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片分析之《海上钢琴师》斗琴前奏

合集下载

电影音乐世界的又一颠峰之作意大利影片《海上钢琴师》音乐浅析

电影音乐世界的又一颠峰之作意大利影片《海上钢琴师》音乐浅析

电影音乐世界的又一颠峰之作意大利影片《海上钢琴师》音乐浅析一、本文概述本文将深入探讨意大利影片《海上钢琴师》的音乐魅力,这部由才华横溢的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执导,蒂姆·罗斯、比尔·努恩、梅兰尼·蒂埃里主演的电影,自1998年上映以来,便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深刻的主题内涵,赢得了全球观众的喜爱。

作为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在《海上钢琴师》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影片赋予了丰富的情感色彩和深远的艺术意境。

本文将通过对影片音乐的分析,解读电影音乐如何与影像相结合,共同塑造出一个令人陶醉的音乐世界。

我们将从电影音乐的创作背景、风格特点、表现手法等方面入手,逐步揭示音乐在影片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它如何与剧情、人物和导演的艺术构思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一部视听盛宴。

本文还将关注电影音乐对于影片情感表达的作用,分析音乐如何通过旋律、节奏、和声等元素,将角色的内心世界、情感变化以及导演的情感倾向展现得淋漓尽致。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电影《海上钢琴师》的音乐魅力,以及音乐在电影艺术中的重要地位。

二、影片音乐概述《海上钢琴师》是一部由意大利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执导,以音乐为灵魂、大海为背景的感人至深的电影。

该片通过描绘一位从未踏足陆地的天才钢琴师“1900”的传奇人生,让观众在音乐与画面的交织中感受到生命的深沉与广阔。

影片的音乐部分,无疑是整个作品的一大亮点,它不仅是情感的载体,更是故事叙述的重要元素。

影片的音乐由导演与作曲家埃尼奥·莫里康内共同创作,他们通过精湛的技艺和深邃的情感,将音乐与影片完美融合,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和浪漫情怀的音乐世界。

莫里康内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将爵士乐、古典乐和民间音乐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为影片赋予了丰富而深刻的音乐内涵。

在影片中,音乐不仅是情感的表达,更是情节的推动。

它时而激昂热烈,如同海浪般汹涌澎湃;时而柔情似水,如同月光般洒落人间。

用音乐演绎生命——电影《海上钢琴师》钢琴作品赏析

用音乐演绎生命——电影《海上钢琴师》钢琴作品赏析

53SONG OF YELLOW RIVER 2020/ 16向。

但相同的是,他们都与世人不太一样,都显得那么格格不入。

仿佛他们不应该属于人间,而是上天赐予人间的礼物,为人间增添了许多普通人无法创造的精彩。

对艺术,他们有着同样的天分与执着,就算不被世人理解,依旧与音乐共进退,他们就是艺术本身的存在。

即使这样的存在时间很短暂,即使天妒英才,但是他们身为艺术对人类的影响却是终身的,是永世的。

只要还有人爱他们的音乐,他们就继续以音乐的形式存在人们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我觉得艺术创作离不开生活,离不开创作主题,更离不开艺术家们的创造性劳动。

比起物质生产劳动,艺术创造性劳动的主体性更加鲜明生动。

面对如同浩瀚海洋的生活素材,艺术家们结合自己的愿望和理想,努力把艺术创造成自己最想要的样子,表达了自己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对艺术崇敬之情。

任何艺术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包含了艺术家们的智慧与创造的结晶还有那颗真挚的,热爱艺术的,愿意为艺术奉献的心。

二、《海上钢琴师》中的音乐艺术赏析在之前的无声电影当中,电影的背景音乐从始至终都穿插在电影的情节当中,不管背景音乐是否符合电影的主题和情感,都会出现在电影故事情节当中。

在电影情节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背景音乐渐渐往适应故事情节方向靠拢,这就是所谓的写实音乐。

[1]其次,它虽然是一种故事背景音乐,但是它可以与电影融洽地结合在一起,变成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必不可少的。

