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钢琴师斗琴分析

合集下载

电影《海上钢琴师》钢琴作品赏析论文

电影《海上钢琴师》钢琴作品赏析论文

电影《海上钢琴师》钢琴作品赏析摘要:文章介绍了电影《海上钢琴师》的创作背景以及钢琴作品在电影音乐中起到的作用,并以电影的故事情节为主线,对影片中的三部钢琴作品进行了赏析,显示出了钢琴音乐作品在电影《海上钢琴师》中的意义。

关键词:海上钢琴师;钢琴作品;赏析;推动;引导。

电影《海上钢琴师》的导演是意大利著名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国际电影界的资深作曲家埃尼奥·莫里康内担任了该影片中多部音乐作品的创作工作,影片中的音乐部分以爵士钢琴为主,并配合以恰当的管弦乐、室内乐,以隽永优美的乐曲给观众带来了一场震撼的视听盛宴,该影片因其配乐的完美和震撼,荣获了全球最佳电影配乐奖。

一. 《海上钢琴师》的创作背景《海上钢琴师》的中文译名又叫做《传奇的1900》,该影片于1999年开始并完成制作,朱塞佩·托纳托雷担任该影片的导演,该影片中多部音乐作品的创作工作由埃尼奥·莫里康内(Ennio Morricone)担任。

埃尼奥·莫里康内在音乐界有着最多产作曲家的美誉,一生为四百多不电影制作配乐,他具有着独特的整体运用的音乐创作风格,常将古典音乐的技巧和通俗音乐类型进行完美的结合,给音乐作品带来出乎意料的创意,给听众带来完美震撼的感受。

《海上钢琴师》讲述了一名生在船上又最终葬身于船底的音乐天才1900传奇而充满悲剧和争议的人生,他将一生的时光洒在了这艘船上,短暂而凄美。

1900年,在往来于欧洲、美洲大陆的一艘豪华游轮上,烧炉工人丹尼在头等舱内发现了一名弃婴,并将其收留且取名1900,用以纪念他是在新世纪的第一天被自己收养的,丹尼在男主角8岁那年意外身亡。

在成长历程中1900逐渐显露出了过人的音乐天赋,无师自通的他成了船上乐队的一名钢琴师,听过他的钢琴演奏的人都会被感动,他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

此时爵士乐的始祖杰尼,自认钢琴才华无人能比,上船与1900进行了技艺比拼,1900大获全胜这也是他名声大噪。

《2024年用音乐演绎生命——电影《海上钢琴师》钢琴作品赏析及其应用分析》范文

《2024年用音乐演绎生命——电影《海上钢琴师》钢琴作品赏析及其应用分析》范文

《用音乐演绎生命——电影《海上钢琴师》钢琴作品赏析及其应用分析》篇一一、引言电影《海上钢琴师》是一部讲述一个天才钢琴师传奇一生的故事。

这部电影以独特的视角,通过音乐这一艺术形式,生动地展现了主人公的一生。

本文将对电影中钢琴作品进行深入赏析,并对其在电影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二、电影背景及钢琴作品概述《海上钢琴师》由朱塞佩·托纳托雷执导,讲述了1900年一位在海上长大的钢琴师传奇般的生平。

这位名为1900的钢琴师从未离开过大海,却以一艘巨大的客轮为舞台,用钢琴演绎了他精彩绝伦的人生。

电影中的钢琴作品充满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成为了电影的灵魂。

三、钢琴作品赏析1. 音乐与情感的交融电影中的钢琴作品不仅展现了精湛的技艺,更将主人公的情感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

