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型设计院结构设计术语(重要)

某大型设计院结构设计术语(重要)
某大型设计院结构设计术语(重要)

某大型设计院结构专业技术统一口径

结构专业技术统一口径

1、采用规范及选用图集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4)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7)《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砼框架、剪力墙、框剪、框支剪力墙结构03G101-1;现浇砼板式楼梯03G101-2)。

(8)框架轻质填充墙构造图集(西南G701(一)(二)(三));

(9)钢筋砼过梁(西南G301(一)(二))。

2、荷载

(1)恒载

a、楼面板:80厚板(用于卫生间)(3.5KN/m2);100厚板(4.0KN/m2);120(4.5KN/m2);转换层板厚180(6KN/m2)(不包括回填层)。

屋面板:120厚板(7.0KN/m2),130厚板(8.0KN/m2);地下室顶板:板厚150(6.0KN/m2)。

b、卫生间板:8.0KN/m2(包括回填层)。

(2)活载

a、住宅客厅、卧室、书房、餐厅、过道等:2.0KN/m2

b、公共楼梯、消防疏散楼梯、住宅楼梯:3.5KN/m2

c、厨房、卫生间:2.5KN/m2

d、阳台:2.5KN/m2

e、露台:3.5KN/m2

f、上人屋面:2.0KN/m2,不上人屋面:0.5KN/m2

g、花园:5.0KN/m2

h、消防控制室:7.0KN/m2

i、电梯机房:7.0KN/m2

j、发电机房:10.0KN/m2

k、车库:4.0KN/m2

l、消防车道:20.0KN/m2(当有1.2~1.5米覆土时,消防荷载取8KN/M2)

m、商场:3.5KN/m2

n、公共卫生间:2.5KN/m2

(3)基本风压:高度小于60米,为0.4KN/m2;高度大于60米,0.45KN/m2

地面粗糙度类别:C类(市区内)

(4)填充墙体:200厚墙7.3KN/m2,100厚墙5.5KN/m2,阳台3KN/m2

3、抗震设防类别及抗震等级

丙类建筑,6度设防。

结构安全等级二级。

基础设计安全等级:应根据建筑层数及地质情况待定。

抗震等级:剪力墙结构,高度小于80米,为四级;高度大于80米,为三级。

框支剪力墙结构,框支框架为二级。底部加强部位剪力墙,高度小于80米,为三级;高度大于80米,为二级。非底部加强部位剪力墙,高度小于80米,为四级;高度大于80米,为三级。

车库剪力墙抗震等级为四级。

4、材料

(1)钢筋

HPB235=210N/mm2,HRB335=300N/mm2,HRB400=

360N/mm2(仅用于车库)

(2)混凝土

a、剪力墙结构

墙、柱砼:

33层高度的住宅:

基础顶面~18.000,剪力墙、柱C50~C55

18.000~51.000,剪力墙、柱C40~C45

51.000~屋面,剪力墙、柱C30

19层高度的住宅:

基础顶面~12.000,剪力墙、柱C40~C45

12.000~屋面,剪力墙、柱C30

梁、板为C30

b、框支剪力墙结构

33层高度的住宅:

基础顶面~转换层以上二层,剪力墙、柱C50~C55

转换层以上二层~51.000,剪力墙、柱C40~C50

51.000~屋面,剪力墙、柱C30

19层高度的住宅:

基础顶面~转换层以上二层,剪力墙、柱C40~C50

12.000~屋面,剪力墙、柱C30

梁、板为C30

c、地下车库梁、板、柱均为C30

地下室墙体:C30、S8,防止和减少砼的干缩裂缝,采用高性能砼膨胀剂ZY

(3)填充墙体详建筑

5、构件尺寸

(1)柱、剪力墙

框架柱轴压比:0.75~0.8;剪力墙及短肢剪力墙轴压比控制在0.6~0.7。

(2)梁

一般梁:住宅外边梁统一为200×500,阳台边梁200×500(降至阳台标高),卫生间及厨房小梁为150×500及150×300,其余梁高按实际,最小梁为200×300,悬臂梁为200×600~400。

房间内尽量做到不露梁,若露梁须征得业主及建筑同意。

(3)板

地下室顶板取150mm,双层双向配筋,最小配筋率0.25%。

屋面板取120~130,双层双向配筋,最小配筋率0.25%。

井筒板最小厚度120mm,过道板取120mm

双向板板跨大于4200(包括),单向板大于3600(包括),板厚取120mm及以上,其余板厚取100mm。

厨房、阳台及露台下沉50mm,卫生间下沉420mm。

(4)地下室外墙:

250~300厚钢筋砼墙,墙顶设暗梁(墙厚X450,配6),每隔≤30m设置一道1m宽的后浇带。

6、计算校核

总信息部分参数统一:

混凝土容重 27

梁端负弯距调整系数 0.85

连梁刚度折减系数 0.6

梁设计弯距放大系数 1.0

中梁刚度放大系数 1.5

梁扭距折减系数 0.4

(1)柱轴压比是否超限。

(2)结构平面布置应减少扭转的影响。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5倍。

(3)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t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

T1之比不应大于0.9。

(4)周期按0.07---0.11N控制,N计算层数。

(5)位移:地震1/1000,风载:1/800。

(6)振形:近似光滑。

(7)计算软件:PKPM-SATWE。

7、大样及做法

(1)楼板开洞尺寸小于1000,不需加梁。

(2)剪力墙开洞尺寸小于800,不需设暗柱。

(3)主次梁相交处,箍筋加密按总说明,不需画出表示,吊筋需在图上表明。

(4)编号:KLX(XA)框梁,次梁LX(X)、XLX悬梁,LLX(连梁),KZX(框柱),KZZX (框支柱),QX(剪力墙),DZQX(短肢墙)。

(5)制图按统一标准执行。

(6)节能方面同建筑专业

8、统一采用的说明:

(1)结构总说明

(2)板配筋图说明

(3)梁配筋图说明

(4)基础说明

(5)楼梯说明

9、基础

(1)桩:

a、采用 <JGJ94-94>端承桩(轴力较大,柱网较密者除外)嵌岩深度1000

b、桩大样图,基础说明(统一)

c、桩配筋率:D≤1000mm,取0.3%

D>1000mm(包括椭圆桩)取0.2%

(2)独立基础:

计算:a、地基承载力计算

b、柱与基础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c、基础底板配筋计算

(3)中筒基础:

a、桩筏基础;筏板厚度400,配筋率>0.15%

b、筏板基础:33层 h=1500,配筋率>0.15%

19层 h=1000~1200

11层 h=800

7层 h=600

(4)底板:

a、填方区采用现浇底板,按计算配筋,板厚>110mm,保护层20mm。

b挖方区采用构造底板,h=100mm,配Ф8○a200双层双向。

(5)地梁:按拉梁计算,拉力取值为:0.05N

(6)地下室外挡墙:h=250~300,按计算配筋

通常配筋如下:

墙高 H(m)墙厚h(mm)竖向筋水平筋砼型号 3.6 250 Ф10-100 Ф10-150 C30

3.9 250 Ф12-150 Ф10-150 C30

4.2 250 Ф12-125 Ф12-150 C30

4.5 300 Ф12-125 Ф12-150 C30

4.8 300 Ф12-110 Ф12-150 C30

5.1 300 Ф14-1205 Ф12-150 C30 10、竖向构件:

(1)剪力墙轴压比:0.6~0.7

a、尽量布置为一个方向肢长,一个方向肢短

b、暗柱配筋:

除计算配筋外,构造配筋如下:

加强区 4Ф14+2Ф12 Ф8Ф100/200 拉筋Ф6.5○a200

非加强区 6Ф12 Ф8Ф100/200 拉筋Ф6.5○a200

c、墙分布筋:

h=200 Ф8○a200

h=250 Ф8○a150

h=300 Ф10○a200

(2)异形柱、短肢剪力墙

a、轴压比:0.6~0.75

b、配筋率:中柱0.6% 角柱0.8%

加密区最小体积配筋率,见《抗规》、《高规》。

11、板:

(1)楼板用冷轧带肋钢筋ФR

h=100mm,最小配筋为ФR7○a190,分布钢筋Ф6○a190

h=110mm,最小配筋为ФR7○a170,分布钢筋Ф6○a170

h=120mm,最小配筋为ФR7○a160,分布钢筋Ф6○a160

h=130mm,最小配筋为ФR7○a150,分布钢筋Ф6○a140

h=140mm,最小配筋为ФR7○a140,分布钢筋Ф6○a130

(2)屋面:最小板厚120,采用分离式配筋。

在板未配筋表面布置温度收缩钢筋,配筋率0.1%

温度应力钢筋 h=120 Ф5○a160钢筋网片

h=130 Ф5○a150钢筋网片

h=140 Ф5○a140钢筋网片

(3)有转角窗板,采用双层双向钢筋(防裂缝),并设置暗梁400×200

12、梁:

(1)框架梁:最小钢筋直径2Ф14,与剪力墙相交的梁,一排能放下的最大钢筋3Ф18。(2)次梁采用架立钢筋2Ф12

13、楼梯(见附图)

14、注意事项:

1)基础设计中一定要对照总平面图,清楚基础与环境的关系。

必要时应到现场踏勘。

2)不能忽略构架的结构布置,以免出现质量问题。

3)相邻建筑物不同人员设计时,要互相沟通,以免考虑不周。

4)在做结构设计时,也是检查建筑图的过程。

5)楼梯平台处净高一定要仔细核对。

6)当梁节点过多,应将PKPM梁配筋简图数字移开,以免出现配筋不够情况,造成安全隐患。7)……

土木工程专业英语词汇(整理版)

第一部分必须掌握,第二部分尽量掌握 第一部分: 1 Finite Element Method 有限单元法 2 专业英语Specialty English 3 水利工程Hydraulic Engineering 4 土木工程Civil Engineering 5 地下工程Underground Engineering 6 岩土工程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7 道路工程Road (Highway) Engineering 8 桥梁工程Bridge Engineering 9 隧道工程Tunnel Engineering 10 工程力学Engineering Mechanics 11 交通工程Traffic Engineering 12 港口工程Port Engineering 13 安全性safety 17木结构timber structure 18 砌体结构masonry structure 19 混凝土结构concrete structure 20 钢结构steelstructure 21 钢-混凝土复合结构steel and concrete composite structure 22 素混凝土plain concrete 23 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 24 钢筋rebar 25 预应力混凝土pre-stressed concrete 26 静定结构statically determinate structure 27 超静定结构statically indeterminate structure 28 桁架结构truss structure 29 空间网架结构spatial grid structure 30 近海工程offshore engineering 31 静力学statics 32运动学kinematics 33 动力学dynamics 34 简支梁simply supported beam 35 固定支座fixed bearing 36弹性力学elasticity 37 塑性力学plasticity 38 弹塑性力学elaso-plasticity 39 断裂力学fracture Mechanics 40 土力学soil mechanics 41 水力学hydraulics 42 流体力学fluid mechanics 43 固体力学solid mechanics 44 集中力concentrated force 45 压力pressure 46 静水压力hydrostatic pressure 47 均布压力uniform pressure 48 体力body force 49 重力gravity 50 线荷载line load 51 弯矩bending moment 52 torque 扭矩 53 应力stress 54 应变stain 55 正应力normal stress 56 剪应力shearing stress 57 主应力principal stress 58 变形deformation 59 内力internal force 60 偏移量挠度deflection 61 settlement 沉降 62 屈曲失稳buckle 63 轴力axial force 64 允许应力allowable stress 65 疲劳分析fatigue analysis 66 梁beam 67 壳shell 68 板plate 69 桥bridge 70 桩pile 71 主动土压力active earth pressure 72 被动土压力passive earth pressure 73 承载力load-bearing capacity 74 水位water Height 75 位移displacement 76 结构力学structural mechanics 77 材料力学material mechanics 78 经纬仪altometer 79 水准仪level 80 学科discipline 81 子学科sub-discipline 82 期刊journal ,periodical 83文献literature 84 ISSN International Standard Serial Number 国际标准刊号 85 ISBN 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 国际标准书号 86 卷volume 87 期number 88 专著monograph 89 会议论文集Proceeding 90 学位论文thesis, dissertation 91 专利patent 92 档案档案室archive 93 国际学术会议conference 94 导师advisor 95 学位论文答辩defense of thesis 96 博士研究生doctorate student 97 研究生postgraduate 98 EI Engineering Index 工程索引 99 SCI Science Citation Index 科学引文索引

