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时期英国文学

合集下载

英国文学浪漫主义时期

英国文学浪漫主义时期
Disparity was growing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Ideologically
The principle of Ration was giving way to an individualized, free, liberal, imaginative attitude towards life;
Exoticism: Along with Nationalism, the Romantics even developed the love of the exotic. Hence, in many of the literary as well as artistic works of that period, the far off and mysterious locations were depicted. Though this was completely opposite from the ideal of Nationalism, they never clashed with each other. The reason for this is that just like the exotic locations, the people did not know about the folklore of their places before, and so they seemed to be as vague as the far away places. Exoticism is also one of the most prominent characteristics of Romanticism in art, along with sentimentality and spirituality.

英国文学:浪漫主义时期(romanticsm)

英国文学:浪漫主义时期(romanticsm)

英国文学:浪漫主义时期(romanticsm)18世纪末和19世纪出浪漫主义文学在全欧盛行。

浪漫主义作家反映了那一时期处在资产阶级革命和社会革命时期的社会情绪、意识形态及人生观。

他们注重人的本能和感情,以此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浪漫主义文学与古典主义的灵感的想像,思想与情感,尤其主张以诗歌来抒发个人的情感,表达对理想的追求。

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和罗伯特.彭斯开创了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到了19世纪上半叶,英国的浪漫主义诗歌达到顶峰。

由于诗人的社会立场和作品的思想内涵不尽相同,19世纪前期英国浪漫主义可分为消极和积极两个派别。

以威廉.华兹华斯、柯尔律治、骚塞等“湖畔诗人”为代表的消极浪漫主义诗人愤世嫉俗,忧郁失望,作品以诗吟湖光山色和田园风光为主。

以拜伦、雪莱、济慈等为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则充满破除封建束缚的革命激情和向往新生活的崇高理想。

作品强调自由平等和个性解放,充满瑰丽的想像和奔放的激情。

威廉.布莱克的《天真之歌》展现了一个充满博爱、仁慈、怜悯和快乐的世界。

诗人用孩子般的眼光看世界,用空想欢乐主义来理解社会。

鲜明有力的诗句中处处渗透出诗人对生活与自然的孩子般率真而欣悦的感受以及对宇宙和谐的领悟。

在《经验之歌》创作与刻印期间,诗人的思想受到法国革命的巨大冲击,对革命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诗人清楚地理解了英国人民的苦难,不再天真,对社会有了深刻的经验。

布莱克的其他作品与以上诗集风格有所不同。

形式上,他放弃了惯用的格律而采用无韵的自由体诗,内容上,他以歌颂人性解放与精神自由、歌颂革命、反对传统的理性主义以及英国封建专制以及追求崇高而神圣的理想为主。

《耶路撒冷》一诗长四千多行,主要讲了人的堕落与重生。

布莱克诗中的人道主义与民主主义精神赋予了诗歌极大的生命力;艺术上打破了18世纪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

他强调本能、感情、想像力,以清新奔放的无韵体诗抒发理想。

布莱克给诗坛带来的一股清新奇特的诗风对后浪漫主义的发展有着功不可没的贡献,是浪漫主义诗歌的先驱。

英国文学发展概述(3)

英国文学发展概述(3)

英国文学发展概述(3)五、浪漫主义时期文学(1798-1832)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诗风大变。

苏格兰农民诗人罗伯特·彭斯(Robert Burns, 1759-1796)给英国诗坛带来一股新鲜的气息。

他的抒情诗自然生动,感情真挚,讽刺诗尖锐锋利,妙趣横生。

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 1757-1827)是版画家兼诗人,想象奇特,极富个性。

他的短诗意象鲜明,语言清新,后期的长诗内容比较晦涩。

他在诗歌中建立起自己一套独特的神话体系,具有神秘主义色彩。

布莱克的革命性、独创性和复杂性使他成为浪漫主义诗歌的先驱。

1798年,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 1770-1850)与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 1772-1834)合作出版了一本小诗集《抒情歌谣集》(Lyrical Ballads ),其中大部分诗歌出自华兹华斯之手,用简朴的语言描写简朴的生活。

《抒情歌谣集》的问世标志着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真正崛起。

华兹华斯在1802年诗集再版时写的序中对诗歌作出了著名定义:“好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溢”。

浪漫主义是对新古典主义的反拨:诗歌内容不再是对现实的反映或道德说教,而是诗人内心涌出的真实感情;诗歌语言不是模仿经典作家去追求高雅精致,而是要贴近普通人的日常用语。

浪漫主义诗人崇尚自然,主张返朴归真。

浪漫主义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每个诗人各有其特征。

同样是“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将大自然视为灵感的源泉,自然美景能给人力量和愉悦,具有疗效作用,使人的心灵净化和升华,柯勒律治则赋予自然神奇色彩,擅长描绘瑰丽的超自然幻景。

