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奶牛饲养标准
奶牛的饲养方法范文

奶牛的饲养方法范文奶牛饲养方法是指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和养护措施,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生产效益。
下面将详细介绍奶牛饲养方法。
1.饲养环境奶牛饲养的环境应保持干净、通风、无湿度过高和过低的状态,确保奶牛身体的健康和舒适。
饲养场所要有足够的面积供奶牛活动,地面平坦、无尖锐物体,以避免奶牛受到伤害。
饲养舍应具备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冬季要注意保暖,夏季要注意降温,确保奶牛的生活环境舒适。
2.饲料供给健康的饲料供给是保证奶牛养殖质量和产奶量的基础。
奶牛饲养的主要饲料有粗饲料和浓饲料。
粗饲料主要包括青贮饲料、饲草和秸秆等,能提供奶牛所需的纤维和粗蛋白质。
浓饲料主要包括玉米、豆饼、麦麸等,能提供奶牛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
在供给饲料时要注意定量供给,根据奶牛的体重和产奶量来确定饲喂量,并确保饲料的新鲜度和质量。
3.饮水管理水是奶牛生活和产奶的基本需要,也是奶牛身体健康的保障。
因此,保证奶牛充足的饮水量对奶牛饲养非常重要。
应提供清洁、新鲜的饮用水,定期更换水源,并保持饮水设施的清洁。
饲养者还需要关注奶牛饮水量的变化,以及是否存在饮水困难的情况。
4.疾病防治奶牛疾病的防治是保证奶牛健康的关键。
在饲养过程中,要定期检查奶牛的身体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避免传染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应根据季节和地区的需求,进行常规疫苗接种和消毒工作,以提高奶牛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5.定期检查饲养者应定期检查奶牛的体温、心率、呼吸等生理指标,了解奶牛的身体状况和健康状况。
同时,还要注意观察奶牛的食欲、排便和产奶情况,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并采取相应的调整和疗养措施。
6.合理配种和繁殖管理合理配种是提高奶牛后代生产性能的关键。
饲养者应根据奶牛的产奶情况、遗传基因和性状要求等因素,选择适宜的种公牛进行配种。
在配种过程中,要注意对奶牛进行细致的观察和评估,确保配种的顺利进行和成功发情。
此外,还要关注奶牛的怀孕情况和胎次,合理安排繁殖间隔,以提高奶牛的繁殖效益。
奶牛养殖技术要点

奶牛养殖技术要点奶牛养殖技术要点如下:1、把握好奶牛初配年龄奶牛第一次初配年龄不仅影响首胎产奶量,而且影响终生产奶量。
不少奶牛户在犊牛出生不到18月龄,体重仅有250千克左右时就配种,常常导致难产。
因此,养牛户不能急于求成,当牛体重达到360-400千克时方可进行初配。
2、加强饲养环境的综合治理奶牛虽然抗病力较强,但是所产鲜奶的质量受环境影响较大,如果不讲究卫生,往往导致奶质不达标、产奶量下降。
因此,奶牛养殖户必须对奶牛圈舍经常打扫,粪便每天清理1-2次,并做到饲料、饮水卫生,不要喂霉变的饲料。
3、科学挤奶奶牛挤奶时必须按照泌乳规律,循序渐进,逐步增加挤奶量,产犊后7天内不要一次性将鲜奶挤净,防止奶牛体内营养过度消耗。
奶牛每天的挤奶次数以3-4次为宜,挤奶人员应遵循挤奶规程,保持用具和个人卫生,每次挤奶前后用碘药液对乳头药浴1次,防止乳房炎的发生。
