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阅读四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合集下载

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题型及答题技巧

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题型及答题技巧

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题型及答题技巧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类(5题)(一)题型1。

阅读短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红红的太阳落山了,它收起余晖,只剩下一个柔和、鲜艳的火球,颜色金黄透亮,就是再高的画家也难以描绘。

太阳身影消失了,只剩下一片神奇的、美丽的云,令人想到仙境,想到梦幻的世界。

我从幻境中看到了一个又一个好看的故事,一幅又一幅如画的美景。

当我回到现实中来时,晚霞已经消失。

答题技巧:1. 要素串联法:找出时间(红红的太阳落山了)、地点(天空)、人物(无特定人物,主要是作者看到的想象中的事物)、事件(作者看到晚霞的变化,产生了一系列的想象)。

2. 概括为:太阳落山后,作者看到晚霞的变化,产生了许多美好的想象,最后晚霞消失。

(二)题型2。

阅读短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家乡的秋夜素雅、幽静。

我对家乡的秋夜有一种眷恋之情,我爱家乡的秋夜。

家乡的秋夜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

柔和的月光下,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碧绿的翡翠,水稻的叶子挑起一粒粒的秋露,远远望去,好像珍珠撒在翡翠上,绿得逗你的眼,亮得闪你的目。

月光慢慢地从浓密的竹林里一丝一缕地透出来,撒在细密的竹叶上,撒在亭亭玉立的竹茎上,撒在浓黑的小草上。

叶的碎影、枝的碎影、茎的碎影,重叠错落,把竹的绿映照得深浅明暗,美丽极了。

柿子园里的景色就更迷人了。

走进柿子园,枝繁叶茂的柿子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柿子。

黄澄澄的柿子,晶莹透亮,令人垂涎欲滴。

家乡的秋夜多么迷人啊!答题技巧:1. 段意合并法:- 第一段:表达作者对家乡秋夜的眷恋之情。

- 第二段:写月光下田野的景色,像美丽的水墨画。

- 第三段:描写月光下竹林的景色。

- 第四段:描述柿子园里迷人的景色。

2. 概括为:作者表达了对家乡秋夜的眷恋,描写了月光下田野、竹林和柿子园的迷人景色。

(三)题型3。

阅读短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蚂蚁经常到离巢很远的地方去找食物。

它找到食物,要是吃不了,又拖不回去,就急忙奔回巢去“搬兵”,把别的蚂蚁领来。

【阅读】概括文章内容及梳理文章情节

【阅读】概括文章内容及梳理文章情节

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 ,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特别是并列结构(叙述两件事以上) 的文章更适合用此法。 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 过、结果)等基本要素。把这几个基本要素用词语串联起来,就是 文章的主要内容。
作者写一篇文章,往往是围绕一个中心,抓住几个问题,按一定的 顺序写的。把这几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答案参考】停电见月亮;全家赏月亮;静夜悟月亮
THANK YOU
感谢 聆 听
⑪这位穿深色西装、戴红色领带的人就是神经外科专家卡尔顿·阿姆斯特朗医生 。安德烈斯的手术完全免费,他在芝加哥住院期间也没有被收取任何费用。
⑫爸爸和妈妈说起整个事情的经过时都感到非常幸运。妈妈说,能做这个手术是 一个真正的奇迹,这一定要花很多钱。
⑬听到这里,小女孩笑了。家里只有她知道这个奇迹的真正价格——1美元11美分 ,再加上一个小姑娘的坚定信念。
(二)题型B练兵
家里养着月亮
①正在专心上网,突然屏幕漆黑,我陷入无边的黑暗。阳台上传来小女儿的尖叫。停电了。 别的楼上都黑洞洞的。我慢慢摸索着找打火机,心想,好好的怎么就停电呢?真烦人!
②忽听女儿惊喜地喊:“爸爸,快来!”
③我借着外面淡淡的天光走到阳台,问:“怎么啦?”她指指地面,有一个清晰的影子。停
主要人物
小女孩;医生卡尔顿
主要事件 小女孩在医生的帮助下为生病的弟弟买到了 一个奇迹,救了弟弟的命。
文章主题
小女孩:坚定的信念;医生:奉献爱心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年级阅读理解答题模板