乔治·戈登·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 1788-1824)和波西·比希·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 1792-1822)属于革命诗人,但拜伦自我表现意识强烈,而雪莱深受柏拉图哲学影响,憧憬美丽的理想和理念。

第七章浪漫主义时期的英国文学

第七章浪漫主义时期的英国文学
儿童乃是成人的父亲/我可以指望:我一世光阴/ 儿童乃是成人的父亲/我可以指望:我一世光阴/自始至终 贯穿着天然的孝敬
2 关于“自然” 关于“自然”
大自然是人类精神的导师。它用崇高的信念给人 类麻木的心灵和萎靡的生命注入了新鲜的空气和 活力。在自然的指引下,人类内在的灵智的被激 发,各种思想情感元素趋于净化。
“拜伦式英雄”是指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 拜伦式英雄” 伦作品中的一类人物形象。他们高傲倔强,既不 满现实,要求奋起反抗,具有叛逆的性格;但同 时又显得忧郁、 孤独、悲观,脱离群众,我行我 素,始终找不到正确的出路。例如,抒情长诗 《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中贵公子哈洛尔德, 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 《东方叙事诗》之一《海盗》中的主人 公康拉德, 东方叙事诗》之一《海盗》 哲理剧《曼弗雷德》 哲理剧《曼弗雷德》中的主人公曼弗雷德,等等。 拜伦通过他们的斗争表现出对社会不妥协的反抗 精神,同时反映出自己的忧郁、孤独和彷徨的苦 闷。由于这些形象具有作者本人的思想性格特征, 因此被称作“拜伦式英雄” 因此被称作“拜伦式英雄”
第一节概述
一,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形成背景
1,英国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 2,英国感伤主义
二,发展概况
第一阶段(18世纪90年代—19世纪第一个十年):“湖 18世纪90年代— ):“ 畔派” 畔派” 第二阶段(19世纪一二十年代):拜伦、雪莱、济慈
第二节华兹华斯
一,生平创作 英国诗人。1770年 英国诗人。1770年4月7日生于北部昆布兰郡科克茅斯的一 个律师之家,1850年 个律师之家,1850年4月23日卒于里多蒙特。8岁丧母。5 23日卒于里多蒙特。8岁丧母。5 年后,父亲又离开了他。亲友送他 到家乡附近的寄宿学 校读书。1787年进剑桥大学,曾在1790年、1791年两次 校读书。1787年进剑桥大学,曾在1790年、1791年两次 访问法国。其间与法国姑娘阿内特· 访问法国。其间与法国姑娘阿内特·瓦隆恋爱,生有一女。 1795年从一 1795年从一 位朋友那里接受了一笔遗赠年金,他的生活 有了保障,也有了实现回归大自然夙愿的可能,便同妹妹 多萝西移居乡间。1797年同诗人柯尔律治相识,翌年两人 多萝西移居乡间。1797年同诗人柯尔律治相识,翌年两人 共 同出版《抒情歌谣集》。1798~1799年间与柯尔律治 同出版《抒情歌谣集》 1798~1799年间与柯尔律治 一同到德国游历,在那里创作了《采干果》 一同到德国游历,在那里创作了《采干果》、《露西》和 露西》 组诗《露西》,并开始创作自传体长诗《 组诗《露西》,并开始创作自传体长诗《序 曲》。1802 年与玛丽· 年与玛丽·哈钦森结婚。此时开始关注人类精神在与大自

英美文学史之英国文学 浪漫主义

英美文学史之英国文学  浪漫主义

英美文学史5浪漫主义俩个时期的代表人物:第一代:布莱克、彭斯、华兹华斯第二代:拜伦、雪莱、济慈The Romantic Period(1798-1832)浪漫主义----Romantic writing emphasizes emotionsand feelings instead of reason and logic . 浪漫主义强调的是情感和感觉而不是理性和逻辑。

The time begins with the publication of Wordsworth’s Lyrical Ballads(1798),ending with Walter Scott’s death(1832)浪漫主义开始的标志是华兹华斯的《抒情诗集》(他和S.T Coleridge联合发表的)发表,结束于斯科特的去世。

