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的脱水性能实验
污泥的调理和脱水性能的实验

泥的调理与脱水性能实验一、实验目的污水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泥,其数量占处理水量的 0.3%~0.5%(以含水率为 97%)。
污泥脱水是污泥减量化中最为经济的一种方法,是污泥处理工艺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去除污泥中的空隙水和毛细水、降低了污泥的含水率,为污泥的最终处置创造条件。
本实验通过对活性污泥脱水,主要达到以下目的:(1)了解影响污泥脱水的主要因素;(2)掌握污泥脱水的基本方法和相关操作。
二、实验原理污水处理过程中得到的污泥具有高亲水性,污泥中水与污泥固体颗粒的结合力是很强的,如果没有预先的处理,即通过化学的、物理的或者加热的方法进行预处理,则绝大多数的污泥的脱水是非常困难的,这种污泥预先处理的过程称为污泥调理。
通过对污泥的调理,以改变污泥粒子表面的物化性质和组分,破坏污泥的胶体结构,减小与水的亲和力,从而改善脱水性能。
影响污泥脱水性能的因素很多,包括污泥水分的存在方式和污泥的絮体结构(粒度、密度和分形尺寸等)、电势能、pH 值以及污泥来源等。
本实验对化学调理过程中涉及到的一些调理剂,通过实验比较,确定其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三、实验仪器及试剂1.实验仪器(1)离心机(2)离心管(3)搅拌器(4)烘箱(5)电子分析天平(6)坩埚或表面皿(7)移液管(8)洗耳球(9)250 ml 烧杯2. 实验试剂及材料(1)硫酸铁或三氯化铁 40%(2)氯化铝(3)聚丙烯酰胺(4)市政污泥四、实验步骤1. 操作过程将 100ml 浓缩污泥加到 250ml 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调理剂,然后将烧杯置于搅拌器上,先快速搅拌(150r/min)30-60s,后慢速搅拌(50r/min)3-5min;搅拌结束后进行离心分离。
经预处理的污泥进行离心后,倾倒上清液,取泥饼测定其含固率。
其中,低转速 1800r/min、短时间 2min 离心后泥饼用来评价离心脱水速率;用高转速3800r/min,长时间 30min 离心后泥饼含固率评价可脱水程度,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污泥调理中混凝剂对污泥脱水性能影响研究

污泥调理中混凝剂对污泥脱水性能影响研究污泥调理中混凝剂对污泥脱水性能影响研究引言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是一种废弃物,内容复杂且含有大量水分。
为了减少污泥处理量、节约能源,提高污泥脱水效果至关重要。
其中,混凝剂是污泥调理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混凝剂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为优化污泥调理过程提供科学依据。
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本次实验所用的污泥取自某污水处理厂,混凝剂为PAC、PFS和PAM。
2. 实验方法:将不同混凝剂与污泥以不同比例进行混合,通过一系列实验来研究混凝剂的影响。
a. 对比试验:分别采用纯污泥进行脱水,作为对照组。
b. 单一混凝剂试验:将单一混凝剂与污泥按照不同比例混合,进行脱水实验。
c. 多混凝剂试验:将两种或三种混凝剂与污泥按照不同比例混合,进行脱水实验。
结果与讨论1. 对比试验结果:纯污泥的平均含水率为80%,说明污泥的脱水性能较差。
2. 单一混凝剂试验结果:a. PAC试验:当PAC与污泥的质量比例为1:10时,脱水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
此比例下,污泥的平均含水率下降到了65%。
随着PAC用量的增加,脱水效果继续提高。
b. PFS试验:与污泥按照1:10的比例混合时,PFS的脱水效果较好,平均含水率为68%。
当PFS用量增加至1:5时,脱水效果仅略有改善。
c. PAM试验:PAM的脱水效果相对较差,即使与污泥按照1:5的比例混合,平均含水率仍高达72%。
3. 多混凝剂试验结果:a. PAC+PFS:将PAC与PFS按照1:5的比例混合,对污泥脱水效果影响较大。
平均含水率下降到了58%。
b. PAC+PAM:当PAC与PAM按照1:5的比例混合时,脱水效果有所改善,平均含水率为63%。
c. PAC+PFS+PAM:将PAC、PFS和PAM按照1:2:2的比例混合,脱水效果进一步提高,平均含水率降至55%。
结论1. 在污泥调理过程中,混凝剂的选择对脱水性能有明显影响。
双氧水与硫酸铝联用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的试验研究