四川大学《结构设计原理1643》在线作业答案

川大15秋《结构设计原理1643》在线作业答案 一、单选题: 1.题面如下: (满分:2) A. a B. b C. c D. d 2.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当采用钢绞线、钢丝、热处理钢筋做预应力钢筋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 (满分:2) A. C25 B. C30 C. C40 D. C45 3.适筋梁在逐渐加载过程中,当受拉钢筋刚刚屈服后,则( )。 (满分:2) A. 该梁达到最大承载力而立即破坏 B. 该梁达到最大承载力,一直维持到受压区边缘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而破坏 C. 该梁达到最大承载力,随后承载力缓慢下降,直至破坏 D. 该梁承载力略有增加,待受压区边缘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而破坏 4.题面如下: (满分:2) A. a B. b C. c D. d 5.提高截面刚度的最有效措施是( )。 (满分:2) A. 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B. 增大构件截面高度 C. 增加钢筋配筋量 D. 改变截面形状 6.钢筋混凝土大偏压构件的破坏特征是( )。 (满分:2) A. 远离纵向力作用一侧的钢筋拉屈,随后另一侧钢筋压屈,混凝土亦压碎 B. 靠近纵向力作用一侧的钢筋拉屈,随后另一侧钢筋压屈,混凝土亦压碎 C. 靠近纵向力作用一侧的钢筋和混凝土应力不定,而另一侧受拉钢筋拉屈 D. 远离纵向力作用一侧的钢筋和混凝土应力不定,而另一侧受拉钢筋拉屈 7.热轧钢筋冷拉后,( )。 (满分:2) A. 可提高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 B. 只能提高抗拉强度 C. 可提高塑性,强度提高不多 D. 只能提高抗压强度 8.题面如下: (满分:2) A. a B. b C. c D. d

结构设计原理第一次作业答案

首页-我的作业列表-《结构设计原理》第一次作业答案 欢迎你,刘晓星(DI4131R6009 '你的得分:100.0 完成日期:2014年07月02日10点04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0 分,共5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若用S表示结构或构件截面上的荷载效应,用R表示结构或构件截面的抗力,结构或构件截面处于极限状态时,对应于()式。 (B ) R> S R= S R v S R WS 对所有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都应进行()。 (D ) 抗裂度验算 裂缝宽度验算 变形验算 承载能力计算混凝土各项强度指标的基本代表值是()。 (B ) 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轴心抗压强度平均值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 工程结构的可靠指标3与失效概率P f之间存在下列()关系。 (D ) 3愈大,P f愈大 3与P f呈反比关系 3与P f呈正比关系 3与P f存在一一对应关系,3 愈大,P f愈小

(B ) a b c d 热轧钢筋冷拉后,()。 (A ) 可提高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只能提高抗拉强度 可提高塑性,强度提高不多 只能提高抗压强度 无明显流幅钢筋的强度设计值是按()确定的。 (C ) 材料强度标准值x材料分布系数 材料强度标准值/材料分项系数 0.85 x材料强度标准值/材料分项系数 材料强度标准值/ (0.85 x材料分项系数) 钢筋混凝土梁的受拉区边缘混凝土达到下述哪一种情况时,开始出现裂缝?( ) (A ) 达到混凝土实际的轴心抗拉强度 达到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 达到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达到混凝土弯曲受拉时的极限拉应变值 (D ) a b c d

建筑设计院实习报告(结构方向)

在即将踏入社会,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前,社会实践对我们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是正式工作前的一次大阅兵,也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并锻炼我们动手能力的大好机会,同时为未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大四下学期,我有幸在**实习,在短短的两个星期里,我弄清了自己在平时学习中所不能理解的一些问题,并纠正了一些错误的看法。让我更深一步的了解理论与实际的差别。通过向前辈请教,明白了一些在设计和施工中易存在和发生的一系列结构通病问题。同时通过这次实习,使我在理论和实践中有了更好的结合,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总结了这两个星期下来的收获,真的很大很大。 实习的第一天,领导给我安排座位,我很幸运地被安排坐在我的指导老师旁边,她人很热情,每当我遇到不懂的问题,她总是不厌其烦地讲给我听,没听懂,她就换另一种方法讲,直到我听懂为止。她还一直鼓励我:刚进公司都这个样子的,啥都不懂很正常,不用怕慢慢学,首先多看施工图和建筑图,多看图集,明白为什么要这样画,明白意思;其次要多练练PKPM 这类计算软件,有余力SAP2000和ANSYS也要学一下,一般结构设计其实也没什么高深的,首先看懂建筑图,然后根据建筑图边计算分析边定下结构方案,然后才出施工图。听了她的话之后,我给自己接下来的日子定了一系列的计划:学AutoCAD、看图集和规范、学pkpm、进行结构设计 一、学AutoCAD: 首先从AutoCAD着手,是因为我觉得现在设计院基本都是电脑设计,那Auto CAD必须要熟练掌握,这就要求每个工具的用法和快捷键都要记得,画图速度才会变快。于是,我上网下载了一些CAD教程视频,我照着视频不断练习,渐渐地我的画图速度明显提高了,也学会了使用快捷键。然而当我看着他们画图时,没看到他们敲击任何命令,只听到劈里啪啦的键盘声和滴滴的鼠标点击声,图形就很快的出来了,而我却连他们的画图思路都还没看明白。而且我发现每个人的画图思路都不一样,同样的目的却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去达到。我反思:如何做到最快?他们告诉我,画图不光是要靠敲击键盘速度和灵活的鼠标运用,更重要的还是由画图思路来决定的,如果思路不对,可能会让我们在画图的过程中走弯路,做重复劳动,甚至是无用功,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所以说思路很重要,要想掌握正确的绘图思路,也是必须要靠长期的绘图经验积累,多思考,多总结。 二、看图集和规范: 主要看了《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混凝土结构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这两本。经过指导老师的帮助和自己两天的苦研,我终于能基本看懂结构施工图了。不过光能看懂是没用的,会画才是关键。这时同事给我安装并讲解了探索者软件,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后,我大概了解了整个工作程序。 三、学习pkpm: 接下来我开始学习老是听别人说pkpm就是傻瓜软件,不会太难,掌握流程,知道基本原理即可,可指导老师告诉我:虽然该软件将结果立刻显示出来,但这毕竟是电脑,程序有不完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结构设计原理》第二次作业答案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结构设计原理》第二次作业答案 你的得分: 90.0 完成日期:2014年09月09日 16点03分 说明:每道小题括号里的答案是您最高分那次所选的答案,标准答案将在本次作业结束(即2014年09月11日)后显示在题目旁边。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5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 D ) A. a B. b C. c D. 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加载速度越快,则得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越低 B.棱柱体试件的高宽比越大,测得的抗压强度越高 C.混凝土立方体试件比棱柱体试件能更好地反映混凝土的实际受压 情况 D.混凝土试件与压力机垫板间的摩擦力使得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提高 3. ( B ) A. a B. b C. c D. d 4.在保持不变的长期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中,()。 ( C )

