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的福鼎老照片

合集下载

家乡新貌作文【精】

家乡新貌作文【精】

家乡新貌作文家乡新貌作文【精】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

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家乡新貌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家乡新貌作文1在世界的东方,有一只傲立的雄鸡,那就是我的祖国——中国。

在雄鸡的腹部,有一个日新月异的小城,那就是我的家乡——江苏·常州。

这里景色秀丽、物产丰富,享有“江南水乡”的美称。

市公园免费开放,园林规模一个比一个大,景色一个比一个宜人,设计一个比一个别俱风格。

如果你来到红梅公园,就会感受到那里如仙境一样美妙,漫步在鹅卵石铺成的小路上,看着清清的溪水唱着歌流向远方,心中的一切烦恼全都忘却了。

绕过一座小石桥,来到池塘边,池里的荷花千姿百态,有的还是花骨朵,有的含苞待放,像害羞的小姑娘,美丽极了。

突然,水面上泛起阵阵涟漪,仔细一看,原来是鱼儿在嬉戏玩耍。

如果你走累了,还可以在古色古香的亭子里小憩一会儿,低头回味文人墨客的故事……新天地公园又是一番耳目一新的感觉。

一块约300平方米的大草坪,每到阳春三月,风和日丽,人们便会三三俩俩地来到这块绿地毯般的大草坪上放风筝,有红的鱼型风筝,有灰的飞机风筝,还有形态各异的卡通风筝……一只只色彩斑斓的风筝像翩翩起舞的蝴蝶把蓝天白云点缀得分外美丽。

市政府大楼前青枫公园也同样风景秀丽,人流如潮。

金黄色的人造沙滩更是吸引了无数顽皮的孩童来尽情地戏耍……现在这座城市不仅美丽,而且交通也越来越便捷。

快速公交BRT,让我们出行速度明显加快,坐在车上也更加舒适了;高架道路连接常州南北,宽阔平坦的道路越来越多,小汽车来来往往,川流不息,常州人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空调也进入了车内,无论大巴车、中巴车、公交车还是出租车都安装了空调,让人感觉到冬暖夏凉的惬意。

福鼎特色文化发展历程

福鼎特色文化发展历程

福鼎特色文化发展历程福鼎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

福鼎特色文化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深深影响着这个地方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观念。

福鼎特色文化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东汉时期。

那个时候,福鼎是闽越王朝的都城,政治、经济、文化都十分繁荣。

这时期的福鼎以文学艺术为主导,不少文人骚客在这里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后来被列为国宝级文物的《闽越王陈壮士碑》。

这一时期的福鼎文化曾对后来的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被视为福鼎特色文化的重要起源。

福鼎在宋朝时期进入了又一个繁荣期。

当时,福鼎是闽东的政治、文化中心,许多著名的学者、文人都在这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历史印记。

值得一提的是,福鼎是福建文化发展的重要枢纽,许多书院、道教寺庙在这里兴盛起来。

当时的福鼎特色文化以修身养性、儒家思想为核心,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和追求。

清代是福鼎特色文化发展的又一个重要阶段。

这一时期,福鼎以商业贸易为主导经济形态,文化艺术也随之发展。

福鼎窑就是这一时期的艺术瑰宝,被誉为“瓷都”。

福鼎窑出产的瓷器精美绝伦,以色泽素雅、造型优美而著称。

福鼎特色文化的发展在这一时期也加强了与外界的交流与融合,为将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近现代以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文化的追求,福鼎特色文化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福鼎不仅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还积极引进外来文化,在这种碰撞中创造出了新的文化形态。

比如福鼎的茶文化,福鼎被誉为中国白茶的故乡,白茶在福鼎有着深厚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内涵。

福鼎的茶文化以白茶为主线,丰富了福鼎特色文化的内涵。

正是福鼎特色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给这座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对当地的经济、教育、旅游等产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时,福鼎特色文化也成为了当地人民自豪感和认同感的重要来源,他们通过传承和弘扬福鼎特色文化,共同维护和发展福鼎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福鼎特色文化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一个传承与创新的过程。

