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策略探析

江苏省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策略探析
江苏省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策略探析

江苏省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策略探析中图分类号:f293.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3)03-000-01

摘要产业结构调整是当前江苏及全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江苏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是在经济全球化和推动经济发展的背景下进行的,是对经济的长远发展进行的战略性调整。分析江苏的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出影响产业结构的主要因素对产业结构的顺利调整具有重要意义。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目标和政策框架。

关键词产业结构结构调整创新政策目标

一、江苏产业结构现状

近年来江苏加大了对产业结构进优化和调整,并取得了显著地成果。但现阶段江苏的产业结构演进存在结构性偏差,包括以下几点:

(一)产业结构偏离度不断上升,产业总体层次还未达到高水平。近些年江苏产业结构偏离度不降反升;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虽然有所下降,但仍是处在高于其增加值比重的阶段;尽管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比重保持提升,但仍未超过其增加值比重。从中可见,就业结构调整相对于产业结构变动而言较慢,其次,第一产业仍存留剩余劳动力,然而能吸收大量劳动力的服务业却发展不足,导致该产业就业比重偏低,进而造成产业结构的偏离度较高。同时,

贵州省大方县农业特色主导产业—蔬菜、辣椒发展规划

贵州省大方县农业特色产业(蔬菜、辣椒)发展规划 2011—2015年 前言 大方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毕节地区中部、乌江上游六仲河北岸,东与黔西县毗邻,东北抵金沙,南靠六冲河同织金县接壤,西南以瓜仲河为界与纳雍县相望,西部和西北部同毕节市相连,辖34个乡(镇),367个行政村,总面积3505.2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45757亩,其中水田72705亩。全县总人口101.3万人,农业人口96.24万人,贫困人口22.02万人,农村劳动力65.33万,农民人均收入2275元,属于农业基础比较薄弱的农业大县。 大方地处东经105°15′47″~106°08′04″,北纬26°50′02″~27°36′04″之间。境内海拔720米—2325米,年平均气温11.8℃,无霜期257天,年平均降雨量1150.4毫米,年日照时数1335.5小时。是高海拔低纬度地区,暖温带湿润季节气候较为明显,县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适宜多种作物生长,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全县种植的粮食作物有玉米、马铃薯、水稻、小麦和芸豆、大豆、荞麦等,经济作物有烤烟、辣椒、蔬菜等。全县有天然林15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2.5%,空气清新,被喻为“天然氧吧”。 毕节试验区成立20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农工民主党中央、国家农业部、深圳市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我县紧紧围绕试验区三大主题,结合县情进行了长远的科学规划,