A.徐变使混凝土压应力减小 B.混凝土及钢筋的压应力均不变 C.徐变使混凝土压应力减小,钢筋压应力增大 D.徐变使混凝土压应力增大,钢筋压应力减小 5.适筋梁在逐渐加载过程中,当受拉钢筋刚刚屈服后,则()。 ( D ) A.该梁达到最大承载力而立即破坏 B.该梁达到最大承载力,一直维持到受压区边缘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 变而破坏 C.该梁达到最大承载力,随后承载力缓慢下降,直至破坏 D.该梁承载力略有增加,待受压区边缘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而破坏 6. ( B ) A. a B. b C. c D. d 7.提高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 ( C ) A.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B.增加保护层厚度 C.增加截面高度 D.增加截面宽度 8.在T形截面梁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假定在受压区翼缘计算宽度b′ f 内,()。 ( A ) A.压应力均匀分布 B.压应力按抛物线型分布

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作业

本学期的第4次作业 二、主观题(共13道小题) 10. 极限状态法按预定功能划分为哪几种极限状态? 答:极限状态法按预定功能划分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11. 钢管混凝土中,为什么混凝土的强度能提高? 答:因为在较高应力状态下,混凝土的泊松比大于钢材泊松比,这样钢管对其内的混凝土形成横向“套箍作用”。 12. 为什么以钢材的屈服强度作为静力强度设计指标? 答:(1)有强化阶段作为安全储备; (2)不致产生工程中不允许的过大变形; (3)实测值较为可靠; (4)可以近似沿用虎克定律。 13. 为什么伸长率试验时要规定标距长度? 答:因为不同标距的试件测出的伸长率大小不同。 14. 防止脆性断裂的措施有哪些? 答:(1)采用性能较好的钢材; (2)减少应力集中程度; (3)采用较薄厚度的钢板组成构件。 15. 什么叫钢材的硬化? 答:钢材因加工等原因使其强度提高,塑性降低的现象。

16. 应力集中如何影响钢材的性能? 答:应力集中会导致三向同号受力,与单向受力相比,三向同好受力更容易发生脆性断裂。 17. 什么叫钢材的塑性破坏? 答:钢材应力达到或超过其屈服强度,破坏前有明显变形给以预兆,破坏不突然。 18. 影响钢材疲劳破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1)钢材本身的质量; (2)应力集中程度; (3)应力比; (4)应力循环次数; (5)应力幅。 19. 钢板厚度如何影响钢材脆性断裂? 答:钢板厚度越大,因应力集中引起(三向同号受力中)板厚方向的应力就越大,主剪应力就越小,正应力就越有可能起控制作用,所以钢板越厚,越有可能发生度如何影响钢脆性断裂。 20. 各级焊缝的实际强度与母材强度的相对大小关系如何?规范规定如何取值? 答:各级焊缝的抗压强度没有明显差异,可抗拉、抗剪就不同了。试验表明一、二级焊缝的实际强度高于母材强度,规范取母材强度;三级焊缝的拉、剪强度低于母材强度,规范专门规定了其取值。 21.

设计单位_质量管理体系

第一章综述 第1条为提高XX设计院(以下简称“本院”)勘测(设计)整体质量,根据《工程建设与质量管理实施细则》、结合ISO 9001:2008版《质量管理体系》等有关文件,特此修订。 第2条本院勘测(设计)质量管理实行院长领导下的“勘测(设计)(含制图、描绘)→校核→审查→核定→批准”的五级管理制度,以促使勘测(设计)质量逐渐完善和提高。 第二章质量管理原则 第3条为提高本院勘测(设计)整体质量,必须在全体职工中认真贯彻执行ISO 9001:2008版《质量管理体系》倡导的全员质量管理基本原则,在全体员工中树立以服务为根本、质量为生命的求真务实的指导思想,为提高本院勘测(设计)整体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4条为提高本院勘测(设计)整体质量,必须在认真贯彻执行本院《质量管理办法》有关质量管理规定的基础上,认真落实质量管理体系,使之成为提高勘测(设计)整体质量的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第5条为促进本院勘测(设计)质量管理规范化,使之适应ISO 9001:2008版《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必须对勘测(设计)质量管理具体化、规范化,促使本院勘测(设计)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第三章质量管理办法 第6条本院勘测设计项目由院领导、总工及各项目经理负责,严格履行《项目责任制》。

第7条院勘测(设计)的日常工作由总工室负责,主要任务是掌握全院勘测(设计)质量基本动向,负责处理一般的质量事故。 第四章其它 第8 条对于违背勘测(设计)质量管理办法的行为,由院总工室责呈其纠正,以保证其勘测(设计)整体质量。 第9条本办法自2009年1月1日起执行。 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一、为提高XX设计院(以下简称“本院”)勘测(设计)整体质量,根据本院《勘测(设计)质量管理办法》制定本实施细则。 二、本院勘测(设计)质量管理实行院长领导下的“勘测(设计)(含制图、描绘)→校核→审查→核定→批准”的五级审查制度,成立院勘测(设计)质量管理小组,负责本院勘测(设计)质量管理工作,以促使本院勘测(设计)质量逐渐完善和提高。 第二章质量管理原则 三、为提高本院勘测(设计)整体质量,必须在全体职工中认真贯彻执行ISO 9001:2008版《质量管理体系》的全员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树立以服务为根本、质量为生命的求真务实的质量管理指导思想,形成人人讲质量、层层抓质量的良好风气,为提高本院勘测(设计)整体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1、定期组织员工学习ISO 9001:2008版《质量管理体系》倡导的全员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本院《勘测(设计)质量管理办法》,提高全体员工的质量管理意识;

