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复习题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复习题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复习题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复习题

填空题:

1、阿恩海姆从他的“知觉分化”理论出发,解释儿童画蝌蚪人的理由,认为有其合理之处。

2、幼儿对色彩的运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涂抹阶段、装饰阶段、再现和表现阶段。

3、概念画期的幼儿视觉感受性又有提高,眼动的轨迹越来越符合物象的外部轮廓,手部的小肌肉进一步发育,作画时能表现物象的主要部分和基本特征,小借助语言也能看出所画的内容。

4、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总目标是帮助学前儿童建构审美心理结构,即促进其审美感知、审美情感、审美创造三个方面的发展。

5、学前儿童的手工活动是他们对各种形态(点状、线状、面状、块状)的、具有可塑性的物质材料进行加工、改造,制作出占有一定空间的、可视且可触摸的多种具体艺术形象的一种造型活动。

6、展开性目标陈述的是儿童学习行为变化的过程,它所关注的不是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强调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进展情况提出相应的目标。

7、表现性目标陈述的是儿童在参与某种活动后所得到的各不相同的结果。

8、绘画的形式语言是指线条、形状、明暗、色彩、构图等美术要素,是绘画表现的手段。

9、构图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安排和处理人、物的关系和位置,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以表达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简单地说就是形象在画面中占有的位置和空间所形成的画面分割形式,如单独构图、并列构图、均衡构图等。

10、所谓描述,是指陈述美术作品外在的可立即指称的视觉对象,而不涉及作品的含义及其价值的认定。

11、学前儿童美术欣赏课的基本方法对话法。

12、儿童美术绘画课的基本方法:临摹画、写生画、命题画、意愿画、饰画。

13、意愿画是由儿童自己独立确定具体内容、形式和表现方法,教师协助完成的绘画。

14、所谓表象的变形是指在保证表象的基本形态和主要特征的情况下所构想的种种新表象。

15、教师在引导儿童感知时,要遵循这样一种感知顺序:首先从远处感知事物的整体及其背景,让儿童获得整体印象,其次到近处感知事物的局部特征以及相貌,最后回到整体的感知上,让儿童形成牢固的整体印象。

16、粘沙是典型的用点状材料制作平面手工作品的制作活动。

17、剪贴的目的主要在于学习使用剪刀,锻炼儿童的手指肌肉动作的灵活性,发展儿童手眼协调能力。

18、泥塑活动是通过双手的活动将泥塑造成立体形态的物体形象的活动,是学前儿童最常见的立体手工造型活动。19、废旧材料和果蔬制作对于学前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0、儿童美术欣赏活动的基本指导方法是对话法。

21、幼儿园环境的设计要兼具实用性和美观性,更要符合儿童的审美趣味。环境美化包括室内与室外环境

的布置。

22、美术是一门艺术,也称为造型艺术、视觉艺术或空间艺术。

23、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学前美术教师、学前儿童、学前儿童美术教学内容及学前儿童美术教学媒体的使用。

24、学前儿童可欣赏的艺术作品主要有以下几类绘画作品、雕塑作品、实用工艺品、建筑艺术、自然景物。

25、陈鹤琴主张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涂鸦期(1岁~2岁) 象征期(2岁一3岁)、定型期(3岁~7岁) 、写实期(7岁以后)。

/26、艾修勒和哈特薇克认为,蜡笔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美术媒介,而画架颜料则常是一种表达情感的媒介。

27、幼儿的____自我中心思维__常常使儿童表现出自私或无理行为。

28、根据___时代性原则_,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的选择应当注意:

关注当下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帮助他们了解自己所生活的时代与世界。

29、涂鸦线条的四种水平:杂乱线、单一线、圆形线、命名线。

30、幼儿在不断涂画的过程中逐渐将图形与线条结合起来,偶然地从中认出某形状,发现与他们自己经验中的某些事物相似,于是他们给自己画的线条和图形起名字,自言自语地进行注释和说明,所以也有人称这种线条为“注释线”。

31、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有着丰富内涵特性的教育领域,它兼具常识性、道德性、___ 生活性 ___ 、__人文性 ____,只有综合的理解,才能恰当把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真正内涵。

32、重复、对称、旋转等常

常是儿童组织和安排图形的方式。

33、陶冶法 __是指利用环境条件、生活气氛以及教育者自身的

言行举止等,潜移默化地影响学前儿童的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的方法。

34、导向性原则是教育评价的根本原则。为了贯彻导向性原则,人

们有必要将素质教育的理念、___以人为本的理念 ___、科学和谐发展的理念引入评价工作中,对教师的工作过程和绩效及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水平进行评价。

35、多视点构图发展顺序:零乱式、平行式、并列式、散点式、遮挡式。

36、幼儿对色彩的运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涂抹阶段、装饰阶段、再现和表现阶段。

37、学前儿童的欣赏活动是一种儿童面对美术作品或周围景物时所进行的带有情感色彩的精神活动,这种精神活动大致包括感知、想象、理解等心理过程。

38、表现性目标陈述的是儿童在参与某种活动后所得到的各不相同的结果。它所关注的是儿童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某种程度上首创性的反应的形式,而不是事先规定的儿童行为变化的结果,所以,表现性目标强调的是儿童行为结果的开放性。

39、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目标是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规定了美术教学活动应达到的具体结果,为美术教学活动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40、所谓解释是指探讨一件美术作品所蕴涵的内在意义,帮助儿童把握具象艺术形式所再现的东西,或抽象艺术形式所表达的微妙的情感、情调、意义或意味。

41、创造性原则是指在美术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前儿童的创造性,以其创造意

识、创造力和创造个性的培养为主要目标。

42、对话法是指在美术欣赏教育中教师、儿童与美术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作品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交流。

43、意愿画的主要功能在于发展学前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4、在学前儿童的绘画中,表象起着描绘和符号功能,因而学前儿童的表象主要有个别表象和概括表象两种类型。

