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实践

合集下载

品管圈在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效果评价

品管圈在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效果评价

E f f e c t Ev a l u a t i o n o f Qu a l i t y Co n t r o l Ci r c l e o n I mp r o v i n g o f Co mp l i a n c e o n Ha n d Hy g i e n e f o Me d i c a l S t a f f / X I ONG Lu o - l e 。W AN G Xi a o - y a n,R ON G X i a o - l i a n J / Ch i n e s e nd a F o r e i g n Me di c a l Re s e a r c h.2 0 1 5 。1 3 ( 1 3 ) : 7 8 — 8 O
【 A b s t r a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e f e c t o f Q u a l i t y C o n t r o l C i r c i e ( Q C C ) O l l i m p r o v i n g o f c o m p l i a n c e w i t h h a n d h y g i e n e o f m e d i c a l s t a f f .
c o mp l i a n c e o n h a n d h y g i e n e o f me d i c a l s t a f f .
【 Ke y wo r d s l Q u a l i t y C o n t r o l C i r c l e ; Me d i c l a s t a f f ; Ha n d h y g i e n e
行调查 ,分析医务人员依从性 不高的原 因,采取有效 的措施 ,以提高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结果 : Q C C活动的开展 ,使医务人员的洗手率 得到显著提高 。结论 : Q C C 活动 可以有效提高 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

应用品管圈提高护士手卫生依从性的实践效果

应用品管圈提高护士手卫生依从性的实践效果

应用品管圈提高护士手卫生依从性的实践效果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护士手卫生依从性,减少因护士手卫生依从性差引起的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

方法:自发组成品管圈小组,采用品管圈的八大步骤对本科室20名护士进行手卫生依从性现状调查,分析导致手卫生依从性低的根本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最后进行效果确定。

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护士的手卫生依从性由58.6%逐步提高至87.4%。

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不但加强了护士手卫生依从性,减少医院性感染,还提升了护士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有效的员工积极参与管理的方法。

引起医院感染的诸多因素中,手是医院感染传播的重要媒介[1],控制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但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不容乐观,浙江滕小云[2]调查显示护士手卫生依从率为49.4%。

品管圈已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及护理质量管理[3]。

6月份本院护理部组织学习品管圈,随后本科室组建了品管圈-守护圈,品管圈主题初步选定后随机查检1 d,发现护士的手卫生依从性比病房内科医生低,临床护士执行着大量的治疗、护理操作,他们是通过手与患者接触最多的群体[4]。

2014年7月-2015年1月开展了“提高护士的手卫生的依从性”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通过本次活动,提高了护士手卫生依从性,减少医院性感染,增强了团队的管理能力。

1 一般资料本圈活动所在病区实际开放床位55张,近两年的床位使用率为108%,日均住院患者50人次,护理操作包括静脉输液,日均180瓶,输血治疗日均5人次,另外PICC操作及维护等各项基础护理操作均有。

统计近1年的慢性肾病及白细胞低下的患者占出院总人数68.9%,护士20人,N0级6人,N1级8人,N2级6人。

2 品管圈活动实施方法2.1 品管圈组建由科室护士自愿报名的形式组成,于2014年7月成立,圈员8名,平均工龄8.5年,负责整个活动的策划与组织[5]。

2.2 主题选定和计划拟定本圈为本病区开展品管活动第一圈,对于品管圈的知识还比较陌生。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目的提高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手卫生的依从性,减少院内交叉感染,保证病人及工作人员安全,保证医疗安全,提高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度。

方法引入品质管理概念,由5人组成品管圈,分析护理人员工作中不洗手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结果护理人员在操作前洗手的主动性由活动前59.93%增加至85.78%。

结论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洗手的主动性,提高了避免院内感染的意识,并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出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

标签:品管圈活动;卫生依从性;应用品管圈(QualityControlCircle,简称QCC)是由同一个工作场所的人(6人左右),为了要解决工作问题,突破工作技校,自动自发地组成一个小团体,应用品管的简易统计方法进行分析,解决工作场所发生的问题,达到业绩改善之目的。

在美国,该活动其实于1950年Deming教授的统计方法课程及1954年Juran 教授的质量管理课程。

日本的品管圈活动是由日本石川专馨博士于1962年所长,多称之为质量管理小组(QC小组)。

上世纪70年代前后,美国和日本在企业界广泛推行品管圈活动后,实现了节约费用、缩短公示、提高管理水平等多项成果。

新加波、台湾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将全面品质管理及品管圈活动广泛应用在医疗产业界。

