不好,速度突然加得过快、运动前食量过 多或饥饿状态下参加剧烈运动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二、症状和特点
Company Logo
❖ 临床表现:多为运动时发病,疼痛程度与运动 负荷和运动强度正相关。一般不伴随 其他症状
❖ 伤后训练 1、闭目举臂单足站立平衡试验 2、指鼻试验(小脑或脊髓)
Company Logo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肌肉痉挛(抽筋)
Company Logo
定 义: 俗称抽筋,是肌肉不自主的强直收缩所显示出 的一种现象.
原因及发病机制:
1. 寒冷刺激 2. 电解质丢失过多 3. 肌肉连续过快收缩而放松不够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原则 1、早期
Company Logo
临床表现:损伤局部的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处理原则:
制动 止血 防肿、镇痛、减轻炎症 处理措施: 冷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伤后即刻) 冷敷材料:冰袋、冷水、氯乙烷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原则 ❖(RICE) 1、rest 2、ice:在受伤后48小时内,每隔2-3小时冰敷1520分钟。 3、compression:压迫,以弹性绷带最大程度的70% 来包扎能获得充足的压力。 4、elevation:抬高:有些骨折不宜抬高。
软组织损伤

炎症反应及肿胀
出血停止后,组织即发生反应性炎症、局部血管扩张、 吞噬细胞增加。同时由于组织间的淋巴管有损伤性 阻塞,渗出液及漏出液排出受阻,此时组织不仅有 局部出血肿胀,同时有炎症水肿
血肿机化
当局部组织的炎症反应和水肿逐渐消退后,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母 细胞分裂增生,肉芽组织形成,血肿机化
瘢痕形成
创伤后期,瘢痕形成,或发生瘢痕挛缩,可能会引 起关节活动受限,并使受伤组织变弱
治疗性锻炼
关节活动度训练
原则:早期、缓慢、轻柔、最大限度
方法:被动活动 注意事项:避免急性期活动,避免活动造成新的损 伤,避免活动加重疼痛、肿胀等症状
肌力训练
原则:阻力、超负荷、适度疲劳
方法:早期等长训练,后期等张、等长、等速训练 三者结合
注意事项:训练时避免屏气,负荷重量缓慢增加, 急性期肿胀疼痛时禁忌抗阻训练,训练后第二天 不感疼痛,高血压或其他心肺疾病者慎用
闭合闭闭合织损伤 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定义:受伤部位皮肤或黏膜完整,无 裂口与外界相通,损伤时的出血积聚在 组织内,称为闭合性损伤。 常见:挫伤、肌肉拉伤、关节韧带扭伤、 滑囊炎、腱鞘炎等 处理原则:依据损伤局部病理过程不同 采取不同措施
病理分期
组织损伤及出血
多发生在组织撕裂和断裂部,如撕裂的肌肉组织、关 节囊、韧带等。出血量从数毫升到数百毫升不等, 出血一般24h后停止
诊断要点
病史:急性扭、挫伤或慢性劳损 症状:软组织损伤的共性症状是损伤局部疼痛和活 动障碍,急性期疼痛较剧烈,主要原因是局部损 伤的炎症因子释放所致;慢性期可无明显疼痛或 仅有活动时疼痛,此时的疼痛多由于瘢痕组织牵 拉所致。
体征:损伤早期主要是损伤部位皮下淤血或出血,局 部肿胀或压痛,后期可有瘢痕、挛缩与粘连,肌萎 缩和肌力减退,关节稳定性下降,运动能力减退等。 辅助检查:B超可发现较深部组织内通过体检不易检 出的出血和测量出血量,并可为穿刺和手术血肿清 除准确定位;X光片可看到软组织肿胀,并排除骨 折;MRI可准确分辨出软组织的出血、水肿状况, 发现其他检查不易发现的肌腱和韧带损伤,具有重 要的临床价值。
(15)常见运动损伤

合理安排训练,避免单一的训练方法,防
止局部负荷过多,这是预防创伤性腱鞘炎的主
要措施。同时,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运动中或运动后,对负荷较大或易伤的部位进
行局部按摩或热敷,都有利于该伤的预防。
第三节 疲劳性骨膜炎
定义:
是初参加运动训练者,尤其是青少年较常见 的运动损伤,具有典型)处理
1.急性期局部应休息或制动,积极治疗,减少局部的 活动,暂停足尖跑、跳或手腕部等的专项练习
2.用1~2%普鲁卡因、强的松龙0.5毫升加合注射, 局部固定。
3.推拿按摩、紫外线治疗、艾条灸、针灸、中药敷或 熏、洒敷或热醋敷等治法。严重者可考虑手术治 疗。
(四)预防
头肌抗阻力收缩时常有疼痛。
4.踝部腱鞘炎
因受伤腱鞘不同,疼痛部位也不同(图15-8)。 (1)腓骨长、短肌腱腱鞘炎时:外踝后方疼痛; (2)趾长伸肌、踇长伸肌和胫前肌腱鞘炎时:
踝前部疼痛;
(3)胫后肌、趾长屈肌和踇长屈肌腱鞘炎时: 内踝后下方疼痛。踝关节蹬地时出现疼痛、乏 力、甚至跛 行。局部有肿胀、压痛,并可触及摩 擦感,作肌肉抗阻力收缩时常有疼痛。
(二)症状及诊断
1.单纯性挫损:是皮肤和皮下组织(包括皮下脂 肪、肌肉、关节襄和韧带)的挫损。
(1)轻伤者:伤后局部有疼痛、肿胀、组织内出 血、压痛和运动功能障碍。
(2)较重伤者:皮下出血形成血肿或瘀斑,引起 局部肌肉的缺血性挛缩,运动功能障碍明 显。
2.混合性挫伤
(1)头部挫伤合并脑震荡或脑溢血,严重者有颅骨骨 折或合并脑挫伤危急运动员生命。
3.肌肉严重拉伤:患者感到断裂声,疼痛、肿胀 明显及皮下淤血严重,撕裂样疼痛,触摩局部有 凹陷,运动功能严重障碍。
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方法