45、所谓表象的变形是指在保证表象的基本形态和主要特征的情况下所构想的种种新表象。

46、在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里,一道溪水,几只蝌蚪,即是视听表象的联想。

47、艺术知觉主要是完形知觉和超完形知觉,对部分的感知是为艺术整体服务的。

48、4岁~5岁儿童手工教学活动的目标是儿童能较熟练地使用合适的,具有一定的立体造型的想象力和制作能力。

49、剪贴是指运用剪刀将面状材料剪成所需形象后贴出平面画面的手工活动。

50、染纸的材料和工具主要是吸水性强的纸(如生宣纸、餐巾纸、毛边纸等)、毛笔、水性颜料等。

51、学前儿童可学习的折纸基本有对边折、对角折、集中一角折、集中一边折、双正方折、双三角折、四角向中心折和组合折等。

52、废旧材料的造型技法是综合性的,主要有“加法”、“减法”或“加减法”并用。

53、儿童审美知觉的主动性是指学前儿童总是主动选择那些对于他们来说富有审美意义的形象及其结构特征的对象作为自己的审美对象。

54、幼儿表达的过程就是一个体验的过程,一个进一步感受、理解美术作品类的事物的过程。教师必须给幼儿表达和交流的机会,让幼儿把自己对所欣赏对象的感受用语言、肢体动作等表达出来。

55、通过形式分析,加深儿童的审美体验,提高审美理解能力,因而形式分析阶段是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的关键环节。

56、幼儿园环境的设计要兼具实用性和美观性,更要符合儿童的审美趣味。

57、在美术欣赏的对话中,首要的问题就是提问。

58、用心思考方面是观察和评价幼儿在创造之前对创造的主体和内容的把握方式或能力的标准。

59、兴趣是观察和评价幼儿在发起和投入美术活动时的情况,评价幼儿是否情愿投入美术活动,在活动中是否有热情,是否感到愉快和满足的标准。

60、对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行为过程进行评价,主要目的是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以便提供更加适宜的帮助和指导,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防止片面性。

61、色彩是造型艺术的主要语言,学前儿童通过美术活动;学习辨认色彩

的三要素,即色相、纯度和明度。

62、色彩的运用是指学前儿童运用认识的颜色来表现物体形象,并通过颜色的对比、渐变、重复等变化来丰富画面,从而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

63、版画需要进行制版、印制后才能最后完成作品,所以版画兼有绘画、设计和制作的特点。

64、剪贴纸版画是纸版画中较为简便和普及的一种,尤其适宜儿童制作。

65、实物版画常用的印刷方法有压印法、拓印法、捺印法,同时又分油印和水印两大类。66、泥塑活动的目的在于锻炼儿童的手指肌肉动作的灵活性,发展儿童手眼协调能力,培养学前儿童的空间知觉能力。

67、线描就是用线条勾画出物体的轮廓,以表现出对象的形态的绘画技法。

68、教师在评价儿童的泥塑作品时不应把重点放在追求作品的精确与细致上,而应注重儿童泥塑操作的过程及作品整体的稚拙感。

69、线条的基本形态可分为直线与曲线:直线包括水平线、垂直线、斜线以及折线;曲线包括根据圆弧度的大小、方向转换的不同而呈现的各种曲线。

70、台湾地区资深美术教育工作者潘元石在其著作《幼儿画教学艺术》一书中

从五个方面评价了幼儿的美术作品。

71、《画架绘画与儿童人格》的作者是:艾修勒和哈特薇克。

二、简答题:

1、简述象征期不稳定表现

第一,动笔后构思。幼儿常常在涂着涂着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涂画的动作痕迹与某物酌外形相似,于是想起要画这一物体。

第二,事先构思和随意涂画穿插。事先构思和随意涂画穿插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不同张的画,有些画是幼儿事先想好了画的,有些则是随便涂画的。另一种情况是在同一张画上,有的东西是幼儿事先想好画的,有些则是随便涂抹的。

第三,绘画内容转移。绘画内容转移的表现是幼儿正画着某样东西,突然就停止不画了。

第四,形象含义易变。幼儿画出的形象含义经常是不稳定的,他们往往在画好的形象上再加上几笔就说成是别的东西。

第五,易受他人影响。幼儿画什么,受他人影响比较大。

2、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总目标

第一,引导儿童初步学习感知周围环境和美术作品中的形式美和内容美,培养他们对美的敏感性。

第二,引导儿童积极投入美术活动中并学习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培养其对美术的兴趣以及审美情感的体验和表达能力,促进其人格的完善。

第三,引导儿童初步学习多种工具和材料的操作以及运用造型、色彩图等艺术语言表现自我和事物的运动变化,培养其审美表现和创造能力。

3、美术教学活动的目标设计注意点

第一,活动目标要关注幼儿的发展。一方面,活动目标应适应幼儿已有的发展水平,符合他们美术学习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另一方面,活动目标应把他们在他人的帮助下能达到的水平,即把促进幼儿的发展作为落脚点,为幼儿创造最近发展区。

第二,活动目标要注意整合性。这种整合性主要表现为:一是活动目标要考虑幼儿的认知、情感、技能等多方面的整合;二是活动目标要考虑美术与其他教育领域的整合。

4、简述幼儿园学前儿童欣赏对象及其类型、(1)绘画作品。

(2)雕塑作品。从制作工艺看,学前儿童可欣赏的雕塑可以有“雕”和“塑”两类(3)工艺美术作品。从实用性与陈设性看,学前儿童可欣赏的工艺美术作品有日用工艺品和陈设工艺品。

