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英国浪漫主义文学

合集下载

浅谈英国浪漫主义文学

浅谈英国浪漫主义文学

《浅谈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刘金龙,浪漫主义起源于中世纪法语中的Romance(意思是“传奇”或“小说”)一词,“罗曼蒂克”一词也由此音译而来。

浪漫主义宗旨与“理”相对立,主要特征注重个人感情的表达,形式较少拘束且自由奔放。

作为创作方法和风格,浪漫主义在表现形式上,强调主观与主体性,侧重表现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象提到创作的首位,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超越现实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理想中的形象。

而以浪漫主义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浪漫主义文学也因此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文学历史的长河中是一颗璀璨的明珠。

浪漫主义思潮发展得最完备,最规范,最有成就的当推英国。

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与其他国家相比,有其无可比拟的光彩和风韵,以独特性、多样性和活力性为特征的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对于世界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和进步真可谓是功不可没。

近代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和学者都热衷于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研究和探索,对其发展和起源以及特点做了相当完善的了解。

一.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和起源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开始于18 世纪中后期,是由18 世纪末和19 世纪初欧洲的社会政治状况决定的。

同时18 世纪英国的伤感主义文学、哥特式小说以及德国狂飙突进文学,都推崇主观情感,为浪漫主义文学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而康德哲学的“唯心主义哲学”,费希德的“唯我论”赞扬了人的主观作用,也为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观色彩和个人主义奠定了哲学基础。

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在发展历程中出现过两次高潮。

第一次是在1805 年左右,这一时期是英国的湖畔派诗人创作的高峰期,最重要的代表是华兹华斯,威廉·华兹华斯是英国19 世纪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在英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仅次于莎士比亚和弥尔顿,在所有浪漫主义诗人当中,其诗歌的哲理沉思色彩是最浓重的。

他在1802 年诗集再版时写的序中对诗歌作出了著名定义:“好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溢”。

第二次高潮则从诗人拜伦开始,他的作品在1815 年至1825年间风靡欧洲,雪莱和济慈紧随其后。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课件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课件

历史背景
哲学思考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中常常包含深 刻的哲学思考,探讨人性、道德、自 由等主题,表现出对人类命运的关注 和思考。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关注历史背景,将 文学作品与历史事件、社会现实等联 系起来,展现出浓厚的历史感。
05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与评价
对世界文学的影响
01
丰富了世界文学的多样性
作品风格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 注重细节描写和人物塑造
晚期浪漫主义
时间范围
1830年-1860年
特点
关注人性探索,深入挖掘内心世界,强调个 性表达
代表人物
丁尼生、布朗宁、梅尔维尔等
作品风格
心理分析、象征主义和神秘主义,注重艺术 表现和情感渲染
03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人 物及其作品
威廉·布莱克
诗歌形式与技巧
诗歌形式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形式多样,包 括长诗、短诗、叙事诗等,强调 韵律和节奏感。
象征与隐喻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善于运用象征 和隐喻手法,通过具象的描绘传 达抽象的概念和情感。
情感渲染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注重情感渲染 ,通过强烈的情感表达和渲染来 打动读者。
自然与人文的融合
பைடு நூலகம்
自然描绘
英国浪漫主义作家善于描绘自然,将 自然元素融入到作品中,强调人与自 然的和谐共存。
01
时间范围
1789年-1800年
02
03
04
代表人物
拜伦、雪莱、济慈、华兹华斯 等
特点
强调个人情感、自然和自由, 反对理性主义和传统束缚
作品风格
富有想象力,追求形式和语言 的创新
中期浪漫主义
时间范围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与代表作品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与代表作品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与代表作品浪漫主义是一股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兴起的文学和艺术运动,它对个人情感、自然界和历史传统等充满了强烈的热情和幻想。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在这个时期达到了巅峰,带来了一系列具有深远影响的作品,下面我们将探讨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以及代表作品。

