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概述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2006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目录
01 内容简介
02 图书目录
基本信息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2006年9月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顾海良、梅荣政。 本书主要论述了自1848年《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所走过的一个半世纪多的历程,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产生、 发展的历史过程及科学规律等内容。
第4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多方面拓展
4.1无产阶级革命道路和策略的理论 4.2对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 4.3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多方面阐述 思考题
第5章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马克思主义的
命运 5.1伯恩施坦主义的出现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的“修正” 5.2德法俄马克思主义者反对伯恩施坦主义的论争 5.3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命运的思考 思考题
第2章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2.1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转变的历程 2.2唯物史观的发现过程 2.3新世界观的第一次系统阐述 思考题
第3章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的探
索 3.1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科学探索的崎岖道路 3.2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和方法的理论创新 3.3劳动价值论上的科学革命 3.4剩余价值理论的伟大发现 3.5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面探索 3.6对未来社会经济关系的科学预测 思考题
谢谢观看
第9章思想的形成和 发展
第10章对当代资本主 义发展及其特征和阶
第12章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的历程及其
意义
第11章苏联东欧剧 变与马克思主义的
命运
第13章马克思主义 在当代中国的最新
发展
第1章导论
1.1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1.2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的历程 1.3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理论与现实 思考题
第12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及其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渊源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渊源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渊源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思想体系和学说,它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通过对历史渊源的研究和社会现实的观察,提出了一种关于社会变革和发展的理论。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的源头出发,探讨其历史渊源,并对其发展和演变进行概述。

一、马克思主义的起源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德国。

马克思(Karl Marx)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

他们在政治经济学和哲学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并深入研究了当时欧洲社会的现实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出现是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反思。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阶级矛盾和剥削,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和社会不公平的存在。

因此,马克思主义提出了一种以无产阶级为主体的社会革命理论,力求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

二、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包括:唯物史观、阶级斗争理论、剩余价值理论和社会主义理论等。

1. 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

他们认为,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社会的生产关系,并最终导致生产关系的变革。

马克思主义通过对历史的分析,提出了社会发展的几个阶段,从原始共产主义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等。

2. 阶级斗争理论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认为,社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不同阶级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冲突。

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剥削和被剥削的矛盾,而这种矛盾最终会导致革命的发生。

马克思主义主张无产阶级通过阶级斗争实现自己的解放,并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3. 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理论是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批判,它揭示了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获得利润的过程。

马克思认为,资本家通过将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占为己有,进一步加剧了阶级的分化和社会的不平等。

4. 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替代方案。

马克思主义主张通过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并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主要内容1. 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就像一颗闪耀的星星在历史长河中出现!想想看啊,当时的社会矛盾和不平等,不就像一堆干柴等待着烈火点燃吗?马克思和恩格斯站出来,用他们深刻的思想给迷茫的人们指明了方向。

比如在工业革命时期,工人们遭受着残酷剥削,这时候马克思主义挺身而出,为他们发声!2.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可不是一帆风顺的呀!那简直就是在狂风暴雨中前行。

它不断受到各种质疑和挑战,可就像顽强的小草,咋样都能扎根生长。

就如同在面对保守势力的打压时,马克思主义者们依然坚定地传播着真理,这是多么不容易啊!3. 马克思主义在不同国家的实践,那可真是丰富多彩!这就好比不同的花朵在各自的土壤里绽放出独特的美丽。

俄国的十月革命,不就是马克思主义开出的绚烂之花吗?给全世界带来了巨大的震撼!4.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的影响,那简直大了去了!它就像是一股汹涌的浪潮,推动着社会不断向前。

看看那些曾经被压迫的人们,在马克思主义的引领下争取到了自己的权益,这是多么伟大的力量啊!比如一些国家工人阶级地位的提升,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5.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那可是永不停歇的呀!就像一条奔流不息的江河,不断有新的源泉注入。