无论是欢快的旋律还是悲伤的旋律,都能让观众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喜怒哀乐。

这些音乐在电影中起到了传递情感、烘托气氛的作用。

2. 音乐与画面的完美结合电影中的钢琴作品与画面紧密结合,相得益彰。

在关键时刻,音乐为画面增添了情感色彩,使观众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心理。

同时,音乐也成为了电影的视觉元素之一,为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听享受。

四、钢琴作品在电影中的应用分析1. 主题表达电影中的钢琴作品是主题表达的重要手段。

通过音乐,观众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人生哲学。

这些音乐不仅展示了主人公的才华和情感,还体现了电影的主题——用音乐演绎生命。

2. 情节推动在电影中,钢琴作品还起到了情节推动的作用。

音乐为故事情节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使故事更加紧凑、引人入胜。

同时,音乐也成为了情节转折的信号,让观众能够提前预知到故事的发展方向。

3. 人物塑造电影中的钢琴作品还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音乐,观众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主人公的性格、情感和经历。

这些音乐不仅展现了主人公的才华和魅力,还让观众对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五、结论《海上钢琴师》是一部以音乐为主题的电影,通过独特的视角和精湛的技艺,将音乐与情感、画面紧密结合,生动地展现了主人公的一生。

电影《海上钢琴师》中钢琴演奏的鉴赏分析与剧情 推动作用分析

电影《海上钢琴师》中钢琴演奏的鉴赏分析与剧情 推动作用分析

电影《海上钢琴师》中钢琴演奏的鉴赏分析与剧情推动作用分析电影《海上钢琴师》是由意大利导演贾科莫·托纳多利执导,于1998年上映的一部意大利电影。

电影讲述了一位天才钢琴师与他的朋友之间的故事,以及他们之间在海上的冒险经历。

电影以其精美的画面、动人的音乐和深刻的情感而备受观众喜爱。

在电影中,钢琴演奏不仅是故事情节的一部分,更是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对电影中的钢琴演奏进行鉴赏分析,并探讨钢琴演奏在推动剧情发展中所扮演的作用。

电影《海上钢琴师》中的钢琴演奏极具情感表达力。

主人公格利诺是一位天才的钢琴师,他的钢琴演奏技艺高超,能够将深沉的情感通过琴键表现出来。

在电影中,他的琴声如泣如诉,仿佛是他内心深处的呐喊和诉说。

当他演奏时,观众可以感受到他内心世界的喜怒哀乐,感受到他对生活、对爱情、对友情的热爱和执着。

在片中格利诺的演奏《海上婚礼》一曲,他用琴声描述了自己对海上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激情,使人感受到了他内心世界的独特情感。

电影《海上钢琴师》中的钢琴演奏在推动剧情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在电影中,钢琴演奏不仅是展现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手段,更是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因素。

格利诺的钢琴演奏成为了与其他角色之间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成为了改变剧情走向的关键力量。

他通过一曲《雷德姑娘》打动了女主人公的心,引发了两人之间爱情的萌芽;他也通过自己的琴声改变了周围人的看法和态度,影响了他们的命运。

电影中的钢琴演奏直接影响了剧情的走向,使得故事更加动人和引人入胜。

电影《海上钢琴师》中的钢琴演奏还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在电影中,格利诺和他的钢琴在海上航行,与大自然和谐共生。

他的琴声与海浪声、风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是大自然对他的回应和陪伴。

他的钢琴演奏使周围的人都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神秘,也使得他们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活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钢琴演奏不仅是一种音乐表演,更是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热爱,也是对生活的热情和向往。

论影像节奏诸要素的组合运用--以电影《海上钢琴师》斗琴段落为例

论影像节奏诸要素的组合运用--以电影《海上钢琴师》斗琴段落为例

论影像节奏诸要素的组合运用——以电影《海上钢琴师》斗琴段落为例苏雁楠(作者单位:河北传媒学院)摘 要:影像节奏是影片主创根据剧本中的戏剧冲突和人物情感状态,综合运用多种视听语言手段,使影片画面产生有序的跳动,并被观众感知的艺术表现形式。

