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塑料PP在汽车内饰中应用的性能要求

合集下载

汽车用改性PP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汽车用改性PP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表1:发达国家汽车塑料品种比较 国 别 塑 料 品 种 德 国 PVC,PU,PP,PE,ABS 美 国 日 本 PU,PP,PE,PVC,ABS PVC,PP,PU,ABS,PE,*FRP
目前,发达汽车工业国家单车PP 材料的用量达到近 40kg,占整车塑料材料应用量的1/3,成为汽车上所有塑 料材料中用量最大的品种。 与汽车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德 国、美国、日本等国的汽车塑料用量已达到10%~15%,有 的甚至达到了20%以上。虽然各国使用的塑料品种不尽相同, 但大体相似。
与EPR和TPE共混
EPR :乙丙橡胶 TPE:热塑型弹性 体
增强:玻璃纤维 增强PP
2.3机械共混改性法——最常见的改性方法
机械共混改性法——利用溶度参数相近的两种或两种以上 的聚合物材料及助剂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机械掺混,得到 一种新材料的方法。 优点:投资少、见效快,材料性能设计自由度大 PP 材料的共混改性:
表4 :国内引进车型典型零件用改性PP 材料技术要求 项 目
拉伸强度 弯曲强度 弯曲模量
单 位
MPa MPa MPa
保险杠
15 20 900 350 =4级 ——
仪表板
20 25 1800 120 =4级 ——
护风圈
25 40 2500 30 —— 无粉化、龟 裂等异常
发动机 风 扇
50 70 4000 80 —— 无粉化、龟 裂等异常
4.3 改善大型塑料制品用材料的加工工艺性
降解母粒的用途——化学调节法提高材料流动性 P P 材料在改性过程中加入了相当数量的橡胶增韧剂及 无机填充物,造成材料的流动性大幅度下降,而仪表板、 保 险杠等制品体积大、形状复杂、模具流程长,要求材料具 有 良好的流动性。 在共混物中加入经过氧化物处理过的降解母粒,既可保 降解母粒的作用原理: 证材料的力学性能,又可提高材料的流动性。 过氧化物是PP 塑料常用的分子量调节剂,其作用是切 断较长的PP 分子链,使PP 发生部分降解,并使分子量分 布变窄,从而改善共混物的流动性。通过上述方案的采用, 使得仪表板、保险杠等零件用材料的流动性大大提高。

改性pp材料

改性pp材料

改性pp材料改性PP材料。

改性PP材料是指通过在聚丙烯(PP)基础材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改性剂,以改善PP材料的性能和加工工艺。

改性PP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化学稳定性和加工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电子、建筑等领域。

本文将从改性PP材料的种类、性能及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改性PP材料的种类。

1.增韧改性PP材料。

增韧改性PP材料是通过在PP基础材料中添加增韧剂,如SEBS、EPDM等,以提高PP材料的韧性和抗冲击性能。

这种改性PP材料不仅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还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候性,适用于汽车保险杠、家电外壳等领域。

2.增强改性PP材料。

增强改性PP材料是在PP基础材料中添加增强剂,如玻璃纤维、碳纤维等,以提高PP材料的强度和刚性。

这种改性PP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适用于汽车零部件、工业零配件等领域。

3.耐热改性PP材料。

耐热改性PP材料是通过在PP基础材料中添加耐热剂,如热稳定剂、阻燃剂等,以提高PP材料的耐高温性能。

这种改性PP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和阻燃性能,适用于电子电器、建筑材料等领域。

二、改性PP材料的性能。

1.力学性能。

改性PP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包括抗拉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等,能够满足不同领域的工程要求。

2.热稳定性。

改性PP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够在高温环境下保持稳定的物理性能,适用于高温工艺加工。

3.耐候性。

改性PP材料具有良好的耐候性,能够在户外环境中长期使用而不发生老化、变色等现象。

4.加工性能。

改性PP材料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能够通过注塑、挤出、吹塑等工艺加工成型,适用于各种复杂形状的制品生产。

三、改性PP材料的应用领域。

1.汽车领域。

改性PP材料在汽车外饰件、内饰件、发动机舱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汽车保险杠、车灯支架、仪表盘等。

2.家电领域。

改性PP材料在家电外壳、零部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洗衣机外壳、冰箱把手、空调面板等。

