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急性胃黏膜病变急诊专家共识

合集下载

胃黏膜病变中医证型与病变部位、病灶形态、病理类型关系探讨

胃黏膜病变中医证型与病变部位、病灶形态、病理类型关系探讨

福建中医药2022年4月第53卷第4期Fujian Journal of TCM April2022,53(4)胃黏膜病变中医证型与病变部位、病灶形态、病理类型关系探讨叶春荣,廖春丽,付肖岩*,黄灵姗(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福建福州350003)摘要:目的观察胃黏膜病变中医证型与病变部位、病灶形态、病理分型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7月—2021年2月行内镜黏膜下剥离(ESD)术治疗的胃黏膜病变患者142例,根据辨证标准将患者中医证型分为脾胃湿热证、肝胃不和证、脾胃虚弱证,电子胃镜下确认胃黏膜病变部位、病灶形态,病理类型分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黏膜内癌(M癌)及黏膜下癌(SM癌),分析胃黏膜病变中医证型与病变部位、病灶形态、病理分型的关系。

结果胃黏膜病变在胃窦部多发以脾胃湿热证为主,脾胃虚弱证其次,在胃角部多发以肝胃不和证为主(P均<0.01);隆起型多发以脾胃湿热证和肝胃不和证为主,平坦型、凹陷型多发均以脾胃虚弱证为主(P均<0.01);胃黏膜病变中医证型与病理类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脾胃湿热证和脾胃虚弱证胃黏膜病变在胃窦部发生率高,肝胃不和证在胃角部发生率高。

脾胃湿热证和脾胃虚弱证隆起型胃黏膜病变发生率高,肝胃不和证隆起型、凹陷型胃黏膜病变发生率相当,胃黏膜病变中医证型与病理类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胃黏膜病变中医证型以脾胃湿热证为主。

关键词:胃癌;胃黏膜病变;中医证型;病变部位;病灶形态;病理类型中图分类号:R57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338X(2022)04-0015-02胃癌指发生于胃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病变,属于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给人类健康带来最大威胁的疾病之一[1]。

胃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治愈率很高,而很多早期胃癌隐匿在胃黏膜病变中,胃黏膜病变在胃镜检查中很常见,胃黏膜病变的中医证型研究可为早期胃癌的中医诊断、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PPI全院

PPI全院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质子泵抑制剂(PPIs)使用规范一、概述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 PPIs) 主要包括:奥美拉唑,艾司奥美拉唑(曾用名:埃索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等。

1、作用机制PPIs 是苯并咪唑的衍生物,主要在小肠吸收,特异性地作用于胃壁细胞内管泡膜上的胃酸分泌的最后环节H-K-ATP 酶(即质子泵),与质子泵不可逆结合使其失去活性,从而高效抑制胃酸分泌,使胃内pH 值24h维持在较高水平。

二、PPI治疗使用管理1、治疗使用的适应征、用法用量及疗程均应严格按照相关疾病的治疗指南或规范使用。

2、PPI治疗使用的适应症有:上消化道出血(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损伤、胃食管反流病、NSAIDs 相关性溃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卓-艾综合征等。

三、PPI预防使用的管理参考文献:[1]中华消化杂志编委会.消化性溃疡病诊断与治疗规范(2013 年深圳)[J]. 中华消化杂志,2014,34(2):73-76.[2]中国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质子泵抑制剂临床应用的药学监护[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抗血小板药物消化道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中华内科杂志2013 年3 月第52 卷第 3 期)[4]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的建议G2018[5]肿瘤治疗相关呕吐防治指南2014[6]胃黏膜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围手术期用药专家建议(中华内科杂志,2015,54(10):905-908)[7]《中国急性胃粘膜病变专家共识》(中国急救医学.2015,35(9):769-775)[8]《应激性溃疡防治专家建议(2018 版)》[9]《应激性黏膜病变预防与治疗---中国普通外科专家共识(2015)》(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5 年7 月第35 卷第7 期)[10]湖南省质子泵抑制剂的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1]四川省医疗机构质子泵抑制剂处方点评指南。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治流程专家共识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治流程专家共识
血管的恶性肿瘤出血,严重基础疾病出血后对低血红蛋白耐受差的患者。
此外,还见于并发慢性肝病及抗凝药物应用等其他原因所致凝血功能障 碍的患者。凝血功能障碍(INR >1.5)是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 消化道出血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上消化道血病因
是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 是由曲张静脉壁张力超过一定限度后发生破裂造成的,是上 消化道出血致死率最高的病因
” 。严重的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联合用药方案为:静脉应用

