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R下的逆向物流回收模式选择研究_魏洁

合集下载

快递包装逆向物流回收现状研究

快递包装逆向物流回收现状研究

快递包装逆向物流回收现状研究快递包装逆向物流回收是指将快递包装材料进行回收再利用的过程。

随着快递业务的发展,快递包装材料的回收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通过对快递包装逆向物流回收现状进行研究,探讨了回收难度、回收方式和回收利用途径等方面的问题。

快递包装材料的回收难度是影响逆向物流回收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方面,快递包装材料的种类繁多,有纸箱、塑料袋、气泡袋等等,这些材料要么不可回收,要么在回收过程中需要进行分类处理。

快递包装材料通常被用于保护货物,使用后会因为破损或脏污而降低再利用的价值,增加回收的难度。

由于快递包装材料的使用量大,回收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一步增加了回收的难度。

目前,快递包装材料的回收方式主要包括商家回收、快递员回收和用户回收。

商家回收是指快递企业主动回收使用过的包装材料,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大型快递企业。

快递员回收是指快递员在配送货物的过程中回收包装材料,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小型快递企业。

用户回收是指用户自愿将使用过的包装材料交给快递企业或回收站,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快递末端用户。

不同的回收方式有其优势和不足之处,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可以选择最合适的回收方式。

快递包装材料的回收利用途径也有多种选择。

一方面,可以将快递包装材料进行简单的分类并进行再利用。

将纸箱进行折叠整理后用于二次包装,将塑料袋进行清洗后用于再次包装等。

可以将包装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后用于生产相关产品。

将纸箱压碎后用于制作纸浆,将塑料袋进行粉碎后用于制作塑料制品等。

还可以将快递包装材料进行再循环利用,将其作为原材料进行生产。

将纸箱进行再生纸加工,将塑料袋进行再生塑料加工等。

综合利用各种途径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快递包装材料的回收利用效率。

针对快递包装逆向物流回收现状所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进。

需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可以规范快递包装材料的回收行为,促使快递企业和用户充分意识到回收的重要性。

基于逆向物流回收问题的模型分析与研究

基于逆向物流回收问题的模型分析与研究

逆向物流回收问 题实证研究
实证研究方法与数据采集
实证研究方法:问卷调 查、实地访谈、案例分 析等
数据采集:通过问卷调 查、实地访谈等方式收 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 整理、分析和处理
实证研究过程:确定研 究问题、设计研究方案、 实施研究、收集数据、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实证研究结果:通过实证 研究,分析逆向物流回收 问题的现状、原因和解决 方案,为实际应用提供参 考和借鉴
算法流程:该算法 主要包括问题建模、 模型求解和算法验 证三个步骤。
算法特点:该算法具 有高效、稳定、可扩 展等特点,能够为逆 向物流回收问题提供 有效的解决方案。
应用场景:该算法可应 用于各种逆向物流回收 场景,如废旧电子产品 回收、废弃物回收等。
逆向物流回收问题模型优化方法
优化目标: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优化方法:数学建模、仿真模拟、遗传算法等 优化步骤:数据收集、模型建立、参数调整、结果评估 优化效果:提高逆向物流回收效率,降低成本,减少资源浪费
实施难点与应对策略: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数据获取难度大、模型优化复杂度高、实际应用场景限制多等问题。针对这些问 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如加强数据采集和处理能力、优化算法和模型结构、加强与实际应用场景的结合等。
成果推广与应用前景:研究成果不仅可以在物流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还可以拓展到其他相关领域,如供应链管理、 环境保护等。同时,研究成果还可以为企业、政府等提供决策支持,推动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实证研究结果与分析
实证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 实地访谈和案例 分析等多种方法
实证研究结果: 逆向物流回收问 题存在的主要原 因是信息不对称、 回收成本高、缺 乏有效的激励机
制等
实证研究结论:通 过实证研究,发现 逆向物流回收问题 需要从多个方面入 手,包括加强信息 披露、降低回收成 本、建立有效的激

EPR下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运营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EPR下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运营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EPR下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运营模式的比较与选择【摘要】:在生产者延伸责任(EPR)的约束下,电子废弃物的回收责任由生产者来承担。