新编机械结构设计大作业

《结构设计》课程大作业 、课程大作业的目的: 1、课程大作业属于机械专业设计类课程的延续,是机械系统设计的一次全面训练,可以为毕业设计打下良好基础。通过课程大作业,进一步学习掌握机械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机械原理、公差与配合、金属工艺学、材料热处理及结构工艺等相关知识,联系实际并运用所学过的知识,提高进行工程设计的能力。 2、加强学生运用有关设计资料、设计手册、标准、规范及经验数据的能力,提高技术总结及编制技术文件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实施的前期技术准备。 二、课程大作业的基本要求: 1 、分组与选题: ①自由组合,每组原则上三人(最少2人);每组的同学统一提交、共同答辩。 ②具体课题题目(由指导教师给出),同组同学集体研讨后完成。 2、大作业的基本要求: ①大作业的论述必须合理; ②大作业中的内容要注明出处,注明资料来源(参考文献及资料); ③总的文字(含图、表)不少于2万字,使用标准A4纸打印成稿(文字选用宋体小四号,页边距均为2cm,单倍行距),封面需要注明课题详细名称、参加学生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等。 三、课程大作业题目及其要点 举例说明在下列的机械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机械结构性能的途径或措施有那些?(围绕题目和要点) 机自082-28吴铁健、-29张明、-14张钦亮:

(1)便于退刀准则 (2)最小加工量准则 (3)可靠夹紧准则 (4)一次夹紧成形准则 (5)便利切削准则 (6)减少缺口效应准则 (7)避免斜面开孔准则 (8)贯通空优先准则 (9)孔周边条件相近准则 机自083 -06焦文、-36张浩然、-14 丁世洋: (一)提高强度和刚度的结构设计 1、载荷分担 2、载荷均布 3、减少机器零件的应力集中 4、利用设置肋板的措施提高刚度 (二)提高耐磨性的结构设计

教材设计方案与模块结构

教材设计与模块结构 安徽省淮南市教育局教研室张骏 关键词:课程标准、教材、整体统筹、模块结构 有人说,《课程标准》对课程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实我们还更应该强调“教材”对课程的发展的关键性作用,虽然教材的编写依据是《课程标准》。但事实上,大部分教师还是研究教材的多,研究课标的少。所以,教材的质量至关重要。 曾经几时,我们的信息技术教案曾这样走过。 1.学习信息技术的发展史、二进制、DOS、Basic语言…… 2.学习开关机、了解并掌握office、网页制作,动画制作,程序设计等…… 有人把前者称为“信息技术学”;后者称为“学习信息技术”;也有人还把前者称之为“知道教育”,后者称之为“做到教育”。 事实上,从2000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以后,信息技术课程开始发生重大变革,即从传统的计算机教案转为信息技术教案,课程从目标、理念和教案方法等都发生了变化。不仅单纯的从形式上表现为从程序设计教案转到应用软件的学习,而且开始发生了质的变化,开始关注学生的信息素养,以“技术、人文、生活”三位一体的理念贯穿教材始终。但遗憾的是,一些教材作者本身并没有搞清楚“计算机课程”和“信息技术课程的区别”,什么都想教,结果呢,却什么都没教好。很多教材为了回避那种“为讲软件功能而讲软件”的窠臼,把一些技术通过任务、案例等分配到多个不同的章节中或不同年级中的任务中去,但从整个教材体系来看,还是以软件为主设计任务还是显得过于生硬。尤为严重的是,编写者明显带有个人主观色彩,并没有能够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愿望上去考虑,把综合任务设置过大,而技术应用往往却处于一个相对窄的层面上,没有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相反,却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综观近年来各种版本教材,大都把小学、中学内容设置的难度区别不大,甚至中学学习的内容小学生早已掌握,以至于出现了信息技术老师讲授的知识,其它学科教师也照样能讲的尴尬局面。这也是教师教着没劲、学生学着没劲的重要原因之一。教材中还存在内. 容重叠的现象。例如,小学以学习OFFICE为主要内容,初中还是OFFICE学习主要内容,高中仍然无法跳出OFFICE学习的怪圈,三个学龄段很难在学习难度上去区分。例如,小学五年级教材中设置了要求学生“制作课余计划”的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可能涉及到OFFICE相关内容,也就是说借助OFFICE可以完成这个任务。学生知道了原来OFFICE这个工具能很好用。到了初中二年级,又再次涉及到这方面的内容,但与小学这部分的内容相比,二者既不存在难度上的递进,也不存在螺旋上升。学生看到这部分内容往往有一种“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但却一时却想不起来,也只有“无可夸何花落去”了。 有的教材还追求软件的面面俱到、什么时髦学习什么的倾向。例如“加工图像图形信息”一节,设置了两个软件的学习任务,分别是”photoshop”和coredraw”,表面上看前者是位图图像的处理,后者是矢量图形的处理,而实际上尽管两者处理对象不同,方法各异,但教材中的两个案例没有任何梯度,属于相关软件或相近软件。也就是说,只有掌握了前者,完全可以通过自学掌握后者。此章节一共5页左右学习内容,但给人的感觉是图像处理没有学好,图形制作也没有掌握