四年级阅读理解答题模板

四年级阅读理解答题模板一、记叙文阅读理解答题模板(10题)(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题目1。

阅读短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傍晚,我登上了山顶,观赏起晚霞来。

天边的晚霞多美啊!一会儿像一匹骏马在奔驰,一会儿像一头雄狮在怒吼,一会儿像朵朵鲜花在绽开……我看着看着,身体感到轻飘飘的,仿佛自己也变成了一片晚霞。

一会儿,一道霞光射来,晚霞闪耀着绚丽的光彩,我把眼睛微微睁开,眼前顿时出现了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我的身体好像也被色彩裹住了。

我低头一看,碧绿的湖水像面镜子,一半儿红彤彤的,一半儿金灿灿的。

湖水里倒映着晚霞,好像一块巨大的、五彩斑斓的绸缎。

静悄悄的湖面上有几只小船在缓缓行驶,船头两侧卷起白色的浪花,船尾拖着一条长长的波纹。

看着这美丽的景色,我不由得想起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诗句。

答案:傍晚“我”登上山顶观赏晚霞,看到晚霞形状多变、色彩绚丽,还看到晚霞下的湖水和小船,最后联想到一句描写晚霞的诗句。

解析:概括记叙文主要内容时,要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找出时间(傍晚)、地点(山顶)、人物(我)、事件(观赏晚霞及其所见所感)等要素,然后简洁地组织语言。

题目2。

今天爸爸妈妈都不在家,我决定自己做一顿饭。

我先从米袋里舀出一碗米,学着妈妈的样子把米淘了几遍,然后加了适量的水,按下电饭锅的煮饭键。

接着我开始准备做菜,我从冰箱里拿出一个西红柿和两个鸡蛋。

我把西红柿洗干净,切成小块。

鸡蛋打到碗里,用筷子搅匀。

点火,倒油,油热了之后先把鸡蛋液倒进锅里,鸡蛋很快就凝固了,我用铲子把鸡蛋炒碎盛出来。

再往锅里倒一点油,放入西红柿块翻炒,炒出汁后把炒好的鸡蛋倒进去,加了一点盐和糖,翻炒均匀,一道西红柿炒鸡蛋就做好了。

这时候电饭锅也跳闸了,饭也熟了。

我吃着自己做的饭,心里特别有成就感。

答案:爸爸妈妈不在家时,“我”自己淘米煮饭并做了西红柿炒鸡蛋这道菜,最后吃着自己做的饭很有成就感。

解析:明确事件的起因(爸爸妈妈不在家)、经过(做饭的过程:淘米煮饭、做西红柿炒鸡蛋)和结果(吃着饭有成就感),按照这样的逻辑概括内容。

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常见题型

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常见题型

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常见题型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类(4题)题1。

阅读短文,概括主要内容。

红红的太阳落山了,它收起余晖,只剩下一个柔和、鲜艳的火球,颜色金黄透亮,就是再高的画家也难以描绘。

太阳身影消失了,只剩下一片神奇的、美丽的云,令人想到仙境,想到梦幻的世界。

我从幻境中看到了一个又一个好看的故事,一幅又一幅如画的美景。

当我回到现实中来时,晚霞已经消失。

解析:文章主要写了太阳落山后美丽的晚霞引发了“我”的想象,“我”仿佛看到了龙、仙鹤、太乙真人和哪吒等形象,最后晚霞消失,“我”从幻境回到现实。

题2。

解析:这篇文章主要描写了故乡杨梅树的美丽以及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杨梅的喜爱之情。

