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构造及检修教案第五单元 润滑系
润滑系主要部件教案2

教案首页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教学组织教学,点名考勤,做好日志记录。
强调课堂纪律,提醒学生做好课堂笔记。
班长点名复习回顾针对上学期学习内容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掌握一下学生假期的学习情况及遗忘情况。
提问发动机的组成部分,从而导入新课。
提问导入回答新授知识第二节润滑系主要部件一、机油泵机油泵的作用是将一定压力和足够数量的润滑油压送到各润滑表面,并保证润滑油在系统内的正常循环流动。
机油泵根据结构形式的不同分为齿轮式机油泵和转子式机油泵两种。
齿轮式机油泵又分为外啮合式机油泵和内啮合式机油泵两种,一般将前者称为齿轮式机油泵。
1.齿轮式机油泵机油泵体内装有一个主动齿轮和一个从动齿轮,齿轮的端面由机油泵盖封闭,齿轮和泵体之间的间隙很小,泵体、泵盖和齿轮的各个齿槽间组成工作腔。
主动齿轮由凸轮轴上的斜齿轮或曲轴前端齿轮驱动。
外啮合齿轮式机油泵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工作可靠,所以应用较广泛。
2.内啮合齿轮式机油泵分类讲解对比讲解先强调注意事项和操作步骤再进行演示然后学生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纠错听讲理解记忆记忆、观摩、分组动手操作听讲理解记忆新授知识内啮合齿轮式机油泵由泵体、泵盖、内齿轮、外齿圈、月牙形块和限压阀等组成。
其内齿轮是主动齿轮,套在曲轴前端,通过花键由曲轴直接驱动,外齿圈是从动齿轮,装在机油泵体内。
泵体固定在曲轴的前端。
内啮合齿轮式机油泵由曲轴直接驱动,不需中间传动机构,所以其零件数量少,制造成本低,占用空间小,使用范围较广。
3.转子式机油泵转子式机油泵也称为偏心内啮合转子式机油泵,其结构如图6—8所示。
主要由泵体、泵盖、内转子、外转子、油泵轴和限压阀等组成。
主动的内转子和从动的外转子都装在泵体内。
主动的内转子固定在油泵轴上,从动的外转子在油泵体内可以自由转动,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偏心距。
内转子有四个凸齿,外转子有五个凹齿,内、外转子在任何位置,两者间都可形成四个相互独立的工作腔。
结合多媒体及实物进行讲解检修项目、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结合多媒体进行讲解,分析故障及检测方法记忆、观摩、分组动手操作听讲理解记忆学生分组讨论学习根据图片与实务讲解学生分组讨论学习课堂小结本次课主要学习了润滑系的功用和润滑方式、润滑系的组成与油路及主要部件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润滑系的维修与故障诊断,要求学生掌握维修的方法和常见故障的现象、原因和诊断方法。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原创教案4

课题:第五章第一节发动机润滑系的构造与工作原理教学目标:1.掌握发动机润滑系的作用、组成和油路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重点:润滑系的作用和组成2.难点:润滑系油路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提问学生:第四章冷却系学到了哪些内容?二、导入新课通过PPT呈现的水槽的水循环流动图,金鱼在水质清洁的环境中游动。
如果不定期换水,水会变污浊。
由此引出:机油在汽车行驶5000KM以上会变脏变粘稠,造成发动机动力下降。
三、讲授新课1.润滑系的作用机油是发动机的血液,通过讲解,启发学生得出润滑系的五种作用。
减小零件的摩擦和磨损(润滑)带走零件的磨屑和其他杂质(清洗)机油在内部循环带走摩擦产生的热量(冷却)提高气缸的密封性,防止漏气漏油(密封)防止发动机内部零件腐蚀生锈(防锈)2.润滑方式发动机运转时,由于各个零件的工作条件不同,所要求的润滑强度也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润滑方式。
(1)压力润滑结合播放动画,举例:如曲轴主轴承、连杆轴承及凸轮轴轴承等处承受的载荷和运动速度较大(2)飞溅润滑结合播放动画,举例:如气缸壁、活塞销及凸轮和挺杆载荷较轻,相对速度较小。
(3)定期润滑例如水泵及发电机轴承需要定期加注润滑脂(黄油)3.组成包括供给装置、滤清装置和仪表与信号。
配合PPT上的图片进行讲解,举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机油滤清器的作用。
油炸食品,为了让用过的油中除去油炸,常用滤网。
如果滤网变脏堵塞,就无法发挥它的作用。
机油滤清器能清除机油中的杂质,保持机油的清洁。
一般5000KM或三个月要更换一次,杂质沉积后,发动机运转吃力,加速性能就会恶化。
4.润滑油路的基本结构用动画演示,播放之前让学生带着来油路线怎么走和回油路线怎么走的问题观看。
油底壳-集滤器-机油泵-机油滤清器-主油道-曲轴、凸轮轴-油底壳(限压阀)(旁通阀)四、巩固练习在黑板上划出润滑油路的6个箭头,让学生把部件填充完整。
五、课堂小结1.润滑系的作用、润滑方式和组成2.润滑油路的基本结构六、布置作业复习学习指导与练习第一节,并预习第二节七、板书设计第一节发动机润滑系的构造与工作原理1.作用2.润滑方式3.组成4.润滑油路的基本结构。
课题五 汽车发动机冷却、润滑系检修教案