就拿《海上钢琴师》这部经典电影作品来说,它实现了背景音乐与电影故事情节高度融合,铸就了令人称赞的电影作品。

(一)电影的主题曲分析《海上钢琴师》的重要背景音乐就是1900's Theme,与此同时,这首背景音乐也是关于爱情的音乐,将爱情诠释得淋漓尽致,成为了歌颂爱情的经典之作。

这首背景音乐初始阶段的含蓄、清爽的曲调,不但表现出了故事主人公的杰出才华,而且表现出了他自己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2]主题曲一开始比较委婉含蓄,瞬间又把观众引入到气势雄伟的画面,结合豪华轮船的起航,就像战士出征一样的场景,让人不自觉地想起另外一部经典作品《泰坦尼克号》起航时的背景音乐,都十分地鼓舞人心。

电影《海上钢琴师》音乐赏析

电影《海上钢琴师》音乐赏析

电影《海上钢琴师》音乐赏析电影《海上钢琴师》音乐赏析一、导言电影《海上钢琴师》是由意大利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于1998年执导的一部剧情片。

该片改编自作家亚历山大·巴拉吉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音乐、友谊和爱的故事。

电影中的原声音乐由意大利作曲家埃尼奥·莫里科内创作,成为经典音乐作品之一。

二、电影背景本章节将重点介绍电影的背景设定以及故事情节的发展。

2.1 电影背景设定《海上钢琴师》的故事设定在20世纪初的法国,并在一系列具有历史意义的场景中展开。

例如,电影中描绘了法国沙田大桥的建设过程,这象征着现代城市建设的兴起。

背景设定为观众提供了沉浸式的视觉和情感体验。

2.2 故事情节故事以比斯托利亚的回忆为线索,展示了一个关于音乐家威廉·斯泰尔的传奇经历。

威廉在海上船上通过弹奏钢琴赢得了人们的赞赏,并与同船的人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威廉的音乐才华和对音乐的热情感染了每个人,并成为故事发展的核心。

三、原声音乐赏析本章节将对电影中的原声音乐进行详细的赏析,包括曲目解析和音乐情感表达等方面。

3.1 曲目解析电影《海上钢琴师》的原声音乐包含了多首经典曲目,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主题曲《想象》。

这首曲子旋律优美动人,充满悲伤和温暖的情感。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配乐曲目,如《沙田大桥的春天》、《告别》等。

3.2 音乐情感表达电影中的原声音乐通过简洁而深情的旋律,表达了丰富的情感。

音乐随着剧情的发展,将观众带入电影的世界。

其中,主题曲《想象》饱含了对爱与友谊的思念与回忆,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其他曲目也通过不同的音乐元素传达了各种情感,如悲伤、欢愉和温暖等。

四、附件本文档附带以下附件供参考:1、《海上钢琴师》电影海报图片2、电影原声音乐CD封面3、威廉·斯泰尔的钢琴演奏视频五、法律名词及注释本章节将本文涉及的法律名词,并提供相关注释。

5.1 版权法版权法是保护作品的创作者或拥有者权益的法律规定。

拉片分析案例.doc

拉片分析案例.doc

海上钢琴师拉片分析——杰里挑战1900杰里挑战1900 中景仰拍1900主动与杰里握手而杰里没搭理他中景俯拍杰里把烟放在钢琴上特写杰里弹钢琴近景侧拍杰里弹琴中景正拍摄平拍杰里弹琴特写侧拍手部弹琴特写点燃的烟安静的燃烧特写杰里拿起烟中景平拍1900弹琴全景平拍1900陶醉其中中景杰里气愤的看1900 中景杰里又开始弹琴中景后侧拍1900被杰里的音乐感动的流泪近景前侧拍杰里又弹完一曲远景俯拍1900跟朋友要烟近景前侧拍1900被杰里激怒要真正跟他较量全景平拍1900回头看杰里特写平拍1900演奏的满面是汗特写平拍1900演奏时如同有很多只手特写俯拍观众惊异口中烟掉了近景平拍观众假发被服务生碰掉近景平拍1900满脸是汗特写仰拍1900弹钢琴远景俯拍烟在琴弦上点燃特写俯拍观众惊讶的目瞪口呆近景平拍烟烧着裤子浑然不觉近景平拍杰里的酒杯从手中滑落特写平拍1900拿烟给杰里看近景侧拍1900让杰里抽特写过肩镜头1900拿烟给杰里看近景侧拍每个镜头的内容、衔接、声音、画面、节奏、表演、机位等都纪录下来售后服务方案(赠送)1.售后服务概述公司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提供高质量、完善的支持服务,确保用户的系统稳定运行。