电子产品生产者承担延伸责任,需要构建逆向物流体系,采取适宜的逆向物流模式来对电子废弃物进行回收。

当前,EPR 下可供生产者选择的逆向物流运营模式主要有生产企业自营模式、生产企业联合经营模式、外包模式。

三种模式各有优劣,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条件,选择适合企业开展和业务需要的模式来构建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体系。

本文首先对当前我国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的现状,以及对生产者延伸责任制的内涵进行了论述,分析了EPR下政府与企业有关构建逆向物流体系的博弈过程,以及政府对生产者的激励机制。

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比较了EPR下三种逆向物流模式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然后按照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建立EPR下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运营模式的选择模型。

最后以A公司为例,运用上述的运营模式选择模型,为该公司选择适宜的逆向物流模式,以此来验证该模型的可行性。

【关键词】:EPR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自营模式联合经营模式外包模式AHP【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份】:【分类号】:F252;F426.63【目录】:摘要89ABSTRACT9第一章绪论5.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2..研究背景2..2研究意义2.2研究综述24.3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45第二章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与生产者延伸责任制5222.电子废弃物的概念572..电子废弃物的来源52..2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的特殊性562..3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现状672.2逆向物流的概念782.3生产者延伸责任制的概念82.4EPR下对生产者的激励机制8222.4.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系统的构建需要激励的博弈论证8202.4.2对生产者的激励机制第三章EPR下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运营模式22283.生产企业自营模式22233..自营逆向物流的优点22233..2自营逆向物流的缺点233..3自营逆向物流的适用范围233.2生产企业联合经营模式23253.2.联合经营模式的优点24253.2.2联合经营模式的缺点253.2.3联合经营模式的适用范围253.3外包模式25273.3.逆向物流外包模式的优点263.3.2逆向物流外包模式的缺点26273.3.3逆向物流外包的适用范围273.4三种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模式的比较2728第四章EPR下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运营模式的选择28394.层次分析法评价模型28324.2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模式选择评价指标体系32344.2.经济性因素32334.2.2管理性因素334.2.3技术性因素33344.3构建层次结构模型34354.4AHP在逆向物流运营模式选择中的应用35394.4.A公司基于AHP的逆向物流运营模式应用35384.4.2结果分析3839第五章结论与展望3945.论文总结395.2展望394参考文献443附录:调查问卷4348致谢4849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495 本论文购置请联系页眉网站。

基于二次利用的逆向物流回收模式选择分析

基于二次利用的逆向物流回收模式选择分析

基于二次利用的逆向物流回收模式选择分析肖敏【摘要】产品的二次回收利用已经成为了制造商的重要关注,产品的回收模式较原先的传统模式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文章着重地分析了三种逆向物流回收模式:第三方物流负责回收(TPT)、分销商负责回收(DT)和零售商负责回收(RT).从制造商利益最大化的角度,通过对三种不同的回收模式建立数学模型,并计算出不同回收模式下的最优的零售价格和制造商的利润,最后通过实例论证进行具体的分析,为制造企业在进行产品二次回收利用选择逆向物流模式时提供了理论模型依据.【期刊名称】《物流科技》【年(卷),期】2017(040)006【总页数】4页(P88-91)【关键词】逆向物流;二次利用;回收模式;选择【作者】肖敏【作者单位】上海大学管理学院,上海 2018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713.2随着产业的发展向产业4.0的迈入,我国的许多产品更新换代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而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新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快,对产品的更替速度和新产品上市的速度保持在相近的水平,因此导致了许多还具有实用价值的产品被淘汰。

这些具有二次利用价值的产品一旦处理不当,不但会对环境造成重大的污染和破坏,而且还会直接的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由于人们对资源的过度开采,我国已经逐步面临了资源短缺的现象,对于可二次利用的产品进行回收是充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之举。

二次利用的逆向物流回收模式的选择对社会和企业都有着重要意义。

对于社会而言,逆向物流可以更加高效的运用资源,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完全符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企业而言,好的回收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回收成本,增加收益,提高竞争力,而且还可以通过环保的角度来提升企业的形象和影响力。

