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电式混合电动汽车充电对配电网的影响

合集下载

电动汽车充电对配电网的影响及对策

电动汽车充电对配电网的影响及对策

电动汽车充电对配电网的影响及对策电动汽车充电对配电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随着电动汽车数量的增加,充电设施的建设将给配电网带来更大的负担,可能导致配电网运行效率下降,甚至出现局部地区的供电紧张。

电动汽车的充电行为可能加剧配电网的峰谷负荷,增加调峰难度和成本。

由于电动汽车充电的不均匀性,可能引发电压波动和闪变等问题,影响配电网的稳定运行。

针对电动汽车充电对配电网的影响,我们提出以下对策。

政府和电力企业应加大对充电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充电设施的密度和分布广度,以满足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同时,要注重充电设施与配电网的协调规划,确保充电设施的建设不会对配电网造成过大的压力。

应开展智能充电技术研究,通过技术手段优化充电行为,减轻配电网的运行负担。

例如,研究智能充电桩,根据配电网的实时状况动态调整充电功率,避免充电高峰期的电力供应紧张。

我们还应加强配电网络的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配电网运行中的问题。

例如,通过安装监测设备,实时监测配电网的电压、电流等参数,保证配电网的稳定运行。

同时,应定期对配电网进行巡检和维护,确保配电网设备的正常运行。

电动汽车充电对配电网的影响不容忽视。

为了保障配电网的稳定运行,我们应积极采取对策,包括增加充电设施、优化配电网络、开展智能充电技术研究以及加强配电网络的监测和管理等。

相信在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能够解决电动汽车充电对配电网的影响问题电动汽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电动汽车作为一种绿色出行方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解决好电动汽车充电对配电网的影响问题,将有助于推动电动汽车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高人们的出行体验和生活质量。

同时,也将为电力行业和能源结构的优化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未来的发展中,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普及,我们有理由相信电动汽车将成为城市出行的主要选择。

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电动汽车充电对配电网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除了继续推进充电设施建设、智能充电技术研发和配电网络优化外,还应积极探索新的解决方案,如发展分布式能源、储能技术等,以实现电力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影响综述

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影响综述

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影响综述发布时间:2023-02-22T03:51:34.168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第10月19期作者:吴旴旸[导读] 电动汽车充电站是发展电动汽车所必需的重要配套基础设施。

在政府对电动汽车产业的大力推动下,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将步入快速发展期,这也极大地推动了电动汽车能源供给设施的建设,大量电动汽车的充电行为势必会给电网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

吴旴旸国网攀枝花供电公司四川省攀枝花市 617000摘要:电动汽车充电站是发展电动汽车所必需的重要配套基础设施。

在政府对电动汽车产业的大力推动下,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将步入快速发展期,这也极大地推动了电动汽车能源供给设施的建设,大量电动汽车的充电行为势必会给电网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

文章针对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影响展开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电动汽车充电;电网;影响1、前言全球新能源车销量从2020年的322万辆到2021年的655万辆,增速已超过100%。

在全球汽车市场中,新能源的渗透率迅速提升,市场需求高涨。

随着新能源渗透持续提升,纯电动汽车产销持续增长。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0.5万辆和111.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4%和11.6%。

2021年中国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94.2万辆和291.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7倍和1.6倍,如图1所示。

图1 2016-2021年中国纯电动汽车产量及销量统计情况(单位:万辆)2、电动汽车的充电模式电动汽车作为未来电网一个重要的电力负荷,它的充电行为对电网调度运行有较大影响。

电动汽车的规模、充电方式、使用模式以及大量电动汽车充电的统计规律是电网必须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目前电动汽车充电机根据原理和分为相控式和高频开关式两大类。

相控式采用大功率晶闸管进行整流,然后通过滤波电路得到稳定的直流电压或直流电流。

高频开关式充电机采用功率晶体管、MOS管或IGBT等器件作为高频开关器件,其输入的交流电压经整流滤波后得到脉动的直流电压,该电压经高频隔离变压器等整流滤波后得到稳定的直流电压或直流电流。