对于大多数患者这一方案可以迅速控制不同病因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 最大限度地降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当高度怀疑静脉曲张性 出血时,在此基础上联用血管升压素+抗生素 ,明确病因后,再根据
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基础治疗-----药物治疗
基础治疗-----药物治疗
止凝血治疗

可灌注

溶液(去甲肾上
腺素8 mg,加入冰生理盐水100 ~200mL)。
在肝硬化患者和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中预防性应用
显著减少
细菌感染,减少全因死亡率、细菌感染死亡率、再出血事件和住院事件
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
生长抑素是由多个氨基酸组成的环状活性多肽,能够减少内脏血流,降
主要是上消化道肿瘤局部缺血坏死,或侵犯大血管所致
药物: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等; 血液病; 肝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
大量呕血与黑便、 失血性周围循坏衰竭症状、 氮质血症、 发热、 血象变化
急诊临床处置
对以 的呕血、黑便或血便等表现就诊的患者,容易做出急性上消化道 出血的诊断。
低门静脉压力,抑制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抑制胃肠道及胰腺肽类激素
分泌等,是

胃癌早诊早治专家最新共识完整版

胃癌早诊早治专家最新共识完整版

胃癌早诊早治专家最新共识完整版我国胃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均位居世界前列。

近年来,虽然早期胃癌治愈率远高于进展期胃癌,但由于早期胃癌症状不典型,诊断率偏低,进展后极大影响胃癌患者的治疗和生存情况。

鉴于此,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早诊早治学组制订《胃癌早诊早治中国专家共识(2023 版)》(以下简称共识),旨在提高胃癌早期管理水平,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存情况。

早期筛查与早期诊断方法胃癌的筛查方法主要包括:X 线钡剂造影检查、内镜检查、血清学检查及HP 感染检测。

1. X 线钡剂造影检查已有的研究结果显示:X 线钡剂造影检查可明显降低肿瘤患者病死率,胃癌检查中应行X线钡剂造影检查。

但与内镜检查比较,由于上消化道X 线钡剂造影检查有放射性且阳性率较低,因此,胃癌筛查时需谨慎应用。

2. 内镜筛查胃镜及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目前被视为诊断胃癌的金标准,但其费用相对较高、受限于设备和医师技术造成患者不适,因此,该技术的接受程度较低。

3. 血清学筛查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是胃蛋白酶的无活性前体,可分为PG Ⅰ和PGⅡ2 种亚型,可反映胃体和胃窦黏膜的外分泌功能。

当胃黏膜出现萎缩时,血清PGⅠ的水平及PGⅠ与PGⅡ比值(PGR)可能会降低,可用于无症状健康人群的胃癌筛查。

4. HP 感染检测人类胃癌第Ⅰ类致癌因素被认定是HP 感染,尤其对于肠型胃癌的发生。

(1)血清HP 抗体检测胃黏膜严重萎缩患者,可能存在胃黏膜HP 菌量减少等干扰因素,可使其他方法检测假阴性率较高,血清学检测不受该因素影响。

(2)尿素呼气试验(UBT)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非侵入性检测方法,包括13C-UBT 和14C-UBT,具有较高准确性、操作便捷及不受HP 在胃内分布影响等优势。

