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学I-复习题及答案

2017年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学I-复习题及答案
2017年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学I-复习题及答案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学复习题

1、合成PET的原料(单体)是什么?写出直接酯化法合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主要化学反应式。P11,P13 分子式自写

答:(1)单体:对苯二甲酸双羟乙二酯(BHET)

(2)直接酯化法即将对苯二甲酸(TPA)与乙二醇(EG)直接进行酯化反应,一步制得BHET。BHET缩聚脱除EG生成PET。

反应式:

2、聚酯切片干燥的目的是什么?其干燥机理是什么? P20 P20~21

答:(1)目的 1)除去水分。在纺丝温度下,切片中的水分存在使PET大分子的酯键水解,聚合度下降,纺丝困难、质量降低;少量水分汽化造成纺丝断头。

2)提高切片含水的均匀性,以保证纤维质量均匀。

3)提高结晶度及软化点,防止环结阻料。

(2)机理1)切片中的水分:PET大分子缺少亲水性基团,吸湿能力差,通常湿切片含水率<0.5%,其水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沾附在切片上表面的非结合水,另一部分是与PET大分子上的羰基及极少数的端羟基等以氢键结合的结合水。

2)切片的干燥曲线:切片干燥包括两个基本过程:加热介质传热给切片,使水分吸热并从切片表面蒸发,水分从切片内部迁移至切片表面,再进入干燥介质中。这两个过程同时进行,因此切片的干燥实质是一个同时进行传质和传热的过程,并伴随高聚物的结晶度和软化点变化。干燥曲线可知:①切片的含水率随干燥时间延长而逐步降低到平衡。②干燥速度与T、t有关,T升高,V升高,140℃时最快。③后期曲线平缓

3)切片干燥过程的结晶:由于PET分子链的结构具有高度立构规整性,所有的芳环几乎处于同一平面上,因而具有紧密堆积的能力与结晶倾向。结晶对切片干燥速度有很大影响。通常情况下,结晶会使干燥速率迅速大幅度下降。

3、螺杆挤压机按几何分段可分哪三段?各段的作用是什么?P26、原理ⅡP262

理解名词术语:螺杆的长径比、压缩比 P26~27

答:(1)三段:进料段、压缩段和计量(均化)段。

(2)作用:①进料段:对物料进行输送和预热,使物料受压、受热前移;②压缩段:压实物料、使物料熔融,排除物料中的空气;③计量段:使熔体进一步塑化均匀,并将料流定量、定压地送入机头,使其在口模中成型。

(3)螺杆的长径比(L/D):指螺杆工作长度(不包括鱼雷头及附件)与外径之比。物料在这个长度上被输送、压缩和加热熔化。

(4)螺杆的压缩比:螺杆的压缩作用以压缩比i表示。而螺杆压缩比是指螺杆的加料段一个螺槽的容积与均化段(计量段)一个螺槽容积的比值。熔体纺丝用螺杆常用压缩比为3~3.5。

4、熔体纺丝机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按纺丝速度的高低,聚酯纺丝技术路线可分成哪四个类型?P25

答:(1)熔体纺丝机:①螺杆挤压机:由螺杆、套筒、传动部分、加料斗加热和冷却装置构成。

是纺丝机的主要部件。对物料起到输送、压实融化、混匀和塑化并定量输出的作用。

②纺丝箱:箱体内装有至各部位的熔体分配管,计量泵和纺丝头组件安置的保温座以及电热棒等。作用是保持由挤压机送至箱体的熔体经各部件到每个纺丝位都有相同的温度和压力降,保证熔体均匀的分配到每个纺丝部位上。

③纺丝组件:是喷丝板、熔体分配板、熔体过滤材料及组装套的结合件。作用一是过滤熔体,去除熔体中可能夹带的机械杂质和凝胶粒子,防止堵塞喷丝孔眼,延长喷丝板的使用周期;二是使熔体能充分混合,防止熔体发生粘度的差异;三是把熔体均匀地分配到喷丝板的每一小孔中去形成熔体细流。

④计量泵与喷丝板:计量泵的作用是精确计量、连续输送成纤高聚物熔体或溶液,并与喷死头组件结合产生预定的压力,保证纺丝流体通过过滤层到达喷丝板,以精确的流量从喷丝孔喷出。喷丝板的作用是将高聚物熔体或溶液通过微孔转变成具有特定截面的细流,经风冷却或凝固浴固化而形成丝条。

(2)技术路线:①常规纺丝:纺丝速度1000~1500m/min,其卷绕丝为未拉伸丝,通称UDY。

②中速纺丝:纺丝速度1500~3000m/min,其卷绕丝具中等取向度,为中取向丝,通称MOY。

③高速纺丝:纺丝速度3000~6000 m/min,纺丝速度4000 m/min以下的卷绕丝具有较高的取向度,为预取向丝,通称POY。若在纺丝过程中引入拉伸作用,可获得具有高取向度和中等结晶度的卷绕丝,为全拉伸丝,通称FDY。

④超高速纺丝:纺丝速度6000~8000 m/min。卷绕丝具有高取向度和中等结晶结构,为全取向丝,通称FOY。

5、何谓纤维的假捻变形?摩擦假捻变形机生产变形纱的机理是什么?PET-DTY弹性机理是什么? P49

答:(1)假捻变形:利用纤维的热塑性,通过假捻器使纤维加捻,

热定型和解捻,从而使纤维具有高度卷曲蓬松的形状。

(2)摩擦假捻变形机生产变形纱的机理:当固定丝的一端,使

另一端旋转时,则可实现丝条的加捻加工。若固定丝的两端,握持住

中间加以旋转,则以握持点为界,在握持点上、下两端的丝条得到捻

向相反而捻数相等的捻度(n和-n),而在整根丝上的捻度为零,此

种状态在动力学上称为假捻。如果丝条以一定速度v运行,则在握持

点以前的捻数为n/v,在握持点以后,以相反捻向(-n/v)移动。因

此在握持点以后区域中的捻数为零。而摩擦式加捻器的握持方法常用

三轴重叠盘,把丝直接压在数组圆盘的外表面上。由于圆盘的高速旋转,借助其摩擦力使丝条加捻。在假捻器上方,丝被加捻;而在假捻器下方,丝被解捻。

(3)PET-DTY弹性机理:加捻复丝在解捻时,各根单丝可回到原始状态,但它们在加捻时形成的螺旋形结构已经由热处理而定型,并保存下来。然而,由解捻作用对加捻复丝施加反方向扭矩时,会使各单丝产生内应力,加捻热定型后的解捻结果,使长丝纱各单丝呈正反螺旋状交替排列的空间螺旋弹簧形弯曲状态,从而使各复丝直径增大,蓬松度提高。由于形成的螺旋可被拉直,故变形丝在负荷的作用下有很大的伸长形变。当外力负荷去除时,由于内应力作用又使各单丝回复到初始螺旋状弯曲状态。

6、试述涤纶网络丝的加工原理。P52

答:网络丝是指丝条在网络喷嘴中,经喷射气流作用,单丝互

相缠结而呈周期性网络点的长丝。

网络原理:当合纤长丝在网络器的丝道中通过时,受到与

丝条垂直的喷射气流横向撞击,产生与丝条平行的涡流,使各

单丝产生两个马鞍形运动和高频率振动的波浪形往复。合纤长

丝首先松开,随后整根丝条从网络喷嘴丝道里通过,折向气流使每根单丝不同程度地被捆扎和

加速--丝道中间最大,丝道侧壁的则较弱,当速度不同的单丝在丝道内相汇合时,便发生交络、缠结,产生沿丝条轴线方向上的缠结点。由于不同区域涡流的流体速度不同,从而形成了周期性的网络间距和结点。

网络喷嘴有开启式和封闭式之分,其中包括单孔和复孔。

7、己内酰胺的水解聚合机理是什么?其切片为什么要进行萃取处理? P69 P70答:(1)水解聚合机理:整个聚合过程反应过程中同时存在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二者的相对重要性则依赖于各种因素。每一个己内酰胺大分子的形成都通过下列三个阶段:链的引发、链的增长、链的终止。主要化学平衡包括:己内酰胺的引发;通过加成聚合和缩聚使链结增长;通过酰胺键的交换使相对分子质量重新分布;单体和低聚物的再生成。

(2)萃取目的:萃取等纺前准备,可以除去切片中大部分单体和低聚物,并通过干燥降低切片的含水率,避免聚酰胺熔融时发生水解,使纺丝得以正常进行。

8、为什么聚酰胺6民用丝可用室温拉伸?而帘子线则用热拉伸工艺? P85~86

答:(1)一般拉伸温度要求高于玻璃化温度,并低于软化温度。温度过高时,大分子解取向的速度很快,不能得到稳定的取向结构。聚酰胺6纤维的玻璃化温度约为35~50℃(较低),熔融温度约为215~220℃,由于民用丝要求有一定延伸度,柔软而且有弹性,染色性好,因此拉伸倍数选择较低,所以可在室温下拉伸。