特征一:对自然的崇拜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一大特征是对自然界的极度崇拜。

浪漫主义作家认为自然是对人类精神的滋养和灵感的源泉。

他们将自然界描绘成美丽、神秘和神圣的存在,强调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例如,威廉·华兹华斯的《抒情小诗集》中,他以优美的诗句表达了对湖泊、山景和田园风光的深深热爱。

特征二:对个体情感的追求浪漫主义文学注重个体情感的表达和追求。

作家们相信人类的内心感受比理性和客观事实更加真实和重要。

他们对个体情感的探索包括对爱情、欲望、悲伤和内心痛苦等主题的深入研究。

约翰·济慈的诗歌《秋思》中,他以细腻的语言表达了人对于逝去时光的无尽留恋和悲伤。

特征三:对历史传统的重塑浪漫主义作家对历史传统的重塑是为了反抗现存社会秩序的束缚,呼唤着人们对过去的理解和传统的重新认识。

他们通过描绘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神话传说来重新塑造历史,并通过寓言和象征的手法,表达对于社会不公和个人自由的思考。

比如,珀西·比希·雪莱的长诗《普罗米修斯解放》中,他通过描写希腊神话中的人物普罗米修斯,表达了对专制统治和奴隶制度的批判。

特征四:对神秘和超自然的追求浪漫主义文学充满了神秘、超自然和幻想的元素,作家们探索人类灵魂深处的未知领域。

他们相信人类的灵魂与宇宙和神秘力量相通,通过对神秘与超自然的冥想和表达,传递出对人生意义和宇宙秩序的思考。

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的《抒情诗集》中,他通过诗歌将人类的个体意识与宇宙的辽阔相融合,表达了对于人生和宇宙的深邃思考。

代表作品:1. 威廉·华兹华斯的《抒情小诗集》- 这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诗集,描绘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神圣,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18世纪英国文学的趋势

18世纪英国文学的趋势

18世纪英国文学的趋势
18世纪是英国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其中出现了一些明显的趋势和特点。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趋势:
1. 古典主义:18世纪英国文学受到古典文学的强烈影响,特别是古希腊和罗马文学。

作家们研究和模仿古典作品的风格和主题,追求文学的严谨和规范性。

2. 启蒙思想:18世纪是启蒙时代的全盛期,思想家们强调理性和科学的重要性,反对迷信和专制。

这种思潮在文学中也有所体现,作家们开始关注社会问题、人权和个人自由。

3. 社会批判:18世纪英国社会出现了巨大的变革,人们开始对社会问题展开批判。

一些作家,如塞缪尔·理查森和亨利·菲尔丁,通过小说探讨了社会阶级、性别和家庭关系等问题。

4. 英国浪漫主义:18世纪末,浪漫主义逐渐兴起,对理性主义和古典主义的反叛开始显露。

浪漫主义作家,如威廉·华兹华斯和塞缪尔·柯勒律治,强调个人情感和自然的力量。

5. 小说的兴起:18世纪是英国小说发展的重要时期。

小说成为一种流行的文学形式,作家们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如丹尼尔·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和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

6. 诗歌的转变:18世纪的英国诗歌呈现出一种转变,由古典的形式
和主题向更加个人化和自由的方向发展。

诗人们开始关注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观,并采用更加自由的诗体,如威廉·布莱克的无韵诗。

总的来说,18世纪英国文学在古典主义和启蒙思想的影响下,开始关注社会问题和个人情感,同时也为后来浪漫主义和小说的兴起铺平了道路。

十八世纪英国文学的分类

十八世纪英国文学的分类

十八世纪英国文学的分类十八世纪是英国文学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作家和作品。

这些作品被广泛地分为几类,如小说、诗歌、戏剧等。

以下是对十八世纪英国文学的分类的探究。

一、小说在十八世纪,小说成为了最为流行的文学形式。

小说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和不同的风格。

其中,浪漫小说和现实主义小说是最为流行的两种类型。

浪漫小说通常描写一些奇异的事件和情节,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和《理智与情感》。

