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品管圈-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全

对策内容:
10
1.病区内粘贴洗手提示标语
5
2.病区内粘贴标准洗手法
PD
0
CA
对策处置: 1.经由效果确认该对策为有效对策,通过提 示标语, 减少了诊疗前不洗手的件数发生。 2.上述规范列入优质护理服务常规内容。
对策效果确认: 诊疗前不洗手的医护人员,由培
训前29人,减少到5人
2024/8/24
29 改善前
2024/8/24
成员介绍
职务 辅导员 圈长 圈员 圈员 圈员 圈员
姓名 罗万娇 张彦玲 马克玲 徐红 吴岩 吴金梅
学历
年资(年)
职称 主管护师
护师 副主任护理
护师 主管护师
护师
2024/8/24
辅导员:
圈内人员职责
了解并认同品管圈的精神,意义和做法并辅导日常工作 教育提高活动能力 帮助活动主题的选定 对品管圈给予支持,帮助解决圈内问题 教导正确品管手法的使用时机及技巧 营造自主自发的活动气氛 经常关心品管圈活动情况 公正评价活动过程并促进标准化 辅导活动推行的持续性
分值 5 5 5 10
10
10
10 10
得分
10
5 不做不得分 5 不均匀扣2分 5
超时扣3分 5 超过不得分 5
2024/8/24
现状把握(冰山图)
洗手液造成皮肤粗糙 未设立奖惩制度
抢救时来不及洗手 接触同一患者污染到清洁部位
认为是同一人没必要洗手 认为戴手套可以代替洗手
诊疗前觉得手是干净的可以不洗手
辅导员反映
与其他圈员情感交流,互相合作
2024/8/24
2024/8/24
主题选定
主题选定
问题点
“品管圈”提高血液透析室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

“品管圈”提高血液透析室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摘要:目的:利用品管圈方式来提高血液净化中心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降低透析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提高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
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掌握品管圈方法的使用流程,针对患者对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行现状调查、原因分析、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并组织实施。
结果:选中12位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由改善前42%上升到改善后87.6%,改善幅度上升45.6%。
结论:运用品管圈管理方法能有效提高血液透析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关键词:品管圈;手卫生;依从性2019年9月第一周至2019年12月第四周将QCC活动运用到调查中,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明显提高,减少感染机会。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由护士长担任辅导员、6名护士,共7名人员组成,调查对象随机抽查16位医护人员。
1.2 方法1.2.1 活动实施日期为2019年9月第一周,成立品管圈小组,本次征集7个候选圈名,全体成员投票后(以评价法进行主题评价,共7人参与选题过程,票选分数:5分最高、3分普通、1分最低,总分第二顺位为本次活动主题),同心圈获得票数最多,最后我们的圈名确定为同心圈。
圈名意义:医护携手同心,共同参与、统一管理,以敬业之心、关爱之心,以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提高透析患者生存质量。
圈徽的意义:彩虹---透析患者生命的希望;双手---医护携手;红心---敬业之心、关爱之心。
圈内口号:上联-正确勤洗手,健康握在手;下联-抹搓揉洗冲,细菌去无踪;横批:做患者的手护神。
举圈长一名(副主任护师)指导工作,各层级护士积极参与,护士长任辅导员,进行专业辅导,大家分工合作;各层级护士积极参与,大家分工合作;每月召开会议3-4次,参会率达90%以上,共计开会 12 次。
利用头脑风暴法,结合管理重点、存在问题和困惑,同心圈活动主题为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选题理由为:1. 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散发和流行爆发非常重要的因素。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士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士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方法在提高护士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通过自愿参与的形式成立由10人组成的QCC小组,确立以提高护士手卫生依从性为主题,并对护士手卫生现状进行调查,查找手卫生依从性差的原因,找出对策进行持续质量改进。
结果:经过为期6个月的QCC活动,护士洗手率从41.5%提升至81.74%,效果显著。
