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计算粗心大意的原因探究及解决对策

小学生数学计算粗心大意的原因探究及解决对策
小学生数学计算粗心大意的原因探究及解决对策

小学生数学计算粗心大意的原因探究及

解决对策

[摘要]孩子粗心是困扰家长和孩子的一个难题,许多家长经常问老师,孩子为什么这么粗心,有些时候做事明明可以做的很完美,可是粗心总是让人留了一些遗憾。特别在数学计算当中,粗心大意就尤为突出。其中原因是什么,大家都想知道。通过网上调查,查阅资料,发现小学生的粗心大意一般是由于思维品质发展的不成熟造成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一般的学生都能克服这个毛病,但其中最可怕的是由于不良的学习习惯和态度造成的粗心,这可能影响学生以后的学习。

4、[关键词]数学计算粗心思维发展不良习惯

一、引子!

对话A:"老师,我家XX最近学习上怎么样?""可以的,理解能力也好,作业和上课的情况也很好,就是太粗心了,经常忘题目,不然就是把数字看错。"

对话B:"老师,这次考试我家XX又没有得满分,我看他就是太粗心,差

一点,很可惜。","是啊是啊,我也觉得可惜,要求填空白的他在填涂色的。审题不够仔细,太粗心着急了。"

对话C:"老师,XX最近不知道是不是脑子出问题了,这么简单的题目都做错了,怎么办?""没有没有,是太粗心,他的理解没有问题,可能是这几天不在状态,神不守舍的,所以看题目也看错,计算过程也很不完整。我会找她谈谈的,是不是有什么原因。"

这些只是个别家长的反映,那么是不是大部分家长都有同感呢?我在网上发布了如下的调查,调查时间周期是15天。网上调查:你的孩子粗心吗(7-13岁)请在投票后注明孩子的年龄.单选投票,共有62人参与投票I 1.我认为很粗心75.81%(47)

2.还可以

24.19%(15)

3.不粗心

这些对话在大多数数学老师看来,都是极其常见的。这个调查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家长对孩子粗心的认识--参加调查的家长没有认为孩子是不粗心的。因为现在学生的理解水平已经比以前提高了很多,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完全是一般孩子能理解接受,有些孩子甚至能通过长期良好学习方式进行自主探索。可是,很多孩子往往就是粗心大意。不是看错题,就是忘了0或者多了0,没有进行退位进位计算。而且屡错屡犯,可称为是顽症。于是家长和老师共同想弄清楚的问题来了:为什么孩子这么粗心?问题出在哪里?

二、问题所在

孩子粗心的原因是很多方面的。在一个孩子身上,粗心往往有几种表现方式,而且这些表现方式还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说A同学在一次测验中表现出审题不仔细、进退位没有注意这些问题,在下一次测验中审题仍不仔细,可是进退位却没有弄错,却忘了两个填空。孩子的粗心会随着其心身状态的改变而改变,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而且粗心的程度还不一致,无论怎么说吧,粗心终归粗心,不管其以什么方式什么程度出现,孩子总逃不出粗心的"魔掌"。经过调查和查阅资料,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心得和体会,笔者认为造成孩子粗心的原因主要有:

1、思维定势

《教育心理学》指出:定势是由于先前的活动而形成的一种习惯性的心理准备状态,它会使人按照一种比较固定的方式思考问题或解决问题。思维定势有其积极的一面,但也有消极的一面,小学生在计算中思维定势的负面作用主要表现在旧法则干扰新法则,而产生"积累性错误"。如整数加法的法则是"数位对齐,个位算起"。学生在计算小数加法时却将末位对齐,如,或是在计算420÷42=10、630÷63=10这些口算题后,接着计算440-44时,由于思维定势学生往往会把减法错算成除法,即440÷44=10。

比较常见的还有三年级学生在学习平面图形的周长计算后,在接下来学习

平面图形的面积的时候,往往是不算面积而算周长,或者在书写面积单位的时

候总是不加平方两字。一年级学生在《认识人民币》单元中,根据价格牌上价

格读出价格总是频频出错,比如0.70元他们通常会读成7元。

2、感知粗略

小学生进行计算,必须首先感知数据和符号组成的算式。由于小学生感知

事物的特点是比较笼统、粗略、不具体。这一阶段学生的感知发展水平在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上都比较低下,所以,往往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看

不出事物的联系及特征,因而对算式在头脑中的印象缺乏整体性,加上计算本

身比较单调枯燥,可能引起心理疲劳。这时,遇到相似或相近的数字、符号,

往往还没有看清楚就动笔算。出现运算顺序错误、抄错符号或抄错数据。比如,把十看成÷,把96看成69,把109看成169等等。

当然和小学生的注意水平的发展不够成熟也有很大关系,小学生在这时候

的注意品质还是不够好,注意的分配性差,比如一个笔算除法题,在自己的草

稿纸上计算正确,但把答案抄到题目中时就常常出错;注意的稳定性差,小学

生缺乏长而持久的集中精神的能力,因此学生在解答题目时往往心不在焉。一

般来说,年龄越大越不容易粗心。

3、记忆错漏

一道计算题往往包括多步计算,中间得数需要进行短时记忆,而小学生由

于急躁、抢时间、怕麻烦,使得储存的信息部分消失或暂时中断,造成"记忆性错漏"。比如,在连续退位减法中忘了退1,导致计算结果错误,像4020-199,学生很容易算成4020-199=3931,这就与中间得数的储存与回忆不完整有关。

4、情绪不稳

小学生的情绪不够稳定,不同的情绪状态会直接影响数学计算过程,学生

都希望算得又对又快,由于动机过强、急于求成,往往事与愿违。算式简单则

麻痹轻视;计算复杂,又表现出厌烦、畏难情绪、导致错误。学生在身体状况

差的时候,更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比如:1÷3/4-3/4÷1一眼看到这题觉得非