影响影像节奏的要素诸多,情节发展、镜头长度、影片色调、镜头角度与景别、剪辑手法等都能表现电影的节奏感,而一部经典电影的节奏感一定是恰到好处的。

笔者以经典电影《海上钢琴师》中的斗琴段落为例,深入分析影片的情节设计和各种视听语言的表现形式,来探讨影片的节奏处理。

关键词:节奏;内部节奏;外部节奏;《海上钢琴师》1 绪论1.1 研究意义《海上钢琴师》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共同构成了整部影片,所以影片节奏在不同阶段是不同的,它时慢时快,就像一个起伏的山峰。

不只是整部电影,有时就连一些影片段落也是如此。

编剧、摄影、剪辑、表演等共同构成了影像节奏,它们联结在一起形成扣人心弦的影片旋律。

对于影视创作者来说,把这些多元化表现和融合在电影中是至关重要的。

研究影像节奏有助于让影片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达到和谐统一,能更好体现作品的生命力,让影像更富有艺术魅力。

1.2 研究方法1.2.1 文献研究法笔者在中国知网、中文期刊数据库等网站检索了十多篇关于电影节奏的相关文献。

经过对多篇文献的学习和研析,笔者确定了自己的论文主题和框架。

1.2.2 逻辑分析法通过反复观看《海上钢琴师》的斗琴段落和对多篇相关文献的阅读,笔者获得了许多信息和资料,并对这些信息进行逻辑分析,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本次研究的结论。

2 影像节奏概述2.1 影像节奏概念经过一系列电影学家的研究总结,影像节奏被定义为:导演根据作品中戏剧冲突和人物的情感状态,运用电影的各种表现手段,产生一种心理波动,因而被观众而感知的一种艺术形式。

影像节奏一般分为两种类型,外部节奏和内部节奏。

2.2 外部节奏外部节奏是电影本身的节奏,是可以用视觉、听觉直接感受的,所以后期剪辑、画面颜色变化、镜头角度与景别、音乐选择等都是影片的外在节奏,它们都能够影响影片的整体节奏。

电影《海上钢琴师》中钢琴演奏的鉴赏分析与剧情推动作用分析

电影《海上钢琴师》中钢琴演奏的鉴赏分析与剧情推动作用分析

Xi Ju Yu Ying Shi·戏剧与影视电影《海上钢琴师》中钢琴演奏的鉴赏分析与剧情推动作用分析吴桐西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摘要:电影配乐在电影艺术发展历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整个影片的故事情节发展来看,配乐也是至关重要的。

电影《海上钢琴师》是配乐艺术的典范,故事情节之所以让人感到震撼,与其大量钢琴音乐的使用密不可分。

从影片钢琴演奏的情节来看,充分体现了人们对梦想和实现理想的渴求。

本文通过对影片人物、故事情节的分析,对影片中钢琴配乐进行深入解析,探讨影片中的配乐如何通过音乐来促进剧情的发展。

关键词:电影配乐情节钢琴演奏剧情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6-0159-02众所周知,电影艺术刚刚诞生的时候是以默片的形式展现给观众的,观众只能通过演员的肢体动作来感受剧情的发展。

1927年后,随着技术的进步,声音逐步开始出现在电影艺术中,随后音乐开始融入电影制作,并且成为电影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艺术效果上,音乐增强了电影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对于剧情的发展有着导向作用。

通过音乐节奏旋律以及声部的变化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给予观众更好的视听感受与审美体验。

在当代电影发展中,电影配乐已经与电影发展成为有机整体,相辅相成。

《海上钢琴师》作为1992年的电影,在电影音乐史上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为人传颂,与其精彩的配乐是分不开的。