4、合理配比干奶期饲料奶牛经过产犊泌乳,体内营养损失多,加上怀孕、胚胎发育对营养的需要,均需在干奶期恢复补充营养。
因此,除刚干奶后几天和临产前几天适当减少精料喂量外,干奶期一般可以按日产10-15千克牛奶的标准,供应8-10千克优质干草、15-20千克青绿饲料和3-4千克配合精料。
5、必须保证奶牛运动充分有的养奶牛户为图方便,进行拴系饲养,易导致奶牛难产、胎衣不下等。
所以应采用圈栏喂养的方式,让奶牛自由活动,定时饲喂,以促进奶牛的新陈代谢,增加食欲,保持正常繁殖,提高抗病能力。
6、必须勤刷拭牛体奶牛皮肤对外界尘土敏感,所以应每天用刷子刷拭1-2次,保持牛体卫生清洁。
养殖奶牛的过程是比较复杂的,也有很多困难,但还是必须做好上面的六大要点,不然养出优质的奶牛还是比较难的。
奶牛怎么养奶牛的表现特征

奶牛怎么养奶牛的表现特征奶牛怎么养奶牛的表现特征奶牛是乳用品种的黄牛,经过高度选育繁殖的优良品种,我国的奶牛主要以黑白花奶牛为主,而奶牛应该如何去饲养呢?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奶牛的饲养方法内容,希望大家喜欢!奶牛的饲养方法1、一般情况下,奶牛患病如果不是很严重,不要使用抗生素。
如果非用抗生素不可,最好采用注射方式,不要口服,如果奶牛病得不重,最好等到停产后再进行治疗,以免影响产奶量。
2、牛是多胃动物,口服给药时,抗生素会把奶牛瘤胃的部分有益微生物杀死,从而造成奶牛瘤胃中微生物群落失衡。
小犊牛在瘤胃微生物群落还未建立起来之前,为了防治疾病促进生长,可以适量饲喂一些抗生素,到7~8个月大时就不要使用抗生素。
3、给奶牛注射抗生素的次数也要尽量少。
因为奶牛性情胆小,非常敏感,注射时的刺激会对奶牛产奶量产生影响。
养牛技术接种疫苗也会影响奶牛产奶量,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所以,要尽量采用联苗。
4、精饲料中食盐的比例应控制在0.7~0.8%。
为补充精饲料中食盐的不足,可在奶牛运动场中设置食槽,在食槽中放入食盐或舔盐砖,供奶牛自由舔食。
5、奶牛初配年龄应为18~20个月、体重在380公斤左右,两项指标要综合考虑,既要达到性成熟,又要达到体成熟。
盛夏奶牛防暑措施调节饲养环境温度。
盛夏季节,气温高、光照强、天气热。
奶牛汗腺不发达,比较怕热。
牛舍内温度超过30度时,就会阻碍奶牛体表热量散发,新陈代谢发生障碍。
因此,盛夏季节要常打开通风孔或门窗,促进空气流通,降低牛舍温度。
有条件的可在牛舍安装电风扇。
天气炎热时每天下午挤奶后,用清水向牛体喷雾阵温,增加牛的食欲。
运动场上应搭设凉棚,以防奶牛遭到日晒雨淋,发现奶牛呼吸困难时,可煮绿豆汤冷却后饮服,并用“风油精”擦抹奶牛额角,两侧太阳穴利鼻端,提神解暑。
调整日粮合理喂饲,为了使奶牛保持较高的泌乳量,以增强牛的适口性,适当调整日粮组成,减少粗纤维比重,精饲料种类除多样化外,要提高蛋白质水平,并多喂些优质育草、菜类、瓜类等青绿饲料,实行夜间放牧,夜间喂饲等,也都是防暑的好办法。
arc奶牛饲养标准

ARC奶牛饲养标准奶牛,像其他反刍动物一样,对营养有两个基本需求:一是动物个体或机体的营养需要,另一个是反刍动物体内微生物的营养需求。
反刍动物与寄生于体内的微生物是共生关系,反刍动物为微生物提供食物来源和适宜的生存环境,微生物又为反刍动物提供营养来源。