题3。

阅读下面短文,概括其主要内容。

我们的校园非常美丽,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景色。

春天,校园里的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小草从土里探出脑袋,花朵们争奇斗艳,红的像火,白的像雪,粉的像霞,到处充满了生机。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校园封得严严实实的,像一把把绿色的大伞。

同学们在树下乘凉、读书、做游戏。

池塘里的荷花盛开了,荷叶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秋天,树叶变黄了,一片一片地落下来,像一只只蝴蝶在空中飞舞。

校园的果树上挂满了果实,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梨,同学们看着这些果实,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校园里的树木披上了银装,地面上像铺上了一层白色的地毯。

同学们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玩得不亦乐乎。

解析:短文主要描写了校园四季不同的景色,春天的生机盎然、夏天的绿树成荫与荷花盛开、秋天的树叶飘落和果实累累、冬天的雪花飞舞和同学们的雪上活动。

题4。

解析:文章主要介绍了翠鸟的外形特点,包括颜色鲜艳、小巧玲珑等,还描写了翠鸟动作敏捷,捕鱼时的迅速,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阅读专项】专题04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试题) 六年级语文 部编版_教师版

【阅读专项】专题04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试题) 六年级语文 部编版_教师版

专题04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典型例题】铅笔头下的坚持他是一名大学青年教师,却有一个不良习惯:手心随时握着一支铅笔头,兴之所至,会将所思所想随手记下来,从他的办公室、家庭到实验室,到处都有他“信手涂鸦”的杰作。

进校第10年,他40岁,完成了一个很重要的设想,这也是他10年“涂鸦”思想的结晶。

当他将设想课题提交学校之后,却遭到了一场无情的嘲弄。

大伙都说那是他铅笔头“涂鸦”出来的异想邪说,毫无研究价值可言。

学校不支持,就意味着多年的心血泡汤。

这位青年教师不甘心,他决定不改初衷,克服种种困难,又费去了10年的时光,终于做完了自己课题的初步测试,并且通过朋友,将测试成果递交到美国国立研究院。

一开始,研究院对他的测试成果很感兴趣,但派人到学校一调查,得知他那些铅笔头“涂鸦”的故事,立刻对其人其事失去了信任。

这样,他20年的心血,因为一只小小的铅笔头,又一次被束之高阁。

一次次被“铅笔头”捉弄,他还是没有气馁。

相反,这许多年细致入微的研究,使他越来越清楚自己研究成果的价值。

得不到学校和研究院的自助,他便自己想办法,经过东凑西借,自筹资金对试验成果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

4年之后,他再次向研究院递交了已经成型的报告,这一回,研究院不仅批复了他的申请,还向他的“铅笔头”事件表达了歉意。

在研究院的支持下,他的成果很快应用于实验。

两年后,他在一只小鼠身上试验获得成功。

到2007年,这项研究成果被应用于“基因靶向治疗技术”,他因此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奖。

他,就是美国科学家马里奥·卡佩基。

这一年,他已是年届七旬的老人。

想一想: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答:卡佩基喜欢随手记下自己的所思所想,由此完成了一个很重要的设想,经过20多年的坚持不懈,他终于凭借这项研究成果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奖。

答题模板筛选文章相关信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1)直接提取法:直接提取文段中关键的词语或句子作答;(2)概括引用法:先提取文段中关键的词语或句子,然后直接引用或用更恰当的词语进行概括替换,形成准确、凝练的答案;(3)概括组合法:先提取文段中关键的词语或句子,然后进行概括总结,再将概括好的答案按合理的逻辑组合在一起;(4)分析组合法:先提取文段中关键的词语或句子,然后分析其含义和作用,再结合文章主旨或作者的写作目的,将它们组合或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即可。

阅读训练4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 答案

阅读训练4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 答案

阅读训练4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小学34年级阅读方面要求学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阅读过程中,在理解文章的词句进行分段和归纳段落大意的同时,要能够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而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同时可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有效提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使自己能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课文内容。