近几年,国内也有多家医院引入全方面质量管理理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2010年,我院组织开展品管圈活动,我感染科应用品管圈来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并取得满意效果。

1一般资料2010年4月19至4月25一周期间,通过护理人员无惩罚式自查,与护士长抽查,本科内护理人员在各项操作前后如基础护理、测生命体征、静脉输液、加药、接待新病人、抽血等,通过数据收集发现,护理人员操作后手卫生的主动率84.60%,而操作前手卫生主动率只有59.92%。

2方法:本次品管圈活动由上海康程医疗咨询公司的老师先进行品管圈的介绍,如何组圈,如何选题,开展品管圈的目的,基本的步骤及品管的十大手法等课程培训,由医院层面进行推广,鼓励,每个工作单元,进行自动自发的组圈,并设立圈长1名,圈辅导员1名(一期由科室主管兼任),圈员4名,并通过头脑风暴法产生圈名和徽。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
行 效 、最 简 、最 经 济 的 措 施 。 症 医学 科 患 病 情 危 ,

抵 抗 力蔗 ,属 于易感 人群 , 护患 者 、控 制感 染 ,心从 手 I ,f-:做 起 小科 于 2017年 2川 外 腱 第 二 王}uM 管 圈 活 动 ,活 动 主 题 为 提 高 护人员 卜 【 依从性 。2017年 5月份 },r/动 l员J满结束 ,通过 此 次 品 管 活 动 .运 Hj符 种 r口f僻 于法 激 发 员 的 个 人 潜 力 ,发 挥 r… 队的 力世 和智 慧 ,提 高 r陕 护 人 员 的感 控 意 识 形 成 r
制 f¨ 徽 徽 的谢 意 为 : 姒j个 人 代 表 r ICU所 护 人 , 以忠并 为【tlI.已、,令 _f 为心 提 供 优质 服 务 ,将 “[CU”放 rIi.代 表 护 人 【IlJ划 锦 『I已所 腑 负 的责 任 和1使 命 , 像 牧 tli I卷I一 ,川 粘 洪 的技 术 I1【l J},J忠 杆 (t9;I-命 ,
1 2 i
1.2.1 纰 成 I口I箭 活 动 小 组 ,rtl l1 护 蝉 人 h愿 成 ,设 K 1 , 员 l0 ,辅 1 ,… 护 理 部 丰 仟 柑 f K ,负 贞 l^管 活 动 的策 划 , {复 习 r 僻 的 卡闩关 tlI。 1.2.2 选 定 及 徽 由每 名 员 没 汁 及 徽 ( 1),
l76
T()DAY NUI/SE ,MAY ,201 8,Vo1.25,N().15
品 管 圈活 动在 提 高 医护 人 员手 卫生依 从 性 中的应 用
张 栋 妮
摘 要 目的 通 过 开 展 品 管 圈活 动 ,提 高 医护 人 员手 卫 生依 从 性 方 法 成 立 品 管 圈 小组 ,对 病 区 医护 人 员 目前 现 状 进 行 调 查 ,根

品管圈在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

0 引言要想对医院感染加以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降低医院感染对医护人员、患者造成的影响,就要重视做好手卫生工作,做好这项工作虽然是最简单的,但是所起到的效果是巨大的,应当对此加以高度的重视 [1]。

有研究显示,部分医护人员缺乏手卫生意识,不能够按照相关规定做好手卫生工作,手卫生依从性有待提高[2]。

为了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本科于2015年6至12月对医务人员开展QCC活动,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现对具体情况做如下详细报告:1 资料与方法1.1 成立QC小组确立“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为活动课题。

本科12名医护人员参与,其中主治医师2名,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5名,护士1名,确立“呼啦圈”为圈名,寓意:用土壤表示医院或者科室,用左手表示医生,用右手表示护士,用树苗表示收治的患儿。

在医院或者科室的怀抱下,医生和护士共同对收治的患儿加以呵护,尽其所能帮助患儿恢复健康,促使患儿健康成长。

本次品管圈活动由护士长加以负责和监督,在掌握PDCA循环方法的基础上实施品管圈活动。

1.2 选定主题鼓励全体圈员积极参与,鼓励大家实施头脑风暴,针对本科实际情况列出科室工作中有待解决的问题,根据科室工作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及科室特性,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再根据总结出所有问题评价项目:收集政策、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4个方面分别评价,最后确立“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为活动主题。