就我们所知的奶牛对营养的需求,应该包括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以及该种营养物质和其他营养物质的反应来共同作用表1 泌乳奶牛日粮总NDF,粗饲料NDF,ADF和非纤维碳水化合物(NFC)的推荐量日粮干物质中NDF 日粮干物质中NDF粗料中NDF 全部NDF ADF NFC219 25 17 4418 27 18 4217 29 19 4016 31 20 3815 33 21 361. 假设饲料长度适中,粉碎的干玉米是淀粉的来源;2. NFC=100-(NDF+CP+Fat+EE),所有分析都以干物质为标准;3. 所有的分析值均以干物质为基础。
蛋白质:泌乳和干奶牛表4干奶牛和泌乳牛对MP 的营养需求指南维持体重(kg) MP营养需求(g/天)400 390450 404500 410550 418600 423650 427妊娠:妊娠220日龄后开始添加胚胎的维持需要泌乳真乳蛋白质% 240g+2g/天>220g/kg 奶产量2.8 423.0 453.2 483.4 513.6 54奶牛日粮中对RDP和RUP需求由下面公式算出:RDP,%DM=((0.15294*TDNp,g/天)/DMI)*100RUP,%DM=(((MP需求量-来自细菌微生物和内源蛋白源的MP)/RUP消化率)/DMI)*100CP, %DM=RDP%+RUP%泌乳和干奶牛的大型牛对饲料中CP和RUP的预测列于表5中表5 680千克干奶牛或泌乳奶牛日粮中蛋白质需求指南DM采食量,kg/d CP,%DM RUP,%DM早期泌乳(泌乳天数<30天)产奶量,千克/天20 12.4 16.6 5.330 14.5 18.8 7.740 16.7 20.3 9.3泌乳中期(泌乳天数>90天)产奶量,千克/天25 20.3 13.9 4.035 23.6 15.1 4.745 26.9 15.9 5.855 30.2 16.6 6.811 2.5干奶牛(妊娠240日龄)矿物质:泌乳奶牛和干奶牛NRC-2001中,因子分析法用来确定对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需求(维持、泌乳、妊娠、生长)。
奶牛养殖技术要点

奶牛养殖技术要点奶牛养殖是现代农业中一项重要的业务,对于农民和养殖户来说,掌握奶牛养殖技术要点是提高产量和效益的关键。
下面将介绍几个奶牛养殖技术要点。
1. 合理的饲养管理饲养管理是奶牛养殖的基础,包括饲料的配制、饲喂时间和方法、饮水管理等。
合理的饲养管理可以提高奶牛的饲料利用率,增加产奶量。
饲料的配制要根据奶牛的营养需求和生长发育阶段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以满足奶牛的营养需要。
饲喂时间和方法要有规律,确保奶牛每天都能按时进食,养成良好的饲喂习惯。
饮水管理要保证奶牛能够随时饮水,保持良好的水分平衡。
2. 良好的舒适环境奶牛对舒适环境的需求较高,良好的舒适环境可以提高奶牛的产奶效益。
首先是舒适的住房条件,奶牛舍要保持干净、通风、温度适宜,并且要有良好的隔离设施,防止传染病的传播。
其次是合理的光照条件,奶牛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以促进其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和钙的吸收。
此外,还要保持舒适的饮水和饲料供应,确保奶牛能够随时获得足够的水和饲料。
3. 疾病防控疾病是奶牛养殖中常见的问题,对奶牛的生产和健康造成很大影响。
因此,做好疾病的防控工作至关重要。
首先要做好疫苗接种工作,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法给奶牛接种疫苗,提高其免疫力。
其次要保持奶牛舍的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和清理,防止病原菌的滋生和传播。
