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雨水利用设计

合集下载

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设计

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设计

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设计摘要:合理的收集并利用雨水是一种缓解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有效措施,既经济又实用的,具有良好的节水效能和环境效益。

鉴于此,本文结合成功的工程实例,重点对该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四种技术方式进行了逐一阐述,可为类似的雨水收集利用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雨水收集;绿色理念;透水性;资源节约型;收集技术雨水是一种干净、经济、方便的绿色水源,住宅小区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对于节约用水、蓄洪排涝、修复城市水环境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解决城市用水紧张、推动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发挥有重要作用,具有良好的节水效能和环境效益。

在城市化带来的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的情况下,加强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无疑是当前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下面,文章结合某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工程实例,简要介绍了该工程的概况、自然地理气候,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该雨水收集利用系统设计的方法技术。

1 工程概况某住宅建筑项目,总建筑面积690172.72m2,建筑占地面积27545.37m2,绿地率31.13%。

该地区年降水量约1031mm,相对湿度为74%。

全年晴天较多,日照数年均2445.6小时,日照率56%。

参照所属政府相关规定,符合民用建筑占地面积与路面硬化面积之和在1500m2以上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节水“三同时”的要求同期配套建设雨水收集利用设施。

本项目符合必须配套建设雨水利用系统的规定。

2 雨水收集设计规模计算根据相关规定,该市日设计降雨厚度取25.5mm,并结合工程项目内所有汇水面积,雨水收集设施的设计规模如表1。

表1 雨水收集设计规模计算3 工艺流程图1 雨水收集利用技术工艺流程4 雨水利用技术方式根据相关的规范规定以及该市节水办要求,项目区雨水可就地入渗的必须考虑就地入渗,无法实现就地入渗的,需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对雨水进行收集储存利用。

本项目区雨水采用入渗方和调蓄式进行处置,雨水收集利用主要有以下4种方式。

居住小区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居住小区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居住社区给水排水设计规范CECS57∶94主编单位:南京建筑工程学院批准部门: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批准日期:1994 年6 月1 日目录1 总则2 术语、符号2.1 术语2.2 符号3 给水3.1 水量、水质和水压3.2 水源3.3 给水系统3.4 给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3.5 设计流量和管道水力计算3.6 给水管道材料及附件3.7 水泵房、水池和水塔4 排水4.1 排水体制4.2 排水量4.3 排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4.4 排水管道水力计算4.5 排水管材、检查井、雨水口4.6 排水泵房4.7 污水解决附录A 地下管线(构筑物)间最小净距附录B 本规范用词说明附加说明前言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执行,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居住社区建筑在全国大量兴起。

为了规范居住社区给水排水设计, 我协会建筑给水排水委员会组织南京建筑工程学院主编, 同济大学, 江苏省建筑设计院、杭州市建筑设计院, 南京市政工程设计院等单位参与, 共同制订《居住社区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规范组通过三年的工作, 广泛征求有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 最后由建筑给水排水委员会审查定稿。

现批准《居住社区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编号为CECS57∶94, 并推荐给各工程建设设计, 施工单位使用。

在使用过程中, 请将意见及有关资料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给水排水委员会(上海广东路17 号, 邮编202302)。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1994 年6 月1 日1 总则1.0.1 为使居住社区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符合国家经济、技术政策法令, 做到安全合用、经济合理, 特制订本规范。

1.0.2 本规范合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居住社区的室外给水排水工程设计。

1.0.3 居住社区给水排水工程设计, 应以城乡给水排水总体规划和居住区, 居住社区的建筑、道路具体规划为重要依据, 综合考虑社区地形、各专业管道布置和建筑物管道的接点等诸因素, 做到设计合理、施工方便。

1.0.4 在地震、湿陷性黄土、膨胀土以及其它地质特殊地区设计居住社区给水排水工程时, 尚应按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执行。

住宅小区建筑雨水利用

住宅小区建筑雨水利用

住宅小区建筑雨水利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凸显。

在住宅小区的建设和运营中,充分利用雨水资源不仅能够缓解水资源紧张的局面,还能为小区的环境和生态带来诸多益处。

雨水利用对于住宅小区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能够减少对市政供水的依赖,降低用水成本。