(2)由于聚酰胺6帘子线要求断裂强度高、抗冲击负荷性能优异、耐疲劳强度高以及与橡胶的附着力好等优良性能。需采用较高倍数的拉伸,为了降低拉伸所需的张力,并使拉伸均匀,需采用热拉伸。

9、丙纶纺丝冷却成型工艺,侧吹风温以偏低为好。为什么? P110~111

答:成型过程中的冷却速度对聚丙烯纤维的质量有很大影响,若冷却较快,纺丝得到的初生纤维是不稳定的碟状结晶结构;若冷却缓慢,则得到的初生纤维是稳定的斜晶体结构。冷却条件不同,初生纤维的晶区大小及结晶度也不同。当丝室温度较低时,成核速度大,晶核数目多,晶区尺寸小,结晶度低,有利于后拉伸。实际生产中,丝室温度以偏低为好。采用侧吹风时,丝室温度可为35~40℃;环吹风时可为30~40℃,送风温度为15~20℃,风速为0.3~0.8m/s 10、丙纶短程纺的设备特点是什么?一般适合做什么品种? P116 P109

答:(1)设备特点:冷却效果好,纺丝细流的冷却长度较短(0.6~1.7),没有纺丝甬道,纺丝丝仓、上油盘以及卷绕机构在一个操作平面上,设配高度大大降低,并相应降低了空调量和厂房的投资。

(2)品种:细旦或卫生巾用非织造布,地毯,针刺地毡,产业用纺织用丝、地毯,产业用纺织品,高级卫生用非织造布,高强丝,过滤织物。

11、三元共聚聚丙烯腈纤维中三种单体的作用是什么?P132

答:第一单体(丙烯腈88%-95%):作为基体,是纤维结构的基础,提高结晶度和强度。

第二单体(4%-10%):降低PAN的结晶性,增加纤维的柔软性,提高纤维的机械强度、弹性和手感,提高染料向纤维内部的扩散速度,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纤维的染色性。

第三单体(0.3%-2%):引入一定数量的亲染料基团,以增加纤维对染料的亲和力,可制得色谱齐全,颜色鲜艳,染色牢度好的纤维,并使纤维不会因热处理等高温过程而发黄。

12、腈纶湿法成型初生纤维为何要进行低倍预热浴拉伸?

答:所谓溶剂拉伸是指将刚成型的纤维在一定温度、一定浓度的NaSCN溶液中进行低倍拉伸。

目的:(1)为达到工艺总牵伸创造条件;(2)提高初生纤维的强度;(3)降低丝的直径,提高水洗的效率。

13、腈纶湿法成型初生纤维为何要进行干燥致密化?其机理是什么?致密的条件是什么? P160

答:(1)原因:因为初生纤维经拉伸后,超分子结构已经基本形成。但是对于湿法纺丝得到的聚丙烯腈纤维而言,由于在凝固浴过程中溶剂和沉淀剂之间的相互扩散,使纤维中存在为数众

多、大小不等的空间及裂隙结构。由于这种结构的存在,造成纤维的透光率低(失透或泛白),染色均匀性及物理—力学性能差。因此,必须通过干燥去除纤维中的水分,使纤维中的微孔闭合,而空洞及裂隙变小或部分消失,使其结构致密,均匀,以制得具有实用价值的高质量腈纶。

(2)机理:在适当温度下进行干燥,由于水分逐渐蒸发并从微孔移出,在微孔中产生一定的负压,即有毛细管压力。而且,在适当温度下,大分子链段能比较自由地运动而引起热收缩,使微孔半径相应发生收缩,微孔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导致分子间作用力急剧上升,最后达到微孔的融合。

(3)条件:要有适当的温度,使大分子链段比较自由地运动;要有在适当温度下脱除水分时产生的毛细管压力,才能使空洞压缩并融合。

14、聚醋酸乙烯醇解制备聚乙烯醇的原理是什么?

答:

15、聚乙烯醇缩醛纤维缩醛化的原理及目的是什么?

答:

16、合成聚酯型聚氨酯、聚醚型聚氨酯的原料单体有哪些?聚氨酯弹性的原因是什么?p198-199

答:(1)原料:1)二异氰酸酯,一般选用芳香族二异氰酸酯,如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MDI)或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

2)二羟基化合物一般选用相对分子质量为800-3000,分子两个末端基均为羟基的脂肪族聚酯或聚醚。脂肪族聚酯由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制得,如聚己二酸乙二醇酯,脂肪族聚醚用环氧化合物水解开环聚合制得,如聚四亚甲基醚二醇。

3)扩链剂大多数扩链剂选用二胺类(由芳香族二胺制备的纤维耐热性好,脂肪族二胺制备的纤维强力和弹性好),二肼类(耐光性较好,但耐热性下降)或二元醇。

4)添加剂一般添加抗老化剂、光稳定剂、消光剂、润滑剂、颜料等添加剂。

(2)弹性原因:聚氨酯纤维的分子结构是由分子间作用力较弱的、链段长度较长的脂肪族聚醚或聚酯镶嵌单元(软段)与分子间作用力较强、链段较短的芳香族二异氰酸酯嵌段单元(硬段)组成的线型共聚体。软段具有足够高的相对分子质量、良好的柔顺性和较低的玻璃化温度,为纤维提供弹性基团。而硬段起着支撑骨架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刚性。

17、理解英文缩写:UDY、MOY、POY、FDY、FOY、HOY、TCS、BCF、DT、DTY、ATY等产品的生产方法。 P25/41/48/49/53/85/91

答:UDY(undrawn yarn)未拉伸丝:常规纺丝法

MOY(medium oriented yarn)中取向丝:中速纺丝法

POY(pre-oriented yarn) 预取向丝:高速纺丝法

FDY(fully drawn yarn) 全拉伸丝:高速纺丝法

FOY(fully oriented yarn)全取向丝:超高速纺丝法

HOY(high oriented yarn)高取向丝:超高速纺丝法

TCS(thermal channel spinning)全拉伸丝:热管纺丝法对已完成冷却定型的丝束进行再加热,利用受热丝束的热塑性和惯性,再较高的纺丝速度下,对丝束进行拉伸和定型。

BCF膨体(变形)长丝采用SDTY法,即纺丝、拉伸和喷气变形加工一步法连续生产

DT 拉伸加捻丝在同一设备(DT机)上完成,以拉伸为主并给予少量捻度。

DTY假捻变形丝利用假捻连续工艺,将拉伸和假捻变形连续进行,完成对复丝加上高捻度,热定型和解捻。

ATY 空气变形丝以POY或FOY为原丝,通过特殊的喷嘴,让单丝在空气喷射下弯曲成圈装结构,环圈和线圈缠结在一起。形成的环圈丝部分拉断后就变成空气变形丝。

18、写出粘胶纤维从原料浆粕到纺丝成型的工艺流程。

答:粘胶纤维的原料和成品,其化学组成都是纤维素纤维,仅是形态、结构以及物理机械性质发生了变化。粘胶纤维生产的任务,就是通过化学和机械的方法,将浆粕中很短的纤维制成各种形态,并具有所要求的品质,适合各种用途的纤维成品。各种粘胶纤维,不论采用何种浆粕原料和生产设备,其生产的基本过程都是相同的,都必须经过下列四个过程::⑴粘胶的制备;

⑵粘胶在纺丝前的准备;⑶纤维的成形;⑷纤维的

后处理

生产粘胶短纤维的主要过程也和这个相同,其

中前两个工序在本厂叫制胶工序, 后两个叫纺丝工

序。

(1)制胶工序:把浆粕制成粘胶,要经过两个

化学过程。首先将浆粕与碱液作用,生成碱纤维

素,然后再使碱纤维素与二硫化碳作用,生成纤维

素黄酸酯。通过这两个反应,在不能直接溶于希碱

液中的纤维素分子上,引入极性很强的磺酸基团,

从而使它溶解而制得粘胶。这时粘胶为粗制粘胶,

还要经过精制过程才能进行纺丝。

(2)纺丝工序:从粘胶变成具有一定品质的再

生纤维素丝条的过程,是在纺丝机上通过酸性的凝

固浴酸浴完成的,形成的纤维素丝条经过牵伸、切

断、精炼等工序得到品质符合要求的丝束,然后

经过烘干工序赋予其一定的回潮率使之手感穿着更

舒适,再经过打包工序包装成具有一定质量的纤维包等待出厂。

19、何谓纤维素的碱化、老成、黄化?目的各是什么?