(4)建筑艺术。(5)儿童美术作品。(6)自然景物。(7)周围环境。

0040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历年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2006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试题 课程代码:0040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过程是指(C.家长与子女双向互动的过程) A.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过程 B.家长与学前教育机构教育学前儿童的过程 C.家长与子女双向互动的过程 D.家长与社区教育机构教育学前儿童的过程 2.通过对家庭教育已有事实的考察,了解家庭教育及其指导的现状,发现家庭教育及其指导过程中各因素之间的联系,从而认识家庭教育及其指导的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称为(C.经验总结) A.情报研究 B.调查研究 C.经验总结 D.行动研究 3.主干家庭是指(C.有两代人以上并且每一代都只有一对夫妇的家庭) A.以中年夫妇为主干,上养老下抚小的家庭 B.有两代人以上并且由最年长者主持的家庭 C.有两代人以上并且每一代都只有一对夫妇的家庭 D.三代同堂的家庭 4.下列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D.家庭教育没有特定的教学计划和方法) A.家庭教育是一种非正规的教育 B.家庭教育是一种包罗万象的教育 C.家庭教育没有一定的培养目标 D.家庭教育没有特定的教学计划和方法 5.通常情况下,家庭中对孩子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外部因素是(C.家庭精神环境) A.家庭经济条件 B.父母学历水平 C.家庭精神环境 D.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水平 6.“学习型社会”所强调的四种基本的学习是指(A.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A.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B.学会认知、学会做人、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C.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技能、学会生存 D.学会认知、学会做人、学会独立生活、学会生存 7.对称职父母在文化修养方面的要求一般是指(C.有修养会学习) A.有较高的学历文凭 B.能写会算 C.有修养会学习 D.对文字的理解力较强 8.下列哪种描述体现了父辈而非祖辈对子女的教养方式?( A.感情多于理智)119 A.感情多于理智 B.限制多于引导 C.鼓励多于限制 D.包办多于训练 9.根据20世纪90年代上海市区幼儿家长教育观念的调查,下列各项中不符合调查结果的一项是(D.从事 非脑力劳动的家长比从事脑力劳动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更高) A.从事脑力劳动的父母比从事非脑力劳动的父母更倾向于民主型的教育方式 B.从事非脑力劳动的家长比从事脑力劳动的家长更溺爱孩子 C.从事脑力劳动的家长比从事非脑力劳动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更高 D.从事非脑力劳动的家长比从事脑力劳动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更高 10.施艾弗从“接受——拒绝”、“限制——允许”二个向度对父母教养方式进行研究,得出保护和宽容的教养方式表现为( A.既接受又限制) P128 A.既接受又限制 B.既拒绝又限制 C.既允许又拒绝 D.既允许又接受 11.马丁与麦考伯依据“接纳——拒绝”和“要求与控制—宽容”两个向度对父母教养方式进行研究,得出冷漠型教养方式的父母给予孩子(A.最少的关爱与一定的允许或限制) A.最少的关爱与一定的允许或限制 B.很少的关爱与一定的限制 C.很少的关爱与很少的限制 D.最少的关爱与最大的限制 12.家长在将子女培养教育成人的过程中,是最重要的因素。(B.以身作则) A.教育知识 B.以身作则 C.教育能力 D.成功的范例 13.家长在预先设计好的情景中对所要评价的孩子的某种行为加以诱导,并进行观察、记录与分析的方法,称为(B.情景测验法) A.行为测验法 B.情景测验法 C.戏剧测验法 D.模拟表演测验法 14.一项国际性的调查研究发现,世界各国儿童最喜欢玩的东西是“沙”,这主要是因为(D.沙最能满足孩子创造的需要) A.沙是最便宜的东西 B.沙是最容易得到的东西 C.沙是相对比较安全的自然物质 D.沙最能满足孩子创造的需要 15.一个3岁孩子走路时不小心撞到桌子角,痛得大哭起来,妈妈赶紧跑过去用力拍打桌子说:“桌子真坏!妈妈帮你打它!打打打!”孩子也学着妈妈的样打骂桌子。这是一种(B.错误归因的教育) A.不着边际的教育 B.错误归因的教育 C.满足情感需要的教育 D.解决问题的教育 16.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任务包括四个方面。(A.健康教育、认知教育、品德教育、审美教育)P191

最新自考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必考试卷和答案

2016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必考试卷和答案 (课程代码0039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儿童学科学的内在动机和原动力是 【 B 】1-12 A .受表扬 B .好奇心 C .学本领 D .活动身体 2 . A . 一岁左右 B . 一岁半 C .两岁以后 3 .儿童认为石头沉到水里是因为它"不勇敢” A .阶段性特点 4. 一般来说, 合于 【 A .小班 5. 一般来说, 2-58 A .小班 6. 根据社会需要来制定儿童科学教育目标时, .对儿童掌握的科学知识作量上的规定 .在目标中要求儿童获取周围环境中有关的科学知识 .不要求儿童获取有关的技术经验和技术知识 .不要求培养儿童初步的社会责任感 般来说,儿童开始用提问方式表露对世界的困惑是在 【C 】1-12 B .一岁半 C .两岁以后 D .三岁以后 ,说明了儿童学科学具有 【C 】1-15 B .整体性特点 C .自我中心的特点 D .年龄性特点 “了解周围生活中的环境污染现象和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 ’这一目标适 D 】2-58 B .小班和中班 C .中班 D .大班 “学习使用各种工具进行测量, B .中班 C .大班 D 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这一目标适合 【C 】 .中班和大班 正确的做法是 【B 】2-35 C D 7.关于儿童科学活动组织形式的看法,错误的是 A B C D 】3-84 .集体活动形式不能放弃而要加以完善 ?应以小组活动形式替代集体活动形式 ?要灵活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 .各种组织形式都不要相互排斥 &关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表述,错误的是 A .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可以结合科学教育的内容 B .可以借助美术的形式开展科学教育 C .在音乐活动中不能渗透科学教育 D .在科学活动中可以渗透认识社会的教育 9.影响儿童科学探索的内部因素之一是 A .同伴交流 B .自然环境 【 C C .生活经验 10 .科学技术教育内容中不适合学前儿童的是 A . 了解灯的发展历史 B .制作不倒翁 C . 了解基因工程 D .学习用小剪刀、小锤子 11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的广泛性是指 【D 3-85 3-74 .教师强化 C 】4-114 】4-92

2017年6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年6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说明:试卷号码:2506; 课程代码:01740; 适用专业及层次:学前教育专科; 考试形式及比例:形考(30%、纸考)、终考(70%、纸考)。 一、选择题 1.美术形象的存在方式依赖(A)。 A.空间 B.色彩 C.形状 2.1923年幼儿教育家(B)先生在南京创办我国最早的幼儿园——鼓楼幼稚园,提倡中国化的幼儿教育。 A.张雪门 B.陶行知 C.陈鹤琴 3.以画面色彩与再现客观事物或表现主观情感有无关系及关系的密切程度为标准,幼儿对色彩的运用可以分为涂抹阶段、装饰阶段、(C)三个阶段。 A.兴趣阶段 B.游戏阶段 C.再现和表现阶段 4.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目的主要体现在(B),促进美术教育的发展。 A.提高学前儿童学习美术的兴趣 B.对以往的美术教育作出反思 C.更好地把握学前儿童教育美术活动成果 5.儿童的审美情感具有(C),他们常常将审美过程中的那种情感带人其他活动中,把自己当作是某个形象本身,沉浸在角色之中。 A.外显性 B.直觉性 C.弥漫性 6.国内外学者一般认为,儿童涂鸦期的线条有杂乱线、单一线、圆形线、(B)四种水平。 A.曲折线 B.命名线 C.平行线 7.从幼儿实际的涂画行为和过程上看,涂鸦是(C)的画线活动。 A.有意识 B.表达思想 C.没有表现意图 8.在学前儿童美术的评价是一个整体的评价,这一评价目的关注了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和(B)两个方面。 A.教师的教学效果 B.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C.天赋 9.幼儿审美取决于自身的内在规定性和结构与对象之间内在的适应性,是因为幼儿审美具有的(B)。 A.完形性 B.主动性 C.情感性 10.在手工教学的构思过程中,“(C)”和“因材施艺”是两大基本原则。 A.废物利用 B.物尽其用 C.因意选材 二、填空题 11.美术也称造型艺术、____或空间艺术。 视觉艺术 12.研究者在对绘画作品的研究中发现,幼儿绘画水平有三个较大的飞跃,依此,将幼儿美术能力的发展分为“涂鸦”期、____、“概念画”期三个阶段。 “象征”期 13.在幼儿园,美术教育内容一般可分为绘画、手工和____三大方面。 欣赏 14.教师在指导儿童进行美术欣赏过程中,应注意从他们的____特点出发,启发、引导其进行美术欣赏。