:D
环#境#工#程
第 !" 卷
效果并不明显& 单 独 投 加 @% F% 时"污 泥 脱 水 程 度 可 显著 提 高& 当 两 者 联 用 时" 先 投 加 @% F% 再 投 加 83% ! OFD # ! "泥饼含水率降至最低"且污泥 比 阻 和 沉 降 性也 得 到 明 显 改 善& 而 先 投 加 83% ! OFD # ! 再 投 加 @% F% "以 及 两 者 同 时 投 加 时"污 泥 脱 水 性 能 改 善 并 不 显著& 先投加 @% F% "对污泥进行化学 溶 胞"减 少 污 泥 中结合水的含量"可 改 变 污 泥 )_O! 胞 外 聚 合 物 # (D) " 从而改善污泥脱水性能"再投加 83% ! OFD # ! 可 以 将 细 小污泥凝聚 成 大 絮 体" 将 外 部 水 从 污 泥 颗 粒 脱 离 出 来"进一步改善污泥脱水程度&
第$期
高斌杰"等$双氧水与硫酸铝联用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的试验研究
:!
所用化学药剂主 要 为 质 量 分 数 !&? 的 分 析 纯 @% F% " ^$?的浓硫酸以及 ^^?的 83% ! OFD # !*’$@% F&
表 FE剩余污泥样品的主要泥质参数
!! BO# ;! 4*<\’ # ’%>&& b’">&&
第 !" 卷#第 $ 期 %&’( 年 $ 月
环#境#工#程 )*+,-.*/0*123)*4,*00-,*4
5.36!" # 7.6$ 8946#%&’(
污泥脱水性能表征方法

专业课读书笔记——污泥脱水性能表征方法本年度学习了“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与资源化”一书和“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一书,并参考了一些研究污泥脱水性能表征方法及污泥脱水技术发展现状的文献,下面对污泥脱水性能表征方法及污泥脱水技术发展现状的相关知识做个总结。
1.污泥的基本性质城市污泥的来源大约有三方面,第一个来源是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悬浮物,在初沉池中,大约50%的悬浮物成为初沉池污泥被去除,初沉污泥极易腐烂变臭,含水率一般为96%;第二个来源是在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中,通常由生物法将高能量的污染物转换为低能量的物质,其中仅能将很少一部分高能有机物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而绝大部分有机物则导致了微生物的增殖,因此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必然产生过量的微生物——剩余活性污泥(waste activated sludge,简称W AS),剩余活性污泥以有机物为主(约占60%-70%),相对密度约为1.004-1.008,不易脱水;第三来源是通过排除富含磷的剩余污泥来实现的城市污水生物除磷工艺,必定产生大量的污泥,因工艺的不同而导致污泥的成分有所不同。
污泥中的水分包括间隙水、毛细管结合水、表面吸附水和内部水(如表1)。
表1 污泥水分含量及对应工艺表污泥所含水分所含水分比例对应处理工艺间隙水70% 浓缩发分离毛细管结合水20% 高速离心脱水、负压或正压过滤脱水表面吸附水7% 加热法脱除内部水3% 生物法破坏细胞膜除去胞内水或高温加热法、冷冻法2.污泥的脱水性能表征指标2.1污泥脱水性能表征指标在对污泥的脱水性能进行衡量时发现,通常采用污泥比阻(SRF)、毛细吸水时间(Capillary Sunction Time,简称CST)作为衡量污泥脱水性能指标,而在实际的污水处理过程中,一般采用含水率或含固率(DS)来衡量污泥的脱水性能,同时,结合水(BW)也是影响污泥脱水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也常被选作衡量污泥脱水性能的指标衡量污泥脱水性能指标的多种化。
实验3-污泥脱水性能的测定.ppt