在一些水资源匮乏的地区,市政供水可能面临较大压力,而小区内收集和利用雨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这种压力。

其次,雨水利用有助于减少雨水的地表径流。

在雨季,大量雨水迅速汇集形成径流,可能导致城市内涝。

通过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可以减缓雨水的流速,减轻排水系统的负担,降低内涝的风险。

再者,利用雨水可以补充小区内的景观用水、绿化灌溉用水等,营造更加优美的居住环境。

那么,在住宅小区中如何实现雨水的有效利用呢?首先是雨水的收集。

常见的收集方式包括屋顶雨水收集和地面雨水收集。

屋顶雨水相对较为干净,收集起来也比较方便。

可以通过在屋顶设置雨水收集管道,将雨水引导至储存设施中。

地面雨水收集则可以通过设置透水铺装、雨水花园等设施,让雨水自然渗透到地下,或者通过雨水口将其收集起来。

收集到的雨水需要进行储存。

储存设施可以是地下蓄水池、水箱等。

地下蓄水池具有不占用地表面积、储存量大等优点,但建设成本相对较高。

水箱则较为灵活,可以根据小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位置和大小。

在储存雨水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止雨水受到污染,例如要做好储存设施的密封和防护工作。

雨水的处理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根据雨水的用途不同,处理的程度也有所差异。

如果只是用于绿化灌溉、道路冲洗等,经过简单的过滤和沉淀处理即可。

但如果要用于生活用水,如冲厕等,则需要更加严格的处理工艺,如消毒、净化等。

处理后的雨水可以有多种用途。

在住宅小区中,最常见的用途是用于绿化灌溉。

相比使用自来水灌溉,雨水不仅成本低,而且富含营养物质,对植物的生长更为有利。

还可以用于景观水体的补充,营造小区内的优美水景。

此外,雨水也可以用于小区内的道路冲洗、消防用水等。

住宅小区雨水利用工程设计方案

住宅小区雨水利用工程设计方案

住宅小区雨水利用工程设计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面积不断扩大,住宅小区也在不断地增多,住宅小区的建设与管理,不仅关系到人们的居住需求,还关系到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

一种自然资源就是雨水,而住宅小区雨水的利用,不仅可以减轻城市给排水系统的压力,还可以有效地节约自来水等资源。

因此,我将就住宅小区雨水利用工程设计方案进行探讨,为实现雨水的有效利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住宅小区雨水资源的调查与分析在对住宅小区雨水利用工程进行设计之前,首先需要进行住宅小区雨水资源的调查与分析。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雨水的降雨频率、强度和季节特征。

根据住宅小区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历史降雨记录,分析雨水的降雨频率、强度和季节特征,建立住宅小区雨水利用的计算模型。

2. 住宅小区的建筑面积、人口密度以及可能产生的雨水量。

通过对住宅小区的建筑面积、人口密度以及可能产生的雨水量等因素进行分析,确定住宅小区的雨水利用工程的规模和设计方案。

3. 住宅小区的排水系统。

通过分析住宅小区的排水系统,找出可能造成城市给排水系统压力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住宅小区雨水利用工程设计方案1. 雨水收集系统设计。

住宅小区雨水利用的基础是雨水的收集。

因此,在设计方案中,首先需要考虑的是雨水的收集系统。

一般而言,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收集:(1)在住宅小区的屋顶上,安装雨水收集器进行收集;(2)建立住宅小区的地下雨水收集系统;(3)在住宅小区内部建立人工湖等雨水收集设施。