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电能质量影响研究

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电能质量影响研究

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电能质量影响研究1. 电网负荷增加随着电动汽车数量的增加,对电网的负荷也会随之增加。

特别是在高峰期,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将会进一步增加电网的负荷。

如果电网的承受能力有限,就会导致电网负荷过大,影响电能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电能质量下降在电动汽车大量充电的情况下,电网的电能质量也会下降。

由于电动汽车充电需要大量的电能,会导致电网电压波动和频率波动加大,造成电网电能质量下降。

这对电网运行和电力设备的安全稳定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3. 充电设备需求增加随着电动汽车充电需求的增加,充电设备的需求也会逐渐增加。

在一些地区,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建设可能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和升级,这将带来一定的投资成本和运营压力。

1. 提高电网承载能力为了满足电动汽车充电需求,电网需要提高自身的承载能力。

可以通过升级变电站、改造配电线路、改进电能调度等方式来提高电网的承载能力,以应对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的影响。

2. 优化充电策略在电动汽车充电需求高峰期,可以通过优化充电策略来降低对电网的影响。

引导电动汽车用户在低峰期充电、采用分时计费等方式来平衡充电需求,减少对电网的影响。

3. 发展智能充电技术智能充电技术可以根据电网负荷状况和用户需求进行动态调控,最大程度地降低充电过程对电网的影响。

通过智能充电技术,可以实现对充电功率、充电时间等进行精准控制,提高电网的运行稳定性。

4. 推广分布式能源分布式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可以为电动汽车充电提供清洁能源,减少对传统电网的依赖,降低对电网的影响。

通过推广分布式能源,可以有效减轻电网负荷压力,提高电能质量。

5.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电动汽车充电的管理和监督,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充电设施的建设标准和规范,规范充电策略,维护电网电能质量和稳定运行。

在未来的发展中,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将愈发凸显。

为了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加强对电动汽车充电的管理和监督,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实现清洁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并最大限度地减轻充电对电网的影响。

新能源汽车充电对电网影响分析

新能源汽车充电对电网影响分析

2、加强电网建设
加强电网建设,特别是加强配电网的建设和改造,提高电网的供电能力和稳 定性,可以有效降低新能源汽车充电对电网的影响。例如,通过增加变压器容量、 优化配电网结构等措施,提高电网的承载能力和供电质量。
四、未来展望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充电技术的持续改进,新能源汽车充电和 电网发展将迎来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未来,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研究和应 用:
技术通过反向充电将电动汽车变成一个移动的储能单元在用电高峰期向电网 输送电力减轻电网压力同时降低碳排放。这种技术的应用将彻底改变我们对电动 汽车充电站的认识将其从单纯的电能消耗者转变为电能的灵活调节者从而在适应 可持续能源转型的同时提高电网的效率和稳定性。
除此之外,还有研究指出,如果将电动汽车充电站与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 和风能)结合使用可以进一步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例如,在阳光充足 或风力充沛的地区建设太阳能或风能发电站并将其连接到电动汽车充电站不仅可 以为电动汽车提供清洁的能源还可以将多余的电能储存到电池中等到需要时再释 放出来。这样的系统不仅可以降低化石燃料的使用和碳排放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 高电网的自我修复能力。
1、智能充电
通过实现智能充电,即根据车辆和电网的情况动态调整充电时间和功率,可 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新能源汽车充电对电网的影响。同时,智能充电还可以提高充 电效率,节约能源,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2、V2G技术
V2G技术是指电动汽车与电网之间的互动技术。通过V2G技术,电动汽车可以 在需要时向电网输送电力,成为移动的分布式储能单元。这不仅可以降低新能源 汽车充电对电网的影响,还可以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一、新能源汽车充电的现状及发 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充电主要有两种方式:慢充和快充。慢充需要6-8小时才能将电 池充满,而快充只需要30分钟即可。由于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和充电时间仍然 是消费者的焦点,因此加快充电技术的发展是当前的重要趋势。未来,新能源汽 车充电将朝着更快充电速度、更高能量密度和更长续航里程的方向发展。

