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充电站对电网的影响研究.

合集下载

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的影响

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的影响

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的影响摘要: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交通工具,在节能减排、建设智慧城市、缓解不可再生资源对社会发展的制约等方面比传统的燃油(气)车有更大的优势。

电动汽车接入配电网对配电网的经济性、稳定性以及电能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基于IEEE33节点系统,分析了电动汽车接入对电网损耗、电能质量和电压稳定性的影响,验证了本文的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电动汽车充电站接入容量的增加,系统经济性、电压稳定性、电压质量都逐渐下降,离电源越近,系统电压稳定性和电压质量也越好。

关键词:电动汽车;电压稳定;网损;电压偏移引言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人们越来越关注传统一次能源对环境的污染,不仅包括雾霾、光化学烟雾、酸雨等,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也会使全球气候发生不可预测的变化。

所以,以电能为主的二次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重视。

电动车是一种典型的新能源,由于其污染小、排放少等优点,正逐渐成为人们的主要交通工具。

但是,由于电池容量不足、电池技术发展缓慢等原因,电动车不能满足长距离行驶的要求,因此需要建设大量的充电站,以保证电动汽车长时间运行。

大容量的充电站接入电网会给电网带来一定影响,甚至影响到电能质量的正常运行。

所以,分析研究电动汽车充电站对城市配电网的影响,提出相应的优化设计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1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简介目前,电动汽车发展势头非常迅猛。

它对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运行效率、管理手段、电力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影响是不同的。

考虑到电动车充放电行为的随机性,将其作为充电负荷接入电网,将对电力系统的运行和控制带来正负两方面的影响。

电动汽车充电站的规划和容量设计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接入特性,其网损、电能质量和电压稳定性的变化不容忽视。

电能质量、网损、电压稳定一直是专家学者们关心的问题。

一些电动大巴站点对电网影响不大,但随着电动车接入电网负荷的增加,其电压稳定性和网损等一系列问题不容忽视。

电动汽车充电站规划对确保电网安全、优质、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电动汽车充电对配电网的影响及对策

电动汽车充电对配电网的影响及对策

电动汽车充电对配电网的影响及对策电动汽车充电对配电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随着电动汽车数量的增加,充电设施的建设将给配电网带来更大的负担,可能导致配电网运行效率下降,甚至出现局部地区的供电紧张。

电动汽车的充电行为可能加剧配电网的峰谷负荷,增加调峰难度和成本。

由于电动汽车充电的不均匀性,可能引发电压波动和闪变等问题,影响配电网的稳定运行。

针对电动汽车充电对配电网的影响,我们提出以下对策。

政府和电力企业应加大对充电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充电设施的密度和分布广度,以满足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同时,要注重充电设施与配电网的协调规划,确保充电设施的建设不会对配电网造成过大的压力。

应开展智能充电技术研究,通过技术手段优化充电行为,减轻配电网的运行负担。

例如,研究智能充电桩,根据配电网的实时状况动态调整充电功率,避免充电高峰期的电力供应紧张。

我们还应加强配电网络的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配电网运行中的问题。

例如,通过安装监测设备,实时监测配电网的电压、电流等参数,保证配电网的稳定运行。

同时,应定期对配电网进行巡检和维护,确保配电网设备的正常运行。

电动汽车充电对配电网的影响不容忽视。

为了保障配电网的稳定运行,我们应积极采取对策,包括增加充电设施、优化配电网络、开展智能充电技术研究以及加强配电网络的监测和管理等。

相信在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能够解决电动汽车充电对配电网的影响问题电动汽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电动汽车作为一种绿色出行方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解决好电动汽车充电对配电网的影响问题,将有助于推动电动汽车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高人们的出行体验和生活质量。

同时,也将为电力行业和能源结构的优化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未来的发展中,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普及,我们有理由相信电动汽车将成为城市出行的主要选择。