结论:QCC活动有效提高了护士手卫生依从性,同时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品管圈;护士;手卫生;依从性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由同一工作现场、工作性质相类似的基层人员所组成的小集团,在自我启发、相互启发下,活用各种质量控制手法,对自己的工作现场不断地进行维持和改善等品质管理活动[1]。
手卫生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2]。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由医护人员传播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医院内感染占所有原因的30%左右[3],其中医务人员的手是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卫生部于2009年4月1日颁布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中确定手卫生是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最有效、最简单和最基本的方法[4]。
我科自2014年10月-2015年4月开展了为期六个月的QCC活动,对科室护士手卫生依从性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取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科于2014年10月成立QCC小组,以自愿报名的方式产生圈员10人,选出圈长一名,护士长担任辅导员,确立圈名为“齐心圈”,设定圈徽,10名圈员年龄20-42岁,平均28.4岁,学历:本科学历4人,大专及以下学历6人,工作年限1-22年,平均6.4年,职称:主管护师1名,护师4人,护士5人。
1.2 方法1.2.1 确定活动主题及拟定计划采用头脑风暴法(Brain storming),针对目前急需改进的问题提出6个主题,圈员根据上级政策、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采用“5、3、1评价法”对这6个主题逐一打分,最终“提高护士手卫生依从性”以总分最高被确立为本期QCC活动的主题。
品管圈在提高感染科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效果分析

品管圈在提高感染科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效果分析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效果,使之掌握手卫生知识,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调查医护人员手卫生现状,对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并落实质量改进措施,然后开展活动。
结果通过QCC活动,医护人员洗手指征明确,手卫生依从性明显提高,熟练掌握和运用六步洗手法,从而能够正确洗手。
结论通过品管圈干预,增强了医务人员对手卫生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了手卫生依从性。
标签:品管圈干预;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性质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活动团队,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活用科学统计工具及品管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1]。
在引起医院感染的许多原因中,手是医院感染传播的重要媒介[2],医院感染不仅影响原发病的治疗与康复,对患者造成新的伤害,而且延长患者住院时间,消耗有限的医疗资源,已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由卫生部于2009年4月1日颁布,将手卫生作为一项最有效、最基本和最简单的控制与预防医院内感染的措施[4]。
由于感染科的特殊性质,医务人员手卫生则更为重要。
我院于2013年12月开展QCC活动以来,明显的改善了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习惯,依从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质量效果明显。
现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成立QCC小组以自愿方式组成QCC小组,科主任为辅导员,科室院感监控医生为圈长,圈员8人。
选定主题是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选题理由:医院感染已经成为制约医学发展,影响病人和医务人员安全的重要因素,而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最重要、最简单、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方法。