(3)粪便抗原检测HP 随着胃黏膜上皮每3 d 更新1 次,其代谢产物及死菌体等作为非特异性抗原,随着粪便被排出体外。

HP 粪便抗原检测包括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酶免疫分析法和免疫色谱法。

消化道黏膜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专家共识

消化道黏膜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专家共识
bloc resection):
F8]。食管ESD术后局部复发率为0.9%~1.2%舯]。结直肠
ESD的穿孔率为4.7%(1.4%~8.2%).术后出血率为1.5% (0.5%~9.5%)。局部复发率为1.2%(0.11%)‘l…。ESD术后的 疼痛一般较轻微.通常患者可以忍受。ESD并发症的发生与 患者的病情、操作者的技术与经验以及设备器械条件等有 关。一些与患者有关的因素将增加ESD的风险,如高龄、凝 血功能异常、免疫抑制、肝肾功能严重受损以及其他心肺合 并症等。 术者应慎重权衡患者的利益与潜在风险.严格掌握操 作适应证.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 二、条件与准入 1.开展ESD应具备的医疗设备条件:ESD应该限于二 级甲等以上有合法资质的医疗单位开展.医院应设有消化 内科、普通外科、胸外科、麻醉科和重症监护室以及设施齐 备的内镜室。因ESD的工作需要多学科相互协同完成,建议 建立多学科合作研讨机制。 开展ESD工作的单位应保持相当规模(大于5000例 次/年)的内镜诊疗工作量.建议年平均完成ESD的例数不 少于100例次。开展例数过少不利于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工 作经验的积累.操作风险也相应增加。 实施ESD的操作室应设施完备。操作室内应配备有麻 醉呼吸机、心电、血压、脉搏以及氧饱和度的监测设备,有供 氧与吸引装置,并备有规定的急救药品和抢救器材。 开展ESD最基本的设备包括:胃肠镜、切开刀、黏膜下 注射液、注射针、透明帽、内镜专用的高频电发生器、金属夹 和止血钳等。所有器械应符合相关的消毒灭菌要求,一次性 物品应按有关规定处理。常用易损的器械应有备品。 2.开展ESD应具备的人员资格:ESD需要有合法资质 的医生、助手及护士团队协同完成.团队中应有高级技术职 务的医生,须由高年资主治医师职称以上、经过正规培训的 人员主持工作。建议根据ESD操作的难易程度,实施分级操

艾速平_产品知识题库完整

艾速平_产品知识题库完整

二阶产品知识题库一、填空题1、艾速平®适应症为:(1)当口服疗法不适用时,的替代疗法;(2)用于口服疗法不适用的。

2、艾速平®对于不能口服用药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用法用量为: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本品mg, 每日次。

3、对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艾速平®用法用量为:mg,每日次;对于反流疾病的症状治疗,艾速平®用法用量为:mg,每日次。

4、对于不能口服用药的Forrest分级Ⅱc-Ⅲ的急性胃或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推荐静脉滴注本品mg,每小时一次,用药天。

5、艾速平®注射液的制备:是通过加入mL的溶液至本品小瓶中供静脉注射使用;艾速平®滴注液的制备:是通过将本品1支溶解至溶液mL,供静脉滴注使用。

配制后的注射用或滴注用液体均是的澄清溶液,应在小时使用,保存在30℃下。

从微生物学的角度考虑最好立即使用。

6、艾速平®有种给药方法/途径,分别为和。

7、对于轻到中度肝功能损害的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严重肝功能损害的患者每日剂量不应超过mg。

8、艾司奥美拉唑主要经过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CYP)代。

主要依靠特异性同工酶和进行代。

9、严重肝功能损害主要参考指标包括:PTA、、酶学指标、胆碱酯酶、血清白蛋白、血脂及血糖。

10、不同治疗目的所需控制的最佳胃pH值不同,其中,胃pH> 是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关键;胃pH> 是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的关键。

11、艾速平®产品定位主要针对三个细分市场,即、及患者。

12、艾速平®20mg核心促销信息中,关于适应症的描述是对于的症状治疗应使用20mg;的患者使用的最大剂量不应超过20mg;与联合使用需配合密切临床监测,本品剂量不应超过20mg。