另外,要定期对奶牛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减少疾病的发生。
4. 合理的配种和繁殖管理奶牛的配种和繁殖管理直接影响到后代的质量和产奶能力。
合理的配种是提高奶牛品种和产奶能力的关键,要根据奶牛的遗传背景和优势选择适合的配种公牛。
繁殖管理要做好发情的观察和记录,确保奶牛在最佳的发情期进行配种,提高受胎率和繁殖效益。
此外,还要做好产后护理工作,给予奶牛良好的饲养和护理,帮助其尽快恢复身体,提高下一胎的产奶能力。
5. 注重饲料质量和营养平衡饲料是奶牛产奶的重要来源,注重饲料质量和营养平衡可以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品质。
饲料要选择优质的青贮料和浓缩饲料,保证奶牛的营养需求。
奶牛的饲养管理手册

奶牛的饲养管理手册一.犊牛饲养管理0-2月为犊牛期,此时犊牛特点是组织器官发育不充分,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低;适应性较弱;皮薄、保护力差;神经系统反映功能不完备,极易因不良刺激而发病。
消化器官发育不健全;前胃容积小,犊牛生后1-2周不反刍,第三周开始反刍,逐渐提高对植物性饲料的采食利用能力。
生长迅速,初期代谢旺盛,消化力强,生长发育速度快。
牛发育共同的规律是:年龄越小,生长越快,饲料报酬越高。
1.初乳的重要性犊牛在出生1小时内必须吃上初乳, 初乳富含在体内自然合成的天然抗体。
它除了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外,还富含免疫球蛋白(主要为IgG抗体)、生长因子等活性功能组分,能攻击侵入人体的致病原,抑制病菌繁殖。
第一次饲喂时间超过8小时,常常由于空肠吸收上皮封闭而导致免疫球蛋白吸收不良。
出生后12小时内应获得4升高质量初乳,第一次饲喂初乳2升,间隔12小时再饲喂2升,但患有乳房炎的初乳不能饲喂犊牛。
犊牛在吃奶后的1小时给少量的温开水,切忌犊牛喂急奶,因为犊牛的瘤胃还没有发育,牛奶是通过食管沟进入的真胃,急奶容易在食管沟还没有完全闭合的状态下进入瘤胃,造成腹泻。
其次是犊牛餐具具要彻底清洗、消毒。
2.鼓励饲喂犊牛开食料早喂开食料的好处是瘤胃发育快,犊牛增重快,断奶应激小,为早转群打基础,同时可以节省大量的投资费用。
犊牛开食料的饲喂及挥发性脂肪酸的产生是促使瘤胃及瘤胃内乳头状突起发育的主要机制---而不是粗料或牛奶。
出生时瘤胃是无菌的-没有细菌,到1日龄,瘤胃内有很多细菌主要是需氧菌,随着进食干饲料,瘤胃典型菌群得以建立,同时促进了瘤胃的收缩,要知道牛奶是不会引起瘤胃收缩的,瘤胃生长取决于碳水化合物的发酵。
3.犊牛的断奶时间把握犊牛连续3天的精料的采食到2斤时就可以断奶,到第5周时应减少液体饲料的饲喂量,改为每天一次。
4.干草喂量的建议当犊牛已能吃到0.7-0.9公斤开食料时应自由采食干草。
奶牛养殖技术课件

-
7
3、当更换饲料种类时,要采用逐渐过渡的办法。由 饲喂干草改为青饲料时,如果突然变更饲料,会 影响消化而发生拉稀便,特别是改喂大量苜蓿等 豆科青草,容易引起瘤胃臌胀或胃肠疾病的发生。 为此,可采取逐步过渡办法,用10天以上的时间, 逐渐变换饲料,才比较安全。
4、奶牛的饲料一定要保持清洁新鲜,对于霉烂、冰 冻饲料、不经处理务必不要喂牛,饲料中夹杂的 铁钉、铁丝、玻璃碎块、石块等一定要清除干净, 免得吃进胃内而引发疾病。
16
生产环节上,尽可能避免更换饲养场地与重新