对于逆向物流模式,Rajesh Piplani[1]对逆向物流的服务网络设计探讨,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对于修复和翻新方面的服务网络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结合实际情况和数据进行分析和优化,为逆向物流的实际提供了可靠的依据;Ernest Benedito[2]针对有限库存和随机回收的逆向物流系统下的制造计划,通过将销售与回收进行分开,对处于结束生命周期的产品进行回收,在整个模型中将这一期间回收的产品用于下一期销售,运用启发式的算法进行生产计划的讨论和Markov决策模型进行优化分析,从而使整个逆向物流系统的运作得到优化;吕君、谢家平[3]对于逆向物流回收在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的空间相关性上进行了预测研究,通过运用克里金方法建立了用来预测逆向物流的回收量的空间数学模型,结合球状函数、高斯函数和指数函数进行计算分析,并结合实例进行了结果证明,说明了回收量存在着空间相关性。

国内外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比较

国内外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比较

国内外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比较摘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电子废弃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多,对生态环境和资源构成严重威胁。

合理处置电子废弃物的首要任务是构建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系统。

对国内外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的研究现状和产业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提出在研究方法创新和多层目标方面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比较研究1引言随着电子产品更新速度的加快,电子废弃物的数量在不断增加,生态环境所遭受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据白皮书统计显示,2012 年我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理论报废量高达7585万台,其中电视机 2773 万台、电冰箱868万台、洗衣机1264万台、房间空调器151万台和微型计算机2530万台。

该数据表明,我国大量的电子废弃物急需得到处理。

电子废弃物含有塑料、贵重金属、聚合溴化联苯 (PBB)及聚溴化联苯乙醚 (PBDE) 等物质,其中多种为有毒或有害物质。

如果电子废弃物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将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

同时,这些电子废弃物具有巨大的资源价值,如果对其合理利用,不仅有利于环境的保护,而且可以促进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电子废弃物蕴含着巨大的商业利益,国内的电子废弃物拆解处理企业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

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企业处于产能过剩的状态,构建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体系成为大量电子废弃物得到集中收集和妥善处理的重要保证。

为此,本文意在对国内外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国内外的理论研究和产业情况进行比较。

2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的概念2.1电子废弃物的定义电子废弃物亦称“废弃电子电气产品设备”。

由于国内外均未对电子废弃物进行统一定义,国内学者对电子废弃物的定义和归类也不一致。

邹松涛等以电子废弃物具有废弃性的性质,对电子废弃物下此定义: 电子废弃物是指被拥有者抛弃,不管是否具有使用价值和利用价值的电子电器产品和电子电气设备,按照电子废弃物的来源不同分为工业电子废弃物和生活电子废弃物。

EPR下供应链网络报废产品排放内生污染税模型

EPR下供应链网络报废产品排放内生污染税模型
(9 G L0 Y . 0 C G 0 9 B)
作者简介 : 杨玉香 (9 9 ) 女 , 17 一 , 吉林松原人 , 士生 , 博 讲师. m i y — j 0 @16 c E a : x b 0 5 2 .o ly 2 n






21 年 1 01 0月
种 方式 , 如制 定 促 进 E R 制 度 的法 律 、 规 等 强 P 法 制 生产 者执行 , 可 以通 过健 全 产 品 分类 和环 境 也 标 识等 相关 配套法 规标 准 以保 障 E R的实 施 , P 此
E R制度 下 的供 应 链 网 络 强 调 的 是 网络 主 P
产品的循环再利用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环境价 值.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 , 瑞典环境经济学家 T o . hm
a 在 19 提交 给 环 境署 的一 份 报 告首 次 提 出 s 90年 生产 者责 任延伸 (x ne rdcrrsos it, et ddpoue pni ly e e bi
销售商 / 回收中心
物回收逆 向物流网络均衡模型 ]20 1 ;06年 , 0 他们
将供 应链 网络均 衡模 型与 运输 网络均 衡模 型进行
需求区域
图 1 闭环 供 厦 链 网 络
F g 1 Cl s d- o u pl h i e wo k i. o e l p s p yc ann t r o
N gr y a n 教授等建立 了含有制造商 、 售商 和需 ue 零 求市 场 的三层 网络 均衡 模 型 _ , 析 了不 同决 策 5分 J
者 的独立 行为及 其 相 互 影 响 的竞 争 行 为 , 出 了 给 系统 的均衡 条件 , 实例 分 析 了网络 的交 易 价格 用