Q-FPT 4001005-2012 汽车用聚丙烯材料要求 

Q-FPT 4001005-2012 汽车用聚丙烯材料要求 

Q/FPT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FPT 4001005—20122012-08-10发布2012-09-01实施前言本标准是根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工程研究总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工程研究总院分析中心材料工程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尚红波、王洪杰。

本标准于2012年9月首次颁布。

本标准由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工程研究总院分析中心材料工程所负责解释。

汽车用聚丙烯材料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用聚丙烯类材料分类、性能要求和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汽车制品用聚丙烯类材料的性能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均适用于本文件。

GB 8410 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GB/T 26988 汽车部件可回收利用性标识的规定Q/FT A144 汽车内饰件冷凝组分试验方法Q/FT A146 汽车内饰件甲醛含量试验方法Q/FT A148 汽车内饰件有机物散发试验方法Q/FT A201 汽车内饰材料气味性的测试方法Q/FT B212 常用非金属件的材料标识和标记Q/FT T007 汽车产品禁限用物质检测方法Q/FT T013 汽车产品中禁/限用物质限值要求Q/FPT 4002001 落球冲击测试方法Q/FPT 4002003 内饰塑料件耐刮擦性测试方法Q/FPT 4002004 汽车内部非金属部件及材料氙灯老化试验方法Q/FPT 4005001 汽车外购件概述:首批供货和更改的批准ISO 75-2 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2部分:塑料、硬橡胶和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ISO 105-A02 织品色牢度试验第A02部分:颜色变化评定用灰度标ISO 178 塑料弯曲性能的测定ISO 180 塑料悬臂梁冲击强度的测定ISO 291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ISO 527-2 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模塑和挤塑料的试验条件ISO 1133 塑料热塑性塑料的熔化质量流速和熔化体积流速的测定ISO 1172 纺织玻璃纤维和矿物添充物含量的测定.煅烧法ISO 1183-1 塑料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第1部分浸渍法、液体比重瓶法和滴定法ISO 2039-1 塑料硬度测定球压痕法ISO 3451-1 灰分的测定第1部分:通用方法SAE J2527 用可控制不发光的水冷氙弧灯进行汽车外饰件的快速暴露试验3 材料分类材料分类见表1。

汽车内外饰件塑料材料分类及性能

汽车内外饰件塑料材料分类及性能

汽车内外饰件塑料材料分类及性能首先,聚丙烯(PP)是最常用的汽车塑料材料之一,具有良好的韧性、抗冲击性和耐候性,同时还具有较高的耐化学腐蚀性。

聚丙烯制成的内饰件可以用于制造仪表板、门板、中央控制面板等。

聚丙烯也常用于制造外饰件,如车身侧裙板、前后保险杠等。

聚丙烯具有较好的成本效益,而且对环境友好。

其次,聚乙烯(PE)也是一种常用的汽车塑料材料。

聚乙烯具有较高的耐冲击性和拉伸强度,耐化学腐蚀性能也很好。

由聚乙烯制成的内饰件可以用于制造座椅背板、储物箱等。

聚乙烯制成的外饰件主要是车身包围材料、车顶行李架等。

聚乙烯具有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耐用性。

聚氯乙烯(PVC)是一种常用的汽车塑料材料,具有较高的耐燃性和耐化学腐蚀性。

PVC制成的内饰件通常用于制造门内饰板、车顶内饰板等。

PVC制成的外饰件主要是车顶包围材料、车顶行李架等。

PVC材料成本相对较低,且可塑性好,容易加工成形。

聚氨酯(PU)是一种具有较高强度和韧性的汽车塑料材料。

聚氨酯制成的内饰件主要用于制造座椅、把手等。

聚氨酯也常用于制造外饰件,如车顶行李架、车顶包围材料等。

聚氨酯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候性。

工程塑料(如ABS、PC、PA等)在汽车内外饰件中也得到广泛应用。

ABS具有较高的耐冲击性和耐磨性,常用于制造仪表板、门板、把手等。

PC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热稳定性,常用于制造灯具、后视镜壳体等。

PA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耐冲击性,常用于制造座椅骨架、储物箱等。

除了上述材料,还有一些特殊的塑料材料也广泛应用于汽车内外饰件中。

例如柔性PVC用于制造汽车座椅面料,聚碳酸酯(PC)用于制造汽车车窗玻璃,三元乙丙橡胶(EPDM)用于汽车密封条等等。

综上所述,汽车内外饰件塑料材料具有多种分类及性能。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优势和适用性,汽车制造商在选择材料时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和功能来选取合适的塑料材料。