设计院常用结构计算软件比较

常用结构软件比较 摘要:本人在设计院工作,有机会接触多个结构计算软件,加上自己也喜欢研究软件,故对各种软件的优缺点有一定的了解。现在根据自己的使用体会,从设计人员的角度对各个软件作一个评价,请各位同行指正。本文仅限于混凝土结构计算程序。 关键词:结构软件结构设计 目前的结构计算程序主要有:PKPM系列(TAT、SATWE)、TBSA系列(TBSA、TBWE、TBSAP)、BSCW、GSCAD、SAP系列。其他一些结构计算程序如ETABS等,虽然功能强大,且在国外也相当流行,但国内实际上使用的不多,故不做详细讨论。 一、结构计算程序的分析与比较 1、结构主体计算程序的模型与优缺点 从主体计算程序所采用的模型单元来说 TAT和TBSA属于结构空间分析的第一代程序,其构件均采用空间杆系单元,其中梁、柱均采用简化的空间杆单元,剪力墙则采用空间薄壁杆单元。在形成单刚后再加入刚性楼板的位移协调矩阵,引入了楼板无限刚性假设,大大减少了结构自由度。SATWE、TBWE 和TBSAP在此基础上加入了墙元,SATWE和TBSAP还加入了楼板分块刚性假设与弹性楼板假设,更能适应复杂的结构。SATWE提供了梁元、等截面圆弧形曲梁单元、柱元、杆元、墙元、弹性楼板单元(包括三角形和矩形薄壳单元、四节点等参薄壳单元)和厚板单元(包括三角形厚板单元和四节点等参厚板单元)。另外,通过与JCCAD的联合,还能实现基础-上部结构的整体协同计算。TBSAP提供的单元除了常用的杆单元、梁柱单元外,还提供了用以计算板的四边形或三角形壳元、墙元、用以计算厚板转换层的八节点四十八自由度三维元、广义单元(包括罚单元与集中单元),以及进行基础计算用的弹性地基梁单元、弹性地基柱单元(桩元)、三角形或四边形弹性地基板单元和地基土元。TBSAP可以对结构进行基础-上部结构-楼板的整体联算。 从计算准确性的角度来说 SAP84是最为精确的,其单元类型非常丰富,而且能够对结构进行静力、动力等多种计算。最为关键的是,使用SAP84时能根据结构的实际情况进行单元划分,其计算模型是最为接近实际结构。BSCW和GSCAD的情况比较特殊,严格说来这两个程序均是前后处

建筑结构专业英语词汇

A acceptable quality 合格质量 acceptance lot 验收批量 aciera 钢材 admixture 外加剂 against slip coefficient between friction surface of high-strength bolted connection 高强度螺栓摩擦面抗滑移系数 aggregate 骨料 air content 含气量 air-dried timber 气干材 allowable ratio of height to sectional thickness of masonry wall or column 砌体墙、柱容许高厚比 allowable slenderness ratio of steel member 钢构件容许长细比 allowable slenderness ratio of timber compression member 受压木构件容许长细比allowable stress range of fatigue 疲劳容许应力幅 allowable ultimate tensile strain of reinforcement 钢筋拉应变限值 allowable value of crack width 裂缝宽度容许值 allowable value of deflection of structural member 构件挠度容许值 allowable value of deflection of timber bending member 受弯木构件挠度容许值allowable value of deformation of steel member 钢构件变形容许值 allowable value of deformation of structural member 构件变形容许值 allowable value of drift angle of earthquake resistant structure 抗震结构层间位移角限值 amplified coefficient of eccentricity 偏心距增大系数 anchorage 锚具 anchorage length of steel bar 钢筋锚固长度 approval analysis during construction stage 施工阶段验算 arch 拱 arch with tie rod 拉捍拱 arch—shaped roof truss 拱形屋架

结构设计原理第十二章作业

结构设计原理第十二章作业 1、何谓预应力混凝土?为什么要对构件施加预应力? 答:在工程结构构件承受荷载之前,对受拉模块中的钢筋,施加预应力,提高构件的强度,推迟裂缝出现的时间,增加构件的耐久性。对于机械结构看,其含义为预先使其产生应力,其好处是可以提高构造本身刚性,减少震动和弹性变形,这样做可以明显改善受拉模块的弹性强度,使其原本的抗性更强。在结构承受外荷载之前,预先对其在外荷载作用下的受拉区施加压应力,以改善结构使用的性能的结构型式称之为预应力结构。 2、什么是预应力度?《公路桥规》对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如何分类? 答:预应力度:由预加应力大小确定的消压弯矩与外荷载产生的弯矩的比值。 《公路桥规》分三类:○1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作用(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下控制的正截面受拉边缘不允许出现拉应力(不得消压)○2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作用(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下控制的正截面受拉边缘出现拉应力或出现不超过规定宽度的裂缝○3钢筋混凝土构件—不预加应力的混凝土构件 3、预应力混凝土的预加力施工方法有哪些? 答;机械法(先张法、后张法)、电热法、自张法 4、什么是先张法?先张法构件是如如何实现预应力筋的锚固? 答:(1)先张法是在浇筑混凝土前张拉预应力筋,并将张拉的预应力筋临时锚固在台座或钢模上,然后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养护达到不低于混凝土设计强度值的75%,保证预应力筋与混凝土有足够的粘结时,放松预应力筋,借助于混凝土与预应力筋的粘结,对混凝土施加预应力的施工工艺。 (2)采用握裹锚固 5、什么是后张法?后张法构件是如何实现预应力筋的锚固的? 答:(1)后张法是先浇筑构件混凝土待混凝土结硬后再张拉预应力钢筋并锚固的方法。 (2)利用锚具锚固 6.公路桥梁中常用的制孔器有哪些? 答:橡胶管制孔器、金属伸缩管制孔器、钢管制孔器 7、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对所使用的混凝土有何要求? 答:(1)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必须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才能建立起较高的预压应力,并可减小构件截面尺寸,减轻结构自重,节约材料。对于先张法构件,高强混凝土具有较高的粘结强度。 (2)收缩徐变小。这样可减小预应力损失。

设计院结构设计实习报告

设计院结构设计实习报告 设计院结构设计实习简报 设计院实习报告 201*年11月开始,学校开始为期三个仅用月的环境工程实习,我深知我们土木工程这个专业,实践扮演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我十分重视这次实习的机会,尽可能的把大学四年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环节中。光有理论是略嫌的,必须通过理论沟通实践,才能更深刻的理解结合知识,掌握知识,为以后的组织工作事业打下良的科学事业基础。很幸运我能够在林宏吉林宏吉设计集团实习,汉嘉设计是家拥有建筑行业设计资质园林设计风景园林工程设计甲级资质工程工程设计专业岩土甲级级资质市政金融行业设计乙级资质城市规划本人制丙级资质大型设计集团,司业务遍布全国各地,具有良的发展前景。 次到设计院,师傅热情的接待了我,把我叫到会议室,结合学校和指导教师的安排给我安排设计院的实习任务。我的实习次要任务两幢是栋框剪结构高层住宅的主体结构设计,师傅告诉我框架剪力墙是高层建筑最常用的结构体系之,兼具框架结构布置灵活延性和剪力墙结构刚度大桩基性能的点。并要求在设计之前先熟悉练习AutoCAD PKPM等结构设计软件。 练习使用AutoCAD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战略,计算机已经被嵌入式到各个领域,建筑设计行业也不例外。因此,必须要学计算机绘图。师傅也叫我先从CAD开始练起。大学英语课程有计算机绘图,课程最后也要求我们描副简单的施工图。这次实习用到AutoCAD的时候发现自己以前学的忘的差不多了,不过更何况有定的印象,第二度学起来不会像次那么四度难了。