公司拥有一批资深的施工人员,具有丰富的经验,能够很好的解决设备各类故障,强大的用户支持队伍和良好的用户满意度是我们的一大优势。

维护计划及承诺一、项目售后服务内容承诺我公司贯彻执行:“诚信正直、成就客户、完善自我、追求卓越”的宗旨,对于已经竣工、验收合格的项目进行质量跟踪服务,本着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向用户奉献一流的技术和一流的维护服务。

我公司如果承接了端拾器项目,将严格遵循标书及合同的规定,在保证期内向业主提供该项目的责任和义务。

在保修期之后,考虑到设备维护的连续性,建议业主与我公司签订维护合同,以确保此系统项目的正常运行所必需的技术支持和管理支持。

二、服务与保证期在项目验收合格之日起,开始进行售后服务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售后服务期;2、维护人员;3、售后服务项目;4、服务响应时间。

电影音乐世界的又一颠峰之作——意大利影片《海上钢琴师》音乐浅析

电影音乐世界的又一颠峰之作——意大利影片《海上钢琴师》音乐浅析

电影音乐世界的又一颠峰之作——意大利影片《海上钢琴师》音乐浅析电影音乐世界的又一颠峰之作——意大利影片《海上钢琴师》音乐浅析《海上钢琴师》是由意大利导演贝托鲁奇执导的一部音乐传记片。

这部影片于1998年上映,其感人至深的故事情节和精妙绝伦的音乐让人们至今难以忘怀。

本文将从音乐的角度对《海上钢琴师》进行深入浅析,探讨其中的艺术之妙和情感之美。

影片讲述了主人公阿米尔的一生。

故事从他的童年开始,通过回忆和闪回的方式,触及到他在二战期间成为钢琴手和世界著名乐团成员的经历。

阿米尔是个技艺高超的钢琴师,他用音乐表达了自己对生活、情感和世界的感受。

而正是这种独特而深沉的音乐才能让观众感受到影片中的情感风暴。

影片的音乐由意大利作曲家恩尼奥·莫里科内创作并指挥,莫里科内曾多次获得奥斯卡奖和其他国际音乐奖项,他以其丰富多样的音乐风格和独特的创作手法闻名于世。

在《海上钢琴师》中,莫里科内展现了他卓越的音乐才华,将音乐与影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以独特的旋律和和声引领观众进入阿米尔的内心世界。

影片开场的主题曲《海上钢琴师》就是一首扣人心弦的钢琴独奏曲。

这首曲子旋律悠扬、动情而又富有变化,仿佛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情感随着琴声一点点被唤起。

音乐中的音符在阿米尔的指尖间跳跃,既表达了他对音乐的热爱,又抒发了他内心的孤独和追求。

通过这首主题曲的演奏,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主人公,与他一起感受音乐所传递的情感。

影片中的另一首经典配乐是《初恋的标志》,它是阿米尔回忆起童年时代的小提琴独奏。

这首曲子旋律悲伤而又温暖,如同一缕微风拂过童年的记忆。

在片中,阿米尔回忆起他童年时代的恋人,通过这首曲子,观众能够感受到他对逝去岁月的思恋和悲伤。

音乐的美妙之处在于它能够将情感转化为声音,激发观众内心更深层次的共鸣。

除了这些个别的曲目,《海上钢琴师》的整个配乐都无与伦比,多样而又统一。

莫里科内采用了交响乐的形式来呈现音乐,使得电影中的音乐更加宏大而壮丽。

电影《海上钢琴师》主题音乐赏析_992

电影《海上钢琴师》主题音乐赏析_992

电影《海上钢琴师》主题音乐赏析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音乐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艺术性和特殊性。