答:(1)碱化:浆粕在18%左右的烧碱溶液中,纤维素与烧碱作用,生成碱纤维素,同时浆粕膨胀,使浆粕中的半纤维素与其他杂质溶出,这个过程称为碱化,也叫浸渍。

作用:①纤维素与烧碱作用,生成碱纤维素;②使浆粕中的半纤维素与其他杂质溶出;

③纤维大分子间的氢键受到破坏,使纤维素的反应性能提高;④碱化后的纤维素能与CS2作用生成纤维素黄酸酯钠盐制取黏胶溶液。

(2)老成:粉碎后的碱纤维素在恒定的温度下保持一定时间,在空气中氧化降解,聚合度下降至工艺要求,这个过程称为老成。

作用:使碱纤维素与空气中的氧发生作用,纤维素的聚合度从800-1000降到400左右,粘度下降到工艺要求,再经黄化制得粘度合格的黏胶,以保证黏胶具有良好的过滤性能和可纺性能。

(3)黄化:碱纤维素在一定条件下与CS2反应,生成纤维素磺酸酯,这一反应过程工艺上称为黄化。

作用:在纤维素大分子上引入磺酸基团,一方面可增大纤维素大分子间距离,进一步削弱大分子间的作用力(氢键),另一方面,由于具有亲水性的磺酸基团与溶剂接触时发生强烈的溶剂化作用,原来不能溶于常规碱溶剂中的碱纤维素就成为可溶于水或稀碱中的纤维素磺酸酯。黏胶就是纤维素磺酸酯的稀碱溶液。

20、掌握涤纶、锦纶、丙纶、腈纶、氨纶等纤维的典型特性。理解线密度的意义P56 P93 P105 P124 P138 P169 P207

答:(1)涤纶:强度高、耐冲击性好,耐热,耐腐,耐蛀,耐酸不耐碱,耐光性很好(仅此于腈纶),吸湿性很差,染色困难,织物易洗快干,保形性好。具有“洗可穿”的特点。

锦纶:最结实耐磨,密度小,织物轻,弹性好,耐疲劳,化学稳定性好,耐碱不耐酸,耐日光差,织物久晒变黄,强度下降。吸湿性差(比腈纶,涤纶好)。耐微生物性好。

丙纶:很轻,几乎不吸湿,良好的芯吸能力,强度高,制成织物尺寸稳定,耐磨弹性好,化学稳定性好,热稳定性差,不耐日晒,易老化脆损,保温性能好。

腈纶:耐日光性和气候性最好,热弹性,吸湿差,染色难。较高的热稳定性。相对密度小(手感好,蓬松性)

氨纶:线密度小,强度大,延伸性好,弹性最好,有较好的耐光,耐酸,耐碱,耐磨性,易于染色。手感柔软。

(2)线密度:长度质量(g/km)。用纤维或纱线质量除以它的长度就可以得到线密度。纤维的线密度是指纤维的粗细程度。线密度是纤维很重要的物理特性和几何特征之一,它不仅影响纺织加工和产品质量,而且还与织物的服用性能密切相关。同样,线密度也是纱线最重要的指标。纱线的线密度影响到纺织品的物理机械性能、手感、风格等,它也是进行织物设计的重要依据之一。

21、根据销售计划,某生产线生产268dtex/72F POY,纺丝速度3200m/min,卷绕丝满卷重量12kg。设定POY的上油率为0.40% ,油剂乳化液浓度为12%。

已知生产线有12个纺丝位,每一纺位有8个丝筒;现有纺丝计量泵规格为2.4cc/r,油剂泵规格为0.06 cc/r。计算:

①纺丝泵供量(克/分钟),②落筒时间(分钟),③理论日产量(公斤/天·线)。

解:W=Ntex×V L÷1000 =268/10tex×3200m/min÷1000=85.76g/min

t=12kg/W=12×1000g÷85.76g/min=139.9min

W产量=W×T×N丝筒=85.76g/min×24×60min×12×8/1000=11855.5公斤/天·线

(改)21、根据销售计划,某生产线生产268dtex/72F POY,用于167 dtex/72FDTY 生产。设定纺丝速度3200m/min,卷绕丝满卷重量12kg。设定POY的上油率为0.40% ,油剂乳化液浓度为12%。

现有纺丝计量泵规格为2.4cc/r,油剂泵规格为0.06 cc/r,熔体密度为1.20 g/cm3.,油剂乳化液密度为1.0g/cm3.。计算:

①纺丝泵供量(克/分钟);②落筒时间(分钟);③油剂泵转速(转/分钟)

药用高分子材料练习题B答案

药用高分子材料练习题B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远程结构:是指整个分子链范围内的结构状态,又称为二次结构。 2. 体形高分子:线性高分子通过其支链的交联反应生成空间三维网状结构的高分子。 3. pharmaceutical polymer material science:药用高分子材料学是研究药用高分子材料的结构、物理化学性质、工艺性能及用途的理论和应用的专业基础学科。 4. 药用辅料:广义上指的是能将药理活性物质制备成药物制剂的各种添加剂,其中具有高分子特征的辅料,一般被称为药用高分子辅料。 5. 醇解度:聚醋酸乙烯醇解百分率称为醇解度 6. 缩聚反应: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官能团的单体分子之间逐步聚合形成聚合物,同时析出低分子副产物的化学反应。 7. 高分子化合物:是指分子量很高的一类化合物。 8. E.O.P.O代表什么? E.O.表示泊洛沙姆两端聚氧乙烯链节数,P.O.代表聚氧丙烯链节数。 9. 均聚物:在合成高分子时,由一种单体成分反应生成的聚合物称为均聚物。 二、简答题 1. 为什么说聚乳酸(PLA)是较理想的生物降解材料? 答:该物质在体内最终降解产物(CO2、H2O)对人体无危害作用。 2. 药用辅料作为载体的条件 答:A.有载药能力B.有适宜的释药能力C.无毒、无抗原、良好生物相溶性。 3. 写出高分子的结构特点。 答:高分子的结构包括不同结构层次,按其研究单元的不同可分为高分子链结构和高分子的聚集态结构两大类。链结构是指分子内结构,

包括近程结构和远程结构。聚集态结构或更高层次的结构是聚合物在加工成型工艺中形成的。 4 对作为药物制剂的高分子材料或辅料来说,是否是分子量越高,分子量分布越窄越好吗?实际应用如何选择? 答:不是的,在实际应用中,应兼顾高分子材料的使用性能和加工方法对分子量及其分布加以控制。不同的材料、不同的用途和不同的加工方法对它的要求是不同的。 5 水分散体的制备方法 答:1.乳液聚合,2.乳液-溶剂蒸发法,3.相转移法,4.溶剂变换法。 6. 简述结晶和取向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 答:结晶度越大,其熔点、密度增加,抗张强度、硬度、耐溶剂性增强,但使材料的高弹性、断裂伸长、抗冲击强度降低。取向后,高分子材料在取向方向的机械强度增大。 7. 为什么说L-HPC是较好的崩解剂。 答:主要是因为其在水中和有机溶剂中不溶,但能在水中溶胀,故其具有很强的崩解作用。 三、论述题 1. 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纤维素(L-HPC)和交联聚维酮(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均是常见的崩解剂,他们的各自优点是什么?答:A、羧甲基淀粉钠: 1.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可压性 2.具有良好的润湿和崩解作用 3.在水中易分散并溶胀,吸水后体积增大300倍,不形成高粘屏 障,不影响片剂的继续崩解,及其它无机盐可降低崩解能力 4.可直接压片亦可湿法制粒压片 B、低取代羟丙纤维素(L-HPC) 1.由于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及孔隙度,增加了稀释速度,增加了溶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塑料成型工艺学考试复习题