新自考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新自考学前儿童家庭教 育试题及答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201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试题课程代码:00403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参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全过程的对象主要是A1 A.学前儿童、学前儿童的家长、直接指导学前儿童及其家长的指导者和组织指导者、对学前儿童家长进行指导的组织管理者 B.学前儿童、学前儿童的教师、直接指导学前儿童及其家长的指导者和组织指导者、对学前儿童家长进行指导的组织管理者 C.学前儿童教师、学前儿童的家长、直接指导学前儿童及其家长的指导者和组织指导者、对学前儿童家长进行指导的组织管理者 D.学前儿童教师、学前儿童的家长、直接指导学前儿童及其家长的组织管理者、对学前儿童家长进行指导的指导者和组织指导者 2.通过了解家庭教育某一领域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把握研究领域的基本情况动态和发展趋势,为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和组织管理提供依据的研究方法是C5 A.调查研究 B.经验总结 C.情报研究 D.行动研究 3.调查研究作为一种研究过程,其基本研究步骤是C6 A.具体经验总结———一般经验总结———科学经验总结 B.界定研究问题———选择研究场地———进入现场并维持关系———资料搜集与检核———资料分析与整理———撰写并提出研究报告 C.确定调查研究的课题———判断研究类型———提出调查研究方案———安排并实施调查方案———统计调查结果———撰写调查研究报告 D.专题情报的收集———专题情报的分析与研究———形成情报研究的成果 4.家庭发展的四种形式,由低到高依次是B24-26 A.普那路亚家庭———血缘家庭———对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 B.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 C.一夫一妻制家庭———对偶家庭———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 D.一夫一妻制家庭———血缘家庭———对偶家庭———普那路亚家庭 5.在家庭教育指导实验中,家长的教育素质、教育行为和儿童的身体、心理的变化是D10 A.有关变量 B.无关变量 C.实验变量 D.效果变量 6.以一个街道、一个乡或一个区为范围,将这个社区里的机关、企业、学校等组织起来,共同关心这个社会内的年轻一代的教育是C67 A.社会教育 B.家庭教育 C.社区教育 D.学校教育 7.具体经验总结一般的组成内容是A9 A.家庭教育过程、家庭教育效果和教育体会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一、名词解释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 2.系统性原则 3.科学小制作 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 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 6.科学 7.学前儿童教育活动 8.偶发性科学活动 9.观察法 10.科学教育 11.小实验 12.技术 13.行为核对 14.内容选编的科学性原则 15.作品分析法 16.时代性要求 二、填空题

1.科学技术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功能,第一是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是生产力功能。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与编排的具体方法主要有三种,(1)是以季节为主线选编内容;(2)是采用单元式选编内容;(3)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前儿童的科学”是不同于成人的科学的,前者是以动作逻辑为基础,后者以________________为基础。 4.学前儿童就是指辅助科学教育进行的,用来帮助儿童进行科学学习的各种工具。 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突出体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观点:第一是强调以探究为中心的科学观;第二是强调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观;第三是强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选择科学教育材料的原则包括材料的生活性、材料的探索性、、材料的丰富性层次性等。 7.正式量具测量是指以通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物体进行测量。 8.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是指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确立的、按学前儿童年龄阶段划分的___________________。 9.为了鼓励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家庭成员可以采取以下方式鼓励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1) 关心学前儿童的探索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模拟考试试卷答案(a卷)教学内容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模拟考试试卷答案(A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 1、散点式构图:摆脱了地平线,开始表现出物体的离散关系。 2、透明式表现:把看不到的物体象X光透视一样表现出来。 3、蝌蚪人:头部、躯干部和四肢尚未分化完全的人。 4、展开式:儿童把在不同视角看到的物体在一张画面上表现出来。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4分) 1、凯洛格把儿童早期的样式配置分为17 种。 2、儿童绘画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涂鸦期、象征期和图式期。 3、随着儿童认知的发展和眼手的逐渐协调,儿童会用轮廓线勾画出两个或两个 以上图形的外部界线,而图形之间相互结合的部位则融合在一起。 4、凯洛格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图形结合而形成的图形称为集合体。 5、儿童刚开始运用水平——垂直参照系统进行构图时有些呆板和模式化,此时 所画的人,我们称之为稻草人。 6、“给予幼儿一张硬纸,幼儿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用它制作一个立方体”。这一 目标取向属于行为目标。 7、根据阿恩海姆的理论,儿童画蝌蚪人是因为他们的知觉尚未分化。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简述儿童绘画发展中象征期的特征。 造型上:用图象表达意愿,用简单的几何图形和线条组合,具备物体的基本部分。 色彩上:对颜色有自己的喜好,并用它们来描绘各种事物,注意按物体的固有色来选择相应的颜色涂染。涂色方面显得毫无顺序,不均匀。构图上:把物体随机地安排在画面上,不注意大小比例。 2、简述儿童在绘画中是如何处理事物之间关系的? 最初是把事物看成各自独立的个体,与其它事物缺乏联系;逐渐以简单的方法处理事物间的关系;最后能客观地从整体上把握事物间的关系。 3、家庭美术教育有哪些方法? 创设良好的家庭美术环境,初步感知美术的基本要素,鼓励儿童多欣赏美的事物,正确对待儿童的美术学习。 4、教师如何指导幼儿的粘贴活动? 引导儿童掌握粘贴的工具和材料的性质,引导儿童了解粘贴的步骤和方法,一次活动中不宜提供给儿童过多的材料。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结合所学理论谈谈如何选择幼儿绘画教育的内容。 绘画教育的内容包括:绘画工具和材料的认识和使用,绘画的形式语言,(简单解释8分) 结合实际来谈绘画教育内容的选择(7分) 2、结合实际谈谈观察法和演示法在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的运用。 演示法运用的基本要求(5分) 观察法运用的基本要求(5分) 在实践中的运用(5分)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第1阶段测试题教学内容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第1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学期儿童家庭教育》第一章至第三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核心家庭主要由夫妻两人和其未婚孩子所组成的家庭。 2、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是提高家庭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 3、学前儿童创造力特点包括感知觉动作语言 和心理。 4、儿童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性精神。 5、学前儿童家庭创造教育的原则包括全面性原则、个别性原则、活动性原则、宽松性原则、赞赏性原则与示范性原则。 6、童年期是学前儿童情商发展的关键期。 7、学前期是培养学前儿童情商发展的黄金期。 8、家长对儿童进行情商教育同时,既要涉及情感道德和情商技能,又要关联到自主意识和社会技能。 9、在学前儿童发展过程中,家长起着主导作用。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10、家庭的道德素养是影响孩子成长的精神因素。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家庭结构家庭结构是指家庭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模式。 2、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或其他长辈)对学前儿童进行的教育和施加的影响。 3、《颜氏家训》《颜氏家训》是我国南北朝时北齐文学家颜之推的的传世代表作,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 4、学前儿童健康教育 人体认识与保护知识教育、体育锻炼与健康、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教育、环境教育、营养教育、疾病与意外伤害的预防教育、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教育、性教育。 5、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目的 使幼儿在身心两方面都能得到健康发展,为入小学做好准备,为将来成为有知识,有能力,有理想,有修养的新一代公民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培养幼儿对社会,对集体,对别人,对自己的正确态度,激发幼儿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对创造的强烈愿望,发展幼儿的情操,发展幼儿的美感的十分重要的.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月全国自考《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