13、艾速平®2017年品牌竞争策略主要是同品,性价比高;品类竞争策略主要是方便安全,更好。

14、关于艾速平®与奥美拉唑品类竞争的产品主要有阿斯利康的、奥赛康的。

内科常见指南、共识

内科常见指南、共识

1、心血管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ACC/AHA/HFSA指南:心力衰竭的管理2017)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运动康复中国专家共识2014右心衰竭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2慢性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诊治及心脏性猝死预防中国专家共识2010慢性心力衰竭伴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中国专家共识2010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指南2016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 (ACC/AHA高血压指南2017取代JNC8美国成人高血压管理指南2014)中国急诊高血压管理专家共识2010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7高龄老年人血压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15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2016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15难治性高血压诊断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3H型高血压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6中国糖尿病患者血压管理的专家共识2012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控制专家指导意见2013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筛查干预中国专家共识2012高血压患者胆固醇管理临床指导建议2010亚洲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诊治专家共识2016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相关性高血压临床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13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2017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应用中的专家指导建议2013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在心血管疾病应用专家共识2009α/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中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2016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单片复方制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中国专家建议2016(单片复方制剂降压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2;新型单片联合制剂治疗老年高血压中国专家共识2012)长效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临床应用多学科专家建议书2014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在心血管疾病中应用的专家建议2015中国血压测量指南2011家庭血压监测中国专家共识2012清晨血压临床管理的中国专家指导建议2014动态血压监测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5降压治疗保护血管功能中国专家共识2013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2013限盐管理控制高血压中国专家指导意见2015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ACC/AHA指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中国急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临床实践指南2015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2016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合理用药指南2016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强化他汀治疗专家共识2014急性冠脉综合征后血脂管理共识2016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检测心肌肌钙蛋白的专家共识2017冠状动脉痉挛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5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血糖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2009稳定性冠心病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6稳定性冠心病心脏康复药物处方管理专家共识2016稳定性冠心病无创影像检查路径的专家共识2017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ACC/AHA胆固醇指南)血脂相关性心血管剩余风险控制的中国专家共识2012血脂异常老年人使用他汀类药物中国专家共识2015甘油三酯增高的血脂异常防治中国专家共识2011高甘油三酯血症及其心血管风险管理专家共识2017选择性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5ASCVD患者逆转斑块他汀治疗专家共识2015阿司匹林用于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专家建议2015无症状成年人心血管病危险评估中国专家共识2013中国体检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筛查与管理专家共识2015心血管病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2010(多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综合防治建议2006)糖代谢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临床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治指南2015心血管疾病患者血糖代谢异常的筛查中国专家共识2012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物应用专家共识2014心血管疾病营养处方专家共识201475岁及以上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运动康复中国家共识2017心律失常紧急处理中国专家共识2013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5老年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建议2016华法林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3在心血管科就诊患者的心理处方中国专家共识2013注射用盐酸尼非卡兰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7西尼地平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2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02、神经、精神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AHA/ASA卒中指南)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4脑出血后脑水肿管理专家共识2017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指南2015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7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2015中国脑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2015(2014年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卒中一级预防指南解读)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4卒中筛查与防治技术规范2014脑动脉粥样硬化筛查与诊断规范2014中国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诊治共识2017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诊治中国专家建议2013脑卒中患者膳食指导2017中国脑卒中血糖管理指导规范2015中国缺血性脑卒中血脂管理指导规范2015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抗血小板策略中国专家共识2015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围手术期抗血小板药物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6中国心房颤动患者卒中防治指导规范2015中国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诊疗指导规范2016自发性大容积脑出血监测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7颅脑创伤后脑积水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4中国脑血管疾病分类2015中国