1.3 实施方法1.3.1 现状调查1.3.1.1 手卫生依从性调查情况(1)调查人员组成:由科室感控员组成调查小组。

(2)对全科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随机跟踪暗访。

1.3.1.2 调查方法(1)制定调查表格。

(2)采用直接观察法;调查人员随机跟随医护人员工作过程;对应当实施手卫生的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实施情况进行现场观察,对调查表中所涉及到的每项内容加以详细的记录。

(3)对调查表加以汇总,对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进行计算。

开展品管圈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开展品管圈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申请医院承担50的手卫生用品费用手卫生用品消耗量间接反映手卫生依从性洗手液和快速手消毒剂消耗量反馈和目标管理等反馈机制比较直观能直接观察到科室洗手依从效果是可行的指标1253制定奖罚制度与科室绩效挂钩在周检查周汇报工作中加大手卫生督查力度主要内容包括
2 0 1 4年 l化
制 定 手 卫 生 培 训 宣 传 、 手 卫 生 用 品 请 领 使 用 、 手 卫 生 1 . 2 . 1组 圈 、 选 定 主 题 :共 选 出 圈 员 1 1 / k ,设 圈长 1 人, 各 自负 责 其 分 管 项 目的实 施 。 最后 选 定提 高 医护 人 员 手 卫 生 监管奖罚等相关标准化流程 。 依 从性 为 本 次 品管 圈 活动 的主 题 , 圈 名定 为 “ 携手圈”。
2 结

2 . 1效 果 确 认
经 过 品管 圈干 预后 ,医务 人 员平 均手 卫生依 从率 提高
1 资料与方法
1 . 1一般资料
到6 5 . 2 %,手 卫生正确 率提高到9 5 . 4 %,超过 预期 目标 ,并 且 达 到 手 卫 生 国家 行动 计 划 要 求 ,详 见 表 1 。 表l 干预前后手卫生效果对比 ( %) ]
便 、经济 的方 法 。医 务人 员每 日坚持 高质量 的洗手 手消毒 报 工 作 中 加 大 手 卫 生 督 查 力 度 , 主 要 内容 包 括 :是 否按 要 求 可使医 院感 染发生率 降低2 5 % ̄5 0 %,手 卫生是预防和控制 配备洗 手液、速干 手消毒剂等;是否按洗手指征和洗手程序 医 院感染 散发和 流行 暴发 的重要措 施 ,是具有 很 高成本效 洗 手 , 洗 手 方 法 是 否 正 确 ; 是 否 按手 消毒 指征 和 手 消 毒 程 序 益与成本效果 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l l l 。 品管 圈 ( QC C)是 持 进 行 手 消 毒 ; 根据 科 室 患者 量 、 医务 人 员 量 到 卫 材 库 查 手 卫 续质量 改进 的运作 工 具,灵活 运用 各种 质量控 制手法 、全 生用 品消 耗量 ;手 消 毒 效 果 的监 测 结 果 是否 符合 要求 。 员参 与 ,也是对 工作现 场不 断地进 行维 持与 改善 的一项活 动 ] 。我 科 于2 0 1 4 年3 月 ̄2 0 1 4 年9 月 开 展 品 管 圈 活 动 , 通 过 6 个月 的 良性干预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显著提高 。

品管圈-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品管圈-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手卫生设施不完善,如洗手液、干手纸等供应 不足或放置不便。
管理因素
缺乏有效的手卫生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导致 执行不力。
问题点总结
01 02 03
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意识,加强宣 传教育。
完善手卫生设施,提供充足的洗手 液、干手纸等物资。
建立手卫生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 确保执行到位。
04
品管圈活动计划与实施
改善了医院环境
手卫生依从性的提高意味着减少了交 叉感染的风险,医院的整体环境得到 了改善。
对策效果展望
持续监测与改进
通过持续监测医护人员的手卫生 依从性,不断发现问题并及时改 进,力争将手卫生依从性维持在
较高水平。
推广至其他科室
本次品管圈活动在外科病房取得良 好效果后,计划将成功经验推广至 其他科室,以提高整个医院的手卫 生依从性。
手卫生与患者安全的关系
医护人员的手部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 健康。手部细菌可能导致患者术后感染、血液感染等严重后 果,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可以降低患者因医护人员手部细菌而导致 的交叉感染风险,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03
现状调查与分析
手卫生依从性现状
1 2
3
品管圈-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number {01}
目 录
• 引言 • 手卫生的重要性 • 现状调查与分析 • 品管圈活动计划与实施 • 效果确认与改进建议 • 总医院感染的重要措 施,对于保障患者安全和医疗质 量具有重要意义。
02
当前手卫生依从性不高,存在较 大的改进空间,因此选定该主题 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
目的和目标
目的
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医护人员 手卫生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率 ,保障患者安全。