常简单,许多同学会算成1÷3/4-3/4÷1=0产生了运算顺序方面的错误。

仔细观察一年级学生可以发现,他们在数学学习【敏感词】别是比较困难

的空间图形、时间认识中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其实他们是没有仔细审题或者听老师读题)。而有了畏难情绪时,他们不懂得通过反复观察和辨别去解决,而是喜欢用乱涂乱填,其表现就是像告诉你"我不是不会做,我就是不认真不仔细做。"这是一种假粗心。

三、解决对策

(一)强化审题训练,准确感知算式。

培养计算能力,首先要从感知算式入手,抓好审题的基本训练。设计计算

题时,要有意创设各类题型,让学生充分感知,善于发现算式的特点,可挑选

学生最容易混淆的进行集中对比练习。如3/5×3/5、3/5+3/5、3/5+2/5、3/5

×2/5、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注意力。审题训练的重点是运算顺序,能否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在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中选用什么方法合理。训练

的方法是:先观察、议论,再动手计算,最后交流运算方法,评讲哪种方法较

为合理,灵活。如:观察下列各题有什么特点?(怎样计算比较简便?)21.6÷

4/25、85÷9×6、44/45÷35、(1.25×0.39×8.4)÷(1.3×0.75×0.48)、99×78+33×66…坚持这样训练,培养学生感知算式特点的意识和能力,为选择合理算法打好基础。

(二)坚持口算训练,培养记忆能力。

熟练的口算是正确笔算的基础,口算和笔算都离不开瞬时或短时记忆。口

算是训练学生短时记忆能力的最好形式,因此口算训练必须经常化。如教师口

述题目,让学生听算,学生既要记忆题目,又要记忆中间过程。或者学生看卡

片上的题进行视算。口算训练如果方式单调,学生就会感到乏味。特别是对低

年级儿童,为了避免产生厌倦情绪,可采用多种多样生动活泼的形式来进行,如"开火车"、"接力赛"(72÷9=□×8=□-4=…)、"对口令"等等。如此持之以恒,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短时记忆力,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

(三)注重非智力因素,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能力和加强品质修养的起点,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前提。在教学中,应教育学生树立责任心、自信心,培

养细心和耐心,力争算一题对一题,不畏困难,勤于思考,独立完成。应要求

学生认真审题,看清题目中的每一个数据和运算符号,每算一步要上下、左右

纵横检查,抄写数据和符号准确无误;算草书写也要整齐清晰,便于查对。不

能口算的题一定要清晰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束后要自觉地检查计算过程是

否合理,计算方法是否简便,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培养学生验算的习惯。例如:用估算可判断运算结果的合理性。在加法运算中,和应大于每一个加数;在减

法运算中,差和减数应都小于被减数。再如,教给学生根据四则运算的关系进

行检验,计算9524+7689=17213,可根据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来检验计算结果

是否正确。因此,培养良好的验算习惯,既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还可以结合

训练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这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

训练过程。但只要我们遵循儿童的认识规律,坚持不懈地努力训练,小学生计

算粗心的毛病是可以克服的。

四、结论

综上所述,学生粗心的原因主要和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低下,不良的学习

习惯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有关系,随着年龄的增大,由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低

下和周围环境影响造成的粗心现象会越来越少,但由于不良的学习习惯造成的

原因却会越来越明显。就是说,有些粗心只是孩子现阶段的暂时现象,而由于

不良的学习习惯造成的粗心才真正可能影响学生长期学习生活。因此,要更加

注重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而且这不仅是老师要重视的,家长更加要关

注孩子这些方面的成长。

小学数学简便算法方法

小学数学简便算法方法 提取公因式 这个方法实际上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将相同因数提取出来,考试中往往剩下的项相加减,会出现一个整数。 注意相同因数的提取。 例如: 0.92×1.41+0.92×8.59 =0.92×(1.41+8.59) 借来借去法 看到名字,就知道这个方法的含义。 用此方法时,需要注意观察,发现规律。 还要注意还哦,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考试中,看到有类似998、999或者1.98等接近一个非常好计算的整数的时候,往往使用借来借去法。 例如: 9999+999+99+9 =9999+1+999+1+99+1+9+1—4

拆分法 顾名思义,拆分法就是为了方便计算把一个数拆成几个数。 这需要掌握一些“好朋友”,如:2和5,4和5,2和2.5,4和2.5,8和1.25等。 分拆还要注意不要改变数的大小哦。 例如: 3.2×12.5×25 =8×0.4×12.5×25 =8×12.5×0.4×25 加法结合律 注意对加法结合律(a+b)+c=a+(b+c)的运用,通过改变加数的位置来获得更简便的运算。 例如: 5.76+13.67+4.24+ 6.33 =(5.76+4.24)+(13.67+6.33) 拆分法和乘法分配律结 这种方法要灵活掌握拆分法和乘法分配律,在考卷上看到99、101、9.8等接近一个整数的时候,要首先考虑拆分。

例如: 34×9.9 = 34×(10-0.1) 案例再现:57×101= 利用基准数 在一系列数种找出一个比较折中的数字来代表这一系列的数字,当然要记得这个数字的选取不能偏离这一系列数字太远。 例如: 2072+2052+2062+2042+2083 =(2062x5)+10-10-20+21 利用公式法 (1) 加法: 交换律,a+b=b+a, 结合律,(a+b)+c=a+(b+c). (2) 减法运算性质:a-(b+c)=a-b-c, a-(b-c)=a-b+c, a-b-c=a-c-b, (a+b)-c=a-c+b=b-c+a.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技能,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要素和重要内容。而良好的计算能力更是学生今后生活、学习和参加社会活动所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所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将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学习数学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以及必要的运算技能。“必要”一词清晰地体现了计算教学的基础性和重要性.从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排来看,与计算相关的内容占有很大的比重。例如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要通过计算去落实;几何知识的教学要涉及周长、面积、体积的求法,这些公式的运用同样离不开计算;至于简易方程、比例和统计图表等知识也无不与计算密切相关…… 计算:包括口算、笔算和估算。 计算教学:是指教师以教材为依托,通过有效地运用策略及方法、帮助学生剖析算理、引导建构算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计算速度,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强计算练习,最终形成自我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的活动和过程。 策略:根据学习目标对影响学习的各种因素加以综合思考、精心策划和有效调控的技能。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与方法。 二、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观 建构主义观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事物,学习过程要增进学习者之间的合作,使其看到那些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完善对事物的理解。