一.俩大派别:Lake poets湖畔派诗人(又称:Escapist poets逃避诗人Negativepoets消极诗人): Wordsworth华兹华斯、Southey骚赛、Coleridge柯勒律治Satanic poets魔鬼派(又称:Active poets积极诗人) :Lord Byron拜伦、Shelley雪莱、Keats济慈二.William Wordsworth威廉.华兹华斯-----poet-laureate桂冠诗人Lake poets湖畔派诗人(又称:Escapist poets逃避诗人Negative poets消极诗人):Wordsworth华兹华斯、Southey骚赛、Coleridge柯勒律治作品: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我孤独的漫游,像云朵一样(选自The Daffodils《黄水仙》)She Dwelt Among theUntrodden Ways她居住在人迹罕至的地方(mourning悲伤的、Dwelt居住)补充了解:1.其他作品Lines Composed a Few Miles Above Tintern Abbey丁登寺、The Prelude序曲(自传性诗歌Autobiographical poetry)、The Excursion、the Lucy poems《露西诗》2.Symbols are objects used to represent abstract ideas or concepts.符号是用来代表抽象事物的概念His style:simplicity and purity of the language,love of nature,fighting against the conventional forms of the 18th century poetry.简单而纯洁的语言,反传统形式的18世纪诗歌。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品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品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摘要:1.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概述2.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3.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4.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和启示正文:一、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概述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是19 世纪初期至中期英国文学的主导地位,它源于对启蒙运动的反思和对工业革命的回应。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强调情感、自然、历史和神秘主义,以区别于前一时期的启蒙时代的理性主义和社会的机械化。

二、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1.对自然和情感的强调: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强调自然,认为自然是人性的源泉和归宿。

同时,作品也强调情感,认为情感是人类最基本的体验,是连接人与自然的桥梁。

2.对历史和传统的重视:浪漫主义文学作品重视历史和传统,常常以历史事件或传统故事为背景,以此来表达作者对社会和文化的思考。

3.对个性和自由的追求: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强调个性和自由,认为个体应该追求自我实现和自由发展,而不是受到社会的束缚和限制。

三、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1.华兹华斯:他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作品包括《抒情歌谣集》和《长诗》等。

他的作品强调自然和情感,认为自然是人性的源泉和归宿。

2.司各特:他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另一位代表人物,作品包括《威弗利》和《罗布·罗伊》等。

他的作品以历史小说著称,强调历史和传统。

3.济慈:他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新星,作品包括《希腊古瓮颂》和《夜莺颂》等。

他的作品热衷于古代风格和希腊神话,同时又具有浪漫主义的特点。

四、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和启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强调的自然、情感、历史和个性等观念,成为现代文学和文化的重要基石。

英国浪漫主义时期文学的消极影响

英国浪漫主义时期文学的消极影响

英国浪漫主义时期文学的消极影响
英国浪漫主义时期文学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对现实生活的逃避:浪漫主义的作品往往追求理想化的情感和情节,描绘出一个与现实生活脱离的美好世界,这种逃避现实的倾向容易使人们对现实生活的问题忽视和回避,导致人们对现实的冷漠和不关心。

2. 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批判常常以激进的方式表达,通过对社会结构和制度等方面的质疑和抨击,可能会对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产生消极影响,甚至引发一些人的反抗和激进行为。

3. 对现实生活的虚空和失落感:浪漫主义文学常常强调人的内心情感和个人感受,让人们更加关注个人内心的体验和情感表达。

这种过度强调个人情感的倾向,容易导致人们在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时感到无力和失落。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浪漫主义文学存在一些消极影响,但同时也有其积极的一面,比如对自然、人性和艺术的追求,以及对个体自由和人权的重视等。

因此,对于文学的评价需要综合考虑其积极和消极方面。

《浪漫主义时期英国文学作品中的浪漫情怀》

《浪漫主义时期英国文学作品中的浪漫情怀》

浪漫主义时期英国文学作品中的浪漫情怀引言浪漫主义时期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英国文学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充满了浓郁的浪漫情怀,表达了对个人感情、自然界和人类精神的强烈追求与赞美。

本文将探讨一些经典的英国文学作品,揭示其所蕴含的浪漫情怀。

文学作品:《诗人赞歌》(Ode to a Nightingale)《诗人赞歌》是约翰·济慈所写的一首著名诗篇。

通过对夜莺和诗人内心世界的描绘,表达了对逝去岁月、艺术创作和永恒之美的向往。

这首诗深深打动着读者的心灵,展示了作者对于自然与灵魂相互交融、超越现实束缚的渴望。

文学作品:《呼啸山庄》(Wuthering Heights)《呼啸山庄》是艾米莉·勃朗特(Emily Brontë)所写的一部经典小说。

这个故事讲述了希斯克里夫和凯瑟琳之间复杂的爱情纠葛。

小说中的浪漫情怀体现在对于自由、激情与追求心中真爱的追逐上。

作品中描绘了精神与物质、社会与个体之间的冲突,深入剖析人性的本质。

文学作品:《诺丁山庄》(The Nutting Girl)《诺丁山庄》是约翰·克利尔(John Clare)所写的一首抒情诗歌作品。

诗人通过对大自然和乡村景色的赞美,表达了对简单而纯净生活方式以及无拘无束感受的追求。

诗歌中流露出作者思考人类存在意义、回归本真自然状态的内心渴望。

文学作品:《简·爱》(Jane Eyre)《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ë)所写的一部经典小说。