影片中的爵士钢琴音乐与剧情精彩相结合,对于展现主题、塑造人物形象起到主要作用,也因此斩获了第57届金球奖的最佳音乐奖。

一、《海上钢琴师》影片简介影片导演是意大利著名导演托纳托雷,以倒叙的手法向观众展示了一个海上钢琴师的故事。

二战期间在一艘往返于欧美两地的邮轮上,邮轮上的工人丹尼博德曼在收拾客人留下的物品时,在钢琴上发现了一个弃婴。

丹尼不顾其他工人的嘲笑,认为这个孩子是上帝带给他的,坚持收养了弃婴,并且给他取名为1900。

电影《海上钢琴师》中钢琴演奏的鉴赏分析与剧情 推动作用分析

电影《海上钢琴师》中钢琴演奏的鉴赏分析与剧情 推动作用分析

电影《海上钢琴师》中钢琴演奏的鉴赏分析与剧情推动作用分析《海上钢琴师》是由意大利导演贾科莫·泰奥托罗执导,由蒂姆·罗斯、普鲁特·泰勒·文斯主演的一部爱情剧情片。

这部电影以美丽的音乐和感人的故事深受观众喜爱,其中钢琴演奏在电影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电影中的钢琴演奏进行鉴赏分析,并探讨其在推动剧情发展中的作用。

电影故事背景设定在二战中期的意大利。

主人公阿尔弗雷多是一名出色的钢琴师,他在一艘豪华轮船上担任服务生,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著名的钢琴家。

在船上,他结识了一个名叫多丽安娜的年轻女孩,他们之间逐渐产生了感情。

多丽安娜对阿尔弗雷多的钢琴演奏非常着迷,她常常在钢琴房里听他演奏。

在电影中,钢琴演奏不仅仅是用来展示音乐技巧和艺术美感,更多的是通过音乐来表达人物内心的情感和思想,推动剧情的发展。

在电影中的每一场钢琴演奏都与剧情密切相关,通过精彩的演奏,观众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角色的情感和心境。

电影开头的钢琴演奏是非常重要的。

在电影一开始,阿尔弗雷多在一座废弃的剧院里独自演奏,他的音乐充满了孤独和悲伤,这与他内心的挣扎和痛苦息息相关。

这段音乐不仅表现了角色的内心世界,同时也为观众揭示了主人公的性格和命运。

电影中的钢琴演奏还揭示了主人公与多丽安娜之间的情感纠葛。

在船上,阿尔弗雷多常常在钢琴房里演奏,多丽安娜则在一旁默默聆听。

在一场特别的演奏中,阿尔弗雷多表达了对多丽安娜的爱意,他用音乐诉说自己的情感,而多丽安娜也通过音乐感受到了他的爱。

这段音乐不仅是表达了两人之间的爱情,更是推动了两人感情的发展。

电影中的钢琴演奏还与角色命运紧密相连。

在电影的高潮部分,阿尔弗雷多在一场火灾中失去了他的钢琴,这对于他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

在观众看来,这也是主人公迈向新生活的转折点。

在最后一场街头钢琴演奏中,阿尔弗雷多没有了华丽的服饰和名利,他只是一个孤独的音乐家,但他的音乐却仍然感人至深。

用音乐演绎生命——电影《海上钢琴师》钢琴作品赏析及其应用分析

用音乐演绎生命——电影《海上钢琴师》钢琴作品赏析及其应用分析

用音乐演绎生命——电影《海上钢琴师》钢琴作品赏析及其应用分析用音乐演绎生命——电影《海上钢琴师》钢琴作品赏析及其应用分析《海上钢琴师》是一部由意大利作曲家恩尼奥·莫里康内创作音乐、中国导演贾樟柯执导的电影。

该电影于1998年首次上映,该片讲述了一个钢琴师及其钢琴的故事。

影片中的音乐作品凭借其深情而饱满的旋律,成为了这部电影的灵魂,也让观众对钢琴音乐有了全新的认识。

本文将对《海上钢琴师》中的钢琴作品进行赏析,并分析其在电影中的应用。

影片中的钢琴作品主要由莫里康内创作,这些作品将音乐与故事情节相结合,在情感表达上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其中最为著名的作品是影片的主题曲《海上钢琴师》。

这首曲子以其激情四溢的旋律,将人们带入一个富有想象力和情感的世界。

从柔和而悠扬的开头,到后来愈发激烈而豪放的音乐表达,这首曲子完美地诠释了片中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起伏,以及海洋这一重要元素在故事中的象征意义。