从列宁到毛泽东,再到后来的许多马克思主义者,他们不都在为马克思主义注入新的活力吗?这是多么值得赞叹的传承啊!6. 学习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像开启一场奇妙的旅程!你会看到无数人为之奋斗的身影,听到他们激昂的呐喊。

这难道不让人热血沸腾吗?不信你去了解了解那些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故事,肯定会被深深打动。

7. 马克思主义的未来是充满希望的啊!它就像一轮初升的太阳,光芒会越来越耀眼。

尽管会有困难和挑战,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和意义永远不会磨灭。

想想未来,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世界会变得多么美好呀!我的观点结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它充满了奋斗、创新和希望,值得我们不断去探索和学习,去感受它的伟大魅力。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一种重要的思想理论体系,对世界各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发展到中国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马克思主义的起源马克思主义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他们在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上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斗争理论。

他们认为,社会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会产生无产阶级革命,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重要阶段:初创阶段、二国社会主义和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创立。

1. 初创阶段马克思主义的初创阶段主要是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时代。

他们在著作《共产党宣言》中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在欧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2. 二国社会主义和列宁主义俄国和德国成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两个重要发展中心。

列宁在俄国领导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奠定了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

同时,在德国,马克思主义逐渐得到了普遍认可,并在政治、经济和哲学等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

3.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创立在列宁主义的基础上,斯大林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并提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体系。

这一理论体系强调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对中国以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革命和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马克思主义思想于20世纪初传入中国,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理论。

这些理论成果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

四、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证明了它不仅适用于19世纪的资本主义社会,也适用于21世纪的世界。

尤其是在当前全球化、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马克思主义思想依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

LOGO
2.思想开始转变(1841年9月—1842年年中)
1841年8月以后,恩格斯阅读了费尔巴哈的 《基督教的本质》,一方面维护黑格尔的辩证法, 另一方面开始认识到黑格尔哲学的不彻底性。在 费尔巴哈的影响下开始转向唯物主义。
LOGO
3.“两个转变”的实现(1842年底—1844年2月) 1842年底,恩格斯到曼切斯特深入调查英国经济与政治状 况,加深了对工人阶级的了解,并参加各种工人集会。他 还经常同英国社会主义者与宪章运动活动家交往,同流亡 在英国的德国正义者同盟领导人密切联系。同时搜集资料 ,研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的大量著作。 1844年2月,恩格斯在《德法年鉴》第1期、第2期合刊上 发表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英国状况。评托马斯 •卡莱尔的<过去与现在>》。标志着恩格斯从唯心主义者 转变为唯物主义者、从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 。
LOGO
弗里德里希· 恩格斯(1820—1895年)
1.思想初步形成(1838年—1841年8月)
1838年,无意经商,关心民主主义政治思想,主动了解工 人阶级的疾苦、斗争和愿望,并对黑格尔哲学产生了浓厚 兴趣。 1839年,发表《乌培河谷来信》,揭露封建专制制度和宗 教虔诚主义的黑暗,倾注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1841年,到柏林服兵役,在柏林大学旁听哲学课程,与青 年黑格尔派交往。撰写了《谢林论黑格尔》、《谢林的启 示》等小册子,他还著文揭露以德皇威廉四世为代表的德 国封建专制制度,成为一个坚定的革命民主主义者。
马克思பைடு நூலகம்格斯全面论述唯物史观
对于唯物史观的全面论述,是这一时期马克 思恩格斯对理论工作的一大贡献 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彻底清算了 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强调了“物质生 产”是“历史的发源地”,强调了人类实 践在认识中的重要作用。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阶段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阶段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中叶产生的一种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它以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代表,贡献了许多对社会科学和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观点。

经过多年的发展,马克思主义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历史发展阶段,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阐述。

一、马克思主义萌芽阶段马克思主义的萌芽阶段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主要体现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个人思考与合作之中。

这个阶段的标志是他们的早期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的问世。

这些著作揭示了私有制及其对社会进步的限制,并提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推动力。

二、马克思主义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阶段可以追溯到马克思与恩格斯共同合作创作的《资本论》。