这些小说通常描写了一个女性主角的故事,她在不同的环境中经历了各种各样的情感和爱情。

现实主义小说则更加注重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和情节,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丹尼尔·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

这些小说通常描写了一个男性主角的故事,他在不同的环境中经历了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境。

二、诗歌十八世纪的诗歌涵盖了许多不同的流派,包括浪漫主义、启蒙主义和古典主义。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威廉·华兹华斯的《悼念诗》和约翰·基茨的《抒情诗集》。

浪漫主义诗歌通常描写一些浪漫和情感的主题,如爱情、自然和宗教。

这些诗歌通常使用比喻和象征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启蒙主义诗歌则更加注重理性和科学的主题,如自然、人类和社会。

这些诗歌通常使用清晰和明确的语言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思想。

古典主义诗歌则更加注重传统和历史的主题,如希腊和罗马神话。

这些诗歌通常使用优美和华丽的语言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三、戏剧十八世纪的戏剧涵盖了许多不同的类型,包括喜剧、悲剧和历史剧。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威廉·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和奥利弗·戈德史密斯的《船长》。

喜剧通常描写一些轻松和幽默的主题,如爱情和友谊。

这些戏剧通常使用滑稽和夸张的手法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悲剧则更加注重人性的悲剧和悲惨的结局,如爱情和家庭。

这些戏剧通常使用严肃和深刻的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历史剧则更加注重历史和政治的主题,如战争和国家。

英国文学发展概述(3)

英国文学发展概述(3)

英国文学发展概述(3)五、浪漫主义时期文学(1798-1832)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诗风大变。

苏格兰农民诗人罗伯特·彭斯(Robert Burns, 1759-1796)给英国诗坛带来一股新鲜的气息。

他的抒情诗自然生动,感情真挚,讽刺诗尖锐锋利,妙趣横生。

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 1757-1827)是版画家兼诗人,想象奇特,极富个性。

他的短诗意象鲜明,语言清新,后期的长诗内容比较晦涩。

他在诗歌中建立起自己一套独特的神话体系,具有神秘主义色彩。

布莱克的革命性、独创性和复杂性使他成为浪漫主义诗歌的先驱。

1798年,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 1770-1850)与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 1772-1834)合作出版了一本小诗集《抒情歌谣集》(Lyrical Ballads ),其中大部分诗歌出自华兹华斯之手,用简朴的语言描写简朴的生活。

《抒情歌谣集》的问世标志着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真正崛起。

华兹华斯在1802年诗集再版时写的序中对诗歌作出了著名定义:“好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溢”。

浪漫主义是对新古典主义的反拨:诗歌内容不再是对现实的反映或道德说教,而是诗人内心涌出的真实感情;诗歌语言不是模仿经典作家去追求高雅精致,而是要贴近普通人的日常用语。

浪漫主义诗人崇尚自然,主张返朴归真。

浪漫主义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每个诗人各有其特征。

同样是“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将大自然视为灵感的源泉,自然美景能给人力量和愉悦,具有疗效作用,使人的心灵净化和升华,柯勒律治则赋予自然神奇色彩,擅长描绘瑰丽的超自然幻景。

乔治·戈登·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 1788-1824)和波西·比希·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 1792-1822)属于革命诗人,但拜伦自我表现意识强烈,而雪莱深受柏拉图哲学影响,憧憬美丽的理想和理念。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积极贡献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积极贡献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积极贡献【最新版】目录1.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概述2.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及作品3.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对社会的积极贡献4.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对后世的影响正文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概述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是 19 世纪初期在英国兴起的一种文学运动。

它是对 18 世纪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和古典主义的反动,主张回归自然、强调个人情感和独立精神。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受到了法国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影响,它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和经济变革带来的思想和文化冲击。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及作品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有华兹华斯、萨缪尔·泰勒·柯勒律治、威廉· Wordsworth、拜伦、雪莱、约翰·济慈等。