组群,防止位序改变造成争斗。控制生产操作中的 噪声,杜绝人为地大喊大叫,粗暴驱赶和鞭打牛只, 尽可能地不要突然改变生产操作程序和临时更换挤 奶人员。生产中必须要采取一些技术措施时,比如 去角、防疫接种、喂药、转群等操作性工作,这些 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均会对奶牛产生应激,要提前做 好各项准备工作,尽可能地小心仔细的进行。另外, 事先要有计划地采用药物预防,力求将应激降到最 低限度。为了降低对成年母牛的产奶影响,所有有 应激反应的影响产奶性能的基础工作,如修蹄、免 疫、寄生虫病的预防等,尽可能放在干奶期进行。
-
11
认真做好环境卫消生毒工消作毒工 作
牛舍周围环境(包括运动场)每周用2 %火碱液消毒或撒生石灰1次;场周围 及场内污水池、排粪坑和下水道出口, 每月用漂白粉消毒1次。在大门和牛舍 人口设消毒池,使用2%火碱溶液。
-
12
牛舍应保持干燥与空气新鲜
牛舍在牛只下槽后应彻底清扫干净,定期用高压 水 枪冲洗,并进行喷雾消毒或熏蒸消毒。尽量做到舍 内 不存粪尿,加强灭除蚊蝇的措施。冬季还要注意通 风 换气,如需冲洗地面,要尽量少用水,以防舍内湿 度 过高。定期对饲喂用具、料槽和饲料车等进行消毒, 可用0.1%新洁尔灭或0.2%~0.5%过氧乙酸消毒; 日 常用具(如兽医用具、助产用具、配种用具、挤奶 设备 和奶罐车等)在使用前后应进行彻底消毒和清洗。 另外, 还必须定期进行带牛环境消毒,有利于减少环 境中的 病原微生物,以减少传染病和蹄病等的发生。 可用于 带牛环境消毒的消毒药有:0.1%新洁尔灭、 0.3%过 氧乙酸和0.1%次氯酸钠。带牛环境消毒应避 免消毒剂 污染到牛奶中。
奶牛饲养管理

奶牛饲养管理奶牛是人类的重要家畜之一,其产出的牛奶不仅可以直接食用,还可以制作成各种乳制品。
因此,奶牛饲养管理对于保障人类的食品安全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奶牛饲养管理的相关知识。
一、饲料管理奶牛的饲料主要包括粗饲料和浓饲料两种。
粗饲料包括青贮料、干草、饲料玉米等,浓饲料包括豆粕、玉米饼、麦麸等。
在饲料管理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搭配饲料。
不同阶段的奶牛需要不同的饲料,应根据奶牛的生长发育和生产阶段来合理搭配饲料。
2.定时定量喂养。
奶牛需要定时定量的喂养,一般每天喂养2-3次,每次喂养的饲料量应该控制在奶牛体重的2%-3%之间。
3.保证饮水。
奶牛每天需要喝水20-30升,应保证饮水的清洁和充足。
二、环境管理奶牛的生产效益和健康状况与其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因此环境管理也是奶牛饲养管理的重要方面。
在环境管理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通风透气。
奶牛舒适的温度范围为5℃-25℃,应保持牛舍内的通风透气,避免过度拥挤。
2.保持清洁卫生。
奶牛舍内应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清理牛粪和尿液,避免疾病传播。
3.保持安静。
奶牛对噪音和惊吓非常敏感,应保持牛舍内的安静,避免对奶牛造成不必要的压力。
三、疾病管理奶牛容易患上各种疾病,如乳房炎、消化系统疾病等。
因此,疾病管理也是奶牛饲养管理的重要方面。
在疾病管理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定期检查。
应定期对奶牛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疾病并进行治疗。
2.预防接种。
应按照规定对奶牛进行预防接种,预防疾病的发生。
3.合理用药。