1.提取关键语句概括主要内容有些题目考查的是我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于这样的题目,我们可以直接提取文中的词句来回答问题。

首先,我们要根据所提的问题找到问题所涉及的相关段落,然后在这些段落找到关键性语句,将它们提取出来就可以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2.归纳文章要素概括主要内容在考查写人记事类文章的主要内容时,我们可以直接从文中找出代表六要素的词语,按照“什么时间”“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了一件“什么事”(包括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将这些词语连起来,从而组成文章的主要内容。

3.归并段意概括主要内容有些文章,可以划分为几个段落,我们可以把各个段落的段意连接起来作为文章的主要内容。

在总结时,要对各个段落的段意进行归并,组织好语言这样才能正确地归纳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1.人生难忘第一次人生难忘第一次。

我第一次被老师批评和第一次被老师表扬都是在三十多年前,当时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

第一次被老师批评,是踏进小学校门的第一学期。

那是一堂算术课,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道题——“3+5=?”并请一名同学上去填写答案。

我很想表现自己,就高高地举起了手,老师看见,就点了我的名字。

我走上讲台,从老师手里接过粉笔,在等号后面毫不犹豫地写了个“7”。

在同学们“不对不对”“错了错了”的吵嚷声中,老师在那个“7”后面打了个大大的“×”,然后对我说:“以后想好了再举手!”等回过神来,我恨不得立刻找个地缝钻进去,可没有地缝可钻,只好带着一脸丢人相跑下讲台,刚一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就忍不住号啕大哭起来,管它什么上课不上课呢!当时我虽然只有七岁,可受的刺激很大。

怎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四年级实用篇

怎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四年级实用篇
名凤眼莲,别称水浮莲、假水仙等。原产于 南美委内瑞拉,后传播到世界上60多个国家。水葫芦外表并不 丑:它浑身碧透,绿得醉人,簇簇紫花绽放若热带兰,花瓣上 偶尔可见黄、蓝斑点,作为盆景置于庭院,不比荷花逊色。
水葫芦的名称、产地、外表
(2)它生命力旺盛,在15℃~40℃的气温下,只要置于水
“信任”试验
在大学时,我学的是心理专业,教我们课的是学校最有名 的周严教授。
一次上课时,周教授来到教室,他对我们说:“今天我们 不上课了,来做一个‘信任’试验。” 他让我们面朝他排成两 排,然后前排的同学不借助任何物体,向后仰面倒去,由后面 的同学接住。
听了周教授的话,前后两排的同学互相望着,都心照不宣 地“哈哈”笑起来。这样的游戏,我们同学之间,私下曾经玩 过多次,每次都是在前排的同学向后倒去的瞬间,站在后面的 那位同学便快速抽出身来,这样,前面的同学由于失去重心, “砰”的一声,仰面摔倒在地上。所以后来再有同学说玩这样 的游戏,前面的同学再也不肯真的向后倒去了。
我跑出老远,心想他一定停下来了吧。可回头一看,他依然 一瘸一拐地追着。我只得又将西瓜向他举了举,继续往前跑。
在夏日的炎阳下长时间奔跑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已经气喘 吁吁,嗓子像吃过辣子一样干涩燥热,衣裤像水洗过一样贴在了 身上。我有些支持不住了,但老人依然在一瘸一拐地追赶。看得 出来,他没有放弃的意思,仿佛他丢失的不是一个瓜,而是别的 什么东西;而且似乎他也乐意在这夏日里无遮无拦的田野上做一 个追赶者。
“在我们生活中,我们总是渴望他人的信任,希望别人 信任自己,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够向他人付出信任呢?在我们 要求别人信任自己的时候,最好先问一下自己。”说到这里, 教授一副语重心长的样子,“一个人值得别人信任是幸福的, 而一个人信任他人则是高尚的。同学们,让我们先试着做高 尚的人,再做一个幸福的人吧……”