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诊治指南2016临床诊疗指南-癫痫病分册2015额颞叶变性专家共识2014中枢神经系统瘤样脱髓鞘病变诊治指南2017中国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多系统萎缩诊断标准中国专家共识2017中国自身免疫性脑炎诊治专家共识2017烟雾病和烟雾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7眩晕诊治多学科专家共识2017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梅尼埃病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规范化的专家共识2015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7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12中国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行为障碍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7心血管疾病合并失眠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17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第二版)30153、内分泌、代谢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ADA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2017)中国1型糖尿病诊治指南2012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预防的专家共识2014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2014)中国成人糖尿病肾脏病临床诊断的专家共识2015糖尿病肾病防治专家共识2014糖尿病微循环障碍临床用药专家共识2016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2014年)中国糖尿病血酮监测专家共识2014中国糖尿病足诊治指南2017中国成人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目标专家共识2013中国住院患者血糖管理专家共识2017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HbA1c控制目标的专家共识2011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高血糖管理专家共识2016中国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综合管理专家共识2016成人2型糖尿病基础胰岛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指导建议2017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口服降糖药用药原则中国专家共识2015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降糖药物应用专家共识2017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心血管疾病分级预防指南2016中国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防治专家共识20112型糖尿病早期大血管病变无创性检查的专家共识2014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的筛查与规范管理2013中国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2012成人2型糖尿病胰岛素临床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2013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专家共识2013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胰岛素促泌剂应用的专家共识2012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5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13中国肥胖和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2014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4预混胰岛素临床应用共识2013格列喹酮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7基于胰高血糖素样肽1降糖药物的临床应用共识2014DPP-4抑制剂超药物说明书用法专家共识2013中国胰岛素泵治疗指南2014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2016成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诊治指南2017中国痛风诊疗指南2016中国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2017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3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者膳食指导20174、肾脏、泌尿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治疗专家共识2010(KDIGO临床实践指南2012)中国成人肾病综合征免疫抑制治疗专家共识2014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治疗专家共识2010挤压综合征诊治方案的专家共识2012慢性肾脏病筛查诊断及防治指南2017中国慢性肾脏病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诊治专家共识2017中国肾脏疾病高尿酸血症诊治的实践指南2017α/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肾脏病高血压治疗中的实践指南2013长效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在慢性肾脏病高血压中应用的专家共识2006中国肾性高血压管理指南2016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014(肿瘤、结石等)尿路感染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5老年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下尿路症状药物治疗共识2015中国前列腺癌药物去势治疗专家共识2016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诊治专家共识2016上尿路结石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专家意见20175、呼吸、重症/急诊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16(GINA全球哮喘处理和预防策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GOL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系统在中国应用的专家共识201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7祛痰/抗氧化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国专家共识2015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气道黏液高分泌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15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2016(雾化治疗专家共识2014;机械通气时雾化吸入专家共识2014;成人慢性气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2012)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中国急诊重症肺炎临床实践专家共识2016普通感冒规范诊治的专家共识2012咳嗽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上-下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联合诊疗与管理专家共识2017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治指南2011成人支气管扩张症诊治专家共识2012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5慢性气道疾病患者戒烟治疗专家共识2012中国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2014中国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2012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诊治专家共识2014广泛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实验诊断、抗菌治疗及医院感染控制:中国专家共识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2016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诊治临床专家共识20166、消化中国急性胃黏膜病变急诊专家共识2015应激性溃疡防治专家建议2015消化性溃疡诊断与治疗规范2016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2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2017(美国胃肠病协会ACG指南)中国胃食管反流病专家共识意见2014(中国巴雷特食管及其早期腺癌筛查与诊治共识2017)老年人质子泵抑制剂合理应用专家共识2015消化道恶性肿瘤合理用药指南2017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2015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