另外一个重要的曲目是《千帆过尽悲伤忆》,该曲以其悲伤凄美的旋律,在影片中的关键时刻带给观众强烈的情感冲击。

这首曲子以其深情而富有张力的演奏表现,让观众仿佛能够感受到角色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音乐与影像的完美结合,使得观众更加深入地体验到了故事的情感。

此外,电影中还有一些其他的钢琴作品,比如《尽头》和《后会无期》等。

每一首曲子都独具特色,对角色的情感表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这些作品的音乐风格各异,有的轻快愉悦,有的悲怆动情,但无论是哪一种风格,都能够引发观众强烈的共情与共鸣。

《海上钢琴师》中的钢琴作品不仅仅是电影中的背景音乐,它们通过音乐的表达、和声和节奏的运用,成功地传递了电影中角色的内在情感,也为整个故事增添了更加丰富的层次。

钢琴作品的表演者蒂米·费斯特在影片中的钢琴演奏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技巧和情感表达让人们感受到了音乐的力量和影响。

《海上钢琴师》中的钢琴作品具有较高的技术难度和艺术性,对于钢琴学习者来说,这些曲目无疑是很好的学习素材。

拉片分析之《海上钢琴师》斗琴前奏

拉片分析之《海上钢琴师》斗琴前奏

弹钢琴的 1900 也一起停止演奏 望向大厅门口。
镜头 5
中景 推+移 全景
众人都望向大厅门口的玻璃墙上
巨大的人影(推,仰拍),人影逐渐走
向大厅门口停了下来(移,俯拍)。
门口一女观众转身和身旁的男士
说:“他是个黑鬼。”
落幅
起幅(推) 落幅(推)
起幅(移)
镜头 6
大全景
大厅门口的众乘客望着 Morton,
9
打火机塞进黑色背心兜里。
1900 后退着缓慢的离开钢
琴。
近景 移 35
1900 从 Morton 身边绕过。
3
把手插进背心兜里,笑着走开了
(移)。
近景 36
Max 望着 1900 和 Morton。
1
近景 37
Morton 拿 着 烟 走 到 钢 琴
3
前。
特写 38
Morton 把 烟 放 在 钢 琴 边
1
上。
二、镜头画面剧本
内容
镜头 1
近景 跟 大全景
记者和乘客蜂拥进入(跟):“我
希望 Jelly Roll Morton 有他们说的那 么好,听说他回美国了。”
画面 起幅
镜头 2
近景
Max 吹着小号,忽然探身子往门 口望去,停下演奏。
镜头 3
全景
伴着节拍跳舞的乘客都停下来望 向大厅门口。
镜头 4
近景
记者和船上的乘客蜂拥涌入演奏大厅,镜头跟着他们以一个大全景展现了斗琴 地点的全貌。欢快的乐曲洋溢出轻松舒适的氛围,中央圆形舞厅里人们拥簇着跳着 舞,周遭坐满了观众。紧接着是 Max 吹小号的近景,他忽然停止演奏探身往门口 方向望去,原本欢快舒缓的现场音响停,取而代之的是压抑紧张的背景音乐。Max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上钢琴师斗琴片段镜头分析
对于jelly roll morton钢琴等于他的生命,他把点燃的烟头放在琴上不是一个随意的动作,更不是不爱护琴的表现,只是为了表示他高超的技法。

不知道你是否抽烟,要让一段烟这样燃着而烟灰不散落,是需要完全不震动的表面的,morton在弹《the big hum》的时候,只是用手指轻轻的拂过琴键,丝毫没有使上更大的力量,因此烟灰不会散落。