2、现代教学论 现代教学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 3、陶行知教育理论 课堂教学应实现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充分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眼睛。只有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全方位的参与学习,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课堂教学的立足点应是人而不是“物化”的知识,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使每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 四、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研究现状: 1、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任务在于设法发展和巩固儿童对克服困难,特别是智力性质的困难的乐观主义信念,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必须在集体中创造一种能够进行创造性思维竞赛的环境。”因而创设一种学生熟悉的、喜欢的环境或氛围来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 2、著名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再造”。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在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过程中逐步得到发展的。让学生参与探索计算原理和方法过程就是一种“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所以,在计算教学中,必须注意算理的剖析,引导学生循”理”入法(即依据算理,理解算法,以”理”驭法(即依据算理,掌握算法从而发展学生的智力,并促进运算技能的形成和提高。 3、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硕士张晓霞对计算教学进行了长达多年的研究。他认为:培养小学生具有良好的计算能力,历来是小学数学的主要教学目的。教学中既要重视笔算教学,也要重视口算教学。口算和笔算各有特点,互有区别,但它们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笔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归纳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归纳 在小学的数学学习中,我们都要求学生在计算中要算得又正确又简捷,这就涉及到简便计算问题。要想算得又正确又简捷,除了加强基本功训练之外,掌握一些速算技巧,并能作一些系统归类总结,是很有必要的。 根据算式的不同特点,利用数的组成和分解、各种运算定律、性质或它们之间的特殊关系,使计算过程简单化,或直接得出结果,这种简便、迅速的运算叫做简算。 这就需要在进行简便计算之前,要求对所学的性质、定律、规律等有透彻的理解和正确的使用。也就是说,这些知识能使计算过程简化,同时使用凑整、拆项、转化、拆数等技巧以达到速算的目的。根据归纳,常见以下几类题型: (一)“凑整巧算”——运用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进行计算。要求学生善于观察题目,同时要有凑整意识。 【评注】凑整,特别是“凑十”、“凑百”、“凑千”等,是加减法速算的重要方法。 1、加法交换律 定义:两个数交换位置和不变,公式:A+B =B+A,例如:6+18+4=6+4+18 2、加法结合律 定义: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公式:(A+B)+C=A+(B+C),例如: (6+18)+2=6+(18+2) 【例1】:+++=+++=7+4=11 练一练:(1) +5 8 + 1 4 + (2)38 9 ++1 1 9 +1 7 8 【例2】:(1)+=(90+10)+(9+1)+(+) =111 (2)9+97+998+6=(9+1)+(97+3)+ (998+2)=10+100+1000=1110 练一练: 【例3】“先借后还” 计算:+++1999 【分析】因为小数计算起来容易出错。刚好 1999接近整千数2000,其余各加数 看做与它接近的容易计算的整数。再把多加 的那部分减去。 解:+++1999 =2+20+200+ = = 【评注】所谓的凑整,就是两个或三个数结 合相加,刚好凑成整十整百,譬如此题,“” 刚好与“2”相差,因此我们就可以先把它读 成“2”来进行计算。但是,一定要记住刚才 “多加的”要“减掉”。“多减的”要“加 上”! 练一练:(1)298+76 (2)298-188 (3)125+125+125+125+120+125+125 +125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汇总

人教版小学数学简便运算题汇总 简便计算注意以下四点: 1、一般情况下,四则运算的计算顺序是: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没有括号时,先算 (乘除),再算(加减),只有同一级运算时,(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有时根据计算的特征,运用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过程简单,同时又不容易出错。 3、对于同一个计算题,用简便方法计算,与不用简便方法计算得到的结果应该相同。我们可 以用两种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果对比,检验我们的计算是否正确。 4、分数乘除法计算题中,如果出现了带分数,一定要将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再计算。 简便计算常见类型: 类型一: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同一级运算(只有乘除或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带符号搬家”。 a+b+c=a+c+b, a+b-c=a-c+b, a-b+c=a+c-b, a-b-c=a-c-b; a×b×c=a×c×b, a÷b÷c=a÷c÷b a×b÷c=a÷c×b, a÷b×c=a×c÷b 例题: 12.06+5.07+2.94 = 30.34+9.76-10.34 =

83×3÷8 3 ×3= 25×7×4 = 34÷4÷1.7 = 1.25÷3 2 ×0.8 = 102×7.3÷5.1 = 1773+174-77 3 = 195 - 13 7 -95= , 类型二 A 、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加号后面直接添括号,括到括 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还是加,是减还是减。但是在减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现在就要变为减;原来是减,现在就要变为加。 a+b+c=a+ (b + c ), a+b-c=a +(b-c), a-b+c=a –(b-c), a-b-c= a-( b +c); 933-15.7-4.3= 41.06-19.72-20.28= 752-383+83 = 874+295-9 5= 113 2+75 2+35 3= B 、当一个计算题只有乘除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乘号后面直接添括号,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乘还是乘,是除还是除。但是在除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乘,现在就要变为除;原来是除,现在就要变为乘。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策略的探究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教学的策略研究 李黎 关键词:概括繁琐解题思路、步骤检验事倍功半粗心大意验算素质教育一丝不苟题海战术 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技能,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要素和重要内容。而良好的计算能力更是学生今后生活、学习和参加社会活动所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所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将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学习数学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小学计算教学常常通过机械重复、大量的题目训练来达到目的,只重视计算的结果,不重视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和计算方法的概括。新课改以来,在计算教学中一些教师过分强调计算方法的多样化,以至于到最后,计算教学就沦为“题海战术”。改革后,删除了一些比较繁琐的计算题,计算难度大大下降,然而学生计算的错误,却是小学教学中仍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几年,我对每次的测试卷进行分析,在计算这个大题里,有关计算的内容所占的比例很大。在所有失分的题目中,因计算而失分的题在总失分中占相当大的比例。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经常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往往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很多家长甚至教师都认为只是孩子粗心大意、马虎造成的,其实是多方面能力缺失的综合表现,忽视不得。因为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如数学中有些概念的引入需要通过计算来进行;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也要通过计算来落实;几何知识的教学要涉及周长、面积、体积的求法,这些公式的推导与运用同样离不开计算。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在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方面引起高度重视。 二、小学数学计算的实用价值 1.计算在生活、学习、科学研究和实际中的作用。 数与计算是人们生活、学习、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数学方法。在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科学各个领域都有巨大变化,这充分说明小学数学中计算的基础性和工具性。因此,在小学阶段学好计算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是终身收益的事情,同时,教师如何切实有效地实施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就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2.学习计算对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作用。 计算是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们具有由低到高、简单到复杂的逐步发展过程。在数与计算中有很多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关系。小学数学计算的启蒙教育教学要阐明它的产生和发展,它们之间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关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俗话说,“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3.培养小学生数学计算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探讨小学数学简便计算策略

