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做到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
1、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把经济建设放在中心位置,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
2、科学发展观要求协调发展
协调发展,就是要努力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3、科学发展观主张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4、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必须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准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发展的平衡和不平衡、政府和市场等各种关系。
新世纪新阶段如何理解和贯彻科学发展观

新世纪新阶段如何理解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摘要:科学发展观是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关于发展问题的重要思想,它是在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发观的继承和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观;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的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发展观;是科学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世纪、新阶段党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发展这一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把握住这一点才能把握住社会主义本质、把握住人民的根本愿望、才能使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得和创新和发展、才能使富国富民的要求不断得到实现。
邓小平同志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经验指出:”发展才是硬功夫道理”,江泽民同志也反复强调:”发展是硬道理,这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战略思想。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能否胜利实现关键在发展。
”,胡锦涛同志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关键,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是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关于发展问题的重要思想,它是在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发观的继承和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观;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的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发展观;是科学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世纪、新阶段党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一、科学发展观是新世纪、新阶段党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三观”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三观”作者:周勇来源:《神州》2011年第12期摘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顺应了时代潮流和社会发展,体现了科学发展的新内涵。
正确理解和把握“三观”的内涵,如何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正确“三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使各级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以优良作风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艰。
”“三观”思想深刻、内涵丰富,顺应了时代潮流和社会发展,体现了科学发展的新内涵,揭示了党的作风建设的规律性,是领导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的综合反映,是衡量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对待组织、对待群众、对待自己、对待事业、对待名利的“试金石”。
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必须明确何为事业,如何干事创业;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必须明确为谁工作,如何更好地工作;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切实按照客观规律谋发展,经得起时间考量,经得起实践检验,经得起人民问责。
一、正确理解和把握“三观”的内涵所谓“事业观”,是指人们对待事业的根本看法和系统性观点,回答“干什么样的事业,怎样干事业”的一系列问题,决定着人们对待事业的价值追求、根本态度和精神状态。
正确的事业观是人们想事业、干事业、推动事业发展的理想支持、价值导向和精神动力。
正确的事业观是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目标的改革创新的事业观,是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的群众的事业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正义的事业观,是坚持科学发展的务实的事业观,是充满激情的快乐的事业观。
领导干部只有牢固树立了这样的事业观,才能牢固地筑起为伟大事业不懈奋斗的精神支柱,使自己的本职工作与崇高的奋斗目标相联系,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责任心、光荣感;才能保证无论在任何艰难险阻的条件下,都能做到理想信念不动摇,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身,才能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认为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始终把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作为我们推进事业的工作路线,才能摆正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才能摆正谋事和干事的关系,切实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实际问题,才能正确对待苦与乐,始终保持创业者、奋斗者奋发有为、蓬勃向上的精神状态。
怎样落实科学发展观

怎样落实科学发展观篇一: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深刻阐述,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明确要求。
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一、贯彻科学发展观,要全面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1、要把握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背景:科学发展观是在科学分析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作出的战略选择。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党的十七大报告科学分析了我国发展在新世纪新阶段呈现的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
既说明我们党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制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各项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同时,又向我们提出了新课题、新任务,要求我们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迎接新的挑战,着力解决新形势下更加凸显出来的问题,推动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
2、要把握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科学发展观既体现了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承前继往,又体现了与时俱进和丰富发展。
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做到“八个坚持”

党 的 根 本 宗 旨是 指 党 的 一 切 活 动 的 根 本 目 的 和 意 图 ,是 党 全 部 政 策 的 出 发 点 和 归 宿 , 也 是 党 组 织 和 每 个 党 员 一 切 言 论 和 行 动 必 须 遵 循 的 准 则 。 全 心 全 意 为人 民服务 是 我 们 党 的根 本 宗 旨 ,党 的一 切 奋 斗 和 工 作 都 是 为 了 造 福 人 民 ,这 是 党 的 性 质 决 定 的 。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要做到 “ 八个坚持 "
张广 武
( 山西省水 利建 筑工程局 ,山西 太原 0 0 6 ) 30 1
摘
要 :树 立和 落 实全 面发 展 、协 调发展 和 可持 续发 展 的科 学发展 观 ,是 建 设 中国特 色社会
主 义 必须 坚持 和 贯彻 的 重大 战略 思想 ,是 我们 各 项事 业和 工作 的行 动 指 南 。 目前 ,进 一 步 学 习贯 彻 落 实科 学发展观 要 做到 “ 个 坚持 ” 八 :即 坚持 党 的根 本 宗 旨、 战略 目标 、基本路 线 和统筹 兼顾 的
充满 活 力。
二 、必 须坚 持党 的 战略 目标
十 七 大 报 告 明 确 指 出 ,到 2 2 年 把 我 国 全 面 建 00
成 小 康 社 会 ,不 仅 人 均 GDP 比 2 0 0 0年 翻 一 番 ,而 且 把 我 国 建 设 成 为 2 业 化 基 本 实 现 、综 合 国 力 显 著 增 1 2 强 、 国 内 市 场 总 体 规 模 位 居 世 界 前 列 的 国 家 ,成 为 人 民 富 裕 程 度 普 遍 提 高 、生 活 质 量 明 显 改 善 、生 态 环 境 良好 的 国 家 ,成 为 人 民 享 有 更 加 充 分 民 主 权 利 、 具 有 更 高 文 明 素 质 和 精 神 追 求 的 国 家 ,成 为 各 方 面 制 度 更 加 完 善 、社 会 更 加 充 满 活 力 而 又 安 定 团 结 的
毛概第七章科学发展观