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电动汽车充电对配电网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除了继续推进充电设施建设、智能充电技术研发和配电网络优化外,还应积极探索新的解决方案,如发展分布式能源、储能技术等,以实现电力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电能质量影响研究

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电能质量影响研究

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电能质量影响研究1. 电网负荷增加随着电动汽车数量的增加,对电网的负荷也会随之增加。

特别是在高峰期,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将会进一步增加电网的负荷。

如果电网的承受能力有限,就会导致电网负荷过大,影响电能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电能质量下降在电动汽车大量充电的情况下,电网的电能质量也会下降。

由于电动汽车充电需要大量的电能,会导致电网电压波动和频率波动加大,造成电网电能质量下降。

这对电网运行和电力设备的安全稳定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3. 充电设备需求增加随着电动汽车充电需求的增加,充电设备的需求也会逐渐增加。

在一些地区,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建设可能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和升级,这将带来一定的投资成本和运营压力。

1. 提高电网承载能力为了满足电动汽车充电需求,电网需要提高自身的承载能力。

可以通过升级变电站、改造配电线路、改进电能调度等方式来提高电网的承载能力,以应对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的影响。

2. 优化充电策略在电动汽车充电需求高峰期,可以通过优化充电策略来降低对电网的影响。

引导电动汽车用户在低峰期充电、采用分时计费等方式来平衡充电需求,减少对电网的影响。

3. 发展智能充电技术智能充电技术可以根据电网负荷状况和用户需求进行动态调控,最大程度地降低充电过程对电网的影响。

通过智能充电技术,可以实现对充电功率、充电时间等进行精准控制,提高电网的运行稳定性。

4. 推广分布式能源分布式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可以为电动汽车充电提供清洁能源,减少对传统电网的依赖,降低对电网的影响。

通过推广分布式能源,可以有效减轻电网负荷压力,提高电能质量。

5.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电动汽车充电的管理和监督,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充电设施的建设标准和规范,规范充电策略,维护电网电能质量和稳定运行。

在未来的发展中,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将愈发凸显。

为了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加强对电动汽车充电的管理和监督,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实现清洁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并最大限度地减轻充电对电网的影响。

电动汽车接入电网的影响与利用

电动汽车接入电网的影响与利用

电动汽车接入电网的影响与利用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电动汽车(EV)作为一种环保、节能的交通方式,正逐渐受到全球消费者的青睐。

然而,电动汽车的大规模接入电网,不仅会对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也会为电网运营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因此,对电动汽车接入电网的影响与利用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本文旨在全面探讨电动汽车接入电网的影响与利用。

我们将从电动汽车充电特性和电网特性的角度,分析电动汽车接入电网对电网稳定性、电压波动、谐波污染等方面的影响。

我们将探讨如何利用电动汽车的充电特性,如需求响应、储能等,为电网运营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如负荷平衡、调频调峰等。

我们还将讨论电动汽车接入电网的商业模式和政策建议,以推动电动汽车和电网的协调发展。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电网运营商、电动汽车制造商、政策制定者等相关方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以推动电动汽车和电网的可持续发展。

二、电动汽车接入电网的影响随着电动汽车(EV)的大规模普及,其接入电网的影响日益显著。

这些影响包括电网负荷增加、电压波动、谐波污染等多个方面,但同时也为电网运营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电动汽车的充电行为对电网负荷有显著影响。

大规模电动汽车的充电行为可能导致电网负荷的峰值增加,特别是在晚上和清晨时段,大量电动汽车可能同时进行充电,对电网构成较大压力。

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合理的充电管理和调度,可能会导致电网过载,影响供电质量。

电动汽车的充电设备可能产生谐波污染。

部分充电设备可能采用非线性电力电子元件,如整流器、逆变器等,这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谐波,对电网造成污染。