最开始练习CAD时候是描从同事那里拷过来的个平房,正所谓蛤蟆虽本人,五脏俱全。平房虽然本人了点后,但是板梁柱和墙都有,特别喜爱初学本人。虽然是本人平房,但是打开AutoCAD软件,自己并不能快速入手,边看这个图的板梁柱,边回忆以前学过的AutoCAD绘图知识,经过段时间的思考,总算给自己定下来绘图的步骤。刚开始画的是第三层平面图,首先画定位轴线,然后用偏移(O)命令或复制(CO)命令输入轴线间距,把横向和纵向轴线赢下,这样就达到取向的效果。定位编排轴线布置后然后布置柱子,柱子可以用矩形(REC)命令来完成,相同的柱子尺寸则可以通过复制(CO)完成,这时候画出来这么一来的矩形般角在节点上,通过画矩形的把矩形中心移至节点上。屋檐布置了之后就该布梁和绘制墙体柱子了,墙体绘制用多线(PL)命令完成。接下去就是标注了,主要用线性标注(dli)来完成,标注完成之后再进行填充(H)这样个简单的平面图就出来了。 通过周CAD绘图练习,已经能够绘制基本的图形简单的板梁柱和节点,如果老同学想要达到设计院同事们的水平则需要通过不断练习来提高自己的熟练度。经过这段时间CAD的练习,逐步有了自己的绘图思路。般步骤是绘图之前应该先建立图层,设置特定的线型颜色线宽,再设置字体,绘制图框,再绘制轴线,绘制结构构件,再标注尺寸等步骤。 可看图集和规及相关书籍 做设计应要有依据,这些依来自于哪里呢?毫无疑问那就是规。我们在学校里学的专业知识很多也是按照规本人写的,由此可见规才是最权威的。在设计院实习期间,我主要翻看了《建筑结构荷载规》GB50009-201* 《房屋建筑制图统标准》(GB/T50001-2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50010-201*)《建筑抗震设计规》(GB50011-201*)《高规》(201*)《08G101-11系列图集》《钢管结构构造手册》等规图集。

关于高考英语作文的结构设计

关于高考英语作文的结构设计 【高考英语作文】高考英文写作:结构设计 英语高考中的书面表达要求考生根据特定的情景,在30分钟左右的时间内写一篇不少于120字的英语短文,不仅要求学生对词汇、语法、句型等基础英语知识有相应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还考查学生对段落和语篇结构的把握,真正使学生英语能力受到最全面的考核。笔者认为,英语写作应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到的语法知识来遣词造句的同时,以句、段、篇结构为切入点,进行句型结构、段落结构以及语篇结构的系统教学,进行英语写作训练和实践,培养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句型结构 在句、段、篇三者中,句型结构是学生平时接触最多的,几乎中学教学的每一堂课,每一项练习都或多或少接触到句型的运用和理解,但是在英语写作过程中,学生往往只考虑意思,对语言本身却顾不过来,小错误比比皆是。因此在写作教学中,首先应当加强英语句型运用的练习。可以采用连词成句和简单句合并复合句的训练,来强化学生运用各类句型的能力。 段落结构 短文写作中,段落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描述性的,另一种则是议论性的。描述性段落是根据题目所给出的内容,包括图画、图表等,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某一现象或事件进行一定的描写。写好这种段落的前提是要对所提供的材料进行仔细观察,抓住其中的重点和必要的细节,将这些内容用适当的语法和句型表达出来。在表达过程中,应当注意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或者某一现象的发展趋势。议论性的段落几乎在每篇作文中都要碰到,即使在图画形式的短文写作中,在描述事件后也需要发表一定的议论。要写好议论性的英文段落,首先要确立段落中心思想,然后通过各种手段,如描述、例证、比较等,摆出具体的理由,展开这一主题。最常见的段落结构是一个中心句和数个支撑句,这种结构在英语阅读理解的练习中也往往可以见到。中心句通常出现在段首,有时也可放在段落末尾或中间,但对于英语写作能力尚不完善的高中学生来说,将中心句放在段落开始的方法比较容易把握。有了中心句,再加上几个支撑句就构成了一个段落,写支撑句时,要注意在句与句之间运用恰当的转折词,使文章显得更加连贯流畅。

结构优化设计大作业(北航)

《结构优化设计》 大作业报告 实验名称: 拓扑优化计算与分析 1、引言 大型的复杂结构诸如飞机、汽车中的复杂部件及桥梁等大型工程的设计问题,依靠传统的经验和模拟实验的优化设计方法已难以胜任,拓扑优化方法成为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手段。近年来拓扑优化的研究的热点集中在其工程应用上,如: 用拓扑优化方法进行微型柔性机构的设计,车门设计,飞机加强框设计,机翼前缘肋设计,卫星结构设计等。在其具体的操作实现上有两种方法,一是采用计算机语言编程计算,该方法的优点是能最大限度的控制优化过程,改善优化过程中出现的诸如棋盘格现象等数值不稳定现象,得到较理想的优化结果,其缺点是计算规模过于庞大,计算效率太低;二是借助于商用有限元软件平台。本文基于matlab软件编程研究了不同边界条件平面薄板结构的在各种受力情况下拓扑优化,给出了几种典型结构的算例,并探讨了在实际优化中优化效果随各参数的变化,有助于初学者初涉拓扑优化的读者对拓扑优化有个基础的认识。