第二首他们弹的是同样的曲子,morton所作的the crave。

显然morton 对自己的弹奏是相当满意的,可以看到他弹得得意之处露出的笑容。

而1900选择弹奏这曲子的目的,是想告诉morton,弹奏的根本不在于华丽。

1900本想让morton明白,可morton非但不领情,还继续弹了第三首,《The Finger Breaker》曲如其名,扭段你的手指。

也是morton所作。

比《the crave》的技巧更为困难。

所以在1900弹这首曲子之前说的“这是你逼我的”也得到了合理解释,而没想到1900拿来与之应战的野蜂飞舞(《Flight of the Bumble Bee》)。

这是俄罗斯作曲家柯萨科夫所作歌剧《萨旦王的故事》中的插曲。

常用于小提琴独奏。

1900展现的单人四手联弹技巧打败了morton。

最后1900拿烟头在超负荷的琴弦上被点燃,也是对morton热衷华丽弹奏的蔑视。

最后1900目送morton下船,只留下一句“Fuck jass too”。

(以上摘之百度,混字数用的。


斗琴开始,一个俯拍摇下,镜头围绕着morton,旁白说着morton的生平,期间穿插着指挥搞笑的眉毛,突出了morton的自信,钢琴上烟蒂的特
写,附和着旁白的一句话,他的音乐仿佛就是一种轻浮,突出他弹得很轻柔,以及高超的技艺。

当morton下去,1900上前弹出平安夜的时候,与镜头中的那种陶醉相比,下去morton被一个推进镜头拉近显示脸上显出那种惊诧的形成鲜明的对比,因为morton已经听出1990将平安夜弹出了jazz的味道。

镜头中Max 的无奈,宾客的嘲讽也对后文进行了一次铺垫。

在第二段比试中,3个以上的机位对morton的表情,弹琴手法,观众的反应进行了穿插的描述。

这时,Max找到1900,没想到1900却被morton 的演奏感动了,流泪的1900是在为音乐说感动。

1900上去,弹奏出与morton 一样的曲子时,镜头转向了Max,头撞墙,后来倒在了沙发上,一种失望与败落之情溢于言表。

最后的到了第三部分,由于1900小丑一样的表现,嘲讽了morton,于是一段镜头的特写他决定给1900点颜色看看,他想以高难度的技艺彻底压倒1900,而对于我的感觉而言,这就有点关公面前耍大刀,而且关公还给你脸了你不要。

这不是比找死还找死么!当1900问Max要烟前,镜头对1900有一段面部特写,特写中包含这宾客的赞赏,给我的感觉就是1900感觉,这就是好么?所以才有了后文。

当morton演奏完后,镜头的旋转,表现出morton对于这次的表演也很满意,也很激动,有一种傲视全场的感觉。

1900拿着烟上台,赢来的是一片嘘声与Max的绝望,因为他们想象不到不抽烟的1900拿着烟除了作秀还能干什么?就这样,我们的高潮来了。

镜头同样给了1900一个特写,就像刚才给morton一样,拉开了1900的正式回击。

在这段长达3分多的片段中,镜头多次出现了前面不常出现的一个部件,
钢琴线,弹得满身是汗的1900,由于太快而幻化成的4只手,快速震动的琴线,以及由于惊喜而起得Max,还有就是宾客的变现,这些镜头在这几分钟内多次交替出现,全方位的表现出当时的场景,夸张而又疯狂。

就犹如发疯的1900一样。

其中有一个有意思的镜头就是morton看了一眼1900放在钢琴的烟,难道他明白了即将面对的囧面=。

=。

哈哈。

演奏结束,与morton众人欢呼的场面不同,当1900弹完后,出现的是死一般的寂静,时间仿佛停止了。

只有镜头中morton身后的火苗与其中一个宾客裤子上雪茄飘起的烟说明一切正常,船上全员都被震撼了。

当1900拿着那根凭钢琴线点着的烟,学过物理的我们很难想到他弹得是有多快啊。

神一般的手速啊。

恢复过来的人们举起1900欢呼时,相对比的是morton抽着烟黯然离场,而斗琴也已1900获胜而告终。

其实,我们明白获胜其实是1900那颗单纯爱音乐的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