挤出1.以硬质PVC为例说明管材挤出成型加工工艺及其特点以及影响因素(10分)? 答:挤出工艺:物料经挤出机塑化、机头口模成型后,经定型装置冷却定型、冷却水槽冷却、牵引、切割,得到管材制品。(3分)??? 特点:①口模横截面积不能大于挤出机料筒横截面积的40%。②挤出机头有直通式和偏移式两类,后者只用于内径尺寸要求精确的产品,很少采用。③定径套内径略大于管材外径;机头上调节螺钉可调节管材同心度;牵引速度可调节管材尺寸;(4分)④PVC,粘度大,流动性差,热稳定性差;生成热多,结合缝不易愈合,管材易定型。(3分)。 影响因素:温度、螺杆转速及冷却、牵引速度、压缩空气? 2.简述挤出成型原理并讨论提高加料段固体输送速率的措施。? 原理:粉(粒)料,加入挤出机经①加热、塑化成熔体,再经机头口模②流动成型成连续体,最后经冷却装置③冷却定型成制品。(4分)。措施:提高螺杆转速,提高料筒内表面摩擦系数fb,降低螺杆外表面摩擦系数fs(4分)。? 3.简述管材挤出的工艺过程及管材挤出的定径方法。? 答:管材挤出的基本工艺是:物料经挤出机塑化、机头口模成型后,经定型装置冷却定型、冷却水槽冷却、牵引、切割,得到管材制品。(3分)(4分)? 管材的内外径应分别等于管芯的外径和口模的内径。管材挤出的定径方法分为定内径和定外径两种。(2分)? 外径定型是使挤出的管子的外壁与定径套的内壁相接触而起定型作用的,为此,可用向管内通入压缩空气的内压法或在管子外壁抽真空法来实现外径定型。(2分)? 内径定型法是将定径套装于挤出的塑料管内,即使挤出管子的内壁与定径套的外壁相接触,在定径套内通以冷水对管子冷却定径。(2分)? 4.挤出时,渐变螺杆和突变螺杆具有不同的加工特点。已知:PVC软化点75~165℃;尼龙的 熔融温度范围则较窄,约10℃,它们应分别选用何种螺杆进行加工?简要说明理由。(12分)? 答:?PVC应选用渐变螺杆而尼龙应选择突变螺杆进行加工。(4分)?因为PVC是无定形塑料,无固定的熔点,软化温度范围较宽,其熔融过程是逐渐进行的,所以选择熔融段较长的渐变螺杆;PA是结晶性塑料,有固定的熔点,熔融温度范围较窄,温度达到熔点后,熔融较快,应选择熔化区较短的突变螺杆。(3分)? 5.根据挤出理论和实践,物料在挤出过程中热量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物料与物料之间, 物料与螺杆、机筒之间的剪切、摩擦产生的热量,另一个是料筒提供的热量。 6.根据最简流动方程,熔体在螺杆计量段的流动有?正流、逆流、横流和漏流四种? 7.试分析螺杆挤出机生产中产生物料架桥现象的原因。? 答:(1)原料配方中有黏度较大的助剂造成物料结块导致无法下料。? (2)下料段设定的温度过高,引起物料熔化,螺杆无法推进物料,造成物料架桥。 ?(3)喂料系统发生故障,无法正常工作,造成物料架桥。 8.请问为什么挤出机要在料斗座处加冷却装置?? 答:为避免加料斗出现“架桥”现象而影响加料及固体输送效率。? 9.机筒加热和冷却的目的是什么?? 答:加热促进物料塑化;冷却为防物料过热。? 10.什么叫螺杆的长径比?螺杆长径比的增加对物料的加工有何好处??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考试试题2

药用高分子材料第三章 一.选择题 1 聚合物相对分子量大溶解度——交联聚合物交联度大溶胀度——()A 小,大 B 小,小 C 大,大 D 小,小P58 2 在聚合物和溶剂体系的电子受体的强弱顺序() A - SOOH>6HOH>--COOH>CHCN B - SOOH>CHCN >--COOH>4OH C - SOOH>--COOH>COH>CHCN D--COOH- SOOH> CHOH>CHCN P62 3 在聚合物和溶剂体系的电子给体基团的强弱顺序() A --CH2NH2>C6H4NH2>CONH>--C2HOCH2 B C6H4NH2--CH2NH2 >CONH>--CH2OCH2 C C6H4NH2>--CH2NH2 >--CH2OCH2>CONH D C6H4NH2->CONH>--CH2NH2 >--CH 2OCH2 P62 4 聚合物的渗透性及透气性手聚合物的结构和物理状态影响较大,下列哪项不属于其影响因素() A温度B分子质量C极性D物质分子大小P63 5 相对分子量较高的聚合物,黏度较——,熔融指数较——() A 大,高 B 小,高 C 大,低 D 小,低P69 6 药物由装置的扩散过程步骤应为() (1)药物由聚合物解吸附 (2)药物扩散进入体液或介质 (3)药物由于存在浓度梯度,药物分子扩散通过聚合物屏障 (4)药物溶出冰进入周围的聚合物或孔隙 A (1)(3)(2)(4) B (3)(2)(4)(1) C(4)(3)(2)(1)D (1)(2)(3)(4)P73 7 下列哪项不是影响水凝胶形成的主要因素() A浓度B温度C电解质D溶解度P79 8 电解质对胶凝的影响比较复杂,盐的浓度较大时,下列哪项可以加速凝胶) 2+ _ _ _ A Ba 2+ B Cl _ C I _ D SCN _P79 9 电解质对胶凝的影响比较复杂,盐的浓度较大时,下列哪项可以阻滞凝胶) A Ba 2+ B Cl _ C SO 42-- D SCN_P79 10 生物黏附性形成的理论中常被提及的有扩散理论,电子理论,润湿理论,断裂理论,吸附理论,在药物制剂中,哪 3 种理论具有特殊意义() A润湿理论,断裂理论,扩散理论 B 扩散理论,电子理论,润湿理论 C 润湿理论,断裂理论,吸附理论 D扩散理论,断裂理论,吸附理论P88 答案1—5 BCABC 6 —10 CDBDA 11 、聚合物溶解必要条件是() A、吉布斯自由能变化(△ Gm小于零。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塑料成型工艺学)考试复习题

1.以硬质PVC为例说明管材挤出成型加工工艺及其特点以及影响因素(10分) 答:挤出工艺:物料经挤出机塑化、机头口模成型后,经定型装置冷却定型、冷却水槽冷却、牵引、切割,得到管材制品。(3分) 特点:①口模横截面积不能大于挤出机料筒横截面积的40%。②挤出机头有直通式和偏移式两类,后者只用于内径尺寸要求精确的产品,很少采用。③定径套内径略大于管材外径;机头上调节螺钉可调节管材同心度;牵引速度可调节管材尺寸;(4分)④PVC,粘度大,流动性差,热稳定性差;生成热多,结合缝不易愈合,管材易定型。(3分)。 影响因素:温度、螺杆转速及冷却、牵引速度、压缩空气 2.简述挤出成型原理并讨论提高加料段固体输送速率的措施。 原理:粉(粒)料,加入挤出机经①加热、塑化成熔体,再经机头口模②流动成型成连续体,最后经冷却装置③冷却定型成制品。(4分)。措施:提高螺杆转速,提高料筒内表面摩擦系数fb,降低螺杆外表面摩擦系数fs(4分)。 3.简述管材挤出的工艺过程及管材挤出的定径方法。 答:管材挤出的基本工艺是:物料经挤出机塑化、机头口模成型后,经定型装置冷却定型、冷却水槽冷却、牵引、切割,得到管材制品。(3分)(4分) 管材的内外径应分别等于管芯的外径和口模的内径。管材挤出的定径方法分为定内径和定外径两种。(2分) 外径定型是使挤出的管子的外壁与定径套的内壁相接触而起定型作用的,为此,可用向管内通入压缩空气的内压法或在管子外壁抽真空法来实现外径定型。(2分) 内径定型法是将定径套装于挤出的塑料管内,即使挤出管子的内壁与定径套的外壁相接触, 在定径套内通以冷水对管子冷却定径。(2分) 4.挤出时,渐变螺杆和突变螺杆具有不同的加工特点。已知:PVC软化点75~165℃;尼龙的熔融温度范 围则较窄,约10℃,它们应分别选用何种螺杆进行加工?简要说明理由。(12分) 答: PVC应选用渐变螺杆而尼龙应选择突变螺杆进行加工。(4分)因为PVC是无定形塑料,无固定的熔点,软化温度范围较宽,其熔融过程是逐渐进行的,所以选择熔融段较长的渐变螺杆;PA是结晶性塑料,有固定的熔点,熔融温度范围较窄,温度达到熔点后,熔融较快,应选择熔化区较短的突变螺杆。(3分) 5.根据挤出理论和实践,物料在挤出过程中热量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物料与物料之间,物料与螺杆、 机筒之间的剪切、摩擦产生的热量,另一个是料筒提供的热量。 6.根据最简流动方程,熔体在螺杆计量段的流动有正流、逆流、横流和漏流四种 7.试分析螺杆挤出机生产中产生物料架桥现象的原因。 答:(1)原料配方中有黏度较大的助剂造成物料结块导致无法下料。 (2)下料段设定的温度过高,引起物料熔化,螺杆无法推进物料,造成物料架桥。 (3)喂料系统发生故障,无法正常工作,造成物料架桥。 8.请问为什么挤出机要在料斗座处加冷却装置? 答:为避免加料斗出现“架桥”现象而影响加料及固体输送效率。 9.机筒加热和冷却的目的是什么? 答:加热促进物料塑化;冷却为防物料过热。 10.什么叫螺杆的长径比?螺杆长径比的增加对物料的加工有何好处? 答:螺杆有效工作长度与直径之比。n一定时,L/D增加,物料在螺杆中运行时间延长,有利于物料塑化与混合,使升温过程变缓;可使均化段长度增加,可减少逆流和漏流,有利提高生产能力。 11.挤出成型是在什么温度之间进行的?物料在什么温度范围容易挤出?挤出温度由什么决定? 答:在黏流温度Tf与分解Td之间挤出成型;范围越宽越易挤出成型。具体温度应根据原料的配方、挤出机头结构、螺杆转速来定。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考试题库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学》复习提要 一、填空题 1. 现代材料科学的范围定义为研究材料性质、结构和组成、合成和加工、材料的性能这四个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 高分子材料按照来源分类,主要分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 3. 按照材料学观点:高分子材料分为结构高分子材料和功能高分子材料。 4. 长度一般为35~38mm,称为棉型短纤维;长度一般为75~150mm,称为毛型短纤维。 5. 聚酯纤维(涤纶或称的确良),聚酰胺纤维(锦纶)、聚丙烯纤维(丙纶)、聚丙烯腈纤维(腈纶)。 6. 高分子材料加工过程一般包括四个阶段:1)原材料准备;(2)使原材料产生变形或流动,并成为所需的形状;(3)材料或制品的固化;(4)后加工和处理。 7. 溶液纺丝根据纺丝时所使用的凝固介质不同,可分为湿法和干法两种。 8. 切片中的水分为两部分:一是粘附在切片表面的非结合水,另一是与高分子链上以氢键结合的结合水。 9. 切片的含水率均随干燥时间延长而逐步降低。在干燥前期为恒速干燥阶段,这时除去的主要是切片中的非结合水;干燥后期为降速干燥阶段,主要去除结合水。 10. 转鼓干燥机主要由有转鼓部分、抽真空系统和加热系统三部分组成。 11. 组合式干燥设备主要包括预结晶器、充填干燥器及热风循环系统三部分组成。 12. 喷丝孔的几何形状是直接影响熔体的流动特性,其通常由导孔和毛细孔构成。 13. 丝条冷却吹风形式有两种:侧吹风和环形吹风,而针对短纤维主要采用环形吹风。 14. 聚酯短纤维的后加工工艺,主要包括集束、拉伸、卷曲、热定形及切断打包。 15. 纤维的拉伸倍数应根据卷绕丝的应力-应变曲线确定,选择在自然拉伸倍数和最大拉伸倍数之间。 16.长纤的后加工工艺主要为拉伸加捻工艺、假捻变形工艺及空气变形工艺。 17. 长纤的拉伸加捻后加工工艺,其在喂入辊和第一导丝盘间进行一段拉伸,在