2、拓扑优化研究现状 结构拓扑优化是近20年来从结构优化研究中派生出来的新分支,它在计算结构力学中已经被认为是最富挑战性的一类研究工作。目前有关结构拓扑优化的工程应用研究还很不成熟,在国外处在发展的初期,尤其在国内尚属于起步阶段。1904 年Michell在桁架理论中首次提出了拓扑优化的概念。自1964 年Dorn等人提出基结构法,将数值方法引入拓扑优化领域,拓扑优化研究开始活跃。20 世纪80 年代初,程耿东和N. Olhoff在弹性板的最优厚度分布研究中首次将最优拓扑问题转化为尺寸优化问题,他们开创性的工作引起了众多学者的研究兴趣。1988年Bendsoe和Kikuchi发表的基于均匀化理论的结构拓扑优化设计,开创了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研究的新局面。1993年Xie.Y.M和Steven.G.P 提出了渐进结构优化法。1999年Bendsoe和Sigmund证实了变密度法物理意义的存在性。2002 年罗鹰等提出三角网格进化法,该方法在优化过程中实现了退化和进化的统一,提高了优化效率。目前常使用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退化法和进化法。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研究,已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航天航空、机械、海洋工程、生物医学及船舶制造等领域。 3、拓扑优化建模(SIMP) 结构拓扑优化目前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连续体结构。优化的基本方法是将设计区域划分为有限单元,依据一定的算法删除部分区域,形成带孔的连续体,实现连续体的拓扑优化。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方法目前比较成熟的是均匀化方法、变密度方法和渐进结构优化方法。 变密度法以连续变量的密度函数形式显式地表达单元相对密度与材料弹性模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这种方法基于各向同性材料,不需要引入微结构和附加的均匀化过程,它以每个单元的相对密度作为设计变量,人为假定相对密度和材料弹性模量之间的某种对应关系,程序实现简单,计算效率高。变密度法中常用的插值模型主要有:固体各向同性惩罚微结构模型(solidisotropic microstructures with penalization,简称SIMP)和材料属性的合理近似模型(rational approximation ofmaterial properties,简称RAMP)。而本文所用即为SIMP插值模型。

中南大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作业参考答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作业参考答案 作业一 一、填空题: 1. 1.05 0.95 接触摩阻力 2.化学胶着力 摩擦力 机械咬合力 3.最小配筋率 4.斜拉破坏 剪压破坏 斜压破坏 脆性破坏 5.少筋破坏 适筋破坏 超筋破坏 适筋破坏 脆性破坏 二、名词解释: 1.剪跨比:是一个无量纲常数,用 m =M /(Qh 0)来表示,此处M 和Q 分别为剪弯区段中某个竖直截面的弯矩和剪力,h 0为截面有效高度。 2.《规范》规定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是:边长为150mm 立方体试件、在20°C ±3°C 的温度、相对湿度在95%以上的潮湿空气中、养护28天、按标准制作方法和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混凝土抗压强度。 3.预应力筋张拉后,由于混凝土和钢材的性质以及制作方法上原因,预应力筋中预应力会从控制应力开始逐步减少,并经过相当长时间最终稳定下来,这种应力的降低称为预应力损失。 4.当偏心受压构件的相对偏心距00/e h 较小,或受拉侧纵向钢筋配置较多时,受拉侧的钢筋应力较小,没有达到屈服或承受压力,截面是由于受压区混凝土首先压碎而达到破坏。 5.混凝土在长期不变的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的应变随时间的增加二持续增长的现象。 三、简单题: 1.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和混凝土两种不同的材料为什么能共同工作? 钢筋与混凝土之所以能共同工作,主要是由于:两者间有良好的粘结力、相近的温度线膨胀系数和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作用。 2.什么是结构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它的表现特征包括哪些方面?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是指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最大承载力或不适于极限承载的变形或变位的状态。四个表现特征: (1)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作为刚体失去平衡,如滑动、倾覆等; (2)结构构件或连接处因超过材料强度而破坏(包括疲劳破坏),或因过度的塑性变形而不能继续承载; (3)结构转变成机动体系;(4)结构或结构构件丧失稳定,如柱的压屈失稳等。 3.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传递和保持预应力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后张法是靠工作锚具来传递和保持预加应力的;先张法则是靠粘结力来传递并保持预加应力的。 4.偏心受压构件的破坏特征如何?主要取决于什么因素? 破坏特征:大偏心受压构件的破坏从受拉钢筋开始,受拉钢筋先达到屈服强 度,然后受压区混凝土被压坏;小偏心受压构件的破坏从受压区开始,受压 区边缘混凝土先达到极限压应变而破坏,受拉钢筋一般达不到屈服强度。 主要影响因素:相对偏心距大小和配筋率。 四、计算题:

结构设计院实习报告

结构设计院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任务 通过设计院的实习,了解结构工程师的基本工作程序、工作方法、职业素质要求,毕业 后能更好的适应市场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同时,也是检验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成果,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提高综合设计能力,以达到专业培养的目标。 二、实习内容 1、了解设计院的工作程序,结构工程师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 2、了解设计院不同专业相互合作的方法,学习结构工程师的职业素质、协调能力。 3、结合实际工作,学习运用计算机绘图,进行结构设计方案的制定和结构施工图的绘制。 三、实习时间 2016年8月——2016年3月 四、实习地点、单位 地点:XX市天府大道北段866号单位: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 五、参与项目 1、XX市水游城初设方案 2、锦华苑二期地下室工程 3、博川cbd项目

4、另一些项目的结构施工图绘制 六、实习总结 在即将踏入社会,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前,社会实践对我们即将毕业的研究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是正式工作前的一次大阅兵,也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并锻炼我们动手能力的大好机会,同时为未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研二的这学期内,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各位老师的帮助,我在设计院得以不断成长,弄清了自己在平时学习中所不能理解的一些问题,并纠正了一些错误的看法。让我更深一步的了解理论与实际的差别。通过向老师请教,明白了一些在设计和施工中易存在和发生的一系列结构通病问题。同时通过这次实习,使我在理论和实践中有了更好的结合,学到了更多的知识。真正的走进了设计行业,不论是实际的工作水平,还是思想上,都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6年8月在西南设计院实习以来,如饥似渴地学习并掌握了很多设计方面超越书本的实战知识,单独完成了一些设计工作,得到老师的好评。XX市水游城安置房一栋楼的初设计,从定剪力墙开始,到最后的建筑图协调、敲定、pkpm建模、转换层方案设计、计算、调整,全部由我完成。博川一个cbd设计项目,我参与了楼梯的绘制,完成了整个建筑的三部楼梯设计,还参与了地下室板筋的绘制。此项目类似裙房建筑,从建模开始,到后期的梁、板、基础施工图,都由我独立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