福鼎非遗项目

福鼎非遗项目

福鼎非遗项目
福鼎是中国福建省宁德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福鼎全市共有2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包括:
1. 福鼎芭蕉雕:福鼎芭蕉雕是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之一,以艺术性和技术性非常高。

具有独特的雕刻风格和技法,传承至今。

2. 福鼎竹编:福鼎竹编是福建省传统的工艺品之一,用福鼎当地的优质竹子制作而成,具有经济实用性和装饰性。

3. 福鼎木偶戏:福鼎木偶戏是福建省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手法而闻名。

传统的木偶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4. 福鼎年画:福鼎年画是福建省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以其独特的绘画技法和色彩鲜艳而被人们喜爱。

5. 福鼎红陶:福鼎红陶是福建省具有独特风格的陶瓷制品,以其红色的瓷器胎和优美的造型而备受青睐。

以上只是福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一部分,这些非遗项目不仅展示了福鼎的传统文化和艺术魅力,也是福鼎人民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福鼎非遗项目的传承和保护,对于促进当地经济和文化发展,增强民众的文化自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福鼎发展历史

福鼎发展历史

福鼎发展历史福鼎,乾隆四年(1739年)从霞浦县划出劝儒乡的望海、育仁、遥香、廉江四里置福鼎县,隶属于福宁府,县治设在桐山,故称桐城。

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属东路观察使,民国六年(1917年)属闽海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道,直属省辖,民国二十年(1931年)属福建省第二督察区,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改称第八行政督察区。

1949年6月11日福鼎解放,属浙江省第五行政公署,1949年10月隶属福建省第三行政督察区,1950年改称福安专区,1970年行署迁址宁德,1971年改属宁德地区。

1995年10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福鼎县设立福鼎市,仍属宁德地区。

2000年11月撤销宁德地区设立宁德市,现隶属宁德市。

福鼎市位于福建省东北部,介下北纬26°55′--27°26′,东经119°55′--120°43′之间。

福鼎西北西南部山峦起伏,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山都坐落在这一带,整个地势从东北、西北、西南向中部和东南沿海呈波状倾斜,构成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格局。

山地和丘陵地面积占土地面积88.1%,平原占11.9%。

海岸线曲折,长度432.7公里,境内岛屿、海湾众多,多为岩岸,大小岛礁达200多个,其中岛屿81个,较大的岛有福瑶列岛、台山列岛、七星列岛;主要港湾41个,其中沙埕港融商贸、渔业、军事为一体,是东南沿海重要的深水避风良埠,可建数座5-10万吨泊位的码头,早在孙中山《建国方略》中就定为天然良港。

东南与东海濒连,西同柘荣县,南与霞浦县为邻,东北、西北分别与浙江省苍南、泰顺两县接壤,正北的分水关为闽浙两省的分界地。

104国道跨越境内。

县城离省会福州市299公里,沙埕港距台湾基隆港142海里。

福鼎市标1995年10月13日,国务院批准福鼎撤县设市(县级),原有区域不变,从此结束了福鼎的256年县建制历史,跨上了建设闽浙边界、东海之滨文明城市的历程。

福鼎烟墩山的景物

福鼎烟墩山的景物

福鼎烟墩山的景物福鼎烟墩山位于福建省福鼎市境内,是福鼎市的标志性山脉之一。

这座山脉以其独特的地貌和美丽的景色而闻名于世。

烟墩山的景物如诗如画,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

烟墩山地势险峻,山势起伏,群山环绕,形成了壮丽的山水画卷。

山脉主峰海拔约1200米,山势陡峭,山体犹如一颗翡翠,镶嵌在绿色的山间。

登上山顶,可以俯瞰整个福鼎市的美景,远处的小镇犹如一颗明珠,熠熠生辉。

烟墩山的植被丰富多样,山间树木葱郁,花草繁茂。

春天,山间百花争艳,桃花、梨花、杜鹃花等各种花朵竞相开放,花香四溢,令人陶醉其中。

夏天,山间绿树成荫,清凉宜人,是避暑的好去处。

秋天,山脉上层层叠叠的红叶如火焰般绚烂,吸引着众多摄影爱好者前来捕捉美丽的瞬间。

冬天,山上银装素裹,雪景美不胜收,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

除了丰富的植被,烟墩山还有许多珍稀的动物。

这里是许多珍稀鸟类的栖息地,每年都有很多鸟类迁徙到这里繁衍生息。

山中还有许多野生动物,如猴子、野猪、松鼠等,它们在山间自由自在地生活着。

这里的生态环境十分优美,保护措施得当,使得烟墩山成为了一个生物多样性保护区。

烟墩山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山中有许多古老的庙宇和寺庙,是当地居民信仰的重要场所。