在治疗疾病时,应根据病情合理用药,避免滥用抗生素等药物。
四、生产管理奶牛的生产效益是饲养管理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生产管理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配种。
应根据奶牛的品种和生产性能,选择合适的公牛进行配种,提高后代的生产性能。
2.科学控制泌乳期。
应根据奶牛的生产性能和身体状况,科学控制泌乳期,避免过度泌乳对奶牛身体造成伤害。
3.定期检测乳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RC奶牛饲养标准奶牛,像其他反刍动物一样,对营养有两个基本需求:一是动物个体或机体的营养需要,另一个是反刍动物体内微生物的营养需求。
反刍动物与寄生于体内的微生物是共生关系,反刍动物为微生物提供食物来源和适宜的生存环境,微生物又为反刍动物提供营养来源。
就我们所知的奶牛对营养的需求,应该包括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以及该种营养物质和其他营养物质的反应来共同作用表1 泌乳奶牛日粮总NDF,粗饲料NDF,ADF和非纤维碳水化合物(NFC)的推荐量日粮干物质中NDF 日粮干物质中NDF粗料中NDF 全部NDF ADF NFC219 25 17 4418 27 18 4217 29 19 4016 31 20 3815 33 21 361. 假设饲料长度适中,粉碎的干玉米是淀粉的来源;2. NFC=100-(NDF+CP+Fat+EE),所有分析都以干物质为标准;3. 所有的分析值均以干物质为基础。
蛋白质:泌乳和干奶牛表4干奶牛和泌乳牛对MP 的营养需求指南维持体重(kg) MP营养需求(g/天)400 390450 404500 410550 418600 423650 427妊娠:妊娠220日龄后开始添加胚胎的维持需要泌乳真乳蛋白质% 240g+2g/天>220g/kg 奶产量2.8 423.0 453.2 483.4 513.6 54奶牛日粮中对RDP和RUP需求由下面公式算出:RDP,%DM=((0.15294*TDNp,g/天)/DMI)*100RUP,%DM=(((MP需求量-来自细菌微生物和内源蛋白源的MP)/RUP消化率)/DMI)*100CP, %DM=RDP%+RUP%泌乳和干奶牛的大型牛对饲料中CP和RUP的预测列于表5中表5 680千克干奶牛或泌乳奶牛日粮中蛋白质需求指南DM采食量,kg/d CP,%DM RUP,%DM早期泌乳(泌乳天数<30天)产奶量,千克/天20 12.4 16.6 5.330 14.5 18.8 7.740 16.7 20.3 9.3泌乳中期(泌乳天数>90天)产奶量,千克/天25 20.3 13.9 4.035 23.6 15.1 4.745 26.9 15.9 5.855 30.2 16.6 6.811 2.5干奶牛(妊娠240日龄)矿物质:泌乳奶牛和干奶牛NRC-2001中,因子分析法用来确定对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需求(维持、泌乳、妊娠、生长)。
动物对矿物质的需求总量指能被吸收的矿物质的质量。
在NRC-2001中,奶牛对所有需要之和是真需要量,即涉及吸收的矿物质需要量。
这个方法可以使饲料中的矿物质达到比用单种元素平均利用率计算达到的更准确的平衡,矿物质的添加,应该有利于动物营养需求,并且能够减少奶牛场矿物质元素的过渡积聚。
表格6提供了泌乳奶牛中矿物质推荐使用量,真正满足营养需求的奶牛饲料中矿物质浓度取决于日料中使用的饲料种类。