这是一个关于强大女性形象简·爱的成长故事,她反抗命运限制,寻求真正的幸福与自我实现。

小说表达了女性追求独立、渴望得到平等待遇的浪漫情怀,并探讨了个人自由与宽容、爱与婚姻之间的关系。

结论浪漫主义时期英国文学作品中的浪漫情怀在对自然、爱情、艺术和人性等方面都有所体现。

这些作品强调个体情感和意识的重要性,追求内心自由和真实的表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浪漫主义时期(1798年-1832年)
托马斯·格雷(Thomas Gray):
“感伤主义”(Sentimentalism)诗人。

“墓园派诗人”(graveyard school)。

代表作《墓园挽诗》(An Elegy Written in a Country Churchyard)。

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
诗人,代表作《天真之歌》(Songs of Innocence),《经验之歌》(Songs of Experience)。

罗伯特·彭斯(Robert Burns):
苏格兰杰出的农民诗人。

作品:《一朵红红的玫瑰》(A Red, Red Rose),《昔日的好时光》(Auld Lang Syne)。

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
“湖畔派”诗人(Lake poets),“桂冠诗人”(Poet Laureate)。

代表作《独自云游》(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孤寂的割麦女》(The Solitary Reaper),《丁登寺杂咏》(Lines Composed a Few Miles about Tintern Abbey),《序曲》(The Prelude)。

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
“湖畔派”诗人(Lake poets)。

代表作《古舟子咏》(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忽必烈汗》(Kubla Khan),《克里斯塔贝尔》(Christabel)。

罗伯特·骚塞(Robert Southey):
最年轻的“湖畔派”诗人(Lake poets),“桂冠诗人”(Poet Laureate)。

代表作短诗《布莱尼姆之战》(The Battle of Blenheim),《我与死者做伴的日子已经结束》(My Days among the Dead are Past),《撒拉巴》(Thalaba the Destroyer),长诗《克哈马的诅咒》(The Curse of Kehama)。

乔治·戈登·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
伟大的诗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杰出代表。

代表作《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Child Har old’s Pilgrimage),长诗《唐·璜》(Don Juan)。

波希·比希·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
著名诗人,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杰出代表。

代表作《阿多妮》(Adonais),《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 Unbound),《致云雀》(To a Skylark),《诗辨》(A Defence of Poetry)。

约翰·济慈(John Keats):
诗人,代表作《圣·阿格尼斯节前夕》(The Eve of St. Agnes),颂歌(ode)《秋颂》(To Autumn)、《夜莺颂》(Ode to a Nightingale)和《希腊古瓮颂》(Ode on a Grecian Urn)《赛吉颂》(Ode to Psyche) 《忧郁讼》(Ode on Melancholy) 《怠惰讼》(Ode on Indolence)。

查尔斯·兰姆(Charles Lamb):
著名的散文家、文学批评家。

代表作《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Tales from Shakespeare)及《伊利亚随笔》(Essays of Elia)。

托马斯·德·昆西(Thomas De Quincey):
散文家、批评家。

代表作《一个吸食鸦片的英国人的自白》(The Confession of an English Opium-Eater),《谋杀被视为一门艺术》(On Murder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Fine Arts),《论<麦克白>中的敲门声》(On the Knocking at the Gate in Macbeth)。

沃尔特·司各特(Walter Scott):
杰出的小说家,诗人,被誉为“历史小说之父”(Father of Historical Novels)。

代表作《威弗利》(Waverley)、《罗伯·罗伊》(Rob Roy)、《艾凡赫》(Ivanhoe)。

简·奥斯丁(Jane Austen):
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

代表作《理智与情感》(Sense and Sensibility),《傲慢与偏见》(Pride and Prejudice),《爱玛》(Emma),《诺觉桑寺》(Northanger Abbey),《曼斯菲尔德庄园》(Mansfield Park)。

贺拉斯·沃尔普洱(Horace Walpole):
小说家,代表作《奥特兰托城堡》(The Castle of Otranto)。

哥特(the gothic)小说的代表作品。

其它该类型作品:Clara Reeve (The Champion of Virtue), Ann Radcliff (Mysteries of Vdolpho), Gregory Lewis (The Monk)
玛丽·雪莱(Mary Shelley):
小说家,代表作《弗兰肯斯坦》(Frankenstein)。

哥特(the gothic)小说的代表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