第七章科学发展观精选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以___ ______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紧紧抓住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形成了科学发展观。
A.江泽民B.毛泽东C.胡锦涛D.邓小平2.科学发展观在______和探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
A抗击非典疫情B.举办世博会C.汶川地震D.举办奥运会3.2004年5月,胡锦涛在江苏考察工作时指出:“科学发展观总结了二十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党对___ ______的新认识。
A.政治问题B.社会问题C.外交问题D.发展问题4.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決定》,把树立和落实___ ______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B.邓小平理论C.科学发展观D.毛泽东思想5.以党的____ _____为标志,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走向成熟。
A.十七大B,十六大C.十四大D.十八大6.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___ ______。
A.速度、比例和效益的统一B.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C.形成一、二、三产业的合理结构D.科技、教育与经济的紧密结合7 .___ ______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A.推动经济社会发展B.推动文化繁荣C.建设和谐社会D.建设美丽中国8. ___ ______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A.以物为本B.以人为本C.以自然界文本D.以经济为本9.___ ______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A.经济全面增长B.统筹兼顾C.全面协调可持续D.党的领导10 ___ ______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A.实事求是B.依法治国C.统筹兼顾D.以人为本11. ___ ______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基础。
A.良好生态环境B.良好文化氛围C.坚实经济基础D.人口素质12.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体现了____ _____关于生产力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的观点。
科学发展观知识点

37、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3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民生问题。
39、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发展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即又好又快的发展。
40、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本着眼点是用新的发展思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快又好发展,为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事业奠定坚实基础。
5、 党的十七大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活动,这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6、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原则:坚持解放思想、突出实践特色、贯彻群众路线、正面教育为主。
62、学院发展的办学层次定位是什么?以本科为主,专科为辅的普通高等院校。
63、学院发展的办学类型定位是什么?提倡科学研究,崇尚学术自由的教学型学院。
64、学院发展的专业学科定位是什么?以工为主兼具文管,石油主干学科为特色的多科性学院。
65、学院水平定位是什么?通过特色办学,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具有先进性、示范性作用。
44、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经验。
45、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46、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改革开放。
61、学院长远发展目标是什么?学院未来要按照学院三个阶段发展思想“即:特色畅想期(初创发展阶段)──以规模扩张为主,形成一些零碎的办学思想和观念;特色形成期(成长发展阶段)──内涵发展为主,发展、丰富、完善、凝固已提出的理念、观念、思想,使之系统化、成熟化;特色突显期(成熟发展阶段)──彰显学院已经形成的成果,借其影响进一步发展和提升学院。”来规划和发展学院。通过十年左右的发展将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建设成为一所办学实力较强,结构合理,规模适度,特色明显,专业学科优势突出,特色实用人才受到社会的欢迎,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需要,在省内外享有良好社会声誉的独立学院。
践行科学发展观应做到“五个必须”