其中最著名的是位于山脚下的烟墩山庙,庙内供奉着观音菩萨,每年都有许多信徒前来朝拜祈福。

庙宇的建筑风格独特,保存完整,是研究古代建筑的重要遗址。

除了庙宇,烟墩山还有一些历史文化遗迹。

山中有着许多古老的石刻和石碑,记载着古代历史的印记。

这些石刻和石碑保存完好,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

烟墩山不仅有美丽的自然景观,还有丰富的人文资源。

山中有一些民俗村落,保留着传统的福建民居建筑风格,是了解福建传统文化的好地方。

在这里,游客可以品尝到正宗的福建美食,感受到浓厚的乡村氛围。

总的来说,福鼎烟墩山以其独特的地貌和美丽的景色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这里的自然环境优美,生态系统完整,是一个理想的旅游胜地。

无论是追求自然风光的游客,还是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人士,都能在烟墩山找到自己的兴趣点。

老照片:90年代的福州,这才是最美的榕城

老照片:90年代的福州,这才是最美的榕城

⽼照⽚:90年代的福州,这才是最美的榕城
福州,别称榕城,因境内有⼀座福⼭⽽更名“福州”。

福州地处华东地区、福建东部、闽江下游及沿海地区。

福州有着悠久的历史,曾是船政⽂化的发祥地。

这是⼀组90年代福州的⽼照⽚,跟随这些⽼照⽚,带⼤家⼀起去看看昔⽇的福州。

图为90年代初期的福州江滨⼤道。

90年代的福州东街⼝俯瞰。

东街⼝是福州最重要的商业中⼼,是福州最热闹的地⽅之⼀。

90年代的福州五⼀路⼝街景。

五⼀路位于市区中部,跨⿎楼、台江⼆区。

90年代的福州西湖公园。

西湖公园是福州保留最完整的⼀座古典园林,被称为“福建园林明珠”。

90年代的福州,扩建以后的东百⼤楼。

东百⼤楼1957年建成开业,东百⼤楼曾是福州地标性建筑之⼀,是当时福建最⼤的百货商店。

90年代福州街头的出租汽车,福州真正意义上的出租车是从1984年开始出现的。

年代的福州⽼温泉公园南门。

福州享有“温泉之都”的美誉,福州泡温泉的历史悠久,从晋朝开始,福州⼈便有泡温泉的习惯。

90年代的福州江⼼公园。

江⼼公园是⼀个岛屿公园,位于闽江之中,公园建于1982年,四⾯环江,园内绿树成荫,植被茂密。

江⼼公园是很多⽼福州⼈记忆⾥不可或缺的⼀个地⽅。

90年代的闽江俯瞰。

闽江发源于福建、江西交界处,福州处于闽江的下游,闽江穿城⽽过,是福州的母亲河。

珍贵的福鼎老照片

珍贵的福鼎老照片

珍贵的福鼎老照片,不看后悔!
看今朝流光城影,忆往昔峥嵘岁月。

众人纷纷话旧年,只言片语,感慨万千。

有的说:“从前的福鼎还是那个‘一条溪水一洋田,一线长街菜圃间’的旧桐山。


有的说:“从前的福鼎,码头还在,流水桥下能种田,到沙埕可以直接坐快艇,京生还是福鼎最大的酒店。


还有的说:“六几年的时候,我们都在忙着搞人民公社化运动,风风火火,轰轰烈烈,老有趣了!”
究竟从前的福鼎是什么样的呢?
让我们追寻下面的几组老照片,走进从前的福鼎,狠狠的怀旧一番吧!
每一张老照片都是珍贵的回忆,是历史事件、社会变迁和生活状态的一种真实记录,如果你手里也有这样的老照片,欢迎你来稿!
可以是一张照片,也可以是一组照片,可以是黑白,也可以是彩照,加上简单的文字介绍,发送到【印象福鼎】后台就可以了,感谢您的分享!。