探讨小学数学简便计算策略 发表时间:2019-11-04T16:47:26.44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85期作者:刘晓平[导读] 简便计算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速度,也可以使学生学到的定理、法则、性质等达到融会贯通的地步,是计算题中最能锻炼学生开拓思路、增强思维能力、增加数学兴趣的一种题型。 山东青岛平度市南村镇南村小学266700 摘要:简便计算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速度,也可以使学生学到的定理、法则、性质等达到融会贯通的地步,是计算题中最能锻炼学生开拓思路、增强思维能力、增加数学兴趣的一种题型。 关键词:小学数学简便计算重要性 简便计算对于学生来说又爱又恨,众多类型的简便计算题让学生们无所适从。一旦没有掌握好运算定律,在类似的题型中审题不仔细时,选择错误的运算定律,将一错全错,这是让学生们尤其烦恼的事。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让学生正确认识简便计算的定律,学会判断相似题型的“陷阱”,掌握遇到什么题就用什么定律的习惯思维,这需要大量的题型练习才能做到熟能生巧。一旦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简便计算便能让学生在数学题海里轻车熟路、融会贯通。如何让学生准确运用简便计算,牢牢掌握简便计算中的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加法交换律以及加法结合律?通过教学实践,我们认为数学是一种思维能力的学习,计算是数学的重要部分,需要学生的细心、耐心以及态度。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题能力,知道如何判断题型的不同特征,选择相应的简便算法;其次是运用定律解决计算问题。 一、在复习题中发现相关定律 本单元主要是以复习题为主,因此,笔者将以往的题型拿出来,让学生按笔者的要求去整理。如,用A来标注乘法分配律,用B来标注乘法结合律,通过归类、总结,引导学生去观察不同题型的特点,从而选择正确的计算定律。以下是学生在本单元学习中发现并总结出简便计算的过程(方法):1.观察——特点(凑整);2.选择简便算法(相关定律);3.简便计算(认真)。 二、及时进行题型练习 笔者在学生在对复习题型进行总结之后,出示了8道基本的类型题,让学生说一说算式的特点及选择的简便算法。笔者发现,在表述过程中,学生对算式的特征比之前有了一定的思维,更了解,选择的定律准确率也更高一些,对运算的性质也清楚了很多。在这个环节,笔者适当地引导学生思考:对于这样比较经典的题,我们只需根据算式的类型从而选取运算定律或性质就可以解答,可是还存在很多不能使用这些定律或性质的题型,那么又该如何进行简便计算呢?笔者用以下四题进行引导: 1.等差数列:23+24+25+……+37 2.大小不同但彼此又比较相近的数相加:54+47+51+52 +48+50 3.9998+3+99+998+3+9 4.12×45÷72÷12÷45×72 三、灵活运用是简便计算的真理 1.让学生在运算定律的过程中体验简便计算。简便计算建立于“运算定律”的基础上。“运算定律”是很抽象的模型概念,但它存在了我们实际的生活中,在小学接触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性质和定律都能体现出相应的实际情景。然而,在运算定律本身的探究和发现中,同样有着很大的教学意义。运算定律的发现和构建对于学生学习数学有着重要意义,同时渗透数学和体验数学。因此,学生对于“运算定律”的学习不但是学习技能,更是对于数学思维的培养。 2.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学会运算技能。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促使数学发展。学生接触实际生活中的数学,能使他们理解数学的价值,从而积极地去做数学学习活动。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各种运算定律来体会学习简便计算的快捷性,再次激发学生对简便计算的理解和应用。碰到复杂的数学计算题时,学生会首先想到如何运用简便计算来进行运算,化繁为简,一步一步进行运算,得出得数。学生一旦有了这种数学意识,在数学学习中将不会对数学产生畏惧心理。这样能使学生体会到简便计算的价值所在,从而对简便计算更加感兴趣。 3.养成良好的简便计算习惯。意识是一种积累,不是一天或几天可以教会的。尤其是小学生,让他们从具象思维走向抽象思维,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简便计算作为一种数学技能,要让它成为学生的思维意识并不那么容易。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走向这种思维。无论是空间与图形的教学还是应用题的教学,培养学生简便的思维,引导学生“是否有比这个更简便的方法”,如此形成一种习惯,慢慢地,学生自然就会在每一次的运算中进行思考,自发地选择简便计算,提高学习效率,增强数学思维。小学数学除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备数学思维意识。“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是对学生思维的禁锢,试想,如果一个运算定律是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探索而总结出来的,它在学生的头脑中必然会留下很深的印象,比死记硬背定律公式强多了。而学生一旦有了这种意识,题目中也许也不用再以“要用简便方法计算”来要求学生。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和细心观察、选择算法、仔细计算的能力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而简便计算不仅能直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让算法多样化不断地优化,将一种更简便、更快捷、更科学的计算思维运用于各种数学习题中,还能使学生在生活的其他方面受益。 参考文献 [1]杨国贤浅谈小学数学简便计算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36期。 [2]崔艳丽注重自主感悟,提高简算意识[J].广西教育,2012年,29期。