电动汽车充电对住宅小区配电网的影响研究

电动汽车充电对住宅小区配电网的影响研究

电动汽车充电对住宅小区配电网的影响研究摘要:伴随着电动汽车数量的不断攀升,包括电动汽车智能化充放电的管理及电力的合理调度控制等在内的电网调整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大规模电动汽车充电将对现有配电网带来明显影响,若不对充电负荷采取干预措施,势必增加发电及输配电基础设施投资。

在配电网方面,电动汽车充电将带来加速变压器损耗、提高线损、引发配电网线路拥堵等问题,导致系统可靠性下降。

本文主要分析了电动汽车充电对住宅小区配电网的影响以及解决措施。

关键字:电动汽车充电;配电网;影响1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简介目前新能源汽车主要有替代燃料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四种。

电动汽车在环保、清洁、节能、维护成本较低等方面有明显优势,成为了当代汽车的主要发展方向,是最有潜力的交通工具。

电动汽车能源供给装置对于电动车产业而言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主要包括直流充电器和交流充电桩两种形式。

直流充电器功率大,充电时间段,体积较大,主要用于大型充电站内。

交流充电桩一般功率较小,充电时间较长,体积小,占地少。

电动车充电模式主要有三种:常规充电、电动汽车充电和更换电池组。

常规充电一般需要6小时以上,通常在下班之后的夜间进行。

电动汽车充电采用大电流,可在车辆运行驾驶员休息期间进行,但瞬间负荷大,对配电网运行形成较大冲击。

2 电动汽车充电对住宅小区配电网的影响2.1充电桩接入对配电变压器影响当接入配电变压器的其他负荷占变压器容量的30~40%时:容量小于500千伏安的配电变压器容量裕度有限,强制接入充电机容易造成配电变压器满载或过载运行,降低变压器运行的经济性;容量大于800千伏安的配电变压器具有较强接纳能力,允许接入一定数量的充电机,每台配电变压器可接入充电机台数在1~5台之间,远小于同等条件下常规充电机接入数量。

2.2电动汽车充电对配电线路的影响电动汽车充电桩接入低压线路的导线截面要求在120mm2以上,在现有导线截面的配置条件下,充电机应以“干线接入为主,支线接入为辅,进户线不接入”的原则接入。

电动汽车充电行为对配电系统可靠性影响的研究

电动汽车充电行为对配电系统可靠性影响的研究

电动汽车充电行为对配电系统可靠性影响的研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和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普通的燃油汽车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由此电动汽车的发展备受人们关注。

但是,电动汽车作为一种随机性大的特殊负荷,如果大量的电动汽车无序地在电网中充电,会导致电网的供电压力增大,损耗增加。

因此,电动汽车充电行为对配电网影响的研究就显得格外重要。

关键词:电动汽车充电机;充电电池;配电网可靠性;节点电压;线路损耗引言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充电站建造的规模会越来越大,但电动汽车的充电负荷具有充电时间、位置、模式(无序充电和有序充电)及行驶行为等不确定性,如果电动汽车较大规模地同时或者乱序充电,很容易导致电网的供电负担加重,电压降落加剧、线路损耗增加、谐波污染以及电网峰谷之差加大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配电网的可靠性。

因此,研究电动汽车大量使用时对电网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并采取适当的控制和引导策略,是未来电动汽车科学技术发展过程的重要基础。