按照规划引领发展,科技支撑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发展的思路,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新技术推广力度,提高先进适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加强对各类单项适用技术进行集成、组装、配套,提高产量,增加效益。在坚持不懈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多种经营,抓好产业结构调整。依托丰富的种质资源,大力发展烤烟、辣椒、脱毒马铃薯、反季节蔬菜和以天麻、半夏、刺梨为主的中药材产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突出抓好马铃薯、反季节蔬菜、辣椒等优势产业规划,明确了生产、收储、加工、销售各环节应抓的重点,为产业发展理清了思路,确定了发展方向与措施。2008年,通过积极的努力,我县获得了“中国皱椒之乡”、“中国天麻之乡”、“中国漆器之乡”称号。 一、“十一五”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按照地委、行署提出的在全区大力实施“3321”工程的意见,大方县扎实推进生态畜牧业、特色果业、蔬菜产业、茶产业、中药材产业等五大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紧紧围绕大方特色农产品生产的发展状况,因地制宜地建立特色农产品基地,按照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理念,抓好全县特色农业“3321”工程,以抓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大方县特色农业产业的快速稳步发展。特别是蔬菜辣椒特色产业种植面积从几万亩发展到2010年34万亩,每亩年复合产值5000元以上,涌现了2500户万元田示范户,建成了大方镇对江片区、达溪片区、响水片区蔬菜、辣椒万亩标准化示范基地产业带,逐步完善冷链设施和产地市场,加强组织化程度、规划专业村15个,组建专业合作社74个,引进蔬菜辣椒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摘要: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目前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诸多新矛盾、新问题,其中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农产品不适应市场的结构性矛盾。如何解决好这些新矛盾和新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主要从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认识、现存问题及其未来发展方向几方面入手,进行探讨。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reform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China's agriculture has entered a new stage of development, is faced with many new contradictions and new problems, which highlights one of the problems is that the marke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not suited to the structural contradictions. How to solve these new contradictions and new problems, is placed in front of us is an important issue. This article from the knowledge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agriculture,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uture direction of several aspects, were discussed. 关键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Keywords:adjustment of agricultural structure 正文: 我国农业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之所以说我国农业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主要是因为:从农业生产来看,我国农业已由资源约束为主转变为市场约束为主。从追求目标来看,农业发展由以追求产量为主转变为以追求效益为主。从发展动力来看,农业发展由体制推动为主转变为技术推动为主。从政府作用的形式来看,农业发展已由过去的行政领导为主转变为政策引导为主。从销售市场来看,沿海省份已呈现由过去的国内市场为主,逐步转变为国际市场为主的趋势。这一系列的改变,使得我国农业发展必须面对产业结构的调整。 所谓农业产业结构是指农业中各产业的构成比例。它可以分为3个层次:一是生产结构,主要表现为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比例,如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等生产部门之间的比例;二是产品结构,主要表现为同一生产部门中不同产品之间的结构,如种植业中粮食、油料、蔬菜、水果等作物之间的比例;三是品种结构,主要表现为某一产品中不同品种之间的比例,如小麦当中的硬质小麦与普通小麦的比例,大豆当中转基因品种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整调研报告正式版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整调研报告正式版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整调研报告正 式版 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根据镇人大主席团XX年工作要点和主席团会议的安排XX年6月1日早,在镇人大主席敖菲同志的带领下,对我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进行了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辣椒生产 XX年全镇共种植辣椒XX0亩,品种主要以“长虹”、“足法”、“甜杂一号”等品种为主。辣椒育苗在3月20日结束,大田移栽在5月30日结束。 2、万寿菊生产

**镇在XX年共种植万寿菊9000余亩。技术人员在各村委会负责好技术指导,按规格移栽,已结束。 3、南瓜生产 古城村委会根据自身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等有利条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XX年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寻找新的突破口,找准市场,由村委会租地200亩,发展南瓜新型产业。5月20日移栽结束。 4、浅水藕生产 浅水藕生产XX年的生产分别在淑足、海晏2个村委会,种植面积为200亩,3月25日种植结束。 5、水稻抛摆秧生产 XX年分别在大堵、长桥、大同、捏龙

贵州省各地区各产业结构调研

学科分类号110.7199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贵州省各地区各产业结构比较调研The comparative research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Guizhou province 姓名朱江海 学号0906020630029 院(系)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专业、年级2009级数学与应用数学 指导教师曾达聪职称副教授 指导教师令狐雨薇职称助教 二○一三年五月

贵州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诚信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本科毕业论文作者签名: 2013 年 5 月4日

目录 摘要 (2) ABSTRACT (2) 1 引言 (3)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3) 1.1.1 研究背景 (3) 1.1.2 研究意义 (3)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 1.2.1 国外研究现状 (3) 1.2.2 国内研究现状 (4) 2 贵州省三次产业结构现状 (6) 2.1 贵州省三次产业结构现状 (6) 2.2 各地区三次产业结构现状 (8) 3 对于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可借鉴建议 (19) 参考文献 (22) 致谢 (23) 附录 (24)

摘要 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各产业结构的优化能促进各国或各地区的发展。贵州省是中国发展相对落后的省份之一,就其原因还是其各产业结构的直接作用。对此,本文主要获取2000-2011年贵州省、黔西南、遵义、贵阳、六盘水四个地区各产业结构现状的相关资料,利用经济基础知识、数学知识和统计学基础知识,用定性分析法,对贵州省四个地区各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得出。 这些地区存在产业结构发展不协调,农产品竞争力不强,农业经营化立体缺乏,管理体制不适应;轻、重工业比例结构有欠协调,科学技术水平低;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等缺点。对此,本文采用前人的建议,对贵州省各地区各产业结构提出相应的调整措施。如以稳定第一产业,做强第二产业,状大第三产业,一、二、三产业相互协调发展为重点,积极提升传统商贸服务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改善投资环境吸引金融等。 关键词:贵州省;区域;各产业结构 ABSTRACT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world today, 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ries or regions. Guizhou province is one of the province in china development is relatively backward, the reason is the direct effec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For this, this paper gets the data of Guizhou province in 2000-2011,southwest guizhou, Zunyi, Guiyang, four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situation, the use of economic knowledge, mathematics knowledge and statistical knowledge, using the method of qualitative analysis, analyzes the four areas of Guizhou province the structur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un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n these regions, the competitivenes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s not strong, lack of stereo agriculture management system is not suitable; light, heavy industry proportion is coordinated, low leve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is insufficient. to this, the previous proposal,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adjustment measure of each area of Guizhou provinc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such as the stability of the first industry, the second industry to do strong, big one or two, the tertiary, three industry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s the focus, actively promote the traditional business services,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Improve the investment environment to attract financial ect. Key words: Guizhou province;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