音乐与电影艺术相结合,可以将虚构的故事与人生的哲理完美结合,呈现给观众的是审美上的情趣和视听上的美感。

为使电影结构更加鲜明灵活和充满趣味性,通过节奏、音律、声部的变化,音乐在电影中可以来表达电影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

所以,音乐成为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或者说,电影与音乐因为本身都是来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因此音乐与电影的组合也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一、电影《海上钢琴师》创作背景和剧情《海上钢琴师》诞生于1999年,是意大利导演托纳托雷以其优秀的天赋打造出来的,影片以其娓娓道来的气场和风格,沉静怀旧的性格与新奇,加上独特的创意构成了《海上钢琴师》独特的风景线。

本部影片的故事内容很简单,通过一位音乐家麦克斯的回忆,采用倒叙的手法复述了一位在“弗尼吉亚号”客轮出生并死去的天才钢琴家1900的故事。

之所以主人公取名为1900,那只是他出生的时间――为了移民,父母将出生在客轮上的他遗弃了,好心的船工丹尼收养了他,就给他起了这样一个名字。

从此,1900就开始在船上生活。

丹尼去世后,1900随之生活无依无靠了,有一天他接触到了钢琴,对音乐的天赋瞬间表现出来――他无师自通地进行第一次钢琴演奏,但动人的琴声就震惊了每一个乘客。

从此,他做了船上的专业钢琴演奏家,与同船的许多大有名气的演奏家相比,他始终属于佼佼者。

有音像商关注并邀请他录制唱片,1900答应了,也就在此时,他邂逅了爱情――一位令他心动的女孩,于是一曲《爱的旋律》便诞生了。

他决定把唱片送给那位女孩却没有成功,于是也没有给制片商,这让他失去了惟一流芳百世的机会。

到了弗吉尼亚号就要被炸毁时,麦克斯因为坚信1900仍在船上便开始寻找,但是最后终于在一个角落里被找到的1900始终不肯下船。

最终一个天才音乐家,生在船上,也死在船上。

是因为他的出生和生活环境给他带来的影响?还是他害怕这个复杂和无限的世界而不愿涉足?也许他觉得自己无限的音乐可以在有限的88个琴键上演奏出却无力在绵延不绝的城市那一排排无限的琴键上奏出?唉,我们最好还是再听一次1900的魅人的音乐吧!二、电影《海上钢琴师》剧情下的主题音乐赏析《海上钢琴师》配乐多为爵士乐,部分结合小提琴和钢琴,或轻快或舒缓,合奏了一曲风格隽永、别有情致、回味无穷的乐章,让整个故事在平静沉缓中流淌出来,特别是爵士乐单纯的音色音调更容易引起观众心灵的共鸣,让大家能够深入到故事的情节和细节中去,伴随着剧中人物的起伏和波动,在欣赏电影故事的同时也不经意间感受到了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

电影《海上钢琴师》特写镜头分析

电影《海上钢琴师》特写镜头分析

电影《海上钢琴师》特写镜头分析
特写镜头在影片中的作用不容小觑。

特写镜头可以说是导演思想与感情最明显的传递与表达。

既然是特写,肯定就是强调。

在《海上钢琴师》中,特写镜头出现了多次,增强电影表现力、冲击力,用于感受更多的心灵信息。

比如:“斗琴”场景给了爵士乐师嘴部大特写,导演暗示爵士乐师在物欲横流的社会被金钱腐蚀的丑陋嘴脸。

男主准备下船登陆走下船梯时,把自己的黑礼帽抛向大海,最终返回了船上,影片给帽子来了个大特写。

这个特写象征男主与文明社会决裂,鄙视尔虞我诈的现实。

男主爱上小女孩,趁她熟睡时去偷看她,影片给小女孩唇部一个大特写,这个唇部特写可以算是电影史上最美唇部特写,娇艳欲滴的嘴唇象征情欲初开,美好的青春。

影片末尾轮船既将炸开时,男主空中弹钢琴的手部特写象征男主对钢琴的执着,内心世界的纯粹。

电影《海上钢琴师》中钢琴演奏的鉴赏分析与剧情推动作用分析

电影《海上钢琴师》中钢琴演奏的鉴赏分析与剧情推动作用分析

Xi Ju Yu Ying Shi·戏剧与影视电影《海上钢琴师》中钢琴演奏的鉴赏分析与剧情推动作用分析吴桐西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摘要:电影配乐在电影艺术发展历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整个影片的故事情节发展来看,配乐也是至关重要的。