国200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4分) 1.下列关于技术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技术以改造自然为目的 B.技术回答的是“做什么”的问题 C.技术是对科学的总结 D.技术是将理论应用到实践的过程 2.在儿童学科学的诸要素中,儿童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认识和情绪倾向是( )。 A.探索态度 B.探索对象 C.探索过程 D.探索结果 3.下列不属于教师科技素养内涵的是( )。 A.掌握丰富的科技知识 B.能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思考 C.能尊重儿童 D.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科学技术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儿童能说出“溶解”一词语,表明儿童已形成“溶解”概念 B.儿童不能说出“溶解”这一词语,表明儿童对溶解的认识还停留在经济水平上 C.儿童能用“化掉了”来表示见到的各种溶解现象,表明儿童已形成了初级科学概念 D.儿童会用’化掉了”来表示见到的各种溶解现明,表明儿童对溶解的认识还停留在经验水平上 5.学前儿童发展的需要是制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 )。 A.哲学依据 B.心理依据 C.学科依据 D.社会依据

6.一般来说,“形成四季的初步概念”这一目标适合于( )。 A.小班 B.中班 C.中班和大班 D.大班 7.下列不属于儿童科学教育结果的是( )。 A.儿童通过科学探索过程学到的知识 B.儿童在科学探索过程中提出的疑问和问题 C.儿童在科学探索过程中产生的情绪体验 D.教师告诉儿童的科学概念 8.下列影响儿童科学探索的内部因素中,不稳定的因素是( )。 A.认知能力 B.知识经验 C.个性 D.情绪 9.下列关于集体教案活动优越性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集体活动的学习效率较高 B.在集体活动中,教师的间接指导较多 C.集体活动有着集中学习的气氛和紧凑的时间安排 D.集体活动为儿童提供了同伴间相互学习、启发的机会 10.下列关于“鸟”的教育内容中,不适合学前儿童学习的是( )。 A.让儿童认识各种各样的鸟 B.向儿童讲解鸟类飞翔的原理 C.引导儿童了解鸟类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 D.引导儿童了解不同鸟类和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 11.在下列天气现象中,适合学前儿童学习的内容是( )。 A.了解风形成的原因 B.观察并记录不同种类的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考试试卷 (A卷)

---------------------------------------------------------------最新资料推荐------------------------------------------------------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考试试卷(A卷)《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模拟考试试卷答案(A 卷)一、名词解释(每题 3 分,共 12 分) 1、散点式构图: 摆脱了地平线,开始表现出物体的离散关系。 2、透明式表现: 把看不到的物体象 X 光透视一样表现出来。 3、蝌蚪人: 头部、躯干部和四肢尚未分化完全的人。 4、展开式: 儿童把在不同视角看到的物体在一张画面上表现出来。 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14 分) 1、凯洛格把儿童早期的样式配置分为 17 种。 2、儿童绘画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涂鸦期、象征期和图式期。 3、随着儿童认知的发展和眼手的逐渐协调,儿童会用轮廓线勾画出两个或两个以上图形的外部界线,而图形之间相互结合的部位则融合在一起。 4、凯洛格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图形结合而形成的图形称为集合体。 5、儿童刚开始运用水平垂直参照系统进行构图时有些呆板和模式化,此时所画的人,我们称之为稻草人。 1/ 12

6、给予幼儿一张硬纸,幼儿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用它制作一个立方体。 这一目标取向属于行为目标。 7、根据阿恩海姆的理论,儿童画蝌蚪人是因为他们的知觉尚未分化。 三、简答题(每题 6 分,共 24 分) 1、简述儿童绘画发展中象征期的特征。 造型上: 用图象表达意愿,用简单的几何图形和线条组合,具备物体的基本部分。 色彩上: 对颜色有自己的喜好,并用它们来描绘各种事物,注意按物体的固有色来选择相应的颜色涂染。 涂色方面显得毫无顺序,不均匀。 构图上: 把物体随机地安排在画面上,不注意大小比例。 2、简述儿童在绘画中是如何处理事物之间关系的?最初是把事物看成各自独立的个体,与其它事物缺乏联系;逐渐以简单的方法处理事物间的关系;最后能客观地从整体上把握事物间的关系。 3、家庭美术教育有哪些方法?创设良好的家庭美术环境,初步感知美术的基本要素,鼓励儿童多欣赏美的事物,正确对待儿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课程网上考试题库知识讲解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课程网上考试题库 第一章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以()教育为主。 A 个别教育 B 集体教育 C 小组教育 D 班级教育 答案:A 2、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体现了其() 特点。 A 针对性 B 历史性 C 随机性 D 一贯性 答案:B 3、在不同的国度,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这体现了其()特点。 A 针对性 B 感染性 C 随机性 D 社会性 答案:D 4、俗话说“孩子的脸是父母关系的晴雨表”,这体现了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 A 历史性 B 感染性 C 随机性 D 社会性 答案:B 5、父母在和孩子交谈中发现孩子有口齿不清的情况,就经常和孩子一起练习绕口令,这体现了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 A 针对性 B 感染性 C 随机性 D 社会性 答案:A 6、父母对孩子进行哪些方面的教育,如何进行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都是由父母 决定,这体现了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 A 历史性 B 感染性 2 C 随机性 D 专制性 答案:C 7、家庭教育能做到使孩子“有令则行,有禁则止”,这是其()的体现。 A 针对性 B 感染性 C 随机性 D 权威性 答案:D 8、家庭教育中,家长要用正确的价值观对儿童施加影响,体现了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的()原则。 A 科学性 B 理智性 C 指导性 D 渐进性 答案:A 9、家庭教育中,家长应把来自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加以协调,保证孩子健康成长,这