教案首页教学过程时间分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巡视分钟学习要点及要求布置( 5 分钟2 发动机组成六.冷却、润滑系统概述1 学习目的(1)、了解冷却、润滑系统构成。
(2)、掌握冷却、润滑系统部件的作用2 图片展示疑难问题引导引导演示教师提示、引导学生总结讨论结果 ( 5分钟)教学过程时间分配教 学 内 容教学 方法学生评议 ( 分钟)(一). 润滑系的作用和构造 1 润滑系的作用:疑难问题解答 教师散热器风扇水泵节温器机油滤清油道曲轴凸轮轴机油泵曲轴箱直接与外面相通。
(2)强制通风:汽油机采用,用胶管将进气管与气门室上盖相连,中间装有一个单向阀。
工作原理:利用进气管内的真空度将气门室内的废气抽出并送入进气管。
单向阀的作用:只要进气管的真空度达到一定时,单向阀才能打开(发动机中、大负荷)曲轴箱内的废气才能进入进气管,曲轴箱通风才进行。
(二)发动机的润滑方式和油道润滑方式,以GA1092为例鼓励教学过程时间分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1压力润滑:曲柄主轴承.凸轮轴轴承.连杆轴承摇臂轴.摇臂。
2飞溅润滑:凸轮、挺柱、气缸壁、活塞。
3 润滑油道3) 其他设施:主油道的未端,设有主油道调压阀。
在第七道主轴承盖上,设有回油孔,多余的机油流回油底壳。
在主油道上还设有机油压力表传染器和油压警报开关。
(三)冷却系的作用和构造一功用:保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温度,防止发动机过热1发动机为什么要冷却?2过冷、过热对发动机的影响?3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温度80-90℃二冷却系的组成:1水道:气缸体内部,气缸套外壁与机体的内壁之间和气缸盖内部夹层之间。
2水泵:装在发动机前面,由三角带带动3散热器(水箱):装在汽车前面,上水管与气缸盖出水口相连,下水管与水泵进水口相连4风扇:装在散热器后面,冷却发动机教师提示引导疑难问题解答教师鼓励教案首页演示工作流程(15分钟)学习要点及要求布教师巡视(分钟)工作原理:当水泵工作时叶轮旋转,水泵中的水被叶轮带动一起旋转,在离心力作用下,水被甩向叶轮边缘,然后经外壳上与叶轮成切线方向的出水管压送到发动机水套内。
5单元五 发动机润滑系统构造与检修[80页]
![5单元五 发动机润滑系统构造与检修[80页]](https://img.taocdn.com/s3/m/1f58c2cc71fe910ef12df87a.png)
学习任务1 润滑系统概述
2.润滑方式 1)压力润滑 压力润滑就是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润滑油源源不断地送到零件的摩擦 面间,形成具有一定厚度并能承受一定机械负荷的油膜,尽量将两摩擦 零件完全隔开,实现可靠的润滑。发动机上采用这种润滑方式的有:曲 轴各轴颈与轴承之间、凸轮轴颈与轴承之间、摇臂轴与摇臂之间等部位。 2)飞溅润滑 飞溅润滑是利用发动机工作时某些运动零件(主要是曲轴和凸轮轴) 旋转时,飞溅起的或从连杆大头上专设的油孔喷出的油滴和油雾,对摩 擦表面进行润滑的一种方式。发动机上采用这种润滑方式的有:缸壁、 凸轮等;相对运动速度较低的零件,如活塞销等;机械负荷较轻的零件, 如挺柱等。 3)定期润滑 对水泵、发电机、起动机的轴承定期加注润滑脂的润滑方式。
单元五 发动机润滑系统构造与检修
学习任务1 润滑系统概述 学习任务2 润滑系统主要部件构造与检修 思考与练习
学习任务1 润滑系统概述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能正确叙述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和润滑方式; 2.能正确描述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组成和润滑路线; 3.能正确叙述发动机润滑油的种类、等级及机油型号的选择。
学习任务1 润滑系统概述
3.润滑系统的组成 润滑系统主要由油底壳、机 油泵、机油滤清器、机油限压阀、 机油报警装置、油道等组成,如 图5-1所示。
图5-1润滑系统的组成 1-凸轮轴;2-机油压力开关;3-中间轴;4曲轴;5-分油道;6-主油道;7-机油滤清器; 8-安全阀;9-放油螺塞;10-油底壳;11-机
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规划教材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
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学指导委员会 组织编写 王 雷主 编
2020/5/20
2020/5/20
单元一 单元二 单元三 单元四 单元五 单元六 单元七 单元八 单元九 单元十
发动机润滑系统教案