2. 雨水处理系统设计。

在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后,还需要进行雨水处理。

雨水处理系统可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雨水过滤。

将雨水通过过滤系统,除去其中的悬浮物质和废弃物;(2)雨水净化。

将雨水通过净化系统,除去其中的化学物质和有害物质;(3)雨水储存。

将处理过的雨水进行储存,等待后续的利用。

3. 雨水利用系统设计。

处理过的雨水可以再利用于浇灌植物、冲厕所、洗车、景观绿化等方面。

住宅小区雨水的收集及利用探讨——以北京大兴区经适房小区为例

住宅小区雨水的收集及利用探讨——以北京大兴区经适房小区为例
表 l不同频率 降雨条件下不同绿地的径流系数
项目
i t s e f e c t , a n d p u t f o r wa r d t h e b a s i c a p p r o a c h o f t h e s u n k e n g r -
e e n s p a c e nd a p e r me a b l e g r o u n d a n d na a l y z e s t h e s c a l e o f d r -
v e s t i n g p o o l
集 利 用 为恢 复 自然 雨 水 渗 透 通 道 , 雨 水 入 渗 地 下 , 超 渗 产 流通 过 弧 形 边 沟 ,进 入 不 透水 性 铺 装 地 面 收
绿地 与地 面等 商 F汇 / F F汇/ F 绿
= O 绿= I
绿化用地 4 2 7 4 . 4 8 m 。总 建 筑 规 模 为 1 2 9 6 7 0 . 8 ,
利用的技术方 案及其效果,提 出了 F 凹式绿地和透 水地面
的 基 本 做法 , 分 析 了 雨 水 池 的 规 模
其 中地 上 建 筑 面 积 1 0 6 7 1 9 . 8 m 2 ,容 积 率 2 . 8 , 建筑
结语综上所述透过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通病的现象我们认真地分析了不同施工方法的施工全过程找出了质量通病的成因并采取一系统有针对性的质量管理措施和施工技术手段来减少或消除施工质量通病的产生提高市政排水管道工程的整体质量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为城市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住 宅 小区雨水 的收集及利 用探 讨 以北京大兴区经适房小区为例
a i n po ol s
种 是 透 水 性 铺 装 :另 一 种 为 不 透水 铺 装 。 透 水 性

住宅小区雨污分流工程方案

住宅小区雨污分流工程方案

住宅小区雨污分流工程方案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人口的增多,城市雨污水管网系统所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传统的雨污水管网系统将雨水和污水混合排放,不仅容易导致排水管网堵塞,影响交通和居民生活,还会给环境带来一定的污染。

而通过雨污分流,将雨水和污水分开处理,可有效减轻管网系统的负荷,提高排水效率,减少水环境污染,改善城市居民生态环境。

因此,建设住宅小区雨污分流工程,对于改善城市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雨污分流工程的意义1. 提高城市排水效率:通过雨污分流,可以将雨水和污水分开处理,减少管网系统的负荷,提高排水效率,减轻城市雨水排放压力。

2. 减少环境污染:传统的雨污水混排往往会导致污染物通过雨水排放到水体中,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损害。

而通过雨污分流,可有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水体生态环境。

3.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减少水体污染,对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雨污分流工程方案设计1. 工程范围:选择住宅小区作为雨污分流工程的实施范围,针对该小区的雨水排放情况和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改造。

2. 预期效果:通过雨污分流工程,将雨水和污水分开处理,达到提高排水效率,减少水体污染,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的目的。

3. 工程内容:主要包括管网改造、雨水收集利用、雨水渗透处理等内容。

四、管网改造1. 分流设计:将住宅小区内的雨水管网和污水管网进行分流设计,通过设置分流井、拦污沟等设施,实现雨污水的分流排放。

2. 排水系统升级:针对住宅小区的排水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提高排水管网的承载能力和排水效率。

3. 检查井设置:在管网中设置检查井,方便日常巡查和维修,保证管网系统的正常运行。

五、雨水收集利用1. 雨水收集设施:在小区内设置雨水收集池,将雨水进行收集,并进行二次利用,例如冲厕、灌溉等,减少自来水的使用。

2. 雨水利用系统:建设雨水利用系统,对收集到的雨水进行净化处理,达到可再利用的标准,用于冲洗、灌溉等场所。

住宅小区的水资源回收与利用方案

住宅小区的水资源回收与利用方案

住宅小区的水资源回收与利用方案一、引言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的进程,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而水资源的供应却面临着日益紧张的局面。