本文主要通过在Simulink仿真平台上搭建电动汽车充电机和电池模型,分析了充电负荷不同数量、不同时刻、不同位置接入电网对电网变化的影响。

1电动汽车充电方式现阶段我国电动汽车的充电方式主要有:一般模式、快速模式、更换模式。

在研究电动汽车充电对配电网可靠性的影响时,需要考虑电动汽车充电方式、提供动力源的动力电池特性、以及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用户使用习惯等因素。

1.1一般充电模式一般充电是指充电设备可以随车携带──充电机,充电时通过携带式充电线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主要采用恒流和恒压充电两种方式,如图1-1所示。

图1-1 一般充电模式1.2 快速充电模式快速充电简单来说就是快速充满电,这种模式不同于常规充电,它的充电机不安装于车内,而是独立建在地面。

它是充电机通过直流充电桩、直流电缆、接口为动力电池进行充电,如图2-2所示。

图1-2 快速充电模式1.3 更换模式除了直接给车辆充电的前两种模式外,还有一种通过更换动力电池,在电池电量所剩不多时,用电量满载的电池组把电量低的电池换下的模式,称为更换电池模式,如图2-3所示。

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

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

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电动汽车作为清洁能源交通工具的代表,正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和推广,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的影响逐渐凸显出来。

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电网负荷、能源消耗和能源分配等方面。

如何有效地应对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的影响,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对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的影响及应对策略进行深入研究。

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电网负荷方面。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充电需求会逐渐增加,这将对电网负荷造成一定的压力。

特别是在高峰时段,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的影响更为显著。

大量电动汽车同时充电,容易导致电网负荷过大,甚至发生负荷过载现象,给电网带来安全隐患。

而电网的负荷过大也会增加电网运行的成本,对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的影响还体现在能源消耗方面。

电动汽车充电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资源,如果不能合理地进行能源分配和利用,很容易造成能源浪费和资源浪费。

而且,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的影响还会影响到电网的供电能力和供电稳定性,会对电力系统的运营和管理带来一定的挑战。

面对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的影响,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应对策略来应对。

应加强电网规划和建设,加大对电网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力度,提高电网的承载能力和运行效率。

应推动智能充电技术的应用,利用先进的智能充电技术,实现对电动汽车充电行为的智能化管理和调度,合理分配充电资源,减少对电网的影响。

应加强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和调度,通过先进的电力网络调度技术,实现对电网负荷和能源分配的智能化控制,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

还应加大对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对电网的影响。

应加强对电动汽车充电行为的监管和管理,建立健全的电动汽车充电管理制度,引导用户合理使用充电资源,减少对电网的不利影响。

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的影响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需要通过加强电网建设、推动智能充电技术的应用、加强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和调度、推动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加强对电动汽车充电行为的监管和管理等一系列应对策略,有效地应对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的影响,协调推进电动汽车的普及和电网的稳定运行。

插电式混合电动汽车充电对配电网的影响分析

插电式混合电动汽车充电对配电网的影响分析
( J Y2 O 1 6 B 0 0 5 )
为进 行规 划 引 导 , 进而 保 证 负荷 曲线 的相 对平 坦 , 缩 小 峰谷
差, 减少线损 以及 电压 的偏 移。
3 插 电式混 合电动汽车充 电对配 电网的影响
插 电式混 合 电动 汽车充 电对配 电网 的影 响受 到多种 因素 的干扰 , 比如 充 电时 间、 充 电方式和 充 电特性 等等 。假 设充 电 地点在家 中, 电压2 2 0V, 对 于线路 阻抗进行 适当修 改 , 每一个
从图2 可 以看 出 , 自 由充 电 的开 始 时 间在 1 8 : 0 0 左右 , 此 时
正是用 电的高峰期 , 这在无形 中就加 大 了负荷 峰值 , 加 剧 了峰 谷差 _ 3 ] 。为 了避免这 一情 况的发生 , 可 以引导部分用 户在负荷
韶 糌
的低 谷时段 进行 充 电, 例 如选 择在 2 2 : o 0 到 次 日0 6 : o 0 期 间 充
相 槲