这部著作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剩余价值的产生和实现方式。

此外,马克思主义还通过对国家、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探讨,为社会主义的出现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马克思主义传播与发展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马克思主义开始传播到世界各地,并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经过了列宁、斯大林等马克思主义者的进一步探讨和丰富,形成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体系。

这一阶段的关键是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指导思想。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阶段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独特而复杂的历程,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国情的变革。

在毛泽东的领导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

这一阶段的代表性事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探索。

五、当代马克思主义阶段在当代,马克思主义继续发展,并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变革和科技的进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框架也在不断调整和丰富。

这一阶段的重要特征是探索在当代条件下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并对全球化、环境问题等新情况进行思考。

总结起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经历了萌芽、发展、传播与发展、中国化和当代五个阶段。

考研知识点归纳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考研知识点归纳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考研知识点归纳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是一门重要的理论体系,对于理解社会历史和推动社会变革具有重要作用。

在考研中,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理解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本文旨在归纳考研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知识点,帮助考生更好地准备考试。

一、马克思主义的起源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欧洲。

当时,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阶级矛盾日益尖锐,许多社会学家开始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合作与思想交流,成为了马克思主义的起源。

他们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等理论,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的早期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早期发展主要集中在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的著作中。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

《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无产阶级解放的纲领和目标,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批判。

《资本论》则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阐述,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和无法持久的发展趋势。

三、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与发展在俄国,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列宁是俄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他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出了“工人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为俄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后,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影响不断扩大,成为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基石。

四、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传播与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马克思主义逐渐走向世界各地,并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产生了不同的发展形态。

例如,在中国,毛泽东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推动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

在其他国家,亦有人将马克思主义与本土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流派。

五、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发展在当代,马克思主义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在全球化、经济危机、社会变革等问题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仍然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方法论。

例如,在新自由主义盛行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无产阶级解放的理论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历史沿革及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历史沿革及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历史沿革及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中叶在欧洲兴起的一种社会理论和革命思想体系,它由德国哲学家、经济学家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共同创立。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的历史沿革:1. 初始阶段:马克思主义的初始阶段可以追溯到19世纪40年代末的欧洲。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著作《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础。

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解放的必然趋势。

2. 第二国际时期:20世纪初,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第二国际组织。

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逐渐成熟,涌现出一批理论家和领导人,如列宁、托洛茨基等。

此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了深入扩展,特别是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提出了殖民地问题和民族解放问题的重要观点。

3. 第三国际时期:1919年,第三国际成立,它是一场有组织的国际工人革命运动的起点。

在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与布尔什维克思想相结合,成为俄国十月革命的指导思想。

列宁成功地将马克思主义实践于革命中,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4.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改革:20世纪中期,马克思主义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并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产生了不同的表现形式。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也出现了一些修正和改进。

世界各地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和政治领导人通过实践和思考,发展了新的理论,如毛泽东思想、斯大林主义等。

当代价值:尽管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实践中面临了一些挑战和困难,但它在当代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1. 解析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种深入研究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的方法。

它强调对社会阶级关系和经济结构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当代社会现象。

2. 指导社会变革:马克思主义强调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社会革命的必要性。

在当代,它依然激励着一些社会运动和政治组织,为实现社会公正和人类解放而奋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就研究生学习谈几点想法相信自己人生所走的每一步都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尽快适应专业方向的转变;树立起唯物辩证的思维方式;学会用哲学的眼光看问题;扎实自己的理论功底;提高自身学术论文水平;做一个有思想的人。

处理好四大关系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学习与研究;学习研究与勤工俭学;知识体系与自我信仰。

▪树立四大意识:哲学意识;研究意识;问题意识;诚信意识▪学会研究阅读原著文本;确定研究方向;收集方向材料;拟定研究论题;反复修改写作;▪人自然社会;人发展自由;劳动实践生产;资本经济危机生态危机社会和谐。