发动机润滑系统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和构成2.了解不同类型的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特点和优缺点3.掌握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护和保养方法二、教学内容1.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和构成a.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减少摩擦,冷却发动机内部零件,清洗排出杂物,减少噪音b.润滑系统的构成:润滑油泵、滤清器、散热器、润滑油冷却器、油封等2.不同类型的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特点和优缺点a.干式润滑系统:特点是油气分离,发动机运行稳定,缺点是油温升高b.湿式润滑系统:特点是油气混合,油温稳定,缺点是油耗较高3.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护和保养方法a.定期更换润滑油和滤清器b.保持润滑油的正常油位c.注意发动机冷却器的清洁和通风d.及时检修和更换发动机油封三、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视频和图片展示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引起学生兴趣2.讲解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和构成,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润滑系统以及润滑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作用3.讲解不同类型的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特点和优缺点,让学生对比分析不同类型的润滑系统的适用情况4.讲解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护和保养方法,并通过实例分析维护不当可能导致的故障和损坏5.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讨论发动机润滑系统的重要性和维护保养方法,并形成小结6.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护和保养方法的小论文,字数不少于500字7.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解答学生的问题。
四、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图片和视频2.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课堂互动: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解答问题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是否积极参与讨论,提问和解答问题的能力2.阅读学生的小论文,评估学生对发动机润滑系统维护和保养方法的掌握程度六、教学拓展1.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汽车修理店或汽车生产厂家,了解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实际运行和维护情况2.组织学生进行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修和保养实验,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3.组织学生进行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案例分析。
发动机润滑系的维护教案

任务5 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护【技能目标】1.熟悉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护。
2.学会正确检查发动机润滑油油面高度。
3.学会正确检查发动机润滑油质量。
4.学会正确更换机油滤清器。
【技能训练】一、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及组成发动机润滑系统主要有润滑、清洁、散热、密封和防锈等作用。
发动机润滑系统主要由油底壳、机油集滤器、机油泵、安全阀、机油滤清器、主油道、气缸体、缸盖上的分油道、机油压力传感器以及机油压力表或机油压灯等组成。
二、检查发动机润机油液位(1)起动发动机,并运行至正常工作温度,熄火后放置10 min 再进行检查。
(2)拔出机油标尺用干净的抹布擦拭干净后,插回原位,插到底停留片刻之后拔出。
检查发动机的油面高度是否在机油标尺“MIN”和“MAX”两个刻度线之间。
(3)如果机油量不足,需补充相同牌号机油到正常液位。
反之,则应抽取一部分机油,直到液位符合标准。
三、检查发动机润滑油质量发动机润滑油质量的鉴别方法有以下三种:1 搓捻鉴别法用机油标尺取出油底壳中的少许机油,放在手指上搓捻。
搓捻时,若有黏稠感觉,并有拉丝现象,说明机油未变质,仍可继续使用,否则应进行更换。
2 油尺鉴别法抽出机油标尺对着光亮处观察刻度线是否清晰,当透过机油看不清油尺上的刻线时,说明机油过脏,需立即更换。
3 油滴检查法在滤纸上滴一滴油底壳中的机油,若油滴中心沉积环很大,呈黑褐色且均匀无颗粒,周围黄色浸润很小,说明机油变质应更换。
若油滴中心沉积环小且颜色较浅,周围的黄色浸润痕迹较大,表明机油还可使用。
四、补充机油当发现机油量不足时,应添加相同型号的机油。
拧开发动机汽缸盖上的加油孔盖,将机油从注油口注入发动机,然后用机油标尺检查液位,切记机油液位不可超过机油标尺上限标记“MAX”。
五、检查发动机润滑系统是否漏油起动发动机从怠速到中速运转几分钟,关闭发动机后举升汽车,检查润滑系统(接头)有无漏油现象,若有渗漏,应按扭力要求(例如,铁制油底壳紧固螺栓扭力为0.5 N 左右)紧固各连接处螺栓,再起动发动机进行检查,必要时需拆检机油滤清器油封胶圈。
9《汽车构造》电子教案润滑系统