诊治专家共识2015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治流程专家共识2015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2013(罗马Ⅳ-功能性胃肠病诊断标准2016)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治专家共识2015炎症性肠病合并机会性感染专家共识意见2017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2014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慢性乙型肝炎特殊患者抗病毒治疗专家共识2015恩替卡韦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5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又名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诊断和治疗共识2015肝内胆汁淤积症诊治专家共识2015肝衰竭诊治指南2012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和治疗共识2015肝脏炎症及其防治专家共识2014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2015血液病患者药物性肝损伤的预防和规范化治疗专家共识2016胰腺术后外科常见并发症诊治及预防的专家共识2017围手术期患者低体温防治专家共识20177、风湿强直性脊柱炎诊断及治疗指南2010风湿免疫疾病超药品说明书用药专家共识2016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与治疗骨科专家共识2012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慢病管理专家共识2014干燥综合征诊断及治疗指南2010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及治疗指南2010糖皮质激素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合理应用的专家共识2014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围产期管理建议2015中国成人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肺动脉高压诊治共识20158、血液、肿瘤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7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6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6嗜酸粒细胞增多症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7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6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6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国专家共识2017易栓症诊断中国专家共识2012血友病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7出血性疾病治疗应用血液制剂的专家共识2017(创伤紧急救治通用型红细胞输注专家共识2017;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输血前试验及临床输血专家共识2017;紧急抢救时ABO 血型不相同血小板输注专家共识2017)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国诊疗指南2017中国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16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中国诊疗指南2017长春碱类药物治疗恶性淋巴瘤中国专家共识2017中国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诊断专家共识2014套细胞淋巴瘤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6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6流式细胞学在非霍奇金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专家共识2017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17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诊疗建议2012中国黑色素瘤诊治指南2015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5中国肺癌脑转移诊治专家共识2017中国肺部结节分类、诊断与治疗指南2016中国肿瘤热疗临床应用指南2017中国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指南2012甲状腺结节超声诊断规范20179、皮肤性病、眼耳鼻喉中国银屑病治疗专家共识2014(阿维A治疗银屑病专家共识2017;寻常性银屑病的常用外用药物治疗共识2012)白癜风诊疗共识2014(白癜风外科治疗共识2012)中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2014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14中国痤疮治疗指南2014中国玫瑰痤疮诊疗专家共识2016中国甲真菌病诊疗指南2015(手癣和足癣的诊疗指南2012;体股癣诊疗指南2008;头癣诊疗指南2008)中国雄激素性秃发诊疗指南2014中国带状疱疹治疗指南2013多汗症及腋臭的肉毒素注射治疗专家共识2017中国黄褐斑治疗专家共识2015寻常型天疱疮诊断和治疗的专家建议2016大疱性类天疱疮诊断和治疗的专家建议2016皮肤型红斑狼疮诊疗指南2012抗组胺药在皮肤科应用专家共识2017色素障碍性和感染性皮肤病的伍德灯诊断专家共识2017光斑贴试验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5红斑鳞屑性皮肤病皮肤镜诊断专家共识2016皮肤防晒专家共识2017中国敏感性皮肤诊治专家共识2017中国皮肤清洁指南2016护肤品皮肤科应用指南2015血管瘤和脉管畸形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版)梅毒、淋病、生殖器疱疹、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诊疗指南2014生殖器疱疹临床诊疗指南2009尖锐湿疣诊疗指南2014艾滋病诊疗指南2015我国原发性青光眼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14我国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眼颅压力梯度专家共识和建议2017上睑下垂诊治专家共识2017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耳鸣专家共识及解读2012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210、妇产盆腔炎症性疾病诊治规范2014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与治疗指南2014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治共识2016乳腺纤维腺瘤诊治专家共识2016(乳腺增生症诊治专家共识2016)非哺乳期乳腺炎诊治专家共识2016女性高催乳素血症诊治共识2016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指南2015绝经期管理与激素补充治疗临床应用指南2012(黄体支持与孕激素补充共识2015)复方口服避孕药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5阴道微生态评价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6复发性流产诊治的专家共识2016高龄女性不孕诊治指南2017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临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17(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激素补充治疗专家共识2016)宫腔粘连临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16孕激素维持早期妊娠及防治流产的中国专家共识辅助生殖促排卵药物治疗专家共识2015围受孕期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指南(2017)妊娠期TORCH筛查指南2013妊娠期巨细胞病毒感染筛查与处理专家共识2017妊娠剧吐的诊断及临床处理专家共识2015--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疗指南2015妊娠人群早期甲状腺功能筛查获荐2012妊娠期和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201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15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2014妊娠期女性抗癫痫药物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5妊娠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诊治指南2014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女性生育管理专家共识2014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4早产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2014剖宫产手术的专家共识2014分娩镇痛专家共识2016双胎妊娠临床处理指南2015胎膜早破的诊断与处理指南2015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产后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的专家共识2014哺乳期妇女膳食指南2016(备孕妇女膳食指南2016;孕期妇女膳食指南2016)--。