药用高分子材料习题整理及答案

药用高分子材料习题整理及答案 《绪论》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药用辅料: 2 高分子药物: 二.填空题 1.药用辅料广义上指的是能将药理活性物质制备成药物制剂的各种添加剂,其中具有____的辅料,一般被称为药用高分子辅料。 2.辅料有可能改变药物从制剂中释放的或,从而影响其生物利用度。 3.纤维素的衍生物最常见的有、、。 4.高分子材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高分子材料学的①②,③,④⑤并能。 5.药用高分子辅料在药用辅料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现代的制剂工业,从包装到复杂的药物传递系统的制备,都离不开高分子材料,其和表明它的重要性。 6.控释、缓释给药的机制一般可分五类:、、、和。 7.经典的对辅料的研究,一般只限于物理药学的方法,如、____ 、____ 、和研究。 三.选择题 1.下面哪项不是有关药用高分子材料的法规( ) A.《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B.《关于新药审批管理的若干补充规定》 C.《药品包装用材料容器管理办法(暂行)》 D.《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办法》 2.淀粉的改性产物可分为( ) A.羧甲基淀粉钠和可压性淀粉 B.羧甲基淀粉钠和支链淀粉 C.可压性淀粉和支链淀粉 D.直链淀粉和羧甲基淀粉钠 3.依据用途分,下列哪项不属于药用高分子材料( ) A.在传统剂型中应用的高分子材料 B.控释、缓释制剂和靶向制剂中应用的高分子材料 C.前体制剂中应用的高分子材料 D.包装用的材料 4.传统上片剂是用糖浆包衣,而薄膜包衣操作简单,高分子材料的衣膜只要加20-100um厚就具有作用,但不具有下列哪个作用?( ) A.封闭孔隙 B.增加药物生物利用度的作用 C.具有一定防潮作用 D.使粗糙表面光滑的作用 5.下列不属于水溶性包衣材料的是( ) A.海藻酸钠B.明胶C.桃胶D.虫胶 四.简答题 1.药用高分子材料学研究的任务是什么?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含答案)

1.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通常是使固体状态(粉状或粒状)、糊状或溶液状态的高分子化合物熔融或变形,经过模具形成所摇的形状并保持其已经取得的形状,最终得到制品的工艺过程。 2.热塑性塑料:是指具有加热软化、冷却硬化特性的塑料(如:ABS、PP、POM、PC、PS、PVC、PA、PMMA等),它可以再回收利用。具有可塑性可逆 热固性塑料:是指受热或其他条件下能固化或具有不溶(熔)特性的塑料(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氨基树脂、聚胺酯、发泡聚苯乙烯、不饱和聚酯树脂等)具有可塑性,是不可逆的、不能再回收利用。 3. 通用塑料:一般是指产量大、用途广、成型性好、价格便宜的塑料 工程塑料:指拉伸强度大于50MPa,冲击强度大于6KJ/m2,长期耐热温度超过100°C 的、刚性好、蠕变小、自润滑、电绝缘、耐腐蚀等的、可代替金属用作结构件的塑料. 4.可挤压性:材料受挤压作用形变时,获取和保持形状的能力。 可模塑性:材料在温度和压力作用下,产生形变和在模具中模制成型的能力。 可延展性:材科在一个或两个万向上受到压延或拉伸的形变能力。 可纺性:材料通过成型而形成连续固态纤维的能力。 5.塑化效率:高分子化合物达到某一柔软程度时增塑剂的用量定义为增塑剂的塑化效率。定义DOP的效率值为标准1,小于1的则较有效,大于1的较差. 6.稳定流动:凡在输送通道中流动时,流体在任何部位的流动状况及一切影响流体流动的因素不随时间而变化,此种流动称为稳定流动。 不稳定流动:凡流体在输送通道中流动时,其流动状况及影响流动的各种因素都随时间而变化,此种流动称之不稳定流动。 7. 等温流动是指流体各处的温度保持不变情况下的流动。(在等温流动情况下,流体与外界可以进行热量传递,但传入和输出的热量应保持相等) 不等温流动:在塑料成型的实际条件下,由于成型工艺要求将流道各区域控制在不同的温度下:而且由于粘性流动过程中有生热和热效应,这些都使其在流道径向和轴向存在一定的温度差,因此聚合物流体的流动一般均呈现非等温状态。 8. 熔体破裂: 聚合物在挤出或注射成型时,在流体剪切速率较低时经口模或浇口挤出物具有光滑的表面和均匀的形状。当剪切速率或剪切应力增加到一定值时,在挤出物表面失去光泽且表面粗糙,类似于“橘皮纹”。剪切速率再增加时表面更粗糙不平。在挤出物的周向出现波纹,此种现象成为“鲨鱼皮”。当挤出速率再增加时,挤出物表面出现众多的不规则的结节、扭曲或竹节纹,甚至支离和断裂成碎片或柱段,这种现象统称为熔体破裂. 9. 离模膨胀:聚合物熔体挤出后的截面积远比口模截面积大。此种现象称之为巴拉斯效应,也成为离模效应。离模膨胀依赖于熔体在流动期间可恢复的弹性变形。有如下三种定性的解释:取向效应、弹性变形效应(或称记忆效应)、正应力效应。 10. 均匀程度指混人物所占物料的比率与理论或总体比率的差异。 分散程度指混合体系中各个混人组分的粒子在混合后的破碎程度。破碎度大。粒径小,起分散程度就高;反之。粒径大,破碎程度小,则分散的不好 11. 塑炼:为了满足各种加工工艺的要求,必须使生胶由强韧的弹性状态变成柔软而具有可塑性的状态,这种使弹性生胶变成可塑状态的工艺过程称作塑炼。 混炼就是将各种配合剂与可塑度合乎要求的生胶或塑炼胶在机械作用下混合均匀,制成混炼胶的过程。 12. 固化速率:是以热固性塑料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压制标准试样时,使制品的物理机械性能达到最佳值所需的时间与标准试件的厚度的比值(s/mm厚度)来表示,此值愈小,固化速率愈大。 13.成型收缩率:在常温常压下,模具型腔的单向尺寸L 。和制品相应的单向尺寸L之差与