表4 泌乳奶牛对矿物元素的需要矿物质吸收矿物质需求量g/天总的日粮推荐量%DM(绝对需要量,与采食量有关)Ca 76 0.65P 68 0.38Mg 9 0.25K 255 1.10Na 53 0.20Cl 66 0.27S 53 0.20mg/天日粮ppm钴Co 3 0.1铜Cu 11 10.0碘I 10 0.6铁Fe 45 17.0锰Mn 3 15.1硒Se 8 0.3锌Zn 209 52.81 每天吸收需要量:650千克奶牛,采食26.5千克的DMI每天产45千克牛奶, 乳脂率为3.5%2 日粮营养需求中,矿物质吸收率如下:钴 100% ,铜 4%,碘 85%,铁 10%,锰 0.75%,硒 100%,锌 15%维生素:泌乳奶牛泌乳奶牛对脂溶性维生素需求如下(IU/d)如下:VA=110*体重(千克), VD=30*体重 , VE=0.08*体重生长后母牛:90~590千克青年母牛的营养需求在NRC-2001版本中进行了更新和完善。
青年母牛对能量和蛋白质的需求是以机体组织增加的蛋白质和能量的含量为基础,以及利用净能体系和MP预测相应需求。
对于青年母牛的生长和重量没有直接的品种间的调整。
模型中的营养需求由青年母牛当前体重与选定品种的成熟体重相比较后计算得到。
这个模型的突出特点是对动物生长速度的确定有两种选择方法。
使用者既可以设定期望的日增重,又可以通过模型预测需要的日增重,最终取得对目标重量数据的建立。
生长后备牛的目标重量是:第一次交配:55%成熟体重;第一次产犊:占成熟体重82%;第二次产犊:占成熟体重的92%第三次产犊:达到成熟体重。
模型的另一个特征是根据青年母牛所饲养的环境去调整其营养需要。
当环境温度偏离温度适中区和当动物的头发皮毛条件影响动物机体热量散失时,需要对动物的维持需要进行调整。
寒冷、潮湿和风力以及体表是否清洁等都在这个模型的考虑中,显然这时的营养需要比处在温度适中区和干燥环境下在达到相同的日增重时,需要额外增加的能量和其他养分。
三种不同体重的荷斯坦青年母牛营养需求列于表7中。
如表7所示,反映处在冷应激和潮湿的被毛对生长牛体重为272kg的青年牛日增重的影响。
表7中列出的青年母牛的目标体重:第一次交配体重 372千克,第一次分娩体重 554千克,成熟体重 676.8千克,所有的母牛都在24月龄分娩。
表7中列出了青年母牛生长中的两个观察到的常见问题。
首先,青年母牛在冷湿环境下不能取得体重增加,因为这种环境下额外添加的维持营养需要超过了青年母牛可以从饲料中吸收的营养。
因此,在冬季和春季青年母牛体重不会增加,而且经常降低。
其次,怀孕青年母牛对其他营养的需求比对DMI的需求低,因此怀孕母牛对能量要求较少,饲喂时比较容易肥胖。
甚至饲喂少量的青贮玉米,如表7所示,就可使之获得的能量超过达到目标体重所需能量。
表7 3岁生长荷斯坦奶牛的营养需要6月龄12月龄12月龄20月龄体重,千克202.5 292.5 292.5 476.7DMI, kg/d 5.26 6.99 7.81 12.12ME, Mcal/d 10.8 17.0 25.2 22.4MP, g/d 418 567 590 690目标增重,g/d 640 949 949 685ME允许增重0.83 0.84 0.93 1.05kg/dMP允许增重0.70 0.88 0.89 1.57kg/d日粮原料(kg DM/d)3.67 3.814.27 9.76窖藏半干草饲料玉米青贮 1.50 3.13 3.50 2.41大豆粕 CP44% 0.11 - - -磷酸氢钙,18%P 4.5g 9.0g 9.0g 4.5g日粮成分:MP,% 8.2 7.8 7.8 7.8RDP,% 4.9 12.6 12.6 15.7RUP,% 3.9 3.4 3.4 3.6CP,% 18.8 16.0 16.0 19.3ME, Mcal/kg 1.04 1.04 1.04 1.01Ca, % 1.05 0.89 0.89 1.15提供吸收的,g 18 22 25 44需要吸收的,g 12 16 16 15P, % 0.35 0.33 0.33 0.34提供吸收的,g 12 23 26 27需要吸收的,g 9 13 13 15荷斯坦奶牛温度为-6.67C,风速为15mph,体表潮湿不清洁。