贵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22689703.html, 贵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郑平 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9年第06期 摘要:自从我们国家进入21世纪市场经济时代以来,各行各业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其中农业亦不外如是。为了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必须要从农业产业结构上进行科学调整与规划。鉴于此,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相关的工作实践,就贵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展开浅要的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贵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对策 近年来,贵州一直都在全面落实关于国务院、党中央提出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针,经过长久以来的坚持与努力,目前已经在粮食结构、畜牧建设、蔬菜果树生产布局等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不过从客观角度来看,贵州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依旧面临着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正因如此,如下首先剖析贵州农业产业结构中面临的各种问题,继而探究具体的应对之策。 一、当前阶段贵州农业产业结构面临的问题 1.产业生产技术不够完善。就目前阶段来看,虽然贵州全省都在努力的引进各种农业生产技术,但受到优质稻米适宜种植条件的约束,粮食产量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粮食的销量也很难提上去,粮食部门依旧存在“销粮难”的现象。与此同时,贵州全省的蔬菜种植情况也不容乐观,比如类似马铃薯这种常规农作物,存在生产耕作方式粗放、脱毒马铃薯的应用面积较小以及马铃薯种植质量差等各方面的问题。而且,全省的茶园有土壤板结的问题,种植出来的茶产品质量不佳,生产效益不够理想。省内果园建设存在废水管理不善、修剪技术不当等情况,导致种植出来的水果品質较差,总产量也比较低下,有些地区甚至会出现落花落果、病虫频发等现象,诸如此类的问题都会制约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阻碍农民的经济收入增长。 2.农产品供给不科学,阻碍农产业发展。关于农产品面供给不科学的问题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来分析:其一,产品供给时间与市场需求时间存在错位,会导致农产品的上市周期整体呈现供大于求的趋势,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农产品的价格逐渐下降,影响产业经济。与此同时,一旦农产品错过了正确的上市期,市场上就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农民就会盲目的进行扩大生产,最终会影响农业生产效益;其二,目前存在生产市场开拓不足的情况,导致农产品出现了“烂市”的问题,此类问题也会制约农产业的经济效益增长。 3.产业结构不合理。贵州的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其一,由于长期受到自然经济条件的约束,农产品商品率十分低下,市场竞争力不足。据悉,目前贵州质量较差的稻米基数约占总产量的70%,大约要大于全国平均基数的13%,这样就会导致 省外涌入大量的优质稻米,而自家的稻米则出现滞销、价格低的问题;其二,当前贵州的农业生产设施不够与时俱进,有些地区的生产基础设施甚至非常的落后,完全无法适应现代化的农

2021年关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的调查报告 After reading or practice, get the feeling, and after reflection and summary,to guid the work or life. 姓名: 班级(单位): 日期:

关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的调查报告 温馨提示:本文是通过读书或实践后,对某个事件、某个现象、某个问题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性文章。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后套用。 县政协农业委员会根据工作安排, 于XX年3月中旬至下旬, 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开展了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的专题调查, 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情况 (一)农村经济总量不断增加, 经济结构日趋合理。XX年, 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6.87亿元, 比1997年的4.72亿元增长45.55, 平均每年递增7.6。 其中, 农业产值38217万元, 林业产值518万元, 畜牧业产值24790万元, 渔业产值4086万元。分别比1997年增长了37.6、12、53、55.4。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7年的2189元上升到XX年的2875元, 上升了31.34。农村经济结构中, 农民家庭经营收入比重持续下降, 外出务工收入不断增加。其比例由1997年的0.8:0.2变化为XX年的0.6:0.4。全县粮食、经作、畜牧、渔业四项产值的比例由1997年的33:25.9:35:5.6调整到XX年的16.89:41.34:36.1:5.97。经济作物产值比值上升了15.44个百分点, 粮食产值比重下降了16.11个百分点,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日趋合理。 (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四大主导产业成效显著。XX年, 全县农业土地使用面积49.3万亩(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42万亩), 用于粮食生产的面积27.9万亩, 占57, 用于多经及生态农业的面积21.4万亩, 占43。粮食

省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精神传达提纲

12月21日,中共江西省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体会议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在南昌胜利闭幕。 全会审议通过了省委常委会工作报告,并原则通过了《中共江西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讨论稿)》。在21日下午的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省委书记苏荣就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做好全省明年各项工作作了重要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吴新雄总结了今年以来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并部署明年工作。 张裔炯、尚勇、刘上洋、舒晓琴、凌成兴、赵智勇、余欣荣、莫建成等出席会议并在主席台就座。 省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期间,与会代表认真审议了省委常委会工作报告和《中共江西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讨论稿)》。经过讨论,与会代表对省委常委会一年来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十二五”规划的建议表示完全赞同,大家一致认为《中共江西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讨论稿)》充分体现了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完全符合江西实际,紧扣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条主线,明确提出了江西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主要原则和重大举措,对制定好江西“十二五”规划,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实现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目标,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推动作用。

全会原则通过该建议稿,会后省委常委会将综合审议讨论的意见对建议稿做进一步修改。 对于如何做好全省明年各项工作,苏荣要求,在领导上,科学分析判断形势,切实用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精心谋划“十二五”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总揽全局,统筹做好各方面工作,为“十二五”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苏荣指出,即将过去的“十一五”时期,是江西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极不寻常的五年。总的看来,这五年是江西综合实力迅速提高、发展后劲显著增强、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他强调,今后五年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江西实现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大有作为的重要机遇期。我们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新的严峻挑战,总体上机遇仍然大于挑战。 对于精心谋划“十二五”发展,苏荣指出,要紧紧把握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这个总体目标;要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两大战略;要牢牢抓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的重要着力点),即下大力气推动经济结构优化、下大力气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下大力气推动生态经济建设、下大力气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充分发挥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几大抓手的功能和作用,即充分发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龙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议

水城县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及对策和建议 2014年以来,水城县立足“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实现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旅游价值“四个最大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形成了产业布局日趋合理、比重日趋协调的农业生产新格局。预计到2016年初,全县“核桃、猕猴桃、茶叶、蔬菜、刺梨、中药材、红豆杉、特色经果、烤烟”等八大经济作物将突破76万亩,全县粮经比将从40:60调整到20:80。 一、水城县农业产业结构现状 水城县辖30个乡(镇、街道),境内喀斯特地貌突出,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种植以玉米、土豆、水稻为主,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十分突出。按照人均年收入3028元的国家新扶贫标准,水城县至今仍有22万农村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25.58%。 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的成绩 (一)特色产业迅速发展,农业产业化总体水平进一步提升。近年来,按照“一村一品、多村一品或一乡一特”要求,对具备发展种植、养殖、乡村旅游等基础条件的地区,现行发展了一批规模适度的特色产业。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不断提高特色农业的产业化水平,形成了猕猴桃、刺

梨、核桃、茶业、特色经果、蔬菜、红豆杉、烤烟等8大产业为主导的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在推动了全县扶贫开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致富和经济转型升级的同时,实现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良性互动融合发展。目前,正形成加工、冷链、物流、研发、旅游、电子商务等基础功能齐全、设施配套、服务完善的综合性高效发展平台,实现农业产业发展“接二连三”。 (二)全面推进“三变”工作。如何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让农村封闭式经济向开放型经济提升。 三、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集约化水平偏低。当前,制约水城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主要表现在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弱、相关政策短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企业融资渠道不畅,科技投入不足、创新能力弱,农村劳动力素质低、科技成果推广难等方面。具体表示如下: 受传统农业思维定势的影响,部分地方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意识,“小而全”的生产方式,“小打小闹”的特色农业推进模式比较突出,基地零碎分散而不集中,管理粗放而不精细,集约化生产水平不高,制约了农业效益的提升。一是农业产业结构不优。经过多年来的结构调整,尽管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以往的结构调整,还只是一种适应性调整,