我眼中的福鼎老街作文

我眼中的福鼎老街作文

我眼中的福鼎老街作文福鼎,这座位于福建东北部的小城,藏着一条充满烟火气的老街。

它就像一本泛黄的相册,每一页都记录着岁月的痕迹和生活的故事。

老街的入口,没有气派的牌坊,只有一块略显斑驳的路牌,上面写着“福鼎老街”四个字。

走进老街,仿佛穿越回了过去。

脚下的青石板路,不知道承载了多少人的脚步,石板已经被磨得光滑,有些地方还微微凹陷,那是岁月留下的印记。

街道两旁的店铺,一家挨着一家。

有卖小吃的,有卖杂货的,还有老式的理发店和裁缝店。

这些店铺的招牌大多都已经褪色,但却有着一种独特的韵味。

我记得有一家卖馄饨的小店,店面不大,只能摆下几张桌子。

店主是一对老夫妻,大爷负责包馄饨,大妈负责煮馄饨和招呼客人。

他们的动作熟练而默契,大爷包馄饨的速度极快,只见他左手拿起一张馄饨皮,右手用筷子夹起一点肉馅,往皮上一抹,再用手一捏,一个馄饨就包好了。

大妈煮馄饨的时候,总是会细心地控制火候,确保每一个馄饨都煮得恰到好处。

馄饨出锅后,大妈会在碗里撒上一些葱花、虾皮和紫菜,再浇上一勺滚烫的高汤,那香味瞬间就弥漫开来。

每次我来这里吃馄饨,都会被这简单而美味的食物所打动。

继续往前走,会看到一家杂货店。

店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东西,从锅碗瓢盆到针头线脑,应有尽有。

杂货店的老板是一个胖胖的大叔,总是笑眯眯的。

他对每一个顾客都很热情,哪怕你只是买一个小小的纽扣,他也会耐心地帮你找。

有一次,我去他店里买灯泡,他不仅给我推荐了合适的灯泡,还亲自帮我换上,嘴里还念叨着:“这灯泡啊,可不能随便买,得选对瓦数,不然太亮太暗都不好。

”老街上还有一家老式的理发店,店里的装修很简单,只有几把老式的理发椅和一面镜子。

理发师是一位老师傅,手艺精湛。

他理发的时候,不像现在的理发店那样用各种花哨的工具和手法,只是凭着一把剪刀和一把梳子,就能剪出让人满意的发型。

我小时候,父亲经常带我来这里理发,每次理完发,我都觉得自己焕然一新。

在老街的拐角处,有一个小小的菜市场。

这里没有超市里那种整齐的货架和包装精美的蔬菜,只有一个个摊位上摆放着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珍贵的福鼎老照片,不看后悔!
看今朝流光城影,忆往昔峥嵘岁月。

众人纷纷话旧年,只言片语,感慨万千。

有的说:“从前的福鼎还是那个‘一条溪水一洋田,一线长街菜圃间’的旧桐山。


有的说:“从前的福鼎,码头还在,流水桥下能种田,到沙埕可以直接坐快艇,京生还是福鼎最大的酒店。


还有的说:“六几年的时候,我们都在忙着搞人民公社化运动,风风火火,轰轰烈烈,老有趣了!”
究竟从前的福鼎是什么样的呢?
让我们追寻下面的几组老照片,走进从前的福鼎,狠狠的怀旧一番吧!
每一张老照片都是珍贵的回忆,是历史事件、社会变迁和生活状态的一种真实记录,如果你手里也有这样的老照片,欢迎你来稿!
可以是一张照片,也可以是一组照片,可以是黑白,也可以是彩照,加上简单的文字介绍,发送到【印象福鼎】后台就可以了,感谢您的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