电影《海上钢琴师》是配乐艺术的典范,故事情节之所以让人感到震撼,与其大量钢琴音乐的使用密不可分。

从影片钢琴演奏的情节来看,充分体现了人们对梦想和实现理想的渴求。

本文通过对影片人物、故事情节的分析,对影片中钢琴配乐进行深入解析,探讨影片中的配乐如何通过音乐来促进剧情的发展。

关键词:电影配乐情节钢琴演奏剧情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6-0159-02众所周知,电影艺术刚刚诞生的时候是以默片的形式展现给观众的,观众只能通过演员的肢体动作来感受剧情的发展。

1927年后,随着技术的进步,声音逐步开始出现在电影艺术中,随后音乐开始融入电影制作,并且成为电影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艺术效果上,音乐增强了电影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对于剧情的发展有着导向作用。

通过音乐节奏旋律以及声部的变化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给予观众更好的视听感受与审美体验。

在当代电影发展中,电影配乐已经与电影发展成为有机整体,相辅相成。

《海上钢琴师》作为1992年的电影,在电影音乐史上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为人传颂,与其精彩的配乐是分不开的。

影片中的爵士钢琴音乐与剧情精彩相结合,对于展现主题、塑造人物形象起到主要作用,也因此斩获了第57届金球奖的最佳音乐奖。

一、《海上钢琴师》影片简介影片导演是意大利著名导演托纳托雷,以倒叙的手法向观众展示了一个海上钢琴师的故事。

二战期间在一艘往返于欧美两地的邮轮上,邮轮上的工人丹尼博德曼在收拾客人留下的物品时,在钢琴上发现了一个弃婴。

丹尼不顾其他工人的嘲笑,认为这个孩子是上帝带给他的,坚持收养了弃婴,并且给他取名为19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弹钢琴的 1900 也一起停止演奏 望向大厅门口。
镜头 5
中景 推+移 全景
众人都望向大厅门口的玻璃墙上
巨大的人影(推,仰拍),人影逐渐走
向大厅门口停了下来(移,俯拍)。
门口一女观众转身和身旁的男士
说:“他是个黑鬼。”
落幅
起幅(推) 落幅(推)
起幅(移)
镜头 6
大全景
大厅门口的众乘客望着 Morton,
9
打火机塞进黑色背心兜里。
1900 后退着缓慢的离开钢
琴。
近景 移 35
1900 从 Morton 身边绕过。
3
把手插进背心兜里,笑着走开了
(移)。
近景 36
Max 望着 1900 和 Morton。
1
近景 37
Morton 拿 着 烟 走 到 钢 琴
3
前。
特写 38
Morton 把 烟 放 在 钢 琴 边
1
上。
二、镜头画面剧本
内容
镜头 1
近景 跟 大全景
记者和乘客蜂拥进入(跟):“我
希望 Jelly Roll Morton 有他们说的那 么好,听说他回美国了。”
画面 起幅
镜头 2
近景
Max 吹着小号,忽然探身子往门 口望去,停下演奏。
镜头 3
全景
伴着节拍跳舞的乘客都停下来望 向大厅门口。
镜头 4
近景
记者和船上的乘客蜂拥涌入演奏大厅,镜头跟着他们以一个大全景展现了斗琴 地点的全貌。欢快的乐曲洋溢出轻松舒适的氛围,中央圆形舞厅里人们拥簇着跳着 舞,周遭坐满了观众。紧接着是 Max 吹小号的近景,他忽然停止演奏探身往门口 方向望去,原本欢快舒缓的现场音响停,取而代之的是压抑紧张的背景音乐。Max