▪课程要求▪ 1.掌握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基本历程。

要理解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不断发展的理论。

2.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重点掌握重要概念范畴如实践、劳动、生产等以及基本结论如不断革命论、一国胜利论等。

3.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

4.对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命运作客观评价。

▪参考书目▪ 1.《马克思主义史》庄福龄主编人民出版社,2004年。

2.《简明马克思主义史》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庄福龄主编人民出版社,2001年。

3.《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顾海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与历史》余源培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5.《走进马克思》孙伯鍨张一兵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6.《回到马克思》张一兵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7.《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编与导读》谭培文主编人民出版社,2005年。

▪研究专题▪ 1.马恩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研究;2.马恩两种生产理论研究;3.马恩自然哲学思想研究;4.马恩技术哲学思想研究;5.马恩主体性理论研究;6.马恩控制自然思想研究;7.马恩社会和谐思想研究;8.马恩社会交往理论研究;9.马恩生产与消费理论研究;10.马恩民生思想研究;11.马恩劳动与休闲观思想研究;12.马恩实践概念的逻辑生成;13.马恩人的解放思想研究;14.马恩自由观思想研究;15.马恩生态伦理思想研究;16.马恩跨越卡夫丁峡谷思想研究;17.马恩批判理论研究;18.马恩资本理论研究。

教学要点▪走近马克思:谁是马克思?走近马克思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分期;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教学要点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历史命运:马克思主义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马克思主义面临的挑战。

一个幽灵,在欧洲徘徊。

这个幽灵,就是马克思,就是马克思的理论,就是共产主义。

160年前,这个幽灵,使资产阶级颤抖,资产阶级视之为妖魔,为驱逐这个妖魔而结成神圣同盟。

160年后的今天,这个幽灵,却受到西方社会的热捧,一次又一次的出现了“马克思热”。

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对象▪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孕育、形成、建设和发展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作为历史科学:它的产生有其历史背景和历史条件,也有特有的历史人物和历史文献。

作为理论科学:它有其鲜明的理论特色、严谨的理论体系和跨时代的理论贡献;从广度、深度和历史跨度上体现出它的博大精深和强劲的活力。

二.走近马克思——马克思是谁?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祉而献身的职业,那么,我们就不会被它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人类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

我们的事业是默默无闻的,但将永恒地发挥作用并长存于世,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拥有渊博的知识;终生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践;终生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一生过着清贫艰苦生活。

远未成为历史的马克思千年风云人物; 千年思想家; 最伟大的德国人; 全球最伟大的哲学家.马克思:千年风云人物马克思:千禧年最伟大思想家马克思:英国人心目中最伟大哲学家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情景▪(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二)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情景19世纪40年代;历史情景:自由资本主义的建立、扩充和迅速发展。

经济发展:产业革命——生产力迅速发展政治变革: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基本矛盾:——开始突现;阶级矛盾:——日益激化马克思恩格斯总结:缺少革命理论的指导;缺少强有力政党组织的领导。

四.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理论情景马克思学说是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的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社会主义的当然继承者——列宁德国古典哲学:从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到费尔巴哈哲学的发展阶段,近代哲学的最后成果。

德国古典哲学最大成就哲学革命:批判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思想,创立了唯物辩证法。

批判费尔巴哈机械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观点,吸取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经济学变革:全面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严密论证和发展了劳动价值论;创立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发现了资本剥削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空想社会主义主要贡献: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对未来的社会主义进行了天才的设想,企图建立“人人平等,个个幸福”的新社会:实业制度、法朗吉、新和谐村。

批判与改造:批判:空想社会主义的错误观点;吸取:他们对未来社会的合理设想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创立: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从而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为科学。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五.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分期(一)马克思主义奠基时期(1840-1895)1、酝酿阶段(1840-1844)2、创立阶段(1844-1848)3、运用和发展阶段(1848-1871)4、捍卫和传播阶段(1871-1895)(二)20世纪社会主义革命酝酿和准备时期(1895-1917)(三)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连续胜利中重大发展时期(1917-1955)(四)20世纪下半叶社会主义曲折前进时期(1956- )六.马克思主义理论特质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以实践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批判性: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批判性理论批判以往理论;批判资本主义工业社会;不断地批判自身理论。