污泥脱水性能的测定
一、本实验的适用范围、选择依据
适用于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城市检测与工程技术和环 境工程专业。 二、方法原理 污泥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泥,其数量占处理 水量的0.3%-0.5%(以含水率为97%计)。污泥脱水是污 泥减量化中最经济的一种方法,是污泥处理工艺中的一个 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去除污泥中的空隙水和毛细水,降低 了污泥的含水率,为污泥的最终处置创造条件。
污泥脱水性能的测定
五、操作、结果计算及数据处理、误差范围
将于预处理好的污泥分成2分,分别转入100ml离心管中,
在4000r/min和2000 r\min下离心10min,小心倾倒去除上清液 (避免使固体再悬浮),取泥饼2±0.1克 (准确记录重量),放 入预先已经干燥恒重的称量瓶中,放在105℃的干燥箱中恒重 (2次称量误差小于0.0005克),计算含固率。
污泥脱水性能的测定
二、方法原理
污泥脱水效果由其脱水速率和最终脱水程度两方面决定,主要考 察脱水后泥饼的含固率这一指标,含固体率越高,脱水效果越好。 影响污泥脱水性能的因素很多,包括污泥水分存在方式和污泥的絮
体结构(粒径、密度和分形尺寸等)、ξ电势能、pH值以及污泥来源
等。污泥粒径是衡量污泥脱水效果最重要的因素。一般来讲,细小 污泥颗粒所占比例越大,脱水性能就越差。
(3)0.5%阳离子型PAM:称取0.5克PAM定容稀 释至100毫升。100ml
污泥脱水性能的测定
四、所需仪器设备
污泥脱水性能的测定
五、操作、结果计算及数据处理、误差范围
采用机械脱水法测定污泥的脱水性能。将100ml浓缩污泥 加到250ml烧杯中,加10% 2ml硫酸酸化,快速搅拌30s,慢 搅拌5min,再加阳离子PAM,搅拌使污泥形成矾花,酸化及 絮凝反应均在烧杯中进行。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HCA)对活性污泥的脱水性能研究前言活性污泥含水率通常在95%以上。
这些带电污泥,以细小的颗粒存在,要使其脱稳絮凝脱水,需要在絮凝过程中投加大量的絮凝剂。
常见的絮凝剂有无机絮凝剂和有机絮凝剂两类。
投加无机絮凝剂,不仅药剂的消耗量大,沉淀物多,且处理效果不佳,近年来逐渐被有机絮凝剂所取代,目前被大多数厂商采用的主要是阳离子聚丙烯酰胺(PAM-C),其在使用过程中的他点是用量少,沉淀性能好,泥饼含水率低。
近年来,国内的部分生产厂家开始对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HCA是一种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为主体的阳离子型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它具有良好的水溶性,水溶液呈中性,在水溶液中电离后产生带正电荷的季胺盐类线型作用基团。
它除了具有一般高分子絮凝剂的架桥、卷扫功能外,还具有相当强的电中和能力。
其絮凝原理是高分子阳离子基团与带负电荷的污泥离子相吸引,降低及中和了胶体粒子的表面电荷,同时压缩了胶体扩散层而使微粒凝聚脱稳,并借助了高分子链的粘连架桥作用而产生絮凝沉降。
本文对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铰均聚和共聚产品的污泥脱水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该类絮凝剂具有良好的污泥脱水性能。
1 实验部分1.1 主要试剂PAM-C:阳离子聚丙烯酸胺,市售;HCA: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胺均聚产品,自制;HCA-AM: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按与丙烯酸胺共聚产品,自制。
实验用污泥取自深圳某污水处理厂的浓缩污泥,含水率98%,pH 6.0-6.5,温度30-31℃。
1.2 自制高分子产品的制备过程①均聚产品先制备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按单体。
将单体浓缩提纯后,取一定量的单体,按比例加入反应所需的引发剂,维持一定的温度在四口烧瓶中密闭进行反应。
整个制备过程约为20 h左右。
②共聚产品取一定量的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铰单体,并按比例加人丙烯酸胺单体,加入反应所需量的引发剂,维持一定的温度在四口烧瓶中进行密闭反应。
整个制备过程约为16 h左右。
市政污泥脱水性能实验研究与形态学分析

摘要 :本 研究 将运 用微波 技术 与离 心脱水 相 结合 的方法来 达到 促进污 泥 中结合 水释 放及 改善脱 水特性 的 目的. 通过含水 率, 采 集污 泥 图像 、提 取形 态学 特征 进行 污泥脱 水 改性 的效 果分析 及分形 维数 的分 析. 离心 脱水 实验 结 果表 明, 适 当增 加离 心转速
中 国 环 境科 学
2 0 1 3 , 3 3 ( 5 ) :8 9 8 - 9 0 3
C h i n a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S c i e n c e
市政污泥脱水性 能实验研 究与形态学分析
周 翠红 , 凌 鹰 , 曹洪 月 ( 1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环境工程系, 北京 1 0 2 6 1 7 ; 2 .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
( 1 . De p a r t me n t o f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 B e i j i n g I n s t i t u t e o f P e t r o c h e mi c a l T e c h n o l o g y , B e i j i n g 1 0 2 6 1 7 , C h i n a ; 2 . C o l l e g e o f E n v i r o m e n n t a l a n d E n e r g y E n g i n e e r i n g , B e i j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e c h n o l o y, g B e i j i n g 1 0 0 1 2 4 , C h i n a ) . C h i n a
厌氧消化污泥脱水性能变化的试验与分析