奶牛犊:出生到90千克NRC-2001中所列出的奶牛犊营养需要是从流食非反刍饲喂方式到通过反刍和饲料获得营养过程的营养需要。
犊牛的营养需要需要根据其消化道的发育变化情况划分为相应的三个阶段:(1)哺乳阶段:所有的营养需求由牛奶或代乳品满足,一般为出生后的前3周。
(2)哺乳与开始采食过渡阶段:通过两种方式共同满足动物的营养需要,大约在3~6周;(3)反刍阶段:牛犊采食固体饲料和通过瘤胃微生物发酵来满足营养需要。
能量和蛋白质需求:犊牛能量需求可用净能或ME体系进行描述,ME体系更好,犊牛利用牛奶或代乳品获得维持以及增重所需的能量,比从固体饲料中更有效。
有两个公式用于计算奶牛能量需求,从犊牛至饲喂牛奶或代乳品。
在ME模型中,牛奶或代乳品的代谢能转化为维持净能效率系数为86%,转化为增重净能效率系数69%;如果犊牛仅饲喂开始料,则开始料饲料转化ME为维持净能效率是75%,增重净能系数是57%,对于奶牛犊来说,饲喂牛奶/代乳品和幼畜料,在ME模型中,由代谢能转化为维持和增重的效率系数与消化的DM成比例。
在NRC-2001第十章中有关于计算犊牛能量需要的详细阐述。
蛋白质需要可由蛋白质或表观可消化蛋白质(ADP)来描述,其中ADP更常用。
CP和ADP的转化效率系数随饲料的不同而不同。
犊牛仅饲喂牛奶或代乳品,没有微生物蛋白质产生,饲料蛋白质消化率很高ADP=CP*0.93 ;过渡阶段ADP=CP*0.8645 ;若犊牛仅饲喂开始料,则ADP=CP*0.75。
当犊牛饲喂一些或全部的幼畜料时,由CP转化为ADP应考虑到微生物蛋白质和小肠中消化吸收的蛋白质。
关于以上3种情况下犊牛对能量和蛋白质需求列于表8中。
表8 仅饲喂液相饲料、液相与固相结合和仅固体饲料的犊牛对ME和ADP的营养需要犊牛重(千克)每日增重(千克)DM采食量(千克)ME(Mcal/天)ADP(千克/天)仅饲喂牛奶或代乳品24.75 0.405 0.184 2.0 0.112539.6 0.405 0.245 2.6 0.117049.5 0.405 0.286 3.0 0.1170饲喂牛奶/代乳品和幼畜开始料39.6 0.585 0.368 3.4 0.12649.5 0.585 0.429 3.9 0.1359.4 0.585 0.470 4.3 0.135仅饲喂幼畜开始料59.4 0.675 0.776 5.3 0.238579.2 0.675 0.899 6.2 0.25299.0 0.675 1.083 7.0 0.261环境对犊牛营养需要的影响:表8所列的营养需要是犊牛在温度适中区情况下,既不散热也不吸热,体温恒定的标准。
犊牛的温度适中区随年龄和DMI采食量的不同而异处;。
3周龄以下温度适中区为15.0~25.0C;而3周龄以上的犊牛在热贮存机制被调用前能够承受的温度可以低至—9.5C。
在ME模型中,随温度增加维持需要增加的关系列于表9中。
表9 犊牛随温度降低,维持需要的ME需求的增加0~3w 犊牛>3w 犊牛温度C ME增加幅度,% ME增加幅度,%10 27 05 40 130 54 27-5 68 40-10 86 54-15 94 68-20 108 81-25 121 94-30 134 107很多犊牛冬天在室外饲养,在气温降至一定温度后,犊牛体重不能再增长,甚至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