学习贯彻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精神情况报告

学习贯彻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精神情况报 告 市委办公室: 现将我局(办)传达学习和宣讲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精神情况报告如下: 一、精心组织,迅速掀起学习热潮。 ????? 按照《关于认真做好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精神学习宣讲工作的通知》(金委办传〔2018〕8号)要求,我局(办)认真组织学习贯彻。7月23日上午,在党委班子上半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潘之江局长传达学习了7月20日市委常委会精神,要求认真抓好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工作。7月28日上午,召开三季度党委理论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局党委班子成员、局机关及下属单位城管服务中心中层以上干部参加。会议传达贯彻市委七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精神,并结合综合行政执法实际,对下步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迅速组织“八八战略”和省委、市委会议精神的传达贯彻学习,坚定信心、当好新时代金华高质量发展的答卷人,将有关精神传达到每一名党员干部;二是扎实开展“不担当不作为”专项整治行动,推动全系统形成干事谋事成事的氛围;三是持续推进清廉执法建设,推动全系统队伍正规化、规范化;四是立足当前重点工作,把文明城市创建当作最大的政

治、最大的担当、最大的作为。此外,通过周一学习会等形式,组织各处(室)、城管服务中心党员干部认真学习省委全会精神。 二、以学促做,推动当前中心工作。 ???? 局党委将学习贯彻活动与当前中心工作有机结合,全力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一是对照标准,梳理短板缺项。梳理市区城市管理“门前五包”不到位、人行道车辆乱停放等7类问题清单,牵头制定停车秩序整治等五大专项行动方案,建立督查通报机制,全力推进工作。二是严管重罚,推进问题减量。今年1-6月相关区局对各类城市管理问题处罚金额达213万元,是去年同期的23倍,使得同一区域同类问题呈断崖式下降。同时积极探索非接触性执法方式破解占道经营顽疾,以“零口供”形式办理案件33起,处罚万元,破解占道经营反复和回潮问题。三是部门协同,破解顽疾难题。对“牛皮癣”非法小广告号码实行停机,破解取证难、处罚难、整治效果不佳问题。与交警等部门联合执法,全天候巡查,查扣箱式LED广告车17辆/次、立案处罚9起,有力遏制了流动广告车扰民和影响交通行为。四是多管齐下,治理停车乱象。对符合条件的区域,应划尽划停车泊位,对无法施划的,实行机非隔离;对人行道违规停车一律贴单处罚,重点区域长时间占道的一律拖离。目前市区八一南街、宾虹路等硬隔离已安装到位,施划非机动车停车线10万余

中共江苏省委 江苏省人民政府

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 关于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的意见 (2011年6月14日)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江苏要发挥自身优势,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指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为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奠定坚实基础,现就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的重大意义 (一)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是推进“三化同步”的客观要求。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和削弱。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这是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目前我省正处在工业化中后期和城市化加速期,农业的基础地位更加突出,必须遵循现代化建设规律,坚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尤其要把农业现代化作为“三化同步”的紧迫任务。 (二)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是我省实现“两个率先”的重要内容。实现“两个率先”,重点和难点在农业农村。没有农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省人民的全面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全省的现代化。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必须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建设以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发挥农业农产品供给、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强化农业在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倍增中的促进作用,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缩小工农、城乡、区域差距,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江苏特点的农业现代化新路子,为经济社会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三)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当前,我省农业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压力加大、挑战增强,迫切需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以现代装备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调查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调查 前言 大力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 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保证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和建 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其任务艰巨,责任重大。特别是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传统农业和农产品面临严峻市场冲击,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和总结农业产业结构的规律牲,坚 持和遵循科学严谨的态度,系统地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的科学、合理优化,从根本上解决好“三农”问题。**乡地处**县中北部,属浅山丘陵区,十年九旱,水资源匮乏,长 年以来,农业一直以种植小麦、玉米、花生、红薯、黄豆、高粱等为主,农民收入没有保障,难以提高。近年来,**乡党委政府紧紧抓住政策机遇,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一 些特色产业正在逐渐形成、壮大。该调查对**乡进行农业 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了深入分析,对**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的教训、经验进行了总结,并对**乡今后的调整提出了建议,对其它地区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内容摘要 一、**乡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 **乡地处**县中北部,属浅山丘陵区,是典型的“望天收”的山岗地,农业自然条件恶劣,农民收入难以提高,如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成为困扰**乡农业发展的一个难