聚丙烯塑料的改性及应用

聚丙烯塑料的改性及应用

聚丙烯塑料的改性及应用概述聚丙烯(Polypropylene,简称PP)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材料,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强度和耐化学腐蚀性。

然而,聚丙烯在某些方面的性能还有待改善。

改性聚丙烯通过添加不同的添加剂、改变配方比例或改变加工工艺等方式,改善了聚丙烯的某些性能,扩展了其应用范围。

本文将介绍聚丙烯塑料的改性方法及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聚丙烯塑料的改性方法1. 添加剂改性添加剂改性是最常见的一种聚丙烯塑料改性方法。

通过向聚丙烯中添加不同的添加剂,可以改变聚丙烯的物理、化学性能,提高其加工性能和耐候性。

常见的添加剂包括: - 填充剂:如碳酸钙、滑石粉等,可以提高聚丙烯的刚性和抗冲击性; - 阻燃剂:如氯化磷、硫酸铵等,可以提高聚丙烯的阻燃性能; - 稳定剂:如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等,可以提高聚丙烯的耐氧化和耐候性; - 助剂:如流动剂、增韧剂等,可以改善聚丙烯的加工性能。

2. 共混改性通过与其他聚合物进行混合,可以改善聚丙烯的性能。

常见的共混改性方法有物理共混和化学共混两种。

•物理共混:将聚丙烯与其他聚合物机械混合,形成共混体系。

物理共混可以改善聚丙烯的强度、韧性和耐热性。

•化学共混:通过共聚反应或交联反应,将聚丙烯与其他聚合物进行化学结合。

化学共混可以显著改善聚丙烯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和耐化学性。

3. 改变配方比例通过改变聚丙烯的配方比例,如增加共聚单体的含量、调节分子量分布等方式,可以改变聚丙烯的结晶度、熔体流动性和力学性能。

•增加共聚单体含量:在聚丙烯的聚合过程中,加入适量的共聚单体,如丙烯酸、丙烯酸酯等,可以改善聚丙烯的柔韧性、降低结晶度。

•调节分子量分布:通过控制聚合反应条件,可以得到不同分子量分布的聚丙烯,从而改善聚丙烯的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

聚丙烯塑料的应用领域聚丙烯的优良性能使其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1. 包装行业聚丙烯具有较高的刚性和抗冲击性,被广泛用于包装行业。

聚丙烯制成的塑料包装材料可以应用于食品包装、医药包装、化妆品包装等领域。

改性PP塑料的特点与应用

改性PP塑料的特点与应用

改性PP塑料的特点与应用PP塑料具有密度低、耐化学性好、价格低、优良的综合性能等特点,经过功能化改性之后,广泛应用于家电领域。

PP塑料即聚丙烯,由丙烯聚合而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

聚丙烯为无毒、无臭、无味的乳白色高结晶的聚合物,密度只有0. 90~0. 91g/cm³,是目前所有塑料中最轻的品种之一。

它对水特别稳定,在水中的吸水率仅为0. 01%,分子量约8万-15万。

成型性好,但因收缩率大(为1%~2.5%),厚壁制品易凹陷,对一些尺寸精度较高零件,很难于达到要求,制品表面光泽好。

共聚物型的PP塑料有较低的热变形温度(100℃)、低透明度、低光泽度、低刚性,但是有更强的抗冲击强度。

PP塑料的维卡软化温度为150℃。

由于结晶度较高,这种材料的表面刚度和抗划痕特性很好。

PP塑料不存在环境应力开裂问题。

PP塑料通过改性,可制成高光泽PP、耐热PP、高抗冲PP、增强PP、抗菌PP、抗静电PP、抗染色PP、耐候PP、无卤阻燃PP、环保阻燃PP、非填充PP等,根据功能化分,可有防蟑螂防属咬PP、易清洁PP等。

不同功能性质的改性PP料,在具体的应用也不相同。

防蟑螂、防鼠咬PP塑料防蟑螂、防鼠咬PP塑料通过针对对蟑螂和老鼠的味觉和嗅觉的刺激从而达到防治其对电器的危害。

主要应用于电磁炉等电器。

易清洁改性PP塑料易清洁改性PP塑料是通过向传统的PP塑料中引入低表面活性能物质,提升水与油在材料表面的接触角,形成超疏水表面,成为具有防污易清洁能力的PP塑料,广泛应用于电饭煲、电压力锅、电磁炉、微波炉、油烟机等厨房电器的外观部件上,改善普通PP塑料在厨房环境中易变脏、清理困难等问题。