为了有效地利用和保护水资源,住宅小区应该积极采取水资源回收与利用方案。

二、水资源回收与利用的必要性1. 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紧迫问题,通过回收利用废水可以减少对自来水的依赖,从而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2. 保护环境与生态系统:废水排放会对周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污染,而回收利用废水可以有效地减少对环境的负荷,保护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3. 节约资源与降低能耗:通过回收利用废水,可以节约大量的淡水资源,并减少水处理过程中的能耗,从而实现可持续的水资源利用。

三、水资源回收与利用的方案1. 雨水收集与利用:在住宅小区中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对雨水进行收集、储存和利用。

收集到的雨水可以用于浇灌花园、清洗道路、冲厕等非饮用水用途。

2. 黑水处理与再利用:住宅小区可以采用分离式黑水处理系统,将厕所排放的黑水进行分离处理。

经过合适的处理,黑水可以转化为灌溉水或者工业用水,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3. 灰水回收与利用:住宅小区可以建立灰水处理系统,将厨房和洗浴排放的灰水进行处理。

经过处理的灰水可以用于冲厕、浇灌花园等非饮用水用途。

4. 中水回收与利用:住宅小区可以设置中水处理设施,对洗手间、洗衣房排放的中水进行处理。

经过处理的中水可以用于灌溉、工业用水等用途,减少对自来水的需求。

四、水资源回收与利用方案的实施1. 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住宅小区应该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明确水资源回收与利用的责任和流程,并加强对居民的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对水资源回收与利用的意识和参与度。

2. 技术设备的建设与维护:住宅小区需要建设相应的水资源回收与利用设施,如雨水收集系统、黑水处理系统、灰水处理系统等,并定期进行设备的检修与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3. 监测与评估:住宅小区应该建立水资源回收与利用的监测与评估机制,对回收利用的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改进和调整。

生态住宅小区雨水利用与水景观系统案例分析

生态住宅小区雨水利用与水景观系统案例分析

生态住宅小区雨水利用与水景观系统案例分析Ξ车 武1,李俊奇1,章北平2,任拥政2(1.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城建系,北京 100044;2.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武汉 430074) 摘要:以某住宅小区为例,进行雨水利用和水景观系统的方案设计,根据水量平衡计算,充分利用小区汇集的雨水作为绿化和景观用水;并充分考虑雨水径流的污染和小区水体的水质,合理地设计雨水的截污、净化和景观湖的水循环与水质保障措施。

强调系统和生态学的观点。

关键词:生态;住宅小区;雨水利用;水景观系统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1264(2002)05-0034-03Analysis on the System of R ain w ater U tilization and W aterscape in an E cological R esidential AreaCHE Wu1,LI Jun2qi1,ZH ANG Bei2ping2,RE N Y ong2zheng2(1.Department of Urban C onstruction and Engineering,Beijing Institute of Civil Engineering&Architecture,Beijing100044,China;2.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 echnology,Huazhong Scienceand T echnology University,Wuhan430074,China)Abstract:This article gives a brief analysis on the primary design of rainwater utilization and waterscape system in an ecological residential area.On the basis of water quantity balance,runoff from the area is fully utilized for spray2 ing and waterscape.The pollution of runoff and water quality of the waterscape are adequately put into considera2 tion.P ollutant control,water recycle and purification measures are properly designed.Em phasis is put on systemati2 cal and ecological view points.K ey w ords:ecology; residential area; rainwater utilization; waterscape system 武汉某住宅小区一期工程用地约8.3hm2,绿化面积3.35hm2,景观水面0.5hm2,平均水深1m,可储蓄水量5000m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宅小区雨水利用设计分析
摘要:雨水利用可以节约用水、蓄洪滞洪、修复城市水环境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部分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推动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结合某住宅小区雨水利用工程具体情况,仅就地收集较清洁的屋面雨水,以满足小区绿化、浇洒道路用水,处理效果好,占地面积小,维护方便。

关键词:住宅小区雨水利用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某住宅小区,总占地面积为100925m2;地上总建筑面积为282200m2。