体现了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 A 科学性 B 理智性 C 一致性 D 渐进性 答案:C 10、家庭教育中,家长对孩子奖惩并用,奖惩分明,体现了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 A 科学性 B 理智性 C 一致性 D 渐进性 答案:B 11、家长为孩子创设一个和谐的家庭生活环境,使孩子收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来培养孩子良好品质的方法是()。 A 环境熏陶法 B 兴趣诱导法 C 暗示提醒法 D 活动探索法 答案:A 12、家长用间接而含蓄的方式对孩子的心理施加影响,从言语上提示孩子从而引导孩子行为的方法是()。 A 兴趣诱导法 B 活动探索法 C 榜样示范法 D 暗示提醒法 3 答案:D 13、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让孩子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掌握技能培养意志的方法是()。 A 环境熏陶法 B 兴趣诱导法 C 暗示提醒法 D 活动探索法 答案:D 14、“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体现的家庭教育方法是()。 A 兴趣诱导法 B 活动探索法 C 榜样示范法 D 暗示提醒法 答案:C 15、家长通过了解孩子的特点,捕捉孩子的兴趣,因势利导,使孩子个性得到发展的方法是()。 A 兴趣诱导法 B 活动探索法 C 榜样示范法 D 暗示提醒法 答案:A 16、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 A 家庭教育的目的 B 家庭教育的观念 C 家庭教育的计划 D 家庭教育的方案 答案:A 17、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以自身良好的思想行为品德以及典型人物的优良道德风 范去感染、教育孩子,这是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所用的()。 A 环境熏陶法 B 榜样示范法 C 暗示提醒法 D 兴趣诱导法 答案:B 18、学前儿童家长在对孩子的非期望行为进行管教时,能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 克制无益的冲动,试着了解孩子的感受和动机,这体现了()。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期末测试题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期末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是以科学教育为对象,根据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现象及其效果进行测定,分析目标实现程度,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2.行为核对:是在观察前依据所需观察的目标,确定观察内容,并制定一个观察核对表。评价者根据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对照观察核对表中的各个项目逐条检核,并在符合的条目上做记号,并进行评定的一种方式。 3.观察的方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启发学前儿童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客观世界的事物与现象,使之获得具体的印象,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的一种方法。 4.系统性原则:是指选编的科学教育内容是按照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的认知规律编排。 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是指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科学素养的发展,由教育者创设、规划的一种具有科学教育价值的环境。 二、填空题 1.形式逻辑 2.为探索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3.正式测量 4.积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经验的重要途径 5.文学艺术 6.家庭中 7.整合性 8.长期系统性观察 9. 二元 10.2061 三、简答题 1.(1)操作材料是学前儿童学习科学的工具;(2)操作材料可以促进学前儿童智力的发展;(3)操作材料可以培养学前儿童积极的情感及意志力。 2.全面性与整体性;连续性与一致性;可行性与可接受性;社会性与时代性;辩证统一性。 3.(1)在选择游戏时,应注意游戏的科学性、趣味性、活动性、规则性。(2)让学前儿童有充分活动的机会,师生共同游戏。 四、论述题 1.以儿童的好奇心为基础,从日常生活出发,更好的了解自然界; 2.带着问题做实验,探究性的学习的方式,帮助儿童自己建构科学知识; 3.对于儿童语言发展与人际交往的促进。 五、设计题 要求:1.格式正确。(5分)2.目标、内容、活动材料与环境的设计、过程。(10分)3.内容设计的理由。(5分)答案略。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试题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一、单项选择题 1.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教师应引导小班儿童在泥工中塑造( B ) A.平面物象 B.简单立体物象 C.结构复杂物象 D.物象主要特征和细节 2.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教师应引导中班儿童在绘画中表现感受过的物体的( C ) A.轮廓特征 B.基本形态 C.基本结构和主要特征 D.动态结构 3 .学前儿童手工发展的第三阶段称样式化期,它的年龄段为( D ) 岁~3 岁岁~4 岁 岁~5 岁岁~7 岁 4.罗达?凯洛格列举了大量世界儿童画资料,说明了儿童绘画发展的详细历程。在这一历程 中由抽象到绘画途径的重要一环,标志着幼儿已能画出具有构造意义的图画的是 (C )A.结合体 B.集合体 C.曼陀罗 D.放射型 5.初入园的儿童用四条边线组成方形物时非常困难,因为此时他们尚处于( B )A?“垂直性”无区别阶段B?“方向性”无区别阶段 C?“水平性”无区别阶段D?“平面性”无区别阶段 6.在美术起源学说中,认为“情感表现是艺术最主要的功能,也是艺术发生的主要动因”的 观点属于(B )