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

实训1 海带中海藻酸钠的提取 1.实训目的 1.1巩固常用基本仪器的操作 1.2巩固几种常用溶液的配制 1.3巩固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方法 1.4掌握EDTA测定溶液中钙离子的测定 1.5掌握茚三酮溶液与蛋白质颜色反应的原理和方法 1.6掌握从虾壳中提取甲壳素的原理和方法 2.实训原理 甲壳素的提取方法主要有酸碱法、EDTA脱钙法和酸碱交替法等,其中酸碱交替法具有可提高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短,无需脱色处理等优点而为本文采用。 原理:盐酸处理溶去其中的碳酸钙;碱煮处理去除与甲壳素共价交联的蛋白质;虾壳中含有的虾红素在碱煮过后,仍有大部分存在,故甲壳素显现红色,须用氧化还原的方法来处理虾红素。 3.实训原料、仪器、药品 3.1实训材料 虾壳、蟹壳 3.2实训仪器 序号名称规格数量备注 1 烧杯100、250 、500 mL 10、5、5个按顺序 2 锥形瓶250mL 6个 3 移液管5、10、25、50mL 各一支

4 容量瓶100、250mL 各3个 5 酸性滴定管25mL 一支 6 数显恒温水浴箱一台 7 电子天平 8 电热恒温烘干箱 9 玻璃棒数支 10 滤纸若干 11 量筒10、50、100mL 各一支 3.3实训药品 序号名称规格数量备注 1 浓盐酸(体积百分数 为35~38%) 2 NaOH 3 30%过氧化氢 4 高锰酸钾 5 亚硫酸氢钠 6 酸性络蓝K K—B指示剂的 7 萘酚绿B 配制 8 EDTA EDTA的配制与 9 ZnO 滴定 10 氨水(1:1) 11 1%的铬黑T(EBT) 12 茚三酮配制1%茚三酮 13 氯化亚锡 溶液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试题86835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个不是体内可吸收聚合物(D)P222 A.PAG B.PLA C.PCL D.PEG 2、下列哪个不是氨基酸类聚合物(D)P226 A.聚氨基酸 B.酸性聚氨基酸 C.氨基酸共聚物 D.氨基酸缩合物 3、下列关于二甲基硅油说法不正确的是(B)P231 A.具有优良耐氧化性 B.无色或淡黄色的透明油状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C.是一系列不同黏度的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二氧基硅氧烷总称 D.有很好的消泡和润滑作用 4、离子交换反应进行的速度与程度受到结构参数影响,下列哪项不是影响其反应速度与程度的结构参数(C)P233 A.酸碱性 B.交换容量 C.溶解度 D.交联度 5、下列属于制备PGA的方法有(A)P221 A.一氧化碳甲醛共聚法 B.NCA法 C.活性脂法 D.发酵法 6、下列关于PLA及PLGA的说法错误的是(C)P222 A.PLA及PLGA降解均属于水解反应 B PLA及PLGA降解速度随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减小 C. .PLA在降解初期,其材料的外形和重量有明显变化 D. PLA及PLGA制备中均可利用羟基铝作催化剂 7、下列不属于硅橡胶特点的是(C)P232 A.耐温性 B.耐氧化 C.亲水性 D.透过性 8、下列关于疏水线性聚磷腈应用错误的是(D)P229 A.蓄积式埋植剂 B.均混式埋植剂 C.均混式微球制剂 D.水凝胶释药基质 9、聚酸酐的合成方法不包括(C)P227 A.熔融缩聚法 B.溶液缩聚法 C.界面开环法 D.开环缩聚法 10、下列为增大硅橡胶膜弹性的物质为(B) A.PEG B.二氧化钛 C.乳糖 D.甘油 11、(A )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塑料。 A聚乙烯B聚丙烯C聚氯乙烯D聚苯乙烯 12、(A )无毒,是药品和食品包装最常用的材料。 A聚乙烯B聚丙烯C聚氯乙烯D聚苯乙烯 二、判断题 1、PACA可用于眼部给药,具有比普通滴眼液更长的消除半衰期。对P230 2、脂肪族聚酸酐降解比芳香族聚酸酐降解速度慢很多。 错,芳香族聚酸酐降解速度比脂肪族聚酸酐慢。P227 3、聚乙醇酸酯晶度高,不溶于所有有机溶剂。 错,不溶于常用有机溶剂,溶于三氯异丙醇。P221 4、硅橡胶压敏胶缩合过程的交联可发生线形聚硅氧烷链之间,也可发生在硅树 胶与线形大分子之间,不可发生在硅树脂与硅树胶之间。 错,也可发生在硅树脂与硅树胶之间。P243 5、为避免聚氰基丙烯酸酯降解,可将其溶解于DMF中。

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艺学期末考试复习

名词解释: 1.降解:聚合物在成型、贮存或使用过程中,因外界因素如物理的(热、力、光、电、超声波、核辐射等),化学的(氧、水、酸、碱、胺等)及生物的(霉菌、昆虫等)等作用下所发生的聚合度减少的过程。 2.比热容单位质量材料升高1度时所需的热量,单位KJ/Kg.K 3.表观密度指料粒在无外压力下包含空隙时的密度 4.解取向:在热的作用下取向的大分子链趋向紊乱无序的自发过程称为解取向。 5.拉伸取向:大分子链、链段等结构单元在拉伸应力作用下沿受力方向的取向。 6.偶联剂:增强塑料中,能提高树脂和增强材料界面结合力的化学物质. 偶联剂分子是一类多官能团物质,它的一端可与无机物表面的化学基团反应,形成牢固的化学键合,另一端则有亲有机物的性质,可与有机物分子反应或物理缠绕,从而把两种性质不同的材料牢固结合起来。 7.抗静电剂:是一类能够降低塑料表面电阻率,增大漏电速率,使静电不能在塑料表面积累的化合物. 8.注射速率:指注射机单位时间内的最大注射量,是螺杆的横截面积与其前进速度的乘积. 9.挤出胀大:亦称出口膨胀,是指塑料熔体被强迫挤出口模时,挤出物尺寸大于口模尺寸,截面形状也发生变化的现象。 10压延效应:是将接近粘流温度的物料通过一系列相向旋转着的平行辊筒的间隙,使其受到挤压或延展作用,成为具有一定厚度和宽度的薄片状制品。 1.熔点Tm 是指结晶性聚合物中大分子链从有序状态转变到无序粘流态所需要的温度。 2结晶度 不完全结晶的高聚物中晶相所占的质量分数或体积分数。 3.取向 高聚物分子和某些纤维状填料,在成型过程中由于受到剪切流动(剪切应力)或受力拉伸时而沿受力方向作平行排列的现象。 4.等规度 聚合物中等规异构体所占比例称为等规指数,又称等规度。 5固化速率:是热固性塑料成型时特有的也是最重要的工艺性能.它衡量热固性塑料成型时化学反应的速度 等规指数:聚合物中等规异构体所占的比例。 比热容:单位质量材料升高1℃时所需要的热量,单位为KJ/Kg?K。 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在一定的温度和载荷下,熔体每10分钟从标准的测定仪所挤出的物料质量,单位g/10min。 热塑性塑料:加热时可以变软以至熔融流动并可塑制成一定形状,冷却后固化定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考试试题2讲课教案

药用高分子材料第三章一.选择题 1聚合物相对分子量大溶解度 ——交联聚合物交联度大溶胀度 —— () A 小,大B小,小 C 大,大 D小,小 P58 2在聚合物和溶剂体系的电子受体的强弱顺序() A –SO 2OH>C 6 H 4 OH>--COOH>CHCN B –SO 2OH>CHCN >--COOH>C 6 H 4 OH C–SO 2OH>--COOH>C 6 H 4 OH>CHCN D--COOH>–SO 2OH> C 6 H 4 OH>CHCN P62 3在聚合物和溶剂体系的电子给体基团的强弱顺序() A --CH 2NH 2 >C 6 H 4 NH 2 >CONH>--CH 2 OCH 2 B C 6H 4 NH 2 --CH 2 NH 2 >CONH>--CH 2 OCH 2 C C 6H 4 NH 2 >--CH 2 NH 2 >--CH 2 OCH 2 >CONH D C 6H 4 NH 2 ->CONH>--CH 2 NH 2 >--CH 2 OCH 2 P62 4聚合物的渗透性及透气性手聚合物的结构和物理状态影响较大,下列哪项不属于其影响因素() A温度B分子质量 C极性 D物质分子大小 P63 5相对分子量较高的聚合物,黏度较 ——,熔融指数较 —— () A大,高 B 小,高 C大,低 D小,低 P69 6药物由装置的扩散过程步骤应为() (1)药物由聚合物解吸附 (2)药物扩散进入体液或介质 (3)药物由于存在浓度梯度,药物分子扩散通过聚合物屏障 (4)药物溶出冰进入周围的聚合物或孔隙 A(1)(3)(2)(4) B(3)(2)(4)(1) C(4)(3)(2)(1) D(1)(2)(3)(4) P73 7下列哪项不是影响水凝胶形成的主要因素() A 浓度 B温度 C 电解质D溶解度 P79 8电解质对胶凝的影响比较复杂,盐的浓度较大时,下列哪项可以加速凝胶() A Ba2+ B Cl_ C I_ D SCN_ P79 9电解质对胶凝的影响比较复杂,盐的浓度较大时,下列哪项可以阻滞凝胶() A Ba2+ B Cl_ C SO 4 2-- D SCN_P79 10生物黏附性形成的理论中常被提及的有扩散理论,电子理论,润湿理论,断裂理论,吸附理论,在药物制剂中,哪3种理论具有特殊意义() A润湿理论,断裂理论, 扩散理论 B扩散理论,电子理论,润湿理论 C润湿理论,断裂理论,吸附理论 D扩散理论,断裂理论, 吸附理论 P88 答案 1—5 BCABC 6—10 CDBDA 11 、聚合物溶解必要条件是( ) A 、吉布斯自由能变化(△ Gm)小于零。