EPR下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运营模式的比较与选择的开题报告

EPR下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运营模式的比较与选择的开题报告

EPR下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运营模式的比较与选择的开题报告题目:EPR下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运营模式的比较与选择背景及研究意义:随着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变革,电子产品消费的增长速度加快,使得电子废弃物的数量不断增加,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

为了解决电子废弃物问题,各国先后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推动电子产品回收和再利用。

EPR(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 生产者延伸责任)作为一种重要的政策工具,逐渐被各国采用,要求生产者负责电子产品在生产、使用和废弃等全生命周期内的环境影响。

逆向物流是EPR实施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包括回收、分选、拆解和再利用等环节。

逆向物流运营模式的选择和优化,对于提高回收率、降低环境污染、节约资源等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现有的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运营模式各有优劣,如何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模式,是一个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研究内容:本研究旨在比较和选择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运营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分类比较不同逆向物流模式的优劣,如集中式、分散式、合作式等模式的特点、适用范围、效率、成本等方面的对比分析。

2.分析我国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运营现状,包括政策、法规、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影响,挖掘发展逆向物流模式的瓶颈和问题。

3.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运营模式,包括政府、生产者、消费者和回收企业等各方的角色和责任分配、运营流程和管理机制等。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具体包括:1.收集国内外有关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运营模式的文献、报告和案例,对比分析各种模式的优缺点、实施效果和适用情况等。

2.通过对我国电子废弃物回收相关企业进行的访谈和问卷调查,掌握我国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运营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和需求。

3.根据以上研究结果,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适合我国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运营的模式,为政策制定和企业实践提供参考。

预期成果:本研究预计能够深入探讨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运营模式的选择和优化问题,寻找适合我国国情的模式,为推进我国电子废弃物回收和再利用事业做出实用性贡献。

EPR制度下废旧家电逆向物流网络模型优化

EPR制度下废旧家电逆向物流网络模型优化

EPR制度下废旧家电逆向物流网络模型优化[摘要]在EPR制度下分析和探讨了废旧家电回收网络的构建,建立了回收点—回收中心—再处理中心—再分销市场四级逆向物流网络,同时以模型为基础构建了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对回收网络模型进行了优化,为逆向物流中新建厂址选址以及网络整体优化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废旧家电;模型优化;物流;EPR1 废旧家电回收现状1.1 我国是电器电子产品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目前我国已进入电器电子产品大量报废阶段长期以来由于缺乏规范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小作坊式的拆解处理行为屡禁不止,造成废旧电器电子产品的回收率和回收利用率相当低,导致资源的大量浪费,对环境也产生了严重影响。

2009年,国务院《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的发布,使废旧电器回收及拆解体系得到逐步规范。

2012年,国务院批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对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进口者按规定履行基金缴纳义务。

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我国废旧家电回收体系以“生产者责任延伸制”为核心开展,正在逐步形成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废旧家电回收和处理体系。

1.2 我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生产者责任延伸(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EPR)最早起源于欧洲,是一项环境保护的制度原则,其目的是通过将生产者的责任延伸到产品生命周期各个环节,尤其是产品回收处理环节,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我国于2003年提出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建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多渠道回收和集中处理体系,以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保护环境以及保障人体健康。

本文从循环经济角度出发,以EPR制度为基础,分析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模式,研究逆向物流网络体系的利润最大化优化模型。