品管圈-提高手卫生依从性_2022年学习资料

品管圈-提高手卫生依从性_2022年学习资料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手护圈QCC成果汇报-五官科1.主题选定-QC①活动的步骤-2.拟定活动计划书-3.现状把握-计划DIan-4.目标设定-万.解-析-6.对策拟定-实施D0-7.对策实施与检-8.效果确认-无效果-认Check-有效果-9.标准化-处-置Action-10.检讨与改进基本情况-圈名-手护圈-所属科室-五官科-成员人数-7人-成立日期-辅导员-罗万娇-圈长-张彦玲-圈员-马克玲、徐红,吴岩,吴金梅,张丽娟-主要工-解决护理问题,提高护理质量-活动时间成员介绍-职务-姓名-学历-年资(年)-职称-辅导员-罗万娇-主管护师-圈长-张彦玲-圈员-马克玲-副主任护理-徐红-吴岩-吴金梅圈内人员职责-辅导员:-■了解并认同品管圈的精神,意义和做法并辅导日常工作-■教育提高活动能力-■帮助活动主题的选定-■对品管圈给予支持,帮助解决内问题-■教导正确品管手法的使用时机及技巧-■营造自主自发的活动气氛-■经常关心品管圈活动情况-■公正评价活动过程并促进标准化-■辅导活动推行的持性圈内人员职责-圈长:-■熟悉品管圈的精神、意义和做法-率先接受品管圈、品管改善手法等教育课程,提升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活动主题的选定-■对管圈给予支持,帮助解决圈内问题-■教导正确品管手法的使用时机及技巧-■营造自主自发的活动气氛-■经常关心品管圈活动情况-■公正评价活动过程并促进标化-■辅导活动推行的持续性圈内人员职责-圈员:-■了解品管圈的精神、意义和做法-■积极参加圈会,踊跃发言,发挥创意,认真执行分派到的-各项工作-■服从群体意见,从事圈内活动■接受培训,提升能力,培养高度的使命感-■重视个人潜力的无限性-■工作时,遵守作业标准书,并督促其他工作人员-发现标准不妥或认为有更好的意见和建议一定向圈长或-辅导员反映-■与其他圈员情感交流,互相合作圈名及圈徽-护士的工作离不开手,病人的健康离不-开护士的守护,“手与守”和病人惺惺-相惜,用干净的双手来守护患者的健康-HAND HYGIENE-护圈-蓝色代表帮助、救护,用干净的双手来主题选定品管圈-提高手卫生依从性主题选定-问题点-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上级-政策-总分-顺位-减少输液铃声呼叫-39-31-35-42-147-★-提高健康宣教有效率-38-7-34-提高风险评估正确率-21-41-25-108-分数-上级政策-评价-次重要-次切性-需多部门配合-次相关-说明-需一个部门配合-极重要-迫切-自行能解决-极相关-注:圈员共7人,根据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和上级政策四个方面依次-为每个主题打分,总分第一顺位为本次活动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管圈在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实践作者:熊小会
来源:《医学信息》2016年第03期
摘要:目的通过品管圈(QCC)活动,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方法成立QC小组,开展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QCC活动。

结果手卫生依从性由活动前的28.85%上升到活动后的88.35%,洗手正确率由活动前的62.25%上升到活动后的96.66%,差异具有显著性差异(P
关键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交叉感染;品管圈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性质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活动团队,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活用科学统计工具及品管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1]。

卫生部于2009年4月1日颁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将手卫生作为一项最基本、最简单、最有效的预防与控制医院内感染的措施。

我科于2015年1月开展QCC活动对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的依从性进行了持续质量改进,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成立QCC小组以自愿方式组成QCC小组,1名护理部主任为辅导员,1名护士长担任圈长,圈员5人。

圈名为互信圈,按QCC活动十大步骤即主题确定、拟定活动计划、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与改进对手卫生依从性进行质量改进。

1.2方法
1.2.1主题选定通过圈员投票打分,确定以“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为活动主题。

选题理由: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与流行爆发最重要、最简便的措施之一[2]。

1.2.2现状把握拟定活动计划,整个QCC活动运行5个月。

1.2.2.1调查人员组成由院感质控人员、QC小组成员组成调查小组,对全科各类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随机跟踪现场调查。

1.2.2.2调查方法采用直接观察法,现场观察工作人员每个手卫生时机的手卫生情况,计算不同时机手卫生依从率。

1.2.2.3调查内容根据《医护人员手卫生规范》和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状调查表及干手设施查检表,内容包括:手卫生5个指征执行情况,纸巾盒、快速手消等准备情况和手卫生知晓率、洗手正确率等。