2020《中国胃黏膜癌前状态和癌前病变的处理策略专家共识》要点

2020《中国胃黏膜癌前状态和癌前病变的处理策略专家共识》要点

2020《中国胃黏膜癌前状态和癌前病变的处理策略专家共识》要点2020年11月,由国家消化系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牵头,联合发布了《中国胃黏膜癌前状态和癌前病变的处理策略专家共识,2020年》。

今天,我就这个最新的共识,用最通俗的语言给大家解读一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什么是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癌前疾病是临床概念,癌前病变是病理概念,都代表着一种癌前期的状态,都有可能发展为癌。

癌前疾病是指,与胃癌相关的胃良性疾病,但有发生胃癌的危险性,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胃肥厚性的胃炎、恶性贫血等。

癌前病变是指已经证实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的病理变化,即异型增生,又称上皮内瘤变;1、萎缩与肠化(CAG)胃黏膜萎缩是指胃腔固有腺体减少,胃黏膜变薄,胃小凹变浅。

胃黏膜萎缩包括生理性萎缩和病理性萎缩,其中病理性萎缩又包括非化生性萎缩和化生性萎缩两种类型。

肠上皮化生是指胃粘膜上皮细胞被肠型上皮细胞所代替,即胃粘膜中出现类似小肠或大肠粘膜的上皮细胞,它是胃粘膜损伤的一种指标。

进展为胃腺癌最常见的胃黏膜状态是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统称为CAG。

2、异型增生和上皮内瘤变(GIN)又称不典型增生、非典型增生,是指胃黏膜的结构和上皮偏离了正常状态,形态学上表现为细胞的异型性和腺体结构的紊乱。

是正常胃粘膜转化为胃癌之前的最后一个步骤,是重要的癌前病变。

分为轻、中、重3类;其中轻中度的异型增生称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重度异型增生称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

3、CAG和GIN都有癌变的可能根据肠型胃癌的Correa模式,发展路径为:正常胃黏膜→慢性炎症→萎缩性胃炎→肠化生→IN→胃癌胃黏膜萎缩、肠化生和GIN均有发生胃癌的风险。

但癌变几率不同,萎缩性胃炎、肠化、异型增生的风险依次增高。

胃黏膜萎缩范围与胃癌的发生风险存在相关性,但一般经过异型增生阶段。

所以萎缩和肠化要避免其进展为HGI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急性胃黏膜病变急诊专家共识
急性胃黏膜病变(acute gastric mucosal lesion, AGML)指患者在严重创伤、大型手术、危重疾病、严重心理障碍等应激状态下或酒精、药物等理化因素直接刺激下,胃黏膜发生程度不一的以糜烂、浅表处溃疡和出血为标志的病理变化,严重者可导致消化道穿孔,致使全身情况进一步恶化。

流行病
从临床角度可以把AGML 分为出血性胃炎和应激性溃疡。

我国AGML 居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第3 位,且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13. 7%。

对于急诊收治的危重患者,24 h 内内镜检查发现75% ~ 100% 的危重患者出现胃黏膜损伤。

胃黏膜病变伴发胃肠道出血的危重患者病死率达到50% ~ 77%,是未伴发胃肠道出血患者的4 倍,因此,需要早期识别AGML,早期处理,避免病情进展。

病理病生
共识指出,AGML 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两方面:胃黏膜防御功能减弱(内
因)及胃黏膜损伤因素的作用增强(外因)。

其中,外因包括应激性因素,如:严重烧伤、严重创伤、严重心理应激等;及非应激因素,如:药物、酒精、吸烟、创伤和物理因素等。

AGML 的高危因素包括: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时间≥48 h)和凝血功能障碍。

诊断
共识提出AGML 的诊断标准基于两方面:1. 具备引起AGML 的诱因;
2. 新出现的AGML 证据或原有的胃黏膜基础病变急性加重。

AGML 的临床诊断包括:病史、临床症状等,而内镜检查是诊断AGML 和明确出血来源的最可靠的方法。

共识特别强调:病情紧急时,即使是高危患者,在有效生命支持的情况下,也应尽早行床旁内镜检查。

病变以多发性黏膜糜烂、溃疡为主,深度可至黏膜下、肌层及浆膜层,并可能见到渗血或大出血。

分层
共识指出,对于确诊的患者,应尽早根据危险因素分层,分为非危险性及危险性患者(即AGML 伴有高危基础疾病或严重消化道出血[含止凝血机制异常出血后不易止血的AGML 患者] 甚至穿孔的患者)。

其中高危基础疾病指:止凝血机制异常(如接受双抗治疗、血液系统疾病等)、糖尿病、酗酒、呼吸衰竭、吸入性肺炎、肠梗阻、严重烧伤或感染、脓毒症、休克、大剂量使用激素等。