【考点讲义】三年级上下册语文阅读讲义4.概括事件内容部编版(有答案)

【考点讲义】三年级上下册语文阅读讲义4.概括事件内容部编版(有答案)

4阅读·概括事件内容大脑体操知识梳理我们最常用的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六要素串联法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这些基本要素。

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楚了,用词语串联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例如《画杨桃》一文,时间:上图画课的时候。

地点:课堂上。

人物:老师和同学们。

事件起因:老师让“我们”画杨桃。

经过:一位同学画得不像,招来同学的嘲笑。

结果:老师表扬了他,讲清楚了不一样的原因。

然后加以串联,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上图画课的时候,老师要同学们画杨桃,一个同学在自己座位处看到的杨桃像是五角星,可是其他同学在别的地方看却不像。

他的画招来了同学们的嘲笑,老师却说:“你们画画的角度是不一样的,所以他才和你们画的不一样。

”2 摘抄点句法我们所学的课文经常采用总——分式结构,这样的结构使得文中总是有总起句或总结句,它们往往有概括主要内容的作用,所以我们只要找到它们进行摘抄就可以,而总起句一般在开头,总结句一般在结尾。

3 段意合并法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话的主要内容。

把每段的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是最常用的方法。

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1)概括段意可以借助段落中心句。

(2)把各段的段意连成一句通顺的话时,有的要加上一些过渡词语。

(3)要区分重点段落和非重点段落,因为有的段落甚至可以舍去。

4题目扩充法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些文章的题目就是其内容的高度概括。

所以我们可以根据文章内容把标题扩展成一句完整的话,从而得到文章的主要内容。

例如《爬天都峰》一文,把题目扩充为一句完整的话就是“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

再具体一些,加上时间、地点,就成了“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

再突出“怎么去爬”,就成了“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在我和老爷爷的相互鼓励下爬上了天都峰”。