高分子成型工艺

高分子材料:是一定配合的高分子化合物(即高聚物,由主要成分树脂或橡胶和次要成分添 加剂组成)在成型设备中,受一定温度和压力的作用熔融塑化,然后通过模塑制成一定形状, 冷却后在常温下能保持既定形状的材料制品。 塑料:以树脂(或在加工过程中用单体直接聚合)为主要成分,以增塑剂、填充剂、润滑剂、 着色剂等添加剂为辅助成分,在加工过程中能流动成型的材料。 橡胶:室温下具有高弹性的高分子化合物,经在适当配合剂存在下,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硫 化(交联)而制得的弹性体材料。化学纤维: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的总称,用以替代天然纤维制造各种织物。 前者是纤维素和蛋白质改性而成;后者由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经纺丝而成。 添加剂(助剂):是为了改善高分子材料加工性能和制品的使用性能而使用的辅助材料,作 为制品的次要成分同样是必不可少的。按高聚物几何构型分:线型高聚物、(支链型高聚物)、体型高聚物。 交联:聚合物的成型过程,形成三向网状结构的反应称为交联。 线性聚合物的聚集态与成型过程的关系(示意图):P8…… 处于玻璃化温度Tg 以下的聚合物为坚硬固体;在Tg 以上的高弹态,聚合物模量减少很多, 形变能力显著增大,但形变仍是可逆的;高弹态的上限温度是Tf ,由Tf (或Tm )开始聚合 物转变为黏流态,通常又将这种液体状态的聚合物称为溶体。高分子材料的成型四性能:可挤压性,可模塑性,可纺性,可延性。 聚合物的黏弹性形变与成型条件的关系: 成型过程线型聚合物的总形变γ可以看成是普弹形变γE 、高弹形变γH 和黏性形变γV 三部分所组成: σ为外作用力;t 为外力作用时间;E1和E2分别为聚合物的普弹形变模量和高弹形变模量;η2和η3分别表示聚合物高弹形变和黏弹形变时的黏度。影响聚合物剪切黏度的因素: ①聚合物分子结构对黏度的影响 a 链结构的影响 聚合物分子链柔性越大,缠结点越多,链的解缠和滑移越困难,聚合物流动时非牛顿性越强。 b 平均分子量的影响 聚合物的黏性流动主要是分子链之间发生的相对位移。因此平均分子量越大,流动性差,黏 度较大。反之,黏度较低些。c 分子量分布的影响 平均分子量相同、分子量分布不同时,聚合 物熔体的黏度随分子量分布宽度而迅速下降, 其流动行为表现出更多的非牛顿性。②温度对黏度的影响 高聚物的黏度像一般液体那样,是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 ③剪切速率对黏度的影响 绝大多数高聚物熔体都属于假塑性流体,这类流体的特征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随剪 切速率的增加,熔体黏度下降,故又称剪切变稀流体。④压力对黏度的影响 体积压缩引起自由体积减少,分子间距离缩小,将导致流体的黏度增加,流动性降低。 ⑤添加剂的影响 a 增塑剂:加入增塑剂会降低成型过程中熔体的黏度。 b 润滑剂:聚合物加入润滑剂可以改善流动性。 c 填充剂:填充剂的加入,一般会使聚合物的流动性降低。 加热效率出发,分析柱塞式注射机上使用分流梭的原因? t e E E t E V H E 321)1(22ησσσγγγγη+-+=++=-

药用高分子材料各章习题(答案版)

《绪论》 一、名词解释 药用辅料:广义上指的是能将药理活性物质制备成药物制剂的各种添加剂 药用高分子辅料:具有高分子特征的药用辅料 二.填空题 1 .药用辅料广义上指的是能将药理活性物质制备成药物制剂的各种添加剂,其中具有高分子特征的辅料,一般被称为药用高分子辅料。 2 .辅料有可能改变药物从制剂中释放的速度或稳定性,从而影响其生物利用度。 3 .高分子材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高分子材料学的①最基本理论和药剂学中常用的高分子材料的②结构,③物理化学性质,④性能及用途,⑤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基本知识来理解和研究高分子材料在一般药物制剂、控释制剂及缓释制剂中的应用。 4.药用高分子辅料在药用辅料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现代的制剂工业,从包装到复杂的药物传递系统的制备,都离不开高分子材料,其品种规格的多样化和应用的广泛性表明它的重要性。 三.选择题 1 .下面哪项不是有关药用高分子材料的法规(D) A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B .《关于新药审批管理的若干补充规定》 C .《药品包装用材料容器管理办法(暂行)》 D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办法》 2 .依据用途分,下列哪项不属于药用高分子材料(C) A .在传统剂型中应用的高分子材料 B .控释、缓释制剂和靶向制剂中应用的高分子材料 C .前体制剂中应用的高分子材料 D 包装用的材料 四.简答题 1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研究的任务是什么? 答:( 1 )高分子材料的一般知识,如命名、分类、化学结构;高分子的合成反应及化学反应(缩聚、加聚、共聚、聚合物的改性与老化);高分子材料的化学特性和物理、力学性能。 2 .药用辅料是在药物制剂中经过合理的安全评价的不包括生理有效成分或前体的组分,它的作用有哪些? 答:( 1 )在药物制剂制备过程中有利于成品的加工 ( 2 )加强药物制剂稳定性,提高生物利用度或病人的顺应性。 ( 3 )有助于从外观鉴别药物制剂。 ( 4 )增强药物制剂在贮藏或应用时的安全和有效。 3 高分子材料作为药物载体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答(1 )适宜的载药能力; ( 2 )载药后有适宜的释药能力; ( 3 )无毒、无抗原性,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 4 )为适应制剂加工成型的要求,还需具备适宜的分子量和物理化学性质。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塑料成型工艺学考试复习题精修订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塑料成型工艺学考试复习 题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挤出1.以硬质PVC为例说明管材挤出成型加工工艺及其特点以及影响因素(10 分) 2. 答:挤出工艺:物料经挤出机塑化、机头口模成型后,经定型装置冷却定型、冷却水槽冷却、牵引、切割,得到管材制品。(3分) 特点:①口模横截面积不能大于挤出机料筒横截面积的40%。②挤出机头有直通式和偏移式两类,后者只用于内径尺寸要求精确的产品,很少采用。③定径套内径略大于管材外径;机头上调节螺钉可调节管材同心度;牵引速度可调节管材尺寸;(4分)④PVC,粘度大,流动性差,热稳定性差;生成热多,结合缝不易愈合,管材易定型。(3分)。 影响因素:温度、螺杆转速及冷却、牵引速度、压缩空气 3.简述挤出成型原理并讨论提高加料段固体输送速率的措施。 4. 原理:粉(粒)料,加入挤出机经①加热、塑化成熔体,再经机头口模②流动成型成连续体,最后经冷却装置③冷却定型成制品。(4分)。措施:提高螺杆转速,提高料筒内表面摩擦系数fb,降低螺杆外表面摩擦系数fs(4分)。 5.简述管材挤出的工艺过程及管材挤出的定径方法。 6. 答:管材挤出的基本工艺是:物料经挤出机塑化、机头口模成型后,经定型装置冷却定型、冷却水槽冷却、牵引、切割,得到管材制品。(3分)(4分) 管材的内外径应分别等于管芯的外径和口模的内径。管材挤出的定径方法分为定内径和定外径两种。(2分) 外径定型是使挤出的管子的外壁与定径套的内壁相接触而起定型作用的,为此,可用向管内通入压缩空气的内压法或在管子外壁抽真空法来实现外径定型。(2分) 内径定型法是将定径套装于挤出的塑料管内,即使挤出管子的内壁与定径套的外壁相接触, 在定径套内通以冷水对管子冷却定径。(2分)