7.大正时期,领导日本自由画教育运动的画家是( A ) A.山本鼎 B.福禄培尔 C.乌索娃 D.西泽克 8.根据比纳(A Bi net)关于儿童对图画感知阶段的划分,能说出关于人或动物所做事情的简短 语句的儿童处在对图画感知的( C ) A.罗列对象时期 B.解释时期 C.描述对象阶段 D.涂鸦阶段 9.关于学前儿童美术欣赏课程目标的表述,错误..的是( D ) A.应让幼儿对某些名画有初步的印象 B.应培养具有知觉美的某些基本要素的能力 C.应让幼儿有叙述和谈论艺术作品的能力 D.应让幼儿能开展高质量的艺术批评 10.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在儿童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B ) A.最近发展区 B.成熟 C.同化和顺应 D.模仿 11.运用线条、色彩等要素,在二维空间里塑造出静态视觉形式的艺术形式是( A ) A. 绘画 B.雕塑 C.工艺美术 D.建筑艺术 12.在近代儿童美术教育史上,为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作出突出贡献的教育家应首推( A ) A.裴斯泰洛齐和福禄贝尔 B.裴斯泰洛齐和罗伯特?欧文 C.蒙台梭利和福禄贝尔 D.蒙台梭利和罗伯特?欧文 13.包括美术教育在内的艺术教育要培养的人格类型是( A ) A.审美型人格 B.冲突型人格

1月浙江自考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1月自学考试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试题 课程代码:0040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张强和张明是同胞兄弟俩,他们的妻子分别是小红和小兰。在我国的家庭关系中,小红和小兰最准确的关系表达是() A.姐妹关系 B.妯娌关系 C.姑嫂关系 D.宗法关系 2.下列哪种表述是对“家庭教育”概念最准确的?() A.家庭教育是父母对子女的教育 B.家庭教育是家庭中长辈对下一辈的教育 C.家庭教育包括父母教育子女和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教育 D.家庭教育包括父母对子女和子女对父母的相互教育 3.下列说法中哪项不符合“学习型家庭”概念的特征?() A.家庭成员有终身学习的理念 B.家庭成员有自主的学习态度 C.家庭中有良好的学习环境 D.家庭成员都有取得大学及以上学历的目标 4.祖辈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A.知识老化 B.学历不高 C.相对保守 D.精力不足 5.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为保护儿童而制定的全面国际法律称为() A.《儿童权利公约》 B.《儿童权利宣言》 C.《儿童权利宪章》 D.《日内瓦宣言》 6.从家庭教养方式的基本向度划分家长教养方式的类型看,给予孩子很少的关爱且给予最大的限制,这种教养方式称作______教养方式。() 1

A.溺爱型 B.冷漠型 C.严厉型 D.理智型 7.马丁与麦考伯依据“接纳——拒绝”和“要求与控制——宽容”两个向度对父母教养方式进行研究,得出理智型教养方式的父母给予孩子() A.中等的关爱与一定的允许或限制 B.最多的关爱与一定的限制 C.较多的关爱与很少的限制 D.最多的关爱与最大的限制 8.不同的教养方式下培养出来的孩子会有所不同,如果一个孩子独立性较差,往往不能接纳自我,情绪不安定,极易产生恐惧和逆反心理,逃避或反抗、胆怯或粗暴。这极可能是______教养方式培养的结果。() A.民主权威型 B.绝对权威型 C.娇惯溺爱型 D.忽视冷漠型 9.家长评价儿童的发展能力有各种方法。家长在预先设计好的情景中对所要评价的孩子的某种行为加以诱导,并进行观察、记录与分析的方法称为() A.自然测验法 B.情景测验法 C.投射测验法 D.移情测验法 10.学前儿童家长在对孩子表达希望时,应以______为原则。() A.直截了当 B.避重就轻 C.委婉真诚 D.率直真诚 11.儿童不仅是受教育者,同时也会反过来对施教者施加影响,向施教者传授社会文化知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有学者将这种孩子对成年人的影响称为() A.负向社会化 B.反向社会化 C.负向影响化 D.反向影响化 12.家庭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家庭教育活动和家庭教育的全过程,实现孩子的() A.成人化 B.社会化 C.知识化 D.智能化 13.现代医学表明,孕妇如果长期缺______,可能导致婴儿患佝偻病。() A.铁 B.锌 C.碘 D.钙 14.据研究,处于睡眠状态的儿童在______左右生长素的分泌最旺盛,极有利于孩子身高、体重的增长。() 2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并在社会实践中到检验和发展。 2.科学教育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和提高民族科学素质的教育。具体地说,科学教育是系统传授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实现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 3.小实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实验的方法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教师或学前儿童利用一些材料、仪器或设备,通过简单演示或操作,对周围常见的科学现象加以验证的一种方法。 4.观察法:观察的方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启发学前儿童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客观世界的事物与现象,使之获得具体的印象,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的一种方法。 5.技术:①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②除操作技能外,广义的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 6.偶发性科学活动:是指学前儿童由外界情景诱发引起,并围绕着偶然发生的科学现象展开的一种科学探索活动,是科学教育中特有的一种活动。 7.分类:亦称“归类”,是根据事物的异同,把事物集合成类的过程,即把一组物体按照特定的标准加以区分,抽取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进行概括的过程。 8.社会资源:科学教育中的“社会资源”是指学前儿童所在地区或邻近地区中,可以利用于科学教育内容的一切人力、物力、自然环境和社会组织等。 9.时代性要求:时代性要求是指要根据时代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来选编科学教育内容,使选编的内容跟上时代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面向现代化。 10.科学小制作:就是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纸、布、泥或其他自然材料和无毒无害的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简单的玩具或陈列品,使儿童在这种动手动脑的活动中积累简单的科学经验,掌握一些粗浅的科技知识和操作技能。 11.科学教育环境: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是指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科学素养的发展,由教育者创设、规划的一种具有科学教育价值的环境。 12.作品分析法:作品分析法是根据学前儿童的各种作品(图画、泥塑、所编故事、儿歌等)分析学前儿童科学素养发展水平的一种方法。 13.行为核对:是在观察前依据所需观察的目标,确定观察内容,并制定一个观察核对表。评价者根据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对照观察核对表中的各个项目逐条检核,并在符合的条目上做记号,并进行评定的一种方式。 14.探究性教学:幼儿园的“探究性教学”:是指教师有目的组织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儿童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15.内容选编的科学性原则:科学性是指选择的内容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应从自然界的整体出发,根据客观规律,正确解释学前儿童周围生活中的有关的自然现象和自然物。 1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是以科学教育为对象,根据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现象及其效果进行测定,分析目标实现程度,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二、填空题 1.“学前儿童的科学”是不同于成人的科学的,前者是以动作逻辑为基础,后者以形式逻辑 为基础。 2.1935年,由雷震清副教授编写的《幼稚园的自然》一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供教师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它全面地阐述了向学前儿童介绍自然的目的、教材内容、教学原则、方法和设备等内容。 3.科学区角活动的内容一般可分为下列几类:观察阅读类、科学玩具类、操作实验类、制作创造类。 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是指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确立的、按学前儿童年龄阶段划分的中、短期发展目标。 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常用的评价方式有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试法和作品分析法等。 6.在我国古代,虽然儿童科学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一般的劳动人民子女仍然在家庭中接受科学教育。 7.根据科学游戏的作用分,游戏可分为感知游戏、分类游戏和运动性游戏。 8.测量的类型包括观察测量、非正式测量和正式测量。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试题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一、单项选择题 1.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教师应引导小班儿童在泥工中塑造( A. 平面物象 B.简单立体物象 C. 结构复杂物象 D.物象主要特征和细节 2.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教师应引导中班儿童在绘画中表现感受过的物体的( A. 轮廓特征 B.基本形态 C.基本结构和主要特征 D.动态结构 3. 学前儿童手工发展的第三阶段称样式化期,它的年龄段为( A.2 岁~3岁 B.2 岁~4岁 C.4 岁~5岁 D.5 岁~7岁 4. 罗达?凯洛格列举了大量世界儿童画资料,说明了儿童绘画发展的详细历程。在这一历程 中由抽象到绘画途径的重要一环,标志着幼儿已能画出具有构造意义的图画的是 A.结合体 B.集合体 C.曼陀罗 D.放射型 5. 初入园的儿童用四条边线组成方形物时非常困难,因为此时他们尚处于( A. “垂直性”无区别阶段 B. “方向性”无区别阶段 C. “水平性”无区别阶段 D. “平面性”无区别阶段 6. 在美术起源学说中,认为“情感表现是艺术最主要的功能,也是艺术发生的主要动因”的 观点属于( B ) A.游戏说 B.表现说 C.模仿说 D.巫术说 7. 大正时期,领导日本自由画教育运动的画家是( A ) A.山本鼎 B.福禄培尔 C.乌索娃 D.西泽克 8. 根据比纳(A ? Binet )关于儿童对图画感知阶段的划分,能说出关于人或动物所做事情的简 短语句的儿童处在对图画感知的( A. 罗列对象时期 C.描述对象阶段 9. 关于学前儿童美术欣赏课程目标的表述, 10. 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在儿童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最近发展区 B.成熟 C.同化和顺应 D.模仿 11. 运用线条、色彩等要素,在二维空间里塑造出静态视觉形式的艺术形式是 A.绘画 B.雕塑 C.工艺美术 D.建筑艺术 12. 在近代儿童美术教育史上,为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作出突出贡献的教育家应首推 A.裴斯泰洛齐和福禄贝尔 B.裴斯泰洛齐和罗伯特?欧文 B ) D ) C ) B ) C ) B.解释时期 D .涂鸦阶段 错 误 ..的是( D ) A. 应让幼儿对某些名画有初步的印象 C.应让幼儿有叙述和谈论艺术作品的能力 B. 应培养具有知觉美的某些基本要素的能 力 B )