圈名为守护圈,主题为:用我们医护人员干净的双手守护病人的健康!按QCC活动十大步骤对手卫生依从性进行质量改善。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Word文档]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Word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7490fd43bb4cf7ec4bfed02e.png)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Word文档]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关键字: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本文为Word文档,感谢你的关注,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应用效果。
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提高手卫生依从性”为活动主题,对活动前影响手卫生依从性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
结果品管圈管理后,手卫生依从性为94.50%,比管理前提高36.20%。
结论应用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提高科室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同时使参加该品管圈的人员在运用品管圈的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上有所提升,医护人员及患者的感染防控意识也得到显著提高。
关键词:品管圈;手卫生;依从性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简称QCC小组,是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员工,围绕单位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
组建QCC小组的目的是通过定期的选题会议和活动,提出、讨论、解决或改善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笔者所在科室针对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问题,于2015年10月开展了以“提高手卫生依从性”为主题的QCC活动,于2015年11月30日结题。
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实施品管圈前2015年9月21日,9月25日手卫生依从性应执行3480次,实际执行2028次;实施品管圈活动,改进及成果总结期间收集了2015年11月23日,11月27日手卫生依从性应执行3550次,实际执行3354次。
1.2方法1.2.1全科人员通过科室负责人提名的方式圈定品管圈小组成员,设定圈名,选出圈长1名、辅导员1名、圈员6人。
圈名为“洁净圈”,意义为:洁净的双手、洁净的操作、洁净的服务为患者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1.2.2主题选定运用主题评价表,从5个主题评价题目的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上级政策四方面进行评分。
品管圈-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手卫生设施不完善,如洗手液、干手纸等供应 不足或放置不便。
管理因素
缺乏有效的手卫生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导致 执行不力。
问题点总结
01 02 03
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意识,加强宣 传教育。
完善手卫生设施,提供充足的洗手 液、干手纸等物资。
建立手卫生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 确保执行到位。
04
品管圈活动计划与实施
改善了医院环境
手卫生依从性的提高意味着减少了交 叉感染的风险,医院的整体环境得到 了改善。
对策效果展望
持续监测与改进
通过持续监测医护人员的手卫生 依从性,不断发现问题并及时改 进,力争将手卫生依从性维持在
较高水平。
推广至其他科室
本次品管圈活动在外科病房取得良 好效果后,计划将成功经验推广至 其他科室,以提高整个医院的手卫 生依从性。
手卫生与患者安全的关系
医护人员的手部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 健康。手部细菌可能导致患者术后感染、血液感染等严重后 果,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可以降低患者因医护人员手部细菌而导致 的交叉感染风险,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03
现状调查与分析
手卫生依从性现状
1 2
3
品管圈-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number {01}
目 录
• 引言 • 手卫生的重要性 • 现状调查与分析 • 品管圈活动计划与实施 • 效果确认与改进建议 • 总医院感染的重要措 施,对于保障患者安全和医疗质 量具有重要意义。
02
当前手卫生依从性不高,存在较 大的改进空间,因此选定该主题 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
目的和目标
目的