谐波不仅可能影响电网的供电质量,还可能对电网中的其他设备产生干扰,影响其正常运行。

然而,电动汽车接入电网也为电网运营带来了新的机遇。

一方面,电动汽车可以作为分布式储能设备,通过合理的充电调度,实现电网负荷的削峰填谷,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

新能源汽车充电对电网影响分析

新能源汽车充电对电网影响分析

2、加强电网建设
加强电网建设,特别是加强配电网的建设和改造,提高电网的供电能力和稳 定性,可以有效降低新能源汽车充电对电网的影响。例如,通过增加变压器容量、 优化配电网结构等措施,提高电网的承载能力和供电质量。
四、未来展望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充电技术的持续改进,新能源汽车充电和 电网发展将迎来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未来,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研究和应 用:
技术通过反向充电将电动汽车变成一个移动的储能单元在用电高峰期向电网 输送电力减轻电网压力同时降低碳排放。这种技术的应用将彻底改变我们对电动 汽车充电站的认识将其从单纯的电能消耗者转变为电能的灵活调节者从而在适应 可持续能源转型的同时提高电网的效率和稳定性。
除此之外,还有研究指出,如果将电动汽车充电站与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 和风能)结合使用可以进一步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例如,在阳光充足 或风力充沛的地区建设太阳能或风能发电站并将其连接到电动汽车充电站不仅可 以为电动汽车提供清洁的能源还可以将多余的电能储存到电池中等到需要时再释 放出来。这样的系统不仅可以降低化石燃料的使用和碳排放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 高电网的自我修复能力。
1、智能充电
通过实现智能充电,即根据车辆和电网的情况动态调整充电时间和功率,可 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新能源汽车充电对电网的影响。同时,智能充电还可以提高充 电效率,节约能源,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2、V2G技术
V2G技术是指电动汽车与电网之间的互动技术。通过V2G技术,电动汽车可以 在需要时向电网输送电力,成为移动的分布式储能单元。这不仅可以降低新能源 汽车充电对电网的影响,还可以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一、新能源汽车充电的现状及发 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充电主要有两种方式:慢充和快充。慢充需要6-8小时才能将电 池充满,而快充只需要30分钟即可。由于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和充电时间仍然 是消费者的焦点,因此加快充电技术的发展是当前的重要趋势。未来,新能源汽 车充电将朝着更快充电速度、更高能量密度和更长续航里程的方向发展。

电动汽车充电对住宅小区配电网的影响研究

电动汽车充电对住宅小区配电网的影响研究

电动汽车充电对住宅小区配电网的影响研究摘要:伴随着电动汽车数量的不断攀升,包括电动汽车智能化充放电的管理及电力的合理调度控制等在内的电网调整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大规模电动汽车充电将对现有配电网带来明显影响,若不对充电负荷采取干预措施,势必增加发电及输配电基础设施投资。

在配电网方面,电动汽车充电将带来加速变压器损耗、提高线损、引发配电网线路拥堵等问题,导致系统可靠性下降。

本文主要分析了电动汽车充电对住宅小区配电网的影响以及解决措施。

关键字:电动汽车充电;配电网;影响1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简介目前新能源汽车主要有替代燃料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四种。

电动汽车在环保、清洁、节能、维护成本较低等方面有明显优势,成为了当代汽车的主要发展方向,是最有潜力的交通工具。

电动汽车能源供给装置对于电动车产业而言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主要包括直流充电器和交流充电桩两种形式。

直流充电器功率大,充电时间段,体积较大,主要用于大型充电站内。

交流充电桩一般功率较小,充电时间较长,体积小,占地少。

电动车充电模式主要有三种:常规充电、电动汽车充电和更换电池组。

常规充电一般需要6小时以上,通常在下班之后的夜间进行。

电动汽车充电采用大电流,可在车辆运行驾驶员休息期间进行,但瞬间负荷大,对配电网运行形成较大冲击。

2 电动汽车充电对住宅小区配电网的影响2.1充电桩接入对配电变压器影响当接入配电变压器的其他负荷占变压器容量的30~40%时:容量小于500千伏安的配电变压器容量裕度有限,强制接入充电机容易造成配电变压器满载或过载运行,降低变压器运行的经济性;容量大于800千伏安的配电变压器具有较强接纳能力,允许接入一定数量的充电机,每台配电变压器可接入充电机台数在1~5台之间,远小于同等条件下常规充电机接入数量。