这样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概括出来了。

特色讲解让马长征途中,班长胡光陪同志的马在一次战斗中被打死了,从此他只好步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阅读训练
四、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方法一:提取关键语句,概括主要内容
有些题目考查的是我们对文章内容的 理解,对于这样的题目,我们可以直接提 取文章中的语句来回答问题。首先,我们 要根据所提的问题所涉及的相关段落,然 后在这些段落里找到关键性的语句,将它 们提取出来就可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片段
在我的家乡那里,春天是跑得快快的。五天不出屋, 树发芽了;再过五天不看树,树长叶了;再过五天,这树绿得 使人不认识它了。心想,这棵树,就是前天的那棵树吗?自己 回答自己:当然是的。春天就是跑得那么快,好像人能够看见 似的。春天从老远的地方跑来了,跑到这个地方,只向人的耳 朵吹一句小小的声音:“我来了啊!”而后很快地路过去了。
狼鲠骨头
狼饿极了,好不容易捕到一只羊,便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狼吃完一条腿,刚想吃另一条,不料,喉咙里鲠住了一根骨头。 骨头鲠得很深,狼接连咽了几下口水,可是,骨头一动也不动。 他急得团团转,不知怎么才好。
这时,一只仙鹤从旁边走过,看见狼走投无路的样子,便 上前招呼:
“喂,你怎么拉?” “啊——”狼嚎叫了一声。他想说话,可是骨头使他发不 出声音,只好望望地上的羊骨头,张开大口,让仙鹤看。 “哦,你的喉咙里鲠了一根骨头。”仙鹤慢慢地说,“要 我帮你钳出来吗?” 狼点了点头,嘴巴张得更大了。 仙鹤施展了外科医生的本领,把她长长的尖嘴伸进狼的大 口,准确、熟练地钳出了骨头。
踏着软绵绵的沙滩,望着这夏夜的景色,我怎能不感到兴 奋和愉快呢?
1、给文章分段,其中第二段是按_时__间___顺序具体描写了夏夜 的景色。 2、全文中围绕哪句来写的? _答__:__这__是__一_个__非__常__美__丽_的__海__滨__的__夏__夜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逐渐——( 渐渐 ) 美丽——( 迷人 ) 愉快——( 快乐 ) 出现——( 呈现 ) 陆续——( 连续 ) 4、把每一段的关键词语连成一句话,写出本文的段落大意。 ____答_:__作__者__写__了__海_滨__的__美__丽__的_夏__夜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组词。 棵( 一棵 ) 绿( 绿色 ) 远( 远方 ) 颗( 颗粒 ) 碌( 忙碌 ) 运( 运动 )
2、这段话是围绕哪句来写的? __要__我_有__家__乡__那__里__,_春__天__是__跑__得_快__快__的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中,把春天的快,比作__跑_步__那__么__快__。_________ 4、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_春__天__来_得__如__此__之__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啊□! 仙鹤太太□,太…□…太好啦□!”狼高兴地跳起来□。 仙鹤看到狼那样快活,连忙提醒:“你还没有付手术的报 酬呢!” “报酬?给你报酬?”狼闪动着绿眼珠,露出一副凶相, “想一想吧,让你的头颈从我的喉咙里缩回去,难道这还不是 报酬吗?” 仙鹤恍然大悟,这才明白站在她面前的是一只凶狠的狼, 一只货真价实的恶狼。她拍拍翅膀,急忙飞走了。
方法二:归纳文章要素,概括主要内容
在考查写人记一事文章的主要内容时, 我们可以直接从文章中找出代表六要素的 词语,按照“什么时间”“什么人”在 “什么地方”做了一件“什么事”(包括事 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将这些词语连接 起来,从而组成文章的主要内容。
片段
_任_弼__时__同__志__的_整__个__生__活__渗_透__着__原__则__性。他曾住在北岳庄。 村外是稻田。田里小径纵横,有近路也有远路。有一次出门, 警卫员建议他走近路。他说:“走近路会不会踏坏庄稼?同志, 要注意,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损害群众利益。”他在北京养 病的时候,常到景山散步。警卫同志建议从一个较近的小门进 去,但这个小门上挂着“游人止步”的牌子,他拒绝了这个善 意的建议,说:“这是园里的制度,我们不能破坏。如果需要 这样做,也要先和人家商量,得到允许才行。” 1、从文中找出近义词。
1、在文中的□里补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鲠”字查鱼____部,再查7_____画。 3、解释下面的词语并造句。 走投无路:_比__喻__处_境__极__端__困__难_,__找__不__到__出_路__。__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__一__只_狼__喉__咙__里__鲠__住_了__一__根__骨__头_很__难__受__,__一_只__仙__鹤__为__它_取__出___ __了__骨_头__,__但__恶__狼__却_不__知__恩__图__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夜
夜,来临了。这是一个非常幽美的海滨的夏夜。 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 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因为它是活动的,所以比 天空的景色更要壮观。每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 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刚刚消逝,后面的一排又闪烁着、 滚动着涌过来。 随着夕阳的逐渐西沉,天空的霞光渐渐地淡下去了。深红 的颜色变成了浅红,最后,当这一切红光都消失了的时候,在 那高而远的天空中出现了启明星。它又大又亮,活像一盏挂在 高空的明灯。 夜色加浓,城市各处的灯火也陆续亮了起来。尤其是山坡 上的那一片红光,它们从半空倒映在乌黑的海面上,像一串流 动着的珍珠,和天上的那一片片星星混在一起,煞是好看。
同意----( 允许 ) 提议-----( 建议 ) 2、用“____”把这段 的中心句画出来。 3、这段话围绕中心写了哪两件事? ___任__弼__时__同_志__不__损__害__群_众__利__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任__弼__时__同_志__不__破__坏__公_园__的__制__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的关键要素是什么? _人__物__:_任__弼__时பைடு நூலகம்__地__点__:__村__里__起__因__:__走__路__结__果__:__保__持_原__则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