这一动作引发了接下来的两个镜头:欢快跳舞聊天的观众瞬间安静下来不约而同往 大厅门口方向望去、沉浸在乐曲之中的去去 1900 也停下弹奏钢琴望向大厅门口方 向。众望所指便是 Morton 的出场。一个略带仰拍、由 1900 的身后拍摄的中景镜 头斜向上推,聚光灯照耀下,一个巨大的身影投射在玻璃幕墙上,瞬间带来强烈的 压迫感。身影向大厅门口移动,摄影机缓缓的跟着移动,直至 Morton 出现在大厅 门口。
从常理上讲,比斗双方陆续登场之后,双方入场应该是非常短促迅捷的解决的, 何况已经有一方依然在比赛场上了,完全就可以立即展开比斗。然则影片并没有如
此常规甚至可以说草率的去处理。为了更好的营造紧张氛围和塑造双方任务性格, 在调度上“舍直求远”的让 Morton 先走到吧台喝了一杯酒然后再往网厅里的钢琴 走去。这一段路便用了 11 个镜头来表现。
起幅(移)
起幅(变焦)
落幅(移+变焦)
镜头 16
中景
Morton 收起烟盒,朝吧台走去 (移),拿掉嘴里叼着的烟,端起酒杯,落幅
镜头 17
大全景
1900 和观众望着 Morton。
镜头 18
中景
Morton 喝完酒,望着 1900,把 酒杯倒放在吧台上。
镜头 19
近景
1900 望着 Morton。
Morton 出场后,紧接着的两个全景镜头交待观众的反应,大厅门口的观众目 不转睛的注视着 Morton,大厅中央舞厅里的观众则自觉的退到一旁。观众的自觉 反应无形之中透露出 Morton 的威望和这场比赛在大家心中的份量。所有外部条件 都就绪,剩下的便是两个主角的对峙:Morton 直接用的就是特写镜头,1900 用的 则是由近景推上去的特写。
这一组镜头的安排和意味颇有点类似于“最后一分钟营救”。为了讲述 Morton 走近钢琴向 1900 发起挑战,以一组蒙太奇镜头分别展现了 Morton 的缓入、1900 的观望和观众的注视。不厌其烦的用 1900 和观众的反应镜头打断和延长 Morton 的行动时间。事无巨细的展现着 Morton 行动的每一个动作细节,每次镜头切回 Morton,都是接续他上一个镜头的动作,无论是回头、转头、掏烟盒、拿烟、拿 酒、喝酒、放酒杯、点烟,还是抽烟,所有的细节活动都一个不落地展现在镜头中。 在调度方面则不断的舍近求远、化繁为简的刻意延长路线,并不断加入小动作,如 拿烟、拿火机、喝酒等,并且 3 次安排 Morton 停下来,这些安排都在时空上尽可 能的延长这一段路的“距离”。观众迫不及待的期望立刻进入正式的比斗,然而此
2
Morton,大厅中央钢琴旁舞池里 扣酒杯声
的群众纷纷退让到一旁。
大全景 7
大厅中央钢琴旁舞池里的
3
乘客纷纷退让到一旁(俯拍)。
特写 8
Morton 站 在 门 口 望 着
4
1900。
近景 推
9

1900 望 着 门 口 的 Morton
2
特写
(推),背后的观众议论纷纷
全景 移 10
Morton 望着 1900 缓缓的往
2
近景 30
1900 放下伸出的手。
2
特写 31
Morton:“不好意思,打扰
5
了,请(法语)。”
说完 Morton 便笑着翘起嘴 角露出牙齿。
大特写 32
烟雾之中,笑着翘起的嘴角
2
露出里面的牙齿,门牙上镶嵌的
钻石闪闪发光。
特写 33
1900 望着 Morton,抖了抖
3
眉毛,微笑。
近景 34
Morton 笑着望着 1900,把
拉片分析之《海上钢琴师》斗琴前奏
一、分镜头剧本
镜 景别 摄