高光泽PP塑料高光泽PP材料具有卓越的美学效果和优异的外观,主要应用在小机电外壳,如电饭煲、豆浆、机电水壶、洗衣机、冰箱、个人护理、压力锅、电磁炉、洗碗机、空调、电烫斗等等。

抗染色PP塑料为降低成本,洗碗机或果汁机等家电的内胆材料大都采用改性PP塑料生产,多次使用后,内胆容易显脏。

汽车内外饰件塑料材料分类及性能

汽车内外饰件塑料材料分类及性能

汽车内外饰件塑料材料分类及性能随着汽车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塑料材料在汽车内外饰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塑料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成型性能,还能够满足汽车零部件的各种性能要求,例如轻量化、耐久性、耐候性和安全性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汽车内外饰件中常见的塑料材料分类及它们的性能。

1.聚丙烯(PP)聚丙烯是一种常用的汽车内外饰件材料,它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耐候性和抗紫外线性能,还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冲击强度。

聚丙烯通常用来制造汽车的保险杠、车门饰条等外饰件。

2.聚氯乙烯(PVC)聚氯乙烯是一种常用的汽车内饰件材料,它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和可塑性,同时还有良好的耐候性和抗紫外线性能。

聚氯乙烯可以制成汽车座椅、车顶衬板等内饰件。

3.聚碳酸酯(PC)聚碳酸酯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工程塑料,它具有优异的耐冲击性、耐候性和耐高温性能,同时还具有良好的透明度。

聚碳酸酯通常用来制造汽车的前挡风玻璃、后窗玻璃等外饰件。

4.聚苯乙烯(PS)聚苯乙烯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材料,它具有良好的韧性和耐冲击性,同时还有良好的成型性能。

聚苯乙烯通常用来制造汽车的内饰件,如仪表板、门板等。

5.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透明塑料,它具有良好的耐候性、耐化学性和耐冲击性。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通常用来制造汽车的车灯罩、后视镜等外饰件。

6.聚酰胺(PA)聚酰胺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工程塑料,它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化学性和耐撞击性。

聚酰胺通常用来制造汽车的引擎盖、发动机罩等外饰件。

除了上述常见的塑料材料外,还有许多其他材料,如聚酯、聚丁烯酸酯(CAB)和聚碳酸酯醚(PBT)等。

每种材料都有自己独特的特性和优点,适用于不同的饰件。

汽车内外饰件塑料材料的选择需要考虑到材料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成本和可持续性等因素。

总之,汽车内外饰件塑料材料的分类及性能多种多样,每种材料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能够满足不同汽车零部件的性能要求。

随着科技的进步,塑料材料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将不断发展和完善。

汽车内外饰件塑料的选用

汽车内外饰件塑料的选用

汽车内外饰件塑料的选用在汽车制造过程中,塑料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的内外饰件中。

选择合适的塑料材料能够提升汽车的整体性能和质量,同时降低制造成本。

下面将讨论几种常见的汽车内外饰件塑料材料以及选用的考虑因素。

1.聚丙烯(PP):聚丙烯是一种常用的汽车内外饰件塑料材料。

它具有优异的耐化学品、耐磨损和耐热性能。

此外,聚丙烯还具有低密度、高强度和良好的冲击韧性。

因此,它常被用于制造汽车的保险杠、车门饰板和内饰件等。

2.聚氯乙烯(PVC):聚氯乙烯是另一种常见的汽车内外饰件塑料材料。

它具有良好的电气绝缘性能和耐化学品腐蚀性能。

此外,聚氯乙烯还可以通过添加剂改善其耐平庸性和耐候性。

因此,它常被用于制造汽车的线束、内饰件、座椅和天窗等。

3.聚碳酸酯(PC):聚碳酸酯是一种高性能塑料材料。

它具有优异的耐冲击性和耐热性能。

此外,聚碳酸酯还具有优良的透明度和抗紫外线性能。

因此,它常被用于制造汽车的前灯、镜子和车窗等。

4.聚酰胺(PA):聚酰胺是一种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热性能的塑料材料。

它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耐磨性和耐高温性能。

因此,它常被用于制造汽车的发动机罩、节气门和传动系统等。

在选择汽车内外饰件塑料材料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性能要求:不同的汽车内外饰件对塑料材料的性能要求不同。