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医护人员 手卫生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率 ,保障患者安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品管圈[深度荟萃]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品管圈[深度荟萃]](https://img.taocdn.com/s3/m/2eb5d0d0ddccda38366baf42.png)
13 12 14 13 52 13 45.22%
9 9 7 8 33 8.25 73.91%
3 4 2 2 11 2.75 83.49%
4 2 2 1 9 2.25 9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 2 1 1 7 1.75 97.4%
1 1 1 0 3 0.75 100%
33 30 27 25 115 28.75
行业特制
33
28
90
方 未设立奖 每周公布检查结果 38
30
34
102
法 惩制度
实施质控记分
24
25
26
75
抢救时来 增人数减少工作量 12
11
10
33
工作 不及洗手 加强监督
36
32
36
104
因素
工作人员互相提醒 38
34
26
98
采 提议 纳人
行业特制
9
现 状把 握
时间 月.日 1.18 1.20 1.22 1.24 合计
调查人次 50 49 50 50 199
护士
执行
未执行
17
33
19
30
23
27
25
25
84
115
依从性% 34% 38.8% 46% 50% 42.2%
行业特制
10
妇科手卫生现场考试评分表
时间: 口述
洗手
姓名:
合计:
项目
洗手的指征
手消毒的指征
六步洗手法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内)
掌心对指背沿指缝揉搓、交互进行(外)
掌心相对两手交叉相互揉搓(夹)
品管圈-提高手卫生依从性_2022年学习资料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手护圈QCC成果汇报-五官科1.主题选定-QC①活动的步骤-2.拟定活动计划书-3.现状把握-计划DIan-4.目标设定-万.解-析-6.对策拟定-实施D0-7.对策实施与检-8.效果确认-无效果-认Check-有效果-9.标准化-处-置Action-10.检讨与改进基本情况-圈名-手护圈-所属科室-五官科-成员人数-7人-成立日期-辅导员-罗万娇-圈长-张彦玲-圈员-马克玲、徐红,吴岩,吴金梅,张丽娟-主要工-解决护理问题,提高护理质量-活动时间成员介绍-职务-姓名-学历-年资(年)-职称-辅导员-罗万娇-主管护师-圈长-张彦玲-圈员-马克玲-副主任护理-徐红-吴岩-吴金梅圈内人员职责-辅导员:-■了解并认同品管圈的精神,意义和做法并辅导日常工作-■教育提高活动能力-■帮助活动主题的选定-■对品管圈给予支持,帮助解决内问题-■教导正确品管手法的使用时机及技巧-■营造自主自发的活动气氛-■经常关心品管圈活动情况-■公正评价活动过程并促进标准化-■辅导活动推行的持性圈内人员职责-圈长:-■熟悉品管圈的精神、意义和做法-率先接受品管圈、品管改善手法等教育课程,提升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活动主题的选定-■对管圈给予支持,帮助解决圈内问题-■教导正确品管手法的使用时机及技巧-■营造自主自发的活动气氛-■经常关心品管圈活动情况-■公正评价活动过程并促进标化-■辅导活动推行的持续性圈内人员职责-圈员:-■了解品管圈的精神、意义和做法-■积极参加圈会,踊跃发言,发挥创意,认真执行分派到的-各项工作-■服从群体意见,从事圈内活动■接受培训,提升能力,培养高度的使命感-■重视个人潜力的无限性-■工作时,遵守作业标准书,并督促其他工作人员-发现标准不妥或认为有更好的意见和建议一定向圈长或-辅导员反映-■与其他圈员情感交流,互相合作圈名及圈徽-护士的工作离不开手,病人的健康离不-开护士的守护,“手与守”和病人惺惺-相惜,用干净的双手来守护患者的健康-HAND HYGIENE-护圈-蓝色代表帮助、救护,用干净的双手来主题选定品管圈-提高手卫生依从性主题选定-问题点-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上级-政策-总分-顺位-减少输液铃声呼叫-39-31-35-42-147-★-提高健康宣教有效率-38-7-34-提高风险评估正确率-21-41-25-108-分数-上级政策-评价-次重要-次切性-需多部门配合-次相关-说明-需一个部门配合-极重要-迫切-自行能解决-极相关-注:圈员共7人,根据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和上级政策四个方面依次-为每个主题打分,总分第一顺位为本次活动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状把握
现状把握
对象 ICU全体医护人员及查房临床医生
时间 2015年3月11日~2015年3月17日
方法
采取观察并记录的方式对医疗 操作的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并进 行统计分析。
时间 3月11日 3月12日 3月13日 3月14日 3月15日 3月16日 3月17日
合计
调查人次 30 25 45 35 40 27 29 231
需要进行手卫生的操作 接触患者前 无菌操作前 接触患者后 接触体液后
接触患者环境后
现状把握
执行 10 8 10 2 14 11 9 64
未执行 20 17 35 33 26 16 17 164
依从性 33.3% 32.0% 22.2% 6.0% 35.0% 27.5% 31.0% 27.7%
洗手依从率
极迫切
圈能力
需多部门配合 需一个部门配合
自行能解决
上级政策
次相关 相关
极相关