《小学生数学报》数学学习能力检测试卷二年级下第二单元

《小学生数学报》数学学习能力检测试卷二年级下第二单元(总分 120分完成时间 60分钟) 一、填一填。(46分,第8题8分,第12题2分,其余每空1分。) 1、一百一十五写作:();四百零六写作:();二百写作:()。 2、18个十是();10个一百是()。 3、个位和十位都是0,百位是8的数是();一个数,百位上是7,十位上的数比百位少2,个位上的数比百位多2,这个数是()。 4、 5个百和6个十合起来是();5个百和6个一合起来是()。 5、980里面有9个()和8个()。908里面有8个()和9个()。 6、方框里最小填几。 4□6>436 □00>584 380<□90 □54>645 7、999是()位数,最高位是()位。 8、 100块 30块 =-= =-= 9、最大的三位数是(),最小的四位数是(),它们相差()。 10、在○里填上“>”、“<”、“=”。 99○101 990○909 599○597 800○九百 66○666 32÷8○2×2 11、找规律填数。 (1)996、997、998、()、();

(2)950、900、850、()、(); (3)919、828、737、()、(); 12、把下列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456 75 635 465 654 13、用3、8、2三位数组成不同的三位数,每个数只能用一次,组成的数中,最小的是(),最大的是()。 二、算一算。(16分) 720-20= 600+400= 500+60= 200+50=280-70= 80+400= 30÷5= 40+300=980-900= 1000-100= 60÷8= 90-9=800+200= 700-300= 750-500= 80+50= 三、选一选。(8分) 1、与700最接近的数是()。 ①598 ②703 ③698 2、小刚、小林、小明、小华、小勇五人进行800米跑步比赛。小明遥遥领先于小华和小刚前跑到了终点,小林是紧跟着小明跑到终点的,小勇跑得比小明快。()获得了冠军。 ①小明②小林③小勇 3、下面各数中的“5”,表示“5个百”的是() ①531 ②135 ③351 4、小芳有97张画片,小刚比小芳的画片张数多得多, 小刚有多少张画片?在合适的答案下面画“√”。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方法汇总(打印精编版)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方法汇总 1、提取公因式 这个方法实际上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将相同因数提取出来,考试中往往剩下的项相加减,会出现一个整数。 注意相同因数的提取。 例如: 0.92×1.41+0.92×8.59 =0.92×(1.41+8.59) 2、借来借去法 看到名字,就知道这个方法的含义。用此方法时,需要注意观察,发现规律。还要注意还哦,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考试中,看到有类似998、999或者1.98等接近一个非常好计算的整数的时候,往往使用借来借去法。 例如: 9999+999+99+9 =9999+1+999+1+99+1+9+1—4 3、拆分法 顾名思义,拆分法就是为了方便计算把一个数拆成几个数。这需要掌握一些“好朋友”,如:2和5,4和5,2和2.5,4和2.5,8和1.25等。分拆还要注意不要改变数的大小哦。 例如: 3.2×12.5×25 =8×0.4×12.5×25 =8×12.5×0.4×25

4、加法结合律 注意对加法结合律 (a+b)+c=a+(b+c) 的运用,通过改变加数的位置来获得更简便的运算。 例如: 5.76+13.67+4.24+ 6.33 =(5.76+4.24)+(13.67+6.33) 5、拆分法和乘法分配律结 这种方法要灵活掌握拆分法和乘法分配律,在考卷上看到99、101、9.8等接近一个整数的时候,要首先考虑拆分。 例如: 34×9.9 = 34×(10-0.1) 案例再现:57×101=? 6利用基准数 在一系列数种找出一个比较折中的数字来代表这一系列的数字,当然要记得这个数字的选取不能偏离这一系列数字太远。 例如: 2072+2052+2062+2042+2083 =(2062x5)+10-10-20+21 7利用公式法 (1) 加法: 交换律,a+b=b+a, 结合律,(a+b)+c=a+(b+c).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3篇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3篇 二、运用简便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科学性 三、多种方式组合,锻炼学生思维 四、注重算理与算法的结合,提高教学有效性 由于数学往往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所以多数情况下,教师在计算教学中多重视对一个正确结果的追求,而忽视了具体计算过程的重 要性。致使学生也将目光放在计算出正确答案上,而不在乎是怎么 算的。这样会使学生在算法的运用上以及计算方法的提炼上很难提高,有时还会造成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不利于以后的继续学习。 所以教师要重视将算理和算法的结合,在对算理有一定的良好理解 的基础上,更好的掌握和理解算法。例如在进行200÷5这样的例题 教学时,很多学生知道正确答案是40,算法就是先将200看成20, 除5之后再在结果上加上一个0。这种算法固然结果是正确的,但 是从算理上来看未必正确,应该让学生明白把200看成20的算法在 算理上是不可取的,因为将200看做20,未必就真成了20。而是将200看成是20个10,用每个20除5,得到4个十,4个十就是40。这样在之后的教学中也可以帮助学生对新旧知识有一个很好的结合,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也是对就知识的一种巩固和提高。另外,通过 对各种知识的灵活运用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归纳理解能力,在以后更 深入的学习中可以对计算方法进行适时的优化。从而最终提高教学 的有效性。 五、多样化的练习方法,巩固知识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在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还可以使其将课堂 中的数学有效的利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计算教学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非常大的比重,需要教师