2.2电动汽车充电对配电线路的影响电动汽车充电桩接入低压线路的导线截面要求在120mm2以上,在现有导线截面的配置条件下,充电机应以“干线接入为主,支线接入为辅,进户线不接入”的原则接入。

电动汽车对电网的负荷影响研究

电动汽车对电网的负荷影响研究

电动汽车对电网的负荷影响研究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动汽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然而,电动汽车的大规模普及也给电网带来了新的挑战,其中负荷影响是一个关键问题。

电动汽车的充电行为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

与传统的固定用电设备不同,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和地点较为灵活,这使得电网负荷的预测变得更加复杂。

车主可能会选择在下班后回家充电,也可能在工作场所、公共充电站等地进行充电,而且充电的时长也各不相同。

这种不确定性如果不加以合理规划和管理,可能会导致电网在某些时段出现负荷过高的情况,从而影响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从充电模式来看,电动汽车主要有慢速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方式。

慢速充电一般在夜间进行,充电功率相对较低,但由于大量电动汽车同时进行慢速充电,也可能会给电网带来不小的负荷。

快速充电则功率较大,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为车辆补充电能,但这种集中的大功率充电会对局部电网造成较大的冲击。

在不同的地区和时间段,电动汽车的负荷影响也存在差异。

在城市中心区域,由于电动汽车的保有量较高,充电需求更为集中,对电网的压力也就更大。

而在郊区或者农村地区,情况可能相对缓和。

在工作日和节假日,人们的出行规律不同,充电需求也会有所变化。

例如,在节假日,人们出行增多,返程后集中充电的可能性增加,这会导致特定时间段的电网负荷上升。

此外,季节因素也会对电动汽车的负荷产生影响。

在夏季,由于空调的使用,电动汽车的能耗会增加,充电需求也相应提高;而在冬季,寒冷的天气会影响电池性能,使得充电次数和时长可能增加。

电动汽车的大规模接入电网还可能引发电网的电能质量问题。

充电过程中的电流谐波可能会影响电网的电压稳定性,造成电压波动和闪变。

这不仅会影响其他用户的用电质量,还可能对电网中的电力设备造成损害,缩短其使用寿命。

为了应对电动汽车对电网负荷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通过智能充电技术,根据电网的负荷情况实时调整充电功率和时间,实现有序充电。

充电桩充电对电网和电能计量的影响

充电桩充电对电网和电能计量的影响

充电桩充电对电网和电能计量的影响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充电桩作为电动汽车的主要充电设备,对电网和电能计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充电桩的充电对电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负荷管理、电网稳定性和电能计量方面。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对充电桩充电对电网和电能计量的影响展开探讨。

第一,充电桩充电对电网的负荷管理产生了影响。

随着电动汽车的增多,充电桩的数量也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充电桩对电网的负荷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充电桩的充电会对电网的负荷产生额外的压力,特别是在高峰期,如果大量的充电桩同时充电,可能会导致电网负荷急剧增加,甚至引发负荷过大而产生停电的情况。

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充电桩的充电时间和速率,成为了电网管理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充电桩充电对电网的稳定性产生了影响。

电网的稳定性是电能系统运行的重要指标,而充电桩的充电对电网的稳定性会带来一定的挑战。

充电桩的大规模充电会增加电网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可能会引发电压波动、频率偏离等问题,从而影响电网的正常运行。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电网管理者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增加调峰设备、优化电网结构等,以确保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运行。