注:圈员共7人,根据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和上级政策四个方面依次 为每个主题打分,总分第一顺位为本次活动主题。
选题理由
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经济、最有效的因素。 追求“零感染”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文献查阅:在医疗护理操作中,手污染是造成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
10
10
10 10
得分
10
5 不做不得分 5 不均匀扣2分 5
超时扣3分 5 超过不得分 5
现状把握(冰山图)
洗手液造成皮肤粗糙 未设立奖惩制度
抢救时来不及洗手 接触同一患者污染到清洁部位
认为是同一人没必要洗手 认为戴手套可以代替洗手
诊疗前觉得手是干净的可以不洗手
治标问题 过渡问题 治本问题
改善重点:手卫生执行率计划实施前柏拉图
抢救时来不及洗手 洗手液造成皮肤粗糙
未设立奖惩制度
例数 29 15 18
8 5 2
百分比 37.7% 19.5%
23.4%
10.4% 6.5% 2.5%
累计百分比 37.7% 57.2% 80.6%
91% 97.5% 100%
现状把握
经过数据采集,统计如下:
诊疗前觉得手是干净的可以不洗手 认为戴手套可以代替洗手 接触同一患者污染到清洁部位认为
辅导员反映
与其他圈员情感交流,互相合作
主题选定
主题选定
问题点
重要性 迫切性 圈能力
减少输液铃声呼叫
39
31
35
提高健康宣教有效率 38
27
34
提高风险评估正确率 21
21
41
上级 政策
42
39
25
总分
147 38 108
顺位
1 2 3
选定
评价 说明
分数
1 2 3
重要性
次重要 重要
极重要
迫切性
次切性 迫切
11%
26%
12%
18.60%
21%
23%
现场考试得分 平均76.2分
现状把握
时间:
姓名:
口述 项目
洗手的指征
手消毒的指征 六步洗手法
洗手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 揉搓(内)
掌心对指背沿指缝揉搓、交 互进行(外)
掌心相对两手交叉相互揉搓 (夹)
两手互握互搓指背(弓)
其他
拇指在掌中转动揉搓,交互 进行(大)
WHAT
WHEN
WHO HOW WHERE
月
月
月
8月
负责人 品管工具 活动地点
2 3 4 1 2 3 4 12 3 45 1 234
主题选定
头脑风暴
计划拟定
甘特图
现况把握
查检表
目标设定
柱形图
解析
鱼骨图
对策拟定
头脑风暴
实施检讨
推移图
效果确认
柱形图
标准化
流程图
检讨改进
查检表
成果发表
PPT演示
标注
表示计划 表示实施
通过院内洗手可以减少30%的医院感染。(车莹,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 性现状及影响因素.当代护士,2012,(11):12-13)、 手卫生能极大地减少医院感染并降低感染的危险性。(杨晓君,医务 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9):18481849)
活动计划
活动计划表:甘特图
指尖在掌中揉搓,交互进行 (立)
流动水下冲洗双手,干手
充分揉搓双手
皂液均匀涂抹到整个手掌、 手背、指缝
整个洗手过程1分钟内完成
双手指甲长度不超过指尖
合计:
要求
缺少一条扣1 分
按六步洗手 法洗手各步 骤均做,少 做几步则扣 相应分值, 认真揉搓15 秒以上,不 足15秒扣10 分
分值 5 5 5 10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手护圈QCC成果汇报 五官科
2020/7/2
主题选定
第一次圈会
圈名 成员人数 辅导员
圈员 主要工作 活动时间
基本情况
手护圈
所属科室
五官科
7人
成立日期
罗万娇
圈长
张彦玲
马克玲、徐红,吴岩,吴金梅,张丽娟
解决护理问题,提高护理质量
成员介绍
职务 辅导员 圈长 圈员 圈员 圈员 圈员
圈长:
圈内人员职责
熟悉品管圈的精神、意义和做法 率先接受品管圈、品管改善手法等教育课程,提升自我解
决问题的能力
帮助活动主题的选定 对品管圈给予支持,帮助解决圈内问题 教导正确品管手法的使用时机及技巧 营造自主自发的活动气氛 经常关心品管圈活动情况 公正评价活动过程并促进标准化 辅导活动推行的持续性
35
30
29
25
91% 80.60%
20
18
15
15 57.20%
10
37.70%
8
5
0
97.50% 5
100% 2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00%
例数 累计百分比
项目 诊疗前觉得手是干净的可以不洗手
认为戴手套可以代替洗手
接触同一患者污染到清洁部位认为是 同一人没必要洗手
圈员:
圈内人员职责
了解品管圈的精神、意义和做法 积极参加圈会,踊跃发言,发挥创意,认真执行分派到的
各项工作
服从群体意见,从事圈内活动 接受培训,提升能力,培养高度的使命感 重视个人潜力的无限性 工作时,遵守作业标准书,并督促其他工作人员 发现标准不妥或认为有更好的意见和建议,一定向圈长或
是同一人没必要洗手
抢救时来不及洗手
37.7% 19.5% 23.4%
10.4%
以上4个问题列为本期改善重点
改善重点 91%
目标设定
姓名 罗万娇 张彦玲 马克玲 徐红 吴岩 吴金梅
学历
年资(年)
职称 主管护师
护师 副主任护理
护师 主管护师
护师
辅导员:
圈内人员职责
了解并认同品管圈的精神,意义和做法并辅导日常工作 教育提高活动能力 帮助活动主题的选定 对品管圈给予支持,帮助解决圈内问题 教导正确品管手法的使用时机及技巧 营造自主自发的活动气氛 经常关心品管圈活动情况 公正评价活动过程并促进标准化 辅导活动推行的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