小学四年级数学简便计算整理与复习

简便计算整理与复习的教案 四年级数学教案 一、设计意图 每节毕业总复习课的设计,我们是否可以先去追寻如下几个问题:这节课复习的核心内容是什么,用什么思想与学习方式统整这些内容?学生对该模块有何困惑,在应用中会出现哪些典型错误,如何利用学生的错例来完善认知与培养反思能力?这是我在备课时反复慎思的。 我们知道合理的简便计算不仅能提高计算能力和计算速度,而且能使学生把学到的定律和性质等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也是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的有效途径。那么总复习阶段,如何对简便计算”模块再做一次知识统整与求链呢?我们不可否认简便计算的核心思想是凑整”从而达到简算”而凑整”的策略有许多,主要是根据数的特点进行分拆”与分解”而分拆”与分解”的依据是什么呢?是定律,是性质等等。我企图通过让学生对简便计算试题的分类活动,让学生逐步体悟到这种思想方法,从而使学生能站在更高的视野看待简便计算”同时通过分类活动,疏通运算定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达到修复知识、查漏补缺之效。 要提高毕业复习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可能离不开对学生的读懂”读懂的内 容包括知识层面与思维方式以及情感上。于是我设计了几道前测题,调研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并收集了学生中出现比较多的典型错例,通过让学生圈一圈错误、思一思错因、讲一讲对策等多种反思形式,让学生自己走入内心看待问题的根源,分析和研究错误的心理成因,寻找到合理而有效的方法去克服。在练习环节,根据典型错例,设计了相应的跟进式练习”力图做到赢在失败”上。 最后再引领学生通过乘法竖式算理以及几何领域(如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和圆环面积的计算等)运用运算律化简公式的赏析,从另一个视野体验运算定律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分类活动”整理与疏通运算定律、性质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弄清简便计算”的来龙去脉,体悟到凑整”思想。

2017-2018苏教版2二年级上册《小学生数学报》全套试卷

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试卷 (小学生数学报) 特别说明:本试卷为最新苏教版教材(新版)配套试卷。 全套试卷共8份。 试卷内容如下: 1.第一单元使用 2.第二单元使用 3.第三单元使用 4.第四单元使用 5.第五单元使用 6.第六单元使用 7.第七单元使用 8.第八单元使用

《小学生数学报》数学学习能力检测卷 (最新修订版) 2017年秋学期苏教版二年级(上)第一单元使用 (本卷总分120分,共4页,建议完成时间60分钟)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一、计算题(共35分) 1.直接写出得数。(20分) 39-6=4+17=19-11=14-4+25= 7+6=20+65=34+8=16+9+3= 31-5=47-6=45-30=50-7-30= 28+9=73+7=4+66=37-10+9= 50-3=43-5=93-4=18+10-7= 2.用竖式计算。(15分) 9+48=40-22=91-35= 12+49-38=89-34+18=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27分) 1.在68、46、67、64、69、76中,个位上是6的数有()和(),十位上是4的数有()。在这些数中,()是单数,()是双数。

2.100里面有()个十。 3.70比()大1,比()小1。 4.比85多5的数是(),比85少5的数是()。 5.找规律填数。 (1)1、4、7、10、()、()、()。 (2)81、72、63、()、()、()。 6.在○里填上“>”“<”或“=”。 73○3751-2○5350○43-762-2○62-6 99○10049+9○4022○43-2157-4○57+4 7.一根长绳原来长20米,第一次剪去5米,第二次剪去10米。现在这根绳比原来短了()米。 8.小红有20颗糖,小亮有10颗,小亮比小红少()颗。小红给小亮5颗后,两人现在一共有()颗。 三、选择题。在正确答案下面画“√”(每题2分,共6分) 1.哪个算式最接近80? 2.学校体育室里的个数比50个少一些。有多少个篮球? 3.90个小朋友去参观动物园,选坐哪两辆车比较合适? 四、操作题(每空1分,共6分) 1.第2行画苹果,要求苹果的个数比桃少2个。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的题型和解题思路