践行科学发展观应做到“五个必须”科学发展观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执政理念和施政方略上的重大飞跃和创新,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经验的成功总结,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在世情、国情、党情都发生深刻变化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党中央审时度势部署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无疑是一项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的重大战略决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对于进一步统一全党思想、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中,自己通过学习,感到收获很大,触动很深,对科学发展观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进行了深入思考。
我认为就县(市)级而言,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做到“五个必须”。
一、必须把学习科学发展观当作目前一项重大而迫切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好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干部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德”的核心就是党性;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使各级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良好作风,是每个领导干部改造主观世界的终生课题。
开展“讲党性修养、树良好作风、促科学发展”教育活动,是推进新形势下党员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需要,是应对危机、推动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巩固深化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的需要,是深入推进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建设的需要。
搞好这次教育活动,有利于转变作风,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良好的作风,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使党员干部保持积极进取、百折不挠的勇气和精神状态,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克难攻坚、共渡难关;有利于转变观念,进一步推动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进一步巩固深化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成果;有利于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确保科学发展的方向不动摇。
党性是作风的内在根据,作风是党性的外在表现。
当前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根本原因是党性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做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做到五个坚持》第二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做到《练习题(公需科目)》《科学发展观》练习题—、判断题1、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
(V )2、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V)3、经济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x )正确答案社会和谐4、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3)5、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放在首位的是作风建设。
(x )正确答案思想建设6、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V )7、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
(V )8、可持续发展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V )9、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而提出来的。
(x )正确答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10、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又快又好。
(x )正确答案科学发展二单项选择题1、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是(B )。
A. 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B.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C.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D.—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 A )是科学发展的受益者,也是科学发展的实践者和推动者。
A、人民群众B、领导干部C、知识分子 D .工人阶级3、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我们要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追求政绩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A 1A、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B、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7、党的十八报告指出,我们要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C、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4、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始终坚持以(C)为中心,以发展为主题。
A.政治建设B.文化建设C.经济建设D.国防建设5、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B)。
A.人本主义B•以人为本C•以人的发展为中心 D .统篩顾6、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A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A..美丽中国B・生态中国C・绿色中国D・环保中国7、党的十八报告指出,我们要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B )年翻一番。
A . 2000B . 2010C . 2012D . 19808、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C )提出来的。
A. 发展条件B.发展趋势C.发展要求D.中国特色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C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做到A.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实现共同富裕C.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D.建成小康社会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C \A.."―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 ."两个文明,两手抓"c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D. 两个翻番三、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1、在经济建设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的重大关系包括(BCDE \A.质量和效益的关系B•当刖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C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D.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E.发展的平衡和不平衡的关系2、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成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ABCD )全面发展必须长期坚捋的方针。
A.社会建设B.文化建设C.经济建设D.政治建设E •生产力建设3、下列选项中(DE )不是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方法。
A.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B.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C. 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D. 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E. 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和创造性4、要以改革的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一步解决好党的建设的历史性课题是提高(AD \A..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B .党的领导人的知识水平C.党的法律意识D.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5、关于科学发展观,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CD IA、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B、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C、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D、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6、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ABC 1A、尊重人民主体地位B、发挥人民首创精神C、保障人民各项权益D、促进人的自由发展7、坚持全面可持续发展,要全面推进(ABCDE XA、经济建设B、政治建设C、文化建设D、社会建设E、生态文明建设A、城乡发展B、区域发展C、经济社会发展D、人与自然和谐发展E、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9、"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指(ABD X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坚持党的领导D、坚持改革开放10、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ABCD 1A、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B、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C、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四、简答题1、简述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答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一是全面发展;二是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看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所谓协调,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所谓可持续,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看想。
相协调,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相协调。
2、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捋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努力做到哪"五个统筹"?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要努力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使各方面的发展相适应,各个发展环节相协调。
五、论述题1、”领导干部的作风问题,说到底是党性问题",联系实际谈谈你是如廊里解的?答(1L领导干部作风与党性修养是紧密联系的,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党性是作风的内在根据,作风是党性的外在表现,党性纯洁则作风端正,党性不纯则作风不正。
(2X联系工作实际或者当今现实社会状况谈自己的观点、根法。
(如形式主义、经验主义、贪污腐败等)2、为什么说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答(1 L胡锦涛同志指出,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解决我国社会一切矛盾和问题的根本办法。
(2)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社会由落后的不发达状态向先进的发达状态的过渡与转化。
它既指经济发展,又包括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等诸多内容,是社会整体、协调、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
要务,通常是指最重要而又最紧迫的任务。
第一要务,是相对于其他各种要务而言的。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这一重要命题深刻地揭示了发展与执政、执政与兴国的内在联系,同时也凸显了发展在我们党执政兴国中”第一要务”的位置。
(3 \它表明在党所面临的各种繁重任务中,发展处于首要和核心地位。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要求。
(4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使人民的生活日益改善,不断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特点。
一、选择题1、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第三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做到《民政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做到三个坚持》民政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做到“三个坚持”王挹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当前的民政工作而言,十分必要。
要在民政丁作中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的重要工作。
民政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对既有的方针政策、工作思路和方法措施进行梳理。
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坚持;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修正;与科学发展观有抵触的,要废除。
当然,建设和谐社会不可能一蹴而就,也要统筹兼顾、分步实施,要讲政策,讲成本,在不影响社会稳定的前提下,积极、妥善地推进。
但要警惕的是,不应由于强调统筹兼顾、分步实施和社会稳定而忘记了民政为人民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解困谋利的宗旨,偏离构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二、必须坚持公平正义,旗帜鲜明地为困难群众鼓与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做到展观,应做到“三个坚持"。
—、必须坚持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民政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科学发展观体现了 "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核心是以人为本。
推动科学发展,最根本的就是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进而构建和谐社会。
建国以来,民政-T作在巩固基层政权、维护困难群体利益、密切党群关系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但民政工作的出发点也曾发生过偏差。
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民政工作部分职能阶级化了,突出了专政职能而弱化了为民解难的工作。
民政部门一度归口政法系统管理,就是明证。
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后,由于对G D P的崇拜,滋生了发展"只见物、不见人"的偏向。
有些民政部门对群众,特别是对困公平正义是个历史范畴,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含义。
但是,任何历史时期的公平正义都是社会文明的底线,都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都必须为不同阶层的群体所共同接受。
高扬公平正义的旗帜,关心、爰护困难群众,为其鼓与呼, 让其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这是民政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评判民政部门是否坚持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标准。
为困难群众鼓与呼,需要纠正一些错误认识,澄清一些模糊观念。
解决民生问题需要一定的财力,直接惠及的对象主要是中下阶层。
有些人认为,这样做违反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是政策问题,也是伦理问题。
直到现在,国内外政界学界对此还是见仁见智,各抒己见。
但可以肯定的是,效率与公平两者不是对立的,是互为条件、互相转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