音响


近景 跟
1

记者和乘客蜂拥进入(跟):
全景
“我希望 Jelly Roll Morton 有他
音 长度 乐 (秒) 起
6
们说的那么好,听说他回美国
了。”
近景 2
Max 吹着小号,忽然探身子
3
全景 3
近景 4
往门口望去,停下演奏。 伴着节拍跳舞的乘客都停
前走(移)。
大全景 11
观众望着门口的 Morton
3
全景 12
Morton 伸手到西服内袋里 烟盒声
3
掏出烟盒。
全景 13
1900 侧身望着 Morton。
2
中景 14
船上的乐队成员望着
1
Morton。
15
近景 ↓
移 、
Morton 叼着烟侧脸望着观众一
倒酒声
9
特写
变 会,回过头,望向(移)吧台上 焦
镜头 11
大全景
观众望着门口的 Morton(移)。
镜头 12
全景
Morton 伸手到西服内袋里掏出 烟盒。
落幅 起幅 落幅 起幅 落幅
镜头 13
全景
1900 侧身望着 Morton。
镜头 14
中景
船上的乐队成员望着 Morton。
镜头 15
近景 变焦 特写
Morton 叼着烟侧脸望着观众一 会,回过头,望向(移)吧台上正在 往里倒酒的酒杯(变焦)。
镜头 25
近景
Morton:“大家都那么说。你就
是那个屁股离开了海就弹奏不了的家 伙,对吧?”
镜头 26
近景
1900:“我是那么说的。”
镜头 27
近景
1900 伸出手以示握手。
Morton 不理会 1900,叼上烟, 掏出打火机。
镜头 28
近景
Morton 点烟。
镜头 29
近景
Morton 吸了一口烟。
近景 25
Morton:“大家都那么说。
10
你就是那个屁股离开了海就弹
奏不了的家伙,对吧?”
近景 26
1900:“我是那么说的。”
1
近景 27
1900 伸出手以示握手。
6
Morton 不理会 1900,叼上
近景 28
烟,掏出打火机。 Morton 点烟。
打火机声 3
近景 29
Morton 吸了一口烟。
1
中景 拉
20

Morton 便从西服内袋里掏
23
近景
出打火机边朝 1900 走去。
Morton:“我确信,你坐了
我的位置。”
近景 21
1900 望着 Morton。
1
近景 22
Morton 望着 1900。
2
近景 升 23
1900 站起身(升)。
3
近景 24
1900:“你就是那个创造了
3
爵士乐的人,对吧?”
大厅中央钢琴旁舞池里的群众纷纷退 让到一旁。
镜头 7
大全景
大厅中央钢琴旁舞池里的乘客纷 纷退让到一旁(俯拍)。
镜头 8
特写
Morton 站在门口望着 1900。
镜头 9
近景 推 特写
1900 望着门口的 Morton(推), 背后的观众议论纷纷。
落幅(移) 起幅
镜头 10
全景
Morton 望着 1900 缓缓的往前走 (移)。
至此,整场戏的主要人物 Max、1900、Morton 依次悉数出场。Max 作为这场 戏的一号大配角首先出场,他出场的意义便在于重点突出的引出 Morton 的出场, 同时顺带的引出 1900。他出场的动作设计则一方面暴露出他急躁的脾性,一方面 体现出他对这场比赛的忧心和关注(不仅仅和赌注有关,重点在于对 1900 的关心 和期待)。Morton 的出场采用的是“未睹其人,先见其影”的视听手段。灯光从大 厅外打在 Morton 身上最后投射到玻璃幕墙上,大厅内对应位置的灯光投射到玻璃 幕墙上,在观感上让 Morton 身侧的灯光变得不可见。于是便在玻璃幕墙上形成了 巨大的黑影。巨大的黑影暗示了 Morton 作为爵士乐创造者的大师身份和音乐才能, 同时强造型使这一人物瞬间震慑观者的视觉,有力的抓住观众的注意力。玻璃幕墙 上模糊抽象巨大的黑影给比赛也增添了神秘感,从心理上也会让观众不禁替 1900 担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