根据算式的不同特点,利用数的组成和分解、各种运算定律、性质或它们之间的特殊关系,使计算过程简单化,或直接得出结果,这种简便、迅速的运算叫做简算。 这就需要在进行简便计算之前,要求学生对所学的性质、定律、规律等有透彻的理解和正确的使用。也就是说,这些知识能使计算过程简化,同时使用凑整、拆项、转化、拆数等技巧以达到速算的目的。根据我的归纳,常见以下几类题型: (一)运用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进行计算。要求学生善于观察题目,同时要有凑整意识。如:5.7+3.1+0.9+1.3,等。 (二)运用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进行简算。 如:2.50.12584等,如果遇到除法同样适用,或将除法变为乘法来计算。如:8.3678.36.7等。(三)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遇到除以一个数,先化为乘以一个数的倒数,再分配。如:2.5(100+0.4),还应注意,有些题目是运用分配律的逆运算来简算:即提取公因数。如:0.9367+330.93。 (四)运用减法的性质进行简算。减法的性质用字母公式表示:A-B-C=A-(B+C),同时注意逆进行。 如:7691-(691+250)。 (五)运用除法的性质进行简算。除法的性质用字母公式表示如下:ABC=A(BC),同时注意逆进行, 如:736254。 (六)接近整百的数的运算。这种题型需要拆数、转化等技巧配合。 如;302+76=300+76+2,298-188=300-188-2,等。 (七)认真观察某项为0或1的运算。 如:7.93+2.07(4.5-4.5)等。 总的说来,简便运算的思路是:(1)运用运算的性质、定律等。(2)可能打乱常规的计算顺序。(3)拆数或转化时,数的大小不能改变。(4)正确处理好每一步的衔接。(5)速算也是计算,是将硬算化为巧算。(6)能提高计算的速度及能力,并能培养严谨细致、灵活巧妙的工作习惯。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论述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论述 摘要:计算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小学数学的计算是最为重要的部分。计算能力对学生不同阶段学习数学、物理等课程有着很大的帮助。因此要注重小学生数学计算的教学,此阶段掌握了计算的方式与规律,能够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然而当前有的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令人担忧。本文就对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策略;计算 引言:小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对学习的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数学需要有较高的计算能力,对于数学当中的解题、步骤、结果,都需要通过计算来认证,在以后数学阶段中涉及到的几何知识,对于周长、面积与体积等都需要通过计算来进行。因此计算能力对学生将来的学习有着重要意义。 1.加强口算教学,打实计算教学的基础 在小学教学中,计算方式有多种多样,其中包括口算、笔算、估算等,而口算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十分广泛[1]。因此,加强口算是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方式。小学计算的内容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基本型、熟练型以及拓广型。对于基本型的计算,要求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因为基本型口算是最为基础的内容,要求学生能够达到基本计算的脱口而出,这样才能为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口算的技巧不是在短期的时间内能够达到,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口算习惯,使学生的口算能力得到提升。可以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口算,教师在提升学生口算能力时,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比如,在20以内的加减法练习时,教师可以创设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在游乐园内,有位阿姨卖气球,总共有20个气球,现在卖出去了5个,那么还剩下几个气球没有卖出去呢?大多数学生对游乐场与气球感兴趣,就会投入到计算气球的口算当中,这时候学生能够很快算出答案,这就对学生的口算能力有所提升。 2.突出算理教学,确保计算教学的重点 算理也是计算当中的重要部分,也可以表示为计算规则的具体化。在计算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么算,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计算的意义。多数小学生的思维较为活跃,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更容易使学生理解算理。比如,在除法的计算教学中,可以使用“猴子分桃”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理解其中的含义。有4篮的桃子,每个篮子当中有10个桃子,另外有8只猴子,那么每只猴子能够分的几个桃子呢?教师可以对其进行竖式的形式教学,学生通过计算明白除法的算理,使学生能够进行合理的除法运算。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联系实际生活,使学生能够在实际中运用计算。 3.注重估算的训练,提升学生计算的能力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归纳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归纳 在小学的数学学习中,我们都要求学生在计算中要算得又正确又简捷,这就涉及到简便计算问题。要想算得又正确又简捷,除了加强基本功训练之外,掌握一些速算技巧,并能作一些系统归类总结,是很有必要的。 根据算式的不同特点,利用数的组成和分解、各种运算定律、性质或它们之间的特殊关系,使计算过程简单化,或直接得出结果,这种简便、迅速的运算叫做简算。 这就需要在进行简便计算之前,要求对所学的性质、定律、规律等有透彻的理解和正确的使用。也就是说,这些知识能使计算过程简化,同时使用凑整、拆项、转化、拆数等技巧以达到速算的目的。根据归纳,常见以下几类题型: (一)“凑整巧算”——运用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进行计算。要求学生善于观察题目,同时要有凑整意识。 【评注】凑整,特别是“凑十”、“凑百”、“凑千”等,是加减法速算的重要方法。 1、加法交换律 定义:两个数交换位置和不变,公式:A+B =B+A ,例如:6+18+4=6+4+18 2、加法结合律 定义: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公式:(A+B )+C=A+(B+C),例如:(6+18)+2=6+(18+2) 【例1】:+++=+++=7+4=11 练一练:(1) +58 +1 4 + (2)389 ++119 +178 【例2】:(1)+=(90+10)+(9+1)+(+)=111 (2)9+97+998+6=(9+1)+(97+3)+(998+2)=10+100+1000=1110 练一练: 【例3】“先借后还” 计算:+++1999 【分析】因为小数计算起来容易出错。刚好1999接近整千数2000,其余各加数 看做与它接近的容易计算的整数。再把多加的那部分减去。 解:+++1999 =2+20+200+ = = 【评注】所谓的凑整,就是两个或三个数结合相加,刚好凑成整十整百,譬如此题,“”刚好与“2”相差,因此我们就可以先把它读成“2”来进行计算。但是,一定要记住刚才“多加的”要“减掉”。“多减的”要“加上”! 练一练:(1)298+76 (2)298-188 (3)125+125+125+125+120+125+125+125 (二)运用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进行简算。 1、乘法交换律 定义: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公式:A ×B=B ×A 例如:125×12×8=125×8×12 2、乘法结合律 定义:先乘前两个因数,或者先乘后两个因数,积不变。 公式:A ×B ×C=A ×(B ×C),例如:30×25×4=30×(25×4) 【例】××=(×)×=1×= 练一练:25×32×125 (三)运用减法的性质进行简算,同时注意逆进行。

最新2020-2021苏教版2二年级下册《小学生数学报》学习能力检测试卷【全套】

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套试卷 (小学生数学报) 特别说明:本试卷为最新苏教版教材(新版)配套试卷。 全套试卷共8份。 试卷内容如下: 1.第一单元使用 2.第二单元使用 3.第三单元使用 4.第四单元使用 5.第五单元使用 6.第六单元使用 7.第七、八单元使用 8.期末使用

《小学生数学报》数学学习能力检测卷 (最新修订版) 苏教版二年级(下)第一单元使用 (本卷总分120分,共4页,建议完成时间60分钟)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一、填空题(第1题8分,第2题4分,第4题3分,第7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28分) 1.★★★★★★★★★★★ (1)()个★,每4个分一份,可以分成()份,还剩()个。 □÷□=□(份)……□(个) (2)()个★,平均分成2份,每份()个,还剩()个。 □÷□=□(个)……□(个) □÷□=□(朵)……□(朵)□÷□=□(束)……□(朵)3.有50本书,最少要拿掉()本,才能平均分给二年级7个班。至少再买()本,可以平均分给三年级6个班。 4.写出不同的算式:()÷5=4……()()÷5=4……() ()÷5=4……()。 5.(1)□÷5=6……△,△最大是(),这时□表示()。 (2)☆÷○=3……6,○最小是(),这时☆表示()。 6.29里面最多有()个7,49里面最多有()个9,34里面最多有()个5。 7.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5......4()÷()=6 (3)