题。 二、**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 近年来,**乡紧抓机遇,结合本地实际,明确指导思想,确定工作目标,突出工作重点,抓住了乡域特色,大力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一些特色产业逐渐形成、壮大。 一是建成立体种养园区; 二是建成食用菌基地; 三是建成红薯生产加工基地; 四是建成养殖小区; 五是建成大枣基地。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后,农民人均收入逐年增加,经济效益明显,同时也产生了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以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缓慢的原因 一是担心赔本吃亏,不敢调整。改革开放以后,**乡大部农民仅仅是解决了吃饭问题,停留在“吃饭种田,种田吃饭”的低层次水平,在没有百分之百把握的情况下,农民不肯去冒险,认为种“老六样”“老两茬”保险,宁可亏本挣吃喝。还有的农民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抱有太高的期望值,急于求成,认为农业产业结构一调就灵,一调就富,结果一遇挫折就灰心丧气。同时,一部分乡镇干部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认识不足,措施不力,怕担风险,怕负责任,一定程度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的调研报告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的调研报告 背景:跨入新世纪,我国农业将面临一个全新的国际环境,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这既给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带来了机遇,同时也是严峻的挑战。从国际农业环境变化看,经济结构呈现出世界范围内调整的局面。从国际经济形势看,我国农业在国内国际的复杂环境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的问题,这种现实也要求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势在必行。通过调整优化现有的产业结构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业结构可持续 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情况 多年以来,区委、政府切实加强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根据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以市场为导向,重点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依靠科技进步,大力组织实施“种子工程”、“畜禽良种工程”等工程,改善农产品品种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扶持龙头企业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引导农民从事二、三产业,提高农民人均资源占有率。克服了自然灾害频繁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持续、协调发展的态势。 1是农村经济总量增加 2是种植业结构调整有了较大进展,培植出一批骨干产业。 3是畜牧养殖结构进一步优化,培育出一批特色畜禽产品。 4是科技应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有一定改善。 5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农民增收渠道有新的拓展。 二、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1、从众现象比较普遍。大多数农户由于缺乏应有的种植和市场信息,往往跟着左邻右舍或亲戚朋友搞调整。这些农户往往存在这样的弱点:开始时怕种子或其它生产资料价格太贵,或者怕自己种植水平不行,或者怕销路不好等等而不敢种,直到看到别人种了而且赚了钱后,胆子才渐渐大起来,但这时,又往往因种植面积扩大,销路又开始成问题,致使种植效益大大下降甚至出现亏损。由于效益不理想,第二年改种“效益好”的作物成了他们必然的选择,而到了第二年,又往往重复同样的故事。

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委十二届

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决定>任务分解方案》的通知 【法规类别】11804 【发文字号】浙委办[2010]83号 【发布部门】浙江省政府中共浙江省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0.07.30 【实施日期】2010.07.3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决定> 任务分解方案》的通知 (浙委办[2010]83号) 各市、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省直属各单位: 《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决定>任务分解方案》已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浙江省委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全面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在发展生态经济、优化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化、推进制度创新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认真贯彻落实《决定》,对于我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惠

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对于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探索浙江特色科学发展之路,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各级各单位要按照《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决定)任务分解方案》的要求,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确保把每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为打造“富饶秀美、和谐安康”的生态浙江、把我省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多作贡献。 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0年7月30日 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决定》任务分解方案 1.实施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确定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市化格局。(省发改委、省环保厅、省经信委、省商务厅、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建设厅、省人口计生委) 2.加快建设产业集聚区,打造现代产业集群,促进产业集聚和产业升级。(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商务厅) 3.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海洋与渔业局、省质监局) 4.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排放的落后产能,积极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开发区(工业园区)生态化。(省经信委、省发改委、省商务厅) 5.加快推进建筑业转型发展,积极发展“绿色建筑”。(省建设厅、省经信委) 6.加强交通运输业的节能减排,全面实施港航强省战略和内河航运复兴计划,积极打