高分子成型加工

合肥学院 Hefei University 高分子成型加工论文 学号: 1203012024 姓名:安绵伟 专业: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 系别:化工系 摘要: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加工方法繁多,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加工方

法,同一种材料也可能对应好几种方法。本文主要讨论了塑料成型加工技术的现状,介绍了挤出成型加工工艺原理与技术特点,综述了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的新进展。 关键词:塑料,挤出,成型 1 前言 随着工业化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塑料产品种类和质量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高分子材料是通过制造成各种制品来实现其使用价值的,因此从应用角度来讲,以对高分子材料赋予形状为主要目的成型加工技术有着重要的意义。高分子材料的主要成型方法有挤出成型、注射成型、吹塑成型、压延成型等,本文主要介绍了挤出成型加工技术的最新进展。 2 挤出成型 挤出成型在塑料加工中又称为挤塑,在非橡胶挤出机加工中利用液压机压力于模具本身的挤出称压出。是指物料通过挤出机料筒和螺杆间的作用,边受热塑化,边被螺杆向前推送,连续通过机头而制成各种截面制品或半制品的一种加工方法。该工艺主要用于热塑性塑料制品的成型。挤出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1]。 图1热固性塑料模压成型工艺流程 挤出成型主要包括加料、塑化、成型、定型等过程。要获得外观和内在质量均优良的型材制品,是与原材料配方、挤出设备水平、机头模具设计与加工精度、型材断面结构设计及挤出成型工艺条件等分不开的。挤出成型工艺参数的控制包括成型温度、挤出机工作压力、螺杆转速、挤出速度、牵引速度、排气、加料速度及冷却定型等。挤出工艺条件又随挤出机的结构、塑料品种、制品类型、产品的质量要求等的不同而改变[2]。 2.1 共挤出技术 共挤出技术是用两台或者两台以上单螺杆挤出机或双螺杆挤出机将两种或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试题

1、下面哪像不是有关药用高分子材料学的法规() A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B 《关于新药审批的若干补充规定》 C 《药品包装用材料容器管理办法(暂行)》 D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办法》 2、淀粉的改性产物可分为() A 羧甲基淀粉钠和可压性淀粉 B 羧甲基淀粉和支链淀粉 C 可压性淀粉和支链淀粉 D 直链淀粉和羧甲基淀粉钠 3、依据用途分,下列哪项不属于药用高分子材料() A 在传统剂型中应用的高分子材料 B 控释、缓释制剂和靶向制剂中应用的高分子材料 C 前体制剂中应用的高分子材料 D 包装用材料 4、传统上片剂是用糖衣包浆,而薄膜包衣操作简单,高分子材料的衣膜只要加10-20μm厚就可以具有作用,但不具有下列哪个作用()A 封闭孔隙 B增加药物生物利用度的作用 C 具有一定的防潮作用 D 使粗糙表面光滑的作用 5、下列不属于水溶性包衣材料的是()

A海藻酸钠 B 明胶 C桃胶 D 虫胶 6 聚合物溶解的必要条件 A 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小于零 B 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大于零 C 吉布斯自由能变化等于零 D 以上都不正确 7 判断高分子材料的溶解度及相容性应遵循一定的原则,下列不正确 A 溶度参数相近原则 B 相似相容原则 C 聚合度大小原则 D 溶剂化原则 8 分子量分布的测量方法 A 气相色谱法 B 凝胶色谱法 C X-衍射 D 原子吸收光谱 9 水凝胶强烈的吸水能力是因结构中含有亲水基团,下列正确的 A -OH B -CH3 C -Cl D -NH2 10 这种聚合物的分子是不均一的,这种分子量的不均一性称为 A 多分散性 B 溶散性 C 触变性 D 高通量性 11 下列表示玻璃花转化温度正确的是 A TC max B Tm C Tg D Tf 12 高分子力学性质中,关于应力与应变的关系正确的是 A 弹性模量=应力/应变 B 弹性模量=应变/应力 C 硬度=应变/应变 D 硬度=应力/应力 13 药物分子通过聚合物的扩散,可用Fick第一定律来描述: J=D dc/dx 其中J表示为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复习题及答案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复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 1.由图形-非牛顿流体的应力-应变关系,可得出结论是(ABC ) A.剪应力和剪切速率间通常不呈比例关系; B.剪切粘度对剪切作用有依赖性; C.非牛顿性是粘性和弹性行为的综合; D.流动过程中只包含着不可逆形变 2.硫化时间以过氧化物耗尽为止来决定,一般可取预订温度下半衰期的(B)倍的时间。 A1-4 B.5-10 C.11-15 D.16-20 3. 流动中包括下述四种主要形式( ABCD ) A正流B逆流 C.横流 D.漏流 4. 天然胶采用开放式炼胶机混炼时,辊温50-60℃、用密炼机时采用一段法; 丁苯胶用密炼机混炼采用;氯丁胶采用开放式炼胶机混炼时,辊温40-50℃、用密炼机时采用;( D ) A 一段法;一段法 B 一段法;二段法 C 二段法;一段法 D 二段法;二段法 5. 氯丁胶采用()为硫化剂。( D ) A 氧化铜B氧化铁 C 氧化铝D氧化锌 1、聚合物在加工过程中的形变都是在(A )和(C )共同作用下,大分子( D )和( B ) 的结果。 A温度B进行重排C外力D 形变 4、聚合物分子量对材料热性能、加工性能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 A、软化温度降低B、成型收缩率降低C、粘度下降D、加工温度降低 5、同时改进塑料的流动性,减少或避免对设备的粘附,提高制品的表面光洁度助剂是(A ) A 润滑剂B增塑剂C 防老剂D偶联剂 2、下列是常用的硫化介质的有哪些(ABD) A饱和蒸汽B过热水C冷水D热空气 橡胶配方种类有哪些(BCD) A结构配方B基础配方C性能配方D生产配方 4、下列属于注射过程的是(ABCD) A脱模B塑化C注射D冷却 5、下列不属于单螺杆挤出机的基本结构的是(C) A传动部分B加料装置 C 切割装置D机头和口模 1、下面聚合物中拉伸变稀现象的聚合物有:( AB ) A.PP B.PE C. LDPE D.PS

高分子合成工艺学

第一章 1.高分子合成工艺学的主要任务。 将基本有机合成生产的单体,经聚合反应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为高分子合成材料成型提供基本原料。基本有机合成、高分子合成和高分子合成材料成型时密切相联系的三个部门。2.高分子材料的主要类型、品种及发展方向。 塑料。品种:通用塑料,工程塑料。发展方向:具有优异性能的高性能、耐高温塑料。 合成橡胶。品种:通用合成橡胶,特种合成橡胶。发展方向:通用橡胶主要替代部分天然橡胶产品,特种橡胶主要制造耐热、耐老化。耐油或耐腐蚀等特殊用途的橡胶产品。 合成纤维。品种:聚酯(涤纶纤维)、聚丙烯腈(腈纶纤维)、聚酰胺(棉纶纤维或尼龙纤维)等。发展方向:具有耐高温、耐腐蚀、或耐辐射的特种用途合成纤维。 3.工业生产中合成聚氯乙烯采用哪几种聚合方法,简单说明原因。 4.说明高分子合成材料的生产过程,各过程的特点及意义。 1、原料准备与精制过程。包括单体、溶剂。去离子水等原料的贮存。洗涤、精制、干燥、 调整浓度等过程与设备。 2、催化剂(引发剂)配制过程。包括聚合用催化剂、引发剂和辅助剂的制造、溶解、贮存、 调整浓度等过程与设备。 3、聚合反应过程包括聚合和以聚合釜为中心的热交换设备及反应物料输送过程与设备。 4、分离过程。包括未反应单体的回收、脱落溶剂、催化剂。脱除低聚物等过程与设备。 5、聚合物后处理过程包括聚合物的输送、干燥、造粒、均匀化、贮存、包装等过程与设备。 6、回收过程。主要是未反应单体和溶剂的回收与精制过程及设备。 第二章 1.石油裂解制烯烃的工艺过程。 液态烃在水蒸气存在下,于750~820?C高温热裂解为低级烯烃、二烯烃。为减少副反应,提高烯烃收率,液态烃在高温裂解区的停留时间仅0.2~0.5 s。 2、高分子合成材料的基本原料(乙烯、丙烯、丁二烯、苯乙烯)的来源及生产方法。 基本原料来源:石油、煤炭、植物及农副产品等。单体原料来源路线为:石油化工路线、煤炭路线和其他原料路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