2 插电式混合 电动汽车 充电影响因素分析
2 . 1 充电时 已消耗 电能的概率密度 函数 插 电式混合 电动汽 车 ( 以下简称“ 汽车 ” ) 在充 电前 电能全 部 消耗 完 的可能 性相对 较小 , 那 么就 把充 电时汽 车使 用完 的 那部 分 电能作为 随机 变量 。另外, 汽车 也不可能都在 同一 时刻 进 行充 电操作 , 因此把这个 也作为随机变量 。汽车在充 电前消 耗 的 电能和其行驶距 离有直接联 系[ 2 ] 。设 为 消耗 的 电能 , D为 日行驶里程 , 由统计数据 可知 , 充 电时 已消耗 电能 的概率密度
1 插 电式混合 电动汽 车简介
插 电式混合 电动汽车又 被称为P H E V, 是 最 新 的双 动 力 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假设 22:00 到 06:00 的电价低于其他时段。 完全放电的电池充满电需要 4 h,为了保证其充满, 充电开始时刻应在 22:00 到 02:00 之间。认为充电 开始时刻在 22:00 到 02:00 的范围内服从均匀分布。
第 36 卷 第 11 期 2012 年 11 月
文章编号:1000-3673(2012)11-0030-06
电网技术 Power System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M 91;U469
文献标志码:A
Vol. 36 No. 11 Nov. 2012
学科代码:470·4054
插电式混合电动汽车充电对配电网的影响
文献[4]建立了一个用于分析 PHEV 对配电网影
第 36 卷 第 11 期
电网技术
31
响分析的模型,该模型假设所有的 PHEV 在同一时 间,以同样速率充电,没有考虑 PHEV 充电时间, 充电方式的复杂性。文献[5]对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特 性作了初步分析,充电方式只涉及到未经优化的即 插即充方式和固定在 24:00 充电的方式。文献[6]考 虑了充电开始时刻和日行驶里程 2 个影响电动汽车 充电的随机因素,建立了电动汽车充电功率需求的 概率模型,但没有考虑电池充电曲线的变化。文
(1)
式中: D 3.2, D 0.88 。 由 E mD 得充电前已消耗电能的概率密度函
数,即
fE (e)
1 m
f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D

e m

(2)
1.2 3 种不同充电方式下充电开始时刻的分析
PHEV 所采取的充电方式不同,充电开始时刻
不一样。本文将对自由充电、负荷低谷充电和优化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PHEV) will greatly affect on distribution network. A charging model is established to analyze the affect of PHEV charging on distribution network and a coordinated charging strategy to mitigate the affect of PHEV charging on distribution network is proposed. Th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of two key random factors influencing PHEV charging is analyzed and taking random factors into account a probabilistic model of PHEV charging load, whose charging power varies with charging curve, is built. There are different affections on distribution network while PHEV is charged by free charging mode or load valley charging mode, for this reason, a coordinated charging strategy, in which random factors are taken into account and the minimized load variance is taken as objective function, is put forward. Taking IEEE 40-bus radial distribution system as the case and through the simulation based on Matlab, the affects of the charging of different number of PHEV on load curve, network loss and nodal voltage deviation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under three kind of charging modes are analyzed.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adopting the proposed coordinated charging strategy the network loss and nodal voltage deviation can be reduced and the affects on PHEV charging on distribution network can be effectively mitigated.
0.005
1
2
3
4
lnE
图 1 日行驶距离的概率密度曲线 Fig. 1 Probability density profile of
driving distance in a day
日行驶距离的概率密度表达式[6]为
fD(d )
1 d D
2
exp