2 成果
2.1共调查手卫生时机409个,其中:接触患者前85人次、清洁操作前70人次、体液暴露后12人次、接触患者后119人次、接触物品后120人次,结果显示:手卫生依从率为
28.85%。

2.2手卫生缺失292人次,其中:接触患者后手卫生缺失88人次、接触患者前手卫生缺失62人次、接触物品后手卫生缺失97人次、清洁操作前手卫生缺失40人次、体液暴露后手卫生缺失1人次。

2.3对全科87名医务人员、消毒员、保洁工等进行了手卫生知识的抽问和洗手正确性的现场查看,知晓率为46.72%,洗手正确率为62.25%。

2.4医务人员手卫生不同手卫生时机手卫生依从率查检见表1。

2.5 手卫生干手设施配置率为66.32%。

其中:各诊断室、治疗室、换药室、护办室、医办室洗手龙头均符合要求,均配有洗手液,干手使用干手纸,但多数科室干手纸盒内无一次性纸巾,医师查房时病历车和病床旁无快速手消毒剂的配置。

2.6解析:对确定的改善重点问题,圈员通过头脑风暴绘制为何手卫生依从性低的特性要因鱼骨图分析,再根据鱼骨图要因制定真因验证表,对全院50名医务人员进行现场调查,最终对照标准来确定引起手卫生依从率低的真因。

最后得出真因有四条:手卫生意识淡薄、干手纸缺失/洗手液配置不足、监管力度不足、手卫生设施不够。

2.7目标设定,根据手卫生5个洗手指征执行情况和纸巾盒、快速手消等准备情况统计绘制为何手卫生依从性低的原因柏拉图,根据80/20原则确定改善重点。

通过现状调查得出平均手卫生依从性27.83%,依据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中的A标准:医院全员手卫生依从性≥95%,因而将目标值设定为90%。

2.8对策拟定与实施,对真因通过头脑风暴、依据"5W2H"原则,制定对策,再就每一对策,依可行性、经济性、圈能力,采用5、3、1打分标准,进行对策选定,并最终确定以下4个对策:
2.8.1提高手卫生意识,邀请院领导参与手卫生宣传活动;开展手卫生相关知识培训;张贴手卫生宣传海报;开展手卫生比赛,评选洗手明星;圈圆联动,科室主任护士长带动科室手卫生。

2.8.2增加洗手液和手消毒剂的配置,达到合理配置;责任落实,保证及时更换。

2.8.3改善手卫生设施。

在治疗车、每个病床及病房走廊挂速干手消毒液,每个电梯门口、医生办公室、洗手池旁边等以海报形式张贴手卫生温馨提示和手卫生指征,时刻提醒大家关注手卫生。

2.8.4加强监管力度。

制定手卫生管理制度,将手卫生质量与科主任和护士长绩效考评结合,通过奖罚达到相互督促作用;同时邀请患者参与手卫生监督。

3 效果
3.1 QCC活动5个月以后,2015年5月1日~31日手卫生依从性达88.35%,改善幅度为61.26%,见表2。

3.2 2015年5月23日对97名医务人员进行了手卫生知识考试,知晓率为95.42%;对88名医务人员进行了现场跟踪调查洗手正确率为96.66%。

4 讨论
4.1提高了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由表1可以看出:活动前五项洗手指征中,接触患者后手卫生依从性最差,接触患者后次之,这说明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差,手卫生依从性差。

表2提示:开展QCC活动后手卫生依从率明显提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
4.2提高了洗手的正确操作率和手卫生知识知晓率。

从表2显示,QCC活动实施后医务人员对洗手的正确率有较大程度的提升,差异具有显(P
4.3增强了圈员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凝聚力。

通过QCC 活动,小组成员脑力激荡,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畅所欲言,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了激发[5]。

充分发挥圈员的能动性与积极性,员工工作能力得到提升,体现了团队协作精神。

综上所述,通过QCC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提升了质量品质,确保了医院感染控制。

参考文献:
[1]刘庭芳,刘勇.中国医院品管圈操作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3.
[2]王玉芳.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手卫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8):1647-1648.
[3]王玉芳,刘艳清,杨桂荣,等.手消毒剂支领量纳入科室考核对手卫生效果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0):1838-1839.
[4]徐仁花,毛秀兰.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效果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22):25.
[5]少青,郑淑华,张婉君,等.品质圈活动在提高供应室管理质量中的作用[J].护理学报,2006,13(5):87-88.
编辑/倪冰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