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方法
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是指没有明显的皮肤破裂或创口的损伤。
处理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 休息和保护:停止活动并避免进一步对受伤部位施加压力或拉力,以允许损伤的组织恢复和修复。
2. 冷敷:在受伤部位冷敷可以减轻疼痛、减少肿胀和炎症。
可以使用袋装冰块或冰袋,每次冷敷持续15-20分钟,每日重复3-4次。
3. 加压包扎:在冷敷后,使用压缩绷带包扎受伤部位。
加压包扎有助于减少肿胀和稳定受伤组织。
4. 抬高受伤部位:将受伤部位抬高,以减少血液流入该区域,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
5. 非处方药物:可以使用非处方药物,如止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帮助缓解疼痛和减轻炎症。
6. 热敷:如果受伤部位没有明显炎症或肿胀,可以在48小时后使用热敷,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组织修复。
7. 物理治疗:在康复期间,物理治疗可以帮助恢复受伤组织的功能和活动能力,包括运动疗法、按摩和理疗等。
重要提示:以上方法仅适用于轻度的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对于严重的损伤或疑似骨折等情况,应立即就医。
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病理

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病理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外伤性损伤,通常由于受到机械性外力,如摔倒、扭伤、碰撞等造成。
它主要指的是皮肤和皮下组织受到损伤,但骨骼、关节、肌肉和血管、神经等组织没有破损的情况。
闭合性软组织损伤通常是自限性的,可以通过适当的治疗和休息自然愈合,但如果治疗不当,或者损伤过于严重,在康复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并发症。
病理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病理主要是指损伤后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变化。
在受到机械性损伤后,组织会受到直接或间接的伤害,进而产生不同程度的组织损伤,包括创伤性水肿、出血和局部感染等。
创伤性水肿是一种由于损伤引起的局部组织反应,主要表现为局部组织的肿胀。
损伤后组织的微血管扩张和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血浆和细胞外液体渗出到组织间隙,进而引起组织水肿。
创伤性水肿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损伤的部位和程度。
轻度水肿可以在休息或适当的局部热敷下自行缓解,但重度水肿可能需要使用药物来控制。
组织出血是另一种常见的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病理表现。
损伤后,组织中的血管受到破坏或挤压,导致血液外溢到周围组织中。
轻度出血可以自行吸收,但重度出血可能导致组织坏死和感染。
因此,及时采取措施减少出血是治疗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重要措施。
局部感染是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另一种常见病理表现。
由于受伤后,皮肤和皮下组织的保护功能减弱,容易受到细菌污染,导致感染。
感染的症状和严重程度取决于感染的细菌种类和感染灶的部位和大小。
轻微感染可以通过局部清洁和消毒来治疗,但重度感染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
总之,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病理主要包括创伤性水肿、组织出血和局部感染等,不同的病理变化可能会交叉或同时存在。
因此,在治疗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时,需要全面评估损伤的严重程度和类型,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治疗的过程需要注意防止感染和控制水肿,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康复。
闭合性软组织治疗方法