比如,车门饰板需要具有良好的冲击韧性,而前灯需要具有优异的透明度。

因此,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来选择塑料材料是非常重要的。

2.耐化学品性能:汽车内外饰件常常会与各种化学物质接触,比如汽油、机油和清洁剂等。

因此,需要选择具有良好耐化学品性能的塑料材料,以确保饰件的长期使用性能。

3.成本因素:在选择塑料材料时,成本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不同的塑料材料具有不同的制造成本。

因此,需要综合考虑材料的性能和成本,选择合适的材料。

4.环境因素:汽车内外饰件会受到不同的环境条件的影响,比如高温、低温和紫外线等。

因此,需要选择具有耐热性、耐寒性和抗紫外线性能的塑料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性塑料PP在汽车内饰中应用的性能要求
改性塑料PP,通过各种改性以满足各种应用的要求。

随着汽车轻量化的发展,改性塑料PP在汽车内饰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多。

下面就来看看汽车内饰应用的改性塑料PP有哪些性能要求。

耐刮擦性能的要求
汽车内装饰零件的原材料PP相对来说硬度不高,因此在用户的使用过程中,一些零件很容易被划、被刮或被踢,时间一长,零件表面明显发白,非常难看。

因此PP材料必须具有耐刮擦的性能。

在一定的载荷作用下,用规定的划刀,在样件表面垂直交叉各划20道,然后评价被划位置的亮度变化。

通常要求亮度变化不超过1.5。

常用的载荷有5N和10N,可以根据零件的使用部位或者是否喷漆来选择不同的载荷。

抗白痕性能的要求
PP材料的的装饰零件在装配时或受到弯曲、冲击等外力作用时,往往会出现发白现象,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白痕还会进一步扩展,影响了内饰的美观。

为避免应力发白,PP材料还必须具有抗应力发白的性能。

一定的高度下,对样件进行落球冲击试验,然后评价其亮度变化,并记录下来。

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评价受冲击部位的亮度变化。

然后将样件进行高温存放,在规定的时间后重新评价样件的亮度变化。

耐热老化性能的要求
PP材料由于自身结构的原因,很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特别是受到光和热的作用时,就会加速老化,进而破坏了其物理机械性能,影响了零件的使用寿命。

因此PP材料必须具有耐热氧老化的性能。

做为内饰零件,至少要满足150℃条件下400小时不出现粉化现象。

实验可以用整个零件,也可以将零件裁成样条后在干燥箱中进行。

散发性能的要求
人们对汽车内饰的空气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国家也马上要出台汽车内饰空气质量要求等相关标准。

因此为了保证一个好的汽车内饰环境,做为内饰零件,无一例外必须满足散发性能的四项要求。

内饰件散发性能包括气味试验、甲醛含量测定、冷凝成分、总碳散发。

具体要求:气味分值≤3 甲醛含量≤10mg/Kg 冷凝成分≤2mg 总碳含量≤50μgC/g
耐光老化性能的要求
打开车门,对于用户能够直接看到的零件,它都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阳光的照射。

为避免由于阳光照射而产生的变色、变形等缺陷,原材料本身必须具有耐光老化的性能。

在一定的辐照强度(uV)、温度、湿度等条件的作用下,经过一定的曝光周期,要求试样的色牢度变化不超过4。

抗发粘性能的要求
随着PP材料在汽车内饰中的广泛应用,也暴露出了新的问题,在大气曝晒中,聚丙烯零件的表面产生析出物,同时出现发粘现象,零件表面的光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为此,PP材料必须具有抗发粘的特性。

单纯的热老化、阳光模拟以及通常的内饰光老化实验条件是不能够再现发粘现象的,必须是在较为合适的光老化条件下才可以验证。

抗静电性能的要求
汽车使用一段时间后,一些零件表面往往会吸附灰尘,时间久了灰尘非但没有除去,而且越来越脏,很难擦干净,这就是静电造成的。

PP材料由于是非极性的的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且不受湿度的影响,因此很容易产生静电。

时间久了就会出现上面的问题。

严重的静电还会产生冲击甚至火花。

因此PP材料还应具备抗静电性。

抗静电性可以通过表面电阻等指标来测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