贵州省产业结构优化路径分析

摘要:贵州省的经济长久处于落后状态,如何发展经济、摆脱贫困是首要解决的问题。贵州省的三大产业在经过发展之后显著提升,农业的基础地位保持不变,工业稳步上升,第三产业显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本文从贵州省产业结构出发,对三大产业进行了系统的统计分析,发现贵州省产业结构存在着农业发展无特色、轻工业和重工业比例不合理、第三产业薄弱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应该从发展特色农业、合理壮大第二产业、提升第三产业三个方面着手优化贵州省产业结构。 关键词:产业结构;农业;工业;第三产业 一、贵州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1.农业发展状况 笔者通过收集贵州省近年来农业发展总产值发现近年来贵州省总产值增长速度较快,其2010年产值为625.03亿元,而到2014年则达到1280.45亿元,在五年的时间里翻了一倍。特别是2014年,在贵州省政府发展农业经济和农村扶贫政策下,贵州省农业有了显著的提升。贵州省农产品主要以粮食、油料、油菜籽、烤烟、肉、水产品为主,在2010年到2014年五年的时间里,这些农产品的产量也得到了迅速提升。 但是贵州省农业发展存在一个错误:农民没有结合地理环境特点,重点种植适合当地环境的农产品,而是选择常见农产品进行种植。 2.工业发展状况 近年来贵州省的工业开始进入良好的发展态势,在产值方面都有了比较大的提升,近年来工业增加值逐年增加,2010年-2014年工业增加值分别为3117.6亿元、1638.71亿元、2055.46亿元、2531.89亿元、3117.6亿元。工业产值增长幅度较大,并且其增长速度是远大于农业产值增长的。就笔者统计的2010年-2014年数据来看,重工业产值在工业中比重较大,五年来平均占到总产值的65%以上,贵州省工业发展倾向于发展重工业而轻视轻工业的局面。但是以烟酒为代表的轻工业发展势态较好,例如茅台酒、卷烟等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而重工业发展势态较弱,并且缺乏代表性制造业。 3.第三产业发展状况 整体上来看,贵州省第三产业的规模在绝对意义上是扩大的,近年来,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创造的产值逐年增长,说明贵州省第三产业的扩张是十分迅速并且增长稳定的,在贵州省经济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2011年总产值增长速度为27.8%,2012年增长速度为18%,2013年增长速度为16.1%,2014年增长速度为8.3%,从增长速度来看,又是放缓的。 旅游业是贵州省第三产业中的代表。贵州省好山好水,风景优美,旅游业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得到了迅速发展。2010年贵州省旅游总人数为12913.03万人次,到了2014年,旅游总人数达到了32134.95万人次,旅游总人数不只翻了一翻。旅游总收入在2010年为1061.23亿元,在2013年突破2000亿元,2014年达到了2370.65亿元,为贵州省经济做出了贡献。 二、贵州省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优化路径 从上述关于农业、工业以及第三产业的分析可以发现贵州省产业结构存在一定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农业发展无特色、轻工业与重工业的比例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存在薄弱环节,下文将针对三个突出问题具体分析。 1.农业发展无特色 贵州省的地理环境不适合种植蔬果类农产品,而比较适合茶叶、烟草、中草药的种植。就目前情况来看,这三大行业的发展不是非常理想,就茶叶来说,除了都匀的毛尖一定的知名度,但也没有西湖龙井那样享誉中外,而且其他的茶叶知名度较低,没有竞争优势;贵州省烟草的质量是上等的,但是,这些上等烟草并没有被本省利用而是销售给了诸如黄鹤楼等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什么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

农业结构调整,不是简单地追求“粮经比例”指标,而是要把确保粮食安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文章要做在优质高效农业上。实践证明,结构调整不是一劳永逸的事,它必须随着市场变化不断进行。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什么?