《汽车构造》电子教案-润滑系统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润滑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2. 使学生掌握润滑系统的组成和结构3.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润滑系统相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内容1. 润滑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2. 润滑系统的组成和结构3. 润滑油的种类和选用4. 润滑系统的维护与故障诊断5. 润滑系统的设计与优化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润滑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结构2.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润滑系统的实际应用和故障案例3. 利用实验演示法展示润滑系统的操作和维护过程4.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润滑系统的优化方案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材和教学资源2. 准备润滑系统的实物模型或图片3. 准备润滑油的样品for 展示和分析4. 准备润滑系统的操作和维护视频或动画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润滑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讲解:详细讲解润滑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包括润滑油的选择和使用方法3. 演示:展示润滑系统的操作和维护过程,让学生了解润滑系统的实际应用4. 案例分析:分析润滑系统的故障案例,让学生掌握故障诊断和解决问题的方法5.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润滑系统的优化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知识梳理和巩固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润滑系统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练习题:布置练习题,评估学生对润滑系统组成和结构的掌握情况。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提出的优化方案的创新性。
七、教学拓展1. 安排参观汽车制造厂或4S店,让学生实地了解润滑系统的应用。
2. 组织学生进行润滑系统的设计竞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3. 介绍润滑系统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电子教案 第五章润滑系的构造与维修

上一页 返回
表5-1机油泵配合间隙技术参数
返回
图5一2桑塔纳轿车发动机的机油泵
返回
图5-5润滑系统零部件分解示意图
返回
第二节润滑系统主要部件的拆装与检修
一、润滑系统零部件的拆装
如图5-5所示为润滑系统零部件分解示意图。按照各螺栓的拧紧 力矩,分别将该系统各零部件从发动机机体上分解下来。
二、润滑系统的检查与维修
机油泵的常见故障有:机油泵主动轴弯曲,机油泵从动轴偏磨, 齿轮磨损,机油泵盖内表面磨损及翘曲,机油泵壳体轴孔磨损或泵体 有裂纹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节润滑系的维护
4.机油泵的检验与维护 (1)机油泵的检验(外啮合齿轮式)将机油泵各结合面、油孔、油道清洗干
净,用压缩空气吹通所有油道、油孔。按规定进行装合,并在装合过 程中进行检验: (2)机油泵总成工作性能的试验
总成试验法将润滑油注入机油泵内,用拇指堵住油孔,转动机油 泵轴,应有机油泵出并有压力感。若带集滤器的机油泵,将集滤器浸 入机油液面以下,转动机油泵轴,出油口应有机油被泵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概述
二、润滑系主要部件的结构
1.机油泵 机油泵的功能是作为润滑油循环的动力源。发动机上采用的机油
泵有齿轮式和转子式两种。桑塔纳轿车AFE型发动机和JV型发动机 采用的是齿轮式机油泵,而AJR型发动机采用转子式油泵。
如图5-2所示的是齿轮式机油泵结构。 2.机油滤清器
润滑油滤清器的功能,是滤清润滑油中的磨屑及机械杂质,防止 它们进入各运动件的摩擦表面,避免拉毛、刮伤零件表面,甚至造成 堵塞油道、烧轴瓦等严重事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概述、主要零件构造
表面的润滑方式称为飞溅润滑。
(应用举例)
定期润滑:发动机辅助系统中有些零件则只需定期加注润滑脂(黄油)进行润滑,例如水泵及发电机轴承就是采用这种方式定期润滑。
(应用举例)
3. 润滑油(oil)
提问:润滑形成的条件是什么?
第二节润滑系的组成及油路
1.组成(投影+实物)
润滑系一般由机油泵(oil pump)、机油盘(oil pan)、润滑油管(oil pipe)、润滑油道(oil gallery)、机油滤清器(oil filter)、机油散热器(oil radiator)、各种阀(valve)、传感器(sensor)和机油压力表(oil gauge)、温度表(temperature gauge)等组成。
2.发动机润滑部位及油路(重点说明润滑油流动方向)
第三节润滑系的主要零部件
1. 机油泵(oil pump) :将一定压力和数量的润滑油供到润滑表面。
(投影+实物)
(1) 齿轮式机械泵(gear pump)
(2) 转子式机油泵(rotary pump)
2. 机油滤清器:滤掉机械杂质和胶质
(1)集滤器(pickup)
(2)机油粗滤器(oil coarse filter)
a. 金属片缝隙式粗滤器
b. 纸质滤芯式机油粗清器
c. 锯末滤芯式机油粗滤清器
第二讲润滑系维修、故障诊断
实训:润滑系的拆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