(ln
d 2
D
2 D
)2

宫鑫 1,林涛 1,苏秉华 2
(1.武汉大学 电气工程学院,湖北省 武汉市 430072; 2.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信息学院,广东省 珠海市 519085)
Impact of 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on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关键词:插电式混合电动汽车;负荷模型;优化充电;配 电网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石油资源的紧张和环境问题的凸 显,高效、节能和低噪声的插电式混合电动汽车 (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PHEV)的大规模使用 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一辆 PHEV 充满电后可行驶 32 km 至 97km, 而驾驶者每天的平均行驶距离为 53km[1],因此 PHEV 足以满足一般使用者的需求。使用者可以在 1 周中 4~5d 用全电动模式驾车上班,周末用内燃机 为主的混合动力模式作长途旅游。此外,PHEV 具 有接受外部公用电网对车载电池组充电的能力,车 主在家里就可以对电池组充电。目前,世界各大汽 车厂商都宣布推出了 PEHV 的计划,PHEV 的应用 规模将越来越大[2]。然而,PHEV 的大规模使用将 会使用电负荷和用电量急剧增长,这必将对配电网 产生重要影响。而且,考虑到 PHEV 充电行为的随 机性,大量 PHEV 接入会给电力系统的运行与控制 带来显著的不确定性[3]。因此,研究各种电动汽车 大规模接入对未来配电网的影响,包括对负荷曲 线、潮流模式(网络损耗、阻塞水平和电压曲线)和 电能质量的影响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
本文研究影响 PHEV 充电的 2 个关键随机因素 充电开始时刻和充电前已耗电能的概率分布,提出 一个计及以上因素,且充电功率按照充电曲线变化 的 PHEV 充电负荷模型,研究 PHEV 采用自由充电 方式和负荷低谷充电方式时对配电网有不同程度 的影响。为改善这些影响,提出以负荷方差最小化 为目标的优化充电策略。以 IEEE40 节点辐射型配 电网系统为例,分析采用自由充电、负荷低谷充电 和优化充电方式时,不同数量的 PHEV 充电对配电 网负荷曲线、网络线损及节点电压偏移的影响。
考虑随机因素,以负荷方差最小化为目标的优化充电策略。 以 IEEE40 节点辐射型配电网系统为例,通过 Matlab 仿真, 分析了采用 3 种充电方式时,不同数量的 PHEV 充电对配 电网负荷曲线、网络线损及节点电压偏移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优化充电方式减小了网络线损和节点电压偏移,有效改 善了 PHEV 充电对配电网的影响。
Vol. 36 No. 11
式中: S 17.6 ; S 3.4 。 2)负荷低谷充电。由图 2 可知,自由充电方
式下,电池充电大多发生在晚上 18:00 左右,而此 时正是用电负荷高峰期,这样就会引起更大的负荷 峰值,加大峰谷差。为了避免这一情况出现,可对 用户采取分时电价的鼓励政策,大多数 PHEV 就会 在负荷低谷时段充电。
图 2 到家时刻的概率密度曲线
Probability density profile of time arriving home
从图 2 看出,充电开始时刻服从正态分布,概 率密度函数为
fS
(
s
)


S
1
2
exp

(
s
S
2
2 S
)2

(3)
32
宫鑫等:插电式混合电动汽车充电对配电网的影响
充电 3 种充电方式进行分析。
1)自由充电。这种充电方式是指车主一回到
家就充电,因此充电开始时刻就是车主到家的时
刻。根据统计数据,1 d 内车主到家时刻的概率密 度[6,12]如图 2 所示。
0.12
概率密度
0.08
0.04
1.1 充电前已消耗电能的概率密度函数 所有的 PHEV 在充电前电池的电能不可能全部
耗完,因此把充电前 PHEV 已消耗的电能作为一个 随机变量。同样,所有的 PHEV 不可能同时接入配 电网充电。在任意时刻,不同的充电器所需功率可 以是充电曲线上任一点的值。由于很难确定每个 PHEV 何时开始充电[11-12],所以把充电开始时刻也 作为一个随机变量。
Fig. 2
0.00 2
6 10 14 18 22 t/h
KEY WORDS: 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PHEV); load model; coordinated charging; distribution networ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