充电桩充电对电能计量产生了影响。

由于充电桩的充电需求呈现出不确定性和不规律性,传统的电能计量方式可能无法完全满足充电桩的计量需求。

如何科学合理地对充电桩进行电能计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新型的电能计量技术和设备需要逐步应用到充电桩上,以满足充电桩充电的实际需求,确保充电桩的充电计量准确可靠。

充电桩充电对电网和电能计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需要电网管理者和相关部门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技术手段来解决。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地规划和管理充电桩的充电,才能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为电动汽车的普及提供良好的能源支撑。

希望未来能够出现更多的创新技术和解决方案,为充电桩充电对电网和电能计量的影响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能质量・低压电器(2013No.20)电动汽车充电站对电网的影响研究术唐晟1,苑仁峰2,林毓1(1.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深圳440300;2.上海交通大学电力传输与功率变换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40)摘要:建立了电动汽车(EV)充电站模型,从EV充电状态、充电站与上级电网的距离、充电站内充电机不同充电状态组合等三方面,仿真分析了EV充电站对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

根据仿真结果给出EV充电站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电动汽车;电网影响;总谐波畸变;电动汽车充电站中图分类号:TM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5531(2013)20-0049-03唐晟(1982一),女,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配电网规划工作。

ImpactofElectricVehiclesChargingTANGSheng‘,YUANonGridRenfen92,LINYul(1.ShenzhenPowerSupplyBureauCo.,Ltd.,Shenzhen440300,China;2.KeyLaboratoryofControlofPowerTransmissionandTransformation,MinistryofEducation,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Shanghai200240,China)wereAbstract:Themodelofelectricvehicle(EV)chargingstationwasbulit.ThesimulationsondonetostudytheimpactsofEVchargingstationonthepowerqualityofthegridinthreeaspects,includingdifferentEVchargingstatus,distancebetweenchargingstationscharge.Basedonandsuperiorpower,andchargingstationsindifferentstate—of-thesimulationresults,therecommendationsweregivenontheoptimizationofEVcharging.Keywords:electricchargingstationvehicle(EV);gridimpact;totalharmonicdistortion(THD);electricvehicle0引言动力蓄电池充电方法和充电控制策略采用较多的是典型的两阶段充电方法(恒流限压/恒压限流,电动汽车(ElectricVehicle,EV)有别于一般电力负荷,其集中储能、分散消耗的储能特性能够使其削峰填谷,成为电网支撑,然而,其充电过程会产生大量谐波¨4I。

EV充电站对电网的影响CC/CV)‘5J。

本文以高频充电机和CC/CV充电方法为前提条件。

其一般结构如图1所示,由三相桥式不控整流电路对三相交流电进行整流,滤波后经过高频DC/DC功率变换电路为蓄电池充电。

有正负两方面:在用电低谷时对EV充电,有利于电网的峰谷平衡,改善电网负荷特性,减少为维持电网低负荷运转而引起的调峰费用;采用的充电机为非线性设备,在运行时产生大量谐波污染,影-台_孙,±∑/∑Z响整体(电气)环境,而且影响范围可能波及到距充电站源点较远之处。

1醮网∑Z∑Z∑.岫牛“cf宁“昏相J输出滤波EV充电站建模目前应用的EV充电机一般是高频充电机,图1EV充电站大功率高频充电机的一般结构苑仁峰(1989一),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电动汽车充电管理、虚拟发电厂等。

林毓(1984一),男,工程师,主要从事配网规划、配网自动化、配网基建项目管理等方面的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863高技术高技术基金项目(2011AA05A108).--——49---——万方数据低压电器(?A)13No.20)・电能质量・相对于工频周期(0.02S),动力蓄电池充电所需时间(4~5h)很长,在一个至几个工频周期22.1EV充电站对电网的影响EV不同充电阶段考虑EV充电站通过变压器直接与10kV电内,可以认为图l中充电机的输出电流厶和输出电压%是恒定的直流,即功率变换器工作于恒功率状态。