8.29个气球平均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个气球,还剩()个。 二、计算题。(共30分) 1.瞧瞧我的口算本领吧。(12分) 54÷9=15÷3=35-7=27÷()=9 42÷6=8×4=24÷8=()+7=42 8+55=49÷7=6×7=()÷3=8 2.试试列竖式计算。(18分) 32÷8=45÷6=48+36= 91-75=60÷7=46÷8=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一本65页的故事书,红红每天看8页,至少要()天才能看完。 ①7②8③9 2.铅笔每支6角,5元钱最多可以买()支。 ①8②9③10 5个小朋友玩报数游戏,从军军开始报“1”,一直到兰兰报“5”;然后军军报“6”,一直到兰兰报“10”。17是()报的,29是()报的。 ①军军②红红③亮亮④丽丽⑤兰兰 4.除数和商都是6,余数比除数少1,被除数是()。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与研究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与研究 发表时间:2013-05-31T10:23:47.060Z 来源:《素质教育》2013年3月总第114期供稿作者:周肖霞[导读] 进行多样化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周肖霞江苏省江阴市峭岐实验小学214400 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讲清算理 1.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教材内容,精心设计习题让学生尝试算法的运用。在教低年级学生计算时,我往往会借助教具或学具,通过一些直观的操作来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2.练习的安排可采用不同的形式。如学生独立算、学生自己编题、每天一练等不同的形式,通过练习应用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具体对象要具体对待。如每次训练的题量要使计算能力强的同学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对学困生老师要个别辅导。 二、算法、算理同等重要,不可只顾其一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传统的教学只重算法不重算理,靠大量机械地练习学生也能掌握其计算方法,但学生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具体情况,更谈不上灵活应用。而新课程实施后,很多老师又过于注重算理,忽视算法的指导,使得学生的计算基础不够扎实,影响了计算能力的形成。因此,我们在强调算理的同时不能忽视计算方法的指导,要使学生在算理、算法、技能这三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和提高。在计算教学中,我们使用的教学模式为情境导入、呈现算法、观察比较、学生探索为主,明确算理,巩固算法。算理是比较抽象的,我就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行探索,让学生体验从直观到抽象的逐步演变过程,从而理解算理,并进行巩固练习,使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算法。 三、实现有效的算法多样化 教师创设情境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学习材料,学生的学习不能再是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而应当从他们的现实出发,主动地进行观察、猜测、实验、验证、交流、推理等有效的学习活动,得出相关数学结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有着不同的个体体验,所以必然会出现各种算法。 学生自主探索找到的算法是学生的创造,是他们的学习成果。这里面既包含了数学知识,还包含了宝贵的探究精神和学习态度。对于学生算法的尊重,是教师引导学生优化算法时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教师要精心设计优化算法的教学过程,让各种算法在碰撞、争论、比较中显现各自的特点。优化算法的主体应该是学生,最好的算法只有在个体实践中得到充分的体验,才会在实际生活中被自觉自愿地加以应用。 教学片断:《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 1.师出示“23”:请你用小棒卡片来表示,并说出它的组成。 2.师出示“23-7”,问:23-7等于几呢?我们请小棒卡片来帮忙摆一摆,算一算。 3.根据学生汇报,演示出三种不同的摆法。 4.师:这三种摆法是不同的,但它们有个相同的做法是什么? 5.生:打开一捆小棒。 6.师:为什么打开一捆小棒? 7.生:个位不够减。 8.师:像这样个位不够减,要打开一捆小棒再减。 在教学中,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认知要求,我们让学生通过摆小棒,寻找23-7的口算方法,会出现多种算法。教师应在学生探究出不同方法后适时引导出尽管方法不同,但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的做法,都要打开一捆当做十再减,使学生体验到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作十再减的计算方法,而在具体计算中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又理解了重要的算理。 四、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强化估算意识 估算意识是指当主体面临有待解决的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懂得什么情况宜于估计而不必作准确的计算,并以正确的算理为基础,通过迅速合理的观察和思考,从众多信息中寻求一批有用的或关键的数学信息,从而得到尽可能接近理想状态的结果。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在教学过程有意识地渗透估算思想,让学生用估算对数学规律进行猜想,用估算法检验解题思路,用估算法检验解题结果等,将估算思想贯穿教学始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估算的意识;另一方面,让学生尽可能地运用估算解决一些与生活密切相连的问题,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进行估算。 五、进行多样化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标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在计算教学中评价的形式应多样化,这样才能更全面地了解学生,促进学生更全面地发展。我们通常用的评价方式有专项测验、日常检查,包括口头提问、板演、作业、课堂练习、课堂观察等形式、数学日记等。课堂观察既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也不加重学生的负担,便于师生及时调整计算教学策略,是一种很好的考评形式。课堂观察包括:观察学生算法、算理掌握情况,观察学生是否认真、积极、自信,观察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创造性等。数学日记不仅可以评价学生的数学知识,而且可以用于评价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通过日记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对他所学的数学内容进行总结,可以像谈心一样地写出自己的情感、态度、困难或感兴趣之处。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写好数学日记,写清今天数学课的课题,所涉及的重要的计算法则和算理,自己理解得最好的地方,不明白或还需要进一步理解的地方,所学内容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等。

超全!小学数学简便计算技巧汇总

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同一级运算(只有乘除或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带符号搬家”。 a+b+c=a+c+b a+b-c=a-c+b a-b+c=a+c-b a-b-c=a-c-b 例如: a×b×c=a×c×b a÷b÷c=a÷c÷b a×b÷c=a÷c×b a÷b×c=a×c÷b) 例如:

(一)加括号法 1.在加减运算中添括号时,括号前是加号,括号里不变号,括号前是减号,括号里要变号。 2.在乘除运算中添括号时,括号前是乘号,括号里不变号,括号前是除号,括号里要变号。

(二)去括号法 1.在加减运算中去括号时,括号前是加号,去掉括号不变号,括号前是减号,去掉括号要变号(原来括号里的加,现在要变为减;原来是减,现在就要变为加。)。 2.在乘除运算中去括号时,括号前是乘号,去掉括号不变号,括号前是除号,去掉括号要变号(原来括号里的乘,现在就要变为除;原来是除,现在就要变为乘。)。

1.分配法 括号里是加或减运算,与另一个数相乘,注意分配 例:8×(12.5+125) =8×12.5+8×125 =100+1000 =1100 2.提取公因式 注意相同因数的提取。

例:9×8+9×2 =9×(8+2) =9×10 =90 3.注意构造,让算式满足乘法分配律的条件。 例:8×99 =8×(100-1) =8×100-8×1 =800-8 =792 看到名字,就知道这个方法的含义。用此方法时,需要注意观察,发现规律。还要注意还哦,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嘛。 例:9999+999+99+9 =(10000-1)+(1000-1)+(100-1)+(10-1) =(10000+1000+100+10)-4 =1111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