闭合性软组织治疗方法
闭合性软组织治疗方法是指通过非手术方法来治疗软组织损伤或疾病的一种治疗方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闭合性软组织治疗方法:
1. 保守治疗:包括休息、局部冷敷、按摩、理疗和物理治疗等方法,旨在减轻症状、促进组织修复和恢复功能。
2. 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镇痛药、消炎药和肌肉松弛剂等,可以帮助缓解疼痛、减轻炎症反应,并促进组织修复。
3. 压迫包扎:通过紧密包扎患处来稳定伤口,减少出血和肿胀,促进创面愈合。
4. 牵引疗法:适用于一些软组织损伤和病变,通过适当的牵引力来恢复组织的正常位置和功能。
5. 注射治疗:包括肌肉注射、关节腔注射和软组织注射等,常用于治疗肌肉韧带损伤、关节炎和肌肉痉挛等疾病。
6. 物理治疗:包括热疗、冷疗、超声波、电疗、理疗等方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肌肉松弛,并促进软组织修复。
以上方法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选择使用,常常结合使用才能更好地治
疗软组织损伤或疾病。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一般需要考虑病情的严重程度、患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等因素,同时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和处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损伤
慢性损伤的病理变化主要为变性和增生,由于局部代谢障 碍而引起组织形态和功能的改变。• 主要表现为:局部酸痛、无力、活动受限、局部发凉等, 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 处理原则:改善伤部血液循环,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合 理安排局部负荷量。 处理方法:与急性损伤中、后期处理方法一致,但应特别 注意功能锻炼,以维持运动水平。
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王晓峰
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1.定义 2.症状
3.伤后锻炼与治疗原则
4.物理治疗
5.康复训练
6.伤后训练
定义
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是指局部皮肤或粘膜完整, 无裂口与外界相通,损伤时的出血积聚在组织内。 是软组织损伤的一种。受钝力作用,肌肉猛烈收 缩,关节活动超越正常范围或劳损等引起。
急性损伤
3 、后期:损伤基本修复、痛肿基本消失,但功能尚未完 全恢复。主要表现为锻炼时有痛感,肌力未恢复,严重者 可能由于组织粘连、疤痕收缩而出现伤部僵硬,活动受限 等。 处理原则:增强和恢复肌肉、关节功能,软化疤痕、松解 粘连。 处理方法:以按摩、理疗、功能锻炼为主,适当配以药物 治疗,如旧伤药外敷或中
2 、中期:早期至症状基本消失,主要表现为疼痛、肿胀、 功能障碍。 处理原则: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环,促进组织代谢,促进淤 血和渗出吸收,加速再生修复。 处理方法:综合治疗方法和功能锻炼。 ⑴、热疗 ⑵、理疗: ⑶、按摩、针刺:应从伤部边缘开始,由近端向远端进行, 轻重以不加重局部疼痛为宜,深部肌肉挫伤不能使用重手 法;在按摩以后加以点穴可增强疗效,但禁止重复受伤动 作。
物理治疗
3、热磁治疗。电极板20 cm×40 cm,置于病灶处,
温度控制在 40℃或 50 ℃,时间 20 min, 1 次 /d, 7 d为1个疗程。
4、TDP的使用。将病变关节/部位完全裸露,直接 照射。照射距离以 TDP 治疗头距体表 20-40cm ,患 者感到温热舒适为宜。 照射时间:30-60分钟/次, 1-2次/天,一般10次为一个疗程。
伤后锻炼与治疗原则
( 3 ) 加强局部治疗,改善伤部代谢,消除水肿,
防止深痕粘连与收缩。预防应遵从康复训练原则, 科学安排运动量,提高身体素质,加强医务监督 与安全教育。提高患者自我保护的能力。
支持带
支持带
物理治疗
1、初期热、冷敷法。损伤在48 h内,用湿毛巾包 裹冰块在伤处冷敷。超过48h的患者,用湿热毛巾 热敷,二者每次敷30 min,每日3~4次。 2 、超短波治疗。功率 22 W ,频率 4 0 MHz ,波长 7.3 m,板状电极14 cm×10 cm,单极或双极,并 置或对置病灶处,气距2~3 cm,微热量,时间10 min,1次/d,7 d为1个疗程。
康复训练
1.急性损伤 2.慢性损伤
急性损伤
1、早期:伤后24或48小时内,主要表现为红、肿、 热、痛、功能障碍,炎症反应严重。 处理原则:止血、止痛、防肿、制动和减轻炎症 反应。 处理方法: • 伤后即刻冷敷、加压包扎、患肢抬高、 适当制动。还可使用止痛药物和点穴、针刺治疗。 ⑴、冷敷 ⑵、加压包扎 ⑶、患肢抬高及固定: ⑷、止痛药物:七厘散、云南白药等。严重损伤 使用度冷丁、吗啡 。
伤后训练
一、伤后康复训练的目的: 1 、保持患者已经获得的良好训练状态,缩短重新投入治 疗的时间。 2、防止因伤后没有治疗而引起的各种疾病。 3 、促进损伤的痊愈和功能的恢复,防止肌肉和骨骼发生 废用性萎缩。 4、防止因受伤后体重增加。
伤后训练
二、康复训练的原则:动静结合、预防关节的挛缩和肌肉 的萎缩。 1 、尽量保持全身和未伤部位的训练,避免伤后机能状态 和健康状况下降,保持一定训练水平。 2 、已伤部位要根据伤情合理安排锻炼内容和负荷量,注 意个别对待、循序渐进和分期进行。 3、加强功能锻炼, 4、加强伤后训练的医务监督。
谢谢
症状
(1)挫伤; (2)肌肉拉伤; (3)关节韧带拉伤; (4)骨质增生; (5)椎间盘突出; (6)肩周炎 (7)骨关节炎 (8)滑囊炎;
伤后锻炼与治疗原则
(1)合理安排伤后训练,保持患者已获得的良好 训练状态,防止因伤后突然不运动而导致的关节 活动受限 (2)练习时合理使用保护带,以防止发生劳损、 再伤或肌腱韧带的松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