2 废旧家电回收逆向物流网络构建废旧家电包括旧家电和废家电。

旧家电是指经过测试达到旧家电安全标准和性能标准的家电,即功能正常或者经过一定的维修可以恢复其正常功能的家电,主要来源于人们消费升级淘汰,其整机或零部件还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可作为二手商品继续销售使用,也可以对零部件进行再制造;废家电是指在经济合理条件下经过维修达不到旧家电安全标准和性能标准的家电,即在一定的成本限制下不能恢复其整机使用功能的家电,这部分家电可以进行拆卸,然后将可以再使用的零部件进行再制造或者进入电子元器件市场作为二手产品进行销售,功能废弃的部分可以提取价值高的原材料,如金、铜等,最后没有任何使用价值的部分进行废弃物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PR 规定了生产 商必须对其生产销售的 产品 的整个生命周期负责, 此时的 EOL 产品的回收方式 不同于传统的回收方式, 大量的 EOL 产品不再流入 小商小贩和维修站, 而是由生产商选择采取合理的 方式进行回收处理。ERP 下的逆向物流回收, 根据 参与回收过程 主体的不 同: 生 产商( M anufacturer, M ) 、生产 商联 合体 ( Pooled、P ) 和第 三方 ( T hird part y, T P) , 形成 EPR 下逆向物流的三大典 型回收 模式: 生产商 负责回收( Manuf act urer T ake- back, M T ) 、生产商联合体 回收( pooled T ake- back, PT ) 和第 三 方 负 责 回 收 ( T hird - P art y T ake - back, T PT ) 。下面分别对各类回收模式进行具体的模型 刻画( 本文假设产品的销售均采用传统的分销商销 售方式) 。 2 1 生产商负责回收( MT)
建了 EP R 下逆向物流回收模式的基础上,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实例 验证对不同 回收模式 下的最优零 售价 p* 和 生
产商利润 * 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研究, 为生产企业选择合适的逆向物流回收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逆向物流; EPR ; 回收模型; 选择
中图分类号: F830
文献标识码: A
cTP
( 13)
CT PM
M = D( p ) w - D( p ) t - D( p ) d
( 14) 类似 3 1 的 计算 方法, 计算 得出 w * 、p * 和
类似 3 1 的计 算方 法, 计 算得 出 w * 、p * 和
* M
见表 1。
表1
不同回收模式下的
w*
、p *

* M
汇总表
最优值
( 4)
将( 4) 式代入( 2) 式得 p * CM =
2 ( cM + d) ( - 1) 2
( 5)
在此模式下, 消费者手中的 EOL 将由生产商联 合体 P 进行回收和处置。此时零售商、生产商联合
体、生产商获得的利润函数分别为:
CP
D = D(p)(p - w )
CP
P = D( p) r + D( p) t -
CT PM
D = D( p )( p - w )
( 12)
和生产商的利润函数分别为:
CDM D
=
D(p)(p -
w) +
D( p ) t -
D ( p ) cD
( 7)
CDM
M = D ( p ) w - D ( p ) t - D ( p ) d ( 8)
CT PM TP
=
D( p )
t - D( p)
( cM + d ) -1
( 6)
3 2 CDM 回收模型
在此模型中, 分销商除了负责销售外, 还负责回
收并将其转交给生产商进行处置。此模式下分销商
* M
见表 1。
3 4 CTPM 回收模型
在此模式下, 由第三方 T P 负责回收并将其转
交给生产商。此时零售商、第三方回收企业、生产商
获得的利润函数分别为:
第6期
魏洁等: EPR 下的逆向物流回收模式选择研究
19
析的基础上, 改进加入了生产商直销产品并负责回 收的 ( Manuf act ure direct selling and take - back, M DST ) 模式, 并证明了 MDST 模式为 最优。尽 管 这些文献在回收模式的建立上 较前两文献更 具体 化, 但其均是假设需求函数为简单线性的条件下对 不同回收模式的比较分析。而在现实生活中, 对各 种产品的需求, 更多的应该表现为非线性形态。本 文将在建立系统的回收模型的基础上, 对需求函数 为非线性[ 18] 条件下的不同回收模式进行细致的比 较分析, 为企业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逆向物流回收 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 0, 得
20
中国管理科学
2005 年
p * CM =
w -1
生产商获得的利润为:
( 2)
* M
见表 1。
3 3 CP 回收模型
CM
M = D ( p ) w - D ( p ) cM - D ( p ) d ( 3)
CM
同样将
CM M
对w
求一阶偏导,