1雨水利用方案
2.1雨水利用方式
小区雨水利用系统应采用雨水入渗、收集回用和调蓄排放系统之一或其组合。

一般有以下5种组合方案:①入渗;②收集回用;③调蓄排放;④入渗+收集回用;⑤入渗+调蓄排放。

经综合技术经济比选,考虑到土壤渗透性、年降雨量特征、用地条件、运行管理和实际工程案例等因素,采用收集回用作为该小区的雨水利用方式。

2.2雨水收集回用方案的选择
雨水利用方案的选择应根据可收集雨水情况和需回用雨水情况进
行水量水质分析后确定。

2.2.1可收集雨水情况
一般住宅小区内的雨水收集主要有道路、绿地、屋面3种汇流介质。

在这3种汇流介质中,地面径流雨水水量较大,但水质较差;绿地径流雨水因经过渗透而水质较好,但可收集雨量有限;屋面雨水水质较好、径流量大且便于收集利用。

该住宅小区总建筑屋面面积约为25800m2,由于小区管网已基本建成,雨水利用主要用于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为减少开挖,保护原有管网,一期示范工程仅选用2栋建筑屋面收集雨水(f=887m2),经管道汇入整流井。

2.2.2需回用雨水情况
回用雨水主要可用于景观用水、绿化用水、循环冷却系统补水、汽车冲洗用水、路面冲洗用水、冲厕用水以及消防用水。

考虑到可收集雨水量、回用用途、投资和水质需求,拟主要用于绿化和道路路面冲洗。

2.3雨水收集回用方案的确定
根据可收集雨水与需回用雨水的情况分析,确定采用屋面雨水,经收集净化处理回用于杂用水如小区绿化、道路浇洒冲洗等,绿地考虑自然入渗,超出绿地调蓄和渗透能力的雨水排入市政排水管,道路的雨水直接排入市政排水管。

3水量平衡分析
3.1日雨水径流总量
根据《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雨水径流计算4.2.1-1公式:w=10ψchyf(w:雨水径流总量;ψc:雨量径流系数取0.9;hy:设计降雨厚度,以日为单位计算查降雨量等值线图,查出某地区约为100mm;f:汇水面积),算得径流总量w=79.83m3/d。

3.2需回用水量
绿化及道路占地面积29300m2,一般绿化和浇洒用水按1.5l/(m2·d)。

夏季每日需水量按全额考虑为43.95m3/d;春秋季每日需水量按全额的2/3考虑为29.30m3/d;冬季每日需水量按全额的1/3考虑为14.65m3/d;则全年需水量为10700m3/a。

3.3平衡分析
回用系统的最高日设计用水量为43.95m3/d,集水面雨水设计径流总量为79.83m3/d。

43.95/79.83=55%,满足规范不小于40%的要求。

4工艺流程
根据所选择的雨水利用方案,工艺流程包括收集及预处理单元、储存单元、净化处理单元和回用单元4部分。

屋面雨水先经收集管收集后进入整流井,整流井内设置格栅以阻挡与雨水同时进入落水管的树叶、树枝等粗大杂物并将初期雨水进行弃流。

同时,整流井还可用于雨水回用系统蓄满时的溢流以充分利用雨水资源。

经过整
流井的雨水自流进入雨水调蓄池用于调节雨量的不均衡性。

调蓄池内的雨水经一级提升泵提升后进入雨水处理系统,通过过滤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杂质达到出水水质要求后至清水池。

最后采用变频供水系统加压配送,用于绿化和冲洗用水。

定期运行反冲洗水泵,对雨水处理单元进行反冲洗,反冲洗水就近排入污水井。

5各单元工艺设计
5.1雨水收集系统
5.1.1雨水设计流量
根据规范中雨水设计流量计算4.5.1-2公式,取重现期p=2a,降雨历时t=5min,取1.5的安全系数,计算雨水设计流量q=0.02135m3/s×1.5=0.032m3/s。