当输入电压u。

升高时,输入电流,。

必须相应降低。

因此在工频范围内,可以用一个非线性电阻尺。

来近似模拟高频功率变换电路的等效输入阻抗,可取得较好的近似效果,网相连。

连接两台充电机并处于相同的充电状态,变压器容量15、8、10600kW,变压比10000/380。

高频功率变换电路的等效输入阻抗R。

分别取3、4、n,考察高压侧电流、电压总谐波畸变率Harmonic耻箍式中77——充电机效率充电机的等效模型如图2所示。

(TotalDistortion,THD)THDLh、THD£,.h,低压侧电流、电压畸变率THD小THD叫,及电流5次、7次谐波,如表1所示。

由表1可见,EV在充电站充电的过程中由于等效电阻的变化,对电网的影响也相应发生变化。

在EV充电的前中期,R。

在4—5n之间,基本不二二戢网图2充电机的等效模型表1变,R。

小,充电电流大,谐波电流大,但电流THD小,电压THD大;在EV充电的后期,R。

随时间而上升,充电电流持续下降,谐波电流也下降,但电流THD变大,电压THD变小。

EV充电不同阶段对电网的影响2.2EV充电站与上级电网的距离大小期,10n代表充电后期),设置长度£为1、5、10EV充电站通过变压器,再经过一段线路和上级电网相连。

考虑该线路的不同长度对电网的影响,R。

取=3、10Q(用R。

=3Q代表充电前中表2km。

EV充电站和上级电网距离对电网的影由表2可知,随着充电站距离上级电网的距响如表2所示。

EY充电站和上级电网距离大小对电网的影响离变远,电流THD小幅下降,谐波电流高压侧基本不变,低压侧小幅下降,偶尔存在振荡现象;电一50一万方数据压THD上升,电压下降增大,当取10km时,在两台充电机工作的前中期,高压侧电压下降11V,・电能质量・低压电器(2013No.20)低压侧电压下降1.5V。

中,将功率为44kW的充电机16台接入容量为l600由此可见,在建设充电站时,应尽量靠近上级电网,减小电压THD和电压下降,电流THD和谐波电流的影响可忽略。

2.3多台EV同时充电及处于充电不同阶段kW的变压器,变压器与上级电网公共连接点之间为10km的丌型三相输电线,公共连接点短路容量取280MVA。

取R。

=3Q时为充电前中期,R,=10Q为后期。

考虑多台EV同时充电的情况。

由于EV充电存在前中期恒流充电,充电等效电阻维持在3~4Q基本不变,充电后期恒压充电,等效电阻持续增大的情况,考虑以下5种组合情况:①16台充电机全部处于充电前中期;②16台充电机充电前中期台数和后期台数之比为3:l;③16台充电机充电前中期台数和后期台数之比为1:1;④16台充电机充电前中期台数和后期台数之比为1:3;⑤16台充电机全部处于充电后期。

仿真表3EV充电状态不同组合情况如表3所示,由于多台充电机同时运行,谐波电流之间有相互抵消的情况,所以多台充电机电流THD相对单台(双台)的THD要小(例如两台充电机充电前中期电流THD为27%,而16台为19%;后期分别为30%和27%);谐波电流大小也并非单台(双台)充电机谐波电流的累加(例如两台充电机充电前中期5次谐波电流高压侧为2.07,而16台为11.72;电压THD随着充电机后期台数的增加而减少。

EV充电状态不同组合情况对电网的影响3改进措施根据仿真分析,充电机充电状态、充电站与上(3)由于多台充电机同时运行,谐波电流之间有相互抵消的情况,所以多台充电机电流THD相对单台(双台)的要小;谐波电流大小也并非单台(双台)充电机谐波电流的累加;电压THD随着充电机后期台数的增加而减少。