M
w
=
0,
得 w * CM =
( cM + d ) -1
( 9) D ( p ) cP -
D( p ) d
( 10)
CP
M = D(p) w - D( p) t
( 11)
将( 5) 式代入( 3) 得到生产商在 CM 模式下获
类似 3 1 的 计算 方法, 计算 得出 w * 、p * 和
得的利润:
* CM M
=
2 ( cM + d ) ( - 1) 2
( - 1) 2
-1
CPM
t -1
2t ( - 1) 2
2t - t
( - 1) 2
-1
CT PM
( t+ d) -1
2 (t + d) ( - 1) 2
2 ( t+ d) - (t+ d)
( - 1) 2
-1
3 5 不同回收模式的比较 根据表 1 的具体结果, 通过对不同回收模式的
比较分析, 得到以下推论: 推论 1 对于 生 产商 负 责 最 终处 置 的 CM 、
1 CM: 本模型是指由生产商自己直接从消费者 那里回收 EOL 产品并对其进行回收处理。具体过 程见图 1:
2 3 第三方负责回收( TPT) 所谓的第三方负责回收模式, 即生产商在销售
产品后, 自己并不直接 参与对 EOL 产品的回收工 作, 而是选择一专门的回收企业负责回收工作。在 该模式中, EOL 产品由第三方回收企业负责回收并 将其转交给生产商处理。具体过程见图 4:
回收模式
w*
p*
* M
CM
(cM + d) -1
2 ( cM + d ) ( - 1) 2
2 ( cM + d ) - ( cM + d )
( - 1) 2
-1
CDM
[ ( t + d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 t - cD) ] -1
2 ( cD + d ) ( - 1) 2
2 ( cD + d ) - ( cD + d )
生产商负责回收处置时耗费的单位产品处置费用,
r 为生产商联合体P 在回收处置后获得的单位产品
收益,
j i
表示j
回收模式下 i
方获得的利润。
3 1 CM 回收模型
在此模型中, 分销商只负责销售, 此时分销商获
得的利润为:
CM
D = D(p)(p - w )
( 1)

CM D
对p
求一阶偏导, 令
CM
D
p
3 EPR 下逆向物流回收模型分析
设产品的需求函数为非线性函数: D( p ) =
p- , 、 为大于 0 的待定参数, p 为零售价, w 为
生产商给予分销商的批发价, t 为生产商给予负责
逆向物流回收方的回收价, 为 EOL 产品的回收率,
ck 为负责回收方 k 支出的单位产品回收成本, d 为
2 EPR 下逆向物流回收模型的构建
2 CDM : 本模型是指分销商从生产商取得商品 后进行销售, 负责回收 EOL 产品并转交生产商进行 回收处理。具体过程见图 2:
2 2 生产商联合体负责回收( PT) 所谓的生产商联合体负责回收模式, 是指生产
同类商品的生产商, 成立一联合责任组织, 由该组织 负责这些生产商生产的同类产品的回收处置工作。 PT 回收模式, 可以减少产品回收的中间环节, 节省 逆向物流成本。具体过程见图 3:
CDM 、CT PM 三模式 来说, CDM 和 CT PM 模式 较 CM 模式更具有价格优势, 尤其以 CDM 模式价格优 势更为显著, 选择 CDM 、CT PM 模式有利于提高产 品的需求量, 生产商利润增加。
EPR 制度作为近 年来提出的一项新的环 境政 策, 对其的研究应用尝尚于起步阶段, 大多数已有的 文献多是站在宏观( 政府) 的角度, 来分析阐述政府
收稿日期: 2004- 11- 22; 修订日期: 2005- 09- 27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70271022) 作者简介: 魏洁( 1973- ) , 女( 汉族) , 浙江绍兴人, 西南交通大学
单介绍了日本生产者责任扩大的具体内容, 唐家富、 张志强[ 10] 讨论了这一制度在废物管理中的具体应 用, 童昕[ 11] 进一步探讨了 EPR 在我国电子废物管 理中的应用。
本文试图站在企业的角度, 考虑一旦实施 EPR 制度, 企业应选择何种逆向物流回收模式来体现其 延伸责任的问题。对于回收模式的构建选择, 达庆 利、黄祖庆、张钦[ 12] 在构建逆向物流的体系结构时 略有涉及, 钱 勇[ 2] 借助于柯达 等典型案例, 运用产 业组织学理论 分析了共用与专用产品 回收体系下 EPR 政策对市场结构与企业行为的影响; 温素彬、 薛恒新[ 13] 对专用和共用两种回收体系进行了简单
刻画, 两文献均仅简单地从共用和专用两大回收体 系进行了分析论 证, 而没 有进行更为细致 的划分。 A J Spicer、M R Johnson[ 14] 提 出企业 可将第 三方 作为体现其延伸责任的措施; 姚卫新[ 15] [ 16] 对电子 商务环境下的闭环供应链原子模型进行了构建和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