他们的作品体现了浪漫主义的特点,如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对历史和神话的借鉴等。

其中,华兹华斯的《湖畔诗篇》、柯勒律治的《古舟子咏》和《忽必烈汗》、拜伦的《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和《唐璜》、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和《西风颂》、济慈的《奥西曼迪亚》等作品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对社会的积极贡献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对社会的积极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倡导个人独立精神。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个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呼吁人们摆脱社会的束缚和偏见,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信仰。

这种个人独立精神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为后来的个人解放和民主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2.呼吁回归自然。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对工业革命带来的环境和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主张回归自然、尊重自然。

这种思想对后来的环保运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丰富文学表现形式。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在表现手法上具有很大的创新性,它打破了古典主义的束缚,开创了新的文学形式和风格,如诗歌、小说、戏剧等。

这种创新为后来的文学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4.倡导国际主义。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强调国际主义精神,主张各国人民相互理解和平等合作,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和正义。

浪漫主义文学在各国的成就

浪漫主义文学在各国的成就

浪漫主义文学在各国的成就浪漫主义文学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流派,它强调个人情感、对自然的赞美和对自由的追求。

浪漫主义文学在各国都有着重要的成就,本文将分别从英国、德国和法国三个国家来探讨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和成就。

英国是浪漫主义文学的起源地之一,该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成就不可忽视。

浪漫主义文学在英国兴起的背景是工业革命和社会变革,人们对于自然的向往和对于工业化进程的质疑使得浪漫主义文学得以迅速发展。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是威廉·华兹华斯,他的诗歌作品表达了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于社会现实的关切。

另一个重要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家是约翰·济慈,他的诗歌作品以其深情和细腻的描写而闻名。

此外,英国还有许多其他杰出的浪漫主义文学家,如彭塞、拜伦等,他们的作品对于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德国是另一个重要的浪漫主义文学的发源地。

德国的浪漫主义文学兴起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与政治和社会的变革密切相关。

浪漫主义文学在德国的代表人物是歌德和席勒。

歌德是德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浮士德》被认为是浪漫主义的经典之作。

席勒则是德国浪漫主义戏剧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麦克白》和《威廉·泰尔》等都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是情感深沉,思想深邃,对于个体的追求和对于自然的崇拜贯穿其中。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受到了英国和德国的影响,但同时也有自己的特色。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是维克多·雨果,他的作品《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都是浪漫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

雨果的作品充满了激情和悲壮,对于社会不公和人类命运的关注贯穿其中。

另一个重要的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家是阿尔弗雷德·德·米尼亚克,他的作品《真爱永恒》被认为是浪漫主义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爱情小说之一。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而吸引了众多读者的关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Romantic English Literature Of 18th Century
By 曾佳
• The first generation representative of romantic literature
• When it comes to British romanticism, there is no deny that "The Lakers"poets (“湖畔派”诗人) are most important people,especially Wordsworth(华兹华斯), Coleridge (柯勒律治)and Robert Southey(骚 塞).They disliked the capitalist civilization(资本主义文明) and cash transactions(现金交易) between people ,but aspired to middle period of feudal society. They lived in the lake district of northwest England, from which thay got their name. Their poems reflected patriarchal rural life(宗法式的农村生活) and the natural scenery, or strange and mysterious stories (奇异神秘的故 事)and exotic scenery (异国风光 )
• Shelley was a famous British romantic poet, he was the first utopian ideal socialism poet(空想社会主义理想的诗 人), and he was called "genius of the prophet" by Engels . • His representive works: Queen mab《麦布女王》 • The revolt of Islam《伊斯兰的起义》 • Prometheus Unbound《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 Ode to the West Wind《西风颂》 • Ode to a Skylark《致云雀》。
.
萨 缪 尔 柯 勒 律 治
罗 伯 特 骚 塞
-
-
• Wordsworth(华兹华斯) (17701850) was the first main romantic English poet, who was also Europe's great poet. Because he liked to sing praises to natural beauty, for which he has been called as a "nature poet". Representative works: Preface to Lyrical 《抒 情歌谣集》 • Coleridge (柯勒律治): BalladsRime of the Ancient Ma riner《古舟子咏》、 Kubla Khan《忽必烈汗》、 Chris TeBeiEr 《克里斯特贝尔》
the reaper(孤独的收割人)
behold her,single in the field, yon solitary highland lass! reaping and singing by herself; stop here,or gently pass! alone she cuts and binds the grain, and sings a melancholy strain; o listen!for the vale profound is overflowing with the sound. no nightingale did ever chaunt more welcome notes to weary bands of travellers in some shady haunt, among arabian sands: no sweeter voice was ever heard in spring-time from the cuckoo-bird, breaking the silence of the seas among the farthest hebrides.
• George Byron (乔治· 拜伦)(1788-1824)and Shelley(雪莱) (1792-1822) brought British romantic literature to the peak.They wrote more fighting consciousness and political tendency in their work.