5.1.2雨水收集管
根据雨水流量选用管径,采用hdpe双壁波纹管,管径为dn300,长155m,坡度i为0.004。

5.1.3格栅
在整流井进水处设置格栅拦截雨水中的漂浮物,采用不锈钢提篮格栅,规格400mm×400mm×300mm,栅条间隙5mm,栅渣外运处理。

5.1.4整流井
雨水经收集管网收集后首先进入整流井,整流井内可以截留、沉淀雨水中的大颗粒杂质、防止后续提升泵堵塞,为全地下式钢混结
构,设计尺寸为2m×1.8m×1.9m。

5.2雨水积蓄系统
来水水量是随时间变化的,为保证后续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降低运行负荷,需要对雨水的水量进行调节,因此在雨水处理装置系统前设置调蓄池。

调蓄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水量,其设计有效储水容积不低于集水面日雨水径流总量扣除设计初期径流弃流量。

5.2.1雨水积蓄系统有效储水容积
5.2.1.1日雨水径流总量
根据3.1节知日雨水径流总量w=79.83m3。

5.2.1.2设计初期径流弃流量
由于初期雨水径流水质受多种因素影响,弃流量的大小很难控制。

参考规范中的计算公式wi=10δf(wi:设计初期径流弃流量;δ:初期径流厚度,考虑2mm初期径流;f:汇水面积),算得弃流总量wi=1.77m3。

5.2.1.3有效储水容积
ws=w-wi(ws:雨水积蓄系统有效储水容积;w:集水面日雨水径流总量;wi:设计初期径流弃流量),算得有效储水容积ws=78.06m3。

5.2.2调蓄池
采用全地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平面尺寸为6m×6m,池深3.6m,有效调节水深3.0m,有效储水容积=108m3。

内设提升
水泵吸水管、溢流管和通气管。

5.3雨水处理系统
雨水处理系统设计规模为8m3/h,设计工作时间为5.5h/d,采用精细过滤工艺进行处理。

一级提升泵将调蓄池内雨水提升至雨水处理装置,经精滤处理,达到绿化浇灌水质后进入清水池,反冲洗水泵从清水池吸水定期对雨水处理装置进行反冲洗,反冲洗水就近排入小区内污水井。

雨水处理装置及配套的设备放置于建筑单体地下室内,占地面积约20m2,设一级提升泵2台,1用1备,单台q=8m3/h,h=6m,n=0.55kw;反冲洗泵2台,1用1备,q=30m3/h,h=8m,n=1.1kw;pac投加系统1套,其中加药泵1台,q=0.5l/h,h=7m,n=0.04kw,储罐1只,有效容积v=50l,工作压力1.0mpa;精细过滤采用 1400一体化的精细过滤器,滤速为5.2m3/(h·m2),反冲洗强度为19.5m3/(h·m2)。

5.4雨水回用系统
5.4.1清水池
按规范要求,清水池容积取雨水回用系统最高日设计用水量35%,其中,最高日设计用水量q=43.95m3/d,v=43.95×0.35=15.38(m3),考虑无雨或少雨季节时,能蓄存较多的处理后雨水供给回用,将清水池容积适当放大,取20m3。

采用钢制成品水池,设计尺寸为4m×2.5m×2m,放置于建筑单体地下室内,占地面
积约13.5m2。

5.4.2雨水回用设施
雨水回用设施主要包括二级提升泵、变频供水系统及回用管线等。

绿化、浇洒道路用水的增压方式采用变频恒压供水系统,使用水过程不受处理系统工作时间限制,管理更加方便,节电效果显著。

设二级提升泵2台,1用1备,单台q=8m3/h,h=25m,n=0.75kw;气压罐1套,v=800l,回用管采用pp-r管,dn32~50管共564m;绿地及道路冲洗采用埋地式快速连接阀给水栓,尽可能靠近人行道或绿化内小路敷设以便于操作,共设dn32给水栓12套。

6结语
本工程立足于住宅小区的具体情况,采用只收集较清洁的屋面雨水的工艺流程,就地收集利用,以满足小区绿化、浇洒道路用水,因地制宜,投资少、见效快,符合高效低耗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