滤 , 于分 析 污泥 中溶 解 性 E S的含 量 。再 向离 心管 用 P
总 固体 挥 发 性 固 T, s 体 VS 含水率/ S/
g ・L 一 g ・L 一
%
水浴 1h 然 后 1 0 / n离 心 2 n 上 清 液 经 , 200 rmi 0 mi,
剩余 污泥 6 9 .2 接种 污 泥 7 3 .4
22 第 期 0 午 3 1
2 3 2 F C3 理前 后 的脱水 性 能 . . e I 调
2 3 3 聚 合氯 化铝 P C调 理 前后 的脱 水性 能 .. A
∞ 如 ∞ ∞ ∞ 如 ∞ 0
fI2 越爆 1_ _ z\
利用 1% FC 0 e I调理 剩 余 污泥 和 消 化 污 泥 , S 、 C T
试 验接 种污 泥取 自实 验 室 培 养 的 消化 污泥 , 剩余 污 泥取 自上 海 白龙 港 污 水 处 理 厂 浓 缩 池 污 泥 。 白龙 港 污水 处理 厂采 用 A / O工艺 处 理 污水 。这 2种 污 泥 性 质见 表 1 。
表 1 污 泥性 质
污 泥 类 型 毛 细 吸 比阻 S R p 水时间 H
液体 中释放 。随着 E S含量 的减少 , E S架桥形成 的较大絮体解体成为较小 的污泥 颗粒 , 泥 中小颗粒 的比例增加 , P 由 P 污
污泥 的脱水性 能变差 。
关 键 词 : 氧 消 化 ;脱 水 性 能 ;污 泥 比 阻 ; 外 聚 合 物 : 泥 颗 粒 厌 胞 污 中 图分 类 号 : 7 3 X0 文 献 标 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4— 6 5 2 1 ) 3— 0 2— 4 10 4 5 (0 2 0 0 4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泥的脱水性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
污水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泥,其数量占处理水量的0.3%~0.5%(以含水率为97%)。
污泥脱水是污泥减量化中最为经济的一种方法,是污泥处理工艺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去除污泥中的空隙水和毛细水、降低了污泥的含水率,为污泥的最终处置创造条件。
本实验通过对活性污泥脱水,主要达到以下目的:
(1)了解影响污泥脱水的主要因素;
(2)掌握污泥脱水的基本方法和相关操作。
二、实验原理
影响污泥脱水性能的因素很多,包括污泥水分的存在方式和污泥的絮体结构(粒度、密度和分形尺寸等)、电势能、pH值以及污泥来源等。
通过添加改性剂,在降低污泥含水量的同时,提高污泥的其他性能,从而便于后期处理。
添加矿化垃圾、粉煤灰和建筑垃圾等改性后,污泥含水率降低,同时污泥持水性降低,抗压强度、抗剪强度、渗透性能、密实度和压缩性均有改善。
改性剂对污泥臭味的改善作用,粉煤灰的最好,矿化垃圾次之,建筑垃圾较差。
三、实验设备与材料
污泥取自污水处理厂的浓缩污泥调蓄罐。
实验前测定污泥试样的pH值以及含水率。
酸处理药剂选用硫酸,配制10%(质量分数)待用,调pH值所用的碱是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配制成30%(质量分数)、10%的溶液待用。
有机絮凝剂为聚丙烯酰胺(PAM)。
主要仪器设备:离心脱水装置,酸度计等
四、实验步骤
将50ml浓缩污泥加到250ml烧杯中,加定量的硫酸酸化,快速搅拌30s,慢速搅拌2min,酸化时间5min;为了防止对设备的腐蚀,在加碱(实验中可选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氧化钙)调pH值至6,再加阳离子PAM使污泥形成矾花,酸化及絮凝反应均在烧杯中进行。
经预处理的污泥在1500r/min下离心2min (离心速度和离心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倾倒上清液,取泥饼测定其含固率。
对于离心脱水实验,低转速1800r/min、短时间2min离心后泥饼用来评价离心脱水速率,用高转速3800r/min,长时间30min离心后泥饼含固率评价可脱水程度,结果记录在表中
五、实验结果
六、实验结果讨论
(1)使用不同的药剂调节对结果是否有影响?(2)离心机的使用有哪些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