2.实践性: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实践的理论实践观点是马克思的首创,并且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的基石。

以往的哲学家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实践观点强调: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实践是一切认识包括理论的基础,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理论要为实践服务、解决实际问题。

3.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它具有完备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4.革命性:马克思主义是一种革命性理论马克思主义具有彻底的革命性,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不承认任何永恒不变的东西。

它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

因而在其本质上,它是批判的、革命的。

七.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历史命运本章讨论与交流题:2,马克思被评为“千年思想家”、“最伟大的哲学家”引起的思考;2,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1.马克思主义面临的挑战:资本主义制度的挑战;当代科技革命的挑战;当代社会主义改革的挑战;当代西方哲学和社会思潮的挑战。

2.对马克思主义错误态度表现误解(见史不见人);肢解(破坏完整性);曲解(个别当一般);未解(神化僵化片面化);消解(无生命力过时论)。

3.马克思主义在西方西方马克思主义热:回到马克思;走近马克思;走进马克思;理解马克思;重读马克思。

西方马克思主义热一是人们对马克思经济和历史著作的兴趣与日俱增。

从1996 年到1997 年将近10 万册《共产党宣言》在英国销售一空。

2008受金融危机影响,马克思的《资本论》等著作,在德国、美国、法国和英国等地持续热销。

卡尔•马克思又回来了,人们又重新实事求是地讨论他的思想。

”二是从1995后,几乎每年都有1—2次关于马克思的国际学术讨论会。

如1995年在巴黎召开的“世界第1届马克思大会”,1996年在美国纽约召开的世界社会主义学者第1届大会,同年在英国伦敦召开的“96伦敦马克思大会”,1998年在巴黎召开的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学术研讨会,2000年在美国纽约召开的“世界社会主义学者第2届大会”,每次会议都盛况空前。

当时法国的《人道报》撰文指出:“从纽约到东京,从圣彼得堡到耶路撒冷,从新德里到伦敦,到处都奏响了《共产党宣言》的乐章。

”三是英国广播公司和路透社进行千年伟人、风云人物评选活动结果:马克思是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爱因斯坦是千年最伟大的科学家。

四是西方出现了一批专门研究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的学者。

如德里达、吉登斯、福斯特,出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新马克思主义等思潮流派。

“马克思热”现象说明了什么?有什么值得我们思考?马克思主义作为真理仍为当今时代所需要。

英国广播公司发起评选的栏目主持人布拉格说,马克思似乎对全世界的主要问题都给出了答案;马克思能够解释一切的理论是他夺冠的最重要原因。

路透社在报道评选结果时说,“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对过去一个多世纪全球的政治和经济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英国公众认为:今天世界各处发生的一切并不能否定马克思,只能证实他写的内容。

布莱尔对马克思主义的看法西方马克思主义热说明西方人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资本主义世界今天暴露的种种社会弊病;说明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本质的揭露和批判是正确的;说明科学的理论是能够征服人心的,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过时,是永葆青春活力的!马克思主义在西方颇具影响原因: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二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三是不少杰出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不是把书本做教条,而是始终站在时代和学术的前沿,对新出现的现实问题及时做出理论概括。

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坚持与发展;批判与继承;继往开来。

实践失误;理论教条化;宣传官方化;价值观多元化。

第二讲预习:马恩是如何实现世界观的转变的?马克思是如何探索“历史之谜”的?马克思第一个伟大发现的基本内容。

第二讲马克思主义理论酝酿时期(1841-1844)本章主要内容一、马克思恩格斯世界观的转变马克思恩格斯世界观经历两个“转变”:由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如何实现历史性转变:借助于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走出唯心主义,走近唯物主义;批判和超越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走向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从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历史性转变。

(一)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起点1、马克思思想的起点(1818-1883)中学时期(1830-1835)中学毕业论文题目:《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