最新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试题-及答案

精品文档 一、填空题(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 得阅卷人1.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环节,应该为孩子将来的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2.家庭教育的目的是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 归宿点。 3.编讲活动的主要形式包括看图说话、创编故事、设想未来和扩展词汇。 4. 父母的言行对情绪不稳定、模仿性较强、知识经验较少、辨 别是非能力较弱的孩子来讲,影响力更大。 5.在对学前儿童实施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家长起着主导作用。 6.家长的道德素养是影响孩子成长的关键因素。 二、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5分,共25分) 得分阅卷人1.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狭义) 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或其他长辈)对学前儿童进行的教育和施加的影响。

2.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原则 主要是指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用正确的价值观、科学的养育观对儿童施加影响,使孩子能够朝着社会所期望的目标成长。 3.环境熏陶法 指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有意识地创设一个和谐的家庭生活环境,使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一种方法。 规则游戏4.指教师根据教育、教学目的,按照一定的目标设计游戏,旨在促进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因而又称 教学游戏。 5.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方法是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所选择和运用的策略及措施,直接关系到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失败。 35分,共分)5三、简答题(共题,每题7得分阅卷人1.简述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时代性和社会性 (2)亲情性和感染性

(3)针对性和随意性 (4)连续性和一贯性 (5)权威性和专制性 2.简述学前儿童创造力的特点。 (1)模仿性 (2)自发性 (3)灵活性 (4)发展性 (5)差异性 (6)无价性 3.简述家长如何训练儿童的社会技能。 (1)在模仿中学会交往 (2)掌握基本的社会交往规则与技能 (3)走出家门,扩大交往圈子 (4)在挫折中成长 (5)积极暗示,正面引导 4.简述学前教育机构家庭教育指导形式的未来走向。(1)与知识经济时代相适应

7月全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试题 课程代码:00396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儿童画发展阶段中的写实期,大约发生在儿童()。 A.3岁—4岁左右 C.5岁—7岁左右B.4岁—5岁左右 D.8岁—14岁左右 2.某教师在组织学前儿童美术活动时,尽量引导儿童多感官参与活动,避免纯技巧和纯抽象的说教,该教师主要运用了()。 A.在集体中教育的原则 C.实践性原则B.长善救失原则 D.正面教育原则 3.一个儿童欣赏完齐白石画的虾后,对老师说:“看到这幅画,我好象看见了真的虾,会动会跳。”这主要是幼儿的()在起作用。 A.美的感受力 C.美的创造力B.美的表现力 D.审美兴趣 4.学前儿童美术欣赏发展的本能直觉期,儿童()。 A.对形式审美要素的知觉敏感性和注意的选择性,是纯表面的 B.有了真正独立的美感反应

C.美术欣赏不仅与生理机能有关,更多地受社会认识的制约 D.不仅能感知作品内容,还能感知作品的形式 5.在美术欣赏教育活动中,某教师用情景、气氛暗示、感染,使儿童接受信息,产生心理体 验,该教师主要运用了()。 A.高度的艺术性与儿童的可接受性原则 B.潜移默化原则 C.渐进性原则 D.程序性原则 B.科技性手工活动 D.立体手工活动 6.粘贴、剪贴、撕贴、剪纸等形式属于()。 A.实用性手工活动 C.平面手工活动 ()。 A.无目的的活动期 C.样式化期B.基本形状期 D.定型期 7.剪纸活动中,儿童开始剪得较为顺手,但只限于剪直线,这个特征出现在手工发展的 8.关于学前儿童手工发展阶段的基本形状期的描述,正确的是()。 A.儿童由无目的的动作到呈现出有意图的尝试 B.手工活动没有明确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