赵亚夫

过去我们谈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着眼点一般都放在减少粮食作物面积,增加经济作物面积上,即所谓“粮经比”,把它作为考核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绩的主要指标。我觉得,应该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目标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按照全面实现小康的要求来衡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能仅仅是少种多少粮食,多种多少经济作物就行了;不能仅仅是每亩地的年收入比原来种粮收入有提高,农民收入有一些增加就行了。

务农人的收入要达到从事二三产业人们的收入水平

全面实现小康的具体指标有许多条,说法也很多,我觉得就农业、农村、农民来讲,最重要也最容易理解的一条应该是:全面实现小康,应该是务农的人们收入水平能接近或达到同地域从事二、三产业人们的平均水平;率先实现现代化,应该是务农的人们收入水平能达到或超过同地域从事二、三产业人们的平均水平。如果一个全面实现小康的社会,一个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地区,农业很低效,务农人的生活与城里人有着较大的差距,成了“上等人”从事二、三产业,“下等人”从事农业;或者在所谓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地区,当地人从事二、三产业,穷地方来的人从事农业,其后果必然是没有人愿意搞农业;农业上不去,也就是农业的萎缩。这样的社会不能算是全面实现小康的社会,更不能算是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地区。

全面实现小康的社会,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地区,一定要有一个与整体现代化的社会协调发展的高效农业,高效的现代农业成为整体实现现代化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位从英国考察回来的专家讲,英国农民平均收入已经超过全体国民平均水平,是全体国民平均水平的1.5倍。按全面实现小康,率先实现现代化要求来衡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出来的农业产业,必定要是高效的农业产业。所谓高效,就是要高到农民的收入能赶上同地域从事二、三产业人们的平均水平。这才是我们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目标。

两种类型的高效农业

农业结构调整能不能调出高效农业?这是大家关心的一个问题。回答是肯定的。比如江苏省句容市大棚栽培的草莓,已连续多年亩收入在万元左右,夫妻二人种3亩大棚草莓,年纯收入2-3万元的已不是少数,甚至有的大户年纯收入5万元以上;种大平棚优质葡萄,种优质桃的大户,年纯收入2-3万元的也不少,也有年纯收入5万元以上的。另外,即使是种植亩收益较低,每季只有千元左右的蔬菜花卉种子,如果有较大规模(10亩以上),也能年纯收入2-3万元。

合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典型调查

合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典型调查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典型调查 ——合肥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实践调查报告 导语: 根据经济学的原理,农业结构调整可以定义为:农业生产活动中劳动、资本、土地及其他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供给与使用的重新配置。因此,农业结构调整范畴应包括与农业经济结构的各个方面所发生的变化,同时还应包括国民产出的增加以及其他一些相关因素的相互作用,它是当前农业、农业工作的中心任务,是提高农业效率、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的收入的战略措施。在诸多因素中,生产力是决定因素,因此,农业结构调整是随着农业、农村以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逐步进行的,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优化的动态过程。 一、调查目的 了解近年来合肥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及其调整的方式和成果,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的变化,从结果看成绩,从三农看合肥发展,从合肥看安徽崛起。

二、调查对象及其一般情况 调查对象:合肥郊区农民及三县农民, 三、调查方式 1、文献查阅:安徽省图书馆,合肥市图书馆 2、网络查阅:安徽省农业网,合肥市农业局网站,其他相关网站 3、实践查阅:三县农村农民和相关政府机构 四、调查时间:2010年7月15日――――2010年8月15日 五、调查内容: 一、农业发展现状 (一)合肥农业基本情况。 (二)农业结构调整情况。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提出合理的建议 六、调查结果 2009年,全市粮食总产创历史最高,连续六

年实现增产丰收;农民人均纯收入6065元,高出全省、全国平均水平,连续四年实现增长跨千元;农村土地复垦整理和新农村建设全省领先……“十一五”以来,合肥市坚持以工业理念抓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民持续增收,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一)、农业发展现状: 1、产业结构调整在转型(以肥东县店埠镇为例) 肥东县店埠镇通过发展“一村一品”,去年实现农业大丰收,畜牧业发展也上了新台阶,据统计,2009年该镇共出栏猪5.4万头,出栏家禽240万羽,产奶1320吨。 店埠镇的“一村一品”只是我市农业结构调整的一个缩影。市农委负责人介绍说,合肥正在大力推进经营业态和理念的创新,加快农业单一生产功能向生产、生活、生态多功能并重转型升级,大力发展集生产、生态、文化、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现代新型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内涵向一、二、三产协调发展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目前,市级以上‘一村一品’和特色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