•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II​
Thou on whose stream, mid the steep sky's commotion, Loose clouds like earth's decaying leaves are shed, Shook from the tangled boughs of Heaven and Ocean, Angels of rain and lightning: there are spread On the blue surface of thine aery surge, Like the bright hair uplifted from the head Of some fierce Maenad, even from the dim verge Of the horizon to the zenith's height, The locks of the approaching storm. Thou dirge Of the dying year, to which this closing night Will be the dome of a vast sepulchre, Vaulted with all thy congregated might Of vapours, from whose solid atmosphere Black rain, and fire, and hail will burst: oh hear!
没有人告诉我她唱的是什么, 或许是古老的不幸的哀歌 歌唱这遥远的事物, 歌唱这古代的战火; 或许是流传的民间歌谣 歌唱着今天的口碑传说? 是一些难免的悲哀,死亡或者痛苦, 以前有过,将来也会遇着。 不问内容如何,那姑娘在唱歌, 她的歌声好像中唱不完, 我看一面唱一面工作, 完着要伏在镰刀上面; 我理这静静地倾听; 待我已经登上了丘陵, 歌声早已不再听闻, 幽韵却总缭绕着我的心。
IV​ If I were a dead leaf thou mightest bear; If I were a swift cloud to fly with thee; A wave to pant beneath thy power, and share The impulse of thy strength, only less free Than thou, O uncontrollable! If even I were as in my boyhood, and could be The comrade of thy wanderings over Heaven, As then, when to outstrip thy skiey speed Scarce seem'd a vision; I would ne'er have striven As thus with thee in prayer in my sore need. Oh, lift me as a wave, a leaf, a cloud! I fall upon the thorns of life! I bleed! A heavy weight of hours has chain'd and bow'd One too like thee: tameless, and swift, and proud.
will no one tell me what she sings? perhaps the plaintive numbers flow for old,unhappy,for-off things, and battles long ago: or is it some humble lay, familiar matter of today? some natural sorrow,loss,or pain, that has been, and may be again! whate'er the theme,the maiden sang as if her song could have no ending, i saw her singing at her work, and o'er the sickle bending; i listen'd, motionless and still; and, as i mounted up the hill, the music in my heart i bore long after it was heard no mor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II​ • Thou who didst waken from his summer • dreams • The blue Mediterranean, where he lay, • Lull'd by the coil of his crystalline streams, • Beside a pumice isle in Baiae's bay, • And saw in sleep old palaces and towers • Quivering within the wave's intenser day, • All overgrown with azure moss and • flowers • So sweet, the sense faints picturing them! Thou • For whose path the Atlantic's level • powers • Cleave themselves into chasms, while • far below The sea-blooms and the oozy woods • which wear The sapless foliage of the ocean, know Thy voice, and suddenly grow gray with fear, And tremble and despoil themselves: oh hea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