治疗
对于所有AGML 患者均应进行控制和去除诱因治疗,胃黏膜病变治疗以及胃黏膜保护治疗,其中,临床上多见凝血功能异常伴发消化道出血患者。

而对于危险性AGML 患者,应先采取紧急评估及处理,并对患者进行器官功能支持。

抑酸治疗是所有AGML 患者治疗的基础,推荐使用PPI。

如果药物治疗仍不能止血,考虑进行内镜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

具体内容有:
1. 非危险性治疗
(1)控制、去除诱因,积极治疗原发病(如停止可疑药物)
(2)抑制胃酸、升高胃内pH 值。

具体包括抑酸剂:即质子泵抑制剂(PPI)
和H2 受体拮抗剂(H2RA);及抗酸药:即氢氧化铝、铝碳酸镁、5% 碳酸氢钠溶液等,可口服或从胃管内注入。

(3)胃黏膜保护剂:有硫糖铝、前列腺素E 等。

硫糖铝对胃内酸度影响小,用药时间不少于2 周,肾功能不全者口服2 周以上应注意监测血铝含量。

(4)调整止凝血功能预防消化道出血加重。

措施包括:停止使用影响止凝血功能的药物(阿司匹林、非留体抗炎药华法林及ADP 受体拮抗剂);补充相应缺乏的凝血因子。

2. 危险性治疗
(1)一般处理
紧急评估「ABC」,即: 气道评估(airway,A)、呼吸评估(breathing,B)、循环评估(circulation,C)。

紧急处理「OMI」,即:吸氧(oxygen, O)、监护(monitoring,M)、建立静脉通路(intravenous,I)。

容量复苏:推荐晶体为主,必要时给予人工胶体,对低蛋白血症的患者推荐给予白蛋白复苏;对于血红蛋白降低<70 g/L(或虽然高于70 g/L 但存在继续出血)的患者要及时输血。

建议血小板计数(PLT)<10x109 /L 时预防性输注血小板;如患者有明显出血风险,建议PLT<20x109 /L 时预防性输注血小板,有明显出血风险服用双抗的患者即使血小板数量正常必要时也应考虑输注新鲜血小板。

血管活性药物:首选去甲肾上腺素;建议仅在部分高度选择的患者应用多巴胺替代去甲肾上腺素(如低心动过速风险和绝对/ 相对心动过缓)。

鼻导管给氧或面罩给氧,以及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

严重病例,需及早给予有创机械通气治疗。

连续肾脏替代治疗。

(2)消化系统功能支持
有出现消化道黏膜病变高危因素的患者,推荐预防使用PPI 及H2RA。

无禁忌证时,推荐胃肠道营养支持。

肝功能异常者根据情况选用恰当的护肝治疗措施。

有胰腺损伤的患者应注意禁食水、胃肠减压避免胰酶释放加重器官功能损害。

(3)凝血功能控制
使用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及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及ADP 受体拮抗剂的
处理)者:紧急患者首先推荐输注新鲜血小板,必要时可使用去氨加压素。

使用抗凝药(华法林)者:推荐5 mg 口服或5 ~ 10 mg 缓慢静脉推注(>30 min)。

维生素K 给予6 h 后开始发挥作用,一般需要12 ~ 24 h 逆转凝血功能障碍。

血友病者:减少肌肉注射,尽早地补充相应缺乏的凝血因子。

纤维蛋白原减少患者:血浆来源的纤维蛋白原浓缩物为首选,在其无法获得紧急情况时,也可以考虑应用冷沉淀和新鲜冰冻血浆替代疗法。

(4)AGML 伴出血治疗
共识认为:AGML 患者一旦发生出血,应在输血、补液,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同时,迅速提高胃内pH,使pH ≥6,以促进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栓的溶解,创造胃内止血的必要条件。

包括PPI 针剂、抗酸药、生长抑素。

内镜治疗:可在急诊胃镜检查确定出血部位和病变性质后同时进行。

术中可行胃镜下喷洒凝血酶、肾上腺素、黏膜保护剂以及局部注射止血等。

经药物和内镜治疗仍不能有效止血者,可考虑进行介入疗和外科手术治
疗。

出血停止后应继续应用抑酸药物(PPI、H2RA 等),直至溃疡愈合。

预防
在临床上,对于具有高危因素的,或者伴有一定消化道症状的患者,尽管未能得到胃镜检查的诊断支持,也应考虑AGML 发生的可能性,建议早期给予常规预防性抑酸治疗。

PPI 抑酸作用强,不良反应少,作为治疗的首选。

另外,同时可给予胃黏膜保护治疗,如:胃黏膜保护剂硫搪铝、前列腺素E 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