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减少处于充电前中期的充电机台数,级电网的距离、充电站内充电机不同的充电状态组合均会影响电网的电能质量。

因此针对这些问题,在EV并网时应采取一些优化改进措施:(1)在EV充电的前中期,等效电阻小,充电电流大,谐波电流大,但电流THD小,电压THD大;在EV充电的后期,各个指标向相反的方向变动,等效电阻大,充电电流小,谐波电流小,但电流THD大,电压THD小。

因此应针对充电机充电状态制定相应的电流谐波治理方案,前中期抑制改变充电状态组合,减小电压下降值oN4J。

结语从EV充电状态、充电站与上级电网的距离、充电站内充电机不同充电状态组合等三方面,仿真分析了EV充电站对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

给出了一些针对充电机充电状态制订相应的电流谐波治理方案,前中期抑制谐波电流大小,后期抑制谐波电流大小,后期抑制谐波电流畸变∞1。

(2)充电站与上级电网的距离主要影响电压THD和电压下降。

随着充电站距离上级电网的谐波电流畸变;在建设充电站时,应尽量靠近上级电网,减小电压畸变和电压下降;多台充电站同时运行时,应根据情况,通过减少处于充电前中期的充电机台数,改变充电状态组合,减小电压下降值。

(下转第58页)距离变远,电流THD小幅下降,谐波电流高压侧基本不变,低压侧小幅下降,偶尔存在振荡现象;电压THD上升,电压下降增大。

因此在建设充电站时,应尽量靠近上级电网,减小电压THD和电压下降。

一51—万方数据低压电器(2013No.20)・应用・3结语本文依据双断点结构的理论,在原有DW45ACB触头系统上进行双断点的探索,扩展了DW45【参考文献】[1]GB14048.2—2008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2部分:低压断路器[s].[2]万绍尤.DW45-2000万能式断路器[J].低压电器,1998(5):22—26.ACB的应用领域。

尽管改型产品在其额定电流的容量上存在不足,有其局限性,但也有其现实的应用意义。

另外,双断点结构的改型DW45术指标上有明显的效果。

(上接第48页)[33陈德桂・当前国内外低压塑壳断路器的发展动向ACB隅理论上{井’在提高分断能力撇心技¨L低压电器’2013@撩期.2013-08-。

3:L蜊Lteei竺iq(u眦esapp)1:8竺刊sinignl黟e-phdase。

kgri舢ds[C]。

/一/InternationalYouthConferenceon.IEEE,2011:1-8.【参考文献】[1]吴云亚,阚加荣,谢少军.基于双由坐标系的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J].电工技术学报,2011,26(8):106.112.[5]NICASTRIA,NAGLIEROA・ComparisonandevaluationofthePLLtechniquesforthedesignofthe[2]李明,王跃,方雄,等.无正交虚拟信号生成的单相DQ锁相环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1,31(15):27.32.加d—connectedinvertersystems[C]//IndustrialIEEEInternationalElectronics(ISlE),2010Symposiumon,2010:3865-3870.[31吴浩伟,段善旭,徐正喜.一种新颖的电压控制型逆[6]RODRIGUEZP,POUJ,BERGASJ,etal-DecoupledsynchronousreferenceframePLLfor变器并网控制方案[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8,double28(33):19-24.powerconverterscontrol[J].PowerElectronics,IEEE[4]FERREIRAcomparativeRJ,ARAUJORE,PECASLOPESJA.AanalysisandimplementationofvariousTransactionson,2007,22(2):584-592.收稿日期:2013—07—01(上接第51页)【参考文献】KINTER-MEYERM,SCHNEIDERK,PRATTR.mitigatevoltageimbalanceandreducepowerloss[c]}f飞k14thInternationalPowerElectronicsandMotionControlConference2010.Impactsassessmentofplug-inhybridelectricvehiclesOH[5]CHANelectricMSW,CHAUKT,CHANCvehicleC.Modelingofelectricutilitiesandregional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